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实施方案
结核病防治规章制度

结核病防治规章制度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结核病防治的一些常见规章制度措施:
1. 公共卫生政策:政府制定并实施结核病防治的公共卫生政策,包括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提供预防、筛查、治疗和康复的服务。
2. 结核病筛查:对人群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包括体检、胸部X光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等,以及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特别关注。
3. 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结核病监测和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学校等单位及时报告发现的病例,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4. 感染者管理:对结核病感染者进行管理,包括追踪其接触者,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确保感染者按时完成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升级。
5. 结核病治疗:提供规范的结核病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的供应、监测和管理,以及治疗的监督和支持,确保患者按时完成治疗。
6. 结核病预防措施:加强结核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同时提供结核疫苗接种服务。
7. 结核病医护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管理结核病的能力。
总的来说,结核病防治规章制度旨在加强结核病的预防、筛查、治疗和康复工作,促进疫情的控制和消除。
每个国家的具体规章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最新)

“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推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调配合的“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我县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X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委《关于印发X省“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疾控〔X〕26号)的要求,现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全面加强医防合作。
进一步规范结核病患者诊疗和管理工作,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结核病人医疗服务质量。
明确“三位一体”新型防治服务体系中各机构的工作职责,规范与结核病防治相关的工作内容,通过有效实施新型防治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我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指导原则(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认真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二)加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明确部门间职责,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三)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国家结核病免费政策。
(四)充分利用重大专项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医保资金、增加投入多渠道筹资,保证开展结核病防治服务的经费。
(五)设立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县人民医院。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疾控中心和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协作,开展辖区内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
三、主要任务及目标(一)建立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1.指定X人民医院为县级结核病诊疗定点医院,负责结核病患者门诊治疗,创造条件设立专区开设病房,收治一般结核病患者的住院治疗。
2.定点医院建立符合要求的结核病实验室。
3.结核病定点医院按照国家要求,规范化开展结核病诊疗服务,做好患者信息资料的登记、报告、录入、上报。
4.县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规划管理相关工作;加强结核病实验室建设,做好对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5.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访视管理、转诊、结核病疑似者的追踪推荐、开展患者的登记、管理、督促患者及时随访检查,负责群众结核病防治政策、基本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
预防结核实施方案

预防结核实施方案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让人们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二、加强结核病筛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结核病患者的家人、接触者等,应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者胸部X光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结核病感染者,防止疾病的扩散。
三、规范化管理结核病患者。
对已经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坚持用药疗程,避免随意停药或者自行减少药量,以免引起耐药性结核菌的产生。
同时,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醒他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播疾病。
四、改善生活环境。
结核病的传播与环境卫生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生活环境也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通风,减少结核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结核病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规范化管理结核病患者,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六、加强国际合作。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对结核病的研究投入,推动结核病防治技术的进步,共同应对结核病的挑战。
总之,预防结核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媒体、学校和广大市民的参与。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筛查、规范管理、改善环境、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实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预防结核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活动

202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策划方案与实施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流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做好宣传组织动员工作。
充分认识到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重点,围绕宣传主题,制定宣传计划,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行动起来,共同控制结核病危害。
(二)多渠道提高宣传工作质量。
以“世界防治结核病
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利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以及“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等平台,大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要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促进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规范诊治,规范管理,使宣传工作收到实效。
(三)创新形式提升宣传工作实效。
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和日常宣传有效结合,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充分结合辖区特点,积极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可通过义诊咨询、村委广播、上街宣传、结核病宣传片、电视台健康教育栏目、宣传海报、横幅、版面、LED显示屏、短信等形式,紧扣宣传主题,扩大宣传覆盖面,使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参与,提高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
(四)宣传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
保存活动开展情况、影像资料和书写工作总结,保存相关资料。
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结核病疫情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防控工作机构及组成人员成立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仲军副组长:许邦官黄颂成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防控工作领导、统筹和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后勤集团,负责具体防控工作的安排和实施,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二、结核病常规预防控制措施结核病常规防控工作是预防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基础。
校内各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相应职责,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每年召开沟通协调会,制定日常防控工作计划,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一)健康体检校医务室要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检查方案见附件1),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对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例,校医务室要及时报告疫情,将患者转诊到武汉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确诊并跟踪了解诊断治疗结果。
(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以及校园内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见附件2),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不歧视结核病患者。
(三)学校环境卫生校园、宿舍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涉及学校卫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保障学生学习生活的人均使用面积;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校园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四)监测与报告1.晨检工作。
各辅导员要组织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由寝室长落实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同学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策划方案三篇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策划方案三篇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策划方案1一、活动主题今年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一一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继续深入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行业内树立法制意识,依法依规防治结核病,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尽可能地发现更多的结核病患者,并为每一位结核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让每一位结核病患者都能够治愈。
二、活动内容(一)统筹资源,组织落实系列宣传活动。
各省要充分认识宣传教育、普及知识、动员社会参与在结核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组织策划好全年的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
要结合当地特点,统筹安排宣传经费,制订并落实20_年带经费预算的宣传计划,发挥结核病防治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及专业优势,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
(二)广泛动员,激励志愿者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各地要积极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广电、铁路、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联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车载电视、公共交通视频等大众媒体,促进各部门各媒体坚持结核病宣传的公益性并纳入相关工作安排。
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并积极开拓其他合作渠道,动员社会各界以不同形式共同参与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营造良好的防治氛围。
各地要维护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宣传平台建立的志愿者队伍,以不同形式,激励志愿者继续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
(三)利用社会化媒体,灵活开展常态化知识和信息传播。
自20—年起国家及各省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各地要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和网络自身的优势,紧紧围绕结核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知识,倡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切实履行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科学、准确地发布结核病防治知识,以适合网络传播的形式,开展互动性强、趣味活泼的日常传播活动,促使结核病患者及可疑者及早就医、规范治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结核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结核病,各国纷纷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政策。
本文将从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管理政策、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的理解。
一、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的有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大约有数十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传播性。
因此,及早发现和有效管理结核病对于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政策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各国纷纷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政策。
这些政策的核心是加强结核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并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1. 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水平。
通过加强结核病的诊断技术和设备,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确保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治疗。
同时,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2. 加强结核病的治疗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结核病治疗网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管理,避免治疗中断和复发。
此外,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3. 加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
通过推行结核病的预防接种、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措施,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此外,加强对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提前发现和干预结核病的潜在感染者,阻断结核病的传播链。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的实施为了有效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管理政策,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加强结核病管理机构的建设。
建立健全结核病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结核病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结核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编辑ppt
18
六、服务内容
编辑ppt
19
六、服务内容
编辑ppt20源自六、服务内容(三)疑似肺结核患者推介转诊
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发现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 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其到结核病定 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如果可疑 症状者未就诊,督促及时就医。转诊前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讲解结核病相关知识、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原因以及 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等
结核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方案
编辑ppt
1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总体目标 三、覆盖范围 四、工作目标 五、组织实施 六、服务内容 七、项目管理 八、保障机制
编辑ppt
2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总体目标 三、覆盖范围 四、工作目标 五、组织实施 六、服务内容 七、项目管理 八、保障机制
编辑ppt
3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原则,在全省各级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城 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服务项目实施主体,免费为全 省结核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基本公共
耐多药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 —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反馈率达到100%,流动人
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率达到95%,治疗成功率达到 80%
编辑ppt
11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总体目标 三、覆盖范围 四、工作目标 五、组织实施 六、服务内容 七、项目管理 八、保障机制
编辑ppt
12
结核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范第三版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及推介转诊 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 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 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 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 上,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其到结核 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1周内 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是否前去就诊,督促 其及时就医。
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正面、背面)
三、服务内容及流程
(一)可疑者筛查及推介转诊
反馈检查情况 无可疑症状的 辖区内前来就诊的 居民或患者
推介 开转 诊单
县医院检查 (至少痰涂片+胸片)
?
填写推介转诊登记本
可疑者
推介后,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其 是否前去就诊,督促其及时就医
三、服务内容及流程
(二)确诊患者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
1、第一次入户随访
接到上级专业机构 管理肺结核患者通 知
(第一次时必须入户面对面随访)
乡镇卫生院/ 社卫中心、 村卫生室/ 卫生站 医务人员
普通肺结核:县医院 开具; 耐多药结核:州耐多 药定点医院开具。
·72小时内访视患者 1.确定督导人员,督导人员优先为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若选择家属,则须 对家属进行培训。与患者确定服药地点和服药时间,按照化疗方案,告知督导服药 人员服药记录卡的填写方法、取药时间和地点,提醒患者按时取药和复诊。 2.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染。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4.告诉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就诊。 5.72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专业机构报告。
第一次入随防工作小结
接到上级患者管理通知,72小时内应该对患者进行第一次入户随访。 1、确定督导员 首选医务人员为督导员,其次选择家庭督导员。 如果确定家庭督导员,则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培训,确认合格后,每天 督导病人服药。无论确定督导员是谁,随访表均由医务人员完成填写。 2、环境评估 教育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防止感染。 3、健康教育 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 4、不良反应监测 让患者及时观察服药后出现的反应,如出现 病情加重、严重合并症、严重不良应,及时报告。 若72小时内对患者2次随访,都未见到患者本人,应该及时将情况 反馈给县市医院。另外在随访表上如实记录未访视成功能的原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公共卫生领域,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疾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
一、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强、治疗周期长等特点。
如果结核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治疗,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导致疾病在社区内传播,给他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结核病的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但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容易出现漏服、停药等情况。
通过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服务,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其次,健康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变化等情况。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随访,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健康管理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隔离指导、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
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患者的发现与登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通过因症就诊、转诊和追踪等方式,发现疑似结核病患者,并将其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对于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要及时进行登记,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二)治疗方案的确定与执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三)患者的随访管理1、定期访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上门访视。
访视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公共卫生肺结核的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肺结核的管理制度(最新版4篇)篇1 目录一、我国肺结核的流行情况及危害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服务1.服务对象2.服务内容三、肺结核的症状及诊断四、肺结核的治疗及免费政策1.治疗机构2.免费检查和药物五、肺结核患者管理制度的实施及随访工作内容篇1正文一、我国肺结核的流行情况及危害肺结核,又称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外,其他任何部位都可能感染结核病。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二位。
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肺结核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规定,肺结核患者管理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户籍在本辖区的常住肺结核患者;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户籍在本辖区的患者;以及在本辖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
(二)服务内容肺结核患者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 2 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
2.随访管理:在患者确诊为肺结核后,对其进行随访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
3.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肺结核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环境评估:对肺结核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指导患者改善居住条件,防止结核病传播。
5.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如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专门的管理。
三、肺结核的症状及诊断肺结核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盗汗、全身无力、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胸部不适、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 2 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全文_办法_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以及时发现患者、规范治疗管理和关怀救助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结核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结核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逐步构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结核病防治的疫情监测和报告、诊断治疗、感染控制、转诊服务、患者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组织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统筹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和管理全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对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拟订本辖区内结核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辖区内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指定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统筹规划辖区内结核病防治资源,对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规划管理及评估工作;(二)收集、分析信息,监测肺结核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工作;(三)组织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四)组织开展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五)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六)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对辖区内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七)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培训,提供防治技术指导;(八)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九)开展结核病防治应用性研究。
结核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结核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低烧、乏力、夜间盗汗等。
结核病一直以来都是危害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平均有近百万例结核病患者,其中10%至15%为耐药菌株。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疗结核病,我国实施了“结核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与目标结核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是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结核病流行特点,通过整合各级专业部门的力量和资源,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结核病防治技术和方法,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预防、治疗、管理水平,达到“十二五”规划段内结核病危害程度明显减轻,结核病自然病死率下降30%左右,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治愈率和成功率、残疾率均显著提高的目标。
二、实施内容1.强化结核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监测,加强对结核病诊断及治疗的质量监督和控制。
2.推进结核病医疗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结核病流程管理规范,规定疑似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标准,健全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
3.重点加强结核病高发地区的防治工作,采取优先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等措施。
4.推动结核病药物管理改革,制订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管理制度,加强抗结核病药物临床应用监管。
5.加大结核病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加入到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来。
三、实施成效目前,“结核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卫生部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再次下降,达到每10万人口58.5例,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定标准(100例/10万人口)。
同时,我国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也有了大幅提升,达到了86.9%。
此外,我国结核病药物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大大降低了结核病耐药性的风险,有效地防止了结核病的变异和传播。
结构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的出台和落实,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未来,应继续加强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治疗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进一步拓展结核病的宣传和知晓度,实现结核病从疫病管控阶段到健康促进阶段的转变,以实现我国结核病的彻底消除。
2024年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我省结核病专病专防策略,指导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提高镇村两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XX省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及考核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指标肺结核可疑者/疑似患者推介指标完成率达到100%,肺结核患者责任医师团队签约及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追踪到位率达95%以上,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达90%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项目实施单位1、依法开展本单位结核病疫情报告;2、推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县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就诊;3、负责肺结核患者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按规范要求落实患者访视、健康管理;4、开展大疫情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及信息反馈;5、多种形式开展公众面对面健康教育;6、及时报告跨区域流动患者,对中断治疗患者进行追踪及信息反馈;7、负责对村卫生室人员开展培训;8、对村卫生室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9、结核病防治工作档案管理。
(二)村卫生室1、推介肺结核可疑者到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就诊;2、负责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和取药;3、开展大疫情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4、采取多种形式,对村民(居民)及患者开展面对面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5、对实施督导化疗的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6、及时报告跨区域流动患者,追踪中断治疗患者及信息反馈;7、结核病防治工作档案管理。
三、工作任务(一)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筛查及推介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可疑症状及高危因素筛查,或肺结核患者随访家属密切接触者筛查,如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疑似患者或已知未在本辖区登记管理患者,按《工作手册》要求填写推介单及时推介到定点医院结核门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做好推介转诊登记。
1 周内跟进其就诊情况,督促其及时就诊。
基本公卫-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不同职业构成比(%)
不同年龄发病率(1/10万)
老年人疫情情况
• 201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无论 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涂阳、菌阳肺结核患病 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60 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占15岁以上全人群患 病人数的48.8%,发病高峰均出现在65岁之后;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 比例均比2000年流调有较大的提高,60岁及 以上老年患者中无症状者比例达39.8%,有症 状者未就诊的比例超过53.7% 。此外,同时 进行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显示,我国结核 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的趋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知晓率最低,仅 为47.2% 。 (全民知晓率57.0%)
2000年与1990年 2010年与2000
比较*
年比较*
患者分类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下降幅 年递降 下降幅 年递降 度(%) 率(%) 度(%) 率(%)
患病# 死亡
活动性肺 523 367 459 42.6 5.4 1.5 0.2
结核
涂阳肺结 134 122 66 27.6 3.2 60.9 9
• (3)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要 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
• (4)提醒并督促患者按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诊。
• (四)结案评估
• 当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后,要对其进行结案评估, 包括:记录患者停止治疗的时间及原因;对其全 程服药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收集和上报患者的 “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 者服药卡”。同时将患者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 机构进行治疗转归评估,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
出现不良反应、并 发症或合并症;或 因不良反应引起的 未按医嘱服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项任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9项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 7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工作一
患者的健康管理
重点工作之一:签约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 签约服务率
定义:肺结核病患者中进行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的比例。 公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资料体现:签约服务--协议书
入户访视时填写的资料3:肺结核患者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协议书
本协议书由县级负责印制。
本协议书一式两份,乡镇卫生院 和患者各持一份。疗程结束时, 村医收回患者手持协议存档。
乡镇、患者签名在第一次入户随访“三见面” 时完成;疾控中心签名可提前签好,交给医 院发放;定点医院在发放时签名。
2、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情加重引起未按时服药---通知上
级医生、转诊
3、其他原因引起的未按时服药—强化健康教育,变更管理方式
结案评估
乡镇协助村医在患者停止治疗 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后,要对
后进行结案评估
其进行结案评估
规范管理--第一次入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 第一次入户访视内容,实行签约服务
接到上级通知,72小时内落实 “三见面”
落实督导服药人员(家庭成员或村医)
对督导员及患者进行培训(药品种类、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及观 察、处理,服药卡填写,随访要求等) 家庭密切接触者可疑症状者筛查(可疑症状者推荐到定点医院进 一步检查)
家庭感染控制指导(痰液处理,咳嗽礼仪,通风换气,晾晒)
告知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和要求(随访要带管理本,痰标本,发给 痰盒,空腹),发生跨区域流动要打招呼。
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本
查看服药记录,核对剩余药品, 判定漏服情况,分析漏服原因, 对因进行处置,强化服药依从。
基本公共卫生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西安市疾控中心 王艳飞
政策依据 2017年17号文和139号文
防治
工作职责
患者健康管理 追踪转诊未到位患者 推荐转诊可疑者 公众面对面健康教育 中断治疗患者追踪 乡村医生业务培训
乡镇对村级督导 结核病工作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心理支持,鼓励信心
2日内跟踪病人随访到位情况
规范建立、留存病人管理档案(真实、完整、清晰、可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资料体现:规范管理--日常随访管理
日常访视时填写的资料1:肺结核患者随访记录本
规范管理--日常随访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日常访视时填写的资料2: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本
资料体现:规范管理--第一次入户
入户访视时填写的资料2: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本
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本
教会督导员正确填写服药记录表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制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印发
告知患者下次随访
乡村两级访视记录
规范管理--日常随访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 督导服药和日常随访管理频次要求
规范管理--日常随访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日常随访管理
提前预约日期三天督促患者随访,提供痰盒
见面访视(有无危机情况,有无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情况, 随访检查情况,回答患者疑问,交代注意事项) 家庭密切接触者可疑症状者筛查(可疑症状者推荐到定点医 院进一步检查) 家庭感染控制指导(痰液84处理,咳嗽礼仪,通风换气,晾 晒) 告知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和要求(随访要带管理本,痰标本, 发给痰盒,空腹),发生跨区域流动要打招呼。
病人类型
乡镇访视频率
村级访视频率
强化期
继续期
强化期
继续期
(每半月1次) (每月1次) (每周1次) (每月1次)
初治患者
4次
4次
8次/DOT
4次/DOT
复治患者
4次
6次
8次/DOT
6次/DOT
结胸
每月1次(共12次)
每月1次(共12次)
耐药
每月1次(共12次)
免费注射服务,DOT
注:DOT由医务人员保存药品和管理本;耐药患者必须DOT。
政策宣传,健康教育,心理支持,鼓励信心
三见面的同时,实行签约服务,若72小时内未访视到患者,向县区 疾控中心反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资料体现:规范管理--第一次入户
入户访视时填写的资料1:结核病患者随访记录本
乡村两级各持一本,在面对面访视 患者时填写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患者健康管理重点工作之二:规范管理
• 国考-规范管理率(控制率)
▫ 考核方法
▫ 定义: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的肺结核患者数,占应 管理肺结核患者数的比例
▫ 公式:
规范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 什么是肺结核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是指对需管理的患者进行了首次入户,并具有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 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按要求频次随访,并做好相应的随访记录。
基层医疗机 构
•接到上级管理通知后,3日内进行“三见面”第一次入户随访,并完成协议书乡镇医生、村医签名 •乡镇收回1份协议书,患者留存一份。 •按照我省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及考核方(2017版)要求,落实日常规范随访管 理
疗程结束
•完成疗程或终止治疗或转出本地 •收回《治疗管理本》(可由患者最后一次随访带给结核门诊医生,存档到病案中) •收回患者手持《签约协议书》,村医存档。
任务 第一次入户随 访 随访管理
分类干预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1)72小时内访视患者,落实乡镇、村、患者“三见面”。填
写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和病人管理本。
定期访视患者,填写随访记录 表
(1)非医务人员管理:定期访 视,填写随访记录表 (2)医务人员DOT
1、无药物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情无加重---继续治疗
注释:
1.签约:指完成服务协议签署, 2.服务:按照服务协议提供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和无偿服 务。
签约服务--流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
• 肺结核患者签约服务流程
▫ 普通肺结核患者
定点医院
•发放《肺结核患者管理本》 •介绍签约的意义、医患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签约并发放《签约协议书》一式两份。(CDC将预先签章的协议书放到结核门诊) •当面落实乡镇管理医生,并于24小时内“书面通知”乡镇管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