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分析
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评价设计
即使在同伴、教师帮助下,也难以提出相关问题,表述凌乱,难以在事实和猜想之间建立联系。
设计实验与
制定计划
能够设计实验,并能说明每一步实验的目的。
能够设计实验,但对实验目的和方法的表述不够准确清晰。
能够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设计实验,基本能够明白实验目的和方法。
不能规范使用光具座,读数经常出错,操作不熟,实验器材随手乱放,没有整理器材的意识。
分析论证
能够熟练分析表格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思路清晰,分析过程和结论表述全面、准确。
能够分析表格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思路基本清楚,能够表述分析过程和结论,但常常不够全面、准确。
能够在同伴、教师提示和帮助下,分析表格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够认识和接受分析的思路、分析过程和结论,但难以独立完成。
情感态度
参与探究活动情绪兴奋,对探究的事物有强烈好奇心,探究过程中及结束后有强烈满足感和愉悦感。
愿意参与探究活动,对探究的事物有一定好奇,探究过程中及结束后有一定满足感和愉悦感。
能够参与探究活动,对探究的事物有一定好奇,探究过程中感受平淡。
不愿意参与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反感和厌恶。
综合评价
模块业模板
作者姓名
马廷海
学科
物理
年级
初三
主题单元名称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A
B
C
D
等级
提出问题
能够提出关于凸透镜成像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指出问题依据的经验或事实,说明猜想的思路。
能够提出关于凸透镜成像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但不能明确说明问题依据和思路,可以领会同学和老师的表述。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光线的折射。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会因为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材质,光线在经过透镜之后会发生不同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是光线经过后会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凹透镜则是光线会发生分散。
透镜的折射现象是由其曲率和折射率共同决定的。
二、透镜的分类根据曲率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曲率是两面都凸出来的,而凹透镜则是两面都凹进去的。
根据用途不同,透镜可以分为成像透镜和非成像透镜。
成像透镜是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非成像透镜则是不能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平面透镜。
根据材质不同,透镜可以分为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
玻璃透镜由玻璃制成,折射率高,适合用于高精度光学系统;而塑料透镜由塑料制成,折射率低,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光学元件。
三、透镜的应用1. 眼镜眼镜是透镜的一种常见应用。
根据不同的视力问题,眼镜可以分为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和老花眼镜。
近视眼镜是由凸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长,从而纠正近视;远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短,从而纠正远视;而老花眼镜则是由双透镜制成,既能够纠正近视又能够纠正远视。
眼镜的制作精度要求高,需要使用优质的透镜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
2. 相机镜头相机镜头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不同焦距的透镜可以产生不同的成像效果,例如长焦透镜能够使远处的物体清晰可见,而广角透镜能够使大范围的景物清晰可见。
现代相机镜头通常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成像效果。
相机镜头的成像质量不仅取决于透镜的质量,还取决于镜头的结构和光学设计。
3. 显微镜显微镜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显微镜可以放大微小物体,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显微镜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透镜,而目镜是用来放大物镜的成像的透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和焦距比。
【2020初中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分章考点讲、析与提高)(解析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讲、析与提高(解析版)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一、透镜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光心,用“O”表示.C COF Fa.凸透镜光路b.凹透镜光路图(1) 透镜光路示意图(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焦点,用“F”表示,如图(2)a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如图(2)b所示.a.凸透镜光路概念b.凹透镜光路概念图(2)透镜光路概念(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焦距用“f”表示,图(1)中就是“OF”之间的距离.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4)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5)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3)所示.图(3)过光心的光线(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4)所示.图(4)平行于主轴的光线(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5)所示.图(5)过焦点的光线6.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胶片能感光,所以能成实像).2.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过平面镜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这样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的实像了.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3.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4.生活中透镜分类解析:见下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像的性质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要颠倒放置.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5.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异侧.凸透镜成虚像情景: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6.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与一点.(2)承接方式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照相机(图a)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图d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投影仪(图b)u=f 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v﹥f 放大镜(图c)a. u﹥2fb. f﹤u﹤2fc.0﹤u﹤fd.u=2f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也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2.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3.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凹透镜成像光路图4.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表(2)对凸透镜、凹透镜做出了比较,凹透镜、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注意: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表(2)凸透镜、凹透镜比较表四、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1)眼睛的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所以近视镜是凹透镜.(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所以远视镜(花镜)是凸透镜.2.人眼的调节功能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主要是因为眼睛的调节作用.①眼睛的调节:主要借助于水晶体的作用.因为晶状体本身是有弹性的,可以靠周围肌肉的运动改变它的表面的弯曲程度,在观看远方物体时,晶状体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表面弯曲程度最小,这时眼睛的焦距最大.在观看较近处物体时,也是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变大,焦距缩短.因此,正常眼无论是看远处物体还是看较近处物体,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可见眼睛是精巧的变焦距系统,当物距改变时,它能靠改变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眼睛的焦距.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②远点:眼睛的调节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眼睛的焦距最大,人眼能看到的最远点,成为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处.③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眼睛的焦距最小,人眼能看到的最近点,成为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cm处.也就是说靠眼睛的调节作用,正常眼睛看清物体的范围是从离眼10cm处到无穷远.④明视距离:在适当的照明下,通常的眼观察眼前25cm处的物体是不费力的,而且能看清楚物体的细节.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3.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4.近视眼近视眼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视物模糊.所以近视眼的远点不在无穷远处,而在某个有限距离处,近视眼的进点也比正常眼近,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原因: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要凸一些,晶状体折光能力强.远处来的平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是一个光斑了.(3)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凹透镜做眼睛,使远处来的光先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可矫正近视眼视力.5.远视眼在完全静止的调节状态下,由远距离(指5米以上)目标投射的光线,集合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反常的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远写.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1)特点:远视眼只能看见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原因:晶状体比正常人要凹一些,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来的光线会聚点在视网膜后.①眼轴过短如小眼球;②眼轴正常而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弱,如角膜的弧度过平以及屈光指数偏低等.(3)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配戴适当的凸透镜做眼睛,可矫正远视眼的视力.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对本章常考热点、考查方式和考题类型进行剖析1.透镜透镜是本章基础部分,也是学习本章的开篇,故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透镜的概念(透镜的制成、透镜的分类、透镜的三条主要光线及其焦距、物距和相距)、透镜对光的作用.本节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不高,考题主要集中在对透镜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像透镜的作用,透镜的三条主要光线作图,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主要是选择题和作图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透镜概念的认识程度,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会不会利用三条主要光线作图.例题一:(2019·武威)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2.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在本节中,指的是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在本节中,对生活中的透镜主要知识点是:成像原理、成像特点和使用;重点知识点是实像和虚像,这里需要重点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异同.本节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不高,考题主要集中在对生活中透镜的认识上.像放大镜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所成的像的性质;照相机使用方法和成像性质等.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的认识程度,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方法等.例题二:(2019·河南)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解析】(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2)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B、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错误;C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内容是第五章重点,也是知识点、难点和考点集中的内容.涉及第五章的中考考题,本节要占到70%以上,所以本节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以及动态变化(物距、相距、焦距变化)时成像特点与变化情况.再次需要指明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作为必考的实验内容更应给与重视.本节内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内容,出现概率高,所占比例也较高.考题主要集中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上,主要有成像虚实、大小和位置,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考题出现,也有与其他知识点组合一个考题的情况.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概率很高,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三大类型,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更高些.本节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在2—7分之间.例题三:(2019·河北)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同时要自己做出规律性的总结,如物距变化和像距变化的大小关系.(1)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判断物距变化时,像距及像的大小的变化;(2)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不论实像和虚像眼睛都能直接观察;(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可判断;(4)根据远视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判断像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光屏的移动方向.【解答】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正确;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故B正确;C、当蜡烛放在10cm处,物距u=40cm﹣10cm=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若在蜡烛和透镜间放一远视眼镜,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此时所成的像将靠近透镜,所以应向左移动光屏,故D错误.故选:ABC.4.眼睛与眼镜本节内容属于凸透镜的应用,和生活中的透镜位置一样,只要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特点,本节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眼睛的构造与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成像规律和矫正方法.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也会经常出现,但所占分值不高,一般都会和其他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考题主要集中在对视力的矫正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上.例题四:(2019·绵阳)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解析】(1)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2)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解答】远视眼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由题意可知,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说明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起到了远视眼镜的作用,即是凸透镜;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由题意可知,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说明上半部分镜片是凹透镜,该部分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答案为:凸;发散.5.显微镜和望远镜本节内容属于凸透镜的应用,和眼镜地位一样,只要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本节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上的应用.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也曾出现,但所占分值不高,一般都会和其他知识点(尤其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考题主要集中在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应用上.例题五:(2017·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此说法正确.远视眼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差产生的.所以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此说法错误.照相机照相时,景物都在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此说法错误.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片应该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说法错误.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一定时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考点】透镜应用、视力矫正、投影仪、望远镜.6.考点分类:本单元考点分类见下表视力的矫正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透镜的应用一般考点生活透镜的成像特点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生活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作图作图题,考查凸透镜成像以及作图规律近视眼、远视眼成因选择题、填空题,考查近、远视眼成像特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透镜的应用冷门考点利用凸透镜成像解答问题简答题,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眼睛成像作图作图题,考查透镜应用作图以近三年各地中考真题为选材,对本章常考热点进行示例详解示例一:透镜:(2017•贵港)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A.5cm B.10cm C.15cm D.20cm【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9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39cm>2f,解得f<19.5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D.【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示例二:生活中的透镜:(2017•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解析】解决该题需掌握以下知识:(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用凸透镜来矫正;(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放大镜是凸透镜.【解答】A、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A错误;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B错误;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C错误;D、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考点 1. 透镜及透镜作图 【例题 1】(2022 黑龙江绥化)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例题 2】(2022 贵州黔东南州)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例题 4】(2022 河北省)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 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
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完成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了解 认 理 独立操作
经
识解
历
体验性目标 认同 内化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
▲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学单元知识点解读
1.透镜作图问题基本方法 掌握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特点是光学透镜光路作图的重要方 法。见下图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透镜及其应用》为主题,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白纸、直尺。
学具:每个孩子一台显微镜,一组透镜实验套件。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透镜小游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透镜的概念。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讲解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进行透镜实验,观察不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5. 应用拓展:让孩子们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放大镜、摄像头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但在探究透镜成像规律时,部分孩子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大对他们个别辅导的力度。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孩子们的透镜实验,共同探索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组织一次透镜作品展示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展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孩子们的透镜认知程度,我会在课程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透镜小游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透镜的概念。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备课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备课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在上一章“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眼镜是人的重要器官。
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感觉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是很有用的。
力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首先讲解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然后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的情况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获得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深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本章教材共分五节,与过去的初中教材相比,增加了“眼睛和眼镜”和“显微镜和望远镜”两节内容。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增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透镜成像知识,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5、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6、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四、教学进度:第一节透镜一课时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时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课时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课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2. 透镜焦距的测量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透镜的焦距,理解透镜焦距与成像的关系。
3.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透镜焦距与成像的关系,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透镜模型,刻度尺,光屏等。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透镜模型,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应用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讲解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透镜成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光线发散光线透镜焦距的测量物距等于像距时,焦距等于物距与像距之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像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手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测量一颗透镜的焦距,并记录下来。
3. 举例说明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透镜的种类和光学性质,是否能够正确测量透镜的焦距,是否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课件 (71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交流提纲
一、关于教材 新旧教材对比、课标要求、全章概述、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建议。
二、各节教学建议
(一)、新旧教材对比
❖ 科学世界放在了动手动脑学物理之前 ❖ 删掉章前的“阅读指导”,改变了章后的
“我还想知道”为“学到了什么”。
“演示实验” “动手动脑”和“想想做做” 中的内容相互融合。
引入:将一条小鱼从一个方形鱼缸捞到一个圆 鱼缸,鱼变大了。小鱼真长这么快吗? 是不可能的,谁能解开这个谜?
提示:做实验不用图片 引出生活中的透镜
展示:常用放大镜,系列放大镜,老花镜, 玻璃球,瓶子底,一瓶水等等。
放大镜在形状---凸透镜
利用烧杯、水、制作水透镜
体会像的大 小以及像与 物的位置关 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 基本研究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和“分析 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 结论来自于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 的科学素养。
3、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 要意义,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乐 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科学 道理。
增加了“探索宇宙内容” 更换一些图片,更贴近学生实际
(二)、课标要求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应用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 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 些重大活动
并非新增
(三)、全章概述
本章是上一章“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对于 一束平行光入射,光线越远离透镜主光轴,出 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生了发散和会聚的 效果。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研究必备:欢迎下载《透镜及其应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人教社八年级(上)物理。
所需时间:5课时。
主题单元研究概述:本章教材基于上一章“光现象”,介绍透镜的初步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光学仪器知识,使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感觉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是很有用的。
力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无格式错误。
主题单元研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2.熟练掌握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绘制。
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归纳出新的特殊点。
4.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2.能够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惯。
对应课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及三条特殊光线,对光的作用。
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6.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主题层面问题:通过实验,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主题单元问题设计:无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不需要改写。
3.讲解透镜的种类和作用: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而凹透镜则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4.进行实验,观察透镜的特殊光线:实验3:用行玻璃板放在透镜上,观察经过透镜的光线的变化,可以看到三条特殊光线: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5.引导学生思考透镜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透镜的作用是会聚或发散光线,从而实现放大或缩小物体的效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总结.docx
透镜及其应用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
6物距正倒大小实虚应用u2f倒立缩小实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fu2f 倒立放大实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放大镜歌谣: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明视距离为25cm。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度
焦度=1/f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透镜及其应用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成虚像的主要特征。
;
4、通过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5、通过眼睛、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说课稿: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涉及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教材内容包括:透镜的定义、分类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焦距,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模型、光具座、蜡烛、屏幕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2. 知识讲解: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透镜成像的规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典型例题,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计算、照相机成像原理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透镜成像的规律。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等于透镜的焦距与物距的比值。
具体计算方法为:放大倍数 = 透镜焦距 / 物距。
2. 题目:分析一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解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具体原理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被聚焦在底片上,从而实现拍照。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5.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6.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7.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
8.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6.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7.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8.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9.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10.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1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熟练应用
9.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理八年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本章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本章共有5节:1.第1节“透镜”,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2.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立放大虚像的规律;4.第4节“眼睛和眼镜”,介绍了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5.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介绍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本单元中的重点考点是:;;;4.透镜的应用.中考中关于透镜的焦点、焦距、主光轴等一般不单独出题,经常渗透在其他问题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常以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中考卷中频频出现,生活中的透镜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透镜是上一单元“光的折射”知识的重要应用。
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
对于一束平行入射光而言,光线越远离透镜主轴,出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生了会聚或发散的效果。
通过本单元和上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经典物理学的古老分支———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形成初步认识,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经历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过程并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课标要求2.3声与光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3物资的结构和物资世界的尺度1.3.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透镜应用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透镜成像原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透镜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关注可持续发展。
5.倡导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但在透镜及其应用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尚需加强。此外,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途径,主动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应给予适时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自信,为后续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基础知识巩固:
(1)结合教材,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和成像规律。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透镜成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实践应用: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分析其成像原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透镜应用实验,如制作一个放大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人教初中物理《《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第三课时(用两个课时):在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它们都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而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指导学生做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实验前先使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去研究这些问题,然后介绍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在学生知道了实验的目的和做法以后,让学生按照教材中列出的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和实验。要注意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考虑到有些学校没有或只有数量很少的光具座,也可以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
人民教育出报社初中物理《《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报社
单元名称
《《透镜及其运用》》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发展的理念。
第五课时:这一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它是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知识的扩展。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可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上整体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际生活的应用。通过观察幻灯片中凸透镜成像变化情况并结合上节课得出的实验数据,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然后逐步把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生的表述不够具体或表述其它同学没听明白时,可以通过幻灯片或flash动画呈现出内容,这样避免了教师板书浪费时间,而且也能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理解物距,相距,实像,虚像等名词。
第二课时:理解什么叫一倍焦距,二焦距。
第三课时:研究凸透镜成像。
第四课时: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课时: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格。
第六课时:复习与总结。
说明
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这种“观念建构”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形成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科学思维、探究的意识与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单元目标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关系。
重点、难点与关键
通过多媒体课件理解凹透镜矫正近视眼的原理和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的原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单元名称
透镜及其应用
参加人员
课标要求
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律过程
5.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6.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的应用。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演示实验为基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分组实验使学生乐于从生活中的观察、触摸和体验中获得物理知识,使他们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保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问题。
7.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矫正方法
8.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进本构造,并知道成像的基本原理。
教材
分析
(地位、作用、与前后知识联系)
主要内容有五节:分别是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把对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安排为探究性学习,说明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在上一章光现象的基础上,学生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一种接着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此基础上学习透镜的知识也顺理成章。
对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老花镜和近视镜几乎每个同学都见过,对于基本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对较难,我们需要对操作和观察的技巧进行引导。实验探究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手动脑。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记录、分析的全过程,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顺便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位:在上一章“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透镜及其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眼睛是人的重要器官,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通过这些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感到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是很有用的。
2.能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不同。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方法,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4、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物体的。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通过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眼保健意识。
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和应用会有难度。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措施:
1、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多观察,课堂上在多强调,多进行训练。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先镜原理,在多练习。
课时安排
第一节:透镜(1课时)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2课时)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
复习和总结(1课时)
作业设计
相应的习题
单元测试安排
单元过关的时间及形式:
11月底,一般情况下各任课老师随堂过关。
教学
重难点及突破办法
(包括单元知识体系建构)
本章重难点:
(1)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透镜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2)探究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应该解决如何探究、发现问题、并能归纳总结。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粗侧凸透镜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