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环境日益恶化B.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C.世界农业生产落后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下列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别,正确的是()A.乡村田地广阔,牛羊成群B.乡村高楼林立,厂房密集C.城市鸡鸭遍地,果树满山D.乡村商业繁华,通讯发达3.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混血人种D.黄色人种4.下列关于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层建筑密集B.多大型的超市C.多立交桥D.农田广布5.如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B.聚落建筑坡状尖顶,利于排水第1页共10页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出行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6.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根据下表估算“家园”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非洲B.欧洲C.亚洲D.南美洲7.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8.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²和229.9人/千米²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9.美国、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A.俄语B.英语C.德语D.以上三种语言10.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10页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1.从下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D.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12.“洋节日”以其参与性强、注重精神交流而备受年轻人青睐,圣诞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A. 阿拉伯人B. 因纽特人C. 柬埔寨人D. 菲律宾人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是()A.泰国和越南B.柬埔寨和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和泰国D.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3.五国人口增长状况会给几个国家带来()A.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C.矿产资源紧张状况会好转D.国防兵源出现短缺4.西亚和北非地区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A. 西班牙语B. 俄语C. 日语D. 阿拉伯语5.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A. 热带雨林地区B.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 热带沙漠地区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6.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D. 资本主义发展早7.聚落的主要形式有( )A. 工厂和矿山B. 部落和城堡C. 城市和乡村D. 教堂和寺庙如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
读图,完成小题。
8.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9.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A.美国、中国、加拿大B.中国、美国、加拿大C.中国、加拿大、美国D.加拿大、美国、中国10.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很大,下列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最慢的是()A. 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B. 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C.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D. 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读下列表格,完成小题:11.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欧洲D.大洋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状况B.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发展中国家高D.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增大。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地球村里的60亿人口日是()A.1999年12月10日B.1999年10月12日C.1994年10月12日D.1987年7月11日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数×死亡数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总人数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非洲D.欧洲5.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很大,下列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最慢的是()A.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B.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C.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D.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6.人口密度是指()A.一个地区的人数与总面积的比值B.人/千米C.平均每1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D.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7.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均匀分布B.分布不均C.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他地区没有D.七大洲都有人口分布8.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人口共12.953亿人,我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那么,人口密度为()A.98人/平方千米B.125人/平方千米C.132人/平方千米D.135人/平方千米9.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10.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D.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11.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C.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D.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1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B.“高等”或“低等”的标准15.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是()A.住房紧张,交通拥挤B.就业困难,粮食短缺C.大气污染,土壤沙化D.农作物产量低16.人口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程度提高B.国防兵源充足C.劳动力资源过剩D.减少对环境的压力17.大量乡村人口迁移城市带来的问题是()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②水土流失③垃圾、噪声污染,环境污染④就业、入学、医疗紧张⑤供水、供电负担重⑥扬沙天气增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18.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中错误的是()A.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B.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C.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D.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19.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0.下面是不同的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展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在市中心建环行路,修停车场,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入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居民少流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法语22.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 喇嘛教23.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通行的语言是()A.法语B.西班牙语C.阿拉伯语D.英语24.基督教主要分布在()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非洲25.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的宗教是()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二、读图题26.阅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假如南昌市2021年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5‰,则南昌市2021年的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约是()A.347万人15‰ B.520万15‰C.520万5‰D.52万5‰2.某地区面积500平方千米,2021年初人口50万人,当年出生3500人,死亡1500人,请据此回答:到2021年初,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A.1200人B.1000人C.100人D.197人3.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中低纬度的临海大平原多是人口稠密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稠密D.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稀疏4.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A.沙漠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C.高纬度严寒地区D.亚洲东部和南部5.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劳动力充足C.住房紧张D.资源短缺6.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A.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B.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C.就业困难,交通拥挤D.住房紧张,医疗、教育落后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①、①分别位于()A.非洲、南美洲B.大洋洲、欧洲C.亚洲、北美洲D.南美洲、欧洲8.图中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大洋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黄色人种为主的是①地9.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B.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C.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D.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人口构成中,白人最多,黑人其次。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据此回答10~11题。
10.美国的土著居民属于()A.混血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黄色人种11.销售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要到()A.非洲中部和南部B.非洲北部C.亚洲西部D.亚洲北部12.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13.小乐家里来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手捧《古兰经》,不吃猪肉,该客人信仰()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东正教14.在我国学习英语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主要原因是()A.与汉语相比,英语易学易懂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在我们生活的英国人数量多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15.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房屋高大、分散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规模小,人口稀疏D.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6~17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检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这说明( )A.人口增长适度B.人口总量呈减少趋势C.没有人口问题D.有利于经济发展2.澳大利亚的主要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阿拉伯语3.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②热带雨林地区③欧洲的大部分地区④极地和沙漠地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造成不同的聚落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数量B.聚落所处的地形不同C.气候的差异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5.“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出生率与死亡率无关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B.布达拉宫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7.下列各项属于影响人口分布决定性因素的是( ) A.社会经济条件 B.开发历史时间的长短C.自然条件D.政治历史因素8.日前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A.在所有的国家都存在B.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C.在发达国家最明显D.不管在哪些国家都应大力提倡9.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南美洲的中部和南部D.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0.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消费水平提高B.缺乏足够的粮食,出现饥饿贫困C.劳动力充足,就业充分D.城市扩大,居住条件改善11.下列地区人口稀少的是( )A.西欧B.东亚C.北美D.南极12.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主要语言是( )A.西班牙语B.葡萄牙语C.阿拉伯语D.英语13.佛教主要分布在( )A.业洲东部和东南部B.欧洲和美洲C.欧洲、美洲、大洋洲D.欧洲、美洲、亚洲14.造成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的原因是( )A.人们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人们认识到劳动力的重要性C.自然条件越来越有利于人们生存D.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5.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是1.20%,死亡率是1.08%,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20%B.2.28%C.0.12%D.12%16.针对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使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减少城市人口比重C.控制人口数量,有计划地生育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17.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开设英语课程的原因是( )A.目前世界上英语使用得最广泛B.目前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数最多C.英语最容易学D.阿拉伯人大多讲英语18.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19.目前七大洲中尚未有人定居的是( )A.南极洲B.大洋洲C.非洲D.南美洲20.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越快越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B.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C.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D.越慢越好,免劳动力过剩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中国少数民族中,藏族、蒙古族多信仰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 “人口爆炸”指的是( )A. 人口密度大小问题B. 人口分布不均问题C. 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问题D. 人口迁移、人口流动问题2. 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 )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人口基数3.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 非洲B. 北美洲C. 亚洲D. 南美洲4.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停止增长B.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较高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D. 目前,中国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5.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 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C. 人口密度D. 人口自然增长率6. 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 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B. 高纬度的两极地区C.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D. 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7. 下列地区很少有人居住的是( )A. 亚马孙热带雨林B. 中南半岛C. 西欧平原D. 华北平原8.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 人口老龄化C. 主要给城市交通带来困难D. 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9. 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 滥伐森林,取材建房B. 滥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C.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紧张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10. “地球在呻吟”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①人口增长过快,淡水紧缺②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③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④人口增长过慢,社会负担加重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 人口增长快好D. 人口增长与我们无关12.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非常严峻,人类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C. 减少城市人口比重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3. 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 “高等”或“低等”的标准B. 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C. 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D. 居住地的自然环境14. 某中学的外籍教师迈克,他的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 黑种人B. 白种人C. 黄种人D. 混血种人15. 世界上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 中东地区B. 撒哈拉以南非洲C. 撒哈拉以北非洲D. 南亚地区16. 属于黄色人种的是( )A. 英国人和法国人B. 中国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C. 阿拉伯人D. 南部非洲人17. 四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A. B.C. D.18. 图中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亚洲的南部D. 拉丁美洲19. 分析下表,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出生率/% 死亡率/% X国108 4.2 1.8Y国275 0.6 0.7A. X国人口比Y国人口多B. Y国出现人口减少现象C. 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D. Y国人口分布稀疏20. 从下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A.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D. 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2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热③,人们定居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A.出生人口数B.人口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D.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2.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人口总数为4596.6万,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则云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A. 60人/平方千米B. 117人/平方千米C. 159人/平方千米D. 216人/平方千米3.根据预测,人口数量将会减少的大洲是( )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北美洲4.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数量也多B.人口数量多的国家比人口数量少的人口密度大C.非洲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欧洲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5.大量乡村人口迁往城市,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②水土流失③就业、入学、医疗紧张④噪声污染,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是( )A.人口老龄化加重B.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C.国防兵源不足D.劳动力短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C.英语最初是美国的民族语言D.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南亚等地区8.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A.欧洲人B.阿拉伯人C.撒哈拉以南非洲人D.日本人9.在联合国工作的玛丽准备拟订一份工作计划,她所使用的语言最不可能的是( )A.汉语B.西班牙语C.日语D.英语10.下图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前来这里祈祷的人们信奉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11.下列地区中,既以白色人种为主,其居民又大多使用阿拉伯语的是( )A.北美南部B.欧洲西部C.大洋洲D.非洲北部12.创始于古印度的宗教是( )A.佛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3.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城市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C.聚落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D.聚落是指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14.下列不属于聚落形成有利条件的是( )A.便利的交通B.高山、荒漠C.平坦的地形D.丰富的资源15.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民居特征属于寒冷地区的是(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精品试卷第四章测试题

第4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答题卡上,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2.(3分)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可大致反映人口数量状况B.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D.发达国家一定比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3.(3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数×人口死亡数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总人数D.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人口数量过多而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的是()①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②过度放牧,使土地荒漠化③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南极的千年冰架断裂融化④就业困难,社会动乱⑤贫困和饥饿、经济危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5.(3分)造成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C.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D.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6.(3分)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读漫画《愁》,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7.(3分)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分布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8.(3分)下列对各人种体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种人一般肤色、眼色都很浅,头发黑直B.黄种人一般皮肤呈淡黄色,头发很浅,呈波状C.黑种人皮肤黝黑,嘴唇较厚,体毛很少D.白种人与黑种人相比,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深9.(3分)关于语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B.语言可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C.一般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D.汉语是分布最广泛的语言10.(3分)既使用阿拉伯语又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是()A.东南亚B.阿拉伯半岛C.拉丁美洲D.欧洲西部11.(3分)下列不属于黄色人种的是()A.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B.美洲的印第安人C.亚洲的日本人D.南亚的印度人12.(3分)阿拉伯语在国际上也是一种重要语言,其通用的地区是()A.亚洲西部和南部B.亚洲西部、非洲北部C.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D.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13.(3分)关于如图阴影部分的正确说法是()①主要为白色人种②主要为黄色人种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丰富的煤炭资源⑤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⑥居民大多数信仰基督教.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14.(3分)对聚落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历史因素B.国家需要C.政策导向D.自然环境15.(3分)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各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几种搭配中不能正确体现这种关系的是()A.中国南方平顶房屋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东南亚高架屋16.(3分)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大洋洲D.北美洲17.(3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表述正确的是()A.南北对话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B.南北对话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C.南北对话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D.南北对话是中的“南”指的是“发达国家”18.(3分)由于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而出现的问题是()A.自然环境急剧恶化,沙尘暴发生次数明显增加B.交通堵塞,被生活圾困扰,就业、入学困难C.城市劳动力紧缺,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D.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19.(3分)某地区面积是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 万,则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A.200 人/平方千米B.20 人/平方千米C.500 人/平方千米D.50 人/平方千米20.(3分)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盖成楼房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居二、综合题(共60分)21.(8分)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主要是人种,该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语.(2)C地和D地主要是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和大洋洲.(3)E地主要是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洲、洲和美国.22.(11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②;③;④.(2)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地带.(3)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区,⑥地区.(4)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将世界的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23.(11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片A是教的代表建筑,该教发源于,该教的教徒被称为,图片B是教的代表建筑,该建筑的名称是.(2)中国的回族主要信仰教,因此该宗教在中国又被称为教或教.(3)图片C是教的代表建筑,该教发源于,现在主要分布在.24.(10分)读图,回答问题.(1)聚落可分为和两大类.(2)甲图反映了聚落,乙图反映了聚落.(3)丙图A、B、C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4)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第4章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答题卡上,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解答】解:世界上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检测题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居民与聚落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2.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国家领土面积/万千米2000年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甲国58.230104.21.8乙国35.782090.62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3.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国家领土面积/万千米2000年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甲国58.230104.21.8乙国35.782090.62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4.以下四个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①西西伯利亚平原②恒河平原③亚马孙平原④西欧平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以下对其原因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农业开展历史悠久B.气候潮湿C.水能资源丰富D.工业和城开展最快的地区6.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以下是由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人口急剧增长,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得到满足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C.出现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缺乏、劳动力短缺等现象D.劳动力大量增加,更好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开展7.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漫画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战争频繁B.温室效应C.人口增长过快D.大气污染8.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哪些地区?() A.欧洲一些国家B.北美洲国家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D.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9.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右图中A、B、C、D哪个大洲上?()B.BC.CD.D10.人类之所以在体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环境的影响造成的。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单元测试 (含答案)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1 / 22第四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描述天气的语句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B .春暖花开C .今天最高气温32℃D .冬冷夏热2.在“①风雨交加 ②风和日丽 ③冬冷夏热 ④四季如春”四个词中,表示气候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3.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今年1月中旬起华北大部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个别地区达13℃左右,16日夜间到17日,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雪。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16日夜间到17日天气变化的是( )ABCD4.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是( ) A .望梅止渴B .诸葛亮借东风C .负荆请罪D .程门立雪5.当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时,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则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 ) A .晴朗天气B .多云天气C .阴雨天气D .台风天气6.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6月1日,印度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2 000人,甚至沥青道路路面都被烤化。
一名气象局发言人说,印度每年雨季到来前都面临高温天气的威胁。
印度高温现象说明( ) A .气候是复杂多变的 B .气候是短时间天气的综合C .天气是不可预测的D .应建立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应急防范机制7.当发生下列哪种天气时,应及时关掉家用电器电源( )ABCD8.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 .7月B .8月C .1月D .2月9.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日平均气温高D .年平均气温高10.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月9日发布的我国四大直辖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判断其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是( ) A .北京 35B .天津 38C .上海 70D .重庆 99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2 / 2211.下列现象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②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④我国中东部降水比往年偏多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2.下表为某市2020年5月份空气污染指数表(部分),四天中,该市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5月7日B .5月8日C .5月9日D .5月10日13.“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世界人口增长曲线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2.根据表格所示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村比李村的人口总数少些B.李村要比张村的人口分布密集些C.李村比张村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得多D.张村出生婴儿的总人数比李村多些3.右面漫画所示内容可能带来的问题是()A.劳动力短缺B.资源短缺C.国防兵源不足D.人口老龄化严重4.关于世界人口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人口过多,所有国家都应当控制人口增长B.目前世界人口适宜,所有国家都不必控制人口增长C.多数发达国家应该控制生育,多数发展中国家应该鼓励生育D.鼓励生育还是控制生育应该根据本国的资源、环境、经济等状况确定5.某同学编写了一段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
”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A.①旱、②寒、③热B.①寒、②旱、③热C.①热、②旱、③寒D.①寒、②热、③旱下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B.西北部C.东部D.西南部及南部7.影响图中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降水读下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人物属于()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9.该人种皮肤内黑色素含量较高,能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皮肤B.便于散热C.可以防寒D.可以反射阳光10.洋洋立志将来要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为了理想,洋洋必须学好哪种外语?()A.法语B.阿拉伯语C.英语D.西班牙语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汉语B.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C.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伊斯兰教产生于印度寒假,爸爸要带明明去欧洲旅行,明明提前查阅了欧洲的一些地理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的是()A.平原B.海洋C.陆地D.云区2.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晴,西南风4级B.阴转晴,东北风4级C.多云转晴,东北风4级D.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2℃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严格限制燃烧烟花爆竹B.多利用太阳能能源C.多开私家车D.城市多植树种草4.“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相关()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5.在卫星云图上,长春地区为浓浓的白色时,说明长春地区今天是()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多云转晴天气D.晴转多云天气6.下面表格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平均气温是()A.24℃B.21℃C.12℃ D.6℃7.夏季某天,上课铃响了,小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点B.12点C.14点 D.16点8.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西安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9.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 D.8月、2月10.我国藏族所穿的藏袍有“半边皮袄半边衫”的特点,这是因为()A.散热 B.防寒 C.适应气温变化 D.民族习惯11.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内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1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较丰富的是()A.赤道地区B.内陆地区C.两极地区 D.回归线西岸13.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做七年级地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的时候不懂该多提问,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的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昨夜风疏雨骤,满地落花飞走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天气是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是气候在某个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分析时注意抓住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时间的长短。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多年不变的客观事实。
2013年3月,株洲局部地区下起了罕见的冰雹,据相关知识回答2、3题。
2.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表示冰雹的是( )3.当冰雹这种灾害天气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马上到户外抢救农作物B.撑伞外出看冰雹C.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D.躲到房屋中【解析】2选A,3选D。
本题组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及运用。
第2题,A表示冰雹、B表示多云、C表示大雨、D表示雷雨。
第3题,冰雹发生时,最好呆在屋里。
4.下图为2013年11月19日我国10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图,关于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空气质量状况最好B.石家庄的空气质量状况优于成都C.武汉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D.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不适合户外运动【解析】选D。
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间的关系,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85,属于重污染,在1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最差;石家庄和成都的污染指数分别是287和200,所以空气质量前者比后者差;武汉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88,为轻度污染,在1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最好;兰州的污染指数为340,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所以不适合户外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1.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D.出生数和死亡数2.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或地区是( )A.南极洲B.拉丁美洲C.非洲D.亚洲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A.热带沿海地区B.温带沿海地区C.热带内陆地区D.温带内陆地区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A.B.C.D.5.人口密度是( )A.一个国家的人口数B.一个地区的人口数C.每平方米的居民数D.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居民数6.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普遍人口增长慢甚至负增长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7.下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B.亚马孙平原地区C.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D.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区8.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A.劳动力短缺B.老龄化问题严重C.受教育水平必然低D.交通、环境压力大9.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X1084218Y27567 (1)X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西欧B南亚C北非D拉丁美洲11.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A.生活差异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风俗习惯C.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D.宗教信仰12.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居民主要是( )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13.下列地区中,既以白色人种为主,又通用英语的是( )A.欧洲B.亚洲C.拉美D.撒哈拉以南非洲14.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15.被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奉为圣城的是( )A.麦加B.巴格达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16.基督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A.教堂B.清真寺C.佛寺D.神庙17.一位外国友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拿一本《古兰经》,用阿拉伯语与人交流,你推测他最有可能来自( )A.印度B.日本C.澳大利亚D.埃及1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阿拉伯语D.西班牙语19.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英语B.阿拉伯语C.俄语D.汉语20.关于乡村和城市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差异B.乡村和城市的景观不同C.人们从事的职业、性别有很大差异D.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21.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22.聚落密集的地区一般分布在( )A.热带雨林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C.高纬度严寒地区D.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23.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的民居可能是( )A.冰屋B.窑洞C.高脚屋D.平顶房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山西平遥古城B.云南丽江古城C.四川九寨沟D.北京故宫25.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B.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C.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D.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26.读北京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对应表格中,别填错了哟!)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 B.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
C.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D.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2.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B.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C.工业、金融、贸易发达D.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3.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上各大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4.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主要宗教产生于(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5.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右图中建筑物是哪个宗教的代表建筑( )
D.伊斯兰教 C.佛教 A.基督教 B.道教
) .下列关于语言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6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以英语为主A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以法语为主B.俄罗斯以俄语为主C .非洲北部、亚洲西南以阿拉伯语为主D年度埃及20XX.2%,那么3.2%,死亡率为17.20XX年初,埃及的总人口约6 400万,该年出生率为万.128 D640.万 C.1 280万.自然增长的人口数约为 ( )A.128万 B )
8.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②劳动力短缺①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⑤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④国防兵源不足
.②③④ D C.①②④.①③⑤A.①②③ B )
下面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9..劳动年龄人口多于社会所需要的数D .适度的人口规模C.较高的国民素质 A.合理的人口结构B 量 ) 10.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B.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越好A.人口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D.人口停止增长最好C.人口增长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 .下列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11 B.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 A.亚洲只有黄色人种分布
.欧洲只有白色人种分布 D C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
( 12.有关宗教的产生,正确的是.宗教的产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BA.宗教的产生基于科学发展.宗教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而认为是神的意志,从而创造了宗教C .宗教是国家中君王创造的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下列关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C.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D.我国的少数民族信仰佛教
14.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 )
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北部 C.欧洲、美洲、大洋洲 D.亚洲东部、东南部15.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 )
A.东南亚的高脚屋 B.西亚的村庄 C.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D.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16.关于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的文化素质 B.人口的性别比例 C.人口的职业构成 D.人口的生活方式
17.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②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③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 B.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
C.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D.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B.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D.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
20.我国人口为13亿,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人口密度为( )
A.570人/平方千米 B.120人/平方千米 C.130人/平方千米 D.135人/平方千米21.下列地区,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缓慢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北美洲东北部 D.非洲南部
22.下列对世界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是黄种人最集中的地区 B.非洲大陆除黑种人外,没有其他人种的分布
C.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的都是白种人 D.欧洲主要分布着黄种人和黑种人
23.关于人种的知识,错误的说法是( )
A.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B.世界上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C.有的人种是高等的,有的人种是低等的 D.任何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言行都应该遭到反对和谴责24.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综合题(认真就是水平)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人种,B地主要是人种,C地土著居民属于人种,E地主要是人种。
(2)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语言:B地主要讲语,D地所在的大洲大部分国家
讲语,G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语,F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语。
(3)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语。
(4)源于B地区的宗教是教,F地主要信奉教。
(5)图中B、F、G三地的民居建筑各有特色,地民居墙体厚实,屋顶大多高耸;地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地民居墙体相对单薄,建有
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2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②;
③;④。
(2)上述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半球纬度的
地带。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地区,⑥非常干旱的地区,⑦
地势高峻的,⑧纬度的地区。
(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分)
183019301 960197519871999
世界人60
20
50
30
10
40
)
数(亿人 (1)根据图中的人口数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2)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在1930年以前,呈平缓上升趋势,说明那时人口增长速度;在1930年以后,人口增长呈急剧上升趋势,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到1999年10月1 2日,
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
达亿。
(3)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越来越,说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人口增
长会带来、、、等问
题。
(4)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等问题。
(5)人类正确的发展观应是:人口增长与、相适应,
与、相协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参考答案
题123456789101112
C
B
D
A
B
C
C
B
D
C
C
D
答
13141516171819202122题2324 D
C
A
B
A
D
B
D
A
答案 C
C
25.(1)白色黄色黄色黑色 (2)汉西班牙俄阿拉伯 (3)英汉 (4)道伊斯兰 (5)G F B
3.(1)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 (2)北中低近海 (3)亚亚 (4)热带雨林气候沙漠高原山区高严寒 (5)不能,因为人类的生存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等(合理就行)。
4.(1)略 (2)缓慢很快 60 90 (3)短过快,交通阻塞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4)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5)社会经济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