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知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
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
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我省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学校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
何破解这一难题?正确看待当前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截止2010年底,我省在职教职工数6875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教师4425人,技师、高级技师1471人,文化技术理论
教师3926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1539人,一体化教师1728人,兼职教师738人。
我省技工院校从创办以来,特别是经近30
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具鲜明办学特色、具一定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教育体系,也培养了一批批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当前技工教育的需要。
在全社会逐步重视高技能人才培
养的大背景下,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政策推动更加有力。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和省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务
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浙江省高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等。
都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2.职能部门措施更加得力。
从人力社保部到省人力社保
厅以及到市县的人力社保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
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养,如综合类和教学类技能大赛、送骨干教师出国培训、教材开发及教法培训、一体化教学师资
培训、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职称序列等。
我省“十一五”期间
已完成的“六项行动计划”,我省当前正在开展的“金蓝领”工程以及“一千名一体化师资培训”工程,省教研所开展的各类教师竞赛、论文评选、课题立项、教改推动、省级督导员
及专业(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讲师团组建等等,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精彩纷呈,效果明显,使师资队
伍的总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另外,随着
人事制度的改革,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招聘录用管理制度。
3.技工院校实施更加努力。
学校都非常清楚师资队伍在
学校中的重要性,因此,全省技工院校能够在克服繁重的学校
发展建设以及教学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
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参加各类培训、竞赛和活动;不
断加强国内外交流,送教师培训;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潜力,开展校内的技能训练;积极与企业合作,派教师下企业实习锻炼
和产学研合作。
已形成了一支有一定梯度、有一定理论知识
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师资团队。
已为我
省输送了50余万的技校毕业生,为社会培训了200多万以二
产类为主的从业人员。
二、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数量偏少、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技工院校归属人
力社保部门管理,教育费附加等教育资金没有覆盖所有的技工学校,而且技工院校办学形式多样,有人力社保部门、教育部门、行业部门或企业办学的,也有民办的,不同的办学形式政
府资金投入情况截然不同,因此学校为了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在师资配备上采取了缩减数量的策略。
长期以来造成学校教
师数量偏少,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未从根本上解决。
我省文
化技术理论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共有5465人,全省在校
生为10.88万人,师生比近1:20。
加上技工院校学历问题的困扰,学校除开展正常的技工教育教学和社会培训工作的同时,
还进行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当繁重。
从技工院校教师的结构来看,层次和结构也不尽合理。
文化技术理论教师比重大,实习指导教师偏少,高级职称数偏少。
虽然统
计口径上显示的一体化教师有一定数量,但这里的一体化教师实际意义上只是“双证”或理实一体的教师,并非当前提出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师资,能冠以工学结合一体化师资称号的教师数量目前不会超过两位数。
还有当前我省技工院校专业教
师大多集中在机电专业方面,虽能较好地为我制造大省服务,
但在更好地为我省特色区域经济服务和转型升级服务方面,在专业建设及师资建设方面显得比较苍白。
2.青年教师多。
近年来技工院校发展较快,学校录用了大批青年教师。
虽然青年教师思想前卫、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学历层次高、基础好、理论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能够很快接受新生事物、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
但是他们心理复杂,思想比较容易受外界干扰,看待问题往往不太客观,考虑问题不太全面,教学经验不足,工作易受情绪影响。
况且我们的教师面对的是一批自我约束
相比其他学校要差一些的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都要倾注更多的心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许多自身发展的困扰和困难,在工作上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受到职称低、工作压力大、收入水平较低的困扰;在生活上,面临住
房、组建家庭、照顾老小等实际困难。
在我们的青年教师中
存在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治学态度上产生不严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教学上敷衍了事的现象。
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要工作之一。
3.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严重缺乏。
只有掌握工学结合一
体化理论体系,熟悉其操作技术,运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
系实施教学的师资才称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
在工学结合
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
其包含以下主体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以来源于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的“学习领域”为课程模式,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遵循职业活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建设以专业教室
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因此,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与当前广泛使用的“双师型”教师和理实一体教师是有区别的。
按照这些条件来衡量,当前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是极为短缺的。
好在当前工学结合一体化体系已基本确立,工学结合一体化师资培训也将成为今后师资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努力,工学结合一体化师资严重缺乏的局面将会有所缓解。
4.师资队伍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不够。
技工院校的教师不
仅需要具有教师资格和职业技能资格的“双证”,具备传授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双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还
承担了“育人”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对教师看得见的、表层的知识、技能有所要求,而且还对教师深层的、隐藏的、看不见的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较高要求,如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从业动机和自身特质等,这些都将决定一名教师是否真正能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技工教师。
当前技工院校都忙于学校发展
建设和产教研工作,或者是提倡“以学生为本”,忽略或减少
了师资团队的关注以及开展教师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建立
和开展有效的实施。
这对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严重的
阻碍作用。
在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
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师资队伍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很好的落脚点,应该常抓不懈。
同时还应加强其他团队和群体的研究,如青年群体、校企共建教学团
队、实习教师团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团队、管理团队等等,从技工院校教师核心价值体系要素和团队核心价值要素出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技工院校的科学发展。
5.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建立不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建立优秀的校企共建教学团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但是,这一团队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现实困境:一是教学团队的组建具有拼凑和标签化的趋势。
团队组建运作是临时的、拼凑的,甚至为了申报项目而假想构思成的。
这样的团队,缺乏科学的搭配依据,组织有机程度较低,缺乏价值取向的融合度,成员们各自为政,缺乏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更为重要的是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成员较少,结构不合理,团队实践性差。
二是运行机制存在障碍。
在学校层面、团队内部层面以及与企业联系的外部层面上,如果在资金、人事、制度保障、机制健全方面存在不足,都会使运行受到阻碍,甚至半途而废。
三是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
当前评价体系中存在重个人,轻集体;重领导、轻成员;重产出,轻运行的情况。
从而降低了团队的凝聚力、合作紧密度和创新的积极性。
6.人事制度不尽完善。
主要反映在:一是招聘录用管理制度不尽合理。
学校真正想录用的人员进不来,普教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评模式不完全适用职业教育。
一些市县对招录工作作了改革,在不违反事业单位人员考录制度的情况下,采取单独考录的方式。
一些地方对获得全国技能大奖的合同制教师破格录用为编制内教师。
这些方法都值得推广。
二是正高级职称还未确立。
中小学都已确立了正高级职称评审机制,而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却还未确立,这是应该值得重视的。
三是全省没有一所培养技工院校师资的学校。
应该依托技师学院建立1所技工院校师资培养或进修的学校,或是建立若干培训基地。
使师资培训进入一个规范科学的轨道。
三、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
一是改革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评审体系,改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的评审内容和方法,吸引更多企业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来校任教,畅通校企人才流通机制。
二是建立企业运营发展与企业责任义务相关联的长效机制。
如企业专业人员结构层次和技能人才结构层次、内部员工培训成长机制、对外承担社会职业培训任务、校企合作等与企业等级评定、责任制、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