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
化工原理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报告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班级:化工1305班姓名:张玮航学号: 32 序号: 11同组人:宋雅楠、陈一帆、陈骏设备型号:XGB型旋涡气泵及ASCOM5320型压力传感器第4套实验日期: 2015-12-17一、实验摘要首先,本实验让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采用由XGB 型漩涡气泵风机、ASCOM5320型压力传感器、孔板流量计、蒸汽发生器等组成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置,由人工智能仪来读取所有温度和压差等参数,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与控制。
其次,由所得数据分别求得了正常条件和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的强化条件下的对流传热膜系数α,再通过作图,使用图解法确定了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Re Pr m n Nu A =(n=)中的系数A 和指数m 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中作出了0.4/Pr Re Nu 的关系曲线。
最后,整理出了流体在圆管内做强制湍流流动的传热膜系数准数半经验关联式,并与公认的关联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传热膜系数K 、雷诺数Re 、努赛尔准数Nu 、普朗特数Pr 、图解法二、实验目的1、掌握传热膜系数α及传热系数K 的测定方法: (1)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α1 (2)测定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空气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α1’2、通过实验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 和指数m 、n 的方法;3、通过实验提高对准数关系式的理解,将实验所得结果与公认的关联式进行比较,分析影响α的因素,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三、实验原理间壁式传热过程可分为三个过程:第一、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第二、固体壁面的热传导,第三、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
当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系式可由量纲分析法写为:Re Pr m n p Nu A Gr =对于强制湍流而言,Gr 数可忽略,进行简化后:Re Pr m n Nu A =在本文中,采用Excel 软件对上述准数关系式中的指数m 、n 和系数A 进行计算机求解。
不同温度下的三管传热实验报告
不同温度下的三管传热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研究传热试验设备上三种管的传热系数K。
2、研究设备的结构特点以及实验数据,定量描述保温管、裸管、汽水套管的传热特性。
3、研究流量改变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哪一侧流体流量是控制性热阻,如何强化传热过程。
二、实验原理根据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以及圆筒壁的热传导方程,已知传热设备的结构尺寸,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以及各有关的温度,即可算出K,α 和λ。
(1)测定汽-水套管的传热系数K(W /(m2·℃)):Q=KAΔt m式中:A——传热面积,m2;Δt m——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度,℃;Q——传热速率,W 。
Q =W汽r式中:W汽——冷凝液流量,kg/s ;r——冷凝液汽化潜热,J / kg 。
(2)测定裸管的自然对流给热系数α(W /(m2·℃)):Q=α A(t w - t f)式中:t w,t f——壁温和空气温度,℃。
(3)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W /(m·℃)):Q=λA m(T w - t w)/ b式中:Tw,tw ——保温层两侧的温度,℃;b——保温层的厚度,m;Am ——保温层内外壁的平均面积,m2。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实验装置:该装置主体设备为“三根管”:汽-水套管、裸管和保温管。
这“三根管”与锅炉、汽包、高位槽、智能数字显示控制仪等组成整个测试系统。
本实验采用水蒸汽冷凝的方法,将水蒸气分别通过保温管、裸管和套管换热器中冷凝传热,通过测量蒸汽冷凝量、壁温、水温及空气的温度等参数,推算出保温管的导热系数、裸管和套管的对流传热系数。
(2)实验流程:锅炉内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送入汽包,然后在三根并联的紫铜管内同时冷凝,冷凝液有计量管或量筒收集,以测冷凝液速率。
三根紫铜管外情况不同:一根管外用珍珠岩保温;另一根是裸管;还有一根为一套管式换热器,管外是来自高位槽的冷却水。
可定性观察到三个设备冷凝速率的差异,并测定K、α 和λ。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研究传热试验设备上三种管的传热系数K。
2、研究设备的结构特点以及实验数据,定量描述保温管、裸管、汽水套管的传热特性。
3、研究流量改变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哪一侧流体流量是控制性热阻,如何强化传热过程。
二、实验原理根据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以及圆筒壁的热传导方程,已知传热设备的结构尺寸,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以及各有关的温度,即可算出K,α 和λ。
(1)测定汽-水套管的传热系数K(W /(m2·℃)):Q=KAΔt m式中:A——传热面积,m2;Δt m——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度,℃;Q——传热速率,W 。
Q =W汽r式中:W汽——冷凝液流量,kg/s ;r——冷凝液汽化潜热,J / kg 。
(2)测定裸管的自然对流给热系数α(W /(m2·℃)):Q=α A(t w - t f)式中:t w,t f——壁温和空气温度,℃。
(3)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W /(m·℃)):Q=λA m(T w - t w)/ b式中:Tw,tw ——保温层两侧的温度,℃;b——保温层的厚度,m;Am ——保温层内外壁的平均面积,m2。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实验装置:该装置主体设备为“三根管”:汽-水套管、裸管和保温管。
这“三根管”与锅炉、汽包、高位槽、智能数字显示控制仪等组成整个测试系统。
本实验采用水蒸汽冷凝的方法,将水蒸气分别通过保温管、裸管和套管换热器中冷凝传热,通过测量蒸汽冷凝量、壁温、水温及空气的温度等参数,推算出保温管的导热系数、裸管和套管的对流传热系数。
(2)实验流程:锅炉内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送入汽包,然后在三根并联的紫铜管内同时冷凝,冷凝液有计量管或量筒收集,以测冷凝液速率。
三根紫铜管外情况不同:一根管外用珍珠岩保温;另一根是裸管;还有一根为一套管式换热器,管外是来自高位槽的冷却水。
可定性观察到三个设备冷凝速率的差异,并测定K、α 和λ。
江苏大学化工原理实验三传热实验
实验三 传热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和用途。
2. 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式。
3. 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式。
4. 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
5. 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进程,并实验之。
二、 实验原理依照传热方程m t KA Q ∆=,只要测得传热速度Q 、有关各温度和传热面积,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 。
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 ,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的进出口温度和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进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那么加热空气放出的热量Q 1与自来水取得热量Q 2应相等,但事实上因热量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 2为准。
三、 实验流程四、实验步骤1.在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冷水阀,并调剂冷流体流量;2.打开总电源开关;3.开启鼓风机,并调剂空气流量;4.打开加热器;5.待系统稳固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有关参数,重复一次;6.维持空气流量不变,改变水的流量,重复步骤5;7.维持第6步水的流量不变,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步骤5;8.实验终止后,先关闭加热器,等空气温度接近室温,再关闭风机和冷水阀。
五、 实验数据1.有关常数 换热面积:2.实验数据记录表六、 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以序号2为例:查相关数据可知:℃水的密度348.998m kg=ρ20℃水的比热容()C kg kJ C p 。
⋅=183.4空气流量:smQ 30044.0360016==气水流量:skgQ W 033.03600/48.998101203-=⨯⨯=⋅=ρ水水水的算数平均温度:C t t t 。
出进平均65.1925.208.182=+=+=水的比热:kgJ t c C p 0.8219665.1910183.43=⨯⨯=⋅=传热速度:sJ W C Q 70.2735033.00.82196=⨯=⋅=对数平均温差:()()()()C t t t t t m 。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传热系数K 、传热膜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2、 掌握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关联式me AR Nu =中常熟A 、指数m 的值;3、 通过对普通套管换热器和强化套管换热器的比较,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4、 掌握孔板流量计的原理;5、 掌握测温热电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无量纲准则数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是无量纲准则数之间的方程,主要是有关Nu 、Re 、Pr 等数据组的关系。
雷诺准数μρdu =Re努赛尔特准数λαdNu =普兰特准数λμP C =Pr式中:d ——换热器内管内劲,m ;α——空气传热膜系数,W ·m -2·℃; ρ——空气密度,kg ·m -3;λ——空气的传热系数,W ·m -1·℃;p C ——空气定压比热,J ·kg -1·℃;μ——空气的动力粘度,Pa ·S 。
实验中用改变空气的流量来改变准数Re 之值。
根据定性温度计算对应的Pr 准数值。
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α值,进而算得Nu 准数值。
(二)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对于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可以表示成:nm C Nu Pr Re =系数C 、指数m 和n 则需由实验加以确定。
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流速下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和换热器的壁温,根据所测的数据,经过差物性数据和计算,可求出不同流量下的Nu 和Re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最小二乘法)确定关联式me AR Nu =中常数A 、m 的值。
(三)线性回归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 和vPr 分别回归。
为了便于掌握这类方程的关联方法,可去n=0.4。
这样就简化成单变量方程。
两边取对数,得到直线方程Re lg lg Prlg4.0m C Nu+=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作图,找出直线斜率,即为方程的指数m 。
实验三 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
实验三 传热系数K 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2.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3.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二、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中,间壁式换热器是经常使用的换热设备。
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热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影响换热器传热速率的参数有传热面积、平均温度差和传热系数三要素。
为了合理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应对其性能有充分的了解。
除了查阅文献外,换热器性能实测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传热系数是度量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以强化传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列管换热器是一种间壁式的传热装置。
冷热液体间的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壁面的对流传热、间壁的热传导、以及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这三个传热子过程组成,其所涉及的热量衡算为:1212()()()()h h w c c w mw w Q KA T t Q A T t Q A t t A Q t t ααλδ=-=-=-=- 1122111w w w w h h m c c T t t t t t T tQ A A A KA δαλα----==== 1h h m c cK A A A A A A δαλα=++在所考虑的这个传热过程忠,所涉及的参数共有13个,采用因次分析方法 :π=13-4=9个无因次数群。
该方法的基本处理过程是将研究的对象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子过程 。
即:12(,)K f αα≈分别对α1、α2进行研究:1111111(,,,,,)p f d u c αρμλ=无因次处理得:0(,)Re Pr p b c c d du f Nu a μαρλμλ=→= 1)传热系数K 的实验测定热量衡算式:21()c c pc Q q c t t ρ=- 传热速率式:m Q KA t =∆ 其中:12211221()()lnm T t T t t T t T t ---∆=--两式联立,得:21()c c pc mq c t t K A t ρ-=∆2)给热系数α的实验测定热量衡算式:21()c c pc Q q c t t ρ=- 传热速率式: c mc Q A t α=∆ 其中:2121()()lnw w mc w w t t t t t t t t t ---∆=--下上上下两式联立,得:21()c c pc c mcq c t t A t ρα-=∆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图本实验选用空气作为冷流体 华理是冷却水,水蒸汽作为热流体。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手册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和传热方式;2. 掌握传热实验装置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学习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本实验主要研究传导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
1. 传导传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
传导传热系数K与材料的热导率λ、传热面积A和传热平均温差tm成正比,与传热距离L成反比,即K = λA/tm/L。
2. 对流传热:热量通过流体运动传递。
对流传热系数K与流体运动速度、流体性质和传热面积A成正比,与传热平均温差tm成反比,即K = (uλ)/tm,其中u为流体运动速度,λ为流体的热导率。
三、实验装置1. 套管换热器:由内外两根管子组成,内管为热流体,外管为冷流体。
热流体通过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进行传热。
2. 温度计:用于测量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3. 计时器:用于测量传热时间。
4. 水泵:用于循环冷却水。
四、实验步骤1. 将套管换热器连接好,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2. 打开水泵,调节流量,使冷却水循环。
3. 打开热流体,调节流量,使热流体通过内管。
4. 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传热时间等。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传热系数K。
五、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传热平均温差tm:tm = (t1 - t2)/2,其中t1为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t2为冷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2. 计算传热速率Q:Q = mCpΔt,其中m为热流体质量流量,Cp为热流体比热容,Δt为热流体温度变化。
3. 计算传热系数K:K = Q/(tmA),其中A为传热面积。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析实验数据,判断传热系数K是否符合理论值。
2. 分析实验误差,找出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比不同传热方式下的传热系数,分析其优缺点。
试验三空气-水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实验三空气-水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套管换热器中空气—水系统的传热系数;2. 测定不同的热空气流量时,Nu与Re之间的关系,并得到准数方程式;二、基本原理1. 测定传热系数K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式(1)(2)实验时,若能测定或确定Q、t m和A,则可测定K。
(1)传热速率在不考虑热损失的条件下(3)式中:—空气的质量流量,kg/s,,为空气的容积流量,m3/s,ρ为空气的密度,kg/m3;—空气的定压比热,J/(kg·K);—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2)传热推动力t m(4)式中:,—冷却水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3)传热面积(5)式中:L—传热管长度,m ;d—传热管内径,m 。
2. 求Nu与Re的定量关系式由因次分析法可知,空气在圆形直管中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符合下列准数关联式:或(6)式中:A,n—待定系数及指数;—定性温度下空气的导热系数,W/(m·K);—空气的流速,m/s, ;μ—空气的粘度,kg/(m·s);—管壁对空气的传热膜系数,W/(m2·K)。
在水—空气换热系统中,若忽略管壁与污垢的热阻,则总传热系数K与传热膜系数的关系为:式中:—管壁对水的传热膜系数,W/(m2·K)—管壁对空气的传热系数,W/(m2·K)本实验中保持水在套管环隙间的高速流动,且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水的进、出口温度变化很小,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较管壁对空气的传热系数大得多,即,这样总传热系数近似等于管壁对空气的传热系数:实验中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测得对应的传热系数,然后将实验数据整理为Re及Nu,再将所得的一系列Nu-Re数据,通过用双对数坐标纸作图或回归分析法求得待定系数A和指数n,进而得到准数方程式。
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由加热器1、夹套换热器14、15、风机7和流量计2、10等组成。
换热器的内管14为φ30×2mm的铜管,有效长度为2000mm。
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和流化床干燥实验的计算示例
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四.实验步骤1.在蒸汽发生器放入去离子水之液位管上段处,是水浸没加热电棒,以防烧坏。
2.打开加热电源开关,水蒸汽发生器开始工作,约20min水沸腾,此时打开气源开关,调节空气流量为20m3/h。
待套管表面发热,打开套管底端发兰下的排气拷克2~3次,排除不凝性气体。
3.因为是气泵原因,随着冷流体流量增加,冷流体进口温度会增加,所以在冷流体进入系统前,先经过一个小换热器。
用水冷却,注意下进上出。
4.整个实验操作热流体的进口温度是恒定的,改变唯一操作变量即冷空气转子流量计阀门开度,达到改变流速的目的。
5.待冷流体出口温度显示值保持5min以上不变时方可同时采集实验数据。
6.实验结束时,先关加热电源,保持冷空气继续流动10min,以足够冷却套管换热器及壁温,保护热电偶接触正常。
7.上机数据处理的直线相关系数要求R≥0.95,否则,实验重做。
8.通过放尽阀将蒸汽发生器内的水放尽9.仪表屏中间的大表是温控表,请不要乱揿按钮。
10.如果上面四个温度显示仪表在实验之前互相间相差1.0℃以上,可按以下步骤处理:按set 键,见CLK ,单击set 键,见110,同时按set 键(先)和∆保持不动,见SLO ,按set 键14下,见pb1,按set 键一下,即进入修改基准数,利用∇∆、来修改温度基准,完后按set 键确定,接着按黑O 复位即可。
请在pb1上修改,其他功能参数不能改变切忌!五.原始数据记录。
六.计算示例以装置号3032第1组数据为例。
由8.5520.816.302t t =+=+出进℃,查得ρc =1.076kg/m 3,C pc =0.24kcal/kg ℃, μ=20.3μPa·s ,λ=0.02461w/m ℃1热负荷计算Q=W c ρc C pc (t 2-t 1)=20×1.076×0.24×4.18×(81.0-30.6)=1088kj/h2.传热系数K 计算55.446.301050.81105ln 6.300.81t T t T ln )t T ()t T (t 1212m =---=-----=∆℃ KA ∆t m =W c ρc C pc (t 2-t 1)h m /kj 34255.443.10175.014.31088t l d Q t A )t t (C W K 2m m 12pc c c =⨯⨯⨯=∆π=∆-ρ=平℃ 3.给热系数c α计算32.396.308.990.816.100ln )6.308.99()0.816.100(t t t t ln )t t ()t t (t 1m 2m 1m 2m mc =---=-----=∆--下上下上℃()12t t c W t A pc c c mc c c -=∆ρα42432.393.1016.014.31088t l d Q mc c c =⨯⨯⨯=∆π=αkj/m 2h ℃ 4.给热系数h α计算()12t t c W t A pc c c mh h h -=∆ρα79.46.1001058.99105ln 8.996.100t T t T ln t t t T t T ln )t T ()t T (t m m m m m m m m mh ==--=-----=∆----上下下上下上上下℃ ()12t t c W t A pc c c mh h h -=∆ρα292979.43.1019.014.31088t l d Q mh h h =⨯⨯⨯=∆π=αkj/m 2h ℃ 5.雷诺数R e 谱朗特数Pr 的计算65.27016.0785.03600/20d 41W u 22=⨯=π=m/s 461034.2103.20076.165.27016.0du Re ⨯=⨯⨯⨯=μρ=- 71.036000246.0103.2024.0Cp Pr 6=⨯⨯⨯=λμ=- N UC 97.6518.40246.0016.0424d c =⨯⨯=λα= 六.过程运算表3031号装置过程运算表3032号装置过程运算表七.作图法关联曲线方程b e r aR P Nu =4.0/(17)由下图3031,用作图法待定上式函数中的常数b a 和,方法如下:以直线为斜边,作直角三角形,读得斜边上二点A(10000,40.6),B (20000,70.2)该三角形的高与该三角形底边之比的值,即为此函数的指数b ;然后在直线上读得一点坐标,将该坐标待入式(17),可求得常数a 。
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
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水蒸气-空气体系)一.实验目的1.了解管套式换热器的结构2.观察水蒸气在水平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判断冷凝类型3.测定水蒸气—空气在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和对流给热系数a,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4.学习线性回归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5.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1.总传热系数的测定在套管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通冷空气,水蒸气冷凝放出热量加热空气。
当冷热液体在换热器内进行稳定传热时,该换热器同时满足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若忽略热损失,公式如下:Q=KAΔt m=q m c p(t2-t1)三.实验内容1.衡量水蒸气-空气通过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出准数方程Nu=ARe m pr0.4中的常数A,M的值2.通过计算分析影响总传热系数的因素四.实验装置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不锈钢套管换热器,与来自风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入地沟,冷空气经转自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热交换后装置。
实验流程如图:五.实验步骤1.检查蒸汽发生器的仪表和水位是否正常。
2.打开换热器的总电源开关,打开仪表电源开关,观察仪器读数是否正常。
3.当蒸汽压稳定后,排除蒸汽发生器到实验装置之间管道中的冷凝水,防止夹带冷凝水的蒸汽损坏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
4.打开换热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排除阀。
5.刚开始通入蒸汽时,要仔细调节蒸气进口阀的开度,让蒸气徐徐流入换热器中,逐渐加热,由冷态转变为热态,不得少于10MIN。
6.恒定空气流量,改变蒸气压,测量4组实验数据。
改变客气流量,恒定蒸汽压,测量4组数据7.实验完毕,清理实验场地。
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水-热空气体系)一.实验目的1.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2.测定水-热空气在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和对流给热系数α加深对其概念影响因素的理解。
3.学习线性回归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4.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通冷水,管程通热空气,热空气冷却放热加热水。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三空气总传热
实验三、总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与操作原理;2.学习测定套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3.学习测定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4.了解空气流速的变化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套管式换热器,热流体走管间,为蒸汽冷凝,冷流体走内管,为空气。
该传热过程由水蒸气到不锈钢管外管壁的对流传热、从外管壁到内管壁的传导传热、内管壁到冷水的对流传热三个串联步骤组成。
图1. 传热实验装置流程图1-空气流量调节阀 2-转子流量计 3-蒸汽调节阀 4-蒸汽压力表 5-套管换热器 6-冷凝水排放筒 7-旋塞 8-空气进口温度计 9-空气出口温度计 10-不凝气排放口套管换热器5由不锈钢管(或紫铜管)内管和无缝钢外管组成。
内管的进出口端各装有热电阻温度计一支,用于测量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内管的进、出口端及中间截面外壁表面上,各焊有三对热电偶,型号为WRNK-192。
不锈钢管规格Φ21.25⨯2.75,长1.10米 S=πd o L=0.0734m 2 紫铜管Φ16⨯2,长1.20米 S=πd o L=0.0603m 2 转子流量计(空气,0~20m 3/h ,20℃)数字显示表SWP-C40 此设备的总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mt S Q K ∆⋅=其中 ()()出进出进t T t T t T t Tt m -----=∆ln式中:Q ——传热速率,W ;S ——传热面积,m 2;S=πd o L;m t ∆——对数平均温度差,℃T ——饱和蒸汽温度,℃,根据饱和蒸汽压力查表求得;出进、t t ——分别为空气进、出口温度,℃。
通过套管换热器间壁的传热速率,即空气通过换热器被加热的速率,用下式求得:()进出t t c m Q p s -⋅⋅=, W其中,C p 应取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空气的比热容。
W=V s ⋅ρ,其中ρ为进口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m t S Q ∆⋅⋅=α式中S ─内管的内表面积,m 2;α─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C);∆t m ─空气与管壁的对数平均温度差,︒C 。
化工实验报告-传热系数的测定
太原师范学院实验报告Experimentation Report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系部:化学系年级:大四课程:化工实验姓名:学号:日期:2012/10/15项目: 气体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传热设备;2.了解传热原理和强化传热途径,分析热交换过程的影响因素;3.测定热流体空气与冷流体水在并流和逆流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K;4.测定努赛尔数Nu和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确定他们的关联式。
二、实验原理:传热过程按其方式可分为热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
在工业生产上的传热过程中,按冷流体和热流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直接接触式、间壁式和蓄热式三种。
本实验采用的单套管式换热器为间壁式传热,其热流体为热空气,冷流体为水,热空气与水在套管内进行传热,传热方程为:q=K*A*△t m式中:q为传热速率(W);K为总传热系数(W*m-2*k-1)A为热空气—水间的传热面积(套管换热器的内管平均面积A=π*d m*L,d m为内管内外径的平均值,L为套管换热器套管的长度);△t m 为热空气与冷却水间的平均温度差【△t m =(△t1 +△t2 )/ (ln△t1 -ln△t2 ),℃或K】,△t1 和△t2 分别为换热器两端的温度差。
在稳定传热过程中,热流体热空气通过换热器壁面将热量传给冷流体水,捂热量损失,两流体也未发生相变化,冷流体吸收热量与热流体放出热量相等,因此,传热速率Φ衡算式为:Φ=W g C p(T1-T2)式中:W g 为空气的质量流量(Kg*S-1)C p 为空气的比热容(K J*Kg*K-1)T1,T2分别为热流体俄进口和出口温度(℃或K)根据传热关系,传热系数是由以下几个分热阻的倒数组成,即式中:a1、a2分别为热空气和冷却水的给热系数(W*m-2*k-1)d1、d2分别为内管的内径和外径(m), δ为内管的壁厚(m);λ为内管的导热系数(W*m-2*k-1)。
传热系数K的测定(教案)
实验四 换热系数K 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的研究和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
2、掌握借助于热电偶测量进出口温度的方法3、学会传热系数测定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4、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二、 实验任务1、在空气-水列管换热器中,测定两个不同水流量时一系列空气流量条件下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
2、通过热量衡算方程式和传热速率方程式计算总传热系数的实验值。
三、实验原理间壁式传热装置的传热过程是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它是由热流体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过程所组成。
在定态条件下,并忽略壁面内外表面的差异,则各环节的热流密度相等,即:ch t t t T T T A Q q w w w w αλδα11-=-=-== 则: 阻力推动力=++-=c h t T q αλδα11 式中 h α1、λδ 、c α1分别为各传热环节对单位传热而言的热阻,工程上通常将其写为Q=KA(T-t),那么换热系数为:c h K αλδα111++=由于冷流体的温度沿加热面是连续变化的,且此温度差与冷、热流体温度成线形关系,故将推动力(T -t )用换热器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温差表示,即:Q=KA △t m (1)。
对于一定态双管程列管换热器,热流体走壳程,体积流量为W h ,进口温度为T 1,出口温度为T 2;冷流体走管内,体积流量为W c ,进口温度为t 1,出口温度为t 2,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流体得到的热量,即:Q=W c ρC pc (t 2-t 1)= W h ρC ph (T 1-T 2)则,Q=KA △t m = W c ρC pc (t 2-t 1)即:m pc c t A t t C W K ∆-=)(12ρ式中:A 由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而定,冷流体的体积流量W c 通过流量计测定,热流体进口温度T 1和出口温度T 2,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 1和出口温度t 2,均由温度计测定,C pc 由冷流体的进出口平均温度决定。
实验三+蒸汽─空气对流传热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三 蒸汽─空气对流传热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 ;2. 测定圆形直管内传热膜系数α,并学会用实验方法将流体在管内对流及强制对流 时的实验数据整理成包括传热膜系数α的准数方程式;3. 了解并掌握热电偶和电位差计的使用及其温度测量。
二、基本原理1.测定传热系数K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式:m T KA ∆=φ (1)mT A K ∆=φ(2)式中: φ传热速率,W ; K 总传热系数,W/(m 2·℃);A 传热面积; m T ∆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实验时,若能测定或确定φ、A 和,则可测定K 。
m T ∆⑴ 实验是测定蒸汽加热空气时的对流传热总传热系数,其中蒸汽通加套管环隙加热内管的空气,具体的流程如下:在不考虑热损失的条件下,有)(122211T T c q r q p −==m m φ (3)式中: q m1— 蒸汽冷凝液的质量,kg/s ; r 1 — 蒸汽冷凝潜热,J/kg ;q m2— 空气的质量流量,kg/s ; c p2 — 空气的定压比热,J/(kg ·K);T 1、T 2— 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T W1、T W2— 内管外壁温度与内壁温度,℃。
实验中传热速率φ按空气的吸热速率计算。
其中空气的质量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量其 体积流量后转化为质量流量。
即:q m =t ρq V (4)式中:t ρ—为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密度,kg/m 3。
q V — 为空气的体积流量,m 3/s 。
本实验中,空气的体积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量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其差压数字在显示仪表上显示出。
20℃ 下空气流量由公式(5)计算。
6203.000)(p C q t ∆×=V (5)其中, — 20℃ 下的体积流量,m 0t q V 3/h ;C 0— 孔板流量系数,本实验装置中其值为22.696。
p ∆—孔板两端压差,kPa 。
则实验条件下的空气流量q V (m 3/h)则需按下式计算:2732730t Tq q t t ++×=V V式中:t q V —实验条件(管内平均温度)下的空气流量,m 3/h 。
实验3化工原理实验传热膜系数的测定
实验3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膜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3:化工原理实验传热膜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传热膜系数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传热膜系数,了解其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3.学习和掌握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原理传热膜系数(也称为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温度差下,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它反映了传热过程中,单位面积的热流量大小。
本实验通过测量加热管内溶液的温度变化,以及测量加热管外表面的温度,来测定传热膜系数。
实验采用同心套管式换热器,由内、外两根套管组成,其中外管走冷却水,内管走加热液体。
当内管中的加热液体通过时,热量会通过内管壁传递到外管中的冷却水,使得两者温度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内、外管的温度变化以及内管的热流量,可以计算出传热膜系数。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同心套管式换热器、加热器、温度计、冷却水、加热液体等。
2.将同心套管式换热器安装在实验装置上,确保密封良好。
3.启动加热器,加热内管中的加热液体。
4.测量内管的初始温度Ti和外管的初始温度To。
5.在加热过程中,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使内外管的温度变化保持稳定。
6.加热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内管的最终温度Tf和外管的最终温度Tf。
7.测量加热过程中内管的热流量Q。
8.改变加热液体的流速或更换不同材料的外管,重复步骤3-7。
四、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传热膜系数:传热膜系数K可以通过下式计算:K = Q / (Tf - Ti) / A / Δt其中,Q为加热过程中内管的热流量(W),Ti和Tf分别为内管初始和最终温度(℃),A为内管表面积(m2),Δt为加热时间(s)。
2.将不同条件下的传热膜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传热膜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传热膜系数随着加热液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流速对传热过程有促进作用。
(2)传热膜系数随着外管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明材料性质对传热过程有影响。
传热综合实验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姓名:韩兴云学号:033112037 组别:甲4一、实验目的:1、测定光滑圆形直管管外蒸气冷凝,管内为空气强制对流时的传热系数——K值;2、学会用实验方法,讲所测实验数据整理成准数方程式3、了解并掌握热电偶和电位差计的使用,及其温度测量。
二、基本原理概述1、测定传热系数K。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式得:其中:传热速率Q,既可以用热流体得放热速率计算,也可以用冷流体的吸收速率计算。
传热推动力Δtm可用对数平均温度差计算。
逆流时,S=лdl2、测定给热系数α在蒸汽-空气换热系统,若忽略管壁与污垢的热阻,则总传热系数与分传热系数的关系为:由于蒸汽冷凝给热系数远大于管壁对空气的给热系数,所以α1=K3、求与Re的定量关系式。
由因次分析法可知,流体在圆形管中呈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符合下列准数关联式:本实验就是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测得对应的给热系数,然后将流量整理为Re,将给热系数整理为Nu。
再将所得的一系列Nu-Re数据,通过图解法或者回归分析法,求得待定系数A、n。
进而得到给热系数α与Re的经验公式。
三、装置与流程:来自鼓风机的空气通过调节阀1转子流量计2和换热管3,经换热后排空。
热量由缠绕在换热管表面的电热丝4供给;空气流量由转子流量计2测定;进、出口空气温度由温度计读取,其进口压强由U形管液柱压差计显示;壁温由热电偶测量。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表一普通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表二强化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表三普通套管换热器实验数据处理表t2 /℃67.1 66.4 65.7 65.7 66.5 67.8 68.2t /℃48.8 49.6 49.6 50.4 52 54.3 54.9ρ/(kg/m3) 1.097 1.094 1.094 1.092 1.086 1.079 1.077 Cp/(J/kg·k)1005λ/(w/m·k)0.02816 0.02821 0.02821 0.02827 0.02838 0.02854 0.02858 μ/(Pa·s)19.5 19.6 19.6 19.6 19.7 19.8 19.8Pr0.4 0.866Vt0/(m3/h) 15.57 23.62 29.64 34.49 38.42 42.11 42.99 V/(m3/h) 16.51 24.92 31.2 36.21 40.23 43.94 44.81 Tw/℃109.2 109.5 109.5 109.5 109.5 109.5 109.5 Δtm/℃60.4 59.9 59.9 59.1 57.5 55.2 54.6Q/w 185.6 255.7 306.8 338.9 354.9 358.7 358.4 α/(w/m2·℃)48.9 67.9 81.5 91.3 98.2 103.4 104.5 Nu 34.7 48.1 57.8 64.6 69.2 72.5 73.1u/(m/s) 14.6 22.03 27.58 32.01 35.57 38.85 39.62 Re 16426.9 24592.7 30788.3 35668.3 39217.3 42342.6 43101.8 lnNu 3.55 3.87 4.06 4.17 4.24 4.28 4.29 lnRe 9.71 10.11 10.33 10.48 10.58 10.65 10.67由Nu=ARemPr0.4 , 可得lnNu=lnA+mlnRe+0.4lnPr所以以lnNu——lnRe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是m,截距是lnA+0.4lnPr作图,可得m=0.78,lnA+0.4lnPr=-3.9922,所以A=0.0195即Nu=0.0195Re0.78Pr0.4表四强化套管换热器实验数据处理表Nu 103.7 98.7 91.1 81.5 70.5 51.7u/(m/s) 35.89 32.96 29.12 25.06 20.55 13.77 Re 37854.1 35102.4 31402.8 27262.2 22397.4 15007.9 lnNu 4.64 4.59 4.51 4.40 4.25 3.95 lnRe 10.54 10.47 10.35 10.21 10.02 9.62由Nu=BRem, 可得lnNu=lnB+mlnRe所以以lnNu——lnRe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是m,截距是lnB.作图得,m=0.75 , lnB=-3.30677所以B=0.0366即 Nu=0.0366Re0.75强化比的计算:同一流量下,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与普通管的努塞尔准数Nuo之比,即Nu/Nuo.当流量等于40.60m3/h时,Nu=103.7, 当流量等于40.23m3/h时, Nuo=69.2.所以强化比=103.7/69.2=1.50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以普通管第一组数据为例孔板流量计压差ΔP=0.60kPa,进口温度t1=30.4℃,出口温度t2=67.1℃,壁面温度热电势4.59mV.已知数据及有关常数:(1)传热管内径di及流通段面积Fdi=20.0mm=0.0200mF=л(di2)/4=3.142*0.02002 /4=0.0003142m2(2)传热管有效长度L及传热面积Si L=1.00mSi=лLdi=3.142*1.00*0.0200=0.06284m2(3) t1为孔板处空气的温度,为由此值查得空气的平均密度ρ当t1=30.4℃时,ρ= kg/m3(4)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的确定先算出测量段上空气的定性温度t /℃t= (t1 +t2)/2=(30.4+67.1)/2=48.8 ℃查得: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密度ρ=1.097 (kg/m3)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比热Cp=1005(J/kg·k)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导热系数λ=0.02816 (w/m·k)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黏度μ=19.5 (μPa·s)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普朗特准数的0.4 次方为:Pr0.4=0.866(5)空气流过测量段上平均体积V(m3/h)的计算:Vto=20.243*(ΔP)0.5139=15.57(m3/h)V=Vto*(273+t)/(273+ t1)=16.51(m3/h)(6) 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Δtm/℃的计算:Tw=1.2705+23.518*4.59=109.2℃Δtm= Tw-t=109.2-48.8=60.4℃(7) 其余计算传热速率Q=V*ρ*Cpi*Δt/3600=15.57*1.097*1005*(67.1-30.4)/3600=185.6 wα=Q/(Δtm Si)=185.6/(60.4*0.06284)=48.9 (w/m2·℃)传热准数N u=α*di/λ=48.9*0.0200/0.0283=34.7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流速u=V/(F*3600)=16.51/(0.0003142*3600)=14.60(m/s)雷诺准数Re=di*u*ρ/μ=0.0200*14.60*1.097/0.0000195=16426.9(8)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Nu=ARemPr0.4中的系数绘制两个实验的Nu—Re的关系图:。
传热系数K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传递过程原理实验)
tm上、tm下 ---由热电偶温度计测定。
转子流量计阀门开度,达到改变流速的目的。 4.实验布点采用小流量和打流量分别布点集中原则,因为是直线原因。 5.待冷流体出口温度显示值保持 5min 以上不变时方可同时采集实验数据。 6.实验结束时,先关蒸汽进口调节阀,保持空气继续流动 10min,以足够冷却壁温,保
护热电偶接促正常。 7.上机数据处理的直线相关系数要求 R≥0.93,否则,实验重做。
传递过程原理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7
姓名:
实验日期:2010 年 10 月 23 日 室温:17.5。C
大气压:1.01X105Pa
实验名称:电极过程动力学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的研究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 验组织方法;
2. 掌握借助于热电偶测量壁温的方法; 3.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4.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本实验关联的 Nu=0.020Re0.812Pr0.4 与理论公式作比较有偏差,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冷空气进口温度随冷空气进口流量的下降而不断上升。
这对传热的稳定影响很大,因此,为了减少此影响因素,在设备设计时冷空气进入 系统前,设置空气冷却装置,以避免空气温度变化太大造成数据误差厉害。
冷空气流量取 20、15、10、5m3/h,其他变量若发生变化,热平衡就被破坏,要建立 热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 t2 必须稳定 5min 以上不变方可读数取样。
传热系数的测定
传热系数的测定传热系数是在热传导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征了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能力大小。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传热系数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用来判断材料或设备的热传递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优化热传递过程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以及具体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体内部传递热量的能力可以由传热系数来描述。
传热系数k是物体中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表面与相邻物体间传递的热量(Q)与温度差(ΔT)的比值。
即:k = Q / (A×ΔT)其中,Q表示传递的热量;A表示传递的热量所在表面的面积;ΔT表示两侧温度差。
传热系数可以用来衡量材料的导热性能。
一般来说,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它的传热系数就越大。
在实验中,传热系数一般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分布和热量传递速率来推导得到。
一、实验装置和步骤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最基本的装置是热传导试样,它可以是任何形状和大小的固体,一般具有矩形、圆形或球形等形状。
试样的表面通常涂有黑色或复合材料,以增大吸收热量的面积。
通常的实验步骤如下:1. 在实验准备阶段,将试样制备好,并在表面涂上黑色吸热材料。
2. 将试样的一侧置于水槽中,以便能够通过加热水来改变试样的温度。
3. 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试样的另一侧测量温度,以确定温差。
4. 通过测量这段时间内给试样加的热量和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这能够确定给定的温度差下的导热率。
二、注意事项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试样的准确温度测量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验中,温度测量应该在试样的另一侧进行,并通过多个点上的测量来确定平均温度,从而减小因测量误差而导致的传热系数偏差。
2. 正确的数据分析和处理非常重要。
数据的处理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过程所需的参数计算公式进行,并考虑到可能的误差来源,如温度测量设备精度等因素。
3. 确保实验的稳定性。
在进行实验时,应尽可能地保持试样的表面温度均匀,以消除由于表面温度不均匀而导致的传热系数偏差。
3 蒸汽冷凝时传热和给热系数测定实验-2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冷凝换热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冷凝换热器的换热量 Φ 和表面传热系数 h 及总传热系数 K 的测试 和计算方法; 3、理解蒸汽冷凝换热的传热规律。
二、实验装置
1、装置整体组装,带脚轮,用户接电源和上、下水后即可使用。 2、可测蒸汽在水平管内冷凝(管外为自来水)时的传热系数和给热系数。 其工作原理及流程如附图所示。 3、管子的内壁面温度用事先埋好的两支热电偶(求平均温度)测量。 4、电热蒸汽发生器功率为 4.5KW,最大工作压力为 0.08Mpa。
四、测试数据整理
(一)整理实验数据的有关公式 管内径:d 内=17mm 1、蒸汽凝结放热量 Q1 = Gz(i1 - i 2) 2、冷水获热量 Q 2 = Gz(i 4 - i 3) 3、平均热量
Q Q1 Q 2 2
管外径:d 外=20mm
管长:L=1100mm
[W]
[W]
[W]
4、热平衡误差
t3、t4 —— 冷水进口和出口温度 [℃]
7、焓值表
(二)实验数据整理表 进 水 焓 值 出 水 焓 值 蒸汽进口焓 蒸汽出口焓 冷凝时的表面 总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2 ( W m C ) ( KJ Kg ) ( KJ Kg ) ( KJ Kg ) 值 ( KJ Kg ) 值 2 ( W m C )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2、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传热系数。 3、分析热平衡误差。
5、总传热系数
Q1 - Q 2 100% Q
K
Q F t
[ W m 2 C ]
6、蒸汽冷凝给热系数
Q F(t z - t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传热系数K 和给热系数α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
2.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生产中,间壁式换热器是经常使用的换热设备。
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热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影响换热器传热速率的参数有传热面积、平均温度差和传热系数三要素。
为了合理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应对其性能有充分的了解。
除了查阅文献外,换热器性能实测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传热系数是度量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以强化传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给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对冷流体的对流给热三个传热过程中,所涉及的热量衡算为:
1212()
()()()h h w c c w m
w w Q KA T t Q A T t Q A t t A Q t t ααλδ
=-=-=-=
- 1122111w w w w h h m c c T t t t t t T t
Q A A A KA
δαλα----=
=== 1
h h m c c
K A A A A A A δαλα=
++
在所考虑的这个传热过程忠,所涉及的参数共有13个,采用因次分析方法 :π=13-4=9
个无因次数群。
该方法的基本处理过程是将研究的对象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子过程 。
即:
12(,)K f αα≈
分别对α1、α2进行研究:
1111111(,,,,,)p f d u c αρμλ=
无因次处理得:
0(,)Re Pr p b c c d du f Nu a μ
αρλμλ
=→= 1)传热系数K 的实验测定 热量衡算式和传热速率方程式 热量衡算式:
21()c c pc Q q c t t ρ=-
传热速率式:
m Q KA t =∆
其中:
12211221
()()
ln
m T t T t t T t T t ---∆=
--
两式联立,得:
21()
c c pc m
q c t t K A t ρ-=
∆
2)给热系数α的实验测定 热量衡算式和传热速率方程式 热量衡算式:
21()c c pc Q q c t t ρ=-
传热速率式:
c mc Q A t α=∆
其中:
2121
()()
ln
w w mc w w t t t t t t t t t ---∆=
--下上上下
两式联立,得:
21()
c c pc c mc
q c t t A t ρα-=
∆
三、实验组织方法
qc----空气流量计1个;
t1、 t2 -----冷流体进、出口温度计2个;
T-----水蒸汽温度计1个;
tw上、tw下-----上壁温、下壁温温度计2个;
P ---装1个压力表;
配上套管换热器、蒸汽发生炉、疏水器、阀门管路、凉水塔系统组成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流程
2)实验步骤
1. 先开蒸汽发生炉,待上壁温开始升温后,开空气输送开关,调节转子流量计为22;
2. 打开不凝性气体放气阀,“开-关”重复2次;
3. 整个实验操作控制蒸汽压力恒定在0.04Mpa以下某一刻度,改变唯一操作变量即空气转子流量计阀门开度,达到改变流速的目的;
4. 实验布点采用小流量和打流量分别布点集中原则,因为是直线原因;
5. 待冷流体出口温度显示值保持5min以上不变时方可同时采集实验数据;
6. 实验结束时,先关蒸汽进口调节阀,保持空气继续流动10min,以足够冷却壁温,保护热电偶接触正常。
四、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记录
装置号: d 外= 19mm ;δ= 1.5 mm ; L= 1.3m
2) 数据计算过程 1. 定性温度 12
2
m t t t +=
,查《化工原理》附录干空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内插法求空气平均ρ,Cp ,λ,μ; 2) 换热器流通面积: A 流通=πd 内径2 /4 A 换热=πd 内径l 3) 空气流量、流速 流速:u=q/A 4) 传热量
21()c c pc Q q c t t ρ=-
5)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21()
c c pc m
q c t t K A t ρ-=
∆,A 为换热面积;
其中:12211221
()()
ln
m T t T t t T t T t ---∆=
--
6) 给热系数α的计算
21()
c c pc c mc
q c t t A t ρα-=
∆,A 为换热面积;
其中:2121
()()
ln
w w mc w w t t t t t t t t t ---∆=
--下上上下
7)准数值
Re
d uρ
μ
⨯⨯
=;Pr p
cμ
λ
=;
d
Nu
α
λ
=
利用实验数据求出准数值,再进行曲线拟合(注意:取全部小组的数据点,不是一两个同学
的数据点!)的基础上求出
0Re Pr
b c
Nu a
=中的常数a0、b(c=0.4)。
五、思考题
1.何为因次分析法?
2.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何强化空气方的传热系数?
4.该实验过程传热的阻力主要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