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5篇)
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5篇)第一篇: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中文摘要:陶渊明不仅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还是隐逸诗人的最高成就者。
陶渊明把田园诗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归宿,把自己融入田园中,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的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陶渊明的后半生离开了黑暗腐朽的官场,诗人获得了宁静、自由、酣畅、舒怡的心境,在淳朴的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归属。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田园风光,并且这种形式使其在诗歌写作艺术上展现出独特的视角,从而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
关键词:田园诗人隐逸情怀生存环境安贫乐道自然和谐Abstract:TaoYuanming is not only the founder of Chinese pastoral poetry, or i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the reclusive poet.Tao Yuanming put the pastoral poetry as his life ideal and goal,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ountryside, use simple word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realm of.After the life of Tao Yuanming from the darkness and decay of the officialdom, the poet was quiet, freedom, hearty, Shu Yi's state of mind, to find their own home in the simple life in the garden.He put the pastoral scenery as the main object of poetry,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art, thus becoming the founder of Chinese pastoral poetry.Key Words:Pastoral poetThe hermit feelings The living environmentBe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d to things spiritualNatural harmony在东晋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填充了他的理想,虽然社会黑暗,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更没有随波逐流;他归隐田园后过着和农人般的田间生活,在自己的隐居生活里写下了不少优秀的田园诗章,一首首动人的诗篇都融入了隐逸的情怀。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自然质朴而著称。
陶渊明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隐逸思想,这体现在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世俗功名的厌弃以及对自然境界的赞美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追求心灵的内在安宁和追求与自然生活的和谐相处。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落日双阙门,微凉入小园”,表达了他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返璞归真的愿望。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写作材料,抒发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乡村,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弃。
他深知世俗功名的虚妄和权势的腐败,因此对世俗功名持有深深的厌倦之情。
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推窗当案,琴尊金尽”,表明他将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宁静平和、远离功名利禄的田园生活中。
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聊以娱小儿,我饮无由”,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和对于自由心灵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自然境界的赞美。
他善于以自然景色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其中寻找灵感和慰藉。
在《读山海经四十首》中,陶渊明用诗歌形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例如“野曲”中写到:“蓬莱山下,青山出水,绕炉铛。
”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以自然为写作素材,赞美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他追求着理想生活,对于世俗功名持有厌弃之情,并以自然景色来赞美世界的壮丽。
陶渊明的诗作引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的源泉。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陶渊明,一个名字,一个传奇。
有人说他是个消极避世的人,可我觉得这事儿不能那么简单。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陶渊明的故事,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咱们得了解陶渊明的时代背景。
那时候,社会风气不好,官场腐败,人心险恶。
陶渊明这个人,性格比较傲娇,看不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隐居。
有人会说,隐居不是逃避现实吗?可陶渊明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觉得,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而不是被权力和金钱所束缚。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尘世,去寻找那个属于他的桃花源。
说到桃花源,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其实,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是写他自己的理想国。
他希望有一个地方,人们可以远离纷扰,过上安逸的生活。
这个地方,就像是他的精神家园一样,让他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宁。
陶渊明并不是真的要去寻找桃花源。
他只是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信念:人生苦短,何必过于追求名利呢?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种心态,我觉得挺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人会说,陶渊明这样做,是不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片面。
陶渊明虽然隐居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
而且,他还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了很多正能量的信息,鼓励人们要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
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并不是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而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文人。
他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后人对他如此敬仰的原因吧。
陶渊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很多种选择,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有些人喜欢冒险,喜欢挑战;有些人则喜欢安静,喜欢独处。
无论我们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热爱生活的心。
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加精彩和充实。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其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远离尘世烦扰、追求自我完善与卓越、行持道德的人生哲学。
隐逸思想渗透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隐逸的山水情怀。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士人们隐逸乐土,陶渊明的诗歌也是如此。
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隐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理想之乡,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山水的理解和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桃花源记》)这些诗句抒发了他内心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清静的渴求。
陶渊明对于清静的追求可以从其诗作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清静成为他思想和行为处处呈现的特色。
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羁旅深山,愁闻空蝉,徘徊榆关”(《归园田居·其二》)的无尽孤独,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隽永清寂,“野望千里,烟光袅袅。
”(《饮酒·其七》)这些深情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平静、清闲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陶渊明诗作中还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
他在《桃花源记》中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批判,表现出了对世人的不满和对清高高洁的向往:“闻道无妻先隐泪,有妻空更试比年。
”(《归去来兮辞》)这一句诗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婚姻制度的蔑视与调侃。
而《杂诗·其二》“是以嘉乡者,游避胜于市,退身卫其真,得非相之事。
”则表明了他坚持道德清高的主张。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他一方面具有对山水的爱好和崇尚清静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深沉的隐逸情结。
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即便到现在,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意义。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
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
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
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
[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
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
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
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内容提要】陶渊明历来是一个受争议的人物,自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生活倒也是美好和谐、其乐融融:赏花饮酒、锄禾夕归和农民们交往增进感情等。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异样生活的他慢慢感觉到了“不舒服”,一切不如意和事与愿违的情况突现出来了,笔者从陶渊明和农民的交流、和故友的联系、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对孤独的理解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来论证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让我们在其幸福生活的光环下来看他的不和谐。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生活贫困子女孤独在当前的陶学研究中,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归田之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着无比的痛楚和撕裂灵魂的哀伤,而归田则使陶渊明找到了一条人生的理想之路。
在这条理想的人生之路上,陶渊明逐步消解了人生的苦痛,获得了精神的慰安。
叶嘉莹先生就说:“研读渊明的诗,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历。
”⑴就连对“苏化”不满的李泽厚先生也持相近的观点:“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是对自然和对农民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安息。
陶渊明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
他把自《古诗十九首》以来的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
”⑵在晋末宋初的动乱年代里,“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⑶,陶渊明毅然从彭泽辞令归田,这不能不说是愤世嫉俗,远祸全身的表现。
⑷它受到了当时的好友颜延之的赞誉:“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非适心。
” ⑸陶渊明忍受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他心身疲惫……但渊明毕竟是渊明,也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在《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
由此可知道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
有人认为陶渊明隐居是消极避世作文陶渊明的“隐”与“不隐”——一个有趣的探讨
说起陶渊明,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的诗作《归园田居》里,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他隐居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不是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而是另一种解读——有人觉得陶渊明的隐居是消极避世,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得说说,陶渊明的隐居,其实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选择。
他不愿意被官场的名利所束缚,选择了远离尘嚣,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追求。
再说说,陶渊明的“隐”,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他知道,人世间的纷争和烦恼,不是逃避就能解决的。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所以,他选择了隐居,而不是逃避。
这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智慧。
再来说说,陶渊明的“隐”,其实也是一种坚持。
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为世俗所动。
这种坚持,虽然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份执着。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我们来谈谈陶渊明的“隐”,其实也是一种启示。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眼光,也不必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
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就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
陶渊明的隐居,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启示。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河南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人,晋朝末年、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以清静、隐逸、田园为主题的作品,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田园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他诗作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他对世事的关注和对官场生涯的失望,使他渴望逃离喧嚣,追求宁静和自由。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去年花里逢君辈,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诗中表达了陶渊明对世事的茫然和失望,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他的田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弃和对隐逸的追求。
在《读山海经》中,他写到:“任他明月下西楼,长是青山不老头。
”这里的“明月”可能是指明朝的官员,而“西楼”代表朝廷,陶渊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政治的无动于衷,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表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上。
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归去来辞晚,白发登山那。
”他把归去和来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放弃和对清远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不愿再卷入纷繁的世事,选择了自己的归居。
他把白发登山与归去来辞交叉着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赞美中。
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采文采柑,行当行雁。
”他多次描写了自然界的景物,用田园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隐逸思想。
他常常以自然的场景和比喻,来表达对官场生涯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他对自然界中的凡物的观察和描绘,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的深切热爱。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深刻的隐逸思想。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茫然和失望,追求宁静和自由的渴望。
他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弃和对隐逸的追求。
他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更凸显了他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隐逸派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体现了他深深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尽管他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他内心深处却追求着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人情冷漠的反感和对隐逸境界的向往。
本文将从他的诗作中选取一些具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浅谈。
陶渊明诗作中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冷漠。
他的诗作中经常出现对官场的嘲讽和批评,比如《归园田居》中的“野田黄芦浅碧色,宽阔冥冥难与期。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以世俗的城市为反面,渴望远离官场的纷扰,回归田园的安静和宽广。
他把官场视为喧闹、狭隘的地方,而将田园视为宁静、自由的天地。
他追求隐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满于尘世之苦,渴望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环境的向往。
他的诗作常常描绘了自然的风景和动物,比如《饮酒》中的“尝胆丹青远凋零,琴心剑血渐冥瞑。
怡浑彤管幽岑岭,忘机嘤云乐共同。
寒涧皎月中新见,秋瘴焦林上再勇。
”陶渊明通过赞美自然的美丽和纯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弃。
他相信自然是真实的,而尘世则充满了虚伪和欺骗。
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他追求着一种真实、简朴和纯粹的生活。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对生命的理解,比如《归园田居》中的“庐房仰蔽屹青峰,屋翳深与栖鸟同。
谙熟悉数南云飞,应下旅程当断蓬。
”陶渊明通过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想要实现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他并不是要与人生脱离联系,而是要在隐逸中对生命进行深入地反思,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他深深的隐逸思想,他对世俗的冷漠和对隐逸境界的向往,赞美自然和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自由、真实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他试图通过隐逸的方式寻找生命的真谛,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升华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他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以其独特的隐逸思想和清新的诗风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中体现了隐逸思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方面进行论述。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
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政治流离和残酷战乱为背景,写出了许多感慨世事的诗篇。
例如《桃花源记》中写道:“至今事重悲咨嗟,管仲居然流汉家。
”他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安乐境地,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渴望远离尘世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写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的描写与抒发。
例如《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对大自然美景的直接描摹,展现了他对自然世界的向往之情,希望在恬静宜人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充满了对宁静和自由生活的追求。
他反对官僚主义和权贵阶级的压迫,嘲讽附庸风雅的文人,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追求。
例如《归去来兮辞》写道:“归去来兮汉无事,挥手自兹去。
”这是陶渊明表达对尘世繁杂的厌恶和对自由隐逸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枷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他深入反思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批判功利主义和权力欲的追求。
例如《读山海经》中写道:“阅之沉潜,错时终天。
”这是陶渊明对人生追寻的深思,他认为人生应该以追寻真理、探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为重,而不是追逐权力和名利。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他以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为出发点,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呼唤人们远离尘嚣,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提倡隐逸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陶渊明的作品对后世诗人和文人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文化符号。
文学论文 浅析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浅析陶渊明的归隐情结摘要: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
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
陶渊明辞官归隐,也是深知官场禁锢自由、戕害人性而厌弃功名的结果。
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陶渊明代表了隐逸文化的辉煌,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情趣的诗文,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1.引言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宋人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鲁迅《隐士》),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
关于陶渊明的入仕与归隐,有人从政治方面入手,分析他入桓玄幕,任刘裕参军是为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有人从当时的社会思潮着眼,看出他的归隐与六朝隐逸之风有关;也有人从儒道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考虑,得出他儒道互补或内儒外道等多种多样的结论。
本文无意以某种理论框架来衡量陶渊明,仅想就陶渊明诗作的分析,探究一下他入仕与归隐时的心态。
魏晋隐逸文化中, 陶渊明无疑是一颗最璀璨的明星。
陶渊明自称“幽居士”, 出生于“浔阳洪族”, 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长沙郡公陶侃的曾孙。
到陶渊明时, 家道虽已中落, 但他仍有较好的出仕为官条件。
然而他“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闲居三十载”, 直到而立之年才勉强“投耒去学仕”, 几经仕而隐、隐而仕在的反复, 最终选择了“终死归田里”。
因此他与“隐”有关, 留给后人一个风神飘逸的隐士形象。
他的亦耕亦读、饶有情趣的生活方式, 卓然独立、超迈流俗的文化精神, 独树一帜、出类拔萃的创作成就, 获得后世士人的认同和仰慕, 成为中国隐逸文化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
“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
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
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标签:陶渊明;隐逸情怀;田园;人格理想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隐逸之宗”。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田园中度过的。
然而,陶渊明又不是一个飘然出世的隐者,而是一个积极人世的“不遇之士”。
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虽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的恬适与惬意,但更多的是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
儒家积极人世的传统人生价值观与诗人“质性自然”个性的冲突使他痛苦不堪。
可以说,他的诗是用来消愁解忧的。
如果说,在辞去彭泽县令之前的几仕几隐,反映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困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索,那么,辞官后的二十多年农村生活则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定位与躬行,对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与重铸。
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本文通过陶渊明隐逸情怀形成的分析,进一步探索诗人真实的精神世界。
一陶渊明的思想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在二十九岁入仕以前,他的人生方向还没有确定,志向情趣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矛盾的。
有时很豪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有时又很淡泊;“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但“无论是豪放或淡泊,其中都有‘无乐自欣豫’的青年人的乐观情调”。
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鄱阳湖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中,朝夕与优美恬静的山水田园景色相伴,与自然相亲。
同时,在重庄老、尚玄学的东晋时代,陶渊明作为一个敏感的文人,其思想性格必然受到玄学崇尚自然的影响。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作品评析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易同伟一、隐逸哲思关于陶渊明的归隐,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
这些思想在他脑海里与原有思想碰撞交融,从而形成了陶渊明本人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
陶渊明明思考过天、地、人、物,他的哲思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且受道家思想影响居多,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中指出陶诗用事,《庄子》最多,《论语》次之,《列子》再次之。
《庄子》《列子》是道家的著作,陶诗的频繁征引,可见作者思想之一斑,当然,征引化用是诗句的“点”,我们在分析文本时也要把握住全诗情感的“面”,才能得出比较中肯的结论。
在《形影神》三首中,“形”“影”“神”分别就人的生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形”认为“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人活在世上应该要趁着年华及时行乐。
“影”以为“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既然人生有限,何不行善积德呢?“神”在及时行乐与及时行善中提出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观点,在世间心应无所牵挂,遇事淡然,结合序文“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可以明显感觉到陶渊明对道家思想的倾向:逍遥自在方是人生至道。
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家贫,多次出仕也因口腹之役,隐居后的他生活也没有改善,自耕自种。
他的几篇诗文中,透露了对儒家安贫乐道之精神的坚守,“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有会而作》)“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咏贫士》)“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饮酒》十六),或赞扬了颜回、黔娄、袁安等名士或有意以他们为楷模,坚持高洁的品德。
他贫(经济收入低)且穷(前途困顿),却依旧以古圣先贤为信念支持,撑起了当下的柴米油盐及失意怅惘。
可以说儒家是他的思想支柱之一,作为知识分子而言,陶渊明有自己的儒家价值观,这与上文谈到的几点思想综合构成了陶氏哲思的主体。
二、农耕之乐陶渊明笔下的农耕不同于白居易笔下“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酸,他是累并快乐着。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者的典型”,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深厚的隐逸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生活方式,也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不难发现他对隐逸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自由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下面就让我们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入手,深入探讨这位文学大师的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诗作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对山水的描绘和对花草树木的赞美,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白帝城前一片水,山峡中间数峰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等。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更表达了他对自然清幽、远离尘嚣的向往。
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只有与自然相处,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他常常在自然中寻找隐逸的乐土,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真正的自由,并非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心灵得到的解放。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厌倦和对现实的不满,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且乐生前欢,一死了之”,“丈夫何为者,日取一顷饥怡然”。
这些诗句中流露出的是陶渊明对物欲的淡泊和对金钱的不屑,他主张“乐天知命,尚自然,心怀天地” ,认为金钱地位不过是虚名,只有摒弃物欲,返璞归真,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他寻求隐逸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他并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隐逸,更是在追求内心世界的安宁和宁静。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如“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幼”、“纵我不死,终归一尘土”等等。
这些诗句表现出陶渊明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悟,他在对自然、对自由的追求中,更多地是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出口,一种超脱的精神乐园。
浅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浅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摘要: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被誉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其开创的隐逸之风为历代文人所倾倒,本文旨在陶渊归隐田园的原因及其隐逸情怀进行释读。
关键字:陶渊明归隐原因隐逸情怀正文:陶渊明( 365- 427), 字元亮, 别号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潜, 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阳柴桑人( 今九江市) 。
自古及今, 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 以追求静谧安逸、真诚无欺骗的古朴社会, 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 不肯沉浮应世, 而选择辞官归隐, 躬耕自励之路, 来注解其隐逸。
鲁迅先生更是誉其为“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个真正甘于贫贱寂寞,没有理想,没有人生追求的“隐者”他也想到过在政治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胸怀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但现实社会的黑暗,将他这个出自书香门第,博学多闻的才子击得粉碎。
矛盾之后,痛定之后,他最终选择“芳草田园”的生活了此一生,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隐逸。
归隐原因一、本性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然的本性。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家思想较为明显,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职;他又饱读儒学经典,“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所以早年就有“佐君大业,大济苍生”的雄心,盼望建功立业,治国安邦。
希望同其祖辈一样在政治场上有所作为耀其门楣,也许正是由于在这样的“光环”下,陶渊明开始像其他的文人一样有着渴望出仕的情怀。
陶渊明追求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
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
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隐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
它包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也包括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本文即旨在从陶渊明的诗作入手,探讨他诗作中所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之中。
陶渊明在其诗作《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僧坊门,转得太玄传。
我来几千里,遭遇艰难边。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他厌倦了政治斗争、官场争斗,选择了隐居归田,逍遥自在地享受山水之乐,从而实现了隐逸的理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之中。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
例如《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远离喧嚣的都市,远离纷扰的人世,而返璞归真,与自然相融相通。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幸福的追求。
例如《归园田居》中“似修真太守,庶可解愁垂。
未若柳絮轻,偏似骖鸾翔。
”这些诗句体现了陶渊明对心灵自由、内心宁静的追求。
他认为,隐居归田可以解愁垂,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实,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
例如《饮酒》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隐逸人生态度,他认为,拥有一片安宁的家园,能够让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和欢颜,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处世原则。
陶渊明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以及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都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诗意追求和人生理想。
陶渊明的仕与隐作文5篇
陶渊明的仕与隐作文5篇陶渊明的仕与隐作文5篇陶渊明的仕与隐作文篇1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仕与隐作文篇2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清高的。
陶渊明多次辞官,厌倦勾心斗角的官场,而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
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后来,陶渊明又做了彭泽县令。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
”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备受尊崇的文学大家,他的诗作充满了隐逸思想,表现出了他对世俗世界的疏远和对自然乐土的向往。
他的诗作不仅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是在意境上创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纯净和超脱之美。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尘世的疏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和世俗社交的不满和厌弃,倾向于脱离喧嚣世界,过着清静的隐居生活。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的疏远和对生活的深思。
他认为官场生涯是充满尔虞我诈和尔虞我诈的,而隐居生活则可远离这些纷扰,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他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歌颂自然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比如他在《饮酒》中写道:“欲驻洛阳人,城南称别愁。
何如东里东,归鸿何迟留。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他认为自然是充满了美好和神秘的,是一个人可以远离尘世,寻求宁静和舒适的理想场所。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思。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比如他在《饮酒》中写道:“桃李生南国,其乐陶陶终。
望良伴俯仰,庶几获清名。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思。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追求内心真正的愉悦和满足,而不是被世俗功名利禄所累。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具有浓郁的隐逸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他的诗中有所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本文将从陶渊明的诗作中探讨隐逸思想的体现。
陶渊明在他的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桃花源记》一诗,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现桃花园的故事。
诗中写道:“便前进,欲穷其林而无所到,复登崖,欲极其渊而无所睹。
将复反灌,欲穷其险而无所入。
猎渔逐赌,至暮方还,与里人言其事,而里人自云在太守、县吏之下,无所得与。
”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在自然之中隐居的向往,宁愿在山林、崖谷中穷尽自然之美,也不愿与世俗沾碰。
此外,陶渊明在他的诗中,也强调了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他将自己的欲望压抑在内心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如《归去来兮辞》中所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追远光,笑父母之不知。
”陶渊明使用典型隐逸的仪态,表达了他的心灵净化和清新的生活态度,将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纳入了如一的美好境界。
另外,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反对权力、利益的污染和侵蚀。
他主张清廉自持,颂扬人的本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如《饮酒》一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那种喧嚣、繁华、权利的生活方式的反感,提出清廉自持、远离尘世的生活观念,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此外,他还通过描绘山水之中的景物,表达出对于自然美好、和谐的向往。
这种清新自然的美景,在陶渊明的诗作中阐释的淋漓尽致,是他的隐逸思想的最好表现。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其中,对于自然的渴求,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以及反对权力、利益的污染都是显著的特征。
陶渊明归隐的作文
陶渊明归隐的作文陶渊明归隐的作文篇一古往今来,人们都被世间的俗事所烦扰,难得为自己追求一些东西,而让自己在晚年留下些许遗憾,只有他――陶渊明,追求自己所想的,可以放弃许多别人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像陶渊明一样刚正不屈地活着。
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只做了85天的彭泽令。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却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由于陶渊明一直厌恶官场,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的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活清贫却“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刚正不屈,将官场的是非颠倒压在脚下;他强硬正直,去职还乡,回归田园。
像陶渊明一样闲适淡泊地活着。
他面对山中结庐,采菊观日,菊花与他作伴,飞鸟与他畅谈。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必“心为形役”,自然游目聘怀,参透自然。
在远离尘嚣的田园中,每日耕作劳作,自得其乐。
过着“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看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景象;叹出“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慨。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是最清逸,最自由,最和谐的人生追求。
像陶渊明一样脱俗旷达地活着。
陶渊明面对物欲横流的官场,义愤去职,归隐田园,无丝毫对官场富贵的留恋。
还乡后,陶渊明不仅没有对田园生活的清贫感到不满和怨恨,而且作出了《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佳作。
他的诗中,无一不是描写归隐田园的生活乐事和自我超脱世俗的情怀。
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时的准则。
他选择的这条归隐之路,使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却又心之所向。
活着,像陶渊明一样刚正不屈,闲适淡泊,脱俗旷达地活着。
在腐朽污浊的社会,不随波逐流;在人生的短暂岁月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己的理想,心胸旷达;无论在何时,都做完整的自己,不丢失最纯粹的自己。
像陶渊明一样活着,让自己多一份自由,少一份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
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
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
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
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
[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
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
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
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
样,也只是一种外在的现实。
超脱人世的陶渊明是宋代文豪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3]陶渊明对于仕与隐的抉择在青少年时已显露在心,一直到他生活的后半期,仕与隐的矛盾依然缠绕着他的内心。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研读儒家经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有着“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的豪情壮志。
他希望积极进取,建立功名,光宗耀祖,报效国家。
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陶渊明对自己的身世极为看重,陶氏家族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陶侃,他曾经被封为长沙公,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在魏晋礼法逐渐孱弱的背景下也一度觊觎王祚。
陶渊明对这样一位先辈是十分敬仰的,曾作《赠长沙公》诗:“余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陶渊明希望建立和陶侃一样的功业。
他对自己的前辈充满了景仰之情,对自己的后代给予了深厚的希望。
他的《命子》诗,是诗人初为人父时的作品,诗中通过列数陶家列祖列宗的悠久历史和显赫业绩,赞扬陶门家学渊源与功德勋业,希望下一代能够继承陶氏家门、光耀陶氏家门。
诗的后半部分写道:“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曰,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出企而。
厉夜生子,邃而求火。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
无假。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从中可以见出陶渊明对祖上遗风的强调和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关切,初得子的喜悦也跃然纸上。
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俨,字求思,这其中很有深切的用意,那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象孔伋那样有所成就和作为。
[4]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从陶渊明自身以及对于后代的教育可以看出他是有着
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在他的一生当中曾经五次出仕,又五次离开仕途归隐田园。
他二十九岁时,因“亲老家贫”的缘故,“起为江州祭酒”(《宋书隐逸传》),所任官职相当卑微,从其在官场“志意多所耻”的苦闷看,他对政界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腐朽作风是深恶痛绝的。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也就成为“势必所至,理有固然”的了。
回家不久,州郡又征诏他出任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他推辞不就。
一直到三十五岁,方才重返仕途,在坐镇江陵的荆、江二州刺史桓玄手下任职。
但是陶渊明在桓玄处任职期间风尘仆仆,夙兴夜寐,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用,时间不长,陶渊明以母丧为由,再度离职返家。
元兴三年,陶渊明四十岁,刘裕率部败桓玄,复京邑,被朝廷文武大臣推为都督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陶渊明当时曾出就刘裕的参军。
他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纪其赴职途中的心情:“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疏”,他似乎是抱
着试试看的态度走马上任,果然不久还是“返班生庐”。
第二年又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纪其行踪。
陶渊明这次的出世可能与刘敬宣“自表解职”有关。
事毕,陶渊明“心惮远役”,回家自作安排。
这两次出就军职,为时短促,内心不免郁闷,对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刘裕、刘敬宣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陶渊明的态度异常冷淡,毫无钦慕之情。
[5]是年秋,陶渊明又作了八十天多的彭泽县令。
关于此次出仕的经过,《晋书隐逸传》中有记载:“复为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絃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吾令长醉于酒足矣。
’妻子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谴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这段历史记载说得非常清楚,陶渊明绝不会为了生存,为了“五斗米”就不要人格、不要尊严。
可以说,在彭泽这个凋敝小邑的短暂就职,成了陶渊明一生仕履的终结。
观其一生,在现实生存之下出仕,在内心本真之下归园,他三番四次的出仕,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又归隐田园,即使归隐之后,诗人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
诗》其二)
黑暗的现实没有给他再多的机会与公平,认清人生无奈,与其在社会中挣扎,不如高唱“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回到自然的中,保持本真的状态,还自己一份自由。
正是隐逸生活以及对隐逸的情结才铸就了陶渊明在中国历史中的不朽之位。
他将自己内心对隐逸的情怀诉之于笔,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与散文。
在文学创作的海洋中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2]杨天芬.诗意人生——浅析陶渊明的隐逸[j].高校讲坛,2008,(19):180.
[3]鲁迅.隐士[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23.
[4]张杰.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j].九江学院学报,2007,(4):12.
[5]钟忧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