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认识网络 利用网络
民主与法治(解析版)-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
![民主与法治(解析版)-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e5edf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3.png)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中考真题对点练习专题19民主与法治(解析版)考点1追求民主价值(1-17)1.(2022·四川资阳)2022年4月,人民日报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进行网络公开征求意见。
利用网络公开征求意见()①体现了协商民主②有利于集中民智③表明网民的意见都会被采纳④有利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①②④:人民日报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利用网络公开征求意见,这体现了协商民主,有利于集中民智,有利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都会被采纳”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所以本道题选D。
2.(2022·广东广州)夏老师是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
在我国国歌法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夏老师建议在草案中规定,中小学举行升旗仪式时,不仅要奏国歌,还要唱国歌。
最终,该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得到扩展。
这表明()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有利于促进立法的民主化④参与民主生活是公民的一项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①③④:夏老师作为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积极为我国国歌法草案提建议,表明参与民主生活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有利于促进立法的民主化,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所以本道题选C。
3.(2022·四川巴中)阅读漫画《听证会》,这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监督D.民主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第1课时 成长的节拍(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第1课时 成长的节拍(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8691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b.png)
5.努力的内涵。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 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 不懈追求。
【易误提醒】“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必会实现”的观点 是错误的。努力可以拉近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助力梦 想的实现,但有时候,因梦想脱离现实等因素,努力 过后,梦想并未实现。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不骄傲也不自卑; 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
②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 清晰的认识。
自己的行为
4.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 态度 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方法 ①用心聆听;②勇于面对;③平静拒绝
【易误提醒】
考点5 做更好的自己 (教材七上P31~36)。
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2)扬长避短。 (3)主动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4)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在为他人、为
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
4怎样激发自己的潜能? (1)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
1我们应怎样接纳自己? (1)要接纳自己的全部。(优点、不完美;性格、身材、相
貌;现在、过去)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易误提醒】
2.我们应如何欣赏自己? (1)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和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
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3)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说学习点 亮生命)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本考点精练-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件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本考点精练-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b97e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f.png)
南仁东,潜心天文研究,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
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
FAST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实现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
天文望远镜的梦想,他毫无保留地燃烧生命直到最后一刻。
123 4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真题试做
返回命题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题组演练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返回栏目导航
3.(2022·唐山市丰南区模拟)俄罗斯发现的7岁“鸟孩”,在家中被母亲当鸟
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
话。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C )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题组演练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返回栏目导航
8.(2022·长沙)短短的几年时间,数家互联网小微企业入驻长沙西湖文化园, 一座以智能应用、媒体艺术等网络科技为特色的科创小镇在此迅速崛起。 该小镇的崛起表明,网络( B ) A.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B.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 C.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D.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复习课本考点精练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命题点清单
1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命题点1 个人与社会 命题点2 亲社会行为 命题点3 网络改变世界 命题点4 合理利用网络
返回栏目导航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真题试做
返回命题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题组演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3af2da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e.png)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首先,使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网络上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包括相关的教学视频、课件、案例和资料。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这些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度学习,更好地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
其次,使用网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网络上的资源形式多样,例如动画、游戏、模拟实验等,这些资源都可以在教学中利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三,使用网络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网络资源的应用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筛选,学生需要学会区分和评估网络知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培养自己的判断和评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给予一定的选择和自主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和学习,慢慢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当然,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学生上网的安全等。
因此,教师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上第2单元友谊的天空检测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上第2单元友谊的天空检测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4b433b307e87100f6966e.png)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我们要广交朋友,珍惜朋友情谊。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主动倾听朋友诉说苦恼②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③感谢指出你不足的朋友④欣赏朋友、宽容朋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观察下面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②交往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③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交往已经代替了现实交往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了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④3.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这启示我们( )①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挑战②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不能没有原则④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B.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D.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5.七年级学生小芳总是以各种理由要求老师换座位,如同桌上课爱讲话、成绩不好、不关心他人、小气等。
如果你是小芳的同学,你怎样正确劝说她( )A.应该换位,以免影响学习B.主动适应,积极交流沟通C.保持距离,理智处理感情D.自我保护,掌握保护方法6.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友情的滋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朝诗人王勃描写友情的名句。
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近的是( )A.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7.欣赏下面漫画《痴迷网上交往》。
如果需要你对漫画中的人物作出提醒的话,你会说( )①沉湎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我们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可以一身轻松地自由自在地成长②沉湎于虚拟的世界,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③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④现实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很容易地在虚拟的互联网交往中得到解决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敦煌市举行了隆重的大型宣传活动。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认识网络,利用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c8c45f1ccaaedd3383c4d3c4.png)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认识网络,利用网络河北模拟一、选择题1. (2019秦皇岛海港区一模10)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到家;短视频掀起拜年新潮流;网络相连,年俗直播一“网”看遍天下;互联网平台上,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民俗也能传播到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春节同样散发出浓浓的“传统味”。
这说明网络()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③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④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 (2019保定高阳县一模7)因点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40万元巨款被盗。
随后失主报警,最终警方抓获该诈骗团伙,将巨款追回。
法院依法判决该团伙成员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中,失主应该吸取的教训是()①提高警惕②慎重对待网络信息③依法维权④严格执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②④3. (2019张家口一模4)杨某莉在其住宅内进行网络直播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并将国歌作为自己所谓“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
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有关规定,对杨某莉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对杨某莉的处罚警示我们()①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②网络生活要守法律、讲道德③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④不要参与网络直播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 (2019石家庄桥西区一模19)“原来去社区办事,跑腿不说还费时,现在微信群里喊一喊事情就有了着落。
”2018年7月14日早上,石家庄市桥西区平北社区居民高素英看到小区一个井盖破损严重,便通过“桥西云社区”微信群向社区反映,不到半个小时井盖就换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①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④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A. ①③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5. (2018石家庄桥西区一模7)16岁加拿大留学女孩迷恋网络直播,三个月内打赏男主播花掉65万多元。
2025年甘肃省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复习 教材同步梳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2025年甘肃省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复习 教材同步梳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d56397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6.png)
2025年甘肃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教材同步梳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不属于积极融入社会的是()A. 小乐陪爷爷看“兰州鼓子”的非遗演出B. 小美与同学采摘永登苦水玫瑰C. 小玉拒绝与他人交往,总是独自在家D. 小海周末在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2.[活动路线图]下图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
完成这一活动路线图,有利于中学生()①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物质支持②塑造健康的人格,关注家乡发展③体验不同情境,开阔国际视野④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精神滋养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3.“中国好人”、兰州市道德模范、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职工欧阳兰京,十六年间多次无偿献血,总计达到17 000毫升。
退休后积极参与扶贫助困、关爱老幼、党史和中国革命的红色宣讲活动。
他的行为()A. 可以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B. 践行志愿精神,维护社会秩序C. 是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D. 有利于他人但不利于自己发展4.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通宵达旦观看巴黎奥运会②周末到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③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④路边捡到钱后买零食与同学分享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
“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
以上材料表明,网络()A. 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B. 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C. 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6.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下列关于网络作用路径的推导,正确的是()A. 云就医→提高了生活效率→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B. 网上评议政府→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建设服务型政府C. 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 孙某发布“大观园爆炸”网络谣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危害社会稳定7.“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回答人们的问题。
中考道德与法治没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明确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中考道德与法治没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明确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208da6b5770bf78a652954fd.png)
明确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非常感谢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
很容幸能够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中考试题带有综合性,往往需要用几本书的知识甚至是不同年级的书本知识来回答,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因此,我们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注意打破教材的章节,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梳理。
对同类的知识进行归类归纳和比较,把握其内在向联系。
比如在复习国情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把人口,资料,环境,科技,教育等国情归类讲解,在讲述文化时,可以将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内容综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本轮复习中,我们首先要以课本为基础,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出题的方向形势如何变化,其实都是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课本吃透,理清课本知识点,全面掌握教材四大板块(道德,心理,法律,国情)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
使学生系统掌握课本基础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
二、紧扣时政热点整合专题复习二轮复习主要是热点复习,专题复习。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一般都是以一些联系社会生活,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一些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作为命题材料。
比如2016年中考题24题节日文化,25题快递员和出租车司机的剐蹭事件。
2017年中考题25题乱捕滥猎候鸟,2018年中考题24题机动车司机礼让斑马线,二手烟危害等,这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命题人依托这些常见的现象设置情景,广泛取材,从不同的角度巧设问题。
所以我们在专题复习中,要依托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用教材知识解析社会热点。
教学生选准恰当的切入点,分析社会热点中体现的的法治问题,道德事件,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科技成果,民族精神,先进人物,凡人善举等内容。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下2018流行语,流行词,例如: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锦鲤,佛系,巨婴,杠精,命运共同体,退群,人工智能等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bf7f44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2.png)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和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和学术网站等资源,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闻、案例、法规等信息。
通过将这些信息呈现给学生,可以使他们对道德问题和法治事务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互动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利用网络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查找、筛选、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并教授他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辩论,提高学生对道德问题和法律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于人类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学科,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有着紧密关联。
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与其他学校或国家的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分享和交流各自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使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正确导向。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其健康的网络素养。
要警惕网络资源可能存在的不实信息、低俗内容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教育学生正确辨别和处理网络中的各种信息。
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河北2020中考政治复习 -主题5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河北2020中考政治复习 -主题5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6cbc2d008762caaedd33d4be.png)
较顺利。这说明( )
①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有害无益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③通过网络
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④网络让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主题5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返回目录
【解析】考查点:网络的积极作用。解题思路:材料中小明利用网络“查到了合适 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问题”, 这说明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让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②④正确;网络 游戏、网络文学有利有弊,①说法错误且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说法绝对且与 题干无关,排除。 【答案】C
主题5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返回目录
考点逐条过
考点 10 合理利用网络(6年1考)
感受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认识网络应用的利弊。 ★1. 网络应用的利。(网络的积极作用。) (2019.6③)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 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和丰富多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主题5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返回目录
考点跟踪练
考点 10 合理利用网络
1. (2019自贡1改编)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2019年五一节期间,小明与
父母到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
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问题。小明的西安之行比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策略与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554f6ea76e58fafbb00318.png)
例如:
材料一:李桂林是四川凉山甘洛县的一名教师,妻子陆建芬 是代课教师。每天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俩都要把孩子们 在绝壁边一个个背上背下,晚上又借着油灯批改作业和备课, 19年如一日。在艰苦的环境下,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 总是迎难而上,乐观向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贫困 山区要改变落后的面貌,改变下一代人不像他们父辈一样没 有文化的现状,必须靠教育。如果没有接班人,只要我能爬 得动,就要上山教孩子们。”李桂林、陆建芬被授予2008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1)试题要精 (2)答题要指导 (3)设计的非选择题,答案一定要落实到
位。
4.课堂反馈 总结反思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复习不到位的、掌握不 是很熟练的、以及易错的地方,再提出来, 甚至再设计类似的试题,让学生再练,以 达到巩固、深化的效果。并且针对课堂出 现的实际情形,包括成功之处,尤其是不 足之处,在以后的复习课堂中扬长补短。
(本题考查知识的广度)
又如:
(2011年联合体一模)黄曼是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分 局民警,因一场意外的车祸,她的颈部以下失去知觉,这 意味着她的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尽管高位截瘫,黄 曼依然乐观。她并不满足于只是躺在床上、坐在轮椅里过 一辈子,她要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她立志为社会做出自 己的贡献。黄曼自学了心理学并取得了相关资质,她成立 了“黄曼警务工作室”,为多位民警进行心理咨询、心理 辅导。虽然有时候情绪低落,但想到能尽自己所能服务社 会,她很快又振作起来,在她的努力下成立了“春天心灵 基金”, 一个专为地震灾区困难民警、肢残孩子和贫困学 生设立的基金。
实践活动题:
从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的技术两个方面考查。
考查的题型有:①选择活动形式;②揭示活动主 题;③阐述活动意义;④设计问卷调查试题;⑤ 考虑注意事项;⑥提出活动要求;⑦设计活动内 容;⑧分析活动内容;⑨列举实例或行动;⑩发 现、解决活动中的问题等等。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网络生活新空间 课时训练(含答案)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网络生活新空间 课时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ab4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1.png)
网络生活新空间一、单项选择1. 近两年猪肉价格飞涨,某地以猪联网为核心(见下图),极大地提高了养猪的效益。
这表明()A.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B. 网络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C.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D. 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限制2. 在线教育、在线娱乐、智慧旅游、远程办公……疫情期间线上业态爆发,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④网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③④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各类网课陪伴中国大中小学生度过了“停课不停学”的难忘时光。
但一段时间下来,一些网站平台无视社会责任,屡屡利用网课推广网游、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诈骗信息,危害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这反映了()A.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B. 网络作用是有限的C. 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D. 网络促进了社会进步4. [2020·广东]小亮玩微信时结识了一个自称夏先生的人,双方聊得比较投缘。
不久后,夏先生称可以带他一起发财,并通过微信发了一个链接,让小亮下载并注册账户。
你给小亮的合理建议是()A. 这是个好机会,应马上下载并注册账号B. 要相信网友,以免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C. 可先注册账户,一旦发现受骗再退出来D. 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5. 通过手机上传照片,提供个人信息,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背后其实是盯上了你的钱。
这警示我们()①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④自觉遵守网络规则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
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认识网络 利用网络 课件---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认识网络 利用网络 课件---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0dc7e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5.png)
网地络公谣安言局辨(1依别)注法方意法处信息以出行处。政处罚。
(2)关注官方信息。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5)向他人求助。
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1)国家: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 (2)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 (3)社会:加强网络监督,避免谣言传播;加强宣传,提高网民的辨别能力、防范意识。 (4)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转发信息行为。 (5)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文明上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6)公民: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自律,文明 上网;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同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作斗争,发 现问题及时举报。
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
A 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2.(2020苏州中考)下面漫画《当心某些App在“偷听”》给我们的
C 启示是 ( )
A.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一轮复习
课堂笔记---道德板块框架图
修
1.体悟生命 (七上第四单元)
身
2.积极乐观(情绪) (七下第三单元)
养
3.认识网络 利用网络 (八上第一单元第2课)
德
4.遵守规则 维护秩序 (八上第二单元第3课) 5. 尊重他人 (八上第二单元第4课 4.1)
6.与人为善( 友善 )(八上第二单元第4课 4.2)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谣言 2.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增强安全意识、行使权利、法律维权)
【新课标】中考道法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文明上网 媒介素养
![【新课标】中考道法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文明上网 媒介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d9661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9.png)
教材知识梳理
★4.网络对人际交往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①网上交友开辟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朋友圈; ②网上交往可以满足一些心理需要。
★5.网络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①网络有时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1.怎样对待网上交友?(网上交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考实战演练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漫画中交往的场景告诉我们( D )
①互联网为我们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 ②互联网开辟了人际交往的 新通道③网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④网上交往影 响了人们的工作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 D.①②③
法治观念: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知道网络的利与弊,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 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健全人格: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 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责任意识:辨析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 度有序参与网络生活,遵守网络秩序,承担网络主人的责任。
中考实战演练
4.很多孩子在日常交往时沉默寡言,但在手机上却与他人聊得 火热,吃饭、写作业甚至上厕所,都要抱着手机跟同学聊天。 有关专家表示,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 流的机会,容易使其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对此,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B )
①青少年应多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结交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②网络交往取代青少年的现实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要 引导青少年利用好网络聊天软件,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④青少 年只在网络上与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交朋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主题一修身养德适应社会第五讲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课件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主题一修身养德适应社会第五讲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2b3dc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b.png)
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返回子目录
目标要求 问题
答案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
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
●遵守网
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
络规则, 怎样传播网 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第五讲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目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录
2
a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3
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
4
a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知识点 年份 题号、分值 考查点
题型 设问类型
2018
4,2分
合理利用 选择题
网络
做法类
认识网络
网络行为
2016 25(2),3分
分析说明题 评析类
利用网络
侵权
2015
23,3分
合理利用 网络
选择题
做法类
【备考建议】 1.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并能正确使用网络,是信息社会对我们的要 求,也是我们拥有积极健康生活的需要,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 将规则意识应用于网络世界,就涉及如何正确认识、使用网络。 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及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恪守道德、 遵守法律,过健康网络生活。要结合网络生活,重在认识和体会。 做网络的主人,过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活。 2.此部分内容的复习应该从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思考相关的 社会现象,结合“互联网+”模式,网络监督考查民主法治内容。
3.怎样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一方面,要善用网络的传播效果,支持和推动各种社会事件的
解决,发挥网络传播的社会正能量作用,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另 一方面,要有明辨意识,对于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有害言论,要 坚决抵制,尽显公民责任。对于网络监管人员而言,要发挥网络的 积极作用,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学案13 第9节 亲社会行为+第10节合理利用网络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学案13 第9节 亲社会行为+第10节合理利用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ae8480f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3.png)
2022届政治复习学案课型:复习课 1个课时课题第9节亲社会行为+第10节合理利用网络学生姓名班级对应课标1.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2.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考点一:养成亲社会行为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___________(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人的身份是在中确定的。
(3)人的成长是不断_________的过程,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是每个社会成员同努力的结果。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3)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4)有利于我们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 _____中养成,要主动了解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要遵守,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具体行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4.亲社会行为与志愿服务的关系亲社会行为常常表现为谦让、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志愿服务表现为为他人服务志愿服务属于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考点二:合理利用网络生活中考冲刺P1051.网络的利和弊(作用)利:(1)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__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___;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__________注入新的活力;促进__________的进步;为_____________搭建新平台弊:(1)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必背知识点: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世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我们要遵守网络规则,合理利用网络,在上网过程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网络的主人;同时也要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感受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应用的利。
(网络的积极作用。
)(2019.6③)(P10~13)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
)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
2.网络应用的弊。
(网络的消极影响。
)(P15-16)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
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
4.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1)国家: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
(2)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避免谣言的重复传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民的辨别能力、防范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3)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等;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在网民中开展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动活动;文明办网,从严自律。
(4)公民: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自律,文明上网;树立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同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作斗争,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5.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16)
(1)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⑤息,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2)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个人信息,不轻易将私人
信息存人网络。
(3)不轻易使用安全性不强的公共网络
(4)掌握网络安全运行知识,当个人信息遭遇侵害时,及时报警,依法维权。
★6.遵守网络规则的具体儆法。
(P19)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1)恪守道德:①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②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网好,不欺诈他人;③不测览不健康的网站;④不宣泄文负面情绪等。
(2)遵守法律:①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②不泄露他人隐私;③不恶意攻击他人;④不泄露国家机密;⑤不制造、传播病毒;⑥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
7.青少年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P17~20)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测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辦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遵守网络规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
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知识拓展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考点演练:
1.(2019自贡1改编)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2019年五一节期间,小明与父母到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景点浏览了遍,还査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问题。
小明的西安之行比较顺利。
这说明()
①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有害无益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④网络让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8)近两年来,短视频迅速风靡,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
对此,我们应该()
①抵制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②学会辨析信息,少看不健康内容③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成长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办法》规定,网络造谣、传谣将列入失信黑名单。
(1)这一规定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打击网络违法、失信行为,提升信用水平,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2)这一新规定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何警示?
遵守法律、恪守道德,合理利用网络,不造谣,不传谣。
4、材料一:四川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牵动国人的心。
地震当晚,福建网民庄某煦在微信群诅咒、辱骂灾区群众,恶毒的语言引发众怒,接群众举报后,公安机关对其处行政拘留5日
1.材料一对我们有何警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网络话语权,做遵德守法的公
民,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
2.请你概括三幅漫画的主旨,并谈一谈作为公民应当怎样做。
(1)漫画主旨: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完善法律制度,重拳治理乱象,提升民众意识。
(2)公民做法:公民要提高网络素养,遵守法律道德,明辨是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