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第7章

合集下载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_第7章2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_第7章2

率因数pf=0.5,欲并联电容使负载的功
率因数提高到0.8(滞后),求电容。
解:负载电流有效值:
P
1.1103
I
10A
U pf 220 0.5
I' I
U C
IC
感性 负载
感性负载的阻抗角: Z arccos 0.5 60 设电压相量为: U 2200 V
则负载电流相量: I 10 60 A
并联电容后,电源电流有效值:
I ' P 1.1103 6.25A U pf ' 220 0.8
由于pf’=0.8 (滞后), 因此功率因数角:
Z ' arccos 0.8 36.9
I' 6.25 36.9 A
I'
U
IC I
IC I'I 6.25 36.9 10 60 5 j3.75 - (5 - j8.66) 4.9190 A
所获最大功率:
Pmax
U
2 oc
4 Ro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工作于正弦稳态的
网 络 向 一 个 负 载 ZL=RL+jXL 供 电 , 由 戴
维南定理(其中 Zo=Ro+jXo),则在负载阻
抗等于含源网络输出阻抗的共轭复数(即
)时ZL,
*
Zo
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平均功率:
Pmax
U
2 oc
4 Ro
满足 ZL 的Z* o匹配,称为共轭匹配。
5、无功功率
p(t) U I cosZ U I cos(2 t Z ) U I cosZ U I cosZ cos 2t U I sin Z sin 2 t U I cosZ (1 cos 2 t) U I sin Z sin 2 t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七章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七章答案

i2 (t) 2 co 4s t 0 (5 0 )0 A, I2 250A
电压滞后电流900,该二端元件为电容元件

(3) u 3 (t) 1c 0o 2s0 t (6 0 )0 V,U3 5 260V
i3(t)5si2 n0 (t 0 15 )A0 , I•3
52 2
60A
电压与电流同相位,该二端元件为电阻元件
OC
S
S
等效阻抗: Z j2 eq


U
I OC 5.774 j6.667 8.819 130.89
Z j5 eq
8.如图所示电路,求其戴维南等效相量模型。
解:求开路电压,根据如图的相量模型:

I
3 0 6
3 0 6 4 4 ( 1 j) 2 ( 1 j)
9 j6 j6 /j6 / 9 j6 j 31 j 2
8.819 130.89
j5
(3)叠加定理,等效电路图为图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1j2j 2j51 030 2 3 030A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I2
100j10A,
j3
3
• ••
总电流 II1I2 5 .77 j4 6 .67 A (4)戴维南定理,等效电路图为图
开路电压:



U I j2 U 1030 j2 100 20 j17.32
1 jC
• I


B.U (R C) I
D.

U
R
1 jC

I

R
I
+•
U
C
-
图 选择题 5 图

邱关源五版电路 第七章-文档资料

邱关源五版电路 第七章-文档资料
10
0
u ( t ) 10 e kV t 0 V
2500 t
uV (0+)= - 10000V
造成 V 损坏。 -10kV
4
例3: Photoflash Unit
2k R1 1 S 80V US 2 + 4 R2 C uC photolamp 2mF
BUCT
i
?
US
U R
在冲激函数激励下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注意:激励是冲激函数,响应不一定是冲激函数。 方法1: 积分法 (1)关键是求得冲激过后瞬间,在储能元件上所获得 的状态变量的初始值uC(0+)或 iL(0+); (2)然后求零输入响应的过程:
BUCT
步骤: A、用戴氏(或诺顿)定理将电路简化;
B、对电路列写KVL或KCL方程→积分→求得状态 变量的初始值uC(0+)或 iL(0+) ; C、用三要素法写出t≥0后的电路响应 零输入响应) f (t)= f (0+) e-t/ (t) 。
(t )
9
2.延迟的单位阶跃函数 (t-t0)
BUCT
1
0
t0
t
0 (t t0) (t t0) 1 (t t0)
3.用单位阶跃信号可方便地表示各种信号
例1
1 0
f(t) 1
f(t)
(t) t - (t-t0)
f ( t ) ( t ) ( t t ) 0

解:方法1:
u s( t )
Us 0
用阶跃函数表示激励,求阶跃响应。
us (t) =Us (t) –Us (t–)
RC电路电容端电压uC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t ) s ( t ) ( 1 e ( t ) u C

电路第五版 罗先觉 邱关源 课件(第七章)课件

电路第五版 罗先觉 邱关源 课件(第七章)课件

2
零输入响应:仅由电路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
(输入激励为零) 零状态响应:仅由输入激励引起的响应。 (初始储能为零)
1. RC电路的放电过程:
如右图,已知uc(0-)=U0,S 于t=0时刻闭合,分析t≧0 时uc(t) 、 i(t)的变化规律。 +
i(t)
S uc(t) R
+ uR(t) -
(a)
i ()=12/4=3A
例3:如图(a)零状态电路,S于t=0时刻闭合,作0+图 并求ic(0+)和uL(0+)。 S Us ic
+ uc -
R2 L
S
↓iL
ic(0+) C
Us R1
R2 L
C R1
+ uL -
+ uL(0+) -
(a) 解: ① t<0时,零状态 →uc(0-)=0 iL(0-)=0 ② 由换路定理有:uc(0+)= uc(0-) =0 iL(0+)= iL(0-) =0 作0+图: 零状态电容→零值电压源 →短路线 零状态电感→零值电流源 →开路 ③ 由0+图有:ic(0+)=Us/R1 uL(0+)=uR(0+)=Us
uc(0+)= uc(0-) =8V
② 由换路定理有: iL(0+)= iL(0-) =2A 作0+等效图(图b)
S i 12V + R3 Us
2 R1 + uc (a) + R2 5 ic + iL 12V uL 4 i(0+) Us
R1 +
5
ic(0+) 8V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第7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第7章
本章主要讨论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首先建立动态电路的相关概念,如换路、瞬态、稳态,以及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等。对于由RLC组成的二阶电路,深刻理解了其不同动态响应的形式和物理机理,以及与RLC元件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牢固掌握动态电路初始条件求法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动态电路,以及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通过引例闪光灯电路,进一步阐释了电路构成、工作方式和元件参数选择的实际应用。在详细解析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条件时,阐述了过渡过程、换路的概念,以及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求解方法,包括电容电压和电立初始条件。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电路分析基础第七章__二阶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第七章__二阶电路

第七章二阶电路重点要求:1. 理解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过渡过程的三种情况;2. 了解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击响应。

3.学习数学中的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反变换的方法;4.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电路的过渡过程的方法。

1§7-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

典型的二阶电路是RLC串联电路。

求全响应方法:1.经典法(时域分析法)全响应= 稳态分量(强制分量) + 暂态分量(自由分量)2.拉普拉斯变换法(频域分析法)2响应曲线:U 0u C , u L , i 0ωtiu Cu L§7-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20p ααω=−±−一. 问题的提出经典法解动态电路过渡过程存在的问题:对较复杂的电路,联立求解微分方程特别是定积分常数比较困难。

若激励不是直流或正弦交流时,特解不容易求得。

二. 拉氏变换法用积分变换的原理简化求解电路过渡过程时域电路解微分方程时域响应f(t)取拉斯变换复频域电路解代数方程复频域响应F(s)取拉斯反变换7.2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应用拉氏变换法进行电路分析称为电路的一种复频域分析方法,也叫运算法!是数学中的一种积分变换.优点:对复杂电路﹑无稳态情况﹑换路时出现强迫跃变等用拉氏变换法较经典法方便。

三.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设函数f(t)在0≤t ≤∞时有定义,则积分称为原函数f(t)的拉普拉斯变换(象函数)。

()dte tf s F st∫∞−−=0)(式中s=σ+ j ω----复频率。

单位:熟悉的变换:相量法⎩⎨⎧=∫∞+∞−)s (21)(ds e F j t f stj c j c π反变换正变换ZH1.象函数F (s)存在的条件:∞<∫∞−−dt et f st0)(说明:电路分析中的函数都能满足上述条件。

2. 在电路中积分的下限定义为“0-”, 更有实际意义(将奇异函数也包括在内)。

[][]⎩⎨⎧==−)( )()( )( S F t f t f S F 1简写正变换反变换在电路分析中通常直接查表得到。

《电路》第五版 课件 第7章

《电路》第五版 课件 第7章
− 1 t RC
c
全解
uc = uc′ + uc′′ = U s + Ae
由初始条件u 确定积分常数A 由初始条件 c(0+)=U0确定积分常数
uc (0+ ) = A + U s = U 0
∴ A = U0 − U s
− 1 t RC
uc (t ) = U s + (U 0 − U s )e
强制分量 稳态分量) (稳态分量)
1 t = iL (0− ) + ∫ u (ξ )dξ L 0−
Ψ=LiL
ψ = ψ (0− ) + ∫ u (ξ )dξ
0−
t
当u(ξ) 为有限值时 iL(0+)=iL(0-) Ψ(0+)=Ψ(0-)
∫0
0+

u (ξ )dξ → 0
磁链守恒
换路定理
uc(0+)=uc(0-) q(0+)=q(0-) iL(0+)=iL(0-) Ψ(0+)=Ψ(0-)
t
uc(0-)
换路定理
t =0+等 等 效电路
uc(0+)
ic(0+)
(1)由t=0-电路求uc(0-) 电路求 (1)由 电路 uc(0-)=8V ic(0-)=0≠ic(0+) (2)由 电阻(2)由换路定理
电路
uc(0+)=uc(0-)=8V
电阻 (0 ) ic + 电路
电路求 (3)由 (3)由t=0+电路求ic(0+)
思考题: 思考题:含有两个储能元件的电路
求iC(0+)和uL(0+) 和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第七章 一阶电路jat7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第七章 一阶电路jat7

vC ke
vCp是非齐次微分方程
vCp
dvCp dt
t≥0
RC
vCp E
的任意一个特解。方程等式右边的函数称为强制函数。该方 程所描述的电路状态称为强制状态,而特解vCp称为vC的强制 分量,它与强制函数或输入波形有关。若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是周期函数或常量,则此时的强制状态称为稳定状态,或简 称稳态;相应地称强制分量为稳态分量或稳态响应。

L R
u 、i Io RI o uR 0 uL iL t
-RI o
对于一阶线性定常电路来说,零输入响应可以看作是在 0≤t<≦区间内定义的一个波形,它是初始状态的一个线性 函数。即零输入响应是初始状态的线性函数。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零输入响应是在电路输入为零时,仅 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它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和电路的 元件参数和拓扑结构,对于线性定常的一阶RC电路和RL电路 来说,它们的零输入响应分别为
+ u C -
则:
uC (t ) 10 (1 e 100t )V duC iC (t ) C 5e 100t m dt uC (t ) 5 iC (t ) (1 e 100t )m 6 3
二、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如图,S闭合后,根据KVL,有:
+ S(t=0) R
第七章 一阶电路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只含一个
动态元件的线性定常电路,这种电路
是用线性、常系数一阶常微分方程来
描述。
7-1 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运用 7-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5 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原理 7-6 分解方法和叠加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要 素方法 7-7 阶跃响应和分段常量信号响应 7-8 冲激响应 7-9 卷积积分 7-10 瞬态和稳态 正弦稳态的概念 7-11 子区间分析 方波激励的过渡过程和稳态

电路原理 第五版 第五版 第七章(3)

电路原理 第五版 第五版 第七章(3)
(3)求通解 求通解 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为: 特征根为:
2
P + 200P + 20000 = 0
2
P= -100 ± j100
∴i = 1 + Ae
(4)定常数 定常数
−100t
sin(100t +ϕ)
ϕ = 45o A = 2
1 + Asinϕ = 2 ← iL (0+ ) + 100Acosϕ −100Asinϕ = 0 ← uL(0 )
(3)
uc = Ae−25t sin(139t +θ ) uc (0+ ) = 25 Asinθ = 25 139cosθ − 25sinθ = − 5 duc c = −5 10−4 dt 0 A = 355 ,θ = 176
uc 355 25 0
uc = 355e−25t sin(139t +1760 )V
U0 A= sin β
ω,ω0,δ间的关系 间的关系: 间的关系
ω ,β = arctg δ
ω0
ω β δ
ω sin β = ω0
ω0 −δ t uc = U0e sin(ωt + β ) ω
ω0 A = U0 ω
ω0 uc是其振幅以± U0为包线依指数衰减的正 弦函数。 弦函数。 ω
t=0时 uc=U0 时
t t=0+ ic=0 , t=∞ i c=0 ∞ ic>0 t = tm 时ic 最大 0< t < tm i 增加 uL>0 增加, i 减小 uL <0 减小,
duc − U0 p1t p2t ic = −C (e − e ) = dt L(P − P ) 2 1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第七章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第七章

(1 Re2 ) RL' R f RS
7.3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收音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当 收音机整机的增益确定以后,收音机输出的声音信号将随着环境因素的 变化而变化,影响收听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收音机电路中增 设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7章 负反馈放大器 学习要点:
1.反馈的概念和组态的判断。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作用。
7.1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图 6-1 反馈放大器组成框图
7.1.1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指的是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中取出部
分或全部的输出信号,通过适当的途径回送到输入端,对输入信号进行调控的过程。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以选频放 大器为核心组成的,电路中的选频 放大器和检波电路串联组成电压并 联负反馈放大器。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选频放大器没有信号输入时,检波电路也没有信号 输出,在二极管导通电阻为零的条件下,选频放大器的下偏流电阻为 Rb2+Rp,三极管VT基极的电位固定。当选频放大器输入符合设计要求的 输入信号时,检波电路输出的负极性信号经R1,C1和Rb2,Cb组成的滤 波电路处理后,产生一个负极性的直流信号,叠加到 Rp的电位点上,使 三极管VT有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和增益,保证有足够大的信号输出到音 频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
采集的渠道及与输入端连接方式的不同,还有直流反馈、交流反馈或交直流反馈,
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之分。凡反馈信号是直流的称为直流
反馈;凡反馈信号是交流的称为交流反馈;凡反馈信号是交、直流均有的称为交
直流反馈;凡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的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取自输出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第7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第7章

t1
uC (t1 ) duC (t)
dt tt1

U0e
1
U
0e

t1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不断放出能量为电阻所 消耗;最后,原来储存在电容的电场能量全部为 电阻吸收而转换成热能。
时间常数愈小,放电过程愈快;反之,则愈慢。
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t0 iL(0)I0 初始条件
d 2 d u C 2 (tt)R L dd C ( u t)tL 1u C C (t)L 1u C s(t)
当求出uC(t)后,可应用元件的伏安关系求出电路中 其它元件的响应
i(t) C duC(t) dt
uR(t)R(it)RC dd C u(tt) uL(t)Ldd(it)tLC d2d uC 2t(t)
Req60 80 /210 0
R eC q 1 0 0 .0 0 2 1 6 0 2 s
i(0 ) 12 /10 0 1 0 .2 A u 0 (0 ) ( 1 .2 /2 ) 6 0 3V 6
故 i(t)1 .2 e 0 .5 160 tA t0
i(t) i(0 )e 1e 530 mA t 0
50 3
100
u (t)L dd i t2.5e130 tV 0 t0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动态电路仅由外施激励引起的响应。
一、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在t=0时开关打开,电流
+ iC
iR
源与RC电路接通,引起 uC变化,产生响应。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零输入响应:动态电路在没 有外施激励时,由动态元件的 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
一、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大学电路第五版知识总结第七章

大学电路第五版知识总结第七章
O
0 t uC U 0e sin(t )
- 2- 2
t
0 U 0e 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例:R=0 时
1 π 0 , 0 , 2 LC

uC U 0 sin(t 90 ) u L U0 i sin(t ) L

δ(t )dt 1
t
单位脉冲函 数的极限
p(t ) [ε(t ) ε(t )] 2 2
0 1 ∞


1/
p(t)
lim p(t ) δ(t ) 0
- / 2 O / 2
返 回
t
上 页 下 页
单位冲激函数的延迟
δ(t t0 ) 0 (t t0 ) ∞ ∞ δ(t t0 )dt 1
2 L 2
di d iL 代入已知参数并整理得: 5 4iL 4ε(t ) dt dt
这是一个关于的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其解为
iL i i
A1 e p1t A2 e p2t 特解 i 1 通解 i 2 特征方程 p 5p 4 0
解得特征根
di U0 dt t 0 L

d 2uC duC 电路方程: LC RC uC 0 dt dt 2 特征方程: LCp RCp 1 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R R 2 1 R R2 4L / C 特征根: p ( ) 2L 2L LC 2L
p1t p2 t
du (0 ) 由初值 uC( 0 ), 确定两个常数 dt
uC US 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O
2.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例6-2 已知:iL(0-)=2A uC(0-)=0 求:iL, iR。

2019年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 PROTEUS电路仿真

2019年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 PROTEUS电路仿真

39 图7.2.12 元件属性对话框
40 图7.2.13 元件参数修改后界面
41 图7.2.14 元件文本信息设置
42 图7.2.15 元件文本取消后界面 Nhomakorabea43
(3)电路布线。 PROTEUSISIS连线非常方便,只需用鼠标左键单击元 件的一个引脚,拖动到另一元件的引脚,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如果要删除连线,则首先用鼠标左键选中连线(连线呈红色 显示),再点击鼠标右键,点击“DeleteWire”即可删除需修 改的连线,如图7.2.16所示。连线完成后示意图如图7.2.17所 示。
7.2.7 按照电源元件的选择方法,依次将其余元件选取到列表
框中,然后关闭选择元件对话框,全部元件选取后的列表框 如图7.2.8所示。
32 图7.2.7 PROTEUS元件选择示意图
33 图7.2.8 元件选择列表框
34
5.原理图布线 (1)在布线之前,首先要将列表框中的元件放置到图形 编辑窗口中,用鼠标单击列表框中某一元件,再把鼠标移动 到图形编辑窗口适当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即可。本例中需使 用1个电源、2个电阻、1个单刀双掷开关、1个电容器以及1 个发光二极管共6个元件,放置后的界面如图7.2.9所示。 小提示:在放置元器件时,有时需要改变元件的方向, 可通过图7.2.10所示的四个图标加以修改。本例中需改变单 刀双掷开关(SW SPDT)、电容(C1)和发光二极管(LED GREEN)的方向,修改后如图7.2.11
元件名 BATTERY
RES CAP SW-SPDT LED
类 Simulator Primitives
Resistors Capacitors Switches and Relays Optoelectronics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七章答案(史健芳)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七章答案(史健芳)

第7章7.1 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密切相关B.若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感性负载的电压相量滞后其电流相量︒90C.容性负载的电抗为正值D.若某负载的电压相量与其电流相量正交,则该负载可以等效为纯电感或纯电容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位之差,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B.对一个RL 串联电路来说,其等效复阻抗总是固定的复常数C.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消耗的平均功率总是零,电阻元件消耗的无功功率总是零D.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满足功率守恒定律,视在功率不满足功率守恒定律3.已知RC 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6A =R I ,电容电流8A =C I ,则该电路的端电流I 为( D )。

A.2AB.14AC.A 14D.10A4.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4V =R U ,电感电压3V =L U ,电容电压6V =C U ,则端电压U 为( C )。

A.13VB. 7VC.5VD.1V5.已知某电路的电源频率Hz 50=f ,复阻抗Ω︒∠=3060Z ,若用RL 串联电路来等效,则电路等效元件的参数为( C )。

A.Ω=96.51R , H 6.0=LB.Ω=30R , H 96.51=LC.Ω=96.51R , H 096.0=LD.Ω=30R , H 6.0=L 6.已知电路如图x7.1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总成立的是( C )。

A.••+=I C j R U )(ω B.••+=I C R U )(ωC.••⎝⎛⎪⎪⎭⎫+=I C R U ωj 1 D.•• ⎝⎛⎪⎪⎭⎫-=I C j R U ω1 图 x7.1 选择题5图7.2 填空题1.电感的电压相量 超前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滞后 于电流相量π/2。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tt u C t i C C d d =,相量关系式为••=C C U C j I ω。

电路第五版第七章

电路第五版第七章
2
二阶电路中有二个动态元件,描述 电路的方程是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dx dx a2 2 a1 a0 x e(t ) t 0 dt d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高阶电路
n
电路中有多个动态元件,描述 电路的方程是高阶微分方程。
n 1
dx d x dx an n an1 n1 a1 a0 x e(t ) t 0 dt dt dt
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 的时域分析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7.7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7.8*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7.9* 卷积积分 7.10* 状态方程 7.11*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注意 ①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是换路定
律成立的条件。 ②换路定律反映了能量不能跃变。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⑤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1) 由0-电路求 uC(0-)
+ 10k 10V 40k + uC 电 容 开 路
例1 求 iC(0+)
i 10k + 40k 10V iC S + uC iC
电 容 用 电 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3 求 iC(0+) , uL(0+)
iL
iS
L + uL –
S(t=0) R iC C
iS
+ uC –
+
uL
– R
iC + RiS –
解 iS
由0-电路得: R 0-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第7章 耦合电感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第7章 耦合电感电路

M
di dt
0
电压表正向读数
当两组线圈装在黑盒里,只引出四个端子,要确定 其同名端,就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来加以判断。
当断开S时,如何判定?
耦合电感电路模型
有了同名端,以后表示两个线圈相互作用,就不 再考虑实际绕向,而只画出同名端及参考方向即可。
i1 M i2
+* u_12 L1
*+ L2 _u21
11 =N1 11
11
21
施感电流
N1
i1
+ u11 –
11 21
i1
N2 + u21 –
21 =N2 21
互感磁链 Ψ21
L1
11 i1
,称L1为自感系数,单位亨(H)。
M21
21
i1
,称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系数,单位亨(H)。
楞次定律 11
21
N1 i1
+ u11 –
N2 + u21 –
自感电压: u22
dΨ 22 dt
N2
dΦ22 dt
L2
di2 dt
( L2
Ψ 22 i2
)
互感电压 : u12
dΨ 12 dt
N1
dΦ12 dt
M12
di2 dt
( M12
Ψ 12 i2
)
可以证明:M12= M21= M。
3、两个线圈同时通电 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均包含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
11
22
互感
第7章 耦合电感电路
( Mutual Inductance Circuits )
7.1 互感现象及耦合电感元件
先回顾单个线圈的自感(电感)及自感电压;

第7章 一阶电路

第7章 一阶电路

教案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内容: 第七章一阶电路课时:12学时教师: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新课讲述新课简单回顾上次课的知识点。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我们注意到电容和电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都具有存储能量的能力。

可以确定一个电感或电容释放或得到能量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

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由电源、电阻、电容(或电感)组成的电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第七章一阶电路一、设置悬念、激发探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闪光灯的场合非常多。

照相机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照相,需要用闪光灯照亮场景一定时间,将影像记录在胶卷或存储设备上。

一般来说,照相机闪光灯电路需要重新充电后才能再照下一张照片。

还有些场合使用按一定时间间隔自动闪光的闪光灯作为危险警告,例如,高的天线塔、建筑工地和安全地带等。

那么类似这样的电路应该如何分析呢?我们在这一章就将详细学习。

二、动态电路及初始条件多媒体课件展示: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1.动态电路: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是通过导数(或积分)表达的,所以称为动态元件。

当电路中含有动态元件时被称为动态电路。

特点:当动态电路状态发生改变时(换路)需要经历一个变化过程才能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这个变化过程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

换路:电路结构、状态发生变化(①支路接入或断开;②电路参数变化)。

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电路内部含有储能元件 L 、C,电路在换路时能量发生变化,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2. 动态电路的方程动态电路的方程:多媒体课件展示。

结论:(1)描述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为微分方程;(2)动态电路方程的阶数等于电路中动态元件的个数。

一阶电路:一阶电路中只有一个动态元件,描述电路的方程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1)根据KVl、KCL和VCR建立微分方程;(2)求解微分方程。

3. 电路的初始条件(1) t = 0+与t = 0-的概念认为换路在 t=0时刻进行换路前一瞬间则:0-换路后一瞬间+初始条件为t = 0+时电路中所求变量(电压或电流)及其各阶导数的值,也称为初始值。

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1) 试问可变电容C应调至何值。 (2) 若接收信号在LC回路中感应出的电压Us=5 μV,电
容器两端获得的电压为多大?
图7.3-6 例7.3-3用图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3.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图7.3-1(b)所示的RLC串联谐振电路中,U s 为激励相量, 电流 为响I 应相量,则由式(7.1-1)可得网络函数为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策动点阻抗 策动点导纳
H
(
j
)
U1 Is
(7.1-2)
H
(
j)
I1 U s
(7.1-3)
同样,转移函数也可分为四种: 转移电压比、转移电
流比、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其定义分别为式(7.1-4)~式
(7.1-7),对应电路如图7.1-2(a)~(d)所示。
转移电压比
H
(
j
)
U 2 U s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由式(7.3-1)可知,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有
X 0L10C0

0L
1
0C
(7.3-3)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由此求得
0
1
LC
f0

1 LC
(7.3-4)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点 (1) 由式(7.3-1)可得谐振时电路阻抗为
Z0Rj(0L10C)R
2πT0LRI0I202
谐振时电路中的电磁场总能量 2π谐振时一周期内电路中损耗的能量
(7.3-15)
第7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品质因数
QRLρ rCrL 1rC1 11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二阶电路分析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第7章二阶电路分析

作用
阻尼比决定了二阶电路的响应 速度和振荡幅度,对电路的稳 定性有很大影响。
分类
根据阻尼比的大小,可以分为 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
种情况。
自然频率
定义
自然频率是二阶电路在没有外部激励时自由振荡的频率,表示为ωn, 它等于电路的总电感与总质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
自然频率的计算公式为ωn = sqrt(K/m),其中K是弹簧常数,m是电 路的总质量。
赫尔维茨判据
赫尔维茨判据也是一种基于系统 极点的判据,通过计算系统函数 的零点和极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 性。
乃奎斯特判据
乃奎斯特判据是一种基于频率域 分析的判据,通过分析系统的频 率响应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是一种直接分析法,通过求解电路的微分方程来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 性。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 础 第7章 二阶电路分 析
目 录
• 二阶电路的概述 • 二阶电路的响应分析 • 二阶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二阶电路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 • 二阶电路的实例分析
01
二阶电路的概述
二阶电路的定义
二阶电路
由两个或更多电容元件或电感元 件组成的电路,其中每个元件有 两个端子。
定义中的关键点
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法,通过将电路方程转化为频率域下的传递函数来分析系统 的稳定性。
04
二阶电路的阻尼比和自 然频率
阻尼比
定义
阻尼比是衡量二阶电路中阻尼作 用的参数,表示为ζ,它等于阻 尼电阻与电路总电阻的比值。
计算公式
阻尼比的计算公式为ζ = R/2L, 其中R是阻尼电阻,L是电路的总 电感。
二阶电路必须包含两个电容元件 或电感元件,且每个元件有两个 端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初始条件 t 0 i L (0 ) I 0
t 0 Ri (t ) uL (t ) 0
IS = I 0
iL R S(t=0) L + uR + uL -
diL ( t ) L Ri L ( t ) 0 dt
令此方程的通解为
代入上式后有
i L (t ) Ae st
Req 60 80 / 2 100
ReqC 100 0.02 106 2s
i (0 ) 120/ 100 1.2 A
u0 (0 ) (1.2 / 2) 60 36 V
故 i(t ) 1.2e
0.5106 t
A
t 0
u0 (t ) 36e
解:首先求 uC(0-) 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 iC(0-) = 0
uC (0 ) U s 12 V uC (0 ) uC (0 ) 12 V
在0+等效电路中求其它参 数初始值。 t=0+等效电路如图
U s uC (0 ) i1 (0 ) 0A R1 uC (0 ) i2 (0 ) 6mA R2 iC (0 ) i1 (0 ) i2 (0 ) 6mA
t 0
时间常数: RC
uC (t ) U 0e
t
t 0
t U0 i(t ) e R
t 0
t 0时,uC (0) U 0 e 0 U 0 t 时,uC ( ) U 0 e 1 0.368U 0
理论上要经过∞的时间uC(t)才能衰减为零值。 但工程上一般认为换路后,经过 3~5 时间过 渡过程即告结束。
di( t ) Ri ( t ) L uC ( t ) us ( t ) dt
duC ( t ) i(t ) C dt
(1)
( 2)
d 2 uC ( t ) R duC ( t ) 1 1 uC ( t ) us ( t ) 2 dt L dt LC LC
( 3)
二、输入-输出方程:联系输入us(t)与输出uC(t)之 间关系的方程
1 t
t 0
三、总结 零输入响应是在输入为零时,由非零初始状态 产生的,它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和电路的特 性。因此在求解这一响应时,首先必须掌握电 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初始值,电路的特性是通 过时间常数来体现的。 零输入响应的通用公式: f (t ) f (0 )e
1 t

di 0.3 10i ( t ) 0 dt 100

i (t ) Ae

3
t
代入初始条件i(0+)=150mA,即得零输入响应电流
i (t ) 150e

mA
t 0
100 t 3
d 2 uC ( t ) di( t ) uL ( t ) L LC dt dt 2
三、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条件(初始值) 1. 过渡过程(瞬变过程):动态电路的一个特征是 当电路的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能使 电路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工作状 态,这种转变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工程上 称为过渡过程。 2. 换路:由于电路中结构的改变(如电源的接通、 切断)或电路参数的突然变化所引起的电路变化, 并认为换路是在t=0时刻进行的。 t= 0-表示换路前 的最终时刻;t=0+表示换路后的最初时刻;t=0-到 t=0+换路经历的时间。 3. 初始条件(初始值) :电路中所求解的变量在 t=0+时的值称为初始条件(初始值) 。
思考
闪充灯电路由哪些元件构 成?电路如何工作?元件参 数如何选择?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条件 一、动态电路:含有动态元件的电路。 由于动态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呈微分关系或 积分关系,所以根据KCL、KVL定律对动态电 路列出的方程是微分方程或积分微分方程。
uR (t ) uL (t ) uC (t ) us (t )
0+等效电路: 把t=0+时的电容电压、电感电流分别用独立电压 源uC(0+)和独立电流源iL(0+)等效替代,原电路中 独立源取t=0+时的值,其它元件照搬。 例1、求如图所示电路 中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 的初始值uC(0+)及各支 路电流的初始值i1(0+)、 i2(0+) 、iC(0+)。假设开 关闭合前电路已经工作 了很长时间。
引例:闪光灯电路
日常生活中需要闪充灯的场合非常多。在光线比较暗 的条件下照相,要用闪光灯照亮场景以获取清晰的图 像。另外,高的天线塔、建筑工地和安全地带等场合 也需要使用闪光灯作为危险警告信号。 在设计闪充灯电路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考虑闪光控 制方式(手动或自动)、闪烁方式(时间和频率)、闪光灯 安装方式(临时或固定)以及供电方式等因素。
R2 uC (0 ) uC (0 ) U0 R1 R2
S
R1

U0
uR2 -
+
U0 i L (0 ) i L (0 ) R1 R2
L iL
iC(0+) R2
R2 +C uL -
iC + uC -
t=0+等效电路如图
uR2 (0+)
uL(0+)



uC(0+)
iL(0+)
( Ls R) Ae st 0
特征根为 s R / L
根据
i L (0 ) i L (0 ) I 0
以此代入 iL (t ) Ae st
R t L
则可求得积分常数
A i L (0 ) I 0
i L (t ) i L (0 )e I 0e
R t L
时间常数的几何意义 在电容电压曲线上经过横坐标为t1的一点P做 切线与横轴交于t2 ,从而得到P点的次切距 ( t1 – t2 ),即等于时间常数。
uC ( t1 ) U 0e t1 duC ( t ) 1 U 0e dt t t1
t1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不断放出能量为电阻所 消耗;最后,原来储存在电容的电场能量全部为 电阻吸收而转换成热能。 时间常数愈小,放电过程愈快;反之,则愈慢。
则可求得积分常数 A uC (0 ) U0
这样求得满足初始值的微分方程的解为
uC (t ) uC (0 )e
1 t RC
U 0e

1 t RC
t 0
电路中的电流为
t duC ( t ) d U 0 e RC i ( t ) C C dt dt t U 0 RC e R
小结: 初始条件是电路中所求解的变量在 t=0+时的值。 1、在t=0-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得iL(0-)或uC(0-)
2、利用换路定律求得iL(0+)或uC(0+)
i L (0 ) i L ( 0 ) uC (0 ) uC (0 )
3、通过已知的iL(0+)和uC(0+)画出0+等效电路,求 出电路中其它的电流、电压,称之为0+等效电路法。 0+等效电路: 把t=0+时的电容电压、电感电流分别用独立电压 源uC(0+)和独立电流源iL(0+)等效替代,原电路中 独立源取t=0+时的值,其它元件照搬。
4. 换路定律: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 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电容电压和 电感电流不能跃变。即
uC (0 ) uC (0 )
i L (0 ) i L (0 )
5. 初始条件(初始值) 的求解方法 一个动态电路的独立的初始条件为电容电压 uC(0+) 和电感电流 iL(0+) ,一般可以根据它们在 t=0- 时的 值(即电路发生换路前的状态) uC(0-) 和 iL(0-) 确 定。该电路的非独立初始条件,即电阻的电压或 电流、电容电流、电感电压等则需要通过已知的 独立初始条件在“0+等效电路”中求得。
U0 iC ( 0 ) i L ( 0 ) R1 R2
R2 uR2 (0 ) R2 i L (0 ) U0 R1 R2
uR2 (0+) uL(0+)


iC(0+) R2

uC(0+)
iL(0+)
uL (0 ) uC (0 ) uR2 (0 ) 0
d 2 uC ( t ) R duC ( t ) 1 1 uC ( t ) us ( t ) 2 dt L dt LC LC
当求出uC(t)后,可应用元件的伏安关系求出电路中 其它元件的响应
duC ( t ) i(t ) C dt
duC ( t ) uR ( t ) Ri ( t ) RC dt
例2、求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的初 始值iL(0+)、电感电压的初始值uL(0+)以及初始值 i(0+)和 is(0+)。假设开关闭合前电路已经工作了很 长时间。
解:首先求出 iL(0-)
uL (0 ) 0
Us i L (0 ) 1A R1 R2
i L (0 ) i L (0 ) 1 A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微分方程为:
duC ( t ) RC uC ( t ) 0 dt
令此方程的通解为 uC (t ) Ae st 代入上式后有
( RCs 1) Ae st 0
相应的特征方程为 RCs 1 0 特征根为 s 1 / RC
st u ( 0 ) u ( 0 ) U 根据 C C 0 以此代入 uC ( t ) 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