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恰当选项)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
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
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D.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E.它们具有不同的逻辑变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A.有些花是红的。
B.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只要甲来,乙就来。
E.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二判断下列判定的正误1.每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6.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7.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涂色的词语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5.(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王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逻辑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普通逻辑学练习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练习及答案
目录
一、单选题 (1)
二、多选题 (18)
三、判断题 (20)
四、填空题 (22)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哪一句是直言命题?(D)
A.这部电影真是太好看了!
B.今天星期几?
C.上课要认真听讲。
D.我是神仙。
2.“所有原因都会导致结果”与“所有原因不都会导致结果”二者之间是(C).
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
3.“有的当代小说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学者,所以有的当代小说家是学者。
”这个三段论是(B)式。
A.AAA
B.IAI
C.AAI
D.AII
4.“人”和“机器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C).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全异关系
D.交叉关系
5.在“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和“我是中国人”两语句中,概念“中国人”(D).
A.都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6.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判断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B).
A. 多数
B. 至少有一个
C. 一部分
D. 少数
7.若断定SAP和SEP都真,则(A).
A.违反矛盾律
B.违反排中律
C.违反同一律。
逻辑学1-5章习题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意义是什么?1.逻辑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2.教育的逻辑不同于官场的逻辑,也不同于商场的逻辑。
3.凡是不符合逻辑的观点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
4.“窃书不为偷”,这是孔乙己的逻辑。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逻辑。
5.“逆境有利人才成长”的观点,不但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而且经不住逻辑推敲。
二、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判断,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用S、P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
1.凡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
2.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3.如果深入群众,就能了解群众的疾苦。
4.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应该尊重的。
5.只有多做逻辑练习,才能学好逻辑。
三、找出逻辑形式相同的推理,并用公式表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
(用S、P、M表示概念,用p、q表示简单判断)1.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所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有些参加今年高考的人是成年人,所以,有些成年人参加了今年高考。
3.凡是害怕批评的都不是真理,有些理论害怕批评,所以,有些理论不是真理。
4.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他没有认识错误,所以,他不能改正错误。
5.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是危险的,你犯了错误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6.只有天上下雨,他才会不来,今天没有下雨,所以,他不会不来的。
四、请指出下列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
1.所有S不是P2.有S是P3.p并且q4.如果p,那么q5.只有p,才q第二章概念一、用“﹏﹏﹏﹏﹏”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说明带括号的概念的内涵的词语,用“_________”标出说明它们外延的词语。
1.(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六大学科。
2.(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的逻辑变项是 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4.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如果用真值表的形式计算(p∨q)∧p→ ¬q的真值,则该真值表应为五行六列。
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固有的逻辑关系。
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后得到SA-P,命题“SAP”换位后得到PIS。
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和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_;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即__肯定否定式__和__否定肯定式__。
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 PEM,结论为 SE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12.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演绎_推理、_归纳_推理和_类比_推理和回溯推理四类。
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表明其量项是全称的。
15. 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
16. 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的负命题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减了肥。
1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那么其前提都应是_A_命题。
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第二,推理有效。
19.命题按其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20.在逻辑结构上,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_对称性_关系。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命题逻辑一、是非题1、“不但…而且…”是联言命题形式()2、“如果不…那么(不)…”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3、“如果…那么(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4、“只有…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5、“只要…就…”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6、“…除非…”属于必要条件命题形式()7、“…当且仅当…”,“只要并且只有…才…”,属于充要条件命题 --()8、具有“除非…否则…”形式的句子属于充要条件命题9、“或者停电了,或者灯泡坏了”是不相容选言命题10、“敦煌或者在甘肃,或者在新疆”是相容选言命题()11、具有“不是…就是…”形式的句子属于不相容选言命题()12、具有“虽然…但是…”形式的句子属于必要条件命题()二、选择题不相容选言推理:1、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甲提案,要么支持乙提案,决不允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从主持者的话中,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是:A.如果支持甲提案,那么就不支持乙提案。
B.如果支持乙提案,那么就不支持甲提案。
C.或者支持甲提案,或者不支持乙提案。
D.如果不支持甲提案。
那么就支持乙提案。
E.如果不支持乙提案,那么就支持甲提案。
2、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以下哪项最能增强上述论证? ( )A.餐馆规定,点粤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
B .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粤菜,但点了粤菜,一定也要点川菜。
C .张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
D .张先生是广东人,他喜欢粤菜。
E .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相容选言推理:3、从赵、钱、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
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钱、周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钱共同入选。
逻辑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附加刑指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这句话是从( )方面来明确“附加刑”这—概念的。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非法行为”这个概念是( )概念,它的论域是()。
3.从概念间的关系来看,“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具有()关系;“联合国”与“中国”具有()关系;“动物”与“昆虫”具有()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 )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关系4.“在四川工作的人”(a)与“四川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
5.“抢劫集团”(a)、“抢劫集团的成员”(b)、‘犯罪集团”(c)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6.( )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由( )、()、()这三部分组成。
7、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是()。
8.罪名概念定义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9.在语句“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
”中的“这次会议的代表”这个概念,从是否反映集合体方面分析,它表达了( )概念。
10.在下定义时,如果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的外延,那么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11.“法院”与“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这两个语句表达了()关系的概念,而“马达”与“电动机”。
这两个语词表达了( )概念。
12.“这个书亭出售的书很多,有工具书、字典、文艺书、科技书和社会科学的书。
”这段话作为划分,违反了()规则,犯了( )错误。
13.语句“刑法是国家的法律”作为“刑法”的定义,违反了()的规则,犯了()的逻辑错误14.“我家门口栽了几株花卉。
”这一语句在使用概念方面犯了( )的错误。
15.“子项相容的划分”与“过宽的划分”这两个概念具有( )关系。
16.概念‘;大学生”(a)、“学生”(b)、“体育爱好者”(c)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二、单项选择题1.“地球的卫星”这一概念是( )。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⑧否定概念④属性概念2.在语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堂上操练】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2.p← q3.有S不是P4.(p∧q)→r【课后作业】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①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逻辑练习题
一、填空题1、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2、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3、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4、从真假条件考虑,当 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5、根据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6、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二、单项选择题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C、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常项不同,变项相同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A、MAPB、PAMC、MEPD、PIM4、“《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A、都是B、前者是而后者不是C、都不是D、前者不是而后者是5、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A、都是A判断B、a是A判断,b不是C、都不是A判断D、a不是A判断,b是6、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矛盾B、反对C、下反对D、差等7、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A、常项--量项B、太阳系--地球C、《鲁迅全集》—《药》D、亚洲—中国E、变项——支判断2、下列依据概念间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生死:存亡A、真伪:对错B、好坏:优劣C、亲疏:长幼D、轻重:缓急正确答案:B2、风险:规避:损失A、老人:关爱:长寿B、军队:保卫:战争C、保险:购买:赔偿D、锻炼:加强:肥胖正确答案:D3、(1)(p→ q)→ (p∨q)和(2)(p→ q)→ (﹁q→ ﹁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________A、(1)(2)均有效B、(1)(2)均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正确答案:D4、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心。
” 若上述判定为真,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B、你的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C、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D、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正确答案:C5、树根:根雕A、竹子:竹排B、水泥:砚台C、纸张:剪纸D、陶土:瓷器正确答案:C6、对“共青团支部“作连续的限制,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中学的共青团支部B、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科大学的共青团支部C、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员——工科大学的共青团员D、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员——大学生共青团员正确答案:B7、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A并且非BB、B并且非CC、B并且CD、A并且非C正确答案:B8、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买单:结账C、引擎:发动机D、炒鱿鱼:解雇正确答案:C9、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哲学。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则下列哪项一定不正确?A、有些学生喜欢哲学但不喜欢数学。
B、有些学生喜欢数学但是不喜欢哲学。
C、有些学生既喜欢哲学又喜欢数学。
D、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
普通逻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两个语句:(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祝福》是鲁迅的著作。
请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 )。
A.(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集合概念。
B.(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非集合概念。
C.(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D.(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2.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D )。
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B.人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C.城镇居民不是在农村居住的居民D.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3.“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三种”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规则,犯了(C )错误。
A.多出子项B.划分标准不同一C.划分不全D.子项相容4.“这辆汽车不是2009年设计完成的”中的“这辆”是(D )。
A.主项B.谓项C.联项D.量项5.“公务员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
”属于(A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6.“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学过逻辑”与“我们班有些同学没学过逻辑”之间是(C )关系。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从属关系7.当“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卵生的”假时,“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的真假状况是(C )。
A.真B.假C.真假不定8.以下哪个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法推理(D )。
A.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守纪律B.所有运动员都不是裁判员C.一部分同学完成了作业D.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工人9.在三段论“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因此,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中,小前提是(B )。
A.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B.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C.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D.所有逻辑学家都是美学家10.三段论“有些浪漫诗是抒情诗,有些爱情诗是浪漫诗,因此,有些爱情诗是抒情诗”违背了规则(A )。
A.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B.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C.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D.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然否定11.“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价廉”属于(B )。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1)第一章绪论............................................................................ .. (1)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3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1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20 第六章谓词演算............................................................................ ....................... 26 第七章模态逻辑............................................................................ ....................... 31 第八章归纳逻辑............................................................................ ....................... 35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 41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45 第十一章谬误............................................................................ ....................... 51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 .. (62)第一章绪论............................................................................ (62)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64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6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88 第六章谓词演算............................................................................ ....................... 95 第七章模态逻辑............................................................................ ..................... 103 第八章归纳推理............................................................................ ..................... 107 第九章假说与侦察假设............................................................................ ......... 110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112 第十一章谬误............................................................................ ....................... 118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121)《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通过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题目一:推理判断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陈述:1. 所有猫都喜欢吃鱼。
2. 汤姆是一只猫。
3. 汤姆喜欢吃鱼。
题目二:逻辑关系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连词。
陈述:1. 彼得没有去上学,___他生病了。
2. 爸爸在家里,___妈妈去上班了。
3. 杰克想要吃苹果,___他去买了一些。
题目三:推理谬误以下是一组陈述,请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推理谬误,如果存在,请指出具体谬误的类型。
陈述:1. 所有人都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不是人。
2. 如果A发生,则B发生。
B没有发生,所以A也没有发生。
3. 你喜欢吃苹果,所以你一定是个健康的人。
题目四:逻辑推理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进行逻辑推理。
陈述: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 今天下雨了。
结论:我会带伞。
题目五:逻辑迷题以下是一个逻辑迷题,请思考并给出答案。
问题:如果喜欢吃火锅的人都喜欢喝豆浆,那么喜欢喝豆浆的人是否一定喜欢吃火锅?以上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任何问题,请多和他人讨论,共同解决,相信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祝你取得好成绩!。
逻辑学练习题(完整)
练习题(-)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2、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3、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4、……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5、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6、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7、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个奇怪的逻辑。
8、帝国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9、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10、语法、逻辑、修辞、音韵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例示”题:‚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答:本题中的两个‚逻辑‛,均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玛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的猫都怕水。
我的宠物是猫,它怕水。
C. 我昨天看到一只猫在游泳。
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这个水果是苹果,所以它是水果。
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有些狗是哺乳动物。
C. 没有狗是哺乳动物。
D. 有些狗不是哺乳动物。
3.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需要呼吸空气。
B. 有些人不需要呼吸空气。
C. 有些人需要呼吸空气。
D. 没有人需要呼吸空气。
4.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既是人又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逆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B. 如果明天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一。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D. 如果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二、填空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不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8. 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该命题的真值。
9.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是指任何命题要么_______要么_______,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10.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谬误,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命题逻辑,并给出一个命题逻辑的例子。
14. 请解释什么是条件命题,并给出一个条件命题的例子。
15.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6. 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7. 请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逻辑学练习题(公共课考试必备)
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逻辑变项是(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逻辑性质:对称性。
传递性。
4、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pvq)^p→-q的真值表,正确的真值表应该为(五行六列)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故有的逻辑关系,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得到(SAP,)SAP换质为(PIS)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主项、关系项、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该为(SAM)12、当且仅当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可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主项周延,量项是全称的。
15、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16、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的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能减肥)。
17、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
第二,推理有效。
19、非模态命题按是否包含其它命题可分为(简单、复合命题)20.、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对称性)关系。
22、当p、q均为假时,q^p为假,pvq为假,p→q真,p←q真。
23、在逻辑结构上,一个完整的定义是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组成。
24、同素材的E命题和I命题是(不同真、不同假)的。
25、任何一个有效三段论有且只有(3个)不同的项,同一个三段论每个项都出现(2次)26、概括和限制都有极限,连续概括的极限是(范畴),而连续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
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题一、命题逻辑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
b.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并不勤奋。
a. P ∧ Qb. P ∨ Qc. ¬Pd. P → Qe. P ↔ Qa. P ∧ ¬Pb. P ∨ ¬Pc. (P → Q) ∧ (Q → P)二、谓词逻辑a.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b. 有些猫是黑色的。
c. 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 ∃x (P(x))b. ∀x (Q(x) → R(x))c. ∃x ∀y (S(x, y))三、推理规则a. 前提: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b. 前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不去游泳;今天下雨。
结论:我不去游泳。
a. 如果P,则Q;非Q,因此非P。
b. P ∨ Q;P,因此Q。
四、逻辑谬误a. 人是动物,因此人是植物。
b. 要么是A,要么是B,因此不是A。
c. 因为我喜欢苹果,所以所有人都喜欢苹果。
a. 某人因为相信星座,所以他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b. 这部电影不好看,因为它的评分很低。
五、集合论a. A = {1, 2, 3, 4, 5},B = {3, 4, 5, 6, 7},求 A ∩ B。
b. A = {x | x是正整数,x < 5},B = {x | x是偶数,x ≤ 6},求A ∪ B。
a. A ⊆ B,B ⊆ C,因此A ⊆ C。
b. A ∩ B = ∅,因此A ⊆ B。
六、数理逻辑a. (P ∧ Q) ↔ (¬(¬P ∨ ¬Q))b. (P ∨ Q) ↔ (¬P → Q)a. 1 + 2 + 3 + … + n = n(n + 1)/2七、演绎推理a.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水分;玫瑰是植物,因此______。
b. 没有学生会不喜欢考试;小明是学生,因此______。
a. 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我会去电影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艺术是生活的概括,如果你稍微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母亲喂奶时,也是把婴儿抱在自己的左边。
据心理学家统计,80%的母亲都是把婴儿抱在左边的。
为什么会这样?为此,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以下的两个实验:一个实验是让一些婴儿间断地听每分钟72次心跳录音。
结果发现,这些婴儿在不听录音时啼哭时间是60%,而在听录音时,就比较安静,啼哭的时间降至38%。
另一个实验是任选四组婴儿,每组人数相同,把他们放在声音环境不同的房间里。
第一个房间保持寂静;第二个房间放催眠曲;第三个房间放模拟的心跳声;第四个房间放真实的心跳声的录音。
用这样的方法,试验一下哪一个房间的婴儿最先入睡。
结果是第四个房间的婴儿,只用了其他房间中婴儿入睡所需时间的一半,就进入梦乡。
然后依次是第三个房间、第二个房间、第一个房间里的婴儿先后入睡。
这个实验不但证明心跳声是一种有很强镇静作用的外界刺激,而且表明模拟的心跳声的效果不如真的心跳声的效果。
在这两个实验中,心理学家运用了哪几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2. 达尔文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家养的动植物会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通过世代遗传性累积,逐渐形成新的物种。
他同时发现,人类对动植物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是形成新物种的关键。
于是他便设想,自然界中的物种是否和家养条件下的物种类似,以及它们是由谁进行选择?在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受“生存竞争”理论的启发,他认识到自然界也存在生存竞争。
自然界中物种的变异是普遍的事实,物种的差异也是普遍的事实。
在家养条件下,人工选择造就了新物种的形成,在自然条件下,是自然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物种,而且自然界还在时时刻刻进行着选择的工作。
就这样,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达尔文在这过程中运用了哪种推理?3. 哥白尼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动,并且绕地轴自转。
托勒密派天言文学家反对这种观点。
他们认为,如果地球每天绕轴自转一周,那么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在很短暂的时间内都将运动很大一段距离。
这时,如果有块石头从地球表现的一座塔顶上落上来,那么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塔已经离开了原来的位置。
因此,下落的石头应该落在距塔基相当远的地面上。
但是,人们看到的情况并非如此,石头总是落在塔基边缘。
这就是所谓“塔的证据”。
伽利略指出,从运动着的地球表面的一座塔顶上落下来的石头,掉在塔基附近而不是掉在离塔基远处的事实,不能说明地球不是运动的。
这正如一条匀速航行的船,从桅杆顶上落下一件重物,总是落在桅杆脚下而不是落在船尾一样。
在17世纪40年代,法国人伽桑狄进行了一次“桅顶落石”的试验,结果与伽利略预期的相同。
伽利略使用了什么推理为哥白尼的“地动说”进行辩护?4. 中国古代笑话集《雅谑》记载,有个人的母亲,笃信佛,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
于是有一天,这个人一早起来便喊:“妈!”母亲答应了他。
过一会他又喊:“妈!”母亲又答应了他。
可这个人还是没完没了地喊。
母亲终于被喊烦了,便没好气地说:“不在!不在!你烦呀不烦?”这个人笑着说:“我才喊了您几声,您就不高兴了。
那阿弥陀佛每天不知被您喊多少遍,不知他该怎样发脾气呢!”文中儿子是如何运用逻辑知识劝说母亲的?5. 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威尔斯以与冯灿的茂隆皮箱商行订购的皮箱中有不是皮的木料为由,向香港法院起诉,蓄意敲诈冯灿。
针对这种情况,冯灿的律师罗文锦取出口袋的金怀表,高声问法官:“请问这是什么表?”法官答道:“这是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有关系。
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是吧?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面镀金之外,内部的机制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同声议论:“当然不是。
”罗文锦继续说:“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稍作停顿又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
”原告理屈词穷,法庭最后以威尔斯诬告,罚款5000元结案。
皮箱诉讼案的法庭辩论中,卖方律师在反驳中是怎样运用类比推理的?6.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位名叫艾丽丝.西格的妇女从她的61米高的房顶阳台上落地身亡。
邻居都认为她是忍受不了丈夫经常的殴打而跳楼自杀的,警方也准备听信这种说法。
那位丈夫却声称妻子的死是一次意外。
“她当时正在摆弄出了故障的空调”,他说,“从阳台栏杆上失足坠楼”。
后来警方获悉西格先生是他妻子10万美元保险单的受益人,而且如果当事人自杀,保单将失效。
于是他们不得不展开深入的调查。
一位法庭科学家根据那位48岁妇女的身高和体重,动手做了几个一模一样的家人模特,又安排了一台摄像机。
那几个假人模特分别被从那座阳台上跌下、推下和扔下。
摄像机摄录的结果表明,假如西格夫人是因意外坠落,那么她的身体落地后距离楼房的墙脚不会超过3.2 米;假如她是自己跳下去的,那么这个距离不会大于4.3米。
而事实上,她的尸体被发现时离楼房有5米。
面对这个证据,她的丈夫不得不供认是自己在酒后的逛怒状态下把妻子从阳台上扔了下去。
在这个案件中,法庭科学家是怎样运用类比推理迫使那位丈夫招供的?7. 某日清晨,在某办公楼外的地面上发现了一具女尸,其头部出血并流至地面。
与尸体垂直的第三层楼上的一个房间的窗户是打开的,那是个医务所,而死者是该医务所的护士。
在死者身旁不远的地方发现一块擦窗户用的抹布。
经查证,死者当夜在医务所值班。
于是,侦查员初步认定,死者是在夜间擦窗户时不慎失足坠楼致死的。
请分析本案例中的回溯推理过程?8. 人们很早就发现,蝙蝠在黑夜中能快速飞行,而不会撞到障碍物上。
如何解释这一奇特现象成为科学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有人根据超声波的原理,提出一个假说:认为蝙蝠之所以能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是由于它能发出一种超声波,而它的耳朵能听到该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所产生的回声。
由这个假说可以推出一个结论,即如果把蝙蝠的耳朵塞严了,那么它就会碰到障碍物上。
于是,研究者把塞严耳朵的蝙蝠放到暗室里,结果发现,蝙蝠马上失去避开障碍物的能力。
根据上诉材料,请回答:(1)这里提出的假说是什么?(2)提出该假说的根据是什么?(3)这里验证假说使用的是什么方法?1. 心理医生专家经过多年考察,发现具有强迫症倾向的患者,都不能限制自己的言行。
想说的话就一定要说,想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去做。
这些言行通常都是不恰当的,甚至明知是不恰当的。
可从上述观察发现中直接推出的是()。
A. 具有强迫症倾向的患者不能限制自己的言行。
B. 没有有强迫症倾向的人通常能限制自己的言行。
C. 被考察的强迫症倾向患者对自己的言行基本不能自律。
D. 具有强迫症倾向的患者,不会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2. 根据股市运行的规律,投资者的资金数量越少风险越大,越难于获得平等收益;资金数量越多风险越小,越易于获得超额收益。
因此()。
A. 只有少量资金的人不炒股。
B. 中小股民总是赔。
C. 中小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更易于受到伤害。
D. 如有大量资金,则在股市上稳赚。
3. 从文化本身来看,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尺度。
一般而言,经济与道德在同一文化格局中要求共同发展,但是现实生活本身变化不定,且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又处于不平衡之中,因此()。
A. 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维护道德范围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
B. 经济目的与道德要求是统一的。
C. 人类永远不可能使经济与道德相统一。
D. 只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可以不管这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4. 盛世兴收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
然而,由于过多地掺入功利色彩,热得多少有些浮躁,热得缺少点文化的灵魂。
最近,北京举办了几次“鉴宝”活动,请专家为民间收藏者鉴别藏品。
携“宝”而来的者甚众,真正淘到真品的,寥寥无几,一些人耗资数万、数十万,却看走了眼,得到的却是赝品。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收藏需要专业知识。
B. 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C. 收藏市场正需要一批专业“鉴宝”人才。
D. “鉴宝”活动有利于净化收藏市场。
5.(国考2012―113)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
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下降了近80%。
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数量也急剧减。
由此可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