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宀部
“宀”部字与古代居住文化
“宀”部字与古代居住文化摘要:本文由记录中国古代人民建筑形式与居住方式的宀部字入手,主要通过《说文解字》等文献研究宀部字的意义与总体特征,继而结合古代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建筑特征,梳理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的发展脉络,分别从古代建筑和人与居所的关系两个方面,揭开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的奥秘。
关键词:宀部字、居住文化、古建筑“宀”,俗称“宝盖头”,甲骨文写作。
原是房屋的形象,上象屋盖,旁像墙壁。
许慎《说文解字》:“宀,交覆深屋也。
象形。
凡宀之属皆从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
有堂有室是为深屋”。
由此我们可知,从“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居住有关。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基本载体,“它所传达的概念及其体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摄影式的纯客观描绘,而是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和感受。
而这种主观认识和感受又是受该民族的物质生存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
”[1]因此,以宀部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能够探索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形式与居住方式的发展与变迁。
一、《说文解字》与宀部字《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地、系统系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
它是我国第一部形成体系按照部首形体而编排的字书,它侧重于字义之间的关联性,它的核心旨要对字义的分类解说。
那么在这里,我们以《说文解字》之中的宀部字为研究对象,简析宀部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
宀部:家:居也。
从宀,豭省声。
宀部:宅:所托也。
从宀乇声。
宀部:室:实也。
从宀从至。
至,所止也。
宀部:宣:天子宣室也。
从宀宀部:向:北出牖也。
从宀从口。
《诗》曰:“塞向墐户。
”宀部:宧:养也。
室之东北隅,食所居。
从宀宀部:奥:宛也。
室之西南隅。
从宀宀部:宛:屈草自覆也。
从宀夗声。
宀部:宸:屋宇也。
从宀辰声。
宀部:宇:屋边也。
从宀于声。
《易》曰:“上栋下宇。
”宀部:寷:大屋也。
从宀丰声。
《易》曰:“寷其屋。
”宀部:寏:周垣也。
“安”义“宀”部字与中国“安居”思想
“安”义“宀”部字与中国“安居”思想【摘要】《说文解字》中有一部分“宀”部字训为“安”。
这些汉字及其异体字,共有六组四十一个汉字,与汉民族“安居”思想紧密相关。
通过对这些字的甲骨文形体及演变过程的分析,并且?难第?的角度加以佐证,表明这些汉字传达出了汉民族渴望生活安定的愿望。
【关键词】“宀”部字;“安居”思想穴居是我们祖先最原始的居住方式。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走上高土,建筑起遮风避雨的房屋,过起了稳定的生活,从此以后,“安土重迁”的观念也就逐渐得到形成和巩固。
古汉字里,作为汉字构件的“穴”和“宀”通用,但真正与建筑物有关的汉字所使用的构件,最多的还是“宀”。
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遮风避雨,所有的房屋都具有这种功用,必须首先满足这种需求,才能逐渐发展对其他功能的追求,如讲究装饰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房间布局能够体现出居住者的地位差别。
《说文解字》中有一部分“宀”部字训为“安”。
据笔者对这些汉字及其异体字的调查,有六组四十一个汉字与汉民族“安居”思想紧密相关。
一、“?|”“”“?|”本义为安定。
会意字。
甲骨文从宀(房子),从皿(食器)。
金文另加义符心,由宀(室)、由“心”在“皿”之上会意。
盛食物的“皿”,表示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后来又加上“心”,表示“安心”“安宁”的意思。
篆文整齐化。
隶变后楷书写作?|。
是“”的本字。
“”《说文》认为“”:“??也。
”这种解释应该是误释。
段玉裁《?f文解字注》:“??也。
其意t其言。
是曰意?妊酝狻?|部曰。
?|、安也。
今字多假?|。
行而?|?U矣。
”朱芳圃、徐中舒等多位学者也认为《?f文》以~训,而以安训?|,卜辞用之意为安,二者本为一个字,~是假借义。
后世假“”为“?|”,“”行而“?|”废。
《说文》收有?|、、甯等三字,“甯”字是从或?|中分化出的后起字。
它们古音相同,并有安宁义,是一源之派生分化。
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字书,由东汉末年的许慎编纂而成。
其中收录了许多汉字的形体、构造、义理、音韵等详细解释。
下面是《说文解字》中关于“家”字的解释,内容尽量丰富:
《说文解字·家部》:“家,从宀,豕省冬也。
从豕,豕之本也。
从宀,宀聚也。
从豕,豕入宀中也。
”
解释1:从字形上看,字头是“宀”,表示房屋的意思;字底是“豕”,表示猪的形状。
因此,“家”字的字形可以解释为把猪聚集在房屋内,象征着冬季猪进入房屋中养殖。
解释2:从字义上看,这个字有多个含义。
首先,它可以指房屋,表示人们居住的住所。
其次,它可以指家庭,表示家人的集合。
再次,它可以指家族,表示同一血脉的人们的集合。
最后,它可以指家乡,表示个人的出生地或归属地。
解释3:从音韵上看,这个字的读音为“jiā”。
在古代,它的读音还有“ga”、“ge”等,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家”音。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不仅涵盖了字形、字义、音韵等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字的理解和运用。
这些解释丰富了我们对“家”字的认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家庭、住所、家族等概念的重视和思考。
从《说文解字》看宀部所蕴含的社会文化
从《说文解字》看宀部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超时空性,正是这种特点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能通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宀”部字,看到古人通过对房屋的建造,提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变了生活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共收录“宀”部字76个,其中典型的“宀”部字从微观角度展现了“宀”部字的家文化、居住文化、宗法制度等相关文化内涵。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家文化;居住文化;宗法制度1.从宀部看安土重迁官“宀”,《说文解字》:“交覆深屋也。
象形。
凡宀之属皆从宀。
”“宀”本身是象形字,就像是侧面角度下古代屋顶形状的直观描绘,所以大部分“宀”部的字都表示房屋的相关含义。
在《说文》中,表示“居住的地点”含义的字,收录了很多,如“家、宅、室、宕、宋、穴”等。
1.1从建筑材料看安土重迁观“穴”,《说文》:“室也。
从宀,躳省声。
”“穴”是一个象形字,“宀”部下面是个“八”字,代表尘土飞扬的形状,所以“穴”有“土室”的含义,大概相当于北方的窑洞。
“宕”,《说文》:“过也。
一曰洞屋。
”古人在没有建造房屋之前,在自然山洞生活。
人们在洞穴中储藏食物,养育子女,慢慢才在地面上开始建造房屋。
“宋”,《说文》“居也。
从宀从木。
”。
“宋”最开始是表示一个让人居住的木房子,也是“居住之地”的含义,最后才演变成朝代名称。
从房屋的建筑材料来看,木头是不易搬动的建筑材料,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生产,都靠人力建造,所以古人不能像部分游牧民族一样随意搬家。
由此可见,古人们通过房屋的建造,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1.2从私有财产看安土重迁观念“家”,《说文》:“居也。
从宀,豭省声。
”“豕”是猪的意思,古代有干栏式建筑,房屋建造得高于地面,下面的空间就可以利用起来养猪,猪圈为厕。
这些家畜属于古人的私有财产。
人们已经有了要把私有财产放在家中贮藏的观念。
“容”,《说文》:“盛也,从宀、谷。
古代辞书中建筑文化信息
古代词典中的建筑文化信息在我国古代词典中,《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比较有名的。
该书中收录了众多的宀部字,宀部字与古代建筑文化拥有十分亲密的关系。
“建筑是文化的上部结构,建筑的每一现象都有文化的基础。
”这些汉字一方面显现了从穴居野处到地面建筑的悠长建筑文化,另一方面也显现了人与建筑、社会以致天地万物的关系。
宀部字对上古建筑及五行思想的反应房子建筑既保障了人身财物的安全,又为社会生活的改良确立了基础,《说文》中的宀部字从文字结构、文化意蕴的独到角度反应了古代建筑和上古先民生活的实质状况,较全面显现了房子建筑从上古期间向来到汉代的发展演进过程。
上古先民最先是“穴居而野处”,利用天然洞窟居住,此后又掘地为穴、上立草木以遮风雨,最后木骨泥墙,形成了壮丽复杂之宫室。
在《说文》中,对房子建筑基本形制进行描述的有“宕、宋、宅、家”等字。
太古期间,先民多以石洞为居,反应在宀部字上犹如“宕”字,《说文》曰:“过也。
一曰:洞屋。
”朱骏声《通训定声》:“洞屋当为本训。
”林义光《文源》:“洞屋,石洞如屋者,从石宀。
洞屋前后通,故引申为过。
”“宕”的甲骨文义据谷衍奎《汉字源流词典》释为“会如屋山洞之意”[2]。
石料在中国传统建筑款式中运用较少,多在柱子的底部使用垫石,称为础。
传统上认为中国地上建筑缺少石料运用,实则否则,传统建筑中宽泛使用的砖瓦与石料性质邻近,据考据,周朝可能就已经开始使用砖瓦,如《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甓即建筑所用的砖瓦。
砖瓦以水、土为原料,以火为辅,其性近石,金石相通,火以木生,因此砖瓦堪称是涵括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因砖石在后代五行观点中认为属金,气有阴杀,因此多应用于墓室陵寝之建筑,这属于五行思想对建筑资料选择的影响。
氏族时代,先民走开了洞窟,开始建立以草木为主材的房子,掘地为浅穴,周围树以木桩,上覆茅草屋顶,室内以木柱支撑,周围墙体表面涂泥以挡风寒,其形制即《说文》“宋”字,“居也。
古代汉语练习题(文字部分)
古代汉语练习题(文字部分)姓名:学号:分数:一、查《说文解字》,写出下列各字的小篆字形,并分析其结构类型。
向,《宀部》:“北出牖也。
从宀从口。
诗曰:塞向墐户。
”(150上)象形戒,《廾部》:“警也。
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59上)会意题,《页部》:“頟(额)也。
从页是声。
”(181下)形声章,《音部》:“乐竟为一章。
从音从十。
十,数之终也。
”(58上)会意脩,《肉部》:“脯也。
从肉攸声。
”(89上)形声因,《囗部》:“就也。
从囗大。
”(129下)会意表,《衣部》:“上衣也。
从衣从毛。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170上)会意集,《雥部》:“群鸟在木上也。
从雥从木。
集,雧或省。
”(79上)会意佞,《女部》:“巧讇高材也。
从女信省。
”(263上)会意“臣铉等曰:女子之信近于佞也。
”讇,《言部》:“谀也。
从言,阎声。
谄,讇或省。
”引,《弓部》:“开弓也。
从弓丨。
”(270上)会意報,《幸部》:“当罪人也。
从幸(nie)从fu”(215上)会意幸,《幸部》:“所以驚人也。
”(214下)Fu,《又部》:“治也。
从又从卪。
卪,事之节也。
”(64下)封,《土部》:“爵诸侯之土也。
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
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287下)会意即,《皀部》:“即食也。
从皀卪声”(106下)形声徐锴曰:“即,就也。
”间,《门部》:“隙也。
从门从月。
”(248下)会意徐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
”字,《子部》:“字,乳也。
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310上)会意兼形声二、结合字形分析,指出下列各字的本义。
1、息,《心部》:“喘也。
从心从自,自亦声。
”(217上)气息2、理,《玉部》:“治玉也。
从玉里声。
”(12上)3、保,《人部》:“养也。
从人从fu省,fu,古文孚。
Bao,古文保。
Bao,古文保不省。
”保,唐兰《殷虚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
”4、觉,《见部》:“寤也。
《说文宀”部字与古代建筑文化
在字义方面,宀部字也具有丰富的含义。例如,“安”(安)的本义为平静、 没有危险,引申义为安定、平安;又如“宣”(宣)的本义为宽敞明亮,引申 义为宣扬、传播。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本义和引申义,而且有些字还有假借义, 如“寅”(寅)的本义为敬畏,假借义为年份、序数词等。通过对字义的深入 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宀部字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结论:
通过对《说文解字食”部字》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 特点、价值以及与汉字文化的密切关系。这些食部字的出现和解释,充分体现 了古代中国人在食品原料、烹饪方法、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也展示了 汉字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提 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
2、汉字文化中与饮食相关的字 词含义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与饮食相关的字词含义丰富多样。例如,“食”字在 《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一米在口中”,表明了食物在汉字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羹”字则意为“肉之液”,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将肉汤视为重要食品之一; “饣”字旁在很多汉字中都出现了,如“饿”、“饱”等,表明了食物在古代 中国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些字词的含义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和饮食习惯,也体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成为社会等级、 礼制信仰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建筑形态、结构、材料的选择和布局都受到社会 背景、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古代建筑文化中,《说文宀》部字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家”字形象地 描绘了一个定居点,反映了家族的居住方式,体现了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基本 单位。“室”字则表示一个有屋顶的房间,强调了室内居住的重要性。“宗” 字原指祖先的庙堂,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家族宗法的重视。这些 汉字的应用,无疑展示了古代建筑文化中对空间利用、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的。
《说文解字》宀部字解读
《说文解字》宀部字解读
《说文解字》,中国古代就有的书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部汉语字书。
它收
集了大量关于文字本身的知识,并给出了每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是早期汉语字词学习的
重要资料。
它分析了每一个汉字的组成、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读音的机理,使得人们对汉
字的知识及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
宀是《说文解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首,它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的屋顶。
它本质上就是
人们的居所,室内是安全的,可以保护主人不受外界的侵扰。
另外,它还可以暗示家庭的
意义,即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家庭可以给人们提供支持和保护。
在《说文解字》里,宀作为部首,有很多字与它有关,如:"宁(安宁)、宫(宅宫)、
宗(宗家)、宝(宝贵)、宾(客宾)等。
它们都与家庭安全有关系。
它们代表了人们真
正的渴望、期许和对保护的要求,因此它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说文解字》中非常重要的宀字代表着人们对安全与家庭的保护最真切的追求。
它不仅仅具有语言上的意义,更暗含着某种思想。
它是人们对家庭和梦想等重要概念的追求,不仅仅在词语,还在其他方面,我们可以从它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社会文化意义阐释
扫除灰尘 , 自古之遗俗。 盖 ” 先 民居卧常 以干 草为 褥 垫 , 映此 种境 况 的 一部 字为 反
它从来就是为生活而存在 的。在历 史发展的过程 中, 象征 的 成分越来越少 , 生活的成分越来越多 。 [ ( ’ ”2 先民创造 了许 ] 多汉字来描摹 自己的居所 , 说 文》中, 在《 反映人 同房 屋建筑 相关行为与事物的一部字 为数不少 。
从社 会心理上观照 , 人们 普遍具 有对 安全 、 定环 境的 安
诉 求 。遮 蔽 风 雨 的 房 屋 就 构 成 了一 个 相 对 封 闭 、 幽静 的 安 全
屋里 的人躺 卧在 草堆里 , 周遭 以冰示寒冷 。 先 民对 到家 中来 访 的人 员 称 之 为 “ ” 《 文 》: 寄 客 ,说 “
上古 时期 , 民聚居群处 、 先 渔猎 田作 , 同经受 自然环境 共 的考 验。《 吕氏春秋 ・ 恃君览》曰: 其 民聚生 群处 ” 先 民修 “ , 造房舍 , 同居住在其 中 , 种现象 在各 个文化 遗址 的考 察 共 这 中已经得 到证 实 , 一 部 中, 窘 ” 正是 对此 的反 映 , 说 在 “ 字 《
( ) 先 民起 居 习俗 的 展 现 一 对
“ , 说文》: 冻也 。从 人在 一下 , 寒” 《 “ 以黜荐覆之 , 下有 炎。 ” 《 段注》 “ 当作冷 ” 王 筠《 :冻 , 句读 》 “ 冻之 别 义也 。 所 谓 :此 ” “ , 说文》:荐席也 ” 荐” 《 “ 。从 “ 字的金文 构形看 , 示房 寒” 表
说文解字宀部解析
内容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地、系统系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
它是我国第一部形成体系按照部首形体而编排的字书,它侧重于字义之间的关联性,它的核心旨要是对字义的分类解说。
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说文解字·宀部字的分析学生姓名:郭梦娇指导老师:李晋林前言公元100年,时值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编攥了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声读的规范字典——《说文解字》。
迄今整整一千九百年间,这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宝藏的不朽之作,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
降至清朝,以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为代表的治《说文》的名家辈出,著述如林。
乾隆进士王鸣盛,治经以汉人为师,对《说文解字》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称“《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
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通,不可谓非通儒也”。
即使在今天,由于《说文解字》“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的功用价值,仍不失为人们常置案头的经典。
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一、对“宀”部的综述《说文》:“宀,交覆深屋也。
象形。
”按:甲骨文象房屋之形。
古代是一种房屋。
《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
”远古时候,生产力十分低下,古代先民们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就在简陋的条件之下,开始了对自然界事物的进一步改造。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来,宀字的形状如同一个房屋侧面的样子。
原始先民是在圆形的基地上建造墙壁,然后在墙上覆盖了圆锥形的屋顶,是一种半地穴式的房屋,显得很深邃,因此是“交覆深屋”。
而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
《说文解字》宀部的文化阐释
《 说文解字》 宀部的文化阐释
杨! 飞
(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 ) 摘! 要: 汉字是汉族社团 “ 比类取象” 思维方式的表现, 具有外在的形象性和内在的理据性。 《 说文解字》 在训解字义的同时, 也传播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其中宀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 出远古祖先居住的情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相关行为。 关键词: 《 说文解字》 ; 宀部;文化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是汉民族社团 ! ! 汉字的字形具有图像性的特点, “ 比类取象” 思维方式的表现。 “ 它所传达的概念及 其体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摄影式的纯客观描绘, 而 是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主 观认识和感受。而这种主观认识和感受又是受该民 族的物质生存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因此, 汉字中所表示的概念, 也是汉民族独特的世界观的 反映”
[ %]
杨( 飞: 《 说文解字》 宀部的文化阐释 “ 宓” 为从宀从必。由此可见, 许慎解释宓为 “ 安” 是 有其根据的。 房屋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我们祖先抵御自然的能 力。从此, 我们的祖先可以不必再过穴居的生活, 可 以在自己想住的地方住下来, 繁衍子孙。从宀部字 我们可以看到上古先民的这种生活状况。 财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象征, 在今天以金 钱为象征, 而在古代则以牛羊、 田亩、 房屋为代表, 而 房屋则尤为重要。 《 说文》 : “ 宝, 珍也, 从宀从玉从 贝缶声。 ” 说明房屋与贝玉同样重要。 “ 守” 字从宀 从又, 又为人手之形象, 而宀则为被守之物。显然, 在先民眼中, 居所乃是最当守卫的地方。与 “ 守” 形 成对照的则是 “ 寇” 字, 《 说文》 : “ 寇, 暴也。从攴从 完。 ” 徐 锴 曰: “ 当 其 完 聚 而 欲 寇 之 也。 ”
《说文》宀部字字形构造的历时演变
中有多种 甲 、 金文的写法 ,其中甲骨文 的写法 , 像 茅草覆顶 的半地下棚屋形 。 《 汉语大字典 》 按: “ 甲
与 “ 广 ”意义相 同 , 用法一致 。以上这些字与建筑 紧密相联 ,字体结构稳定 ,变化不 大。同时具有 甲
汉语 ,可 以发现一部 字无论形体还是 构造 ,都始终处 于变化之 中,这 为我 们分析 整个汉字 系统的演 变提
供 了一个 良好 的参照物 ,具有 重要的 实证意 义。
关键 词:说 文解字 ;一部 ;历 时演 变
中图分类号 : H 1 3 文献标识码 :A
许慎 的 《 说文解字 》 是我 国古代最早的分析字
结构稳定 , 其 中具有 甲骨文和金文两种字形 的^部 字共有 2 0 个 ,为 :^ 、宄 、宅 、安 、宋 、丐 、宗 、 定 、宕 、宣 、室 、家 、宰 、宿 、寒 、富 、寝 、盅 、 窥、 寅; 仅具有 甲骨文字形的^部 字共有 2 个, 为: 宙、 ; 仅具有金文字形 的^部字共有 1 6 个, 为:
宇 、守 、宦 、宥 、客 、害 、宵 、宴 、寓 、突 、索 、 寡 、康 、寅 、宠 、宣 ;仅具有 石鼓文字形 的^部字 有 1 个 ,为 :寓。因此类 字数较 多 ,为避免 累赘重
复 ,这 里仅选取几书・ 牧誓 》 :“ 俾暴虐 于 百姓 ,以奸 宄于商 邑。 ”金文字形省去 了器械 ,蛇
一
覆。 ”早期 金文 中 “ 字”字的 “ 宝盖头 ” , 模
拟房屋的形体。小篆的写法 , 近似于 甲骨文 、 金 文 的写法 , 但 已经整齐化 。 后世隶变后楷 书的写法则
是我们现在俗呼的宝盖头。当 “ ^”用作偏旁 时 ,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社会文化意义阐释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文化阐释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文化阐释摘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中,《说文解字》独具一种深沉的美。
从许慎到大小徐,再到“说文”成风的清代,比类取象的汉文字在前人的世代努力下越发显示出其厚重和亲切。
透过《说文》,我们不仅可以一窥中华先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在其幼年时期艺术、宗教、哲学等许多方面的朴素表达,更可以发现后来者星火相续传承文明的不懈努力。
本文将以“宀”部为例,管中窥豹,力争揭示“说文”内蕴的冰山一角。
关键词:《说文解字》许慎宀部文化阐释《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撰的一部伟大字书,它不仅对研究文字的演变流传有重大价值,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之所以选择“宀部”作为走进这部大书的门径,是因为“宀”之一字正在很大层面反映了华夏民族亘古相传的对宇宙人生的朴素认识,足以管窥我们民族心理中的某些深层内涵。
许慎解“宀”曰:“交覆深屋也,象形。
”王筠《说文释例》言其所示“乃一极两宇两墙之形也。
”从近年考古发掘的远古房屋复原中不难发现,“宀”所描摹的正是一种圆形尖顶的简陋民居。
这种房屋是中华先民走出巢穴之后得以安身立命的伟大创造,从此以后虽然房屋的形式开始伴随着民族的成长而不断变迁,但是“宀”这一意向却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记忆里,诏示着归宿和安宁。
在“宀”部字里我们或许可以模糊地看出房屋的发展概况。
“古之民未知有宫室也,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中的简略言语印证了“有巢氏”这类远古记忆的某些可信性。
“宕,过也,一曰洞屋”;“宋,居也,从宀从木”,“宕”和“宋”这两个字隐隐约约透露了先民们最初的生存状态——寻穴以寄,结巢为居。
穴居和巢居无疑是粗糙而落后的,但正是在这样原始的适应自然的姿态中先民们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努力以独立于自然。
“宅,人所托凥也。
”告别了最初的蛮荒,远古先民们开始为自己建筑宅院以抵御风雨野兽。
以此为标志,人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迈向了以各种各样房屋和建筑为承载的绚烂的文明历程。
说文解字中的家字解释
说文解字中的家字解释
说文原文:居也。
从宀,豭省聲。
笔画数:10;部首:宀。
家,jiā,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
家眷。
家长(zhǎng)。
家园。
家谱。
家塾。
家乡。
家风。
家训。
家规。
家喻户晓。
如数家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居住:“可以,家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
家父。
家翁。
家母。
家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
家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
农家。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
行(háng)家。
作家。
科学家。
学术流派: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纵横家。
诸子百家。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说文解字
含:hán 胡男切,嗛也。 从口今声。含,口有所衔。 字形采用“口”作边旁, “今”作声旁。
今:jīn 居音切,是时也。 从 亼 ( j í, 三 合 也 ) 从 乁 ( y í, 象 形 字 , 像 水 流 之
形)。乁,古文及。
口:kǒu苦后切,象形。凡 口之属皆从口。人所以言 食也。口,人们用来说话、
安:ān乌寒切,静也。 从女,在宀下。
女:nǚ 象形,妇人也。 凡女之属皆从女。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 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 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 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
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 之也。又记也。与“志”同。或
作 “ 识 ( z h ì) ” 。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 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 皆从之。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 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 皆从心。
祥:福也。从示羊聲。一 云善。
示:神至切,天垂象,見 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 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示,神事 也。凡示之属皆从示。
羊:祥也。从 ( ), 象頭角足尾之形。孔子曰: “牛羊之字以动物, 因为常用于祭祀,“羊”具有“吉利、吉 祥”的含义。祥,有的甲骨文写作“羊”。 有的甲骨文(羊,祭祀的羊羔)(目,察 看神迹),表示巫师用羊羔献祭,察看神 迹,祈求幸福。
聽(听):聆也。他定切,会意。从耳、 㥁, 声。凡目所及者云视。凡目不能 徧而耳所及者云听。如听天下,听事是 也。耳者,耳有所得也。
耳:而止切,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 皆从耳。
雷:众口也。从四口。凡㗊之 属皆从㗊。阴阳薄动靁雨,生 物者也。从雨,畾象回转形。
《说文解字》宀部字构形分析
《说文解字》宀部字构形分析邢怒海【摘要】Chinese character belongs to ideograms,its glyph and meaning ha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In shoo went jive zip〞in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words mainly宀attributable to the pictographic, conference and characters these three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words Main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can more accurately Main department word on the shape and structure.%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的字形和意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说文解字》中的宀部字的形体结构主要归属于象形、会意和形声这三种结构。
通过考察宀部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从微观角度更准确地观照宀部字的形体结构。
【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50-53,64)【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汉字结构【作者】邢怒海【作者单位】焦作师专,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1对于汉字的形体结构,小学上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至于具体名称和内容,最早见于东汉的班固、郑众和许慎三家的说法。
清代以后通常采用班固的次序和许慎的名称,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观照《说文》宀部的文字结构系统,只有一个象形字,说明房屋建筑形制越来越复杂,单纯的象形已经无法明确地体现事物特征,因而宀部字基本处于附加声符的形声阶段。
江永《乡党图考》考释三则
江永《乡党图考》考释三则作者:乔辉田丽来源:《现代语文》2021年第09期摘要:清代学者江永著述丰富,尤精于礼学,《乡党图考》作为其礼图文献之代表作,流布较广。
结合相关文献、出土实物等,对其内容进行考释辨析。
可以发现,它对前贤之论有所修订。
同时,其观点既有失当之处,亦有独创之处,实为礼学史上的重要论著。
关键词:江永;《乡党图考》;考证江永(1681—1762),為皖派朴学创始人,史书有传。
《清史稿》卷四八一《江永传》云:“江永,字慎修,婺源人。
为诸生数十年,博通古今,专心《十三经注疏》,而于《三礼》功尤深。
以朱子晚年治《礼》,为《仪礼经传通解》,书未就,黄氏、杨氏相继纂续,亦非完书。
乃广摭博讨,大纲细目,一从吉、凶、军、嘉、宾五礼旧次,题曰《礼经纲目》,凡八十八卷。
引据诸书,厘正发明,实足终朱子未竟之绪……所著有《周礼疑义举要》七卷,《礼记训义择言》六卷,《深衣考误》一卷,《律吕阐微》十卷,《律吕新论》二卷,《春秋地理考实》四卷,《乡党图考》十一卷……”[1](P13919)由此可见,江永学问广博,著述宏富,精通礼学,不过,涉及礼图之作不多,这方面可以《乡党图考》为代表。
《乡党图考》共十卷①,是关于古代乡党名物制度的专门研究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对该书评价颇高:“是书取经传中制度名物有涉于乡党者,分为九类。
曰图谱,曰圣迹,曰朝聘,曰宫室,曰衣服,曰饮食,曰器用,曰容貌,曰杂典。
考核最为精密。
其中若深衣、车制及宫室制度尤为专门,非诸家之所及。
间有研究未尽者……然全书数十百条,其偶尔疏漏者,不过此类,亦可谓邃于三礼者矣。
”[2](P306)此书卷一为图谱,每图皆辅以文字说明,它是针对后面各卷涉及到的名物制度等所绘制的,用以方便读者理解。
今从“图谱”类中择出三则,参照出土实物、相关论述等,对其略加考证,以验其说。
一、享用璧琮加束帛图之“琮”玉方曰琮,享夫人用琮,亦加琮于束帛之上执之。
[3](P2015)从图1可以看出,《乡党图考》中的“琮”形为四角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地、系统系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
它是我国第一部形成体系按照部首形体而编排的字书,它侧重于字义之间的关联性,它的核心旨要是对字义的分类解说。
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说文解字·宀部字的分析学生姓名:郭梦娇指导老师:李晋林前言公元100年,时值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编攥了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声读的规范字典——《说文解字》。
迄今整整一千九百年间,这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宝藏的不朽之作,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
降至清朝,以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为代表的治《说文》的名家辈出,著述如林。
乾隆进士王鸣盛,治经以汉人为师,对《说文解字》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称“《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
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通,不可谓非通儒也”。
即使在今天,由于《说文解字》“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的功用价值,仍不失为人们常置案头的经典。
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一、对“宀”部的综述《说文》:“宀,交覆深屋也。
象形。
”按:甲骨文象房屋之形。
古代是一种房屋。
《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
”远古时候,生产力十分低下,古代先民们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就在简陋的条件之下,开始了对自然界事物的进一步改造。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来,宀字的形状如同一个房屋侧面的样子。
原始先民是在圆形的基地上建造墙壁,然后在墙上覆盖了圆锥形的屋顶,是一种半地穴式的房屋,显得很深邃,因此是“交覆深屋”。
而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
有堂有室,是为深屋。
”“宀”反映了远古先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洞穴之类的居住环境,通过自己的建筑能力,提升到居住在地面之上的建筑物,这样可以遮风挡雨,避免虫类的叮咬。
二、对宀部字主训词的归类(一)、释“居也”一类的宀部字家,《说文·宀部》:“家,居也。
从宀,声。
”《玉篇·宀部》:“家,人所居,通曰家。
”《正字通·宀部》:“家,居其地曰家。
”家,这里是定居,安家的意思。
宋,《说文·宀部》:“宋,居也。
从宀从木。
读若送。
”甲骨文中的宋的形状如同一棵树在屋顶的下面,这个树用来支撑这个房屋。
远古时候,先民智慧地选择自然界中可以建筑房屋的材料,用砍伐好的树木支撑自己的房屋。
宭,《说文·宀部》:“羣居也。
从宀君声。
”指的是群居的意思。
一群人居住在宀部的房屋下面。
远古时代,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过着群居的生活。
宠,《说文·宀部》:“尊居也。
从宀龙声。
”《国语·楚语下》:“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
”韦昭注:“宠,尊也。
”这里的宠就是尊崇、地位高的含义。
寠,《说文·宀部》:“无礼居也。
从宀娄声。
”这里是居处简陋的意思。
《玉篇·宀部》:“寠,贫陋也。
”居住的地方条件水平比较差,很简陋很贫困。
(二)、释“讬也”一类的宀部字宅,《说文·宀部》:“宅,所讬也。
从宀,乇声。
”人们有了住宅、房舍,在心理上就有了一定的寄托。
《玉篇·宀部》:“宅,人之居舍曰宅。
”《正字通·宀部》:“今谓屋为宅。
”宅,还有葬地,坟墓的意思。
古代建筑房屋时,选择好的地方来作为自己居住的地方。
寄,《说文·宀部》:“寄,讬也。
从宀,奇声。
”远古先民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有了一定的依托、依赖,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状态。
(三)、释“安也”一类的宀部字寍,《说文·宀部》:“安也。
从宀,心在皿上。
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
”段玉裁注:“此安宁正字,今则宁行而寍废矣。
”这个寍字其实就是安宁的宁字,现在这个字已经不通用了,被换成了宁这个简体字。
《玉篇·宀部》:“寍,安也。
今作宁。
”宀为房屋的形状,寍是会意字,有填饱肚子的食物,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心里就有了慰藉,哪里还有什么不安的呢。
定,《说文·宀部》:“安也。
从宀从正。
”徐锴系传:“定,安也。
从宀,正声。
”朱骏声通训定声:“正亦声。
”在甲骨文中,这个定字上面犹如一个房子的形状,中间包含有一个口,而下面正是人的脚走路留下的痕迹,这个字就是以会意的方式来表达的,人走路回到家中,自然心情就平静稳定了下来,感觉家就是自己的归宿。
这里就是使安定的意思。
汉代曹操《封功臣令》:“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清代的洪秀全《吟剑诗》中确有“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宓,《说文·宀部》:“安也。
从宀必声。
”段玉裁注:“此字经典作密,密行而宓废矣。
”同“密”。
宴,《说文·宀部》:“安也。
从宀妟声。
”段玉裁注:“经典多假燕为之。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宀部》:“宴,引申为宴飨。
”宐,《说文·宀部》:“所安也。
从宀之下,一之上,多省声。
”同“宜”。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皆象肉在俎上之形。
房屋内的刀俎上放置着肉,有肉可以吃,自然就安定了很多。
后来衍化成菜肴的意思。
(四)、释“静也”的一类宀部字安,《说文·宀部》:“静也。
从女在宀下。
”古代时候,家庭中有女人才可以安定下来,那时候属于男耕女织的时代,家中有女人可以安静。
㝣,《说文·宀部》:“静也。
从宀契声。
”是静的意思,还有一种是安的意思。
《玉篇·宀部》:“㝣,仓颉篇云:安也。
”(五)、“寄也”的一类宀部字客,《说文·宀部》:“寄也。
从宀各声。
”按:周代的金文常用“宾客”连文,“宾客”疑为客的本义。
段玉裁注:“自此讬彼曰客。
”唐代的白居易《风雨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家中来访的人员称之为客人。
还有寄居、旅居的意思。
宋代的陆游《枕上偶成》:“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村。
”这里也是寄居的意思。
寓,《说文·宀部》:“寄也。
从宀禺声。
”《孟子·离娄下》:“无寓人于我室。
”在金文中,寓字的样子犹如一个房屋的外貌,宀部下面有一个“愚”字,它所表示的就是古人用手或是竹棍来驱赶虫蛇这类,房屋没有人居住是因为里面有了虫蛇这类的,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的动物。
人们要想进入房屋内居住下来,必须先把这些危害物清除掉,才可以安心居住。
《宋史·苏舜钦传》:“舜钦既放废,寄于吴中。
”而鲁迅的《<呐喊>自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
”寓就是日常供那些路人或是客人临时居住的地方,寄居到那里。
三、对宀部字被释词的主训词的同义词的辨析(一)、主训词是“居也”一类的宀部字居,《说文》:“居,蹲也。
从尸,古者居从也。
踞,俗居从足。
”段玉裁改作:“居,蹲也。
从尸,古声。
,俗居从足。
”1、居住。
《易·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
”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四:“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2、住所。
《书·盘庚上》:“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孔传:“适,之也,不欲之殷,有邑居。
”3、闲居。
《商君书·农战》:“十人农一人居者,强。
半农半居者,危。
”《文选·束皙,<补亡诗>》:“彼居之子,罔或游盘。
”李善注:“居,谓未仕者。
”4、卑下。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身居而名尊,躯辱而声荣。
”俞樾平议补录:“凡人蹲踞则身必卑,故借作卑下之义。
言身虽卑下而名则尊也。
”5、地位。
《逸周书·苪良夫》:“其惟洗尔心,改尔行,克忧住愆,以保尔居。
”孔晁注:“洗心改行忧过往,则安尔之居位。
”家,《说文·宀部》:“家,居也。
从宀,声。
”《玉篇·宀部》:“家,人所居,通曰家。
”《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这里对应“居”的第二个解释。
引申为住所,动词用作名词。
《书·盘庚上》:“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孔传:“适,之也,不欲之殷,有邑居。
”宋,居住。
《说文·宀部》:“宋,居也。
从宀从木。
读若送。
”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
”这里对应“居”的第一个解释。
居住。
《易·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
”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四:“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宭,《说文·宀部》:“羣居也。
从宀君声。
”指的是群居的意思。
这里对应“居”的第一个和第三个解释。
分别是居住和住所的意思。
宠,尊崇。
《说文·宀部》:“尊居也。
从宀龙声。
”《国语·楚语下》:“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
”韦昭注:“宠,尊也。
”颜师古注:“宠,尊也。
”《汉书·艺文志》:“随时抑扬,违理道本,苟以譁众取宠。
”这里对应“居”的第五个解释。
由于地位高了,而受到了尊重和仰慕。
寠,《说文·宀部》:“无礼居也。
从宀娄声。
”这里是居处简陋的意思。
《玉篇·宀部》:“寠,贫陋也。
”居住的地方条件水平比较差,很简陋很贫困。
这里对应“居”的第四个解释。
居住简陋贫困进而使得地位卑下。
(二)、释“讬也”一类的宀部字讬,《说文》:“讬,寄也。
从言,乇声。
”1、寄托。
《说文·言部》:“讬,寄也。
”《方言》卷二:“凡寄为讬。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
”2、托付,请托。
《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宅,1、住宅、房舍。
《说文·宀部》:“宅,所讬也。
从宀,乇声。
”人们有了住宅、房舍,在心理上就有了一定的寄托。
《玉篇·宀部》:“宅,人之居舍曰宅。
”2、住处,居住的区域。
《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孔传:“召公先相宅,卜之,周公自后至,经营作之。
”3、托;寄托。
《文心雕龙·章句》:“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
”范文澜注:“谓章明情志,必有所寄而次序,晰也。
”这里除了有“讬”的意思,还有住宅,居住的区域的意思。
寄,《说文·宀部》:“寄,讬也。
从宀,奇声。
”这里就是“讬”的意思。
(三)、释“安也”一类的宀部字安,《说文》:“安,静也。
从女在宀下。
”段玉裁改“静”作“”。
注:“此与同意。
”徐锴系传:“安,止也。
从女在宀中。
”按:安居,安宁当为安本义。
1、安定,安全。
《尔雅·释诂下》:“安,定也。
”《玉篇·宀部》:“安,安定也。
”《诗·小雅·常》:“丧乱既平,既安且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