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上学期燃烧和灭火

初三化学上学期燃烧和灭火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讨论:
燃烧的条件: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人工降雨灭火)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想想议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清除可燃物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思考:什么是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

红磷
实验二
实验三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铜片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红磷在加热的条件下燃烧了
燃烧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6、说明灭火方法,理由: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燃烧
灭火 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烧的 条件:
1.燃烧的定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试题答案及解析1.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答案】B【解析】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正确,B、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错误,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会产生黄曲霉素,不能食用,正确,D、室内起火,大量的有毒气体飘向空中,所以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正确,故选B【考点】化学与生活2.“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选:C.【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2分)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请回答:(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隔绝空气(或氧气)【解析】(1)因为乒乓球片比滤纸片更易燃烧,通过铜片上的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考点】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4.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答案】C【解析】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而灭火,A正确;扑灭森林火灾的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可以防止火势的蔓延,B正确;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不能用水浇灭,C错误;遇到火灾时,有害气体弥漫在上方,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D正确。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试题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试题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试题1.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B.通气阀开得太大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答案】A【解析】有机物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就是炭黑。

A、锅底的黑色粉末,是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不是液化气中的固体杂质,故错误;B、通气阀门开的太大,使液化气进量过大,会造成液化石油气的不完全燃烧,正确;C、通风孔太小,空气进量不足,会造成液化石油气的不完全燃烧,正确;D、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调节液化气进量,可使液化气充分燃烧,正确。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炭黑是有机物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2.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根据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差别,分析比较。

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故空气能支持燃烧,不会使木条熄灭。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点评: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要注意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知识。

3.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平置一块白瓷板,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由于蜡烛的而引起的。

【答案】出现黑色的小颗粒不完全燃烧【解析】有机物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

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定量的黑烟,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平置一块白瓷板,可以看到白瓷板上会出现黑色的小颗粒,这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炭黑。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类型;
3. 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和灭火的条件、类型、方法和原理。

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应对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a. 引入燃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b. 探讨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2. 燃烧的类型
a. 分析明火燃烧和自燃燃烧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燃烧;
b. 进一步讨论爆炸燃烧和闪燃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现象。

3.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a. 介绍常见的灭火方法,如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制动灭火等;
b. 解释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环节
a. 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灭火方法的效果;
b.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灭火方法的适用情况。

5. 课堂小结
a.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b.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
完成《化学教材》中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理解。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ppt课件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ppt课件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能够与氧气 反应产生燃烧的物质,如 木材、石油等。
2 氧气
氧气在燃烧中起着促进、 维持和燃料与氧气反应的 作用。
3 足够的温度
足够的温度是指能够使燃 烧反应发生的最低温度, 也称为着火温度。
热传导的作用
1 传导热量
2 扩大燃烧范围
燃烧物质释放的热量通过 传导方式传递给周围物质, 引起燃烧物质周围的物体 升温。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与灭 火原理》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燃烧的定义和条件,包括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以及热传导和氧 气在燃烧中的作用。还将探讨灭火的基本原理,不同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 方法,以及常见灭火器材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一种现象。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传导热量可以使燃烧物质 的温度升高,进而扩大燃 烧范围。
3 促进燃烧反应
传导热量可以增加燃烧反 应的速率,使燃烧更加剧 烈。
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氧气是燃烧反应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分子参与反应,促进燃烧的进行。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截断火源、隔离氧气、降低温度和抑制链式反应。
• 适用范围:办公室、车 辆、家庭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
• 优点:不留残留物,对 电子设备无损害。
• 缺点:只能用于电气设 备火灾。
• 适用范围:计算机房、 电气设备室等。
泡沫灭火器
• 优点:喷射Biblioteka 泡沫可以 隔绝空气,有效扑灭可 燃液体火灾。
• 缺点:只适用于可燃液 体火灾。
• 适用范围:厨房、化工 厂等。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好的,以下是关于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可燃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氧气是燃烧必需的气体,它能够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着火点是指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就会发生。

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升温,甚至引发火灾。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灭火。

灭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灭火剂。

灭火剂可以抑制燃烧的反应,从而扑灭火源。

灭火剂的种类有很多,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

不同的灭火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我们需要根据火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除了使用灭火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灭火,如切断可燃物的供应、降低燃烧的强度、隔离可燃物等。

在灭火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灭火的效果。

总之,燃烧和灭火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话题。

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大家!。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大于空气,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初中化学初三《燃烧和灭火》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燃烧和灭火》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燃烧和灭火》教案知识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明白得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明白得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问题,把握差不多的逃生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看实验、对比、操纵变量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全体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摸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内因是变化的依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在认识燃烧与灭火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操纵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操纵化学反应的进行,人类确实是通过操纵化学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为人类所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和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不是难点,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操纵变量法设计实验来验证燃烧的条件。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操纵变量法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2022年的冬奥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

每一届的冬奥会前都会进行火炬传递。

在上一届索契冬奥会的火炬传递过程中显现了专门震动的一幕。

(视频)索契冬奥会火炬水下传递现在我们将画面定格在“水下生火”的瞬时,假如我们要在今天的课堂上重现“水下生火”的瞬时,大伙儿觉得能实现吗?(引入课题)活动2【讲授】提出问题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2、那个温度是燃烧所要达到的最高温度依旧最低温度?(引出着火点的概念并进行辨析)3、燃烧的三个条件是需要满足一个、两个依旧同时满足?4、如何证明呢?活动3【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请你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展现:药品和仪器)(点拨)1、什么缘故如此设计?2、你的设计中,满足了什么条件,不同的是什么?3、你的设计运用的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活动4【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大伙儿用3个实验分别验证了3个条件,我们还能够在一个实验中来完成燃烧条件的验证【演示实验】1、你观看到了现象?什么缘故?2、燃烧时三个条件需要满足几个?3、我们想重现“水下生火”的瞬时,如何使水下的白磷燃烧呢?活动5【讲授】讲授对比“火炬的水下传递”和“水下的白磷燃烧”这两个我们平常以为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点都说明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7.1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及随堂检测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7.1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及随堂检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前预习知识点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的反应叫燃烧。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2);(3)。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2);(3)。

3.几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1)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2)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3)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 1.氧气发光、放热剧烈氧化可燃物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2.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 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重难点解析1.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灭火时可以降低温度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燃烧的特点是发光、发热、剧烈。

3.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灭火只需要破坏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

易错易混点剖析1.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等。

2.爆炸分为两种:物理性爆炸(如车胎的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CO不纯,遇明火后发生的爆炸),化学性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形式。

典例精讲【例1】(2011·南昌)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对燃烧和灭火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积累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探究性课题,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氧气相关知识的巩固,又是对这部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教材通过创设燃烧和灭火的教学情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探究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经历过程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是本课题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和活动探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活动与实验必备的药品和器材。

六、教学过程通过实物操作,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 知识的奥秘 【问题】你能解释为什么手帕烧不坏?【提问】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 氧气中燃烧,原因?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 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水中生火"【问题】学生观看视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

典例 剖析1、 白磷具有可燃性2、 白磷的着火点低,40度,热 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 点3、 空试管里有空气,为白磷燃烧 提供了氧气学生回答问题。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
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⑴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⑵要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方法:
⑴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⑵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⑶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三、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的性质不同,燃烧的现象也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四、爆炸
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爆炸的条件:易燃物、有限的空间、明火、达到爆炸极限。

五、缓慢氧化与自燃
1.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难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2.自燃:易燃物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叫做自燃。

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向下不同。

七、常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干粉灭火器: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同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差不多上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样条件下,只能降低或升高温度但却不能降低或升高着火点。

3、燃烧的条件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有:(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时,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能够针对灭火原理可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覆盖沙子、洒水、用灭火器等差不多上针对灭火原理而采取的方法。

5、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由于燃烧的剧烈程度是由同一时刻,一定体积内相互碰撞的分子数决定的,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有两种:(一)增大氧气的浓度;(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两种都能增加相互碰撞的分子数也就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

6、可燃物完全燃烧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同时也白费了能源,例如: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可燃物的完全燃烧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燃烧又分为:(1)燃烧引起的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急剧膨胀,引起爆炸,是化学反应。

(2)有限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例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8、爆炸极限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爆炸的浓度范畴,称为爆炸极限。

(1)浓度范畴,是指可燃性气体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2)并不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就一定能爆炸,必须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

9、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消防知识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到水能够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能够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鲁教版初三化学6-1燃烧与灭火

鲁教版初三化学6-1燃烧与灭火

利用所给仪器用品,你 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熄灭 燃烧的蜡烛呢?(烧杯、胶头
滴管、水、石棉网、沙子、剪 刀、等)
并思考你所 采用的方法, 应用的灭火原 理是什么?
灭火的原理有三条 :
(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移走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小试牛刀
燃 烧 不燃烧
温度没有达到 着火点
A:白磷 着火点: 40℃
薄铜片
B:红磷 着火点: 240℃
热水 80℃
不燃烧
没有与氧气 C:白磷 接触
有趣的水火相容实验
火从天使变成恶魔, 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无情地扼杀生命, 肆虐地摧毁文明。
• 2013年11月22日上午,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 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维修过程中引发 起火爆炸。车被炸成两段,路变成河道,黑色蘑菇 云穿破云层。 已造成52人死亡。
说一说
联系我们做过的实 验,你能描述出哪 些燃烧的现象?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
有水珠
发光、放热、化学反应
:是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化学反应。
蜡烛室温下不燃烧
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 住呢?
可燃物
氧 气
火三角
着火点
三 者 缺 一 不 可
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14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14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含答案)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知识要点](一)燃烧和灭火1. 燃烧条件的探究思路可燃物、助燃物(O2)、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

2. 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2)条件 a. 可燃物 b. 氧气(或空气)c.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二)燃料和热量1. 煤2. 石油3. 天然气:CH44.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5.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煤的燃烧(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3)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a. 燃料中有一些杂质:b.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c.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2.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1)清洁燃料(2)其他能源【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甲),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乙)。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白磷(甲)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白磷(甲)接触,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3)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4)白磷与红磷相比,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少量白磷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中。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燃烧与灭火》。

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燃烧与灭火》是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第一节课,本单元的三节内容燃烧贯穿其中,所以学好这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而灭火又是和燃烧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每个同学都要掌握一定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而且,燃烧与灭火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本节内容应该容易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设计方案、评价反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2)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培养观察分析、设计方案、评价反思的能力四、说教法: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与反思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燃烧与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化学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节课,学生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体验中逐步培养探究能力;3.注重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五、说教学过程:(一)燃烧的条件:1、情景引入:请学生们谈谈生活中常中的`燃烧事例。

然后教师由同学们所列举的事例导入课题。

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景。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先分小组学生交流燃烧的利与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燃烧和灭火实验
【核心重点】
一、燃烧的条件(同时符合)二、灭火的原理(符合其一)(1)可燃物(1)清除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隔绝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反应装置:
①③/③④对比
说明可燃物燃烧
必须与氧气接触;
①②对比说明
可燃物燃烧必须
达到着火点;
【实验改进】
通常状况下,
白磷的着火点
为40℃,红磷
的着火点为
240℃。

某化学
兴趣小组的同
学按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得到的实验事实如下:
①实验Ⅰ、Ⅲ中,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常温时1、2号试管内的白磷、红磷不燃烧;
③热水中的1号试管内白磷燃烧,2号试管内红磷不燃烧;
④实验Ⅲ中,玻璃管上的气球变鼓;
⑤实验Ⅳ中,倒扣在热水中的3号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的相关事实是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①和⑤
【答案】B
【考查难点】
【实例训练】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等相关实验。

已知,白磷(过量)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 ,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 ,且生石灰适量。

实验步骤及部分现象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步骤Ⅰ中,导致小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⑵ 步骤Ⅱ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在步骤Ⅲ中,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具体操作是: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1)生成CO 2受热上升,隔绝O 2 ;
(2)先变鼓,后变瘪;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着火点,并与O 2接触;4P+5O 2点燃 2P 2O 5
(3)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还剩下约4mL 时停止下流。

实验现象
原因
Ⅰ 高蜡烛先熄灭 生成CO 2受热上升,隔绝O 2 Ⅱ 矮蜡烛先熄灭 CO 2密度大于空气,隔绝O 2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步骤Ⅰ 点燃燃烧匙中的小蜡烛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燃着的小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步骤Ⅱ 打开弹簧夹,由注射器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夹紧弹簧夹。

白磷燃烧。

步骤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