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

十所村位于祖国宝岛——海南岛西南地区的感恩平原中部,濒临北部湾,是东方市八所镇辖下的人口逾7000余人的一个自然村,居民为汉族,操军话(汉藏语系西南官腔),名闻遐迩的“汉马伏波之井”和明代在海南知名度就很高的“飞来坟”、“飞来庙”就座落在该村旁。下面,就申报要求报告如下;

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据史料记载与考古证实,十所村是西汉初就已建立的古村庄,现村庄环村公路以内的中心区域,仍保持着井字型的汉代村落部局,是感恩平原上最早建立的居民点之一,也是海南岛上较早开发的地区。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中央政权第一次在海南岛上设置郡县,十所村是儋耳郡九龙县属下的村庄之一。上下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十所村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与文化遗存。

1、拥有被称为“天南第一泉”的“汉马伏波之井”与“伏波祠”。其中,“伏波祠”已废,“汉马伏波之井”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村东不远的稻坝坟山有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稻坝新石器——汉代遗址。

3、村东隅有《琼州府志》称至元四年(1267)建的“金轮庙”(既飞来庙),清康熙年间知县姜焯有《飞来庙记》(见《感恩县志》)。

4、村四周(主要为水沟坡)有与“金轮庙”俱日从番羽化归来的符八相公及部下三十六座由黑石条、黑石板营造得相当精美、坚固的“总管坟”(既飞来坟)。

5、村西南隅有“苏公台”(纪念苏东坡的遗址),《感恩县志》载称;“清乾隆时有显官到十所题句云地近苏台山色古村邻汉井水声新”。

6、村西北隅有明末农民义军何乔、李茂建立的长达十三年,专门杀富济贫的义军据点——“老何营”遗址。

7、村北大路田坡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昌(化)感(恩)崖(州)临(高)定(安)琼(山)秦氏迁琼次始祖“秦信墓”。

8、村南隅“飞来庙”南侧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海瑞式”清官,民选感恩县长王道熙墓。

9、村内有“文昌庙”、“大雷庙”、“老祖庙”、“神山庙”、“土地庙”等庙宇和各姓氏祠堂。其中,“神山庙”、“老祖庙”、“土地庙”毁于民国年间,各姓氏祠堂毁于大跃进,“文昌庙”、“大雷庙”毁于一九七一年。

10、村东、北、西三面田畴上散布着各时代的窑址群,其中,瓦窑出土的陶瓷碎片年代不晚于北宋。

11、一些村民保存的本地窑烧制的葫芦形泥质红陶罐,经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为东汉文物(这些文物现保存于东方市博物馆)。此外,唐启有家保存2件宋代陶瓮,1件很有文物价值带铭文的明嘉靖年间的水缸。

12、水沟坡“飞来坟”(即明成化年间昌化县儒学正堂吉公墓),出土1件唐代影青双连罐,一九九四年被国家一级文物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十所村濒海(北部湾)、近水(罗带河),地势西高东低,即背靠大海,面向青山。四周秀林环抱,近东方市城地标——鱼鳞洲风景区,挨东方重化工城,本身有“天南第一泉”的“汉马伏波之井”,一派田园风光。建立“文明生态村”后,人们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汉马伏波之井”里,村委会前广场中十数棵百年酸豆树浓荫密布,凉风习习,是人们休闲

避暑的好去处。

三、诗书礼仪,人文蔚起

十所村自古以来被人们尊称为“文明礼仪之村”,其无形的文化遗产有;

1、人材辈出。元至元年间,出了一个兵荒马乱被掠于番后官拜“大总管”的符八相公;明代出了一名知县,明清出了一批儒学、训导、州判、照磨之娄官员;民国出了一位感恩人主政感恩的民选县长王道熙;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科级以上干部出了近五十人,七百余名外出干部职工散居除西藏、新疆、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了一位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秦人昌,一位全海南十大功勋企业家唐开兴。

2、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阿娜多姿

作为军话人最早村庄和“母村”的十所村,在军话人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主要的民间艺术活动有;一是唱“军歌”。军歌是军话人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会唱,但以十所人唱得最红火、最火爆(见郑瑶新《民间艺术之乡——十所村》、《海南文史》第十二辑、琼西南的军歌);二是“下南”。十所村是军话人一年一度举办“下南节”的所在地,昌感两县的军话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都要在十所村举办纪念马伏波将军南征,一统小邦成大邦的节日——“下南节”。(见郑瑶新《军话人“下南节”与十所村》、《民间艺术之乡——十所村》);三是“装春”(迎春)、“装老虎”。十所人每年大年初二都要“装春”、“装老虎”游村。它是一个系列活动,一般有八、九个节目,多时十余个,主要节目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女娲交媾”、“九代同堂”、“神农帝教民耕田”、“女娲补天”、“天女下凡”、“大雷公”、“孔夫子教学”等等,并抬“大雷公”游村。此风俗十分古老,反映的是上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考证起来全省只有十所有此风俗。四是民间音乐“八音”。十所的“八音”队,在方圆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红事他们奏喜庆乐曲,黑事奏哀乐,做法事还有其相应有乐曲。附近十里八乡红白事都要请十所的“八音”,上个世纪东方市组织两次民乐比赛,十所“八音”队均获得一等奖。

3、敷扬文教,陶育英才

十所是一个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村庄。北宋时已设立“社学”(即后来的私塾学堂),“文昌庙”就是古代学子们学习的地方。民国初年在感恩县第一批办起新式国民小学,一九四七年正式把十所小学办成完全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十所小学的校容校貌全省评比获得第一名,一段时间内还办起附属中学。大学扩招以来,每年考上大学的十所学子不下五十余人,多时达到七十八人。

四、经济建设上十所村成引领东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十所村曾为推动感恩历史前进的车轮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十所村同样成为引领东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第一波农业大开发中,十所村青年秦人昌率先成立十所机耕总公司,全村推土机发展到七、八十部,欢歌在全海南的山川、平原、江河、湖海之中。进入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和新千年新世纪以来,随着东方重化工城的兴起,随着华能东方电厂的进入,在大工业、大项目的带动下,十所村的经济进入大提速。据不完全统计,拥有工程用大汽车170台、挖机27台、装载机36台、大型压路机1台、推土机25台、皮卡车45台、小汽车43台、农用车170台、手扶拖拉机103台等各种机具,推动十所村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在文体娱乐设施方面,十所村的文体娱乐设施是很完备的,娱乐场所的活动是很正常的。为此,十所村是海南省第一批千里文化长廊达标单位,为东方市创建“先进文化市”立下汗马功劳。

在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医务室和5家私人诊所,村民也参加了医保,拥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交通方面,拥有国道、乡道和环村公路,四通八达,全部硬化,临近市城,很方便村民出行和游客到“汉马伏波之井”来游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