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译文及注释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译文及注释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译文及注释《《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译文及注释》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译文及注释《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注释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课中注释☆】[曲]一作“竹”[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

[万籁]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俱]一作“都”[但余]一作“惟闻”,余:剩下。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

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空]: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禅房]:僧侣的住房。

[万籁]:各种声响。

【●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2、苏轼《临皋闲题》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临皋闲题》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闻范子丰①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②。

译文: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友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

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注释]①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家。

②两税及助役钱:新法规定,农民要交春秋两税,外加青苗助役钱。

苏轼反对之,以此讥讽。

3、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序原文及翻译译文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序原文及翻译戴名世原文:世之学者,从数千载之后,而想像圣人之意代为立言,而为之摹写其精神,仿佛其语气,发皇其义理,若是者谓之经义。

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

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

词牌名《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引导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其中的5首,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对世事的豁达,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一个过渡句。

《水调歌头题百年关口桥》词/李声满两岸夹明镜,双圯卧长虹。

陵迁谷变如此,相望各从容。

千载人歌人哭,一刹鸟来鸟去,都在画图中。

往事馀山色,逝水尽流东。

后视今,今视昔,将毋同?似桥援引更替,不必叹匆匆。

旧史煌煌著罢,新卷徐徐揭起,火种自无穷。

脚下涛飞雪,万里接晴空。

作者自注:旧桥的渡人功能已毕,更替以新桥,新桥继之发挥接力的作用,古往今来,送旧迎新,循环不已,就像这世上的一人一事,一代紧接一代,无不扮演着桥的角色,将历史文明传承下去。

《水调歌头,题莲花山港口岸》楼台倚珠水,北眺莲花城。

二十八年风雨,历历数题名。

欲问伟绩何处?粤港海上飞驰,迁客贯如织,碧水映蓝天,南国目霞烟。

风再起,舟再泛,帆再悬。

人间无数金碧,趁珠水澄明。

继往开来谱就,尽显地利天时,高奏凯旋曲。

悠悠珠水情,云吞气万千。

《水调歌头·题剑阁》朝代:宋代作者:崔与之原文: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赏析: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

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同学们学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欣赏: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荷塘月色经典诗句篇一1、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2、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4、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江淹《别赋》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7、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8、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9、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王元鼎《凭栏人·闺怨》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碣石篇》1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王安石《春夜》1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13、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欧阳修《晚泊岳阳》14、月落沙平江似练。

望尽芦花无雁。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1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1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1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青门引·春思》18、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19、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2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2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99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99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99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99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评析此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注释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俱:一作「都」。

但馀:只留下。

一作「惟馀」、又作「唯闻」。

鐘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韵译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鐘击磬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原文及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原文及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原文及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原文及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解题】此诗作年不详。

破山寺:即兴福寺,故址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

后禅院:寺后院。

寺庙一般分前、后院。

前院为佛堂,作法事所在;后院为僧人生活居住之区。

常建以善写静境著名,此诗为代表作。

中间二联被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为“警策”。

欧阳修则激赏“竹径”一联,以为不可及(《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二三)。

此诗首联对仗,却为意复。

颔联则对仗不工整。

颈联的“空”字应为仄声却用平声,这都说明这首律诗还带有些古诗作法。

古寺:指兴福寺,即破山寺。

破山位于今江苏常熟。

兴福寺始建于南齐,至唐已为古寺。

高林:山上树林。

佛教称众生聚积的居所为“丛林”,故这里的高林亦含有称颂古寺之意。

禅房:修禅的屋所。

籁:本指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自然界一切声音。

磬:佛家的打击器具。

清晨登山入寺,正值旭日东升,光照山林。

曲回竹径通向幽深,花木繁茂笼簇禅房。

青山日照绚丽多彩。

鸟儿于林间欢悦啼鸣,水潭清澈,映现身影,顿感天地物我融为一体,心境豁然澄明。

山寺此时万籁俱寂,唯有寺院的钟磬之音悠然而鸣,更显幽邈静谧。

此诗朴素自然而意旨深远,虽写澹逸情致,却深含禅机理趣,即使不主观地以禅心去感悟,也会自然地获得一种禅心的空明澄静。

【全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注释】①竹径:一作“曲径”。

禅房:僧人的住房。

②二句意谓禅院幽美的环境使鸟儿感到愉悦,使人消尽杂念。

山光:指阳光在山岩上的反射。

潭影:指山色和青天在水中的倒影。

③万籁(lai):各种声响。

钟磬(qing):两种打击乐器。

鸣钟击磬,寺庙中用为作息信号,鸣钟表示开始,击磬表示结束。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翻译赏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翻译赏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翻译赏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翻译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全部消除净尽。

万物静寂,身边乃至整个世界是那样的清净,只偶尔听到仿佛是天外传来的一两声缓慢的钟磬声【词语解释】禅房:僧侣的住房。

万籁:各种声响。

⑴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地为“丛林”,此有称颂禅院之意。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空人心: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此都寂: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此:在此。

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钟磬音: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

以写景表达“禅意”,独突一个“静”字。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赏析

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赏析

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常建。

其古诗全文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前言】《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翻译】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译文及赏析《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代:王维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译文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

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

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

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

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

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赏析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夏昼偶作原文及赏析

夏昼偶作原文及赏析

夏昼偶作原文及赏析第一篇:夏昼偶作原文及赏析《夏昼偶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

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②隐几:凭倚着几案。

《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

”隐几,亦作“隐机”。

《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③北牖:北窗。

④日午:中午。

⑤敲茶臼:制作新茶。

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翻译】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鉴赏】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写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笔含蓄,意蕴丰富。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

“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

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

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

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

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

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

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北麓。

禅院:指寺院。

初日:初升的太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写禅房的幽深。

曲径,一作“竹径”,弯曲的小路。

幽处,幽静的住所。

禅房,也称“寮房”,僧侣们的住所。

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与上句“幽处”相呼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

山光,指初日照射在草木山石上的美丽景色*。

悦,使......愉悦,喜悦。

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里的影子。

空,使......空(消除)。

万籁:指一切声响。

籁,空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此时。

俱:全部。

钟磬:寺院中诵经、斋供时的信号。

发动用钟,止歇用磬。

【翻译】清晨,我信步走进了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陽光刚刚洒满高一耸的丛林。

寺院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去处,那就是被花木浓荫掩映着的禅房。

明净的山光里,鸟儿也显得怡然自得;望着潭中的山光云影,心中的世俗杂念骤然抛向九霄云外,使人觉得心灵深处前所未有的空灵。

此时此刻,万物一片沉寂,只有那悠悠的钟磬余韵在山谷里回荡。

【赏析】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大历时曾任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县尉。

一生仕宦很不得志,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

常建在当时就已引起人们的的重视。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的襟怀。

然而,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所感愤,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

本篇虽是一首游历虞山破山寺时写的山水诗,但实际上在写景之中已融入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人进士及第后,不幸而“沦为一尉”,始终不顺,因此,在作品中渗透了他摆脱世俗羁绊、固守自我个性*的`独立和向往自一由的山林生活的渴望。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的意思_全诗赏析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的意思_全诗赏析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译文及注释】译文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

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

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而我赏画神游、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往日误入仕途,贪图富贵,如今悔恨,想要归隐山林,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

注释①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

②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界疏林,连接着稀疏的树林。

③云中锡二句:谓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非常快活。

锡,即锡飞,僧人行走。

①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几两屐,几双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

《世说新语·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

于是胜负始分。

”卧游,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

⑤准拟三句:谓往日入仕,贪图富贵是错误的,真想归隐山中,但是这一愿望何日可以实现呢!准拟,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梦、南柯梦故事。

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故事说有淳于棼者,饮酒古槐树下,醉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

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

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与南柯郡。

后以此典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等。

《题梵隐院方丈梅》原文及赏析

《题梵隐院方丈梅》原文及赏析

《题梵隐院方丈梅》原文及赏析《题梵隐院方丈梅》原文及赏析题梵隐院方丈梅朝代:宋代作者:晏敦复原文: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释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

②亚:同压。

鉴赏缪钺先生曾论唐宋诗之别道:“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论宋诗》)不仅风格如此,就审美取向来看,也很有区别。

例如,唐人笔下,多写牡丹,而宋人笔下,则多写梅花。

宋人喜爱梅花的程度,正如南宋人赵师秀所形容的:“但能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

”(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中)要想欣赏晏诗,首先得看一下宋代最富盛名的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晏诗对林诗既有继承又有翻案。

晏诗里的这株古梅,长在寺院之中,斜欹门槛屋檐。

吹香、照影,就是林诗的暗香、疏影,但梅香只许仙人欣赏,梅影只许高士游观,而不容游蜂野蝶相顾,这就明显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不同了。

如果说,林诗中的梅像一个寒士的话,那么,晏诗中的梅就像一个高僧。

你看,时与高贤名士相过从,月涧照影,苔色映姿,确实使人生出关于禅房的联想。

所以,最后用神秀和惠能的偈语赞道:“本性由来不染埃”,就是明确点出这一点。

这就比只用僧人的清瘦与梅花相联系(如徐集孙《竹所吟稿·杜北山同石峰僧来访》:“梅花同伴瘦,一瘦有谁过?”)似乎进了一步。

以梅花喻修持的作品还有不少,如虚舟普度禅师的《墨梅》:“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明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以画梅作喻,花之易画而香之难形,亦正如所谓道,凡能言语叙说的,终落下乘。

古诗宿清远峡山寺翻译赏析

古诗宿清远峡山寺翻译赏析

古诗宿清远峡山寺翻译赏析
《宿清远峡山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

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鉴赏】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

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

而“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

同时该句也以鸟鸣不外说法来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

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

“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

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

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

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

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

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古诗赤谷安禅师塔翻译赏析

古诗赤谷安禅师塔翻译赏析

古诗赤谷安禅师塔翻译赏析《赤谷安禅师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昏。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

【前言】《赤谷安禅师塔》是唐初著名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诗。

该诗将诗情与禅境相结合,描写了安禅师塔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经卷的批判之情。

【注释】①曲:深隐之处,此处指山谷。

②纷:杂乱。

俗纷:诸多世间事。

③昏:日落的余光。

④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经典分为十二类,称十二部。

据《智度论·三十三》,此十二类为:一、契经,二、应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义,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

⑤五千文:老子《道德经》,其书约五千字,故称。

⑥如如:亦名真如,用人们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

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

冥昧:模糊幽暗。

⑦生生:既为佛教名词,亦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

佛教名词乃小乘佛教萨婆多部(意译一切有部)的主张。

本无今有叫作“生”,能生此“生”名为“生生”。

该诗中“生生”应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术语,指新旧变化中新事物的产生。

《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氛氲:盛貌。

⑧轮扁情未份:此处用轮扁斫轮的典故。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⑨事芝术:种芝草。

古人以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长生,故称灵芝。

【翻译】独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无纷纷的俗情。

酒香与桂香一齐飘散,诗情与白云一同飞升。

烟霞朝起晚又落,秋来猿啸马又鸣。

水光与秋色相映,青山衬夕阳火红。

高谈佛典十二部,细说老子道德经。

真如之数难明晓,生生之道见分明。

古人之言有糟粕,轮扁心得说不清。

且去山中种芝草,生活原本为称心。

李白《赠僧朝美》译文-《赠僧朝美》鉴赏及赏析

李白《赠僧朝美》译文-《赠僧朝美》鉴赏及赏析

李白《赠僧朝美》译文-《赠僧朝美》鉴赏及赏析《赠僧朝美》是由李白所创作的,李白此诗深受禅宗影响,他与朝美论禅,也是用比喻的手法。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赠僧朝美》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赠僧朝美》唐代:李白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

苞卷金缕褐,萧然若空无。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

《赠僧朝美》译文驾舟泛海出入洪波之中,巨大的鲸鱼涌起溟海浪涛。

百川翻滚龙舟飞驰,在长鲸的嘘吸之下全被吞没。

此中还有竟然不死的人,反而探得了明月之珠。

明珠价高为宇宙之冠,漏出些许光辉便照耀江湖。

凌驾超越于金缕之衣,在明珠面前全无光彩。

谁人识得如此之宝?私下暗笑有您我这样的狂夫。

了然于心不必再说些什么,各自保重勤勉我们目身吧。

《赠僧朝美》注释朝美:僧人名。

水客:驾舟泛海音。

长鲸:即鲸鱼,因身巨长,故称。

龙舟:刻有龙饰的大舟。

倾:竭尽,全。

金缕褐:金缕织成的衣服。

了心:了然于心。

黄金躯:喻指身体生命的珍贵。

《赠僧朝美》赏析《赠僧朝美》是李白在天宝(公元742—759)末年游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时,赠僧人朝美的一首诗。

李白自从天宝三载(公元744)辞京还山之后,就一直未再回到朝中。

在长安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目睹了唐玄宗荒淫误国,李林甫、杨国忠等权奸把持朝政,败坏朝纲,眼看大唐王朝一天天地走下坡路,大唐江山就要毁于昏君群小之手,丽他却被奸人谗毁,在朝中无法容身,唐玄宗只是把他看作是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使得他的报国之志无从施展。

他既不能违心从俗,向权奸屈服,就只好洁身自好,高蹈远引了。

于是他毅然辞京还山,离开朝廷这个黑自不分,是非颠倒的污浊世界,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他干净的乐土,自由的世界。

他唱道:“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酬崔侍御》)在他漫游各地的十多年中,多与道士僧人交往,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浪游生活。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全诗翻译赏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全诗翻译赏析“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的意思: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出自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注释】⑴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

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

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⑵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

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

寂:一作“处”。

⑶结宇:建舍。

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

一作“构”。

空林:空寂的山林。

⑷众:一作“群”。

壑(hè):沟壑。

⑸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⑺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

亦指《莲花经》。

⑻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参考译文】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散译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赏析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

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禅寂”用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

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

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着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1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赏析题画之作有类咏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
人物交融,不即不离,方为佳构。

本篇即可谓有如此特色的一首。

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人是赏画之作者。

清人将所题之画于词中作了传神的描绘,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感受和心情。

上片侧重画图之景与境的描写,下片侧重观画之感受与心情的刻画。

由此篇所表达的情趣来看,纳兰厌于荣华富贵的贵公子、侍从官的生涯,向往清心寡欲。

远离尘嚣,像图画中的老僧一样去生活,同对也表达了所愿难以求得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

1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翻译及注释全文翻译
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

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

隐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