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第五章_土壤污染监测_例题和习题

合集下载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一、填空1、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2、植物样品采集时,常采用的布点方法有梅花形布点法和交叉间隔布点法。

3、对于制备好的一般固体废物样品,其有效保存期为3个月。

4、有害物质的易燃性的定义,通常是闪点低于60°C。

5、土壤采样点可采表层或_ 土壤剖面。

6、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_ 0-20cm_、剖面深度为1.2m7、粗粉碎用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板。

8、过筛用尼龙筛规格用2-100目。

9、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

10、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_棕色玻璃瓶保存。

二、判断题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 √ )2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 √ )3、采样后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C以下避光保存。

( √ )4、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性,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2个。

( × )三、选择题1.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B )A不一定 B愈好 C无所谓 D愈差2.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 )A 300mC 30mD 100m3.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般监测采集( D )祥品。

A底层土 B视情况 C心土 D表层土4.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D )进行。

A自上而下 B从中间位置 C随机 D自下而上5.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B )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 B竹刀 C手 D铁锹6.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B )左右。

A 0.5kgB 1kgC 1.5kgD 2kg7. -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B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 C心土层 D任意土层8.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 )A风干 B晒干 C烘干 D焐干9.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B )采取。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5题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5题

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哪个途径?A. 自然风化B. 工业排放C. 农业施肥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pH计B. 电导率仪C. 光谱仪D. 质谱仪4.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A. 铅B. 镉C. 氮D. 多氯联苯5.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采集B. 代表性采集C. 集中采集D. 分散采集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燃烧法B. 蒸馏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7. 下列哪种污染物对土壤生物的毒性最大?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8.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超过多久?A. 1周B. 2周C. 1个月D. 2个月9.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10. 土壤中的总氮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A. 苯B. 甲苯C. 多环芳烃D. 乙醇12. 土壤中的总磷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钼酸铵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3.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14.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干燥B. 研磨C. 筛分D. 以上都是15.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16. 土壤中的总钾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7.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植物吸收?A. 铅B. 镉C. 多氯联苯D. 以上都是18.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深度通常为多少?A. 0-10cmB. 10-20cmC. 20-30cmD.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9.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A. 伽马能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0. 土壤中的总硫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燃烧法B. 蒸馏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21.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22.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运输应注意哪些事项?A. 防止污染B. 防止破损C. 防止变质D. 以上都是23.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检测?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显微镜观察法D. 以上都是24. 土壤中的总碳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燃烧法B. 蒸馏法C. 萃取法D. 沉淀法25.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水淋洗?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26.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通常为多久一次?A. 每月B. 每季度C. 每半年D. 每年27.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以上都是28. 土壤中的总铁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9.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A. 苯B. 甲苯C. 多环芳烃D. 乙醇30.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点应如何选择?A. 随机选择B. 代表性选择C. 集中选择D. 分散选择31.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2. 土壤中的总锰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33.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植物吸收?A. 铅B. 镉C. 多氯联苯D. 以上都是34.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工具应如何选择?A. 随机选择B. 代表性选择C. 集中选择D. 分散选择35.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36. 土壤中的总铜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37.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水淋洗?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38.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深度应如何确定?A. 随机确定B. 代表性确定C. 集中确定D. 分散确定39.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微生物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40. 土壤中的总锌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1.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A. 苯B. 甲苯C. 多环芳烃D. 乙醇42.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如何确定?A. 随机确定B. 代表性确定C. 集中确定D. 分散确定43.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44. 土壤中的总镍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5.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植物吸收?A. 铅B. 镉C. 多氯联苯D. 以上都是46.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点应如何选择?A. 随机选择B. 代表性选择C. 集中选择D. 分散选择47.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A. 生物修复B. 化学淋洗C. 物理隔离D. 以上都是48. 土壤中的总铬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9.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水淋洗?A. 重金属B. 有机氯农药C. 石油烃D. 放射性物质50.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深度应如何确定?A. 随机确定B. 代表性确定C. 集中确定D. 分散确定51.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A. 伽马能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52. 土壤中的总钴含量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53. 下列哪种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A. 苯B. 甲苯C. 多环芳烃D. 乙醇54. 土壤污染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如何确定?A. 随机确定B. 代表性确定C. 集中确定D. 分散确定55.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D3. A4. C5. B6. A7. B8. C9. D10. A11. C12. A13. B14. D15. D16. A17. C18. D19. A20. A21. A22. D23. D24. A25. A26. B27. D28. C29. C30. B31. D32. C33. C34. B35. D36. C37. D38. B39. D40. C41. C42. B43. D44. C45. C46. B47. D48. C49. D50. B51. A52. C53. C54. B55. D。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土壤质量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土壤质量监测)【圣才出品】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土壤基本知识★★★1.土壤组成(见表5-1-1)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

固相物质之间形成的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表5-1-1 土壤组成的分类与定义2.土壤的基本性质(见表5-1-2)表5-1-2 土壤的基本性质3.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

4.土壤污染(见表5-1-3)表5-1-3 土壤污染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我国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议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三类,分别规定了10种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和pH范围。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见表5-1-4。

表5-1-4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考点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见表5-1-5)表5-1-5 监测目的2.资料的收集(1)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

(2)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3.监测项目与监测频率土壤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分为常规、特定、选测项目。

常规项目是指《土壤环境质最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特定项目是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选测项目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白行选择测定。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1)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1)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监测技术》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具体内容包括:5.1节土壤污染概述;5.2节土壤污染监测方法;5.3节土壤污染监测案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掌握土壤污染监测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成因、类型及危害。

2. 掌握土壤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污染案例,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类型、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选择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土壤污染监测实验手册、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概述:讲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成因、类型及危害。

(2)土壤污染监测方法:介绍土壤污染监测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土壤污染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污染原因、监测方法及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例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监测方法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土壤污染监测的选择题和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土壤污染监测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概述定义、成因、类型、危害2.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原理、方法、优缺点3. 案例分析污染原因、监测方法、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2)列举三种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3)某地区土壤污染案例分析,提出合理的监测和治理方案。

2. 答案:(1)略。

(2)略。

(3)根据案例分析,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治理方案包括:源头治理、污染土壤修复等。

环境监测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五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

2、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分化形成,根据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3、土壤空气和大气相比,其组成中,比含氧量大气少,而含量二氧化碳高于大气。

4、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根据氢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类。

5、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交换性H+和Al3+经离子交换作用后所产生的酸度。

6、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体系,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主要的氧化剂有游离氧、高价金属离子、硝酸根。

7、采集土壤样品时,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及网格布点法等。

7、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但当区域内土壤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土壤质量进行比较时,或一个区域内土壤质量在不同历史阶段比较时,应用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

8、为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应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该样品称为剖面样品。

10、对土壤样品进行加工的主要处理程序是: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分装,制成满足分析要求的土壤样品。

1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

12、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中,分解法用于金属的测定;提取法用于有机污染物和不稳定组分的测定。

13、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取适量样品放在锥形瓶中,置于振荡器上,用振荡提取法提取;对于农药、苯并芘等含量低的污染物,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常用索式提取器提取法。

二、选择题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ABC)A植物的残枝落叶B动植物、微生物残体。

C施入土壤的有机肥D化学肥料。

2、对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在采样布点时,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布设采样点?(A)A对角线布点法B棋盘式布点法C蛇形布点法D放射状布点法3、对于大气污染型土壤,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画射线,在射线上不设采样分点,这种布点方法称为(D)。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9
2.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基本项目有pH、阳离子交换量;重点项
目有镉、铬、汞、砷、镍、铜、锌等。 选测项目:影响产量项目有全盐量、硼、氟;污水
灌溉项目有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苯并芘、 石油类等;农药残留项目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 磷农药及其他农药;其他污染项目如硒、氟等。
10
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
11
钵; 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 2~100 目; 装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
般要求。
1
本章要求:
6. 熟悉污染事故监测土壤样品的采集:固态、液 态污染物的采样,
7. 熟悉土壤样品制备时,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 需过不同筛孔。熟悉土壤样品风干的具体容。
8. 了解土壤样品的保存方法。 9. 了解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掌握全分
解法中普通酸分解法加入的酸有哪些。 10. 熟悉土壤样品水分、重金属分析分析的简单要
点长期动态监测,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7
4.土壤背景值调查 在环境科学中,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
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 素的含量。 土壤背景值的调查就是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 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了解元素的丰缺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 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 据。
分块随机:实质是根据类型分块,每块都有样。在 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 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 能会适得其反。
系统随机: 实质是网格布点法,每格都采样。如果 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 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14
“随机”布点原则 示意图
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环境监测》课程复习

《环境监测》课程复习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环境标准4、环境优先监测二、填空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三、思考题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3、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4、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5、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发展方向是什么?6、试分析我国环保标准体系的特点。

6、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7、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订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10、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11、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各是什么?1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13、简述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14、简述优先污染物筛选的原则。

、15、简述环境监测的过程。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名词解释1、水质污染2、水体自净3、水质监测4、瞬时水样5、混合水样6、流速仪法7、湿式消解法8、干灰化法9、富集或浓缩10、混合水样11、综合水样12、凯式氮13、化学需氧量14、高锰酸盐指数15、生化需氧量16、总需氧量17、平均比例混合水样18、酸度19、PH值20、酚酞酸度21、碱度22、臭阈值23、总残渣24、总可滤残渣25、悬浮物(SS)26、地下水27、离子交换法28、共沉淀29、细菌总数30、污泥体积指数31、溶解氧32、真色33、表色二、思考题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50m 的河流为例,说明如何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工厂废水采样点应如何设置?4、解释下列术语,说明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平均混合水样;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土壤污染治理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污染治理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污染治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生活垃圾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哪种生物?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病毒答案:C3.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是什么?A. 土壤淋洗B. 土壤翻耕C. 土壤覆盖D. 土壤置换答案:A二、多选题1. 土壤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源头控制D. 科学管理答案:A、B、C、D2. 土壤污染治理中,常用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哪些?A. 土壤翻耕B. 土壤覆盖C. 土壤淋洗D. 土壤置换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土壤污染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答案:正确2. 土壤污染治理只需要关注重金属污染。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一般步骤。

答案:土壤污染治理的一般步骤包括:污染调查与评估、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清除、土壤修复、生态修复和后期管理。

2. 土壤污染治理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土壤污染调查?答案:土壤污染调查是为了确定污染的范围、程度和污染物种类,为后续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工业区由于长期排放工业废水,导致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请提出治理方案。

答案:治理方案可以包括:首先,切断污染源,停止工业废水的排放;其次,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确定污染范围和程度;然后,采用化学修复方法如土壤淋洗或物理修复方法如土壤置换,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最后,进行生态修复,如种植重金属吸收能力强的植物,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六、论述题1. 论述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环境友好、成本较低、对土壤结构破坏小。

局限性在于修复周期较长,对某些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概述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土壤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意义。

二、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1.土壤质量指标土壤监测的核心是确定土壤的质量指标。

土壤质量指标包括土壤pH 值、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和环境污染程度。

2.采样方法土壤监测需要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采样应从地表向下按层次逐渐采集,深度一般为土壤有效根层的整个深度范围。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样品,避免受到局部污染的影响。

3.实验分析方法土壤监测的实验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和生物监测等。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含量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物理性质测试可以测定土壤的密度、孔隙度和透水性等指标。

生物监测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来反映土壤的生态环境。

三、土壤监测的方法1.定点监测法定点监测法是每隔一定时间在同一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监测。

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可以了解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提供决策支持。

定点监测法适用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

2.网络监测法网络监测法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设置多个监测点,对土壤进行分布式监测。

通过网络监测,可以掌握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为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网络监测法适用于大面积土壤质量调查和农业生产监测。

3.远程监测法远程监测法是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壤信息,快速评估土壤质量,并实现实时监测。

远程监测法适用于大规模土地利用和环境监测。

四、土壤监测的意义1.保护农田生产土壤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有助于合理调整施肥方案,提高农田生产力。

2.保护环境土壤污染是城市建设、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境问题。

通过土壤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健康。

土壤监测考题

土壤监测考题

土壤监测考题一、引言土壤监测是评估土壤质量、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土壤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围绕土壤监测考题展开,涵盖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意义,以及相关的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2.1 土壤的组成和特性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和物质转化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性对于进行有效的土壤监测至关重要。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其中不同比例的组分决定了土壤的质地、孔隙结构和养分含量。

2.2 土壤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土壤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土壤的质量,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等信息。

通过监测土壤的变化和趋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土壤的健康。

土壤监测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土地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三、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3.1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监测的第一步,正确的采样方法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点的选择应代表目标区域的土壤特征,采集的样品应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3.2 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分析是评估土壤质量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土壤化学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3.3 土壤物理性质测试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质地、容重、持水性和通气性等指标。

通过测试土壤的物理性质,可以了解土壤的保水能力、透气性和根系生长环境,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信息。

3.4 土壤生物学监测土壤生物学监测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可以评估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分解能力。

土壤生物学监测还可以检测土壤中的土壤动物和根际微生物等。

3.5 土壤污染物监测土壤污染物监测是评估土壤环境风险的关键环节。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土壤肥力B. 确定土壤污染程度C. 预防土壤侵蚀D. 以上都是2.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C. 促进植物生长D. 抑制植物生长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重量法B. 滴定法C. 光谱分析法D. 以上都是4.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哪些?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垃圾D. 以上都是5. 土壤盐分含量过高会对作物产生什么影响?A.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C. 无影响D. 促进开花结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土壤取样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壤质地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法。

9.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评估。

10. 土壤侵蚀的评估方法之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监测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13. 解释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土壤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土壤监测技术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5. 以一个具体的土壤污染案例为例,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某地区进行土壤监测后发现土壤中铅含量超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六、实验设计题(共30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评估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供教学或测试使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环境监测复习题(2018版)

环境监测复习题(2018版)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常规监测包括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和----------------常规监测两方面。

2.环境监测经历了从被动监测阶段到---------------------,再到----------------------的发展历程。

3.什么是环境优先污染物?举例说明。

(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大;难降解、有残留、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如“三致”物质;已有检出方法)4.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三级五类”的具体内容。

5.什么是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并简述其与国家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6.在执行上,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关系是。

7.南华大学的自来水来自于某自来水厂,该自来水厂在湘江的取水口一定范围应划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级保护区,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类地表水。

给校园人行道旁的景观植物浇水的水质应符合-------类地表水要求。

(一级保护区,Ⅱ类地表水,V类)8.我校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类区的标准。

而噪声应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类区的标准,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限值为----------dB和---------dB。

(二类,1类区,55, 45)9.写出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剂中的2类,------------------------和-----------------------------。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即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13种第一类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特点和采样方式。

11.什么是地方环境标准?简要说明地方环境标准与相应的国家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3.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订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14.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15.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16.污染物的“三致”作用的含义。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2题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2题

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风化D. 城市垃圾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维生素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检测方法是什么?A. 生物检测B. 化学分析C. 物理检测D. 视觉观察4.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A.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B.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C. 土壤pH值D. 土壤动物的生理反应5. 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影响植物生长B. 影响动物健康C. 影响人类社会D. 影响气候变化6.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A. 土壤翻耕B. 植物修复C. 化学固定D. 以上都是7. 土壤污染的监测频率通常是多久一次?A. 每月B. 每季度C. 每年D. 根据污染程度而定8.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监测的标准方法?A. 美国EPA方法B. 中国GB标准C. 国际ISO标准D. 个人经验9. 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土壤温度D. 土壤微生物活性10.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土壤污染加剧?A. 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 过度灌溉C. 工业废水排放D. 以上都是11.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1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多氯联苯C. 重金属D. 农药13.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固定B. 化学氧化C. 化学还原D. 化学沉淀1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5.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翻耕B. 土壤覆盖C. 土壤淋洗D. 土壤生物修复16.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土壤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绿化D. 城市垃圾填埋17. 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观察1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无机污染物?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硫酸盐19.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20.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土壤翻耕B. 植物修复C. 化学固定D. 以上都是21. 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土壤温度D. 土壤微生物活性22.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土壤污染加剧?A. 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 过度灌溉C. 工业废水排放D. 以上都是23.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2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多氯联苯C. 重金属D. 农药25.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固定B. 化学氧化C. 化学还原D. 化学沉淀26.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7.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翻耕B. 土壤覆盖C. 土壤淋洗D. 土壤生物修复28.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土壤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绿化D. 城市垃圾填埋29. 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观察30.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无机污染物?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硫酸盐31.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32.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土壤翻耕B. 植物修复C. 化学固定D. 以上都是33. 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土壤温度D. 土壤微生物活性34.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土壤污染加剧?A. 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 过度灌溉C. 工业废水排放D. 以上都是35.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3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多氯联苯C. 重金属D. 农药37.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固定B. 化学氧化C. 化学还原D. 化学沉淀38.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9.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翻耕B. 土壤覆盖C. 土壤淋洗D. 土壤生物修复40.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土壤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绿化D. 城市垃圾填埋41. 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观察4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无机污染物?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硫酸盐43.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4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土壤翻耕B. 植物修复C. 化学固定D. 以上都是45. 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含量C. 土壤温度D. 土壤微生物活性46.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土壤污染加剧?A. 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 过度灌溉C. 工业废水排放D. 以上都是47.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生物炭修复4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多氯联苯C. 重金属D. 农药49.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固定B. 化学氧化C. 化学还原D. 化学沉淀50.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51.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翻耕B. 土壤覆盖C. 土壤淋洗D. 土壤生物修复52.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土壤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绿化D. 城市垃圾填埋答案:1. C2. D3. B4. C5. D6. D7. D8. D9. C10. D11. C12. C13. D14. D15. D16. C17. D18. C19. C20. D21. C22. D23. C24. C25. D26. D27. D28. C29. D30. C31. C32. D33. C34. D35. C36. C37. D38. D39. D40. C41. D42. C43. C44. D45. C46. D47. C48. C49. D50. D51. D52. C。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问题背景介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正确了解和监测土壤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章将重点介绍土壤监测的测试题目,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土壤监测方面的知识。

二、1. 什么是土壤监测?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5. 土壤样品的采集步骤是什么?6. 土壤监测可以得出哪些指标?7. 土壤监测结果如何解读?8. 土壤监测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应用?9. 土壤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10. 土壤监测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讨论与解答1. 什么是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的性质、质量和污染程度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污染情况,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土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污染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土壤质量的重要信息。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土壤监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科学合理的土壤施肥提供依据。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检测土壤的污染情况。

土壤可能受到工业生产、农药使用或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污染。

通过监测土壤的污染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土壤污染,并对已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

-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土壤监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土壤采样和样品分析。

从不同土壤层次和不同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多项指标的分析,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

环境监测第五章_土壤污染监测_例题和习题

环境监测第五章_土壤污染监测_例题和习题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例题1.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土壤中铜。

称取风干过筛土样1.00 g(含水8.20%),经消解后定容至50.0 mL,用标准曲线法测得此溶液铜的浓度为0.700 mg/L,求被测土壤中铜含量。

解:例题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土壤试液中的锌,取四份等量的土壤试液,分别加入不同量锌标准溶液(加入量见表),稀释至50mL,依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得的吸光度列于表,求该土壤试液中锌的含量。

编号土壤试液量/ mL 加入锌标液(10g/mL)量/ mL 吸光度1 20 0 0.0422 20 1 0.0803 20 2 0.1164 20 4 0.190解:设50mL待测试液中锌的浓度为cx,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分别为Cx+C0,Cx+2C0,Cx+4C0,则与吸光度的关系见表(其中C0=0.20g/mL)。

以吸光度A对浓度作图,得到一条不通过原点得直线,外延直线与横坐标交于Cx,Cx = 0.236g/mL。

故此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0.236×50/20=0.590g/mL例题3.为测定某土壤水分含量,用天平称取适量通过l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置于已恒重的铝盒中,称得其质量为101.18g,其中恒重的空铝盒质量为50.08g,接着放入烘箱内,于105±20C烘至恒重,称得质量为92.75g,求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解:水分含量=mi--m2;X100%习题一、填空题1采集污染土壤样品,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 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_______和________的土样。

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_______________分层取样。

3.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质量检测考试 选择题 53题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质量检测考试 选择题 53题

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矿物质分解B. 植物和动物残体C. 大气沉降D. 水体沉积2. 下列哪种元素是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锌3. 土壤pH值低于7表示土壤:A. 中性B. 酸性C. 碱性D. 不确定4. 土壤质地主要由以下哪种因素决定?A. 有机质含量B. 矿物质颗粒大小C. 水分含量D. 微生物活动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A. 自然地质过程B. 农业活动C. 工业排放D. 以上都是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氮B. 无机氮C. 气态氮D. 液态氮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磷B. 无机磷C. 气态磷D. 液态磷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气态钾D. 液态钾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以下哪种过程?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自由水B. 结合水C. 毛细水D. 以上都是1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由以下哪种气体组成?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以上都是1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过程分解?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4.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5.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6.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7.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8.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9.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0.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2.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3.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4.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5.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6.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7.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8.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9.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0.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1.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2.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3.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4.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5.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6.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7.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8.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9.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0.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1.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2.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3.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4.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D3. B4. B5. D6. B7. B8. B9. D10. D11. D12. C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

《环境监测》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优先监测4、研究性监测5、准确度6、精密度7、COD Cr8、BOD59、TOC 10、TOD 11、高锰酸盐指数12、有效数字13、相对偏差14、不可滤残渣15、空白试验15、综合水样16、一次污染物17、降尘18、PM1019、TSP 20、硫酸盐化速率21、等效连续A声级22、L90 23、固体废物24、生物污染25、3S技术二、填空题1.监测某河流时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要设置断面、断面和断面。

2.环境监测的内容按监测对象分为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土壤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等。

3.用碘量法测定水的溶解氧(DO),用虹吸法采样,用和对DO进行现场固定,用酸化。

4.监测方案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

5.环境监测的类型有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6.环境污染的特点有 . 和综合性等。

综合性又包括单独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和。

7.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是:确定监测目的、进行现场调查、、评价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8.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六个关键系统构成:即布点系统、、运储系统、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

9.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为、随机(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和。

10.实验室内部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常用的有和均数——极差控制图。

11.水样的类型分为、混合水样、和平均比例混合水样等。

12.在水质采样断面的一条垂线上,当水深7.5m时 , 应设置个采样点,应分别设在和米处;若水深3m ,采样点设在水面下处。

13.水质监测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电导率、、浊度等。

14.实验用化学试剂一般分为4级。

即优级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

15.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答案环境监测是一门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学科,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环境监测的学习过程中,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环境监测第五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定量的观测和测量,以获取环境状况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因素,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有哪些?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定点监测和流动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是在特定的位置和时间点对环境因素进行观测和测量,常用于长期监测和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

而流动监测则是通过移动的监测设备对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常用于紧急事件响应和短期监测。

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等。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候变化情况;水环境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状况;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生物监测主要通过对生物体的观测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4. 环境监测的方法有哪些?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方式。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进行观测和测量,常用的现场监测方法有气象站、水质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

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到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分析或生物学测试,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5. 环境监测的意义是什么?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分布情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评估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8题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污染监测考试 选择题 58题

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生活垃圾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检测指标包括:A. 铅、镉、汞B. 铁、钙、镁C. 氮、磷、钾D. 碳、氢、氧4.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A. 雨后立即采集B. 晴天采集C. 风和日丽的天气采集D. 清晨采集5. 土壤样品的保存期限通常为: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年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A. 生物修复B. 化学修复C. 物理修复D. 心理修复7.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A. 多环芳烃B. 多氯联苯C. 石油烃D. 以上都是8.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关注:A. 土壤微生物B. 土壤动物C. 植物D. 以上都是9.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通过:A. 食物链B. 空气吸入C. 水体接触D. 直接接触10. 土壤污染的化学监测方法包括: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以上都是11. 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B. 气相色谱C. 质谱联用技术D. 以上都是12. 土壤污染的物理监测方法包括:A. 土壤质地分析B. 土壤水分测定C. 土壤温度测定D. 以上都是13.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以上都是14.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A. 固化/稳定化B. 氧化还原C. 萃取D. 以上都是15. 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A. 挖掘填埋B. 土壤淋洗C. 土壤覆盖D. 以上都是16. 土壤污染的监测频率应根据:A. 污染程度B. 污染类型C. 地理位置D. 以上都是17. 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A. 暴露评估B. 毒性评估C. 风险表征D. 以上都是18. 土壤污染的监测网络建设应考虑:A. 监测点布局B. 监测指标选择C. 监测方法标准化D. 以上都是19.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处理应包括: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报告D. 以上都是20. 土壤污染的监测结果应如何应用?A. 污染治理B. 环境管理C. 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21. 土壤污染的监测标准主要包括: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地方标准D. 以上都是22. 土壤污染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A. 采样设备B. 分析仪器C. 数据处理系统D. 以上都是23. 土壤污染的监测人员应具备:A. 专业知识B. 操作技能C. 安全意识D. 以上都是24. 土壤污染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以上都是25. 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A. 现场监测B. 实验室监测C. 在线监测D. 以上都是26. 土壤污染的监测目的主要包括:A. 污染源识别B. 污染程度评估C. 污染趋势分析D. 以上都是27. 土壤污染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A. 化学分析B. 生物监测C. 物理监测D. 以上都是28. 土壤污染的监测管理主要包括:A. 监测计划制定B. 监测数据管理C. 监测质量控制D. 以上都是29. 土壤污染的监测法规主要包括:A. 环境保护法B. 土壤污染防治法C. 监测技术规范D. 以上都是30. 土壤污染的监测报告主要包括:A. 监测结果B. 分析评价C. 建议措施D. 以上都是31.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32.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分析主要包括:A. 数据整理B. 数据统计C. 数据解释D. 以上都是33. 土壤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主要包括:A. 污染程度B. 污染范围C. 污染趋势D. 以上都是34. 土壤污染的监测建议措施主要包括:A. 污染治理B. 环境管理C. 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35. 土壤污染的监测计划制定应考虑:A. 监测目的B. 监测范围C. 监测周期D. 以上都是36.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管理应包括:A. 数据收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共享D. 以上都是37.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应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38. 土壤污染的监测技术规范应包括:A. 采样方法B. 分析方法C. 数据处理方法D. 以上都是39. 土壤污染的监测法规应包括:A. 环境保护法B. 土壤污染防治法C. 监测技术规范D. 以上都是40. 土壤污染的监测报告应包括:A. 监测结果B. 分析评价C. 建议措施D. 以上都是41.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应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42.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分析应包括:A. 数据整理B. 数据统计C. 数据解释D. 以上都是43. 土壤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应包括:A. 污染程度B. 污染范围C. 污染趋势D. 以上都是44. 土壤污染的监测建议措施应包括:A. 污染治理B. 环境管理C. 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45. 土壤污染的监测计划制定应考虑:A. 监测目的B. 监测范围C. 监测周期D. 以上都是46.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管理应包括:A. 数据收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共享D. 以上都是47.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应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48. 土壤污染的监测技术规范应包括:A. 采样方法B. 分析方法C. 数据处理方法D. 以上都是49. 土壤污染的监测法规应包括:A. 环境保护法B. 土壤污染防治法C. 监测技术规范D. 以上都是50. 土壤污染的监测报告应包括:A. 监测结果B. 分析评价C. 建议措施D. 以上都是51.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应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52.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分析应包括:A. 数据整理B. 数据统计C. 数据解释D. 以上都是53. 土壤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应包括:A. 污染程度B. 污染范围C. 污染趋势D. 以上都是54. 土壤污染的监测建议措施应包括:A. 污染治理B. 环境管理C. 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55. 土壤污染的监测计划制定应考虑:A. 监测目的B. 监测范围C. 监测周期D. 以上都是56. 土壤污染的监测数据管理应包括:A. 数据收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共享D. 以上都是57. 土壤污染的监测质量控制应包括:A. 样品采集B. 样品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58. 土壤污染的监测技术规范应包括:A. 采样方法B. 分析方法C. 数据处理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D3. A4. A5. B6. D7. D8. D9. A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土壤中铜。

称取风干过筛土样1.00 g(含水8.20%),经消解后定容至50.0 mL ,用标准曲线法测得此溶液铜的浓度为0.700 mg/L ,求被测土壤中铜含量。

解:kg mg f m cV W /1.38%)
20.81(00.150
700.0)1(=-⨯⨯=-⨯=
例题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土壤试液中的锌,取四份等量的土壤试液,分别加入不同量锌标准溶液(加入量见表),稀释至50mL ,依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得的吸光度列于表,求该土壤试液中锌的含量。

解:设50mL 待测试液中锌的浓度为c x ,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分别为C x +C 0,C x +2C 0,C x +4C 0,则与吸光度的关系见表(其中C 0=0.20μg/mL)。

以吸光度A 对浓度作图,得到一条不通过原点得直线,外延直线与横坐标交于C x ,C x = 0.236μg/mL 。

故此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0.236×50/20=0.590μg/mL
例题3.为测定某土壤水分含量,用天平称取适量通过lmm 孔径筛的风干土样,置于已恒重的铝盒中,称得其质量为101.18g ,其中恒重的空铝盒质量为50.08g ,接着放入烘箱内,于105±20C 烘至恒重,称得质量为92.75g ,求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解:水分含量%5.16%10008
.5018.10175
.9218.101%1000121=⨯--=⨯--=
m m m m =mi--m2;X100%
一、填空题
1采集污染土壤样品,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 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_______和________的土样。

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_____________分层取样。

3.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布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土壤中有害元素的自然本底值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____________的重要依据。

5.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残体。

经生物分解形成各种______________。

7.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壤样品要入库贮藏管理。

样品仓库,一般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点,防止__________及其他污染。

8.土壤样品基体各异,成分复杂,各成分含量______________,高低浓度可差___________数量级,即使是同一成分在土壤中赋存的形态也多种多样,不同的化学预处理方法所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9.土壤铜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施用。

10.土壤有机质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指数,是植物、矿质营养和_____________的来源,而且也是土壤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11.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此外耕作土壤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

12.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

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______________-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

13.采样点的数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4.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15.土壤分析结果表示的方法,根据其含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_________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酸类。

1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了11项必测项目,这11项必测项目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 )的总称。

A 含碳有机化合物
B 动植物残体
C 土壤微生物
D 有机化合物
2 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 )。

A 土壤全分解法
B 土壤浸提法
C 土壤熔融法
D 王水消化法
3 土壤样品加工工具和容器一般使用( )。

A 铁、铬等金属制品
B 木质和塑料制品
C 玻璃容器(如磨口瓶)、特制牛皮包装纸袋或搪瓷盘等
D 铜金属制品
4 测定土壤中金属的分解方法有( )。

A全分解法 B 近似全分解法 C 有效态金属提取法 D 有机溶剂提取法
5 土壤中有效态金属是指( )。

A 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部分
B 有机质部分
C 无机质部分
D 残渣部分
三、简答题
1 根据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有几种类型?
2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3 土壤样品的科学布点的原则是什么?
4 土壤监测样品的质量保证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5 土壤样品加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6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7 土壤元素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8 土壤样品酸分解(全分解)有哪几种体系?
9 使用土壤全(酸)分解法时,应注意哪几点?
11 土壤测定用微波炉加热分解法的原理是什么?
13 土壤的酸浸方法有哪些?
14 土壤测定中使用微波炉加热分解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5 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样品分析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6 土壤中镉的测定,分解试样时,在驱赶HClO4时,为什么不可将试样蒸至干涸?
19 土壤样品pH值测定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0 简述土壤污染物来源和主要组分。

21 何谓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
2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标是什么?
23 试述土壤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其注意要点。

24 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
四计算题
1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镍。

称取风干土壤0.5000g(含水7.2%),经消解后定容至50.0mL,用标准曲线法测得此溶液镍含量为30.0 g,求被测土壤中镍含量。

2 为测定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于四份5mL土壤试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镉标准溶液(加入量见表),均用水稀释至10mL,在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033、0.068、0.099、0.136。

计算此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是多少?
3 为求某土壤含水量,用天平称取适量的土壤,置于已恒重的铝盒中,称得其质量为115.25g,其中恒重的空铝盒42.18g,接着放入烘箱中于105±20C烘至恒重后,成的质量为88.25g,求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
2 0~20cm左右耕层土壤,耕层以下的15~30cm,土壤剖面层次
3 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网格布点法
4 环境质量评价
5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
6 动植物,微生物,有机化合物
7 干燥,通风,无污染,交通便利,霉变、鼠害8 相差悬殊,7~8个,差别很大
9 铜矿渣,有色金属冶炼废水灌溉,铜污泥10 土壤肥力,有机营养,能源物质11 动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人工施用的农家肥12 矿物晶格,待测元素13 任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
14.风干,磨细,过筛,混合15.%,mg/kg,μg/kg 16.氢氟,Si02,硅酸盐
17 pH、Cd、Hg、As、Cu、Pb、Cr、Zn、Ni、六六六、滴滴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C 4 A B C 5 A
四、计算题
1 被测土壤中镍含量为64.66mg/kg。

2 此土壤试液中镉的含量为0.485μg/mL。

3 此土壤含水量为36.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