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术教育应以人素质发展为核心

合集下载

试论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全文)

试论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全文)

试论美术教育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在素养教育全面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推进,其视角正向着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拓展……下面就美术教育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略述一二。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合格人才,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是教育首当其冲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赞科夫说过:“审美进展和道德进展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辩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优秀的美术作品为学生品德教育提供了形象生动的素材,在观赏评述活动中,我们可利用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引导学生感悟XX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体验。

例如詹建俊的《》,生动地塑造了五位战士巍然屹立、威武不屈的高大形象,学生透过作品能真切感受到革命战士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使心灵、思想受到震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观赏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船工们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学生,激励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困难;从学生科幻画《残疾人的福音》的中,我们感受到XX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美术教育要求我们关注生活、社会,以道德标准去评判社会现象。

正如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所说:“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应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

所以,我们要将人文关怀、道德品质的关注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态度迎接人生的挑战。

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核心素养则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技能,更能够全面发展自身的素养。

本文将就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培养方法和措施。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之一,而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形式的实践,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创意和表现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感。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这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于美的认知和感受。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中获取情感的滋养,培养自己对于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还包括跨学科思维和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还可以融入到历史、文学、科学等其他学科中。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浅谈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养成发现美、欣赏美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关注“美术教育要培养什么养的人”这一最根本的教育问题。

因此教师要通过创新课程,在课堂中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为开拓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而努力。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培养儿童适应未来生存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我国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教育.美术课堂的教学形态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校教育最核心的还是“育人”,这次提出的核心素养就强调培育人,培育适应社会有生存能力的人,美术课堂如何要培养核心素养的人,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来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素养知识基础与结构心理,学科体系核心领域、思维方式、人格特征—审美态度就是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

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

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

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1.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

2.直觉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在学生的素养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应该学会思考和表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以及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详细讨论如何渗透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学会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释艺术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并形成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批判,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观赏和学习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欣赏美的事物,从中获取美的感受和体验。

美术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美与丑,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术教育需要结合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进行教学。

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从中获取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的历史和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美术教育还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浅谈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浅谈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浅谈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摘要: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把传授技法的艺术教育转为培养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是美术学科新的教育改革方式。

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符合现代教育观念。

一、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和家长对美术课不够重视,认为美术课只是一门副课。

一些学校安排的美术课时较少,并存在其他学科占用美术课时的情况。

另外,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资料没有及时更新。

这些都影响着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1.兴趣是核心素养生发的土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学习兴趣,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了生发的土壤。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观展示。

如,在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第五课《卷纸动物》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精心准备一些卷纸动物作品,在课堂上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被激发后,学生往往能非常认真地投入学习,积极尝试手工制作。

这样,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采用一些新颖的、受学生喜爱的方式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如,现在短视频在学生群体中较为流行,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导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

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吸引学生注意的法宝。

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风趣的语言、适当的肢体动作等,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观察是核心素养衍生的基础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只有拥有对美的捕捉能力与敏锐的自主观察力,才能具备丰富的美术表现力。

如,在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观察春天校园的变化。

浅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

“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

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

核心素养亦称“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

核心素养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在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一、通过课前大量阅读识记积累,落实好双基,并学会迁移解决学习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体验式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科素养。

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特定情境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提高认知、亲身实践、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三、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自己学,如果学生只是听、记、背,但不会归纳梳理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知识处于零散的阶段。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成为美术教育领域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美术教育如何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以及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在概述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我们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出发,深入分析美术教育如何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1. 简述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这一概念源于对21世纪社会需求的深入洞察,它强调了学生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需掌握的一系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教育目标和方法的重新定位,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强调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

审美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文化理解与传承:美术作品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将核心素养融入美术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全面地发展自身潜能。

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审美、创造、表达及其他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美术教育中,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审美情趣,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教学内容,培养,注重。

1. 引言1.1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美术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世界。

美术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情感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

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核心素养,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在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2 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美术教育中,这些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史和文化背景,学生能够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

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尝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想象力。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的渗透,学生可以提高创造力、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跨学科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益,也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进一步加强美术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们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展现出更多的潜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途径,更是塑造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培养、创造力、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重要性、教育、作用、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表现、感受和想象来认识和表达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热爱。

美术作品是学生心灵的外在表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促进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1.2 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作用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核心素养涵盖了学生综合发展所需的各项素养,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创新思维等方面。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入手,探讨了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章还探讨了核心素养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重要性。

在总结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展望了美术教育的未来,重申了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美术教育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实践案例、职业发展、总结、未来、重要性、渗透。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希望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前,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这也给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美术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画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

美术教育中必须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

1.2 重要性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了核心素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美术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艺术是一种综合的学科,涉及到设计、创造、表现等多个方面,培养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美术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具独特性和创造力。

为了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核心素养是指当今社会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人类生存、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美术绘画能力、审美评判能力、文化意识与文化传承能力。

美术绘画能力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美术语言和技能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将美术绘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分析:第一,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和探究性学习。

艺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一切事物中寻找美的元素,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意能力。

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的价值和美学的内涵,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个性化、体验式教学。

美术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进行学习和创作。

通过问题探究、项目驱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和技法,提高其绘画能力。

第三,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美术教育应该融合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如数字化绘画、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式学习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视野,鼓励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和表达。

第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美术教育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和时代背景,提高其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第二,开放的学习氛围和交流平台。

美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并借助社交媒体、艺术展览等平台,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

第三,问题探究和项目驱动。

美术教育应该通过问题探究和项目驱动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提高其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强化本土文化的传承。

美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学习传统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提高其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培养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美术教育应该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项目,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促进文化交流和感受到交流的益处。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围绕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策略分析核心素养是指在现代社会生存和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素质。

在美术教育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审美素养、创造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些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审美素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之一。

美术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培养美的敏感性、欣赏能力和判断力,这需要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和体验式教学,通过展览和比赛等方式展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热情。

同时,美术教育还需要关注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其次,创造素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和发现自我,发挥个性化的艺术魅力。

为此,美术教育需要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艺术实验,让学生自主创作,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第三,文化素养是美术教育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美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与此相关的,美术教育需要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鼓励学生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和力量。

另一方面,美术教育还应该面向未来,关注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艺术动向和潮流。

第四,科学素养是美术教育所必备的素养之一。

美术教育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驱动力。

因此,美术教育应该与科技融合,将科技创新的精神和技术手段引入艺术创作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最后,人文素养是美术教育必须关注的素养之一。

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价值和意义,发掘自身的情感和创作力。

与此相关的,在美术教育中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的现代人。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今天,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发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启发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就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首先,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想从事美术工作,单纯的画技是远远不够的。

美术教育应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

学生应该在美术教育中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如何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以及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都是学生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其次,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应该被鼓励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从中挖掘出自己内在的独特个性和风格。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

同时,美术教育还应该通过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灵感,如何进行设计,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具体的艺术作品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再次,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艺术表达和艺术理念,得到全面的审美教育。

同时,美术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艺术方式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最后,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应该被引导去观察和思考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时,美术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艺术对环境的影响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蕴含环保、节约、创新等方面的思想。

这样,学生就能将美术所具有的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是传授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成长和提升。

本文将就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造力是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

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创造力,使之不断得到提升。

批判性思维也是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对所学知识进行辩证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轻易接受表面现象和观点。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除了学习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维,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且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在美术教育中,沟通能力也是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以获取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经验。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使之更加准确和生动。

合作精神也是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相互协助,相互学习和借鉴,相互鼓励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可以不仅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一致地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且还可以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文化意识也是美术教育中应该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观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观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观随着21世纪教育国家的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领域当中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是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思想道德素养美术教育应该以思想道德素养为核心,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审美和文化修养。

同时,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二、信息素养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所以信息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会在互联网世界中获取合适的信息,判别哪些是好的或者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应用,以实现艺术的最终创作目的。

三、学习能力美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只有学生具备好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美术技巧和理论知识。

四、创新能力美术创作需要非常强的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发散思维,融合技法与思想,打破既有的框架和规则,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美术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创造力。

五、沟通能力美术作品是需要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沟通的,因此沟通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素养。

学生应该尝试通过画作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老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如何使用视觉语言进行艺术交流的技巧。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该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教育计划来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浅析绍兴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浅析绍兴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浅析绍兴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摘要:美术教育已然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经典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即审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美育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即强调美术技能又升华人的品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美术教育核心素养人文素养1.美术教育学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技能,较好地适应民族教育改革发展,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在美术教育学的课程中,走访了五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涉及,让我明确认识到不同的学校有其相应的教学风格与校本课程,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应注重实践而非单纯理论,同时指明我今后在教育教学中“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陶行知先生的话是对当今教育的引领,教师的学习侧重于实践,无外乎学生?“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实施美育是尤为重要的。

2.张坚秋老师及在绍兴一中实习的研三学姐与我们进行的谈论,了解到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属于必修课,课堂不能局限于各个环节,过于表面、流程化,教学结构是容易解决的,难的是老师如何讲、学生怎么学。

当今的美术教学更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画以及非遗等),那么对于美术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是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文化底蕴是需要考量的,教招层面上讲这些只是基本,自身专业、获奖情况、个人简历、论文成果等都是学校、家长、学生认可你的物质需要。

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技能,而且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感受,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收获的越多、对美术课程的热爱越大。

绍兴一中作为绍兴的重点高中,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较高,对于美术作品的探究兴趣浓厚,课堂上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如若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直打个措手不及,有能力的教师定能侃侃而谈,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

首先,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创造,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其次,高中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
过学习美术作品的欣赏、比较、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其对美感
的处理能力得到升华。

这样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增强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表达自
己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的情感,通过画面的绘制和设计来传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活,形成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提
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能力。

最后,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美术作品是时代文化的反映和记录,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文
化底蕴。

此外,美术教学也能够促进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涉猎更广泛
的知识领域。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
首先,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结合技术和材料进行创作,这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和表达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不仅需要有创新和创造力,还
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流派,教授作品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构图、色彩、光影等,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
美观点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三,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文化素养。

美术作品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因此通过
学习美术作品,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表达,还可以通过与不同文
化进行对比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美术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社交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合作和
交流,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和沟通,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
精神,同时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交能
力。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社交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授作品欣赏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活动,从而全面提
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美术教育应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州禄丰县第一中学海彦【摘要】美术教育观,经历了传统美术教育、表现性美术教育、综合性美术教育、素质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关于美术教育,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他看成是一种社会需求,一种人的成长需要,只有以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才是美术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写实性绘画造型、自我表现性、现代派、艺术知识、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写生课、欣赏课关于美术教育,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他看成是一种社会需求,一种人的成长需要。

因为和艺术紧密联系,我们可以认为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

恩格斯曾说“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①在漫长的绘画史中,人们借助解剖学,物理学的色谱规律等知识,已经把绘画中的写实性发展得淋漓尽致。

亚里士多德就说,艺术“实际上是摹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甚至提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②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美术教育注重写实性的绘画造型能力。

以专业美术人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对观察和表现都设定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掌握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做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观察对象。

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职业美术教育无可非议,它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美术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到少儿美术教育上,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学生,特别是低龄儿童难以达到的。

它容易把儿童已有的艺术直觉,潜意识的艺术创作活动压制下去,使学生的艺术思维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

事实证明,这种实用主义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艺术技巧和扩展他们的视野方面不仅没有多大帮助,而且造成很多障碍和危害。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视觉艺术教育只强调学生对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的把握和训练。

随后,人们发现自己注重写实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人类原本的情感和意识,于是绘画中出现了现代派。

法国天主教哲学家马利丹(Jacgu-es Maritain)就说:“要求艺术把描写现实作为主要目的,那就破坏了艺术、、、、、、如果艺术是认识手段,它就会比几何学差得多。

”现代派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的写实性描绘,他们热衷于这些主观唯心主义理论,把艺术的本质理解为主观的“自我表现”,扬弃纯写实性,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心的情感、情绪通过外在的形象、符号,用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别人的方法进行描画和表现。

黑格尔似乎比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因为绝对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而转到主体的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要素了。

”③在美国,由于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从30年代起,学校艺术教育就越来越强调培养儿童的个人创造能力和自由表现能力。

儿童不再被视为灌输技法和知识的对象,而被视为“儿童艺术家”。

在此时的人看来,儿童是以一种天真的和独特的个人视野来观看和表现这个世界。

这种倾向后来在美国心理学家和艺术教育家罗文费尔德的著作中得到系统阐述和发展,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儿童由于不受现实经验的约束,也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在绘画中常常画出与人们主观认识相反的形象,恰好与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手法有着相似之处,发人深醒,令人喜爱。

但他们的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自生自灭,原因是受到了客观世界的异化,潜意识的萌动渐渐地消失了。

另一种则受到外界对绘画作品像不像标准的指责,自我受到挫伤,渐渐地重新受到客观物象的束缚,原有的主观感受也荡然无存了,这是非常遗憾的。

实际上,这就是重“情”和重“理”的两种不同倾向性的教育。

传统美术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是重“理”;而表现性美术教育,则强调主观性、意识和情感,是重“情”。

实际上艺术教育观和艺术创作心理是一脉相承的,“有这么一种看法: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抽象性,而艺术的本质特征则是形象性。

都是对客观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方式不同罢了。

”④其实,科学,并不排斥形象。

艺术也不排斥抽象。

抽象也是一种形象,正如具象也是一种形象一样。

科学和艺术都是对自然、社会和情感思维的各种信息进行的处理,它们都离不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

然而,我认为,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在于:科学使之理念化,它也有情,但寓情于理之中,它是服人以理的,哪怕有时不近人情;艺术使之情思化,它也有理,但寓理于情之中,它是动人于情之中,哪怕有时似乎不近常理。

同是时空,心理的、艺术的时空与物理的、科学的时空就不大相同:它会依情思调度。

同是形象,心理的、艺术的形象与物理的、科学的形象也大不相同,它可将灵魂注入。

艺术的现代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心理时空中表现人们的在情思。

学生有这种自我表现意识是非常可贵的。

它是自觉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可贵的自信力将为学生的心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他们在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生存。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和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艺术教育主流。

实际上,它是对这之前流行的两种主要艺术教育观的综合和超越。

有两种看法比较典型:一种认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的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

因此,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的部分。

另一种认为,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好处。

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

在这种教育中,学生不仅学到应学的知识,而且学得更自然更愉快。

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人们又认识到,艺术教育强化了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流能力、表现能力、批评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大幅度提高。

早在1977年,美国就出现了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这一报告提出了15条提议,这些提议主要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只有艺术变为每个学生在校外及各个学习阶段上学习生活的核心时,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

”1988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发布了一个报告,题目是《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这一报告把艺术教育的总的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接触和学习到人类文明迄今取得的所有富有意义的成就。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具有在批评性价值的基础上做出自我选择的能力。

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出台,这一标准制定出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

它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如果缺少基本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教育,就不算是受到完备的教育。

同样,任何一个自称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艺术,就算不得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更重要的是,《标准》还确定了今后的艺术教育绝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学习画画和唱歌的技能,还包括了从文化、美学、历史的角度分析、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和智慧。

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家景芝先生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和理论也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中发展起来,她在《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中说到:“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⑤通过对上述几种观点的综合和提炼,加上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艺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画画和唱歌,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的许多伟大文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知觉、理解、欣赏和评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的文化素质。

这就是人的发展必然,美术教育就应该以这种发展为核心目标!美术教学中引入综合性艺术教学思想便可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情绪,多唯知识系统地投入美术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以客观物体为引体,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并不断将其补充扩大,从而达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标。

众所周知,当前除了人们常常谈论的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外,还有一个精神危机。

这一危机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现代社会竟然把人自身之感受和理解的最忠实写照的艺术,这种能在人的精神世界掀起狂涛巨浪的艺术,这种被视为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的艺术,也当成一种商品或人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标志和虚假包装物。

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界也兴起一种急功近利之风,许多人甚至把美术教育视为挣钱的行当,美其名曰培养画家,实则是培养能快快挣钱的画匠,少有真正的艺术家气质和人格。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把美术教育看作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

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员,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水平。

培养他们的艺术性思维和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

综合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一宗旨。

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

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的艺术直觉,在写生作业中,它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联的其它事物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观察视点扩展,进行自主的表现。

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作业中学习基本的造型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了审美能力。

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得以发展。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确立了自信心,这些活动中没有失败者,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感受。

表现性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具备了这些品质的学生,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得益于这种美术教育。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使学生自己的经验容变得更精确复杂。

要做到这点只有向学生提供更多和仔细观察的机会和用于标示和改善鉴别力的必要词汇,并能用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的方式启发他们。

而只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指导他们画画是达不到目的的。

”这是罗恩菲德在美术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革命性观念。

它把激发更多的创作思想作为教学目标,把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做为教学目的,它表明用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是达不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

景芝先生也说:“美术学科的课程容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价值为基础,以适应本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为依据,可以通过表现和欣赏两方面教学活动,全面完整体现教育目标”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为探求多种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笔者对学生美术课中的写生课作了新的尝试,引导学生按综合性美术教学的要求,观察对象,表现对象:(1)以特征为主线的观察和表现传统写生课的观察,要求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等客观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