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部分答案
实验八-宏操作-答案

实验八宏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有关宏的创建方法。
二、实验要求1. 了解宏的特性2。
掌握宏与宏组的创建方法3. 学习利用宏建立菜单三、实验内容实验8—1利用宏编辑器创建一个宏macro,打开“FL Y(飞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已知表“商品”。
操作步骤如图8.1所示:选择“宏”为操作对象,单击“新建”按钮,根据操作目标选择宏操作“opentable”,表名称选择“商品”,如下图所示:单击“退出”按钮,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保存宏,结束宏的创建。
单击“运行”按钮,查看宏“macro”的执行情况。
图8.1 创建宏实验8—2利用“FL Y(飞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宏组“marco group",打开多个表,宏组由“macro1"和“macro2"两个宏组成,其中,macro1功能是打开“订单”表.Macro2功能是关闭“订单”表和打开“订单明细”。
操作步骤如图8.2所示:选择“宏”为操作对象,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宏编辑器,分别选择选择宏操作为“opentable”和“close”,对应的对象类型为“表”,对象名称为“订单”和“订单明细”,如下图所示:在宏编辑器中,选择“视图”菜单的“宏名”命令,分别定义宏名(macro1和macro2),如下图所示:选择“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保存宏组,结束宏的创建,如下图所示:单击“运行”按钮,查看宏“macro group”的执行情况图8。
2创建宏组提示: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宏与宏组创建完成后,只有运行宏或宏组,才能实现宏操作。
而宏组实际上是一个冠有不同宏名的多个宏的集合。
如果直接运行宏组时,执行的只是第一个宏名所包含的所有宏命令,若要执行其他宏名中的宏命令,则要通过触发控件的事件代码执行宏命令,以及通过宏命令间接执行。
实验8—3利用“FL Y(飞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打开表”窗体,其中包含命令按钮,通过命令按钮控件运行宏组打开多个表。
浙大JAVA实验题答案

实验8 Method的使用1.程序填空题,不要改变与输入输出有关的语句;50001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1 个正整数n,计算 s 的前n项的和保留 4 位小数;s = 1 + 1/2 +....+ 1/n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factn计算n的阶乘;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2 repeat=22 n=210 n=10输出:public class Test500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ri,repeat;int i,n;double s;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ri<=repeat;ri++{n=;/-----------/s=0;for i=1;i<=n;i++s+=fact i;}}/---------------/static double fact int n {int i;double f=1;for i=1;i<=n;i++f=i;return f;}}50002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2个正整数a和n, 求a+aa+aaa+aa…an个a之和;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fna,n,它的功能是返回aa…an个a;例如,fn3,2的返回值是33;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2 repeat=22 3 a=2, n=38 5 a=8, n=5输出246 2+22+22298760 8+88+888+8888+88888imponner;public class Test5000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 repeat;int i, n,a;long sn;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 ri<=repeat; ri++{a=;n=;/------------/sn=0;for i=1;i<=n;i++sn+=fn a,i;}}/------------/s tatic int fn int a,int n{int s=0;forint i=1;i<=n;i++s=s10+a;return s;}}50003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读入1 个整数,统计并输出该数中2的个数;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countdigitnumber,digit,它的功能是统计整数number中数字digit的个数;例如,countdigit10090,0的返回值是3;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3 repeat=3-219022345543输出:count=2 -21902中有2个2count=1 有1个2count=0 345543中没有2public class Test50003{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 repeat;int count;long n;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 ri<=repeat; ri++{n=;/---------/n=n;count=countdigit n,2;}}/------------/static int countdigit long number,int digit{....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fibn,它的功能是返回第n项Fibonacci数;例如,fib7的返回值是13;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3 repeat=31 10 m=1, n=1020 100 m=20, n=1001000 6000 m=1000, n=6000输出:1 123 5 8 1到10之间的Fibonacci数21 34 55 89 20到100之间的Fibonacci数1597 2584 4181 1000到6000之间的Fibonacci数public class Test50006{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repeat;int i, m, n;long f;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 ri<=repeat; ri++{m=;n=;/---------/i=1;f=1;while f<=n{if f>=m " ";i++;f=fib i;}}}/------------/sta ti c long fib int n{ //返回第n项Fibonacci数int i;long a=1,b=1,f=1;for i=3;i<=n;i++{ //从第3项开始计算f=a+b;a=b;b=f;}return f;}}50007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2 个正整数m和n1<=m,n<=10000,输出m 到n之间的所有完数完数就是因子和与它本身相等的数;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factorsumnumber,它的功能是返回number的因子和;例如,factorsum12的返回值是161+2+3+4+6;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2 repeat=220 500 m=100, n=4001 100 m=1, n=100输出:28 4961 6 28public class Test50007{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repeat;int i, m, n;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ri<=repeat;ri++{m=;n=;/---------/for i=m;i<=n;i++if i==factorsum i" ";}}/---------/static int factorsum int number{ //返回number的因子和int sum=0;if number==1sum=1;forint i=1;i<=number-1;i++if number%i==0sum+=i;return sum;}}50008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2 个正整数m和n1<=m,n<=1000,输出m 到n之间的所有满足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它本身的数;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isnumber判断number的各位数字之立方和是否等于它本身;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2 repeat=2100 400 m=100, n=4001 100 m=1, n=100输出:153 370 371 111+555+333=153; 333+777=370; 333+777+111=3711public class Test50008{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repeat;int i, m, n;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ri<=repeat;ri++{m=;n=;/---------/for i=m;i<=n;i++if is i" ";}}/---------///判断number的各位数字之立方和是否等于它本身static boolean is int number{int sum=0,n,digit;n=number;while n>0{digit=n%10;n=n/10;sum+=digitdigitdigit;}if number==sum 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50009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一个整数,将它逆序输出;要求定义并调用函数reversenumber,它的功能是返回number的逆序数;例如reverse12345的返回值是54321;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4 repeat=4123456 -100 -2 99输出654321-1-299public class Test50009{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ri,repeat;long n, res;Scanner in=new Scanner;repeat=;forri=1;ri<=repeat;ri++{n=;/---------/res=reverse n;}}/---------/static long reverse long number{//返回number的逆序数int flag=1;long a=0,digit;if number<0{flag=-1;number=-number;}while number>0{digit=number%10; //分离出个位数字a=a10+digit; //形成当前的逆序数number=number/10;}return flaga;}}50011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三个整数a、b和c,输出其中较大的数;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maxa, b, c找出a、b中较大的数,函数形参a、b和c的类型是int;输入输出示例:括号内是说明输入3 repeat=3输入:5 8 9 a=5, b=8-1 -10 -5 a=-1, b=-101 1 1 a=1, b=1输出:max5,8,9=9max-1,-10,-5=-1max1,1,1=1public class Test5001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ri, repeat;int a,b,c,maximun;Scanner in = new Scanner;repeat = ;for ri = 1; ri <= repeat; ri++ {a = ;b = ;c=;/-----------------/maximun=maximuna,b,c;Sy}}/-------------------/static int maximunint a,int b,int c{int max=a;ifmax<bmax=b;ifmax<cmax=c;return max;}}。
实验8的水蒸气蒸馏部分--参考

水蒸汽蒸馏一、教学要求:1.学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应用范围;2.了解并掌握水蒸气蒸馏的各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3.分别利用常量水蒸气蒸馏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实验操作练习;4.比较水蒸气蒸馏、普通蒸馏和分馏的异同点。
二、预习内容:1.常用玻璃(瓷质)仪器:烧杯、量筒、三角瓶、圆底烧瓶、冷凝管等的使用方法;2.实验室用的纯水;3.装置的组装、拆卸顺序;4.查物质的蒸汽压数据表;蒸汽压对物质分离的影响的影响5.异戊醇与水杨酸的鉴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的操作过程(思考题1)。
它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此法常用于下列几种情况(思考题2):(1)反应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2)要求除去易挥发的有机物;(3)从固体多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被吸附的液体产物;(4)某些有机物在达到沸点时容易被破坏,采用水蒸气蒸馏可在100℃以下蒸出。
若使用这种方法,被提纯化合物应具备以下列条件(思考题3):(1)不溶或难溶于水,如溶于水则蒸气压显著下降,例如丁酸比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丁酸比甲酸易被水蒸气蒸馏出来,虽然纯甲酸的沸点(101℃)较丁酸的沸点(162℃)低得多;(2)在沸腾下与水不起化学反应;(3)在100℃左右,该化合物应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一般不小于13.33KPa,10mmHg)。
当水和不(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起存在时,整个体系的蒸气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思考题4),应为各组分蒸气压之和。
即P=P A+P B,其中P为总的蒸气压,P A为水的蒸气压,P B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的蒸气压。
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蒸气压总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混合物开始沸腾。
这时的温度即为它们的沸点。
所以混合物的沸点比其中任何一组分的沸点都要低些。
因此,常压下应用水蒸气蒸馏,能在低于100℃的情况下将高沸点组分与水一起蒸出来。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2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习题课件(含答案)

学知识
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
操作:
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蒸发皿 ③放置酒精灯
④加热并搅拌 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①④⑤
返回
学知识
5.(2019·益阳中考)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称 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练技法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 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 还有一个作用是_B_a_C__l2_+__N_a_2_C_O_3_=_=_=_B__aC__O_3_↓_+__2_N_a_C_l________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 步骤
溶解
操作 示意图
操作方法
玻璃棒 的作用
称取 5.0 克粗盐,用量筒量
取 10 毫升水,将粗盐和水 __搅__拌__,____ 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使 _加__速__溶__解___
粗盐溶解充分
返回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 步骤
过滤
返回
练技法 1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漏__斗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出__现__较__多__固__体___________时,停止加 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习题含答案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习题一、填空题1.食盐和盐的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要紧成份为 ,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 和 的化合物,如 、 (填化学式)等. 2.氯化钠用途:氯化钠的用途很多,医疗上能够做 ,农业上能够用 ,工业上能够用 ,日常生活中能够 .3.混合物的分离: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可采纳 的操作,在该操作中要注意一 ,二 ,三 .粗盐提纯的步骤为 、 、 .4.以下图是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和蒸发操作的示用意.试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 ;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显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利用的仪器是 .二、选择题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B .盐确实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C .盐都是有咸味,都是白色固体D .盐是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6.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如下图是四个药品橱内寄存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氯化钠,应寄存在 ( )① ② 药品盐酸 药品 氢氧化钠药品 碳酸钠 药品 镁条A B C D7.小红同窗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熟悉中,错误的选项是()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的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速溶解速度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成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塑料杯可纸杯---爱惜环境要从身旁小事做起8.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B.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氯化钠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映D.生理盐水是%的氯化钠溶液9.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要紧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过滤、溶解、蒸发B.溶解、蒸发、过滤C.蒸发、溶解、过滤D.溶解、过滤、蒸发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盐的组成中必然没有氢离子B.盐的组成中必然没有氢氧根离子C.食盐确实是盐,盐确实是食盐D.盐的组成中不必然含金属离子1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忙消化.该盐是()A.氯化钙 B.氯化钠C.硝酸钾 D.碳酸钠12.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的工业用盐误看成食盐食用引发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是()A.KMnO4B.Na2CO3 C. NaNO2 D.MgSO413.以下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加速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若是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那么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缘故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该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排除B.碳酸钠普遍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D.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15.以下混合物不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A.混有泥沙的食盐B.碳酸钙与碳酸钠的混合物C.柴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D.二氧化锰与氯化钾的混合物1、答案:NaCl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CaCO3 Na2CO3解析:【解答】盐包括食盐.化学中的盐是指解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而生活中的盐确实是氯化钠.【分析】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而生活中的盐确实是指食盐氯化钠.2、答案: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选种制造氯气等调味、腌制食物解析:【解答】氯化钠的用途包括:生活上:调味品、腌制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工业上能够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交通上:能够用氯化钠来清除积雪.【分析】氯化钠的用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的领域超级普遍.3、答案:过滤贴低靠溶解过滤蒸发解析:【解答】在混合物的分离进程中,因为是固液分离,因此采纳过滤的方式能够将不溶于固体的液体与固体分离,而在过滤操作进程中的注意事项简单的说确实是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①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②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避免液滴飞溅.要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那么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分析】分离混合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过滤,一种是结晶.此题是对混合物分离操作应用的进程及注意事项的考查.4、答案:烧杯玻璃棒低避免因局部温度太高造成液滴飞溅较多固体坩埚钳解析:【解答】在过滤操作过程中要求一贴二低三靠,因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在蒸发操作进程中为避免局部温度太高造成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而且一但蒸干液体会造成氯化钠固体飞溅,因此显现较多固体就要停止加热;加热后的蒸发皿是热的,因此要用坩埚钳夹取下来,避免烫伤.【分析】此题是对过滤操作和蒸发操作进程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5、答案:D解析:【解答】盐是指解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盐包括食盐.因此食盐必然是盐,但盐不必然是食盐;有些盐能够食用,有些盐却不能,如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毒;多数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但也有不是白色的,如蓝矾确实是蓝色的;故A、B、C错误,D正确.【分析】此题在于比较盐与食盐的关系,盐是一类物质总称,而食盐确实是指氯化钠.6、答案:C解析:【解答】镁、铜属于金属单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硫酸、盐酸属于酸;碳酸钠、碳酸钙属于盐;氯化钠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因此应放入盐的药品橱柜里,应选C.【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归纳.7、答案:C解析:【解答】“粗盐提纯”是初中超级重要的一个探讨实验,涉及的操作较多.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粗盐水过滤时,只能将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滤去,而不能将可溶性杂质除去,因此过滤后仍为混合物,故C错误.【分析】此题是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表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8、答案:A解析:【解答】氯化钠俗称食盐,生理盐水是%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化钠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发生反映生成氯化银沉淀;纯净的氯化钠不易潮解,粗盐中因混入了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而发生潮解.故A项说法错误.【分析】此题是对常见的盐氯化钠的性质及用途的把握. 碱 氧化物 混合物单质 酸 盐 物质9、答案:D解析:【解答】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依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应选D.【分析】此题是对粗盐提纯步骤的应用及练习.10、答案:D解析:【解答】化合物中只要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就属于盐,组成中有氢离子的或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也有可能是盐,如碳酸氢钠(NaHCO3)、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等盐,故A、B项均错误;食盐是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盐包括食盐,C项错误;并非是所有的盐都含有金属离子,铵盐确实是一类特殊的盐,如氯化铵、硫酸铵等,这些盐中不含金属离子,故D项正确.【分析】盐是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在概念当中没有强调“全数”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因此其他离子也可能存在.11、答案:B解析:【解答】氯化钠进行体内后,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散布和增进细胞内外物质互换起要紧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要紧成份,具有促生盐酸、帮忙消化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分析】此题是对氯化钠的生理用途的考查.12、答案:C解析:【解答】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有咸味,因此在工业上会被误看成食盐而被食用.【分析】氯化钠和亚硝酸钠在物理性质上有些相似,氯化钠和亚硝酸钠委容易弄混,在工业上常常会用到亚硝酸钠,因此会被误以为食盐.13、答案:B解析:【解答】假设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会容易弄破滤纸,故A错;为避免加热时食盐固体飞溅,因此当蒸发皿中显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不能给蒸干,故C错;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该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故D错,此题正确选项为B.【分析】此题是对过滤操作进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4、答案:D解析:【解答】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低,不易结冰,故A正确;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普遍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B正确;大理石、石灰石的要紧成份是碳酸钙,经常使用作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故C正确;熟石灰没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错.【分析】此题是对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的把握.15、答案:C解析:【解答】A中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B中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D中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故A、B、D三项都能够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而C中柴炭和氧化铜均不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这种方式分离.【分析】混合物中想要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进行分离的物质,所知足的条件必需是一种物质易溶,一种物质难溶才能够.。
(完整版)实验八溶液表面张力测定问答题答案

实验八溶液表面张力测定问答题答案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 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P max 误差,因为∆P max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外的附加压力△P ,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案: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
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 最大。
这时的表面张力为: 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
∆Pmax 由压力计读出。
3、实验中为什么要测定水的∆P m ax ?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的表面张力为: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这种标准物质就是水。
4、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5、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答案:测量时∆P m ax 最大6、如何用镜象法从σ—C 等温线上作不同浓度的切线求Tc γ∂⎛⎫ ⎪∂⎝⎭或Z ? 如图所示,经过切点a 作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纵坐标于b 点。
用镜象法求作切线。
以Z 表示切线和平行线在纵坐标上截距间的距离,显然Z 的长度等于 Tc c γ∂⎛⎫ ⎪∂⎝⎭, 即 T Z c c γ∂⎛⎫=- ⎪∂⎝⎭7、答案: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答案:因为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8、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八章例题及课后习题答案doc资料

0
428
0 1.162084
492
0 1.162084
512
0
0
509
0
0
Signific ance F
7.93E-05
Lower Upper 下限 上限
95%
95% 95.0% 95.0%
465.4405 471.5595 465.4405 471.5595
5.242078 12.93644 5.242078 12.93644
0.002795085 2.593838854 0.122018
例8-2
回归方程: 由该回归方程 中偏回归系数 绝对值的大 小,可以得到 各因素和交互 作用的主次顺 序为:
y=0.50475+0.00 975z1+0.03375z 2+0.00475z1z20.00575z3+0.00 725z1z3
0 0 -41.73590203
y=468.5+9.09z1 -26.56z2+z3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1.10193312 425.1619191 1.84E-10
1.385649972 6.55956341 0.002794
1.385649972 -19.17042163 4.36E-05
SS 0.0091125
0.001626 0.0108635
MS
F
0.0091125 33.62546
0.000271
试验号
z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z2 1 1 1 1 -1 -1 -1 -1 0 0 0
z3 1 1 -1 -1 1 1 -1 -1 0 0 0
新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单选题1. 区别熟石灰与烧碱的水溶液,可选择()A. CQB.稀盐酸C. CuSO溶液D. NaCI溶液2.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3. 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MgB. MgOC. MgCOD. Mg(OH)4. 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A. ZnB. CuC. K2SO4D. NaOH5. 在反应A+HCl ------- M gCb+B中,A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① Mg ;② MgO ;③ Mg (OH)2;④ MgCO 3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6. 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A.食盐旳酒(食醋D酱油7.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8. 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
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铁B.碳C.铁、碳混合物D.硫酸亚铁9.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A.都是溶液B.都含有氢元素C.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酸根离子10. 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晞于水时放出热量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二、填空题11.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预测反应现象:___________ .12.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 性.(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 须 _________ 保存.1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 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实验8查询答案1

SQL数据查询语句:1: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Select sno,sname,ssex,sage from student2: (不选择重复行)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sno) from sc3: (选择表中的所有列) 求全体学生的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4: (使用表达式)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出生年份。
Select sno,sname,2008-sage as 出生年份 from student5: (使用列的别名) 求学生的学号和出生年份,显示时使用别名“学号”和“出生年份”。
Select sno 学号,2008-sage 出生年份 from student6: (比较大小条件) 求年龄大于19岁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7: (比较大小条件) 求注册B1班或注册B2班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的姓名、班级号和年龄。
Select sname,classno,sage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no in(‘注册B1’,’注册B2’) and sage>188: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在19岁与22岁(含20岁和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between 19 and229: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不在19岁与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not between 19 and 2210:(确定集合条件) 求在下列各班的学生信息:注册B1班、注册B2班。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no in (‘注册B1’,’注册B2’) 11:(确定集合条件) 求不是注册B1班、注册B2班的学生信息。
2013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验8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考纲全景透析】一、实验目的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器材小电珠(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表(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一个、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三、实验原理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电珠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电珠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电珠的电阻很小,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3.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对比4.分压和限流电路的选择原则(1)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电路. (2)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式电路.(3)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能耗低.【热点难点全析】一、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图中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1)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移到最左端,以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电压能从0开始变化;同时,这样做也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2)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测出12组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例1】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表所示:(1)用表中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灯丝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答案】(1)用表中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2)电阻随电流增大存在三个区间,电阻的变化快慢不同,第一区间电流很小时,电阻变化不大;第二区间灯丝温度升高很快,电阻增大得快;第三区间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灯丝温度升高变慢,电阻增大也变慢.二、数据处理1.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2.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4.误差分析(1)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2)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带来误差,要严格按照读数规则读数.(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操作误差.5.注意事项(1)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3.8 V,0.3 A)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连接: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3)I-U图线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4)电流表选择0.6 A量程,电压表量程的选择视小电珠的额定电压而定,即使用的若是“3.8 V,0.3 A”的小电珠,选用电压表的15 V量程;若使用“2.5 V,0.6 A”的小电珠,则选用电压表的3 V量程.(5)当小电珠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要缓慢增加,到额定值记录I后马上断开开关.(6)误差较大的点要舍去,I-U图线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例证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好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1)若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电珠亮度能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总不能为零,则可能是_____导线断路.(2)某同学测出电源和小电珠的U-I图线如图所示,将小电珠和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要使电路中电流为1.0 A,则R=_____Ω.(3)某同学在实验中还测出a、b、c三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中的(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B.b能作为标准电阻使用C.b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D.c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答案】(1)g (2)0.8 (3)A、C【详解】(1)若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电珠的亮度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总不能为零,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起分压作用,所以可能是g导线断路.(2)由电源的U-I图线知E=3.0 V,r=1 Ω,当小电珠与电阻串联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r)+R灯又由小电珠的U-I图线得==1.2 ΩR灯解得R=0.8 Ω.(3)因a元件的I-U线是直线,说明其阻值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可作为标准电阻,故A对,B错;因I-U图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值的变化,故C对D错.【高考零距离】【2012年】22.(2)J4[2012·四川卷]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量程3 A,内阻约为0.1 Ω;电流表A1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2=0.2 Ω;2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 V=9 kΩ标准电阻R1,阻值1 Ω;标准电阻R2,阻值3 k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Ω;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图1图2图3 图4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l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_______Ω.②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________V.③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22.(2)[答案] ①5②4③如图所示.答图1 答图2[解析] ①由图2知,电压表的读数为2.30 V ,根据欧姆定律,L 的电阻R L =U I =2.300.46Ω=5 Ω;②电压表与电阻R 2串联,电压表两端的电压3 V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1 V ,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和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之和,即为4 V ;③如答图1和答图2所示.22.Ⅱ.J4[2012·安徽卷] 图12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图12(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③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图13Ⅱ.[答案] (1)①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②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2)如图所示[解析] (1)①为了保护电表不被损坏,不会因为合上开关时电流过大而超过电表量程,应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②要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应增加电压,记下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要使数据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不得超过电表的量程.(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电流表为外接法,滑动变阻器为分压接法.【详解】○1由图2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30V ,所以此时L 的电阻为2.30V/0.46A=5Ω; ○2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电压表示数为3.00V ,加在L 上的电压值为()V42=+=R r r U U V VV L○3由于电压表量程太小,所以需要改装,将它与R2串联即成为一个量程为4.0V 的新的电压表;电流表A1量程太大,不可用,可以将A2改装:将它并联一个小电阻R1则成为一个量程为0.72A 的新的电流表了。
实验2-8参考答案

实验二、选择结构参考答案1.修改下列程序,使之满足当x为10时输出“= =”,否则输出“!=”的条件。
#include"stdio.h"main(){int x;scanf("%d",&x);if(x==10)printf("==\n");else printf("!=\n");}2.修改下列程序,使之实现以下功能:#include “stdio.h”main( ){ int a,b,c;scanf(“%d%d%d”,&a,&b,&c);if (a==b){if(b==c)printf(“a==b==c”);}elseprintf(“a!=b”);}3.程序填空。
从键盘输入任意一个字母,将其按小写字母输出。
#include <stdio.h>main(){ char c;scanf("%c",&c);if (c>='A'&&c<='Z')c=c+32;printf("\n%c",c);}7. 有一函数x (x<1)y = 2x–1 (1≤x<10)3x–11 (x≥10)编写程序输入x,输出y值。
#include "stdio.h"main(){int x,y;scanf ("%d",&x);if (x<1)y=x;else if(x<10)y=2*x-1;elsey=3*x-11;printf ("%d",y);}9.给一个不多于3位的正整数,要求:(1)求出它是几位数;(2)、分别打出每一位数字;(3)、按逆序打出各位数字,例如原数为321,应输出123。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c,x,n;scanf("%d",&x);a=x/100;b=(x-a*100)/10;c=x%10;if(a!=0)printf("%d为3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0+b*10+a);else if(b!=0)printf("%d为2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b);elseprintf("%d为1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实验三、循环结构实验(1)1.分析并修改下面的程序,使该程序能正常结束运行。
高中物理实验8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第8章 分子热运动
考
能量守衡
气体
《走 向
(1)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 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结果保留两位 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 (3)如果已知体积为 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 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 如果已知体积为 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分子油膜的面积为 ,这种油的密度为 ,摩尔质量为 , 试写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 试写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首页 上页 Nhomakorabea下页 末页
②油酸酒精
第8章 分子热运动
考
能量守衡
气体
《走
在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 的实验中, 小 ” 的实验中 , 所用的油酸酒精 溶液的浓度为每1 溶液的浓度为每 000mL溶液中 溶液中 有纯油酸0.6mL, 用注射器测得 , 有纯油酸 1mL上述溶液为 滴,把1滴该溶 上述溶液为80滴 上述溶液为 滴该溶 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 让油膜在 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 , 水面上尽可能散开, 水面上尽可能散开 , 测得油酸膜 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 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 , 图 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m. 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第8章 分子热运动
考
能量守衡
气体
二、实验误差分析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 通常可以测得比较准,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 , 通常可以测得比较准 , 实验误差通常来自三个方面: 实验误差通常来自三个方面: 1.形成单分子油膜 . 只有形成单分子油膜, 只有形成单分子油膜 , 才能用油膜的厚度代表分子 的直径,即d= 的直径, = 适宜等. 适宜等. 2.油滴的体积V .油滴的体积 用累积法测油滴的体积. 先测出1mL的油酸酒精溶 用累积法测油滴的体积 . 先测出 的油酸酒精溶 液的滴数,从而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液的滴数,从而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由油 酸的浓度算出纯油酸的体积. 酸的浓度算出纯油酸的体积.
matlab实验内容答案解析

实验报告说明:matlab 课程实验需撰写8个实验报告,每个实验报告内容写每次实验内容中标号呈黑体大号字显示的题目。
第一次实验内容: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一、实验目的1.熟悉启动和退出MATLAB 的方法。
2.熟悉MATLAB 命令窗口的组成。
3.掌握建立矩阵的方法。
4.掌握MATLAB 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用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22sin 8511z e ︒=+(2)12ln(2z x =,其中2120.455i +⎡⎤=⎢⎥-⎣⎦(3)0.30.33sin(0.3), 3.0, 2.9, 2.8,,2.8,2.9,3.02a ae e z a a --=+=---提示:利用冒号表达式生成a 向量,求各点的函数值时用点乘运算。
(4)222014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 提示:用逻辑表达式求分段函数值。
2.已知12344347873657A -⎡⎤⎢⎥=⎢⎥⎢⎥⎣⎦,131203327B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 A+6=B 和A-B+I(其中I 为单位矩阵)。
(2) A*B 和A.*B 。
(3) A^3和A^.3 。
(4) A/B 和B\A 。
(5)[A ,B]和[A([1,3],;);B^2] 。
3.设有矩阵A 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 ⎡⎤⎢⎥⎢⎥⎢⎥=⎢⎥⎢⎥⎢⎥⎣⎦, 30161769023497041311B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3) 查看MATLAB 工作空间使用情况。
4.完成下列操作:(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七章 基础实验7--实验8内容测试附答案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B.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C.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D.使用pH试纸是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最简便的方法2.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3.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呈酸性的物质是A.A B.B C.C D.D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碱性的是A.雪碧pH=3.5 B.牛奶pH=6.5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9.55.(题文)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空气中的含量:C.溶液的pH值: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9.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0.下列实验数据读取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B.用电子天平(精度:0.1g)称取50g食盐C.用胶头滴管取1.0mL水D.用广泛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5.6二、填空题11.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在①氢气、②石墨、③干冰、④酒精、⑤食醋、⑥纯碱这几种物质中选用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写字用的铅笔中含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3)属于未来新型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4)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____________;(5)可以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A.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B.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D.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液体显红色E.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F.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13.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对遇到的下列有关社会、生活中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实验8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第八章实验八1.(2017·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A,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
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另一个阻值为2000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V);单刀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导学号21992559(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__20__Ω(填“20”或“2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__左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500.0Ω,接通S1。
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相等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601.0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
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2_550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调节R 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__。
答案:(1)连线如图[解析] (1)略。
(2)R 1起分压作用,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R 1的电阻为20Ω,为了保护微安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C 应移到左端,确保微安表两端电压为零;反复调节D 的位置,使闭合S 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不变,说明闭合后S 2中没有电流通过,B 、D 两点电势相等;将电阻箱R 1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2的阻值置于2601.0Ω时,在接通S 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
说明2 500.0ΩR μA =R μA 2 601.0Ω,解得R μA =2 550Ω。
分析实验答案

分析实验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实验8-2 EDTA的标定1.为什么要使用两种指示剂分别标定EDTA答:因为在标定EDTA时,通常选择标定条件与样品测定条件相同,而测定每个样品的合适pH不同,而两种指示剂分别对应不同的pH测定范围:EBT在~使用,XO在pH<使用,因此可根据测定样品的pH选择相应指示剂标定EDTA的浓度进行计算。
2.在中和标准物质中的HCl时,能否用酚酞取代甲基红为什么答:不能。
甲基红的变色点是,颜色是从红变黄,对终点颜色观察影响不大;而酚酞的变色点是,颜色从无色变为微红色,对终点的颜色观察有影响。
3.以Ca2+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浓度时,为何加入Mg2+-EDTA答:由于CaIn- 比MgIn- 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
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EDTA 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Mg2+,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盐。
4.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NH3-NH4Cl或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它们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存在将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答:起到缓冲溶液的作用。
若不加,随滴定进行,溶液pH逐渐下降,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滴定终点无法到达。
实验8-3课后习题答案实验8-3 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1.滴定Bi3+,Pb2+的酸度各控制为多少酸度过高或过低对滴定有何影响答:滴定Bi3+的合适pH为1,滴定Pb2+的合适pH为5~6。
酸度过高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增加EDTA的副反应;酸度过低两种离子可能水解。
2.在滴定Pb2+前为什么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而不用NaOH,NaAc或NH3·H2O答:首先用来调节pH的物质不能与被测离子反应,而NaOH, NH3·H2O均与Pb2+形成Pb(OH)2,NaAc与Pb2+形成Pb(Ac)2,因此它们都不可以。
实验8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2)待测元件的电阻满足RA<Rx≪RV ,所以选择电流表外 接法,伏安特性曲线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所以选择滑动 变阻器分压式连接.(3)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 所测出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表明电阻是随 电压和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的,所以是非线性的.而小电珠的灯 丝是金属,其伏安特性曲线也是非线性的,这是两者的相同点, 但小电珠的电阻率是随电压和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的,这是两者 的不同点.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变式2—1
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
电路,请将实物图8连接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μA,内阻约20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10 kΩ); 电阻R0(阻值约20 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 A).
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滑动变阻器(R2)
直流电源(E) 开关(S) 导线若干
阻值范围0~1 kΩ,允许最大电流100 mA
输出电压6 V,内阻不计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1)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 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以上 均填器材代号) (2)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图4的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 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图4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3)若发现实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图中曲线基本吻合, 请说明该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八溶液表面张力测定问答题答案

实验八溶液表面张力测定问答题答案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 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P max 误差,因为∆P max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外的附加压力△P ,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案: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
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 最大。
这时的表面张力为: 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
∆Pmax 由压力计读出。
3、实验中为什么要测定水的∆P m ax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的表面张力为:K =ΔP r γ=ΔP 2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这种标准物质就是水。
4、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5、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答案:测量时∆P m ax 最大6、如何用镜象法从σ—C 等温线上作不同浓度的切线求Tc γ∂⎛⎫ ⎪∂⎝⎭或Z 如图所示,经过切点a 作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纵坐标于b 点。
用镜象法求作切线。
以Z 表示切线和平行线在纵坐标上截距间的距离,显然Z 的长度等于 Tc c γ∂⎛⎫ ⎪∂⎝⎭, 即 T Z c c γ∂⎛⎫=- ⎪∂⎝⎭7、答案: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答案:因为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8、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分析实验答案

实验8-2 EDTA的标定1.为什么要使用两种指示剂分别标定EDTA?答:因为在标定EDTA时,通常选择标定条件与样品测定条件相同,而测定每个样品的合适pH不同,而两种指示剂分别对应不同的pH测定范围:EBT在pH6.3~11.6使用,XO在pH<6.3使用,因此可根据测定样品的pH选择相应指示剂标定EDTA的浓度进行计算。
2.在中和标准物质中的HCl时,能否用酚酞取代甲基红?为什么?答:不能。
甲基红的变色点是pH6.2,颜色是从红变黄,对终点颜色观察影响不大;而酚酞的变色点是pH8.0,颜色从无色变为微红色,对终点的颜色观察有影响。
3.以Ca2+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浓度时,为何加入Mg2+-EDTA?答:由于CaIn- 比MgIn- 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
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EDTA 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Mg2+,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盐。
4.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NH3-NH4Cl或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它们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存在将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答:起到缓冲溶液的作用。
若不加,随滴定进行,溶液pH逐渐下降,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滴定终点无法到达。
实验8-3课后习题答案实验8-3 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1.滴定Bi3+,Pb2+的酸度各控制为多少?酸度过高或过低对滴定有何影响?答:滴定Bi3+的合适pH为1,滴定Pb2+的合适pH为5~6。
酸度过高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增加EDTA的副反应;酸度过低两种离子可能水解。
2.在滴定Pb2+前为什么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而不用NaOH,NaAc或NH3·H2O?答:首先用来调节pH的物质不能与被测离子反应,而NaOH, NH3·H2O均与Pb2+形成Pb(OH)2,NaAc与Pb2+形成Pb(Ac)2,因此它们都不可以。
而六亚甲基四胺不与Pb2+反应,而且控制滴定pH用的缓冲溶液也是六亚甲基四胺,若调节pH滴的六亚甲基四胺过量了,它还可以起到缓冲溶液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QL数据查询语句:1: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2: (不选择重复行)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3: (选择表中的所有列) 求全体学生的详细信息。
4: (使用表达式) 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出生年份。
5: (使用列的别名) 求学生的学号和出生年份,显示时使用别名“学号”和“出生年份”。
6: (比较大小条件) 求年龄大于19岁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7: (比较大小条件) 求注册B1班或注册B2班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的姓名、班级号和年龄。
8: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在19岁与22岁(含20岁和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9: (确定范围条件) 求年龄不在19岁与22岁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10:(确定集合条件) 求在下列各班的学生信息:注册B1班、注册B2班。
11:(确定集合条件) 求不是注册B1班、注册B2班的学生信息。
12:(匹配查询) 求姓名是以“李”打头的学生。
13:(匹配查询) 求姓名中含有“志”的学生。
14:(匹配查询) 求姓名长度至少是三个汉字且倒数第三个汉字必须是“马”的学生。
15:(匹配查询) 求选修课程JC001或JC003,成绩在80至90之间,学号为2007xxx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16:(涉及空值查询) 求缺少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17:(控制行的显示顺序) 求选修JC003课程或JC004课程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分数。
18:(组函数) 求学生总人数。
19:(组函数)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20:(组函数) 求注册B1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21:(组函数) 求选修了课程JC001的最高、最低与平均成绩以及课程的名称。
22:(分组查询) 求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与总成绩。
23:(分组查询) 求各班级的人数和平均年龄。
24:(分组查询) 输入以下查询语句并执行,观察出现的其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SELECT SNAME,SDEPT,COUNT(*)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GROUP BY SDEPT;25:(分组查询) 分析以下语句为什么会出现错误。
并给出正确的查询语句。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26:(分组查询) 求学生人数不足90人的班级及其相应的学生数。
27:(分组查询) 求各班的学生人数。
28:(涉及空值的查询) 分别观察各组函数、行的显示顺序以及分组查询与空值的关系。
29:(自然连接查询) 求学生号以及其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和成绩,但查询结果中只能有一个CNO字段。
30:(连接查询) 求选修了课程JC001且成绩在70分以下或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
31:(连接查询与表的别名)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学生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select sname,cno,gradefrom student inner join sc on student.sno=sc.snowhere student.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0)32:(自身连接查询) 求年龄大于’李边’的所有学生的姓名、班级号和年龄。
select a.sname,a.classno,a.sage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 b on a.sage>b.sage and b.sname='李边'33:(连接查询) 求选修了课程JC002或JC003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select a.sno,o,cname,gradefrom student a,course b,sc cwhere a.sno=c.sno and o=o and o in ('JC002','JC003')34:(子查询) 求与‘李边’年龄相同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
select a.sname,a.classno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 b on a.sage=b.sage andb.sname='李边' (自身连接)实现或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age=(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李边')(子查询实现)35:(子查询) 求选修了课程名为’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where cno in(select cno from coursewhere cname='计算机基础')) 或select a.sno,snamefrom student a,course b,sc cwhere a.sno=c.sno and o=o and ame='计算机基础'(连接查询实现)36:(子查询ANY) 求比注册B1班中某一学生年龄大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号。
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age>ANY(select sage from studentwhere classno='注册B1')and classno!='注册B1'或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age>(select min(sage) from studentwhere classno='注册B1')and classno!='注册B1'37:(子查询ALL) 求比注册B1班中全体学生年龄大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号。
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age>ALL(select sage from studentwhere classno='注册B1')and classno!='注册B1'或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age>(select max(sage) from studentwhere classno='注册B1')and classno!='注册B1'38:(子查询EXISTS) 求选修了课程JC004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
select sno,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EXISTS(select sno from sc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JC004')或select a.sno,classnofrom student a,sc bwhere a.sno=b.sno and o='JC004'39:(返回多列的子查询) 求与‘李边’同班且同龄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
select sname,classnofrom studentwhere sno in(select a.sno 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b on a.sage=b.sage and a.classno=b.classno andb.sname='李边')或select a.sname,a.classno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 b on a.sage=b.sage anda.classno=b.classno and b.sname='李边' (自身连接实现) 40:(多个子查询) 求与‘李边’同班,且年龄大于‘韩晶’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where classno=(select classno from studentwhere sname='李边')and sage>(select sage from studentwhere sname='韩晶')41:(子查询中使用表连接) 求注册B2班中年龄相同的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sagefrom studentwhere sno in(select distinct a.sno 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 b on a.sage=b.sage )and classno='注册B2'或select distinct a.sname,a.sage 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tudent b on a.sage=b.sagewhere b.classno=’注册B2’42:(嵌套与分组查询) 检索选修某课程的学生人数多于3人的课程的名称。
select cname from coursewhere EXISTS(select count(*) from scwhere cno=ogroup by cnohaving count(*)>3)43:(相关子查询) 求未选修课程JC004的学生的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JC004')44:(相关子查询) 求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cgroup by snohaving count(*)=(select count(*) from course)) 45:(相关子查询) 求至少选修了学生‘2007532110’所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select distinct a.sno from sc a left join sc b on o=o and b.sno='2007532110'group by a.snohaving count(*)>=(select count(*) from sc c wherec.sno='2007532110')46:(相关子查询) 求成绩比所选修课程平均成绩高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