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功能临床检查的主要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总医院吴子明

本课件全面介绍了半规管脉冲检查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前庭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以大量的病例资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前庭功能检查的意义,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掌握主要的前提功能检查方法,熟悉其临床应用。

一、半规管脉冲检查

半规管脉冲检查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生理检查,如果

采用视频记录敏感性增加,可以得到客观的结果,在视频

记录后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半规管脉冲检查又叫甩头试验。

右图为甩头试验示意图。图示中A、B、C三图模拟正

常情况,当受试者头向左侧转动时,受试者眼球可以盯住检查者。D、E、F三图为异常情况,受试者右侧有病变时,头快速向右转动,受试者眼球无法盯住目标,出现眼球扫视动作。根据这种现象可以判断右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存在异常。

为什么进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时双耳检查更具有实际意

义?

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1. 定义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VEMP)是指用高强声刺激球囊并在

紧张的胸锁乳突肌(SCM)上记录肌源性电位来反映人前庭丘脑

通路完整性的一种客观、无创的电生理检查,对前庭系统及其

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 VEMP的神经科学基础

左图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神经科学基础。首先声音经过中耳,进入镫骨传到前庭的球囊,经过Scarpa’s神经节,再传到前庭外侧核,再由前庭外侧核传递到前庭的脊髓前角细胞再到同侧的胸锁乳突肌。也就是说,VEMP检查反映由球囊到前庭外侧核到脊髓前角细胞到胸锁乳突肌的通路。

检查的电极:①参考电极:位于两侧胸锁乳突肌表面;②接力电极:位于前额正中。

检查体位:受试者要平卧之后抬头,耳机给予声音刺激。

3. VEMP刺激方式与主要参数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刺激方式有短声、短纯音、骨导刺激、电刺激等,目前短声和短纯声是主要刺激方式。

各种刺激方式主要参数见下表。

刺激条件刺激率刺激强度引出率带通滤波短声3Hz(0.1ms) 100dB nHL 98%

10~2000H

z 短纯音5Hz(500Hz)95dB nHL 88%

30~3000H

z

骨导刺激

7ms(250Hz)

64~128次112dB SPL

1g

59%(耳机)

91%(敲击)

8~1600Hz

电刺激20ms 5mA(2ms)8~1600Hz 刺激模式双耳刺激比单耳刺激更有实际应用意义

4. VEMP的命名及功能意义

VEMP各波依次命名为p13、n23、 n34和p44,见下图。n34-p44的振幅低于p13-n23,p13-n23与前庭传入的完整性有关,n34-p44可能与耳蜗功能有关。

5. VEMP异常的判断

VEMP异常可表现为下列方式:①振幅异常;②阈值;③潜伏期异常;④耳间潜伏期异常。

(1)振幅异常:各个实验室有不同的振幅异常参数,见下表。

作者I R-L/R+L I 两侧振幅比

Brandberg K 2001 0.36

Halmagyi GM 2002 2

Young YH 2003 0.33

301前庭室 2004 0.29 1.61 前庭诱发肌源电的强度降低,振幅明显降低,一般阈值在80分贝时无法引出反应。见下图。如果在80分贝以下还能引出反应的,称为阈值的明显降低,主要见于声音或压力敏感性眩晕。

(2)阈值

上图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右侧阈值为80分贝,与右侧对比,左侧65分贝时还可引出肌源性电位,表明左侧阈值明显降低。

(3)潜伏期异常:各个实验室有不同的振幅异常参数,见下表。应用时应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情况而定。

作者

P13潜伏期(ms)

上限I N23潜伏期(ms)上限

Waele CD1999 14.1 22.7

Brandberg K 2001 11.40 19.01

Version M 2002 13.65 25.04

Cheng PW 2003 13.32 22.27

301前庭室 2004 17.30 24.62 (4)耳间潜伏期异常。各个实验室有不同的振幅异常参数。p13、n23耳间潜伏期差异常的判断见下表。

301前庭室2005

Δp13׀(ms)Δn23׀(ms)

0.41±0.360.54±0.42

1.13 1.38

三、病例介绍

1. 小脑-脑桥脚占位病变

■ 病例1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耳听力下降3月。

右面部麻木感2月。右耳胀、无眩晕、无平衡障碍。

ABRⅠ-Ⅴ间期为6.12ms。Caloric示右功能低下。

MRI 示右侧小脑-脑桥脚处1.8 x 2.2cm。患者前庭

诱发肌源电位示两侧P13、N23振幅正常,潜伏期

正常。表明患者主要累及前庭上神经部分,对下神

经部分没有受到影响。

■ 病例2

患者,女,50岁。2004-3-18日出现左耳闷、听

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诊为突聋。3-21日出现头晕、呕

吐,左侧周围性面瘫。在当地医院诊:面神经炎和突

聋。左ABR未引出。左侧前庭上神经功能异常。MRI

左内听道占位。确诊:面神经鞘膜瘤。

2. 前庭神经炎

■ 病例3

男,23岁。发作性自身不稳,视物旋转伴恶心3月。共发作6~7次。左侧前庭功能低下。VEMP:左侧前庭下神经功能低。ABR、纯音测听正常。MRI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