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1(2).doc

合集下载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加强数据备份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在公司内进行数据备份的管理工作。

三、备份责任1. 数据备份管理员(1)指派数据备份管理员,负责数据备份的日常管理工作。

(2)制定备份计划,确保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监督备份操作人员,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备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4)负责备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备份设备的正常运行。

(5)定期进行备份设备的检查和巡回,及时发现和解决备份设备的故障。

2. 备份操作人员(1)按照备份计划进行数据备份工作,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严格按照备份流程进行备份操作,确保备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对备份数据进行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和完整性。

(4)定期进行备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备份设备的正常运行。

4. 部门负责人(1)指派专人负责数据备份工作,确保及时进行数据备份。

(2)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备份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

4. 公司高层领导(1)对整个数据备份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备份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数据备份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备份流程1. 制定备份计划(1)根据公司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量大小,制定备份计划,明确备份的频率和时间安排。

(2)根据备份计划,确定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介质,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备份操作(1)按照备份计划,定时进行数据备份工作,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严格按照备份流程进行备份操作,确保备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备份存储(1)将备份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备份设备或备份介质中,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公司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公司业务运行的连续性,提高公司应对数据丢失和灾害恢复的能力,制定本备份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重要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第三条定义1.数据备份:将公司重要数据存储到备份介质中,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灾害造成的损失。

2.数据恢复:根据需要将备份的数据从备份介质中还原到原始位置。

3.数据安全:指数据不受非法存取、篡改、删除、丢失等不良影响的状态。

4.数据完整性:指数据在备份和恢复过程中不受篡改、丢失等意外损坏的保证。

第二章数据备份要求第四条重要数据的备份1.公司的重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数据、客户信息、合同归档、研发资料等。

2.重要数据应定期备份,备份周期应根据数据的变更频率灵活设置。

3.备份数据应保存至少三个月,以确保能够满足数据恢复的需求。

第五条数据备份介质1.数据备份可采用磁带、硬盘、云存储等介质进行,具体选择以备份数据量、备份速度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2.备份介质应定期检测并更换,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六条数据备份计划1.公司应制定详细的数据备份计划,明确备份的时机、频率和范围。

2.公司不同部门的数据备份计划应相互配合,确保全面备份和恢复的可行性。

3.数据备份计划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第三章数据恢复要求第七条数据恢复流程1.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损坏和灾害等情况,公司应及时调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2.数据恢复的流程包括识别问题、选择备份源、恢复数据和验证恢复结果等步骤。

第八条数据恢复测试1.公司应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数据恢复测试的频率和范围应根据备份数据的重要性和变更频率进行灵活调整。

第四章数据备份管理第九条数据备份监管1.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数据备份工作,并确保其能力和责任到位。

2.数据备份工作应严格按照备份计划和流程进行,并及时记录备份的状态和结果。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备份变得愈发重要。

在面对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病毒攻击等突发情况时,备份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恢复数据,保证正常的工作进行。

为了规范备份行为,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一套备份管理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二、目的和意义备份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备份操作,提高数据备份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数据丢失风险,降低业务中断的可能性。

通过备份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组织的重要数据资产,提升组织的信息化安全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制度内容1.备份策略(1)确定备份频率: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动程度,确定不同级别数据的备份频率,高级别数据应实时备份,中低级别数据可按日、周、月等频率备份。

(2)选择备份方式:根据系统架构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

(3)存储介质选择:选择可靠性高、容量大、写入速度快的存储介质,如硬盘阵列、网络存储设备等,并制定存储介质的管理规范。

2.备份流程(1)备份计划:制定备份计划,明确每次备份的时间、地点、操作人员等信息,并定期检查和更新备份计划。

(2)备份操作:标准化备份操作流程,确保备份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严禁随意更改备份数据。

(3)备份监控:建立备份监控机制,对备份操作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备份中的问题。

3.备份恢复(1)备份验证: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备份恢复测试: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验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和恢复时间。

(3)故障恢复: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等突发情况下,及时启动备份恢复流程,确保业务的快速恢复和持续运行。

四、责任与监督1.备份管理员:负责备份计划的编制、备份操作的执行和备份数据的管理,监督备份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数据所有者:负责确认备份目标、备份频率和数据的价值级别,并提供备份需求的反馈和更新。

3.信息安全部门:负责备份制度的监督和评估,对备份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技术审计。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下,各类组织和企业的数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备份策略、备份频率、备份存储和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目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能力。

通过制定明确的备份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备份操作流程,保证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和完整性,降低数据风险。

三、适用范围本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数据中心、服务器管理人员等。

四、备份策略1. 定期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动频率,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重要数据应每日备份,较为重要的数据可以每周备份,一般数据可以每月备份。

2. 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全量备份是指将所有数据进行备份,而增量备份是指只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发生变动的数据。

根据数据量和备份时间的要求,确定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的比例。

3. 多重备份:为了保证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应采取多重备份策略,将数据备份到不同的存储介质和地点,如磁带、硬盘、云存储等。

4. 数据分类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备份,确保重要和敏感数据的备份优先级更高。

五、备份频率1. 日常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应进行日常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 周期备份: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数据,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备份的方式,以节约备份资源和时间。

六、备份存储1. 磁带备份:磁带备份是一种常用的备份存储方式,具有容量大、成本低、长期保存等优点。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磁带上,并定期进行磁带的更替和检查。

2. 硬盘备份:硬盘备份是一种快速、可靠的备份存储方式,适合存储较小规模的数据。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并定期进行硬盘的检查和整理。

3. 云存储备份:云存储备份是一种灵活、可扩展的备份存储方式,具有高可用性和易于管理的特点。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计划任务自动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内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第四条备份频率:一.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二.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三.具体备份策略请参见附件一。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服务器共有文件数据保存6个月,财务数据十年,追溯数据参考公司规定。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备份介质,存放必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二.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三.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季度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五)中注明已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附件二),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生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IT人员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附件三),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由IT人员执行数据备份操作。

第十一条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不同备份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备份对象根据类别制定备份策略。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任何企业)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任何企业)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目的: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

备份管理工作应由系统管理员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完成。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我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管理工作。

流程:公司服务器等主要设备均由公司授权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比如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下面的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日常表单记录,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合同、 服务器数据等。

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专员给系统管理员做光盘和硬盘备份。

服务器的 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硬盘做每周做软件备份,并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统一保存,每一个季度刻录光盘保存。

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集体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数据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资产之一,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泄露和被不良人员利用,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司制定了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一、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备份数据需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损坏。

2.完整性原则:备份的数据应包含完整的信息和文件,确保备份数据能够还原到原有状态。

3.可恢复性原则:备份数据应具备快速恢复的能力,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及时恢复。

4.定期备份原则: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备份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多重备份原则:采取多种备份手段,如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二、数据备份的具体措施1.制定备份策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2.设备选择与管理:选用具备良好性能和扩展性的备份设备,并对备份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护和更新,确保备份设备的正常运行。

3.选择备份软件:选用合适的备份软件,能够支持多种备份类型,如实时备份、批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等,并保持软件的及时更新。

4.确定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变动情况和业务需求,确定备份周期,如日备份、周备份等,并严格按照备份周期执行备份任务。

5.定期检查备份数据: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6.备份数据存储: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防火墙内、离线存储介质或云存储服务上,并对存储介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7.灾难恢复演练:定期组织灾难恢复演练,包括从备份中还原数据、应急方案执行等,以检查备份系统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并相应完善备份策略。

8.员工培训与意识教育:对新员工进行数据备份管理的培训,加强员工对数据备份重要性的认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三、违反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的处理办法1.违反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处理等。

2.对于严重违反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是指组织或公司为了保护重要数据安全,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1. 定期备份:规定每个部门或个人应定期备份重要的电子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备份的频率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动情况而定。

2. 数据分类备份:规定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数据进行分类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敏感性,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和周期。

比如,将核心业务数据备份频率设置得更高。

3. 备份存储地点:规定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点,防止因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数据丢失。

备份数据的存储地点可以是离主数据中心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选择第三方专业的云存储服务提供商。

4. 数据备份恢复测试:规定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以验证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在测试中,模拟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确认备份数据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

5. 数据备份策略的保密性:规定备份数据的访问权限,只允许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备份数据,保证备份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6.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规定组织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备份管理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备份重要性和操作方法的认识。

7. 备份数据清理:规定备份数据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清理,删除过期的备份,避免不必要的存储空间占用。

8. 灾难恢复计划:规定制定灾难恢复计划,明确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等灾难事件发生时,恢复数据的具体步骤和责任。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组织的重要数据能够有效地备份和恢复,降低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

不同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业务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备份管理规定。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gmp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gmp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gmp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数据安全和完整性,提高数据备份效率,根据公司的管理要求和GMP标准,制定本备份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备份范围1. 数据备份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人事数据等公司相关数据。

2. 数据备份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数据重要性和敏感性确定。

四、备份责任1. 部门负责人应明确数据备份责任人员,并负责监督备份工作的执行。

2. 数据备份责任人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五、备份策略1. 确定备份频率:根据数据重要性和敏感性确定备份频率,一般情况下,每日备份是最常见的选择。

2. 确定备份方式:可以选择在线备份、离线备份、镜像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

3. 确定备份存储位置: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远离潜在的风险。

4. 确定备份时间:应选择公司业务低谷时段进行数据备份,以避免对正常业务运行造成影响。

5. 确定数据备份的周期性检查: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六、数据恢复1. 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数据恢复,并尽可能减少数据损失。

2. 数据恢复的流程应事先明确,包括恢复时间、恢复方式等。

3. 数据恢复后应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备份记录1. 备份工作应有相应的记录,包括备份日期、备份内容、备份方式等信息。

2. 备份记录应保存一定期限,以备查验。

3. 定期对备份记录进行审查,确保备份工作的有效性。

八、保密措施1. 对备份数据的存储、传输和访问应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2. 备份数据的访问权限应限制在必要范围内,并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

九、违规处理1. 未按照备份管理制度执行备份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按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

2. 对恶意破坏或篡改备份数据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十、制度宣导1. 公司应定期开展备份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备份工作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公司数据保密制度

公司数据保密制度

公司数据保密制度公司数据保密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而设立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数据泄露、滥用和破坏,同时保护公司的声誉和客户的利益。

一、数据分类和标记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公司的数据资产,我们对公司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标记。

根据敏感程度和机密级别的不同,数据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机密(Confidential):该级别数据包含最敏感的商业机密,只限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2. 内部使用(Internal Use):该级别数据适用于公司内部使用,仅限公司员工访问和使用,未经授权不得外泄。

3. 公开(Public):该级别数据是公开的,可以自由传播和使用,并无特殊保密要求。

数据标记方面,我们采用了明确的标记标准,以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如何处理不同等级的数据。

标记可包括不同颜色的标签、水印或电子文档中的分类图标等。

二、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为了保护公司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我们对数据的访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权限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 员工认证:每位员工必须经过身份认证,获得唯一的用户账号和密码,以识别其访问权限。

2. 最小权限原则:每位员工只能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并根据职责和工作需求进行权限分配。

3. 受限访问:对于机密数据,仅限授权人员访问,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加密技术来限制访问。

4. 登录监控:建立登录监控机制,记录员工对公司数据的访问情况,及时发现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行为。

三、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为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密传输:对于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协议,如SSL/TLS等,防止数据被窃听或篡改。

2. 安全传输通道:建立安全的传输通道,禁用不安全的传输协议,如FTP,以避免数据泄露的风险。

3. 存储加密:对于机密级别的数据,在存储介质上进行加密,确保即使在数据泄露的情况下也无法被恶意使用。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备份管理制度(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备份管理制度(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备份管理制度(3篇)1为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本办法适用于司内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

二、我司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中心管理,负责全司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

三、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地数据冷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

四、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具体包括:数据备份系统,服务器全部数据及相关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工作,各工作站上的数据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五、信息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

定期备份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六、信息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一)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二) 增量备份:仅对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三) 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四)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七、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

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八、数据备份可选择硬盘、光盘、u盘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

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九、数据备份时必须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

数据备份的文卷应专人专地保管,所有备份要有明确的标识,具体包括:运行环境、备份人。

十、备份数据的保存时间根据我司信息系统的数据重要程度和有效利用周期以及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数据备份管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的数据备份管理工作。

三、备份责任1. 每个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数据备份工作,并对其进行专门培训。

2. 数据备份人员应对部门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负责,确保备份工作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四、备份原则1. 数据备份应按照公司的业务需求进行定期备份,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等不同频率的备份。

2. 数据备份的数据源应包括公司重要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人事数据等重要信息。

3. 数据备份的介质应选择可靠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网络云存储等。

4. 数据备份的时间应选择在系统空闲时进行,以避免影响正常业务运行。

五、备份内容1. 数据备份应包括所有重要的业务数据,不能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2. 数据备份内容应具有版本可追溯性,以方便数据恢复工作。

六、备份存储1. 数据备份存储设备应储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防火墙、防水、防潮等环境良好的存储设备中。

2. 数据备份存储介质应定期检测,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七、数据恢复1. 数据备份人员应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2. 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应立即启动数据恢复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八、备份管理1. 数据备份人员应定期编写备份日志,记录备份的时间、内容和介质信息。

2. 数据备份人员应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并及时更新备份策略。

九、备份安全1. 数据备份的存储介质和设备应设定安全密码,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2. 数据备份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保护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十、监督检查1. 公司领导应对数据备份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备份工作的及时和正确性。

2. 数据备份人员应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积极改进备份工作水平。

十一、处罚规定1. 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备份管理制度(5篇)

备份管理制度(5篇)

备份管理制度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____、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____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1.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2.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____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六下午统一刻盘保存。

五、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____,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____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备份管理制度(2)是指管理组织中数据备份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关键数据能够及时备份,并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恢复,以保障业务的持续运行。

以下是备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备份策略:确定备份的频率、备份数据的范围、备份介质和备份存储位置等方面的策略,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数据备份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企业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就是为了保护企业重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防范数据丢失和损坏。

本文将从备份管理的目的、内容、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一、备份管理的目的数据备份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数据安全。

企业的数据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如系统故障、病毒攻击、人为失误等。

而数据备份可以在数据遭受损失或丢失时提供恢复的能力,保证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损失。

其次,备份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备份不仅要求备份的数据能够恢复和使用,还要确保备份数据本身没有被篡改或损坏,以防止数据的可靠性受到威胁。

因此,在备份过程中进行完整性校验和加密是必要的。

最后,备份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备份数据应当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恢复,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

为此,备份策略应考虑到数据的重要性、恢复时间和备份容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备份计划。

二、备份管理的内容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1. 定义备份策略:根据企业业务的特点和数据的重要性,制定备份频率、备份容量、备份地点等具体策略。

应考虑数据的增长速度、备份介质的寿命以及备份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因素。

2. 制定操作规范:明确备份操作的具体步骤、使用的工具和备份介质。

细化备份日志的记录要求,确保备份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3. 确保数据安全:在备份过程中,要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备份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同时,还应定期对备份介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备份的可用性。

4. 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定期进行备份验证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的可恢复性。

在备份测试过程中,还可发现备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5. 管理备份存储:建立备份存储管理制度,包括备份介质的管理、备份文件的版本控制和备份数据的存储周期等。

公司数据管理规定范本(3篇)

公司数据管理规定范本(3篇)

公司数据管理规定范本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1.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2.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六下午统一刻盘保存。

五.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集体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公司数据管理规定范本(2)根据公司的需求和法律法规,制定以下数据管理规定:1. 数据分类和归档:所有公司数据必须根据其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和归档。

敏感数据包括客户信息、财务数据、员工薪资等,必须加密存储。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订本管理制度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技术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技术部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第二节备份策略第四条备份频率一、对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和财务系统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二、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

三、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四、具体备份策略请参见附件一.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数据须保存十年.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三.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第八条备份截止销毁:1.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2.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是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3.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5)中注明已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订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附件二),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及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第十条信息技术部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附件三),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形式下发至各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数据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物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有电脑使用权限的员工
第二章备份制度和要求
2.1 根据公司情况备份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服务器数据等;
2.2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电脑内的不可外泄的数据进行加密,设置10位以上的密码,密码3个月要进行更换;
2.3 除临时的文件外,其他文件要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存放,即先建立好文件夹,然后把相应的文件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
2.4 网络管理员将在服务器上为每个有电脑的员工建立文件夹,并分配用户名和密码(每人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员工在自己电脑上通过网络,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看到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打开此文件夹后把自己电脑内整理出的文件夹全部拷贝到此文件中,拷贝的周期是每周至少一次;
2.5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等,将进行严肃处理;
2.6 网络管理员会抽查员工备份数据的日期,如发现一周以上未上传数据将进行警告,一个月未上传数据的将进行问责; 网络管理员把员工上传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到另外介质,如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2.7 系统工程师负责ERP、OA数据的每日备份,备份数据的副本会保存到安全介质中;
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信息部。

如有未尽事宜,报请公司总经理后执行。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XXX数据备份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

备份管理工作应由系统管理员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完成。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我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管理工作。

3.流程:公司服务器等主要设备均由公司授权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比如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下面的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日常表单记录,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合同、K3服务器数据等。

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重要数据由体系管理员负责,详细细则如下: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体系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储存。

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专员给体系管理员做光盘和硬盘备份。

效劳器的K3数据由体系管理员在效劳器硬盘做每周做软件备份,并在每月末了一周的周五下午统一储存,每一个季度刻录光盘储存。

当效劳器、交换机及其他体系主要装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效劳器应用体系、软件点窜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集体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1. 简介备份是指将数据、文件或配置的副本创建和存储在另一位置的过程。

备份管理制度是指通过明确的规范和流程,确保组织和管理备份过程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护组织重要数据、文件和系统配置,以便在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能够迅速恢复。

2. 目的备份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关键数据和文件能够安全地备份并且有计划地进行恢复。

它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组织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遵守法律和合规要求•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对组织的影响•提高组织业务连续性和快速恢复能力3. 范围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组织部门和员工。

它包括对数据、文件和系统配置进行定期备份的规定,以及恢复备份数据的流程和责任的规范。

4. 制度内容4.1 数据备份规定•所有重要数据和文件必须定期备份,并且备份副本要存储在另一位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进行确定。

•所有数据备份必须经过验证,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数据备份过程中应使用加密技术,保护备份数据的保密性。

4.2 备份存储管理规定•所有备份数据必须存储在授权的存储设备中,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不当修改。

•存储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用性和稳定性。

•备份数据的存储期限和存储位置应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存储设备和备份数据的访问权限应进行授权和审计,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3 备份恢复流程规定•当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发生时,组织应立即启动备份恢复流程。

•备份恢复流程应经过事先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恢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备份恢复过程中必须记录和跟踪备份恢复的所有操作和事件。

•备份恢复过程中必须与组织内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备份管理培训,了解备份管理制度和流程。

•员工应具备正确操作备份和恢复的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备份管理意识提升活动,加强员工对备份管理的重要性和操作要求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1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数据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物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有电脑使用权限的员工第二章备份制度和要求2.1 根据公司情况备份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服务器数据等;2.2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电脑内的不可外泄的数据进行加密,设置10位以上的密码,密码3个月要进行更换;2.3 除临时的文件外,其他文件要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存放,即先建立好文件夹,然后把相应的文件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2.4 网络管理员将在服务器上为每个有电脑的员工建立文件夹,并分配用户名和密码(每人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员工在自己电脑上通过网络,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看到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打开此文件夹后把自己电脑内整理出的文件夹全部拷贝到此文件中,拷贝的周期是每周至少一次;2.5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等,将进行严肃处理;2.6 网络管理员会抽查员工备份数据的日期,如发现一周以上未上传数据将进行警告,一个月未上传数据的将进行问责;网络管理员把员工上传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到另外介质,如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2.7 系统工程师负责ERP、OA数据的每日备份,备份数据的副本会保存到安全介质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信息部。

如有未尽事宜,报请公司总经理后执行。

根据公司要求: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一一一计算机教育观念的发展1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计算机教育观念的发展王吉庆华东师范大学自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从一种神秘的、万能的、贵重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的殷堂走出,而成为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的万能工具开始,教育界就开始关,心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人类究竟需要不需要在计算机能力、知识方面的要求?应该如何办?许多专家感到,人类教育制度受到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彼得·霍尔(1982)在70年代就指出:“没有人会否认,目前,教育正在发生某种‘危机’,也没有任何人会否认,这种危机影响的不是欧洲教育制度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而是诸如教育进程和教育主张等。

”托夫勒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则一方面指出:“…在第二次浪潮时代,阅读能力是办公室工作的最低要求。

在一个智能环境中,当机器、器具、甚至墙壁都能设计得会说话,识字就不会象以往三百年的传统那样,与工资袋的厚薄成正比了。

航空公司的订机座的职员、股票市场的职员,机器操纵者以及修理工,可以很好地依靠听觉而不是阅读未完成工作,因为机器上有声音,告诉他们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更换一个损坏的零件。

”,指出了信息时代中的各种职业对于人们文化要求的变化可能;另一方面,他还在同书中指出:“与此同时,儿童很可能在一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电子家庭中长大,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他们将亲眼看到,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次浪潮时代的儿童,从他们刚懂事,就看到父母在工作。

相反,第二次浪潮的,儿童至少最近几代人则被隔离在学校里,完全接触不到实际工作的生活。

……然而,在电子家庭中,孩子不仅能看到,而且到了一定年龄,他门还亲自参与工作。

”提出了接受教育与参与工作可以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形式的观念在几十年来不断发生变化,从计算机文化发展到了信息素养。

以下,我门循其发展轨迹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计算机文化观最早讨论计算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学者提出,当代的社会已经或者将很快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这个转变,人类的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具有于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

他们认为计算机文化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索质,进一步,他们把计算机文化分解为计算机常识、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应用等各个方面,而且他们相当强调计算机能力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

首先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来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

刘赫曼(1984)提出的观念是:“到了世纪结束时,百分之四十五的人成为了信息工作者,而不是手工工作者,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是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信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处理信息,然后把信息传输给他人。

……计算机文化在未来寻求职业过程中就象过去当农业机械化驱使百万农民到城市来寻找工作时有没有文化的条件一样有着很大的影响。

除了寻找职业以外,就象传统文化与数学文化一样,计算机文化也是一种思维技能。

计算机文化意味着能够吩咐计算机做那些你希望它做的事情。

…这恰恰是你在撰写一篇文章,或是解决一道数学题目时所做的事情。

阅读,写作、做数学、以及应用计算机工作都一样需要思维。

”他把应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定义为一种概念,即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同时,他认为为了吩咐计算机做你希望它做的事、最重要是能够进行程序设计。

他说,“程序设计形成了计算机文化的脊椎骨。

”1981年8月,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1981)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他指出,科学上的发现是科学家按照一定的组织过程进行探索而得到的;人类的各种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章程规定的程序工作;学习更加是按照规定的过程进行;即使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面向程序的生活,每一个人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就是一个例行程序等等。

他指出“…最重要的是,文化与程序设计的技巧不仅仅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地发展的,而且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人类思想的一种新的融洽。

”他认为,善于还是不善于编排与执行自己工作的程序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与能够得到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重要关键;现代人们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些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说具有第二种文化一程序设计文化;而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培育计算机文化。

美国心理学家与计算机教育家西摩,佩琅特(Seymour Pepert ,1980)提出了计算机可以具体化形式思维,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维(Combinatorial Thinking)”的观点。

他强调,应该让儿童摆弄计算机,而在计算机文化的氛围中去理解现实世界。

他指出:“对于一个程序,不会去问它是对还是错,而是问它是否可以改好。

……计算机对于纠正人们看待事物的非黑即白的观念具有的潜在的影响是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思维对象的一个例证。

”他还组织一些计算机工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语言一LOGO语言,让学生掌握一种容易学习、结构良好、程序运行过程可见的程序设计语言,使用它来吩咐计算机做这做那,并且观察运行过程,验证他的指令是否正确,这样经过一个“设想一验证一查错一认识”的反复过程,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与正确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尽管角度不同,主张计算机文化观点的人们都认为从社会发展到了信息社会以后,所有的文明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上,无论人们怎样工作与活动都离不开使用计算机,因此人类需要一种除了读写算文明以外的新的文明基础,即计算机文化。

而且,还从比较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与人们工作生活的模式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运作流程出发,认为计算机和人们的思维有着共同的特点:都要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程序设计。

因此,人们能够理解并且利用计算机的工作机制,改进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这种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对于其后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开端,在信息技术教育史上有着他们的历史地位。

同时他们认为,要能够吩咐计算机做事,懂得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他们的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程序设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他们所主张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以易于为学生掌握的为主,包括BASIC、LOGO等等。

二、计算机工具论70年代未到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的迅速推广与广阔应用,使得许多开发人员与投资者都注意到这个领域,一些软件公司开始为微型计算机研制开发各种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例如把原来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等)、电子报表系统(VISCULC等)、文字处理系统(Word-Star等)等等移植到微型计算机上;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利用这些工具软件从事他们自己的日常业务工作,例如,使用文字处理系统撰写报告与书写信笺;使用电子报表系统进行各种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分析;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自己的业务往来名单等等。

微型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它的主要应用方式也是作为一种工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计算机教育观念形成并且得到宣传。

199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五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 90)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提出,计算机在未来社会就象现代社会人们家中通常必然会配备的螺丝刀一样。

而它的结构会是组合式的,如同螺丝刀可以由一些不同角度与大小的把手与不同口径与形状的螺丝刀旋转部分组成,只要将不同的把手与不同的旋转头组合在一起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固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螺栓和螺丝一样,在不同型号计算机的上面安装不同功能的软件,可以进行不同的信息处理工作。

当然,他的报告主要的用意是使大会参加者能够认识到软件产品的“构件化”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因此可以看到,同样的计算机可以运行不同的软件进行不同的工作;而不同型号不同机种的计算机可以运行相同的软件系统进行同样的工作;人们在信息社会中更加常做的事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条件组合配置适合于自己工作任务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再在需要时利用各种软件从事不同的工作,去完成不同的任务。

因此,计算机教育应该从计算机是一种人们在信息社会所必须会使用的常用工具出发,培养人们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与能力。

而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中期,有些计算机教育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计算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有用工具,应该使学生有一种使用信息工具来帮助自己进行脑力劳动的意识,同时应该培养学生使用有些常用的信息工具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1985年,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系的科尔等在美国诺福克市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85)上发表的论文《对于职员的计算机文化课程》报告了他们的计算机文化课程的目标有:使参与者能够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服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参与者能够适当到把计算机结合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而其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生产(CAD/CAM)、图象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