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瓦斯防治新技术简介

瓦斯防治新技术简介

新指标
A指标 B指标 含义及多个矿井考察
A指标
瓦斯量 指标
1.4 1.2 1
瓦斯浓度/%
0.8 0.6 0.4 0.2 0 2-7 2-8 2-8 2-9 2-9 2-10 2-10 2-11 2-11 时间
B指标
N2709西回风软分层厚度与指标B的对应关系
1.6 1.4 1.2 指标B 0.3 软分层厚度/m 0.4
X41103运巷K1值预测图
2010-2-19
2010-3-11
2010-3-31
2010-4-20
2010-5-10
一、基于瓦斯涌出动态指标的突出预警技术
1-17日至1-25日井 下实际进尺两个循 环,实测q值分别 为1.51与3.81 1月27日井下预测出 现喷口卡钻等现象, q值最大为30.72,有 突出危险
0.5
解吸指标B 0.4 软分层厚度/m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25 0.2 0.15
1.2
1
解吸指标B 0.8 0.6 0.4 0.2 0
2-8
2-9
0.3 0.2 0.1 0
2-9
2-10
2-10
2-11
2-11 时间
65.6
0.1 0.05 0
三、煤矿井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中煤层瓦斯含量共包含四个部分:
Q Q1 Q2 Q3 Q4
可解吸瓦斯含量
常压吸附瓦斯量
三、煤矿井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
■ 测定过程
井下取煤芯 井下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度测定 取气地面进行气样分析 地面测定煤芯瓦斯解吸量 煤芯秤重、粉碎煤样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示范文本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示范文本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

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

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害治理;新技术1 概述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

为了更好地治理瓦斯灾害,提高煤矿安全水平,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研究和应用新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目前较为常见的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一、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是目前治理瓦斯灾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将煤矿中的瓦斯抽采出来,减少矿井中的有害气体浓度,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常见的瓦斯抽采技术包括钻孔抽采、井下抽风和井下爆破等。

钻孔抽采是利用钻孔将瓦斯层连接起来,然后利用压差将瓦斯抽采到地面。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层丰度较高的矿井。

井下抽风是通过在矿井的主风流通道或许多风巷设立抽风站,将矿井中的瓦斯和有害气体抽走。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层分布均匀的矿井。

井下爆破是利用爆炸将瓦斯层破坏,同时将瓦斯抽采出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层比较集中的矿井。

二、瓦斯抑制技术瓦斯抑制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减少瓦斯在矿井中的积聚和扩散,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常见的瓦斯抑制技术包括瓦斯抑制剂喷洒、防突管网和高效阻燃材料等。

瓦斯抑制剂喷洒是将一些特殊的瓦斯抑制剂喷洒在矿井中,有效地抑制瓦斯的积聚和扩散。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层丰度较高的矿井。

防突管网是在矿井的通风巷道中安装一层特殊的管网,通过孔径的控制和布局调整气流分布,防止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的发生。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突出性较强的矿井。

高效阻燃材料是通过使用一些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减少瓦斯爆炸的危害。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瓦斯爆炸危害较大的矿井。

三、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和瓦斯压力等指标,及时发现瓦斯灾害的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智能监测技术包括传感器监测、无线通信和智能控制系统等。

传感器监测是将传感器安装在矿井中,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瓦斯浓度和瓦斯压力等数据,实现对矿井的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瓦斯灾害的预警能力和防范能力。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96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25221采煤工作面位于二采区西翼,工作面走向长度2100m,倾斜长度120m,煤层平均厚度6m,煤层倾角42°,采高2.3m,超前预爆破跨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风量1600 m³/min。

为管理好该工作面“一通三防”工作,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2130煤矿特成立“25221工作面瓦斯治理领导小组”。

一、矿成立25221工作面瓦斯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宋建江副组长:王宝群成员:唐宗良、赵生辉、苟新建、陈雷、陈鹰、方长鑫、杨光泽、刘培展、王守发。

1、组长(矿长)是25221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指示和决定,对25221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职责。

2、副组长(总工程师)负责25221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管理,协助组长研究确定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措施,采用先进技术治理瓦斯。

3、成员负责现场瓦斯治理工作。

2024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024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024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嘿,各位同行,我要分享的这份方案,可是我十年磨一剑的精华哦!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谈谈2024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瓦斯爆炸事故更是让人心有余悸。

为了降低瓦斯事故风险,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我们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方案1.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瓦斯浓度监测、风速监测、温度监测、湿度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风速、温度、湿度等数据,对瓦斯涌出情况进行预警,确保矿井安全。

2.瓦斯抽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包括地面瓦斯抽采、井下瓦斯抽采、移动瓦斯抽采等,提高瓦斯抽采效率,降低矿井瓦斯涌出量。

3.瓦斯防治技术运用瓦斯防治技术,包括瓦斯排放、瓦斯封闭、瓦斯稀释、瓦斯利用等,有效降低矿井瓦斯浓度,防止瓦斯事故发生。

4.通风技术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果,确保矿井内氧气充足,降低瓦斯浓度。

5.防爆技术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机械装置等,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瓦斯爆炸。

三、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培训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确保矿井安全。

3.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4.安全监测加强矿井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5.安全投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矿井安全。

四、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

2.技术研发与试验开展瓦斯治理技术研发与试验,验证技术方案的有效性。

3.技术推广与应用将成熟的技术方案在矿井中进行推广与应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4.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矿井安全。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瓦斯灾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煤矿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爆炸性的气体,极易引起煤矿爆炸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煤矿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避免瓦斯灾害的发生,一些煤炭机械技术公司研究出了新的技术。

瓦斯浓度监测技术瓦斯浓度的控制和监测对于防范和控制煤矿瓦斯灾害尤为重要。

传统的瓦斯检测仪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检测精度较低、无法长期稳定工作、误报较多等缺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瓦斯浓度监测技术——红外光谱瓦斯传感器。

该技术利用红外线吸收法原理来检测瓦斯浓度,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能好、误报少等优点。

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是目前煤炭企业瓦斯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统瓦斯抽采方法主要使用常规的硬管吸采器和软管吸采器,存在瓦斯反吹、难以安装等问题。

现在,新的瓦斯抽采技术——BGRS(激励微生物降解地下煤层瓦斯)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地下煤层中的甲烷,同时也将瓦斯抽入管道中,从而达到抽采瓦斯和控制瓦斯含量的效果。

氧气稀释技术当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推广瓦斯密闭采矿技术,其中即涉及到了氧气稀释技术。

氧气稀释技术是指将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成低浓度氧气与瓦斯混合让其分散燃烧,以达到控制瓦斯爆炸风险的目的。

传统氧气稀释技术一般使用稀释机将外部空气混合到井下空气中使其保持低含氧量,但是因为使用稀释机产生的噪音与振动过大,容易对井下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采用新型氧气稀释技术——氧气混合进风方式,让进风混合氧气,实现环境较好的稀释效果。

瓦斯灾害预测技术为了及时预测和防范瓦斯灾害,瓦斯预测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瓦斯预测方法局限性较大且依赖于人力观测,难以完全达到精确预测的效果。

新型的无线瓦斯传感器技术通过实时采集巷道内的瓦斯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可实现智能化预测,提高预测准确度。

结语新型瓦斯治理技术通过提升瓦斯浓度监测精度、改善瓦斯抽采效果、控制氧气含量、智能预测瓦斯灾害,实现了对煤矿瓦斯灾害的控制和防治。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3)多尺度瓦斯地质编图方法及可视化预测系统 采用Visual C++ 6.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GIS
组件MapObjects2.3,结合瓦斯地质理论、GIS原理 与方法、数据库技术和可视化理论等,实现了矿井基 础图件的可视表达,建立了瓦斯地质信息库(包括断 层、钻孔、瓦斯含量、突出点等信息),开发出了可 独立运行的数字瓦斯地质编图系统,实现了瓦斯含量 预测过程及预测结果的可视化。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长钻孔装备及工艺创新点
▲钻孔施工过程中,钻杆会受到拉、压、弯、扭等多
种作用,断钻是• 工程中的普遍现象,解决了Φ73mm高
强度钻杆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为提高成孔率创 造了先决条件。 ▲ 优化的多级组合钻头、钻具和螺旋槽扶正器,增加 了钻孔定向精度和成孔率。 ▲ 测斜仪采用新型半导体传感器,测斜过程中实时显 示钻进轨迹及与钻孔设计的方位差,解决了瓦斯抽放 长钻孔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定位关键技术难题。
▲煤炭科学产能是指在安全、高效、洁净、环境友 好的条件下生产煤炭。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的30 多亿吨原煤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学产煤标准。
▲符合科学开采的煤炭产能在20年后预计可达到34 亿-38亿吨。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炭目前是我国主力能源,煤炭的洗选、开采和 利用必须改变粗放形态,走安全、高效、环保的 科学发展道路,煤炭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应该 逐步下降,2050年可望减至40%(甚至35%)以 下,其战略地位将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了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联网运行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完善提煤矿高瓦斯后灾的害治电理新磁技辐术 射装置
电磁辐射指标的临界值研究成果
在南山矿和红菱矿的监测试验表明,电磁辐射强度 指标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非常敏感。

年度瓦斯治理方案样本(三篇)

年度瓦斯治理方案样本(三篇)

年度瓦斯治理方案样本一、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煤气、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燃烧这些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废气排放,特别是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____年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减少瓦斯废气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 实施瓦斯治理技术和设施升级,提高瓦斯利用率;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瓦斯治理的法制保障。

(二)原则1.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确定瓦斯治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2. 综合施策,多管齐下。

结合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通过源头减排、提高瓦斯利用率等措施来降低瓦斯废气排放。

3. 公平公正,依法治理。

在推进瓦斯治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三、治理重点和措施(一)治理重点1. 工业瓦斯废气治理。

加强对各类工业企业瓦斯废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减少瓦斯泄漏和燃烧排放。

2. 矿井瓦斯治理。

对矿井瓦斯的采集和利用进行技术升级,提高瓦斯利用率;并开展矿井瓦斯安全治理和事故防控工作。

3. 城市燃气治理。

加强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监管和维护,提高管网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城市燃气使用单位的监管,提高燃气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4. 农村瓦斯治理。

推广清洁燃气,提高农村居民使用燃气的比例,减少农村柴草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

(二)治理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快制定和修订瓦斯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瓦斯治理的政策指导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和治理成本。

2. 推进瓦斯治理技术和设施的升级。

加强瓦斯治理技术和设施的研发与推广,加大设施更新改造的力度,提高瓦斯利用率,减少瓦斯泄漏和燃烧排放。

3. 加强瓦斯治理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瓦斯治理项目的执法力度,严格监督瓦斯治理的过程和效果,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编号:AQ-Lw-03120(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New technology of gas disaster control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

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

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关键词]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害治理;新技术1概述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

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

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矿业集团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文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文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文瓦斯灾害治理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瓦斯灾害治理领域不断涌现,有效地提高瓦斯灾害治理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瓦斯灾害治理的新技术,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瓦斯灾害监测技术1. 瓦斯浓度监测技术瓦斯浓度是矿井瓦斯灾害发生的重要标志,准确地监测瓦斯浓度对于预防瓦斯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瓦斯浓度监测方法主要依靠煤矿中的瓦斯浓度监测站进行人工监测,但存在监测精度不高、监测范围受限等问题。

而新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对瓦斯浓度的准确监测和预警。

2. 瓦斯压力监测技术瓦斯压力是瓦斯灾害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瓦斯压力过大容易引发瓦斯爆炸。

传统的瓦斯压力监测主要依靠压力表进行人工监测,存在监测不及时、监测范围受限等问题。

新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瓦斯压力,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对瓦斯压力的准确监测和预警。

3. 瓦斯流量监测技术瓦斯流量是瓦斯灾害治理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瓦斯流量可以及时发现瓦斯泄漏和矿井通风不畅等问题。

传统的瓦斯流量监测主要依靠流量计进行人工监测,存在监测不准确、监测范围受限等问题。

新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瓦斯流量,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对瓦斯流量的准确监测和预警。

二、瓦斯灾害预警技术1.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通过分析瓦斯灾害相关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瓦斯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通过对历史瓦斯灾害数据、矿井地质条件、矿井通风情况等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瓦斯灾害的规律和特征,提高瓦斯灾害的预测准确率。

2. 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瓦斯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预设的安全标准进行自动预警。

当瓦斯浓度或压力超过安全标准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矿工和管理人员注意瓦斯灾害的发生。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本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本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范本引言瓦斯灾害是矿井安全的一大难题,不仅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还对矿井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瓦斯灾害问题,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瓦斯灾害治理的新技术范本,包括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瓦斯抑爆技术、瓦斯漏风检测技术和瓦斯灾害预警技术等。

一、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瓦斯抽采利用技术是利用抽采装置将矿井瓦斯抽采出来,并进行有效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矿井瓦斯的积累和浓度,降低爆炸的危险性,还可以将瓦斯转化为能源,提高矿井的资源利用率。

目前,瓦斯抽采利用技术主要有矿井瓦斯抽采发电技术和矿井瓦斯液化技术两种。

矿井瓦斯抽采发电技术是将矿井瓦斯通过抽采装置抽采出来,并通过燃烧发电机组发电。

这种技术可以将矿井瓦斯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矿井自身使用或向外输送。

矿井瓦斯抽采发电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矿井瓦斯的积累,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转化矿井瓦斯为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矿井瓦斯液化技术是将矿井瓦斯抽采出来后,通过液化设备将其转化为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减少对地球的污染。

矿井瓦斯液化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矿井瓦斯转化为高效能源,提高矿井瓦斯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减少矿井瓦斯的排放,保护环境。

二、瓦斯抑爆技术瓦斯抑爆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装置,有效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的发生。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瓦斯抑制技术、瓦斯抽放技术和瓦斯监测技术三个方面。

瓦斯抑制技术是通过添加一些化学剂或提高通风条件,降低瓦斯的浓度,阻止瓦斯爆炸的发生。

这种技术可以对抑制瓦斯爆炸起到积极作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瓦斯抽放技术是通过抽放装置将矿井瓦斯抽放到大气中。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矿井瓦斯的积累和浓度,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瓦斯监测技术是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矿井瓦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瓦斯爆炸的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三篇)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三篇)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瓦斯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事故,通常与煤矿、油气开采以及化工厂等行业密切相关。

这种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瓦斯灾害治理一直是工业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瓦斯灾害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1. 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瓦斯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这种技术通过在矿井、管道或厂房等关键位置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氧浓度、温度等气象参数。

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传感器就会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瓦斯泄漏和积聚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此外,传感器还可以与监控中心或移动设备相连,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提高瓦斯灾害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瓦斯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可以实现瓦斯泄漏源的快速搜索和定位,对矿井、油气设施等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巡查和监测。

无人机通过搭载高清相机、热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可以迅速获取高精度的图像和气象数据,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灾害现场情况。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瓦斯浓度的分布测量和预测模拟分析。

通过定期飞行并采集数据,可以构建瓦斯浓度的空间分布模型,为瓦斯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无人机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能力使得瓦斯灾害治理更加及时和精准。

3. 智能喷淋系统技术智能喷淋系统技术是一种主动式的瓦斯灾害治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关键位置安装喷淋装置,实现对瓦斯浓度进行调控和控制。

当瓦斯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喷淋系统会自动启动,将大量水雾喷洒到空气中,降低瓦斯浓度以防止燃爆的发生。

智能喷淋系统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响应迅速、效果显著。

该技术与传统的灭火系统相比,不需要消防员亲自进入瓦斯危险区域,避免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同时,喷淋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调整和优化,提高瓦斯灾害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新技术介绍PPT课件

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新技术介绍PPT课件
根据瓦斯监控系统测定的数据,煤与瓦斯突出距 瓦斯爆炸有30分钟时间,这期间大平煤矿应急处 置措施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也是导致事故扩 大的重要原因。
报告内容
快速消突新技术 瓦斯抽放新技术 瓦斯爆炸防治知识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水力挤出钻孔布置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水力挤出设备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A—A剖面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全封闭采空区瓦斯抽放
密闭巷道抽放
均压密闭抽放(新)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回风顺槽
A
A







运输顺槽


顶板岩石钻场

A—A剖面放大图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三、瓦斯爆炸防治知识
瓦斯爆炸是一个猛烈而复杂的链式化学反应。
CH4+2O2→CO2+2H20+833.28J/mol
火焰锋面,传播速度一般为500--700m/s;
●冲击波
波峰压力可达10kPa--2MPa;正向冲击波叠加或返回时,可形 成高达10MPa的压力。
●改变矿井空气成分
三、瓦斯爆炸防治知识
瓦斯爆炸的条件----瓦斯浓度
火源
正 常 条 件 下 的 弱 火 源 强 火 源
瓦 斯 爆 炸 浓 度
爆 炸 下 限
(三)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瓦斯抽放方法
邻近层抽放 本煤层抽放 采空区抽放
上邻近层 下邻近层 预抽 边采边抽 边掘边抽 半封闭抽放 全封闭抽放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本煤层瓦斯边掘边抽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引言煤矿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对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灾害问题,许多新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的新技术,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前景。

1. 火源区治理技术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火源存在。

传统的火源区治理方法主要包括风流甬道灌封和耐火材料喷涂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效果。

近年来,新型的火源区治理技术逐渐兴起。

例如,激光治理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束远程点燃火源,将瓦斯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爆炸的风险。

这种技术不仅效果好,而且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瓦斯抽放与利用技术瓦斯抽放与利用技术是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瓦斯抽放技术主要采用吸收和稀释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效果不稳定和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现代化的瓦斯抽放与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瓦斯抽采和瓦斯利用两个环节。

瓦斯抽采技术采用具有较高抽采效率的设备和工艺,实现对瓦斯进行有效抽采;而瓦斯利用技术则将抽采到的瓦斯进行处理和利用,例如利用瓦斯发电、制取工业气体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煤矿瓦斯的排放,降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还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3. 人员定位与监测技术在煤矿发生瓦斯灾害时,快速准确地找到被困人员是救援工作的关键。

传统的人员定位与监测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搜索,但其效率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人员定位与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和定位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定位,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对矿井中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及人员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和救援效率,有力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4. 机器人应用技术煤矿瓦斯灾害发生后,灾区环境复杂恶劣,存在着多种危险与隐患。

传统的救援方法主要依赖矿工的力量和智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新技术37页PPT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新技术37页PPT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新技术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范文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范文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范文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危险现象,它在矿井中突然发生,导致煤与瓦斯大量喷出,对井下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探索和研发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现象,矿井工程师们提出了“预先护盖”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在煤层顶板上提前钻孔,将预先构筑的支护体系与采掘工作面紧密连接,从而达到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

预先护盖技术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预先钻孔,通常采用岩钻将较大直径的钻孔打入煤层顶板;其次是注水固化,通过向钻孔中注入水泥浆体系,形成预先构筑的支护体系。

这样,当采掘工作面逐步向前推进时,预先护盖技术能够起到积极的控制和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作用。

其次,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另一种方法是“抽放瓦斯”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井下设置抽采设备,将井下积聚的瓦斯抽出,以减少瓦斯压力,从而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

抽放瓦斯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抽采设备组织开采瓦斯,使其尽早与井下大气环境分离,减少瓦斯在煤层中的积聚和压力升高的可能性。

另外一种常见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是“探水灌注”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井下钻取水井,将地表或深层地下水引入瓦斯高压区域,降低瓦斯压力,减少瓦斯突出的危险。

探水灌注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矿山地质条件、瓦斯分布情况和井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选择,科学合理地确定水井的位置和深度。

通过探水灌注技术,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矿井的温度,提高矿井的环境条件,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此外,应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灵活的布置和调整。

例如,在采掘巷道时,可以采用错断巷、错层巷和错向巷的方式,以减少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此外,合理设计巷道的宽度和高度,加强巷道支护,也是预防和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手段。

值得强调的是,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合理调整和控制气流,保持井下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提高矿井安全性和舒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585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样本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

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

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害治理;新技术1 概述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

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

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

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矿业集团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施了“科技兴安”战略,并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与此同时,我国的各类科技计划也逐步加强了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

“十五”以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了攻关研究,在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保护层开采、顺煤层瓦斯抽放及矿井通风系统监测、评价与决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2 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的新成果2.1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瓦斯煤尘爆炸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煤尘着火机理及瓦斯煤尘爆炸机理研究方面,建立了粉尘云着火及燃烧过程简化模型,得出了粉尘空气混合物点火过程中慢速导热燃料模式到快速辐射燃烧模式的转变具有爆炸特征,试验系统中点火诱导期与高温固体颗粒燃料产物的质量分数和燃烧阵面中的热辐射有关,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颗粒相浓度与颗粒点立温度越低火焰加速效果越明显,辐射热损失可能导致燃烧区域的重构,粉尘空气混合物火焰稳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等重要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了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煤尘云着火特征参数计算方法,揭示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波和火焰的变化特征。

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掘进、采煤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发生的影响因素扩权重、可能发生事故的模式和避免爆炸事故发生所要采取的途径。

确立了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爆炸易发性指标和爆炸后果严重性指标。

前者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四方面指标,后者包括煤尘爆炸指数、沉积煤状况、隔抑爆方式、隔抑爆用水量、井下作业人员、以往事故损失及矿山救护能力等。

开发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和专家系统软件,并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和防治专家系统。

2.2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采用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区域预测,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方向。

“十五”计划以来,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取得重要成果:(1)我国采用瓦斯地质方法,建立了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多技术(数字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和构造软煤测井曲线识别)集成的多尺度(矿井突出区和工作面突出带)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新方法;提出了以瓦斯地质单元基础的由构造软煤厚度(H)和煤层瓦斯压力(P)相配套的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指标,初步确定构造软煤厚度的突出临界值为0.90m;(2)开发了具有信息输入、动态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的瓦斯突出区域预测WebGIS信息平台,实现了瓦斯突出区域瓦斯地质方法的自动化和可视化;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形成了一套矿井瓦斯富集部位地震探测技术与方法,建立了由3D3C地震技术、AVO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瓦斯地质技术等构成的瓦斯富集部位地质—地震预测模式,形成了瓦斯富集部位探测的核心技术;(3)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确定了活动构造和岩体应力状态对突出的影响,并划分出应力升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梯度。

为此开发了突出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计算机软件,确定了活动断裂、最大主应力、应力梯度等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可方便地划分突出的危险区、威胁区和安全区,开发出了突出区域预测决策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图、文、声和像的可视化;(4)采用电磁波透视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探测煤层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技术和装备,建立了电磁波反射和吸收特征数据库和地质异常体的识别系统,得出了瓦斯灾害易发区分布规律,提出了判定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形成一套适于瓦斯灾害易发区的判识方法。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煤矿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体系,提高了突出预测的准确性,非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达到100%,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超过7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的瓦斯影响,显著提高掘进速度和提高回采工作面产量。

2.3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技术煤与瓦斯突出的非接触式预测是通过对瓦斯或煤体本身的信号的实时监测而进行的连续动态预测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测试简单、不与生产发生冲突、实时连续监测等优点。

因此,非接触式连续预测是目前突出预测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九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动态预测预报的需要,分别研究出了基于动态瓦斯涌出规律原理、AE声发射原理和电磁辐射原理的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

通过分析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规律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实时监测瓦斯动态涌出特征波形、提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特征指标,建立了煤巷掘进炮后30分钟的吨煤瓦斯动态涌出量指标、瓦斯涌出变异系数指标、炮后瓦斯涌出最大速率指标等连续预测指标,研究确定了这几种指标与炮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及指标临界值,以此综合判断工作面所处地点的安全状况以及前方的潜在危险性,实现了炮掘工作面瓦斯动态涌出预测,为我国煤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工艺技术;开发出了一套AE声发射监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装备,提出了AE声发射滤噪综合处理技术和方法,通过阻噪、隔噪、抑噪、滤噪和有效AE信号提取等途径,实现了有效滤噪的目的,取得了历年来滤噪研究中最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了包括传感器在内的AE声发射预测工艺技术,分析和总结了煤岩破坏AE声发射规律、AE声发射与瓦斯动力灾害的关系;通过连续监测含瓦斯煤岩流变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和脉冲数及其变化的研究,实现了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预测预报,研究并揭示了电磁辐射与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值法与动态趋势法相结合的煤岩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开发成功了煤岩动力灾害非接触电磁辐射连续监测仪,实现了煤岩动力灾害的非接触、连续动态监测及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2.4 高产高效矿井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加强瓦斯灾害的治理是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高瓦斯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强化抽放、巷道边掘边抽等技术是瓦斯治理的有效措施,也一直都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在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方面,通过开展了保护层作用机理的研究,利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淮南矿区保护层开采后,采空区顶、底板煤岩体应力重新分布的规律、顶底板变形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保护层开采后卸压范围向顶、底板方向发展的深度,为确定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针对首采保护层开采时,上下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瓦斯集中向首采工作面涌出的特点,并考虑到确保和提高防突效果的要求,试验成功了多种首采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保护层底板巷道+上向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技术、被保护层顶板煤(岩)巷道+下向穿层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顶板巷道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顶板走向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抽放技术、首采层(保护层)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技术。

在试验研究中还在实际层间距70m(相对层间距35倍)近水平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和80-90~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顺煤层强化抽放方面上,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在顺煤层钻孔中运用高压水射流扩孔和钻扩一体化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成套技术和装备,以及对石门揭煤抽、排瓦斯钻孔扩孔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扩孔后钻孔直径达到200-300mm,为扩孔前的4.5倍,最大扩孔直径达619.9mm。

扩一个钻孔的时间相当于施工一个钻孔时间的1/6,而一个扩孔钻孔的抽排放瓦斯及防突效果相当于2个以上的钻孔,明显提高了瓦斯抽放的效果;在瓦斯抽放效果评价方面,研究了根据煤层的最小突出瓦斯压力、瓦斯含量为依据,合理确定评价预抽防突措施有效性的预抽率指标和临界值的方法。

下向钻孔及深孔预裂爆破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另一重要技术途径。

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下向钻孔施工中的排渣、排水等技术难题,取得了下向孔钻探长度达到70.1m的良好效果。

研究中完善了适合于高瓦斯低透气性、有突出危险煤层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强化抽放瓦斯技术和石门快速揭煤技术;对于单一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掘进的瓦斯抽放技术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两帮的煤体在松动和原始煤体之间存在的随巷道向前掘进而向前移动的蠕变“u”形圈,在“u”形圈内煤层的透气系数成百倍地增加;分析了煤层赋存参数、瓦斯抽放参数对抽放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有效抽放半径与抽放时间的关系、抽放负压和抽放量的关系,并据此合理布置边抽边掘钻孔,其截流抽放瓦斯率可达到30%以上,并且煤体的强度有较大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