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合集下载

专题七 改革创新 强国之路——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七 改革创新 强国之路——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识整合
栏目索引
(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 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 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评价 ①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 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 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 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识整合
栏目索引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对后世 影响深远) (6)影响 对日本自身的影响:①它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 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保留 了大量的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 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中国的影响: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日本的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题干材料通过土耳其不变旧法与日本能变旧法 进行比较,阐述了中国应“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故本题选B。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 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 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由于他不理解当时 ( B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B.农业经营方式变化 C.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军功(受到贵族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拥护);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统一度量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494年。

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世界古代史(1)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有一个宫相叫查理.马特,8世纪,他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大化改新:是646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3、典型题例分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排练历史剧《商鞅变法》,请帮他们找出剧本中的错误()A、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B、秦国人纷纷放弃耕田织布,经营小商品买卖C、一名士兵由于战功显赫,被封官赐爵,赏给土地房宅D、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2)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时社会性质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顺应了历史的潮流(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是()A、公爵B、侯爵C、伯爵D、子爵(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什么制度进行的()A、中国秦汉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C、西欧封建制度D、美洲封建制度(5)下列改革中改变社会性质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大化改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②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③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④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的大发展。

②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2)对外开放过程:1980年,建立、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以后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标解读【精选文档】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标解读【精选文档】

奴隶社会的改革专题一梭伦改革课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改革背景:①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③萨拉米危机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及作用:(1)经济改革: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债务。

废除债务奴隶制。

作用:法律上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形成较稳定的公民群体②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作用:为雅典民主制打下牢固阶级基础(2)政治改革:①首先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作用:扩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权,平民享有一定权力;打破了贵族专权局面(第三、第四等级)②其次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包括三个方面:A 改革公民大会:恢复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 创立了四百人会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C 设立陪审法庭。

(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都是梭伦创立的)作用: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3.梭伦改革的评价(1)性质:奴隶主实行的民主改革(2)积极性:①促进雅典经济发展。

②平民斗争的重大胜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3)局限性:①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存。

②享有公民权的人只占十分之一。

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4.改革的基本特点:(1)革命性:触及土地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中庸性”:调停平民与贵族关系。

(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3)法治性:废除了严刑酷法,制订新法律来解决社会矛盾.中外其他奴隶社会的改革:一.克里斯提尼改革(1)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精练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答案解析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精练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含答案解析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精练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选择题1.(2018·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实现了南北统一3.(2019·原创题)“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4.(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5.(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6.(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赫、 戈)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性质
中外
改革
社会性质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治维新、戈尔巴乔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新经济 政策、罗斯福新政、 赫鲁晓夫改革
2
国运---改革走向
工业潮流的追赶者----俄国和日本
买。
体现
性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进入资 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本主义社会;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点?
(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
对比改革
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2.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影响: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
不同点
1. 背景中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 统治,且面临民族危机。 2. 内容不同: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3. 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统治,而日本是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中考例题:
(2015年山西中考)12.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
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
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性 质
世 界 近 代 史
俄国 农奴 制改 革
为了巩固统 (1)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俄国农 治,缓和阶 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 级矛盾,增 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 强国家实力, 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 避免人民革 (2)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 命的发生, 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 1861年3月3 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 日(俄历2月 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19日),沙皇 (3)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 亚历山大二 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世正式批准 称之为“赎买”; 并颁布了废 (4)为了控制这些农民,沙皇政府还 除奴隶制的 规定,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 法令。 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影响
性质
中 国 古 代 史
隋文帝 初步建 立通过 唐太宗时, 考试选 进士科逐 唐朝 拔人才 渐成为最 科举 的制度,重要的科 制改 隋炀帝 目;武则 革 时,设 天时,创 进士科,立殿试制 标志科 度。 举制正 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选 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 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 续了1300多年,直到1905 年才被废除。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加 强了中央集权) (2)奖励生产;(国富,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特 权;(兵强) (4)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 建制度) (5)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影响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专题复习 课件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专题复习 课件

了 理 应 解 解 用
√ √
考点内容
考点19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a) 考点20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 响(b)
√ 的影响(c)
考点30 说明洋务运动的概况并探讨它们
考点30 说明戊戌变法的概况并探讨它们 √ 的影响(c)
考点37 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和意义(b) 考点24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 作用(b)

目的:富国强兵,利于争霸
结果: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主要的 衡量标准是要看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
改革异同比较
目的
富国强兵 实现争霸 北魏孝文 革除旧俗,学 帝改革 习先进汉文化 商鞅变法
内容(特点) 方式 统 治 者 主 动 实 行 的 自 上 而 下 的 和 平 方 式
洋务运动
中文名: 李鸿章
国 籍:中国
生卒:1823年-1901年 职 业:政治家、改革家 评
倾一生的心血举办洋务, 价: 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 无法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 败的悲剧后果。
戊戌变法
中文名: 康有为 国 籍:中国
生卒:1858年-1927年
职 业:改革家
站在时代前列,一腔热 评 价: 血为改革,难圆图强保 种梦,留下千古遗憾。
改革异同比较
目的
商鞅变法汉族先进 文化 学习西方的先 进技术 学习西方的政 治制度
统 治 者 主 动 实 行 的 自 上 而 下 的 和 平 方 式
性质
革 北魏孝文 革除旧俗,学 弊 习先进汉文化 立 帝改革 学习西方,自强 新 洋务运动
改革分类
时期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 帝改革 领导阶级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部编版2020届山东济南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关于改革的认识★★
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

2、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将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3、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阻力重重,因此需要改革者周密布局。

4、改革也是一把双刃剑,改革不当也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政治危机。

5、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是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 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 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 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 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 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 防,培养人才。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 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 改变封建制度。 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 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 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 转变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 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 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背景:①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②新兴地 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 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废除井田制。 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 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 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 支持,③措施得当。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⑴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中小型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 评价:是苏俄迫于国内战争和严重经济困难 而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 力和财力,对于打退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 埃政权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经济方面挫伤了人 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②新经济政策 • 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调动人民群 众生产的积极性。 • 内容:从1921年开始,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恢复自由贸易和商品货币关系。 •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把社会主 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 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探索走社会主义道路具 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历史专题复习
•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古代史上的改革
• 1、伯利克里改革﹙雅典,公元前6世纪﹚ • ⑴内容:扩大公民权,全体成年公民都可以参 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 • ⑵意义: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开创了 古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典范。 • 2、查理· 马特改革﹙法兰克王国,8世纪﹚ • 内容:采邑制 • 影响: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3、大化改新﹙日本646年﹚
•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 尖锐,政局混乱。 • 内容: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 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近代史上的改革
• 1、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 ⑴彼得一世的改革 •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 内容: • 政治上---成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 人才。 • 军事上---进行改革,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 •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俄国经济、军 事实力,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为俄国对外扩张 准备了条件。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三 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三 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始于夏朝。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 世袭制
了他的位置

始于西周。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

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
分封制
力,建立诸侯国,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
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法家思想代表提出了建立君主专
形成 战国
总趋势:
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改正:将将““电电气时气代时”代改为”“改信为息时代” 2.阅读“材料信,息完时成下代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 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 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 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 史。 (2)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4)改革者要有勇于改革的信心、勇气和魄力,在改革中不断创新。
现代 历史 上的 世 重大 界 改革
东欧 社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一些改 会主 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80年代末,受 义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 国家 化,导致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改革
线索二 中外制度创新 (一)中国的制度创新
历史

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上的

195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谈中考专题复习

谈中考专题复习

阶 教育、军事。 级 改 良
顽固 派势 力强 大; 光绪 帝没 有实
在社会 上起了 思想启 蒙作用, 对后来 的资产 阶级革
名 称 辛 亥 革 命
背景
时 间
领导 阶级 推翻 清王 朝统
目 的
人物与口号、主张
内容
性 质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失败 原因 资产 阶级 的软 弱妥 协; 没有 发动 人民 群众
3、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演变
创立 发展 加强
秦朝 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特点: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元朝 中书省、宣政院
明朝 六部特务机构 清朝 军机处
强化
顶峰 结束
君 主 专 制 不 断 强 化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不 断 完 善
辛亥革命(清末)
各朝为加强对 中央和地方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秦朝 设丞相 中 央 太尉
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按时期划分它包括古代、近代、当代, 古代又可以分为先秦时期、封建王朝统 治时期即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先秦时 期又分为西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 经历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与封建社会的形 成。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 确立、巩固繁荣和衰落腐朽的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的 社会性质,中国在列强的炮声中进入了 悲壮的近代史。
(自强、求富) 新式学堂

客观上 促进了 中国资 本主义 发展, 对外国 侵略也 起到了 一定抵 制作用。
戊戌 甲午 189 变法 战, 8年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资本
资产 阶级 维新 派
变法 图强 ,发 展资 本主义
康、梁 (变法图强、 君主立宪)
学习西方 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自古至今,中外历史上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知识梳理】一、历史上的改革1. 商鞅变法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继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

494年迁都洛阳。

他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禁穿胡服,学说汉话,鼓励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改用汉姓。

作用: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社会发展,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3.日本大化改新645年,孝德天皇继位,并效仿中国的纪年法,设“大化”年号。

改革派以唐朝制度为蓝本,颁布了《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作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法令。

5. 洋务运动6.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新建立的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新”在学习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

7.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8.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10. 中国的改革开放11 . 苏联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领导时期。

1991年底叶利钦控制全局,苏联解体。

二、制度创新3.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4.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5.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为了摆脱危机,宣布实行“新政”。

6.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1)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立足国情,改革措施行之有效;(3)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4)善于吸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专题综述:何为“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忽必烈改制4、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6、土地改革7、改革开放【世界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美国罗斯福新政5、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模式7、戈尔巴乔夫改革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历史改革是一类?1、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洋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3、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专题摘要:一、中国古代史的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加快的私田的开垦;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及作用: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②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③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④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⑤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实行法治;⑥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流通。

意义: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013中考历史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

2013中考历史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

2013中考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从革命的性质分有资产阶级革命及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美国:;中国: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法国:俄国:中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社会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奴隶社会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日本 ; 中国 ;美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年,邓小平。

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改革:首先从开始,实行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改革。

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6、中国的改革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同结果,警示我们: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当前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六)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主要以哪两种形式来完成?(1):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一系列法律文件:英国:《权利法案》意义美国:《独立宣言》意义《1787年宪法》意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法国:《人权宣言》意义《法典》意义共同作用:中考练兵1.17-18世纪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不仅采取暴力革命方式清除障碍,同时运用法律武器辅助革命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指出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和取得主要成果。

(2)英、法、美各自运用什么法律武器来辅助资产阶级革命斗争?(3)这些法律武器体现了资产阶级怎样的追求?2.马涛在复习世界近代史“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时,得到了以下历史信息:①欧洲人得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②发现新大陆③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他的信息请你回答:①“欧洲人得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是什么?②“发现新大陆”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是什么?③请同学们说出本单元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事例。

专题世界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变法

专题世界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变法

专题十世界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变法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时间: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二、秦国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作用:促进了生产,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②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内容: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北魏政局和增加政府收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略)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2、失败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二、戊戌变法(1898年)1、背景: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4、局限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5、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6、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8、意义: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国外重大改革一.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1)时间:前5世纪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质:奴隶制改革;(4)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二. 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1. 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6)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 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5)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6)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四. 苏联的历次改革1. 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1)“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此话的含义:三年内战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和平建设时期发展.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3)“新”的表现(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5)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 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1)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个人高度集权). (2)形成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3)评价:①它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②它也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使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拿农民东西太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4)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五. 苏联解体:1.“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加速苏联解体的催化剂:1991年在“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为阻止联盟解体趋势引发“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下台,叶利钦控制全局.2.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误;(3)外部原因:西方势力(和平演变)的影响3.苏联解体说明的道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背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代表:匈牙利改革.结果:东欧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六. 美国——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3)“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说明: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从而加强政府的控制与调节.5)影响:①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德国、日本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七. 不同改革的比较1日本古代拜认的第一位老师、近代拜认的第二位老师的国家、学习的内容.(1)古代的老师中国;近代的老师西方列强.(2)古代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近代学习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制度.4.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2)不同点:日本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5. 中国和苏联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2)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3)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要实事求是,适合国情,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6.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都是在确保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7.中外历史上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改革的启示: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④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专题强化训练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①北魏统一全国②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③社会矛盾日益激化④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C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的发展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D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4、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D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5、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和在北京建立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不久便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D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6、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早期维新思想与90年代出现的维新思想都A①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主张的有①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②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③1958年开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以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A. ①②④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8、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C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资金9、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C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罗斯福新政D.戈尔巴乔夫改革11、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12、下列有关近代工业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A.大生纱厂 B .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汉阳铁厂13、1933年的某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布机传来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调节农业生产B.兴办公共工程C.打败法西斯D.国家调整和控制工业14、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 C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5、列宁说:“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其中出现“许多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C )A.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经济封锁B.国家内战,政权不稳C.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D.新经济政策,恢复资本主义经济16、罗斯福新政时期,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实质上是( B )A.政府保护工人权益B.政府干预经济C.限制企业自由竞争D.国家完全实行计划经济17、有人说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这两种看法的根本缺陷是( D )A.没有看清这两种政策的直接目的和背景B.没有看清这两种政策的特点C.没有看清这两种政策的前途D.没有看清这两种政策的前提18、二战后亚洲部分国家经济腾飞和东欧剧变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启示是: DA.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要保持社会的稳定C.要重视科教兴国D.要结合本国国情有原则进行改革19、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C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0、以下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其中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包括( B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21、中国维新变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在历史作用方面的共同点主要是 BA.挽救民族危机B.冲击封建专制C.动员社会革命D.否定君主专制22.如果请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这篇调查报告进行修改,你会将下列哪个调查结果挑出来改正?( C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切弊端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D.改革首先从农业领域开始的2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取得突出成效的是( B )A.捷克斯洛伐克 B.匈牙利 C.波兰 D.民主德国二.多项选择题24.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班田收授法”C.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义务教育2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行一次专题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资产阶级改革的相关知识.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次展览要求的是()A.中国戊戌变法B.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1861年改革D.英国工业革命26.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它的特点B.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C.它又具有严重的弊端D.1922年苏联的成立是它形成的标志27.ABCD28.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C.缓和了严重的社会矛盾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29.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难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在探索的道路上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步走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B.匈牙利改革在东欧各国中是最为突出的,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C.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除匈牙利外都成效不大D.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成就也有失误。

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改革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改革专题
12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真实的吗?
说明理由
真亚实历:山大二世 人身自由 获农得奴份制地阻碍了俄 国资本主义 不沙真皇面实临:统治危机 高价赎买份地、 农作民用由* 村舍管 理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13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作用*:摆脱民族危机,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强 大后的日本开始对外侵 略扩张。
总有一些人值得怀念,总 有一些事让人深思……
1
倾一生的心血举 办洋务,在理想与 现实的两难中,无 法承担晚清对外交 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李鸿章-- Biblioteka 务运动2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 蒙羞,俄国要生存, 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 的进程,并且要制定 一个合法解放农奴的 绝妙的政策。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3
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 逼人,天皇挥动鞭子, 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 速,让它冲上近代化 的高速路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开始的标志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本次会议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我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22
农村 对 内 改 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所
日本明治维新 起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 史上的作用
联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的史实,认识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
1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1933年罗斯福新政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一、知识整合改革与变法贯穿于中外历史发展的始终。

尽管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有: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相地衰征”;战国时期的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近代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现代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等。

其中重点要把握的是: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改革与变法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改革;战后日本的社会改革;苏维埃政府的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联、东欧、中国)等。

二、命题分析本专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价值。

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吹响改革号角的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也许还是对中外历史上一些重大改革的最好纪念!2008年是王安石变法940周年、百日维新110周年、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在从古今中外改革的成败中,我们能得到很多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中国和世界的改革如今兴犹未尽。

2009年高考也许会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为载体,这些采用文明史范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和美国等世界大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应对措施,凸现创新精神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时间:15分钟,分值:3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2.几乎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一时期,有个亚洲邻国也在发生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变革,即(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罗斯福新政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3.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A.促进了思想启蒙
B.挽救了民族危亡
C.废除了科举制
D.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4.“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B.进行土地改革
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5.在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邦;在近代史上,通过学习西方,日本“脱亚入欧”。

在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
C.美国支持
D.对外侵略扩张
6.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下面关于两国改革正确的叙述是
A.改革前面临民族危机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废除了农奴制
7.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是(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反映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的事件是( )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9.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很欣慰地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材料二1933年3月,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开始了……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

(1)材料一是指苏俄(联)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开始时间是哪一年?(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事件。

其特点是什么?(4分)
(3)这两个国家实施的上述政策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4分)
(4)你觉得列宁、罗斯福身上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2分)
答案精解精析
1.C
2.C
3.A
4.A
5.B
6.B
7.A
8.A
9.C
10.答案(1)实施新经济政策。

(1分)1921年。

(1分)
(2)实施罗斯福新政。

(2分)特点: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况下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

(2分)
(3)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政权。

(4分)
(4)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精神。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