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女性写作 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8: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 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9:徐岱:《边缘叙事——中国20世纪女性小 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0: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 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五:女性文学研究在中国
1: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2:发展表现: A: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浮出历史地表》等 B: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方兴未艾 C:该领域研究专业人才济济
百度文库
六: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 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林丹娅《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 学出版社,1995.
表现:1:(父系文化和母系文化的区别:对 女神形象的刻画迥然不同(母系文化:突出 女性孕后期裸体雕像)父系文化:回避孕后 期裸体雕像)
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 具有潜在制约作用
表现2:持传统男性中心文化立场的男性作者 在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严重失真,成为不 是天使,即是恶魔的二元对立的状态
表现3:在当代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塑造, 报纸杂志的封面女郎,以及选美以及招聘启 事等日常性文化事件中,都隐含着男性中心 主义性别歧视的色彩。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是一个具有西方背景的概 念,它源自法国女性主义作家与学者埃莱 娜·西苏的著名论文《美杜莎的笑声》。 1990年代中期之后,“女性写作”这一概念 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大大突破了西 苏所说“女性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而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女性文学。
第2节:女性文学的关键词: 1:社会性别
第一节:女性文学相关概念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 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包含了历史上及 现实中女性文学的所有的类型与形态,狭 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五四之后以现代人文精 神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文学。其思想资源 是现代人文精神,其话语属于思想文化的 话语体系。
妇女文学
妇女文学 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了,
11:王喜绒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女性文学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广为流行,标 志着女性文学在事实上的形成及被社会所认 可的程度,对“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理解上 的歧异,表明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 地深化与明确的过程。
四:女性文学
1: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内涵 的文学现象。构成当代重要文化生态之一。
2:女性文学因为涉及文化和性别,所以涉及一切有关 文化和性别的所有学科,是一门博大深沉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 生理学)
五:正确对待性别与文学的关系
1:在尝试对人类的文学活动加以宏观把握时, 一方面,我们力求避免受制于传统文化关于 男女两性角色的“刻板印象”,陷入性别本 质主义的误区,避免对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作 简单片面,绝对化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 又不应妨碍我们努力从总体上把握既往文学 事实,辨析和指认人们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 出来的,时常会带有与自身所属性别群体趋 同倾向的审美特质。
三:女性文学概念的提出
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的文化悖论尴尬和事实 上和学理研究上的合理性。
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因隐含性别分离色彩 一开始受到质疑,(女性文学/男性文学)
2:既而得到承认。 3):虽然隐含分离色彩,但无疑在标示差异、
期待确认的同时蕴含了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 的质疑和反抗,对建设新型两性平等性别秩 序的渴望。
3:盛英主编:《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5:李彦萍:《中国当代女作家研究》,中国 文联出版社,2008。
6:罗婷等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 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性别与社会性别 1):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性别
(sex),社会性别(gender), 2):生物性别是由于解剖学意义上的差
异而导致两性在染色体、性腺、性激 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 运动技能等不同而形成的性别。
社会性别:性别的社会属性
性别的社会属性 社会性别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
女性文学
(2011---2012第一学期)
绪 论:女性与文学
一、性别与文学
1:古今中外文学叙事——讲述男人或女人的故 事
2:古今中外的文学叙事,都是男人或女人讲述 的故事
3:不存在带有非性别意味的文学叙事。
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 具有潜在制约作用
性别——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 也是与人类心理和生理特质密切关联的文化 范畴之一,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 制约作用。
二:长期的父权制中心社会中,女性 的文学活动难以得到公正评价
1:否定女性文学艺术创造的文化现象,在世 界范围内曾经普遍且长期存在。
2:近百年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这一问 题在当代思想文化领域以及文学艺术领域得 到前所未有的凸现 ,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 艺术中的性别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 一个基本事实,才认识到女性的文化/文学创 造,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和得到肯定。
断的性别,它表达了由 语言、交流、符号和 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一个人性别的社 会标准,社会性别概念强调性别的文化特性, 是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种 种意义,例如社会把“男儿有泪不轻弹”视 为一种男性美德,并非是生物因素决定了男 人只能流血不流泪。
在40年代之后日渐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十七年”中,成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创作的 主流。思想资源来自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主 张妇女应该投身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民 族斗争的洪流之中,在社会/阶级/集团的 解放中解放自己。话语属于政治文化的话语 体系。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形成并发 展于1980年代中期之后。它的重要思想资源 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女 性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 文学”在思想内涵上与“女性文学”大体同 构,但其文化姿态常显得更为激进一些。
8: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 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9:徐岱:《边缘叙事——中国20世纪女性小 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0: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 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五:女性文学研究在中国
1: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2:发展表现: A: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浮出历史地表》等 B: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方兴未艾 C:该领域研究专业人才济济
百度文库
六: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 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林丹娅《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 学出版社,1995.
表现:1:(父系文化和母系文化的区别:对 女神形象的刻画迥然不同(母系文化:突出 女性孕后期裸体雕像)父系文化:回避孕后 期裸体雕像)
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 具有潜在制约作用
表现2:持传统男性中心文化立场的男性作者 在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严重失真,成为不 是天使,即是恶魔的二元对立的状态
表现3:在当代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塑造, 报纸杂志的封面女郎,以及选美以及招聘启 事等日常性文化事件中,都隐含着男性中心 主义性别歧视的色彩。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是一个具有西方背景的概 念,它源自法国女性主义作家与学者埃莱 娜·西苏的著名论文《美杜莎的笑声》。 1990年代中期之后,“女性写作”这一概念 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大大突破了西 苏所说“女性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而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女性文学。
第2节:女性文学的关键词: 1:社会性别
第一节:女性文学相关概念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 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包含了历史上及 现实中女性文学的所有的类型与形态,狭 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五四之后以现代人文精 神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文学。其思想资源 是现代人文精神,其话语属于思想文化的 话语体系。
妇女文学
妇女文学 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了,
11:王喜绒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女性文学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广为流行,标 志着女性文学在事实上的形成及被社会所认 可的程度,对“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理解上 的歧异,表明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 地深化与明确的过程。
四:女性文学
1: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内涵 的文学现象。构成当代重要文化生态之一。
2:女性文学因为涉及文化和性别,所以涉及一切有关 文化和性别的所有学科,是一门博大深沉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 生理学)
五:正确对待性别与文学的关系
1:在尝试对人类的文学活动加以宏观把握时, 一方面,我们力求避免受制于传统文化关于 男女两性角色的“刻板印象”,陷入性别本 质主义的误区,避免对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作 简单片面,绝对化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 又不应妨碍我们努力从总体上把握既往文学 事实,辨析和指认人们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 出来的,时常会带有与自身所属性别群体趋 同倾向的审美特质。
三:女性文学概念的提出
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的文化悖论尴尬和事实 上和学理研究上的合理性。
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因隐含性别分离色彩 一开始受到质疑,(女性文学/男性文学)
2:既而得到承认。 3):虽然隐含分离色彩,但无疑在标示差异、
期待确认的同时蕴含了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 的质疑和反抗,对建设新型两性平等性别秩 序的渴望。
3:盛英主编:《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5:李彦萍:《中国当代女作家研究》,中国 文联出版社,2008。
6:罗婷等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 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性别与社会性别 1):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性别
(sex),社会性别(gender), 2):生物性别是由于解剖学意义上的差
异而导致两性在染色体、性腺、性激 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 运动技能等不同而形成的性别。
社会性别:性别的社会属性
性别的社会属性 社会性别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
女性文学
(2011---2012第一学期)
绪 论:女性与文学
一、性别与文学
1:古今中外文学叙事——讲述男人或女人的故 事
2:古今中外的文学叙事,都是男人或女人讲述 的故事
3:不存在带有非性别意味的文学叙事。
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 具有潜在制约作用
性别——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 也是与人类心理和生理特质密切关联的文化 范畴之一,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 制约作用。
二:长期的父权制中心社会中,女性 的文学活动难以得到公正评价
1:否定女性文学艺术创造的文化现象,在世 界范围内曾经普遍且长期存在。
2:近百年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这一问 题在当代思想文化领域以及文学艺术领域得 到前所未有的凸现 ,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 艺术中的性别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 一个基本事实,才认识到女性的文化/文学创 造,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和得到肯定。
断的性别,它表达了由 语言、交流、符号和 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一个人性别的社 会标准,社会性别概念强调性别的文化特性, 是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种 种意义,例如社会把“男儿有泪不轻弹”视 为一种男性美德,并非是生物因素决定了男 人只能流血不流泪。
在40年代之后日渐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十七年”中,成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创作的 主流。思想资源来自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主 张妇女应该投身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民 族斗争的洪流之中,在社会/阶级/集团的 解放中解放自己。话语属于政治文化的话语 体系。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形成并发 展于1980年代中期之后。它的重要思想资源 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女 性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 文学”在思想内涵上与“女性文学”大体同 构,但其文化姿态常显得更为激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