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重大问题
史观解读: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
(2)“在现代化准备或酝酿阶段,西欧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一 个共同的指向,即不断瓦解农业文明。”列举当时“瓦解农业文 明”的事件。 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圈地运动等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通商口岸的影 响?(1分) 并运用全球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2分)
革命史观 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他在某一景点看到了下列一段文 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知道他最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2008年广东卷)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 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D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历史加以解 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 态更替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阶级斗争,不同 利益的集团通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斗争形式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阶级 斗争就成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逻辑环节》 (1)按照材料一的观点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应该对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评价 较高?
革命史观亦称“阶级斗争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就 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 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 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必修一教材中, 反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主题中,农民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先后领导了革命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最 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渗透了革命史观。革命史观推动社会 的演进,中国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 比如,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蕴含的革命史 观其实也是渗透了文明史的演进。 关键词:
多元化解读历史
这一过程是: 开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 基本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形成; 深入阶段: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 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 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承认文明的多元化,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 的关系。
四、社会史观 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其研究领域主要 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 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 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 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例: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 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 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 B A 唯物史观 B 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
三、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它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 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文化上 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 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近代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启动 中国近代化(经济工 业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政治民主化 新文化运动——思 想科学化
五、生态史观 研究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 关系。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多元史观运用——典例分析
1、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 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2、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 义世界殖民体系。 整体史观 3、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 文明史观 地方。 4、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 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 社会史观 大变化。
2016届高考历史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一、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二、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三、多元史观解读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4.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名师解读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文明史观(全国版含解析)
文明史观【概念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主要内容】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关键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中华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
【真题回顾】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2.(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史观考查历史--以工业革命为例
承的 ,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以文明类 型为研究 的基本单位 , 承 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多 的海外市场及 商品原料 , 加紧 了对外殖 民扩
认文 明的多元性 , 整 个人类 的文明分为政 治文 明、 物质 文明和精 张 的步 伐 , 随着被殖 民 国家及地 区的扩 大 , 这些 国家 及地 区都被 神文 明。以文 明史观为指导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 , 第 一次l 丁 卷入 了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 当中 , 使新航 路开辟后就开始 形成 的资 业革 命使西方 国家进入 T业文 明, 而资本 主义具有 开放 、 扩张 的 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一 这时期初 步形成 , 越来越多 的国家包括 中国 本性 , 因此 , 西方国家对 落后 国家的殖 民侵略 , 就体现 了工业 文明 在 内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正如英 国 对农 业文明的冲击及碰撞 。这种冲击从主观来说 , 给被殖 民国家 经济学家史丹莱 ・ 杰温斯描述英 国 l 9世 纪中期成为 “ 世 界工厂”
关键词 : 历史教 学; 多重史观 ; 考查 ; 文明史; 现代化史 随着 2 0 1 2 年广西正 式实施新课改 ,全 国已经 完成 了课改 的 进步 , 只不过 这种进步要付出的代价是沉重 的。前几年 大热的美 普及化。 作为最后进入新课 改的省份 , 广 西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 国大片《 阿凡达》 实 际上就隐晦地表达了这种冲击。 势在 于 : 有各 省市 成功 的经验 可 以借 鉴 , 可 以少走 弯路 ; 劣势在
研 前沿
2 0 1 3年 8月 2 8日
历安 教学 【 l 1 如何培养学生 运用骞 种安 豌考查历 史
— —
以工业革命 为例
文/ 覃 兰兰
知识线索
1.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整体把握人类发展[解读]“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可将教材知识整合为古代西方文明、古代中华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主题,从中找出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同时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2.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读](1)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从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历经汉、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权势此消彼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近代中国[解读]以近代化史观看待近代中国,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各阶级、阶层都进行了英勇抗争,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经济上,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民族资主义曲折发展。
思想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生活上,近代中西碰撞,社会习俗变迁,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突显了近代化的特点。
4.民族资本主义的“三起三落”[解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空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三起三落”体现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特点。
5.“西学东渐”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解读]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地主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师夷长技”的历程。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事件
专题一
(3)中西古人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他们各自所处 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一致的。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 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
中国古人 认为政府起源于“受 命于天”的君主, 政府 起源 “君权神授”要求 “君权独制”,对君 权的制约主要依靠君 主的修养,辅之以必 要的外在约束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
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 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B.中国科学落后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 C )
解析 考查全球史观。把握全球史观这一关键信息可知, 选择C项。
专题一
典题示例4
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
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 西洋货竟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 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看,这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 ( A )
认为各级统治者只是选举出 来的“执政官”,官吏是由 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职人员”,民众是有权 参与城邦事务的公民 制度的设计思维是把个体看 成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在制 度中的地位是由个体的能力 和财产决定的,个体与个体 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契约以 及法律的形式来处理和约 束,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 的约束
专题一
典题示例2 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 研究性学习。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文明史观的运用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文明史观的运用【摘要】文明史观作为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观点日益在中学历史考试评价中凸显,作为中学历史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将文明史观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转变历史观念,辩证解读历史,提高历史课堂效果。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课堂教学课堂效果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而这种史观也逐步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学历史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及时的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把中国史学界提出的各种新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这样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文明史观的运用问题,阐述几点本人的看法。
一、树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观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由分散走向整体, 吴于廑先生指出,研究历史世界历史,必须以世界整体为全局,考察它怎样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历程,这个全部历程是世界历史。
这种观点也可以从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当时出现的五大文明区域,即形成,五大区域文明各个文明区域相互封闭,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征相当明显,之后,出现了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中国的丝绸之路等,东西方开始有所交往。
然而真正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的新航路拉开的世界右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他们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亚非拉一些国家,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范围进一步拓展。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随着各种文
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人类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交
流和互鉴不仅仅发生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思想、文化、技术等方面。
首先,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体现在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上。
不同文明之间的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一个重要的文明交流通道,通过这
条通道,东西方文明的思想、艺术、科技等得以互相传播和融合,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也体现在技术和科学的交流上。
不同文明之间的技术和科学成果相互借鉴、交流,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科技进步。
例如,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
印刷术、火药)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
趋势。
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互鉴,吸取各种文明的精华,才能推
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文明交流互鉴的机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二轮专题复习--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 4.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他在某一景点看到了下列一段文 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知道他最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整体史观
革命史观
现代化(近代化 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史观 近代化
丁说: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社会史观
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07年广东卷) 07年广东卷) 年广东卷 材料一】长期以来,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 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 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 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 研究的准则。 研究的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 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 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 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 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 解释。 解释。 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 (3)问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立的影响 的影响( 国建立的影响(6分)
七种历史史观整理
七种重要史观的解读一、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纵向文 工业文明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明史 物质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工业, 观 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横向 政治文明 必修一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精神文明 必修三 从迷信愚昧到科学理性二、现代化(近代化)史观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理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现代化是指城市化、文明化、平等化和世俗化。
认识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
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思想文化上人的独立问题等,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在中国是这样定义的,近代史上发展资本主义就是近代化,现代史发展社会主义就是现代化,如果按这种逻辑,就是美国还在近代化阶段。
所以中国的近代史称为早期现代化比较合适。
三、全球史观 (即整体史观,关注人类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 线”,可知该战争是中国步入近代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因 此该战争是鸦片战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典例4 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史观的指导会 产生不一样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史学 界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 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 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 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90年代,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大多 肯定洋务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上述评价的差异不能反 B 映价值判读的( ) 解析 从各种史观的角度考查洋务运动。从 ” 到 “现代 A .客观性 B.随意性 C.相对性 “革命史观 D.时代性 化史观 ” 体现了客观性,从 “普遍否定 ” 到 “ 大多肯定 ”体现了相对 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体现了时代性。两种结论都是 有事实依据和正确史观指导的,不能说具有随意性。
1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 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指导
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指导【摘要】本文从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构建文明史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明史观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事件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等方面。
通过对文明史观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后的文明演变过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明史观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事件,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文明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意义非常重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文明史观、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内容、学生意识培养、历史事件解读、自主学习、实践、实践意义1. 引言1.1 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文明史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历史的本质。
通过学习文明史观,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拓宽他们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文明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文明史观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2. 正文2.1 构建文明史观的教学内容构建文明史观的教学内容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各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多元性,帮助他们建立全面和客观的历史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人物的立场出发,理解历史事件的多重解读和影响。
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文明史观”的运用初探
一
、
首先掌握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 对文明史观的特点及运用的理解 ’ 1 明史观把人类 文明演变划分为农 业文 . 文
一
、
函 数思 想 与 “ 圈” 解
: 的标 准解题格式 。
、
生讲清楚 。
我们应 用函数思想的几种 常见题 型是 : t 遇 到变量 , 构造函数关系解题 ; 含有 多个变量的数 :
三、解图” “ 求函数 的极值
数学中的 知识, 有的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数与
函数 中求解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 ,归根 形的结合, 解图就是解题。如 : 锐角三角函 数的定
几何直观 , 使数量关系精确与空间直观形象巧 : 题 解 ・ 数形结合的思想 ,其实质是将抽象 的数学 妙、 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 分利用这种结合 , : 充 寻 函数教学中的“ 解图” 既要包括分析图像与 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关键是代数问题 找解题 思路 ,找到思维 突破 日,使 问题化难为 : 轴 、 轴 的交点 , y 又要分析 图像段在 轴上( 或 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解 图” “ 既其关键 , 它使
言——点或点的坐标 ,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 : 容易找到 了函数 的极值 。 系式 , 函数性质或者 函数图像等知识解答 ; 应用 :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 图” 解题 ” 解 与“ 。
如果说“ 题设” “ 是 材料”作图是“ , 设计”解 “
题” 施 工 ” 结论” 是“ “ 是产 品, 那么 “ 图” 解 既是
⑩广元市元坝 区太公初级 中学 薛春青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 问题的条 件和结论 : 数学函数 的桥梁 , 就是图形 的完美结合 。 之 间的内在联系 , 既分析其代数意义 , 又揭示其 一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大史观”详析 (2)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大史观”详析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奠定基础。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重大问题
(2)表现:①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经济附庸。(1分) ②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分) 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1分)
A
文明史观引领下的主题式复习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B
用文明史观解读世界近现代史若干重大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
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态度
方式
结果
中国
日本
【思维启迪】:比较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与西方文明融合中有何差异 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 和平交流 缓慢而曲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迅速而成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暴力冲突
(3)1921年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扩大生产。(2分)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分)
理性化 科学化
闭关锁国政策结束,型例题2】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以近代前期的中国为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对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积极影响: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心传播。(3分)
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解读相关考点
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解读相关考点一、文明史观与相关考点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附表1 古今不同的政治文明与贡献附表2:古代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孔子比较;附表3:17—18世纪中国明清思想批判与法国启蒙思想比较附表4: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文明比较二、整体史观与相关考点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整体史观认为,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附表1 世界市场形成示意图附表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知识结构附表3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历史影响附表4: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三、现代化史观与相关考点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学会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
学会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历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时间、空间、人类和对其所做的事情。
通过大历史观,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历史。
首先,大历史观将历史视为一个连续的进化过程。
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经历了长达数十万年的演变。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人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明和技术发明。
通过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影响。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并从中获取对未来的预测和借鉴。
其次,大历史观强调了宇宙和人类的关联。
它将历史置于更广泛的宇宙背景中,包括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命运。
通过将历史与宇宙相关联,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最后,大历史观传递了一种慈悲的态度。
历史上有许多痛苦和不公,但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一个连续的进化过程的一部分,它们推动了我们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相比于忧伤和复仇,这种态度将我们的眼光聚焦于未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投身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之,通过学会使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世界的发展。
这种概括性和持续性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宇宙的联系,从而提高我们对思想、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理解。
“大历史观”作为一种新颖的学术思维,通过将多个学科领域与历史相结合,试图以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视野来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展现出历史现象的多元性,将资料繁杂、错综复杂的复杂事件体系梳理成能够展现人类整体历史进程的图像。
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是提升历史学学术地位的一种创新探索和尝试,其突出表现是以时间跨度为重要指标,将人类历史发展与宇宙历史纳入考虑范围,将历史主体从个人、国家等局部范围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建立起一种新的学术视野,为历史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历史是一门学科,但也是一种哲学和一种生活方式。
历史并非只是单纯的研究过去,更是探讨人类在时间跨度上的进化,包括人类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联想到了什么?
文明史观引领下的 主题式复习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 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
“文明”的分类
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纵向:(1)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2)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等)
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日18本68以年本2月国至人18为70团年1长0月,访主问要了成欧关员1为1个明国治家政。府该使要团员。 以记名统海治关集道团志刚态、度礼:部晚郎清中孙政家府谷重为视办不理中够外,交被涉动事应务大付臣西,方英工国业使馆文翻明的 译国外柏表国卓 示 的安 对 风、 华 土法 将 人籍采情海取。关“使税节团明务制回冲治司和国击政德温以;府后善 和,为 ”高由左 的度于右 政重人协 策视微理 。,言。 志主轻经 刚,蒲 等动对安 人适政臣 还应府使 记近决团载代策交了没涉出化有,访要产美的求生、行。什英程么等和 影界(近响”21代)8。 ,7化内1派年的容岩1倡2:仓月导使中至节者国18团:7学访3中年习问9国西欧月是美方,l洋日2主个本务要国政派限家府;。于为该日器了使本修物团改的层以不近面右平代大;等臣化日条岩以约本仓、明全具“治面视求政为学知特府习识命为于西全世主方导。。 权结大果使:,中参国议未木户实孝现允预、期大目藏卿标大;久日保本利基通、本工完部成大了辅向伊藤近博代文社、会外的务少转辅型。
的大影多响数:时打候破都了是世文界明各的地历孤史立而、不分是散国、家隔的绝历的史状,态文,明世的界历市史场初 具雏意15形义00。比年(国以2家前分的称)意之义为更遭大遇。时他期把,人15类00文—明19的世交纪流末划称分之为为三冲个击时时期: 请(构回2,期)答亚,表:非而现拉1:9地世①区纪经沦末济为到:西2进0方世行经纪经济则济附是掠庸相夺。互和(作商1用品分时输)期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 (②③1政思对)治想人概::类括发西文出动方明导侵民的致略主交1战思5流0争想有0年,在何以破亚重前坏非要“亚拉影文非地响明拉区?遭国传遇家播”主,的权冲主和 击要领了历土传史完统事整思件。想。(观它念1分。) (1分)
民主政治
文明的差异
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人文主义
【典型例题1】
不同的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用线将史观和对应的评价连接起来
革命史观
(1)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社会史观
(2)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 明的发展
全球史观
(3)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 之路
现代化史观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殖民掠夺之路
(23)“1912510年0—苏1俄9借世鉴纪资末本”主,义西市方场工经业济文,明实对施东新方经农济业政文策明,形利成用 市场巨和大商冲品击贷,币试关从系经扩济大、生政产治。和(思2想分上)概19括3其3年主罗要斯表福现借。鉴(苏3分联)计 划经济,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分)
(3)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
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史
比较16世纪前的东西方文明的不同
文明类型 经济特征 政治制度
东 方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
中央集权
西 海洋文明 商品经济 方
1851年5月,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内,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一幢 被称为“水晶宫”的宏伟玻璃建 筑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600 多万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世界博 览会由此诞生。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 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 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 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作为“经 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 盛会” 。
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 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 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 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 主要差异。(12分)
【思维启迪】:比较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与西 方文明融合中有何差异
态度
方式
结果
中国 被动学习 暴力冲突
缓慢而曲折,没有达 到预期目标
日本 主动学习 和平交流
迅速而成功,基本达 到预期目标
【典型例题4】 (2010盐城二模)(13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 (1廷)顿表《现文:明新的航冲路突的和开世辟界。秩(序2分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
(3)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科学化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结束,被迫开放
【近(代典1)化型道例目路题的;3:】而(日中在2本国甲00为午为9年战了了安争与劝徽中列阻文,强综列中卷修国强)却改“(败2不修2于分平约日)1等”本9世条。,纪阅约防中读,止期材向其,料中西扩,日方回大两答学侵国下习略相列。权继问走益题上。; 为了成劝阻员西组方成列:强中以“国修聘约用”外为国借口人要为挟团中长国,,清主政要府成聘员用为卸任中美下国级驻官华员
1、破坏性: 殖民掠夺、灾难
(1)政治:主权和领土部分沦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进一步加深
(2)经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民市场主,化为其提供原料、
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2、建设性:
法制化
(1)政治: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开始了从专制工到民业主化的转 变,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尝试市场化
(2)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理经性济化的产生发展
文明史观
(5)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 结构和生活习惯
【典型例题2】冲马突克也思说是“交英流国在融印合度的要完一成种双方重的式使命:一个是
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以近代前期的中国为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对中国带 来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