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研究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研究
昏迷是神经科重症 , 是脑功能受损的严重阶段 , 给社会和 家 人带来 了沉重 的经济负担和 巨大 的心理压力 , 因此 , 预测 昏迷 病 人 的预后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 。本文 旨在探索动态脑 电图监 测 对 昏迷病人预后 的评估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2 脑 电图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 表 2 . 见 )
2 3 脑电图分级与病 因的关系 ( . 见表 3 )
表 3 脑 电 图分 级 与病 因 的关 系 例
2 4 脑 电图纺锤 波与预后 的关 系( . 见表 4 本组病 例对 5 ) 9例
昏迷病 人 的纺锤 波进行专 门研究 , 存在纺锤 波者 3 2例 , 中 Ⅱ 其
A级纺锤波 ( 2 例 , +) 6 ⅡB级 4例 , ⅢA、 而 ⅢB一ⅣD级均 为植
心肺复苏后 6例 ( 括 酒精 中毒 、 定 中毒 、 包 安 摇头 丸 中毒 ) 9 。5 例病人 中有 5 7例行头颅 C T或磁共振成像 ( I检 查 ,4 有 MR ) 4例
结构异常 ,3例未见异常 , 2 因病情 危重未做影像学检查。 1 另 例 12 方法 . 采用北京太 阳公 司生产 的 S l 20 N神经 中央监 oa 0 0 r 护仪 和该公 司生产便携 式动态 2 脑 电监测仪 , 国际 1 4h 按 0—2 0 系统安置 8 道或 1 6道头皮 电极 , 用单极导联记 录 , 记录时 间: 病 人存 活时间<2 , 4h者 监测 1 , 4h者最 少监测两 次 , 日 次 >2 隔 1 , 次 每次记 录时间最少 6 n 同时 给予声 音刺 激 ( 0mi, 呼唤病 人 名字) 和疼痛刺激 ( 压迫 眶上神经 ) 并观察脑 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性 ; 每次监 测 时均进行格拉斯 哥 昏迷量 表 ( C ) G S 评分 并记 录之 , 监测 结束 后给予脑电图分级 , 采用 S n k分级系统 J ye l。 13 随访 . 电话 随访 , 出院后 3个月和 6 月各随访 1次。 个 痊愈 、 好转 或残疾 生存 : 病人意识转清 , 可 14 疗效评定标准 .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aEEG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3
完善技术标准
目前aEEG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高技术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aEEG主要应用于新生儿脑功能的评估,未 来可以拓展到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如儿童、成人 等。
智能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aEEG数据进行 自动分析,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临床医 生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06
结论与展望
aEEG的临床应用价值
评估新生儿脑功能
通过分析aEEG波形,可以评估新生儿的脑功能状 态,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损伤和疾病。
指导治疗和护理
aEEG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数据,指导治疗和 护理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善护理环境。
预测预后
aEEG的波形变化可以预测新生儿的预后,有助于 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
02
癫痫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脑部结构异常、脑部感
染、脑外伤等。
03
癫痫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
助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aEEG是一种连续监测脑电活动的无创技术,能够实时反映大脑皮层的电 活动变化。
aEEG在癫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 病灶部位和严重程度。
此外,aEEG还可应用于新生儿脑损伤、脑死亡的 诊断以及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等方面。作为一种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aEEG在神经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4
aEEG在睡眠研究中的应用
睡眠研究概述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健康 和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病窦的DCG表现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50BPM 在缓慢的心律失常基础上常合并窦性暂停、窦房阻滞,在窦性停搏后可出现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以及各种快速心律失常 慢快综合征 病窦所致房颤、房扑,心室率多较缓慢 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 >1.5s
DCG对病窦诊断的临床意义
各种心律失常多在睡眠中发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以致长期误诊,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DCG可较常规心电图更多地发现双结病变螦引起的心律失常。 DCG可评价的严重程度。 DCG也易于发现间歇性病窦。 DCG对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正常人群DCG表现 4
室性心律失常: 正常人偶发室性早搏,占17~90%。岁年龄增长而增多。 可见复杂型室早。 个别人可见短阵室速。 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睡眠中可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占2~8%。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DCG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1
室性早搏>100次/分,或>5次/分,说明心脏电活动异常,可结合临床资料判定是否属于病理性。 室性早搏按Lown’s分级≥3级者,均有临床意义。 早搏>30次/分为频发。
谢谢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Thank you.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 临床意义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与近期预后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与近期预后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与近期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的意义与近期预后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对收治的40例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的临床资料,分析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及临床预后。

结果动态脑电图改变主要有广泛性慢波活动,弥漫性慢波以一侧优势,β昏迷,α昏迷,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暴发-抑制型脑电图,完全无电活动或呈电静息等类型,其中以暴发-抑制型和完全无电活动或呈电静息患者死亡率较高。

结论动态脑电图可直接反映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对判断昏迷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昏迷患者重症监护室意义近期预后R741.04A1672-5085(2013)34-0157-02动态脑电图监测(ambulatoryEEGmonitoring,AEEG)或称便携式脑电图监测,通常可连续记录24小时左右,因此又称24小时脑电图监测,长期监测且不需要剥夺睡眠。

昏迷是神经科重症,是脑功能受损的严重阶段,长时间的昏迷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昏迷程度发生变化时,脑电图最先改变,临床指标变化滞后[1],因此,预测昏迷病人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的异常程度、周期变化有助于判断昏迷的程度和预后[2]。

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神经内科40例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0例昏迷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6-75岁,平均43.5±2.4岁.昏迷病因:脑血管病16例(脑出血8例、脑梗塞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颅内感染12例(中、重型病毒性脑炎8例,脑膜脑炎4例),重型颅脑损伤4例(其中2例术后无自呼吸,行气管切开全自动呼吸机辅助呼吸);癫痫持续状态2例。

脑电图(EEG)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电图(EEG)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电图(EEG)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脑电图(EEG)是一种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活动来研究大脑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测技术。

在神经科学领域,EEG广泛应用于可逆或不可逆性的意识障碍的评估和脑损伤后的神经恢复评估。

什么是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清晰度、觉醒度和注意力等认知能力的降低或丧失。

常见的意识障碍包括昏迷、嗜睡、昏睡等。

昏迷是一种极度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表现出完全丧失意识、反应和感觉功能。

昏迷的病因复杂,可能因为颅脑外伤、脑血管病、感染、代谢性异常等造成。

EEG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EEG在昏迷患者中可用于确定病因、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将介绍EEG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病因诊断EEG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昏迷的病因。

例如,当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EEG可以记录到脑部的电活动异常,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癫痫是否是导致昏迷的原因。

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性异常和药物中毒等情况下,EEG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电活动特征,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预测预后EEG可以帮助评估昏迷患者的预后。

根据EEG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保留程度和恢复程度。

对于极度昏迷患者,EEG可以检测到若干生命体征的反应性,这对确定患者存活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EEG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电活动的功能保留较好,通常意味着患者的预后相对好;相反,如果EEG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电活动的功能损伤严重,通常意味着患者的预后相对差。

指导治疗EEG可以帮助指导治疗。

例如,在癫痫发作后,EEG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抗癫痫药物和治疗方案。

此外,在持续昏迷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连续监测EEG可以及时发现脑损伤的进展和疾病的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EEG在脑功能评估中的局限性虽然EEG在昏迷患者的脑功能评估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EEG检查依赖于患者的合作和安静。

在很多情况下,昏迷患者无法配合进行EEG检查。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作者:刘丽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用动态脑电图描记66例昏迷患者并进行临床评定,包括Glasgow评分。

结果脑电图分级与Glasgow评分说明脑电图分级愈高,Glasgow评分愈低,患者昏迷程度愈深。

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肯定价值,可提高在昏迷预后判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昏迷;预后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关于昏迷国内外虽已有较多的文献,但目前仍没有肯定的结论[1]。

其属于脑功能受损严重阶段的,是临床重症,其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带给了患者家人和社会。

另外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愈发显得重要。

我们对66例昏迷患者早期行动态脑电图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共收集66例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昏迷患者。

其中2例自缢, 7例脑炎,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1例颅脑损伤,4例心肺复苏, 32例脑血管病 (10例脑梗死,22例脑出血),3例癫痫持续状态,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行动态脑电图检测。

年龄15~73岁,平均岁。

女27例,男39例。

纳入标准:①无自动睁眼动作。

②对语言无反应。

③至少持续上述状态20 h。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和痴呆。

②药物或低温所致昏迷。

方法便携式动态脑电图系统采用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OLAR ROVER 型,脑电图描记方法:用单极导联记录,用火棉胶固定记录电极,按国际10~20系统按置16道头皮电极。

在行脑电图描记(≥24 h)的同时,还需监护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血压。

临床评定于记录脑电图同步进行,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脑干反应和Glasgow评分。

脑电图检查结果分级参照张志芳的分级方法稍作变动,分五级[2],V级:电静息(平坦波) ;Ⅳ级:间隔有少量8波,但以平坦波为主;Ⅱ级:伴少量8波,以0节律为主;Ⅲ级:伴有间隔有少量平坦波(暴发一抑制波交替)或0波,以8节律为主;Ⅰ级:正常脑电图。

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

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

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脑电图对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

一、脑电图的应用1、癫痫的诊断癫痫是脑电图应用的最主要领域之一。

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通常会出现特征性的改变,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

通过对脑电图的长期监测,可以帮助确定癫痫的类型、发作起源部位,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睡眠障碍的评估脑电图可以用于评估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

在睡眠过程中,脑电图会呈现出不同的波形特征,如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的慢波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的低幅快波。

通过分析脑电图的变化,可以诊断失眠、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疾病。

3、脑部器质性病变的诊断如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脑电图可能会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异常。

虽然脑电图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并非特异性的,但可以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尤其是在疾病早期或影像学检查不明显时。

4、精神疾病的研究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某些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脑电图的异常节律或功率分布改变。

5、脑功能研究脑电图可用于研究大脑在认知、学习、记忆等过程中的电生理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功能机制。

6、昏迷患者的评估对于昏迷患者,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预后。

二、脑电图的结果判定1、正常脑电图正常成年人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为 8 13Hz,波幅为20 100μV,主要分布在枕叶和顶叶。

此外,还有β波(频率大于 13Hz)、θ波(频率 4 7Hz)和δ波(频率小于4Hz),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波的出现比例较少。

儿童的脑电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28-02动态脑电图是通过对脑电活动及睡眠周期的动态观察,来评价脑功能的反应状态,是反映全脑功能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并且脑电图的变化可以比临床症状出现更早,因此对昏迷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院自2007年1月到2011年6月60例昏迷病人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旨在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和临床预后的关系,为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60例均来自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及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的病人,男40例,女20例,年龄2~85岁,平均43.5岁。

昏迷原因:颅脑损伤23例,缺氧性脑病12例,脑血管病8例,有机磷中毒3例,电击伤1例,病毒性脑炎3例,心肺复苏后8例,其他2例。

根据mayoclinic学派提出的昏迷临床分类法与分级标准[1]。

按临床表现分为深昏迷41例,中昏迷10例,浅昏迷9例。

本组收集的病例中不包括嗜睡及昏睡的病人。

1.2 方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nation 8128wh 16导动态脑电图检测系统。

电极安置采用国际10~20系统法,采用参考导联记录。

盘状电极用日本光电导电膏固定于头皮。

监测结束后取回记录盒,回放结果由经验丰富的的医师参照黄氏异常脑电图标准进行阅读判定[2]。

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相关科室系统治疗,以患者好转(临床上不同程度觉醒反应)及死亡为预后评价指标。

2 结果2.1 脑电图表现类型2.1.1 中~高幅慢波型共计34例(56.7%),①表现为各导持续性慢波24例(70.58%),以4~7hz/s低~中幅θ活动和1~3hz/s中~高幅δ活动呈广泛性持续性分布,一侧或局部偏胜者与损伤部位有关。

②阵发性慢波8例(23.52%),在θ活动为背景的基础上,各导联以高幅2~3hz/s复合型慢波呈节律性阵发性或两侧对称同步出现。

ICU患者神经系统监测

ICU患者神经系统监测

ICU患者神经系统监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系统监测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针对ICU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监测,可以实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早发现并干预各类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系统监测的首要目标是准确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通过监测患者的神经反射、神经电活动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疼痛感知、运动功能等多个方面的神经功能。

常用的神经系统监测方法包括脑电图(EEG)、脑功能监测、肌电图(EMG)等。

2. 脑电图监测脑电图监测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通过记录患者头皮上的电活动,可以判断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

在ICU中,脑电图监测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抗癫痫药物疗效、脑功能恢复等。

同时,脑电图监测还可以用于诊断癫痫发作、睡眠障碍等疾病,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3. 脑功能监测脑功能监测是一种实时评估脑血流和氧合状态的方法,可以提供脑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的定量信息。

常用的脑功能监测技术包括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脑氧合监测。

这些监测技术提供了血管阻力、灌注压力和脑氧供应等关键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脑血流量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脑血管病变。

4. 肌电图监测肌电图监测是一种用于监测肌肉电活动的方法,常用于评估ICU患者的运动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肌肉功能损伤、神经肌肉疾病等。

通过监测肌电图,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紧张度、运动能力等,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5.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监测在ICU中,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如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癫痫等。

通过神经系统监测,可以及时监测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有效防止或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

例如,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连续监测脑功能和脑血流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血管再梗塞、脑水肿等问题。

同时,对于癫痫患者,通过监测脑电图和肌电图,可以早期发现癫痫发作的征兆,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脑电双频指数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最新研究进展

脑电双频指数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 度评估 工具 多 为主 观评 估 ,存 在 诸多 缺 陷 : ( 1 ) 评 水 平与 B I S值 的相关 性 高 ,但 是深度 镇 静水 平 则与 只依 靠 于声音 或触 觉刺 激 ,因而易 混淆 大脑 皮层 与 伤 害远大 于手 术所带 来 的刺激 。 Me s s i e h a等翻 研 究发 脊 髓 的反 应 ; ( 3 ) 依 赖 评估 者 实 施刺 激 , 但 无 法 控 制 现 , 当B I S值 达 到 3 4 . 7时 , 为 没 有 使 用 肌 松 药 的接 刺激 等 级 ; ( 4 ) 不适 用 于神 经系 统疾 病导 致 的对疼 痛 受气 管插 管 的患儿 提供 适 当 的镇静 深度 ,既能 提高
对 患者 的镇 静深 度评 估是 B I S监 测在 重 症监 护 症 患者镇 静深 度 的有 效性 。一些 观点 认为 , B I S 值 在
领 域最 主要 的用途 。 目前 , 重症监 护室 内患 者 的镇 静 估 量表 的主观 性强 , 缺 乏客 观指 标 , 稳定 性欠 佳 ; ( 2 )
Z HANG J i n g
( T i a n j i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B i s p e c t r a l i n d e x ( B I S ) i s i n i t i a l l y u s e d t o m o n i t o r t h e d e p t h o f a n e s t h e s i a f o r t h e i n t r a — o p e r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a n d

JAMA N:急性脑损伤脑电图周期性放电的临床意义

JAMA N:急性脑损伤脑电图周期性放电的临床意义

JAMA N:急性脑损伤脑电图周期性放电的临床意义杨中华【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17(012)004【总页数】2页(P341-342)【作者】杨中华【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脑血管病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神经或非神经ICU持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EEG表现被越来越多地检测到。

在这些不明意义EEG表现中,周期性放电(periodic discharges,PDs)最常见。

在内科和外科ICU昏迷患者中,即使把神经系统异常者排除在外,PDs检出率仍高达17%~29%。

在神经科ICU中持续EEG应用更加广泛,PDs的检出率为17%~40%。

有研究对昏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有创多模监测(multimodality monitoring,MMM),发现脑电图痫性发作(electrographic seizures)与下面的因素有关:脑组织氧分压(PbtO2)下降,代谢危象(metabolic crisis),颅内压升高以及局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延迟增加。

痫性发作(seizures)期间病理生理变化与实验性痫性发作模型一致。

对于人类急性脑损伤患者,脑电图痫性发作可以恶化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这些证据为治疗脑电图痫性发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与脑电图痫性发作不同,PDs的生理学变化并不清楚。

PDs与脑组织恶化比如组织缺氧性代谢危象是否有关尚不清楚。

在急性脑损伤昏迷的患者中,PDs被认为是急性脑损伤的一种偶发现象,或一种有害的因素。

也有人认为PDs是发作间期连续流(ictal interictal continuum,IIC)的一部分。

因为PDs的临床意义不确定或认为PDs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不同中心对PDs的推荐意见是不同的,一些中心给予抗癫痫药物,另一些中心宁愿观察和等待。

ICU护理中的昏迷和脑死亡评估

ICU护理中的昏迷和脑死亡评估

ICU护理中的昏迷和脑死亡评估昏迷和脑死亡是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常见且关键的病情评估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昏迷和脑死亡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ICU护理中的应对措施。

一、昏迷的定义和评估昏迷是指意识丧失、无法被唤醒以及无自主反应的状态。

昏迷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脑部损伤、中毒、代谢紊乱等引发的。

在ICU中,昏迷评估是常规工作之一,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

常用的昏迷评估工具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等。

GCS通过评估患者的眼睛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评估昏迷的程度,最高分为15分,分值越低代表昏迷程度越重。

此外,还可以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瞳孔反射、脑神经功能等进行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昏迷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

二、脑死亡的定义和评估脑死亡是指颅内完全不可逆转的脑功能损伤,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的损伤,导致患者失去了自主呼吸、自主心跳和意识等功能。

确定脑死亡的标准主要依据当地法律和医院的规定,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明确病因,包括脑外伤、颅内出血等;(2)发生原因是明确的,而且是不可逆的;(3)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昏迷的因素,例如药物中毒、低体温等;(4)进行脑电图检查,显示脑电图是平坦的;(5)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查,证实脑血流已经停止。

脑死亡评估需要由资质合格的医生进行,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检查,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当地法律和医院规定而定。

脑死亡被确认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家属沟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援助。

三、ICU护理中的昏迷和脑死亡管理在ICU中,昏迷和脑死亡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管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对于昏迷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保持昏迷患者的皮肤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定期翻身,保持通畅呼吸道,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发生。

连续脑电监测评价重症脑血管病人预后的研究

连续脑电监测评价重症脑血管病人预后的研究

【 要 】 目的 摘
确 率 。方 法
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的 E G分级与预后的关 系, E 以及 长 程 脑 电 监 测 评 价 脑 功 能 损 伤 程 度 和 预 后 的 准 4 例 重 症 1
选 择 神经 内科 重 症 监 护 室 中格 拉 斯 哥 昏迷 评 分 ( CS < 8分 的 急性 重 症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4 例 ,利 用 床 边 中 央 神 经 监 G ) 1
维普资讯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08年 6月 第 1 1卷 第 6期
C iee o ra f rcia Nev u sae u 0 8 V 11 . hns un l at l ro sDi ss n2 0 , o. 1No 6 J oP c e J
c r b a a c l rd s a e CCVD) a d t n e t a et ep e itv a u n c u a y o G ’ ls iia i n e e r lv s u a ie s ( , n O i v s i t h r d c ie v l e a d a c r c fEE S ca sf t .Me h d EE Sca - g c o to 图 , 定 急 性 重 症脑 血 管 病 患 者 的 E G 分 级 , 次行 脑 电监 测 前 都 进 行 格 拉 斯 哥 昏迷 评 分 。 结 果 确 E 每
脑血管病 患者的连 续脑 电图全部异常 , 发生癫痫样活动的患者 8例( 95 )病死率 3. , 中非 痉挛性癫痫 (o cn us esi 1 . , 75 其 nn o v lv e i —
・ 1 ・ 7
连 续 脑 电监 测 评 价 重 症 脑 血 管 病 人 预 后 的研 究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与镇静管理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与镇静管理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与镇静管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与镇静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与镇静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准确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而适当的镇静则能够维持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康复。

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进行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并探讨合理的镇静管理策略。

1.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对临床判断和医学干预至关重要。

在重症监护室中,常用的意识状态评估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和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等。

GCS通过评估眼睛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其得分范围为3-15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意识状态越差。

RASS则是通过评估患者的警觉性和激动程度来评估意识状态,其得分范围为-5(昏迷)到+4(躁动),0表示患者处于清醒和安静状态。

除了这些量表外,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评估意识状态,如脑电图(EEG)、颅内压(ICP)监测和瞳孔反射等。

这些监测手段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指标,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

2. 镇静管理镇静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合理的镇静管理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疼痛和焦虑,还可以减少患者对呼吸机的不适反应,维持心脏稳定和促进早期康复。

在镇静管理中,常常使用的药物包括七氟醚、异丙酚、硫喷妥钠和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特点,临床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镇静药物的使用应该符合适应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过度镇静可能导致患者的意识状态过深,不足镇静则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在镇静管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镇静深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

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

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李玉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阳泉0450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昏迷深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导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昏迷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脑电图分析。

结果26例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结果为预后相对良好的图型有β昏迷、昏迷患者经疼痛刺激有觉醒反应者;预后相对不好的图型有持续性θ昏迷、α昏迷、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波、暴发-抑制、持续低电压,预后最差的是电静息。

结论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的昏迷深度、治疗效果、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可作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指导价值DOI:10.19435/j.1672-1721.2019.10.067昏迷患者大脑功能严重抑制,属于临床上的危重症,危重时期重症患者不宜搬动做头颅CT、MRI等检查。

而动态脑电图可进行床旁监测,不需搬动患者就能了解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故近年来动态脑电图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

现将我院ICU 26例昏迷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 昏迷患者26例,年龄45岁~80岁,其中男15例,年龄21岁~ 76岁,平均年龄(38.66±3.45)岁,病程1d~19d,平均(3.88±3.42)d;女11例,年龄20岁~79岁,平均年龄(39.77±4.50)岁,病程1d~20d,平均(3.90±3.50)d。

诊断标准:所有昏迷患者诊断均参照《最小意识状态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鉴别》[2]。

1.2方法采用上海诺诚NATION8128动态脑电图仪进行长时实时记录,按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电极凹充满导电膏,用胶布固定后再使用弹力帽作外固定,线为多股线,易折断,需备份。

时间常数:0.3s、高频滤波:30HZ、陷波:50HZ、灵敏度:100uv/cm、记录速度:3.0cm/s。

脑电图在神经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脑电图在神经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脑电图在神经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及进展分析摘要:目前常使用脑电图对患者脑功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其具备检查费用低廉、操作过程简单、机体无创、连续监测以及重复性较好等临床优点,因此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通过对神经重症患者实施脑电图功能监测,可及时发现患者脑功能变化水平,在患者脑缺血、脑代谢异常状况方面,有较好应用价值。

同时,临床医师可通过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患者是否存在代谢性脑病以及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因此有较高应用价值,为后期用药指导以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对此,通过对神经重症患者实施脑电图监测方法,可及早判断患者疾病类型、病情发展水平以及预后状况,本文着重对神经重症患者实施脑电图干预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做详细综述。

关键词:脑电图;神经重症;应用;进展神经重症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脑功能严重损伤等问题,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当及时对患者实施多方面综合治疗以及病情监测,包含心电功能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药物治疗等[1]。

同时还需对患者病情发展状况以及预后状况进行全面跟踪,采用有效评估手段,判定患者脑功能。

通过脑电图监测方法,可有效反映患者脑内神经元活动状况,包含脑代谢异常、脑组织缺血缺氧等,实现长期、重复、便捷的应用目标,因此可作为神经重症患者脑功能主要评价工具[2]。

1.大面积脑梗死疾病通过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脑电图监测可发现,患者常存在病灶部位α波、β波变少及缺失,而患者出现广泛大脑半球梗死时,脑电图可呈现患者病灶部位活动受限,同时,患者对侧健康脑组织呈现出δ波活动,上述特征均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主要脑电图表现。

诊断医师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脑电图监测时,出现上述症状表明患者有可能出现恶性脑水肿,对此,应当及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电图改变进行明确,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干预,提升患者预后水平[3]。

由于脑电图对脑局部血流量有较高敏感度,因此,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实施脑电图监测,与CT监测相对比,在定位梗死病灶及判定梗死面积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

ICU患者脑功能监测

ICU患者脑功能监测

ICU患者脑功能监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脑功能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ICU患者往往处于危急状态,需要对其脑功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监测,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和提供恰当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脑功能监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背景和意义ICU患者往往因为重症疾病、创伤或手术而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

然而,这些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包括脑缺血、中风、颅内压增高等。

了解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对于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因此,ICU患者脑功能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脑功能监测的方法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最常见的脑功能监测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意识状态、瞳孔反射等来评估脑功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2. 重症监护仪重症监护仪是ICU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然而,仅仅依靠重症监护仪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3. 脑功能监测仪器脑功能监测仪器是专门用于监测ICU患者脑功能的设备。

其中包括脑电图(EEG)、脑氧饱和度监测(SBO2)、颅内压监测等。

这些仪器通过测量和记录脑内电活动、脑血氧饱和度以及颅内压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这些监测指标不仅可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脑功能变化趋势。

三、脑功能监测的应用1. 创伤性脑损伤监测对于重症创伤患者,尤其是头部创伤患者,脑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并优化治疗策略。

通过监测脑电图和颅内压等指标,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脑损伤,并防止进一步的脑功能障碍。

2. 脑卒中监测对于中风患者,脑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数据,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和缺血程度。

通过监测脑电图和脑氧饱和度等指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血栓溶解或介入手术等特殊治疗。

3. 重症患者镇静和麻醉监测ICU中的重症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镇静或麻醉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监测技术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分析56例昏迷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结果及临床预后。

结果56例昏迷患者的aeeg均为异常,其中弥散性慢波异常20例,16例好转;阵发性δ节律12例,10例好转;癫痫样活动14例,11例好转;局限性异常8例,均好转;电静息2例,均死亡。

结论aeeg可直接反映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对判断昏迷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昏迷患者;动态脑电图;重症监护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研究表明,aeeg的异常程度、周期变化有助于判断昏迷的程度和预后[1]。

现将我科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行动态脑电监测的56例昏迷患者的aeeg及预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46-82岁。

昏迷病因:脑出血8例、脑梗塞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颅内感染12例、癫痫持续状态9例。

根据昏迷临床分类标准[2],本组浅昏迷23例、中昏迷18例、深昏迷14例。

1.2方法使用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olar2000神经中央监护系统(主要包括中央监护系统中央控制台和8/16导脑功能自适应床旁监护仪)。

采用fp1、fp2、c3、c4、t3、t4、o1、o2,8导电极接入,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导联。

彻底清洗头皮后,采用盘状电极,导电膏黏连电极,用火棉胶将其固定于头皮,然后用医用网套式绷带固定,用记录盒做床边aeeg记录,记录10-24h,同时配合视频录像监测及心电监测以排除伪差。

每次监测均须测试机器性能,有良好地线,无明显干扰波,避免无关人员走动产生干扰,必要时暂停呼吸机等装置以排除干扰。

检查时可做压眶、刺激人中穴等试验以观察脑电波变化,做到认真、细致、准确、无误。

待取下后在中央控制台显示屏上重放,分析脑电波,参照临床诊断及其它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并选择记录中的异常脑电图、临床发作期及诱发试验时的脑电图打印。

1.3判断标准采用刘秀琴提出的昏迷脑电图类型:①弥散性慢活动;
②间歇性δ节律;③睡眠期间的eeg类型;④交替性eeg改变;⑤δ波的长时程;⑥癫痫样活动尖波、棘波、尖-慢波或棘慢波等发作样表现;⑦三相波;⑧爆发-抑制类型;⑨周期性棘波;⑩单节律活动,指α昏迷、θ昏迷、纺锤波昏迷;○11低波幅活动;○12局灶性异常,指局灶性或一侧性减慢活动,慢波或快波的不对称,特别是睡眠纺锤波以及不对称性反应[3]。

2结果
56例昏迷患者的aeeg全部异常,阳性率为100%。

aeeg表现为弥散性慢波异常的患者20例,其中脑梗塞8例、脑出血3例、颅内
感染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好转16例;表现为阵发性δ节律的患者12例,其中脑梗塞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颅内感染2例,好转10例;表现为癫痫样活动患者14例,其中脑梗塞4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癫痫持续状态6例,好转10例;表现为局限性异常患者8例,颅内感染3例、脑出血2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均好转;表现为电静息的患者2例,均死亡,见表1。

3讨论
昏迷可由很多原因损及两侧大脑皮层或中央脑网状结构的上行激
活系统或上述两者同时损害引起[4],其病理生理则为脑机能降低,从脑波的快慢及波幅高低,我们可以了解到脑电活动的强弱。

aeeg为临床提供了方便,能随时提供大脑的病理、生理状况,且脑电生理能反映临床还未反应的信息,为治疗及护理提供帮助。

也可从多次aeeg监测的结果,比较脑电活动的变化,强变弱说明病情的恶化,弱变强说明病情的好转。

本报告中,昏迷患者的aeeg主要表现为广泛性慢波。

本组病例有57.1%呈此种改变,且慢波多少、周期长短与昏迷的程度有关。

昏迷越重,慢波越多,周期越长,波幅由高渐低,可出现暴发-抑制,最后变成平坦波[5]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昏迷患者行aeeg监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观察护理、预后判断,且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简单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61-270.
[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1.
[3]刘秀琴主编.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4]张荣勋,等.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适应症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3):161.
[5]王德生.昏迷病人的监测与对策[j].辽宁医学杂志,1995,9(2):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