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棍周围冒“白气”B.玻璃窗上结的冰花C.冰冻的衣服上的冰没融化也会变干D.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不见了6、人工降雨常利用“干冰”,其原因是()A.干冰在空气中可熔化成水B.干冰升华成水蒸汽后液化成水珠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汽凝华成冰晶,冰晶下落熔化成水D.以上原因都有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的内壁会发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凝固D.熔化和凝华8、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A.钨丝熔化了B.钨丝蒸发了C.钨丝液化了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二、填空题:9、为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可在食品周围放上一些干冰,利用干冰________使食品保持低温.10、为了防止运输中的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________吸热来降温.11、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12、放在衣物中的樟脑精,一段时间以后不见了,这是________现象.深秋,有时清晨在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________现象.13、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做升华,这个过程物质要________热.14、物质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15、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物质升华时________热;相反过程叫________.三、简答论证题:18、雾松是一种冰雪美景,吉林市的雾松更是特别,它与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齐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请查找资料,找出“雾松美景为何吉林独俏”的原因.参考答案1、C2、B3、A4、C5、B6、C7、B8、D思路分析:电灯泡是靠高温发光的,灯泡工作时钨丝的温度很高,但不可能熔化;然发只是对液体而言的,只有液体才会发生蒸发现象;液化是对气体而言的,而钨丝是固体,它先升华然后又凝华.(在这一现象中发生两种物态变化)9、升华吸热10、升华11、升华12、升华;凝华13、固;气;吸14、固,气,吸15、固态,气态,吸,凝华18、吉林市冬季气候严寒.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达-20℃~-25℃,而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4℃以上,尽管松花湖面结了1m厚的坚冰,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水锅般地腾起浓雾,数十里云雾长龙随松花湖水源源流过吉林市区,十分壮观,这就是美丽的吉林雾松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它使得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的雾松不仅奇厚(最厚可达4cm~5cm),而且结构疏松,故而显得特别轻柔丰满,婀娜多姿,美丽绝伦,在全中国以至更大范围内,哪里能再找到这样的条件呢?一般低温地区不可能有不冻的江水,而江水不冻的地区又绝不可能有如此低温的大气环境.可见,在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中,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长江三峡都是“天生丽质”,而独吉林雾松是“人工仙境”,即丰满水电站建成发电后才有的.。

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含答案)人教版八上3.4升华和凝华(共17题)一、选择题(共10题)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

在此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D.先凝华后升华对于下列自然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B.“露”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D.“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在衣柜里的长时间放置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在烧开水的壶嘴处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实验中烧杯口产生的“白气”是气化现象B.冬天小明同学堆的雪人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C.熔化状态的石蜡制成石蜡像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初三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1.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升华C.凝华D.汽化【答案】 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 正确;故选C。

【考点】物态变化2.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人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

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升华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解析】碘常温下是固体,当微微加热,变成了碘蒸气,碘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即瓶内的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3.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答案】B【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分析物态变化时要注意物质的变化前的状态,再看变化后的状态进行判断。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前)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变化后),属于凝华现象.【考点】物态变化4.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答案】吸收;凝华;升高【解析】固态碘受热后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烧瓶底,直接变成细小的碘晶体,是凝华现象。

凝华要放热,会观察到瓶内水的温度慢慢升高。

【考点】升华和凝华5.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答案】 D【解析】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要明确“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的状态变化.“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选D.6.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棉线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酒精灯及其火焰.(2)碘粉和棉线.(3)固态碘粉变少;固态碘粉.(4)升华和凝华.【解析】实验时通过酒精灯加热锥形瓶中的水,通过水加热碘粉,碘比较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1)酒精灯是用来加热锥形瓶中水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故答案为:酒精灯及其火焰.(2)棉线上出现的雪是由碘粉形成的,碘粉和棉线是实验的观察对象;故答案为:碘粉和棉线.(3)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故答案为:固态碘粉变少;固态碘粉.(4)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和凝华.7.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答案】C【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和凝华》习题

《升华和凝华》习题

《升华和凝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2.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5.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蒸发 C.沸腾 D.升华6.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9.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二、填空题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单选题1.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2.下面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熔化、液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

B. 汽化、凝固、凝华都要放出热量。

C. 霜、露、雪都是凝华现象。

D. 白炽灯内壁上的黑色粉末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3.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升华、凝华、熔化B. 升华、凝固、熔化C. 升华、熔化、凝华D. 凝华、液化、升华4.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 景区喷雾B. 人造雪景C. 撒盐融雪D. 人工降雨5.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A.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 “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6.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C.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云D. 云里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累合并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其中小冰晶下降过程中发生液化,形成了降雨。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答案】B【解析】A、“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是凝华过程,故B符合题意;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并附着在草叶上,故C不符合题意;D、“冰”是由水遇冷结成冰,是凝固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答案】D【解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固体清新剂”是固态的,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它会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消散在空气中,从而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这种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物质的升华.故选D.【考点】升华现象3. 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

【答案】升华【解析】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

对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答案】B【解析】固态的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因为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第一句说法正确。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所以B正确。

18.4-升华和凝华(作业答案)

18.4-升华和凝华(作业答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1.D【解析】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先由固体受高温升华为钨蒸气,到温度降低后,又由气体凝固为钨粉末,正确选D。

2.B【解析】雾淞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状态,属于凝华现象,故应选B。

学科@网4.AC【解析】A.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故A正确;B.水要结冰温度要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水的温度降低到0 ℃如果不继续放热,就不会结冰,故B错误;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只要气压足够低,水可以在90 ℃时沸腾,故C正确;D.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温度降低到0 ℃时,液体仍然可以蒸发,故D错误。

故选AC。

5.D【解析】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是由干冰升华吸热使舞台的气温降低,然后舞台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选D。

6.D【解析】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深秋早晨的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是液态的。

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吸热又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

7.D【解析】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形的小水珠和凝华形成的小冰晶,不符合题意;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液珠,不符合题意;露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8.D【解析】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故A错误;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樟脑丸减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同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

升华和凝华-配套练习(含答案)

升华和凝华-配套练习(含答案)

升华和凝华
1、用久的白炽灯灯泡内壁发黑,这是由于电灯的钨丝发生了()
A.汽化和凝华B.汽化和凝固C.升华和凝华D.升华和凝固
2、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烧瓶的底部放入了一些碾碎的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待冷却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熔化和液化D.汽化和液化
3、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形成的
B.“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C.“雪景”是卫生球凝华形成的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4、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炒菜时,一掀开锅盖就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掉了
D.白炽灯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发生升华和凝华的缘故
5、如果我们能够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这说明这种固态物质具有()
A.升华的特点B.升华和凝华的特点C.熔化和升华的特点D.熔化和汽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A。

升华与凝华习题及答案

升华与凝华习题及答案

升华与凝华一、选择题1.下面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哪个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2.南极气温常低于-20℃,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蒸发现象 D.凝华现象3.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出现冰花,其形成原因是( )A.水在玻璃窗上结冰而成 B.空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固态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先液化成水,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4.下列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 ( )A.升华、汽化、凝华 B.凝固、液化、升华C.熔化、汽化、升华 D.凝固、凝华、液化5.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会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以防止火箭外壳温度过高,其原理是( )A.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B.材料不传热使温度不升高C.材料升华放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实验室要制造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A.用大量冰块融化来降温 B.用喷水方法加快蒸发来降温C.用大功率电风扇来吹散热降温 D.用干冰升华来降温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②干冰吸热熔化;③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④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⑤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⑥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A.①③ B.①④⑥ C.②③ D.⑤二、填空题8.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在做碘的升华的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说明升华时要______热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凝华时要______热量.9冰棍表面的“白粉”、冰箱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量.10在舞台上为了云雾效果,经常喷洒干冰粉末.这是利用干冰______时______热,使空气中的______放热而______成______.11人工降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______而______热量,达到使云层急剧降温的目的.三、简答题l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固态物质有什么特点?13.用久了的灯泡的内壁会变黑,这是为什么?14.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四、综合题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2.分析下列物态变化,并请完成填空:(1)冰棍化了是______现象;(2)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3)夏天,湿衣服很快被晾干是______现象:(4)早晨看见的雾是______现象;(5)几个月后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是______现象;(6)在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的雾凇是______现象.3.图4-3-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含答案科组教研低碳排版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含答案科组教研低碳排版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含答案科组教研低碳排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升华与凝华练习题一、填空题1、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3、2012江苏连云港,第21题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4、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5、自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如图2为干涸开裂的河床.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利用干冰的吸热使其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的,结在玻璃窗的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8、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9、10三明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特大旱灾,政府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的作用.向云层中投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10、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钨的熔点是341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升华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变,升华后的钨又使灯泡内壁变黑.11、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大雪纷飞时,用雪堆成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 ℃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冰雪融化 B.盛夏,冰棒冒“白气”C.初秋,田野花草挂上露珠 D.寒冬,树梢上结了霜14、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15、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16、2012湖北随州,第21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17、2012山东泰安,第14题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18、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口中呼出的“白气”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D.河面上的冰块1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2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2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22、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2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B.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2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三、简答题25、在我国北方寒潮暴雪来袭之时,家的窗玻璃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26、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 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 在下大雨后, 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 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 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 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27、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28、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29、两块大小一样的鲜肉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天平平衡.将其中的一块放入冷冻室内速冻后取出,再放到天平的托盘上,这时天平还能平衡吗为什么30、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升华、凝华2、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故答案为:凝华,吸.3、升华吸热液化4、吸熔化5、升华;凝华6、凝华内7、升华8、升华9、升华;液化10、大凝华解析考查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金属钨的升华和凝华分析:钨丝升华变细,而长度不变,所以电阻变大了;当灯泡内温度降低时,钨的蒸汽又在冷的灯泡壁上凝华形成固体钨,所以灯泡变黑了.11、升华、凝华12、思路解析:0 ℃以下的气温条件下,雪人变矮的原因不可能是熔化,因为此时没达到冰的熔点,所以冰不能熔化为水.可能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雪少了,所以雪人变矮了.答案:在0 ℃以下,冰直接吸热升华为水蒸气二、选择题13、D14、B15、D16、B17、C18、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9、C20、B21、C22、B23、D24、D三、简答题25、答:“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26、27、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28、解答:下雪时,水蒸气不断向空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因此下雪不冷,化雪时,雪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熔化成雪水,因此化雪冷.29、答案:①不能再平衡,放冻肉的那边下沉.②冻肉的温度在0℃以下,周围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迅速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冻肉的表面,使得冻肉变重,故放冻肉的那边下沉.解析:速冻后的肉温度在0℃以下,取出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它迅速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使得冻肉变重一些.30、这是灯丝升华成气态,后又凝华成固体粉末,尘积在灯管上形成的.。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一)一、选择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二、填空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升华和凝华(二)1. 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 (2012 •鄂尔多斯中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C.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D.从冰箱中刚取出被冷冻的雪糕,雪糕周围有“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3. (2013 •宿迁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B.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4. (2013 •黄石中考)“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经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 (2002 •陕西中考)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凝固、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升华6. (2012 •阜新中考)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7. 你一定做过或观察过对碘粒加热的实验。

(完整版)升华和凝华经典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升华和凝华经典练习题有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选择题。

1•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 C )A. 汽化而成B.先升华后凝华而成C.升华而成D.先汽化后液化而成2•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

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A. 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9•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

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云B.雨C.霜D.雾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F■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淞景象。

雾淞的形成,是A.液化C.汽化4•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种物态变化是CB.凝华D.升华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3描述的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C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AA. 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10.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1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12. 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 江面弥漫的大雾13.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 熔化 升华 汽化 C.汽化液化凝固14. 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15.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CA.汽化和液化 B .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D .凝固和熔化16.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A. 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 ”出汗”,是液化现象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 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 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8.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A.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有露水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AB .凝华 升华 熔化 D .凝华液化凝固C A .雾的形成是液化 现象,吸收热量 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D.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A .大雨B.冰雹C .霜冻D .雾B.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 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 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1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 深秋时常出现 结霜”现象,结的 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 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21.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 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2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 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A .春天来了,B .夏天清晨,小 C.深秋的早晨 D.北方冬天出现A .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B .夏天清晨,小 草上出现露珠C.深秋的早晨 形成浓雾D.北方冬天出现 美丽的“雾淞”冰雪消融草上岀现露珠形成浓雾美丽的“雾淞”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A. 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 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 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 白气” 3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B .仲夏,草叶间C.深秋,枝头挂露珠晶莹满白霜26. 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融化 一一凝固B. 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 一一升华D. 冬天,人口里呼出 白气”一-化27. 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流汗” 液化A .蒸发现象B .升华现象C .凝华现象D .凝固现象28.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 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3-4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3-4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3.4升华和凝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过关(共2小题)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的过程要不断吸热,凝华的过程要不断放热,干冰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效果。

【答案】升华;凝华;吸热;放热;升华【解答】解:升华指的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凝华指的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放热;干冰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效果。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吸热;放热;升华。

2.如图是一个知识网络图,请按要求作答。

(1)A:气态(填一种物质的状态)。

(2)B:液化(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

(3)C: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举出一例自然现象)。

(4)D: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气态;(2)液化;(3)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放热。

【解答】解:(1)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故A是气态;(2)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3)C: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自然现象如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D: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故答案为:(1)气态;(2)液化;(3)寒冬玻璃上出现的冰花;(4)放热。

二.过关检测(共8小题)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答】解: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日突破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霜满枝头②云消雾散③积水干涸④滴水成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3.今年1月份海南最低气温跌破0℃,五指山水满乡岀现结霜现象。

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现象B.汽化现象C.凝华现象D.液化现象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详解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缥缈的雾B.雪白的霜C.坚硬的冰D.晶莹的露6.(多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D.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7.下列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晶莹的露B.坚硬的冰C.缥缈的雾D.雪白的霜8.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升华和凝华D.汽化和凝华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0.如图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气温虽然持续在0℃以下,但是美丽的冰雕作品还是在慢慢的变小,则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二、填空题1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12.干冰具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4.4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4.4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4.7升华与凝华1(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11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B.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变成小水珠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碘加热变成碘蒸气2(2分).在寒冷的冬天,气温虽然保持在OC以下,但冰雕仍会慢慢减小。

下列现象中,与冰雕作品减小原因相同的是()A.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D.铁块变成“铁水”3(2分).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

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C.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D.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4(2分).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一冰一水蒸气;b.冰一水一水蒸气;C,水蒸气一水一冰;d.水蒸气一冰一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城中,可行的是()A.只有CB.只有bC.只有b和CD.四条路线都可以5(2分).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正确的是()A.凝华,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吸热6(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一一升华B.静静的池塘上薄冰一一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一一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7(2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的雾淞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黏住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8(16分).冬天,新疆很多地方发生了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4 升华和凝华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4 升华和凝华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3.4 升华和凝华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答案】固,气;气,固。

【解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①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③在0℃以下的天气里,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④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⑤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

属于升华现象的有: 。

(选填序号)属于凝华现象的有: 。

(选填序号)【答案】①③④,②⑤。

【解析】属于升华现象的有:①衣柜里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③在0℃以下的天气里,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为水蒸气;④寒冷的冬天,雪人变小了,直接变为水蒸气。

属于凝华现象的有: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⑤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也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为了保证质量,新冠肺炎疫苗要在一定的冷冻条件下进行生产、运输、贮存,即所谓冷链。

冷链中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霜的过程叫 _____(填物态变化),如图1所示,严冬的早晨拉开窗帘,发现窗户玻璃_____侧附着的一层冰花。

(选填“内”或“外”)【答案】凝华,内。

【详解】冷链中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霜的过程叫凝华,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

图1 图24. 如图2所示是哈尔滨冰雕展中的一组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B .熔化C .汽化D .凝华 【答案】A 。

【解析】气温在-10℃以下,冰不会熔化,所以B 错,冰雕变小只能是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A正确;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冰是固态物质,所以不可能是汽化,C 不合题意;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冰本身已是固态,不可能再凝华,D不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选择题。

1.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 C )A. 汽化而成B. 先升华后凝华而成C. 升华而成D. 先汽化后液化而成2.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

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升华4.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A .汽化B .熔化C .升华D .凝华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A .蒸发B .熔化C .升华D .液化 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云B .雨C .霜D .雾 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A .山间的“云海”B .树枝上的“雾凇”C .花草上的“露珠”D .房檐下的“冰凌”A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9.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

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A .凝华B .升华C .液化D .汽化 10.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1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1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 .江面弥漫的大雾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A .熔化 升华 汽化B .凝华 升华 熔化C .汽化 液化 凝固D .凝华 液化 凝固14.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A .大雨B .冰雹C .霜冻D .雾A .春天里冰雪消融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 .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D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1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CA .汽化和液化B .汽化和升华C .凝固和凝华D .凝固和熔化 16.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 A .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 .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1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A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 .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 .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1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2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小草上出现露珠C.深秋的早晨形成浓雾D.北方冬天出现美丽的“雾凇”2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D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B .仲夏,草叶间 露珠晶莹C .深秋,枝头挂满白霜A .初春,河流中 冰雪消融A .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B .夏天清晨,小 草上出现露珠C .深秋的早晨 形成浓雾D .北方冬天出现 美丽的“雾凇”2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26.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BA .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 .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 “流汗”——液化C .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 .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2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BA .蒸发现象B .升华现象C .凝华现象D .凝固现象28.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 A .凝华B .凝固C .升华D .熔化29.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3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3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D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3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CA .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 .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 .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 .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3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3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A .升华B .凝华C .熔化D .汽化 3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CA B C D36.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

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 A .凝华 B .升华 C .液化 D .熔化37.今年五一期间,气温骤降,游客们在武当山顶欣赏到了一种奇特的景观,如图绽放的红花和绿叶附着一层薄薄的霜,好像披了一件洁白的纱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B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C .花朵上的水遇冷凝固D .花朵上的水蒸发形成38.新疆的冬天白雪皑皑,景色十分美丽。

下面关于雪形成说法中正确的是CA .熔化、放热过程B .熔化、吸热过程C .凝华、放热过程D .凝固、放热过程39.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夏天凉晒的湿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40.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DA.熔化 B.凝华C.汽化D.升华二、填空题41.在空格上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升华现象;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凝华现象;早晨有浓雾是液化现象.4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

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43.冬天雾霾天气较为严重,为消减雾霾,气象部门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空气时,又吸收热量而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44.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霜”形成的原因是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罐壁迅速降温,罐外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罐壁放热凝华形成霜;把冰块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只会形成一层小水珠。

冰块放入铝罐不会形成霜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不够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