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对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的认识
![对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71b0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b.png)
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是工程材料以及相关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金属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导致金属的质量和性能下降。
反之,防腐技术是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现象而采取的预防或治理措施,以延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常见的防腐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1. 腐蚀的基本概念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侵蚀现象,是由于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物质损耗。
金属腐蚀主要包括阳极溶解、阳极枝晶腐蚀、表面膜破坏和缺陷部位的腐蚀等过程。
2. 腐蚀影响因素环境因素、金属材料本身特性以及其它外部因素都会对金属腐蚀产生影响。
金属材料的电位、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都会对金属的腐蚀产生影响。
3. 腐蚀方式金属腐蚀主要有干细菌腐蚀、海水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其中电化学腐蚀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防腐技术1. 涂层技术涂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方法。
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电化学沉积涂层等。
这些涂层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有防护涂层的施加、质量保证、金属镀层技术等。
金属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耐蚀性,并且使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 材料合金化通过合金化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加入镍、铬等元素合金化不锈钢可以大大提高其耐蚀性能,减少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4. 电化学保护在金属表面施加保护电流,使金属成为阴极保护,从而阻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保护是一种较新的防腐技术,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三、未来发展趋势和个人观点未来的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技术将更加关注环保、节能、耐久性以及智能化。
新型材料的研究、防腐材料的先进生产工艺以及多种防腐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个人认为,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从材料学、电化学、化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d756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8.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引言: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但长时间暴露于湿气、氧气等环境中,金属会发生腐蚀现象。
腐蚀不仅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外观和机械性能,还可能导致金属结构的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金属材料,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腐方法。
1.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特定条件下遭受氧化、还原、溶解等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失去原有性质并逐渐破坏的现象。
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当金属表面存在缺陷或处于不同电位的区域时,会形成阳极和阴极,从而引发电化学腐蚀。
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有腐蚀电池和电解腐蚀。
1.2 化学腐蚀金属在酸、碱等强化学性质溶液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例如,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形成铁锈,铜在湿气中容易氧化变色。
1.3 电解质腐蚀金属表面附着有含有电解质的潮湿物质,例如,海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碱性物质等。
这些电解质会在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反应,引起金属腐蚀的加剧。
2. 常见的防腐方法为了防止金属腐蚀,人们提出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2.1 防止接触湿气和氧气腐蚀常常发生在金属材料暴露在湿气和氧气中的情况下。
因此,保持金属材料表面的干燥和清洁是防止金属腐蚀的基本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表面防护层、使用密封材料或涂层等方式来实现。
2.2 电化学防腐电化学防腐是指借助电化学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使金属处于不易腐蚀状态。
其中的常见方法包括电镀、阳极保护和阴保护等。
2.3 使用有机涂层使用有机涂层是保护金属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机涂层能够形成一个隔绝氧气、水分、电解质等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的层。
常见的有机涂层有油漆、聚合物涂料和橡胶涂层等。
2.4 金属涂层的选择金属涂层是将具有较高电位的金属涂覆在较低电位金属表面上,形成二元合金体系,从而达到减少金属腐蚀的目的。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1185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2.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并逐渐破坏的过程。
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对于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健康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金属的腐蚀机理以及防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1. 氧化反应:金属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这种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酸碱性介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的离子可以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特别是酸雨对金属的腐蚀更为严重。
3. 盐水腐蚀:含有盐分的水可以导致金属腐蚀,尤其是在海洋环境中。
海水中的氯离子对金属腐蚀具有明显的影响。
4. 电化学腐蚀:金属处于电解质溶液中,会形成电池,产生电流,导致金属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腐蚀形式的不同,金属腐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干腐蚀:金属在无水环境中发生氧化反应,例如金属在气体中的氧化、硫化等。
2. 湿腐蚀:金属在潮湿环境中与水发生反应,例如金属在液体中的氧化、酸碱反应等。
3. 微生物腐蚀:由微生物引起的金属腐蚀,例如细菌、真菌等。
三、金属的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不被腐蚀,人们发展了多种防腐方法。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防腐措施。
1. 防腐涂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可以有效隔离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阻止腐蚀的发生。
例如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油漆、橡胶、聚合物等。
防腐涂层的质量和厚度对其防腐效果有重要影响。
2. 电化学防护: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电流或者阴极保护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减少腐蚀反应的发生。
这种方法常用于金属设备和管道的防腐。
3. 合金制备:通过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者非金属元素制备合金,可以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合金。
4. 阻垢剂和缓蚀剂: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锈蚀的发生。
阻垢剂能够抑制金属和溶液中水垢的形成,从而减少腐蚀的发生。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8cc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7.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金属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了解金属的腐蚀原理和防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腐蚀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导致金属离子溶解并形成腐蚀产物。
(2)化学腐蚀:金属与非电解质溶液或气体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金属与酸溶液接触产生的金属盐。
(3)晶间腐蚀:金属晶界或晶内存在着不稳定的化学成分,容易发生局部腐蚀,导致金属的断裂或剥落。
2. 防腐方法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腐方法:(1)涂层保护: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防腐方法。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涂层,阻隔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腐蚀反应的发生。
(2)电化学保护: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物层或通过外加电流形成保护性阳极保护层,减缓腐蚀反应的进行。
(3)合金防腐: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提高金属的抗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中添加了铬和镍等元素,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4)缓蚀剂:将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化学物质涂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以减缓腐蚀反应的发生,例如磷酸铁锌等物质。
综上所述,金属的腐蚀是由于与环境接触导致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寿命,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如涂层保护、电化学保护、合金防腐和缓蚀剂等。
我们应该根据金属材料的具体应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防腐方法,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金属材料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4c69750602020740be1e9b57.png)
到慢的顺序为⑤>④>②>①>③>⑥.
[答案] C
金属的腐蚀快慢顺序为: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
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负极.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
)
②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
保护作用 ③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 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④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 护它不受腐蚀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构成的原电池中铁棒作负极:2Fe-4e- === 2Fe2+,
石墨棒作正极:O2+4e-+2H2O === 4OH-. 答案:B
4.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 A.2H++2e- === H2↑ B.2H2O+O2+4e- === 4OH- C.Fe-2e- === Fe2+
(
)
D.4OH--4e- === 2H2O+O2↑
+O2+4e-=== +2e- === H2↑
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只是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 蚀更普遍、危害更大.
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 置数天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_______
腐蚀.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______性, 发生________腐蚀,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________性,发生
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5c241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f.png)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腐蚀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损害方式。
它是指金属表面在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遭受损害,通常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
虽然一些金属如银、金等比较稳定,但其它金属在常温下或接触不适当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腐蚀。
如何防止金属腐蚀,是工程界长期以来的难题之一。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有化学反应型和电化学反应型两种。
1.化学反应型金属在遇到某些化学物质时,会和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金属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氧化物。
金属外表形成氧化物层,外行称之为锈,通俗来说就是被腐蚀了。
2.电化学反应型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机理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异质腐蚀电池形成了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阳极表面出现金属离子,发生溶解,而阴极情况下保持了金属的完整性。
其中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差异赋予了形成电位,这种电位会影响金属的腐蚀程度。
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过程比较复杂,其腐蚀机理与很多因素都有关,例如温度、PH值、流体速度等。
其中最重要的腐蚀因素是金属质量和表面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金属质量优良的材料比较不容易腐蚀,而粗糙的金属表面则比光滑的面更易遭受腐蚀。
二、金属抗腐蚀技术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问题,例如化工、轻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金属结构。
为了能够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金属的抗腐蚀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腐蚀技术。
1.物理防腐物理防腐指的是通过改变物理状态来保护金属不被腐蚀。
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来防止腐蚀。
这种方法优点是简单并且成本较低,但是该方法的防护效果不够长久。
2.化学防腐化学防腐指使用某些化合物对金属表面进行防护处理,使其生成一层稳定的金属化合物膜,防止腐蚀的发生。
这种方法防护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施工成本较高。
3.材料选择在设计使用金属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使用环境中可能面临的腐蚀因素,并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才能有效防护。
例如耐腐蚀性能极高的不锈钢,仪器、航空、医疗器械、食品工业等领域中都大量使用不锈钢。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02591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f.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交通工具等各个领域。
然而,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遭遇腐蚀的问题,从而导致结构松散、功能降低甚至损坏。
为了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腐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金属的腐蚀原因,以及常见的防腐措施。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由于金属与外界的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性变化。
腐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化学腐蚀:金属遭受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
2. 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形成阳极和阴极区域,导致电子从阳极区域流向阴极区域。
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区域则充当还原的位置,使金属逐渐腐蚀。
3. 气候腐蚀: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硫、酸雨等物质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金属容易受到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防腐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止金属腐蚀,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防腐方法:1. 表面处理:通过给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性物质来防止腐蚀的发生。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镀锌、热浸镀等。
这些方法能够形成一层覆盖在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从而隔离金属与外界物质的接触。
2. 使用防腐涂料:防腐涂料是一种能够有效保护金属表面的涂料。
防腐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可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形成保护膜。
不同环境条件下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防腐涂料,如酸碱性环境、高温环境等。
3. 增加金属合金成分:通过加入一些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合金元素,改变金属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金属抵抗腐蚀的能力。
例如,不锈钢中含有铬等元素,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4. 进行电镀: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作用将一层金属覆盖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方法。
通过电镀可以形成金属层来保护基材,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常见的电镀金属有镀铬、镀锌等。
总结:金属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aea7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7.png)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的第四章第四节,着重介绍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类型,腐蚀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分类,知道何种因素引起腐蚀。
2. 了解金属腐蚀的过程,掌握腐蚀程度的判断方法。
3. 掌握金属的防腐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
4. 了解防腐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学会正确使用防腐涂料。
5.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从职业方向出发,对未来进行规划和预测。
教学重点:1. 腐蚀的种类和原理;2. 防腐的措施和方法;3. 金属腐蚀评价和防腐涂料选用的标准。
教学难点:1. 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反应过程。
2. 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下腐蚀的机理及防止腐蚀的方法;3. 防腐涂料的选用,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的衡量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中的选修内容,通常在年级较高,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学生中教授。
学生应该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电极反应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对于电解质的种类、腐蚀机制等知识掌握不深刻。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防腐涂料及防腐涂料的应用,在实验操作上可能需要师生合作互动。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腐蚀的机理和防护原理。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通过研究具体的防腐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防腐的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
4. 通过实验和模拟仿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 课后安排相关的实验练习以及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视听、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展示相应的实验现象及防腐涂料的应用例子等;2. 小组讨论及实验操作,寻找金属腐蚀的规律;3. 仿真实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4. 队伍合作、个人发现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a4ec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3.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长期暴露于环境中的金属常常会发生腐蚀现象,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对金属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金属的腐蚀过程、主要的防腐措施以及其应用。
一、金属腐蚀过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与环境介质接触时,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过程。
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包括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1.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氧化腐蚀通常发生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中。
2.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化学介质中发生的腐蚀过程。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原电池。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的一部分溶解并释放出电子,而电子被金属的另一部分接收,导致金属腐蚀。
3.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化学腐蚀介质(如酸、碱等)接触时发生的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通常是金属与酸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二、防腐措施为了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其性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主要的防腐措施包括物理防护、金属表面处理和阴极保护。
1. 物理防护物理防护是指通过给金属表面添加保护层来防止其与环境介质接触。
常见的物理防护方法有喷涂、涂覆、镀锌等。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车身常涂有一层防锈漆来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结构或成分,减少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机会。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阳极处理、化学处理和电镀等。
例如,铝合金在阳极氧化处理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3.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电流或电位来减少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附加阳极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管道等需要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金属结构上。
三、应用案例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金属常用于构建骨架和支撑结构。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https://img.taocdn.com/s3/m/3ad29c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5.png)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然而,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现象。
腐蚀不仅会损害金属的外观和性能,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腐措施。
本文将就金属腐蚀的原因、分类以及常用的防腐方法进行探讨。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其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而被破坏的过程。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锈。
2. 酸碱腐蚀:金属与酸碱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腐蚀。
酸性溶液会加速金属腐蚀,碱性溶液则会使其减缓。
3. 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作用会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
4. 氯离子腐蚀:金属与氯离子接触会导致腐蚀,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发生方式和破坏性质,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干腐蚀:金属在干燥环境中,由于氧气和金属表面的反应而发生腐蚀,如铁锈的形成。
2. 湿腐蚀:金属在潮湿环境中,由于水蒸气、液体水和金属表面的反应而发生腐蚀。
3. 化学腐蚀:金属与酸、碱、盐等化学物质接触发生腐蚀。
4. 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如电池中阳极的腐蚀。
三、金属腐蚀的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用的防腐方法:1. 表面处理:金属的表面处理是预防腐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镀层、涂层等方式,形成具有防腐功能的保护层。
例如,电镀、喷涂等方法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韧的保护膜,阻隔氧气和有害物质的侵蚀。
2.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材料。
金属合金具有优越的抗腐蚀性能,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蚀性。
例如,不锈钢就是铁、铬、镍等多种金属元素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3. 主动防护:主动防护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减少金属腐蚀的发生。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a258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8.png)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1. 引言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遭受电化学腐蚀的威胁,这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研究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防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选择一种金属样品,例如铁、铝或镀锌钢板,作为实验的对象。
准备一定浓度的腐蚀介质(酸、盐的溶液等)。
准备电化学测量设备,包括电化学细胞、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时器。
2.2. 实验步骤2.2.1. 清洗样品将金属样品用酸或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样品,并用乙醇擦干。
2.2.2. 构建电化学细胞将清洗好的金属样品作为工作电极,将参比电极放入腐蚀介质中。
连接电化学测量设备,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2.2.3. 进行电化学实验用计时器控制实验时间,在一定时间内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腐蚀速率等相关参数。
3. 实验结果分析3.1. 腐蚀速率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样品的腐蚀速率,即单位时间内金属的损失量。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不同环境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3.2. 析出产物分析腐蚀过程中,金属会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化学物质。
可以通过质量分析仪器(如质谱仪、能谱仪等)对析出产物进行分析,以了解腐蚀机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3.3. 表面形貌观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显微观察仪器,观察金属在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差异。
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的微观结构变化。
4. 防腐方法研究4.1. 表面处理通过涂覆保护层、表面镀层、阳极保护等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质,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4.2. 添加抑制剂在腐蚀介质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抑制剂,可以阻止金属与介质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减缓金属腐蚀速率。
4.3. 电化学防腐利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阻挡层,阻止腐蚀介质进一步侵蚀金属。
5. 结论通过电化学腐蚀与防腐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金属元素的腐蚀行为,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腐蚀机理。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29b3c10192e45361066f5ea.png)
1、原理 防止金属失电子 2、电化学防护 ⑴ 牺牲阳极保护法
(原电池原理)
形成原电池反应时, 负极材料很快被腐蚀, 而正极材料不容易被 腐蚀(被保护)。
⑵.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电解池原理 将被保护金属作为 电解池的阴极,另一 导电物质作为阳极, 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 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辅助阳极 (石墨)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
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 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法>有一般防腐条件保护>无防腐条件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上述各情况下,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
顺序是 5、2、1、3、4 。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小结:电解池及原电池的应用----金属的防护
1)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①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 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②同一种金属的腐蚀: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2)金属的防护方法
①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②覆盖保护层 ③电化学保护法 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钢铁的腐蚀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发生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O2 并呈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呈现较 ( O ) 条件 极弱酸性或中性,反应中 强酸性。反应时有 H2 2 得电子被还原为 OH
。
析出。
负 极 电极 反应 正 极
2Fe-4e-=2Fe2+ O2+2H2O+4e-=4OH-
Fe-2e-=Fe2+ 2H++2e-=H2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思考与交流:根据你的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历,说说 金属有哪些防护方法? 1、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而增强抗腐蚀能力 (不锈钢、青铜器)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1)涂矿物质油脂,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 (2)镀抗蚀金属--电镀、热镀、喷镀法。 (3)用化学方法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 3、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轮船船身上的锌块、地下钢铁管道接镁块)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9f7909de80d4d8d15a4fde.png)
【知识梳理归纳】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金属的腐蚀(1)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2)实质金属原子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金属发生了反应.(3)类型根据与金属不同,可分为腐蚀和腐蚀.2.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等)或非电解质液体(如石油)等直接发生而引起的腐蚀.3.电化学腐蚀(1)概念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2)分类以钢铁的腐蚀为例【问题探究】将纯铁放入稀H2SO4中,发生的是析氢腐蚀吗?提示:不是.析氢腐蚀是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接触到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纯铁与稀H2SO4发生的是化学腐蚀.二、金属的防护1.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如制成等.2.金属表面加保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3.电化学保护(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更的金属,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极.(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极相连,作电解池的极.【自我诊断训练】1.(2012·福建高三质检)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2.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 H2O === M(OH)n+n/2H2↑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装入蒸馏水后,铁块腐蚀速率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C.Ⅱ>Ⅰ>Ⅲ D.Ⅱ>Ⅲ>Ⅰ4.下列有关钢铁制品防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铁门、铁窗表面涂上油漆B.自行车各部件因有防护涂层或电镀等防腐措施,所以不需要停放在遮雨的地方C.家用铁制厨具每次用完后应擦干放置在干燥处D.把挡水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且构成回路,可减小铁闸门的腐蚀速率5.(1)将铜棒与锌棒用导线连接,依次插入分别盛有:①硫酸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硫酸钠溶液的三个烧杯中,此时,铜棒上发生的主要反应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金属的腐蚀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2.金属腐蚀快慢的影响因素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活泼金属因被腐蚀而损耗.金属腐蚀的快慢与下列两种因素有关:(1)与构成原电池的材料有关,两极材料的活泼性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越快,金属被腐蚀的速率就越快.(2)与金属所接触的电解质强弱有关,活泼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一般说来可用下列原则判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真题典例感悟*】【例1】(2011·浙江卷)将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金属腐蚀的原理
![金属腐蚀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b304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e.png)
金属腐蚀的原理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使金属失去其原有的性能和外观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原理主要涉及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两方面。
1. 电化学腐蚀:在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金属表面上会形成一个电化学反应的界面,即金属溶液间的电极。
在这个界面上,存在氧化和还原反应。
金属表面的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并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而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域发生还原反应,即电解质中的阴离子接受电子,并在金属表面上发生沉积或析出。
这些电化学反应导致了金属表面的腐蚀。
2. 化学腐蚀:金属腐蚀还可以通过直接与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引起。
例如,金属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如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
金属还可以与酸、碱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主要是由于金属与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破坏。
除了电化学和化学反应,金属腐蚀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湿度、温度、金属表面的质量、表面处理等。
湿度和温度的提高促进了金属腐蚀的发生,而金属表面的质量和表面处理可以对腐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金属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丧失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甚至导致设备和结构的损坏和失效。
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采取防腐措施或使用耐腐蚀材料来延缓金属腐蚀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及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及金属的腐蚀与防腐](https://img.taocdn.com/s3/m/31bdc8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5.png)
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及金属的腐蚀与防腐金属是一类常见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金属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与还原反应以及腐蚀现象,对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过程以及腐蚀现象,并探讨预防和防腐的方法。
一、金属的氧化与还原反应1. 氧化反应金属在与氧气接触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即铁锈。
氧化反应的典型特征是金属物质的质量增加、体积增大和颜色变化。
这是由于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具有正电荷的金属离子。
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逆过程,也是金属物质的质量减少和还原性质恢复的过程。
在还原反应中,金属离子获得电子,恢复为金属原子。
例如,将氧化铁加热与经过一定还原条件后,可以还原为金属铁。
二、金属的腐蚀与防腐1.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现象,腐蚀不仅影响金属的外观,还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和性能下降。
腐蚀的产生是由于金属在水、氧气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和破坏金属晶体结构。
2. 腐蚀的类型金属的腐蚀可以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种类型。
湿腐蚀是在水或者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的腐蚀。
湿腐蚀的速度取决于环境中水的浓度、温度、氧气含量和金属材料的特性。
湿腐蚀的常见类型有电化学腐蚀、氧化腐蚀和酸腐蚀等。
干腐蚀是在干燥环境中发生的腐蚀,也称为气态腐蚀。
干腐蚀的发生与金属表面与气体中的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关,常见类型有气体腐蚀、热氧化和高温腐蚀等。
3. 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的损害,可以采取以下防腐方法:(1)物理防腐:采用物理手段尽量减少金属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如镀层、覆盖物等。
(2)化学防腐:通过化学方式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质,形成耐蚀保护层。
例如,将金属表面涂覆防腐漆、防腐油等。
(3)电化学防腐: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作为阴极,通过外加电压防止金属腐蚀。
如防腐电镀技术。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6e7759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b.png)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概述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遭受腐蚀的侵害。
腐蚀是指金属在与环境介质接触时,由于电化学反应而引起金属发生失效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包括腐蚀的原因、机理以及防控方法。
一、腐蚀的原因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金属本身、腐蚀介质以及金属与腐蚀介质之间的接触。
这三要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蚀的发生。
1. 金属本身:金属是由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晶体结构。
正离子以金属键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而自由电子负责传导电流。
金属在腐蚀环境中,自身的电化学性质决定了其腐蚀行为的特点。
2. 腐蚀介质:腐蚀介质是指与金属直接接触的物质。
腐蚀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对金属腐蚀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含有氧、硫、氯等活泼元素的腐蚀介质对金属腐蚀性较大。
3. 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形式有三种:干接触、湿接触和涂层接触。
不同的接触方式会对腐蚀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腐蚀的机理腐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和阳极溶解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腐蚀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之一。
金属表面被氧化形成金属离子,而在其他位置则还原生成金属。
2. 阳极溶解反应:在腐蚀过程中,金属中存在着局部腐蚀区域,形成阳极和阴极两个区域。
阳极溶解是通过电子的流动使得阳极区域的金属析出并氧化溶解。
三、腐蚀的防控方法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方法。
常见的防腐蚀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表面处理:通过涂层、涂漆等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防护层,隔绝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
常用的防护材料有油漆、涂料、涂层等。
2. 金属选择:选择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镍合金等。
这些金属具有较均匀的组织结构和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3. 电化学保护:通过外加电位、阳极保护等方法,改变金属与腐蚀介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04ee1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6.png)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电化学腐蚀对于许多材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导致设备和结构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腐措施。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并验证不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实验一:阳极和阴极的腐蚀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个电极:一个作为阳极,一个作为阴极。
我们还将使用一种称为NaCl的电导液体来模拟腐蚀环境。
实验材料:- 金属片(可以选择铜、铁或铝)- NaCl溶液- 电导仪- 电源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片,并优先清洁表面以确保无杂质。
2. 将一个金属片置于NaCl溶液中,作为阳极。
3. 将另一个金属片也置于NaCl溶液中,作为阴极。
4. 将电导仪的阳极引线连接到阳极金属片上,阴极引线连接到阴极金属片上。
5. 打开电源,并逐渐增加电压,记录下电流的变化。
6. 观察金属片表面是否出现腐蚀痕迹,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阳极的金属片的电流逐渐增加,而阴极的金属片的电流变化较小。
此外,阳极金属片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蚀痕迹,而阴极金属片的表面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坏。
实验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比较不同的防腐措施对于减缓金属腐蚀的效果。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防腐措施进行比较:喷涂防锈漆、热镀锌和电镀。
实验材料:- 金属片(同实验一)- NaCl溶液- 喷涂防锈漆- 热镀锌液- 电镀液- 电导仪- 电源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片,并分别涂上喷涂防锈漆、热镀锌和电镀。
2. 将这些金属片置于NaCl溶液中,并进行相同的电流测试。
3. 观察每个金属片的腐蚀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腐蚀环境下,喷涂防锈漆和电镀均有效地减缓了金属片的腐蚀速度,而热镀锌效果较差。
金属片上喷涂了防锈漆的部分几乎没有腐蚀痕迹,而电镀处理的金属片也只有轻微的腐蚀痕迹。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验证了电化学腐蚀对金属的破坏性,以及不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喷涂防锈漆和电镀被证明是较为有效的防腐方法,可以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https://img.taocdn.com/s3/m/d5490cc981c758f5f61f67ba.png)
§9.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分两类:
(1)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等因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作用进行时无电流产生。
(2)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潮湿空气或电解质溶液等,因形成微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而使金属发生腐蚀。
这种由于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例如:将含有杂质的粗锌放入稀硫酸中,腐蚀速度比纯锌快。
既有化学腐蚀,又有电化学腐蚀
二、金属的防腐
1、非金属保护层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搪瓷、塑料、沥青等,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
2、金属保护层在需保护的金属表面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镀上Au,Ag,Ni,Cr,Zn,Sn等金属,保护内层不被腐蚀。
3、电化学保护
(1)保护器保护将被保护的金属如铁作阴极,较活泼的金属如Zn作牺牲性阳极。
阳极腐蚀后定期更换。
(2)阴极电保护外加电源组成一个电解池,将被保护金属作阴极,废金属作阳极。
(3)阳极电保护用外电源,将被保护金属接阳极,在一定的介质和外电压作用下,使阳极钝化。
4、加缓蚀剂在可能组成原电池的系统中加缓蚀剂,改变介质的性质,降低腐蚀速度。
5、制成耐蚀合金在炼制金属时加入其他组分,提高耐蚀能力。
如在炼钢时加入Mn,Cr等元素制成不锈钢。
三、金属的钝化。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8cc46121453610661ed9f4f3.png)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摘要:金属腐蚀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进行防护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以及金属防腐方法。
关键词:金属、腐蚀机理、防腐蚀一、前言金属材料的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和周围介质接触时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破坏现象。
对于金属而言,在自然界大多是以金属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从热力学的观点来看,除了少数贵金属(如金、铂等)外,各种金属都有转变成离子的趋势。
因此,金属元素比它们的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自由能,必然有自发地转回到热力学上更稳定的自然形态——氧化物的趋势。
电化学保护是指在电化学腐蚀系统中,通过施加外加电流将被保护金属的电位移向免蚀区或钝化区,以降低金属腐蚀程度,这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的腐蚀控制措施。
在一定条件下,电化学保护不仅能防止金属在海水、土壤或化工介质中的腐蚀,而且还能防止金属发生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若将电化学保护与涂料、缓蚀剂联合起来,可取的更好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效果。
目前电化学保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造船、海洋工程、石油和化工等部门,并作为一种标准的防腐蚀措施列入规范与法规之中。
由于金属材料的腐蚀可造成设备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甚至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腐蚀的防护成为急需发展的学科,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弄清腐蚀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机理1、腐蚀概念金属表面由于外界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变质及损坏的现象或过程称为腐蚀。
2、电化学腐蚀机理反应过程同时有阳极失去电子的阳极反应,阴极获得电子的阴极反应以及电子的流动,其历程服从电化学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金属表面组织结构不均匀,上述的一对电化学反应分别在金属表面的不同区域进行在。
例如当把碳钢放在稀盐酸中时,在钢表面铁素体处进行的是阳极反应(即Fe→Fe2++2e-),而在钢表面碳化铁处进行的则是阴极去极化反应(即2H++2e-→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李泽升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级环境科学1班摘要:腐蚀现象都是由于金属与一种电解质(水溶液或熔盐)接触,因此有可能在金属/电解质界面发生阳极溶解过程(氧化)。
这时如果界面上有相应的阴极还原过程配合,则电解质起离子导体的作用,金属本身则为电子导体,因此就构成了一种自发电池,使金属的阳极溶解持续进行,产生腐蚀现象。
关键词:电化学腐蚀原理晶间腐蚀均匀腐蚀应力腐蚀防护与应用镀层阳极保护一、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由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这样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便显得非常的重要,本论文主要综合讲述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以及讨论了有关现实生产生活中具体的防护措施,以更好的指导现实实践。
二、电化学腐蚀原理金属表面由于外界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变质及损坏的现象或过程称为腐蚀。
介质中被还原物质的粒子在与金属表面碰撞时取得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而被还原,与失去价电子的被氧化的金属“就地”形成腐蚀产物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这样一种腐蚀过程称为化学腐蚀。
由于金属是电子的良导体,如果介质是离子导体的话,金属被氧化与介质中被还原的物质获得电子这两个过程可以同时在金属表面的不同部位进行。
金属被氧化成为正价离子(包括配合离子)进入介质或成为难溶化合物(一般是金属的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或金属盐)留在金属表面。
这个过程是一个电极反应过程,叫做阳极反应过程。
被氧化的金属所失去的电子通过作为电子良导体的金属材料本身流向金属表面的另一部位,在那里由介质中被还原的物质所接受,使它的价态降低,这是阴极反应过程。
在金属腐蚀学中,习惯地把介质中接受金属材料中的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叫做去极化剂。
经这种途径进行的腐蚀过程,称为电化学腐蚀。
在腐蚀作用中最为严重的是电化学腐蚀,它只有在介质中是离子导体时才能发生。
即便是纯水,也具有离子导体的性质。
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最常见的去极化剂是溶于水中的氧(O2)。
例如在常温下的中性溶液中,钢铁的腐蚀一般是以氧为去极化剂进行的:如果氧供应充分的话,Fe(OH)2:还会逐步被氧化成含水的四氧化三铁Fe3O4·mH2O和含水的三氧化二铁Fe2O3·nH2O。
钢铁在大气中生锈,就是一个以O2为去极化剂的电化学腐蚀过程,直接与金属表面接触的离子导体介质是凝聚在金属表面上的水膜,而最后形成的铁锈是成分很复杂的铁的含水氧化物,有时还有一些含水的铁盐。
一般氧最易到达铁锈的最外层,其中铁是三价;铁锈最里层,铁是二价;中间层有可能是含水的四氧化三铁。
在水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的去极化剂是H+。
在常温下,对铁而言,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以H十离子为去极化剂而腐蚀,其过程是:阳极: Fe-Fe2+ +2e阴极: 2H++2e H2总的反应: Fe+2H+Fe2++H2故此时腐蚀反应产物是氢气和留在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
除了氧和氢离子这两种主要的去极化剂外,在水溶液中往往还有由其他物质作为去极化剂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例如在酸性溶液中有+3价的Fe3+ 离子时,它可以作为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去极化剂而还原成为+2价的亚铁离子Fe2+ : Fe3++e Fe2+在用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即所谓“酸洗”时,锈层溶于酸中,形成一定量的Fe3+离子和Fe2+离子。
Fe3+ 离子就可以作为去极化剂使钢铁腐蚀。
如果酸液面上有空气,Fe2+ 离子可以在液面附近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成为去极化剂。
这就形成了一循环过程:Fe3+ 离子在钢铁表面作为去极化剂还原成Fe2+ 离子,再到液面附近被O2氧化成Fe3+ 离子,继续作为去极化剂使钢铁腐蚀起着“氧的输送者”的作用。
虽然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本身就是有效的去极化剂,但由于常温压下O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由其去极化而引起的腐蚀速度是不大的。
有2“氧的输送者”存在时,腐蚀速度就会大大增加。
三、电化学腐蚀的分类上述金属腐蚀现象,都是假定阳极和阴极反应是在金属表面相同的位置发生的,这样引起的金属腐蚀是均匀的,称为均匀腐蚀,见图6.1 (a)。
实际上,金属中总是或多或少含有杂质,是不均匀的。
有些金属中还有目的地加入其他成分以改善其机械性能或耐腐蚀性,例如合金,但也因此引进了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有些金属构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内应力,同样造成不均匀性。
另外,腐蚀介质也可能因浓度差等原因产生局部的不均一性。
这种金属/溶液界面的不均一性是产生局部腐蚀的原因。
局部腐蚀的危害比均匀腐蚀要严重得多,因为金属腐蚀的阳极反应和共扼阴极反应,由于金属/溶液界面的不均一而产生了空间分离,阳极反应往往在极小的局部范围内发生,此时总的阳极溶解速率虽然仍旧等于总的共扼阴极反应速率,但是阴极电流密度(单位面积内的反应速率)却大大增加了,即局部的腐蚀强度大大加剧了。
例如一根均匀腐蚀的铁管可以连续使用很长时间而无大碍,但如局部腐穿就只能报废。
典型的局部腐蚀有孔蚀(见图6.1(b))、晶间腐蚀见图6.1(c)、脱成分腐蚀、冲蚀(见图(e))和应力腐蚀破裂见图(d)等。
(a)均匀腐蚀全面腐蚀(b)孔蚀(c)晶间腐蚀(d)应力腐蚀破裂孔蚀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直径小于1mm并向板厚方向发展的孔。
介质发生泄漏,大多是孔蚀造成的,而且它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大多为每年数毫米。
晶间腐蚀是沿着金属材料的晶界产生的选择性腐蚀,尽管晶粒几乎不发生腐蚀,但仍然导致材料破坏。
例如,不锈钢贫铬区产生的晶间腐蚀,是由Cr23 C6等碳化物在晶界析出,使晶界近旁的铬含量降到百分之几以下,故这部分耐蚀性降低。
铝合金、锌、锡、铝等,也存在由于在晶界处不纯物偏析,导致晶界溶解速度增加的情况。
合金中某特定成分由于腐蚀溶解而减少,被称为脱成分腐蚀。
例如,黄铜脱锌腐蚀,它容易发生在含有氯离子的高温水中,机理究竟是锌溶解而铜不被腐蚀,还是Zn和Cu同时溶解,然后铜又析出,尚未搞清楚。
家用热水器所用的黄铜制龙头,经几年使用后变成铜色,这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这种腐蚀的实例。
冲蚀是在冲击的机械作用下,材料表面发生磨损的同时又加入腐蚀作用,两者相互促进,产生严重的侵蚀。
气相流体中的液滴、液相流体中的固体粉末、液体中旋涡产生的空穴、弯管等部位发生的涡流等,都能破坏表面膜,加速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是一种在特定环境组合下,如铝合金和不锈钢与氯化物水溶液、铜合金与氨水、碳钢和碱性水溶液等,由于低的拉应力导致金属材料破裂的现象。
破裂有沿晶(晶界破裂)和穿晶(晶粒破裂)两种。
它们对于受应力的器械危害最大,如高压锅炉、飞机上侧面薄壁、钢索、机器的轴等,如果发生这类腐蚀就可能突然崩裂而酿成事故。
四、金属的电化学防腐蚀从腐蚀角度保护金属材料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材料与腐蚀环境隔离。
例如有机涂料、无机物的搪瓷等涂覆金属表面以使材料与腐蚀环境隔绝。
当这些保护层完整时是能起到保护作用的。
这里主要介绍已广为人们采用的电化学防腐蚀方法。
1.金属镀层用电镀法在金属的表面涂一层别的金属或合金作为保护层。
例如自行车上镀铜锡合金当底,然后镀铬,铁制自来水管镀锌以及某些机电产品镀银或金等都可以达到防腐蚀目的。
电镀是借助于电解作用,在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薄层其他金属的方法。
包括镀前处理(除油、去锈)、镀上金属层和镀后处理(钝化、去氢)等过程。
电镀时,将金属制件作为阴极,所镀金属作为阳极,浸人含有镀层成分的电解液中,并通人直流电,经过一段时间即得沉积镀层。
2.阳极保护它是指用阳极极化的方法使金属钝化,并用微弱电流维持钝化状态,从而保护金属。
此法是基于对金属钝化现象的研究提出的。
因此,要弄清阳极保护的原理,首先要明白金属钝化的原理。
金属阳极溶解时,在一般情况下,电极电势愈正,阳极溶解速度愈大。
但在有些情况下,当正向极化超过一定数值后,由于表面某种吸附层或新的成相层的形成,金属的溶解速度非但不增加,反而急剧下降。
在金属被化学溶解时也有类似情形。
例如铁浸在硝酸溶液中,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铁的溶解速度加快。
但当硝酸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铁的溶解速度反而显著降低。
这种在强化条件下金属正常溶解反而受到阻抑的现象叫做金属的钝化。
恒电势阳极极化曲线用控制电势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可以清楚地了解金属的钝化过程。
如图所示就是典型的恒电势阳极极化曲线。
曲线分为四个区域AB段为活性溶解区,金属进行正常的阳极溶解。
当电势达到时,金属发生了钝化过程。
金属的溶解速度剧烈降低,故为临界钝化电势。
BC段是过渡钝化区,金属表面由活化状态过渡到钝化状态。
CD段是稳定钝化区,这一段电势区通常达1~2V,有的金属甚至可达几十伏,在此电势范围内金属的钝化达到稳定状态,金属的溶解速度达到最低值,在整个CD段溶解速度几乎保持不变。
DE段是过钝化区,当进入DE段,这时金属溶解速度又得新加快,造成这一现象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金属的高价态溶解,另一种可能是发生了其他的阳极反应,例如氧的析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把浸在介质中的金属构件和另一辅助电极组成电池,用恒电位仪把金属构件的电势控制在CD段内,则可以把金属在介质中的腐蚀降低到最小限度。
这种用阳极极化使金属得到保护的方法叫阳极保护。
具体实施时,可把准备保护的金属器件作阳极,以石墨为阴极,通入大小一定的电流密度。
并使阳极电位维持在钝化区间,这样金属器件就得到了保护。
在钝化态,金属的溶解速度一般是10-6~10-8A·cm-2,比活化态小103~106倍,因而可以认为金属得到了保护。
参考文献[1] 张秋霞主编《材料腐蚀与防护》2000年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 张云兰刘建华《非金属工程材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3] 黄永昌《金属腐蚀与防护》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4] 朱相荣王相润等《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5] 章葆澄等《防腐蚀设计与工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6] [英]霍尔C.著,王佩云,曾佳华译.聚合物材料.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7] 李刚、刘敬服.材料腐蚀与控制工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王日义.海水冷却系统的腐蚀及其控制,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9] 水工钢闸门的腐蚀与防护措施作者:李锋,费小霞,李华, 期刊治淮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2007年第01期[10] 水工钢闸门腐蚀检测探讨作者:杨军, 期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纵横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2009年第06期[11] 水工钢闸门腐蚀状况评估及防腐蚀技术 Corrosion evaluation and corrosion-resistance technology for hydraulic steel gate 作者:魏敏, 期刊水利技术监督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WATER RESOURCES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