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即事》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古诗诵读江村即事

古诗诵读江村即事

古诗诵读江村即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学习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诗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自读《江村即事》理解诗意自读全诗,整体感知。

读《江村即事》有什么感觉?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诗,提出疑问。

三、细读《江村即事》理解诗意1、《江村即事》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司空曙(720~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

唐人诗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又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卢纶的表兄。

早年曾赴京应试不第,安史乱起,避乱南方。

代宗、德宗时,曾任洛阳主簿、左拾遗、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

诗多赠别、羁旅之作,善于表现异乡流落之感和穷愁失意之情,诗风朴实,意蕴深长。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堪:可以,能够。

纵然:即事。

ww w.x k b1.co m3、理解全首诗的意思。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

“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

“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

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

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钓罢归来”,是特定情境,本身就流溢着闲适的趣味,“江村月落”,是环境背景,由此又营造出幽寂的氛围。

在此闲适幽寂的情境中,“正堪眠”是理所当然的了,但“不系船”却似乎有违常理。

然而,在诗人笔下,在这首诗中,恰恰正是这似乎有违常理的“不系船”成为艺术构思的独特之处,并以此贯穿全诗。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件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件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初读要求:
• 1,字音读准确。 • 2,节奏读清楚。 • 3,声音要洪亮,
理解诗意常用方法:
• 1.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然后连词成句。 • 2.联系时代背景。 • 3.观察插图,展开想象。
理一理
• 时间: 月落(深夜)
• 地点: 江村
• 人物: 渔翁 • 动作: 不系船 正堪眠 • 心情:
钓罢归来不系船, 乡村月落正堪眠。
“钓罢归来”特定情境,流溢着闲适趣味 “江村月落”环境背景,营造出幽寂氛围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人心情:轻松闲适
江村景色:幽静曲折的水景
小结语: • 正因为这样的幽静水景,才造成诗人如此 闲适的心境。因此,诗的表面虽属抒情, 但深层实为写景,情境互为因果,互相交 融,蕴含着浓浓的诗味。这里诗人并没有 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 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课外拓展: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魏晋)陶渊明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唐)孟浩然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宋)翁卷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王维
江村即事
• (唐)司空曙
• 司空曙:广平人(今河北鸡泽)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胡震亨曰: “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 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 解题:以江边小村发生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教学目标1.了解江村及其发生的即事背景2.掌握朴实平实的文学表达方式3.增强学生对于农民工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学重点1.了解江村及其发生的即事背景2.理解作者通过朴实平实的文学表达方式传达的思想感情3.掌握部分生僻词汇的解释和运用教学难点1.掌握部分生僻词汇的解释和运用2.增强学生对于农民工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提问:有没有听说过“江村即事”这个词语?大家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2.解释:江村是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一个村庄,而“即事”则是指记录实际发生的事件。

3.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一篇江村即事的文章。

2. 讲解(10分钟)1.朗读文章:教师以朗读的方式呈现文章,让学生有更好的感受。

2.带着学生理解文章:引导学生围绕“江村”这个主题,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和情感,理解作者的传意。

3.展示生僻词汇:介绍部分生僻词汇的含义和在文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完整理解文章。

4.带着学生品味文章:指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意境、思想、感情、文学表现方式等方面,提高阅读的思维层次。

3. 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先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朴实平实的文学表达方式,并探讨作者的用意和传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从农民工的视角出发,进一步交流和感悟。

4. 展示交流(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内容分享出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演讲、剧本等形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5分钟)1.教师点评:总结讨论内容,对学生的分享和表现进行点评并加以肯定。

2.课下扩展:对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在课下进行深入扩展和阅读。

教学评价1.建立学生阅读兴趣:通过精读和品味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育情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农民工的视角出发,感受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

问答环节
朗读与表演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 韵律美;邀请学生表演诗歌中的场景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老师针对诗歌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 答,通过问答形式深入了解诗歌。
课后作业及延伸阅读推荐
背诵与默写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江村即事 》,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主题思考
布置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思考题, 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
创新思维激发
03
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
新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标准制定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江村即事》这首诗的背景、 主题、意象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在小组或班级中分享 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把握诗歌结构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诗歌的结构和脉络,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 和表达技巧。
文学鉴赏能力提高
1 2 3
欣赏诗歌语言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包括用 词、押韵、节奏等方面,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评价作者观点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了 解作者对江村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朗读、背诵、赏析等 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诗 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 美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 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1鄂教版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1鄂教版ppt课件
[江村即事]
(诗词诵读)
学习交流PPT
1
作者简介
•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 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 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 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 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 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 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 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 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 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 "(《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 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即使晚上起风把小船吹起,也不过吹到长满 芦花的浅水边。
学习交流PPT
8
中心思想
• 这首诗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动作,展现了垂钓 者悠闲的生活情趣,描绘了江村夜景的美,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交Leabharlann PPT9学习交流PPT
4
词语解释
•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作的诗。 • 堪:可以,能够。 • 纵然:即使。 • 罢:完了。
学习交流PPT
5
学习交流PPT
6
句解段析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晚上钓完鱼回来不用拴船,江村上的月亮已落了 下去,正好是睡觉的时候。
学习交流PPT
7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学习交流PPT
2
阅读提示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江村即事引言本次教案以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江村即事》为基础,旨在通过学生对该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意识。

本教案将分为导入、新课展示、课文学习三个部分进行。

一、导入 (10分钟)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导入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创设情境:通过一段小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江村生活的好奇心,并与学生进行简要交流,引导他们对江村生活保持好奇和探索的态度。

2.导入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了解江村的生活吗?”、“你在江村旅游过吗?”等,以激发学生对江村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新课展示 (15分钟)在新课展示环节中,教师以多媒体或者讲述的方式,展示江村即事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新课展示:1.多媒体呈现: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村的景色和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讲述背景知识:简要介绍江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让学生对江村有一定的了解。

3.分析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江村即事的主题,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课文学习 (45分钟)在课文学习环节中,教师以课文的形式,逐段进行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的学习过程如下:1.教师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2.文本解读: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难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3.情感体验:让学生回答一些情感体验的问题,如“你觉得杨玉环的举动是正确的吗?”、“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内容。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观点,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江村即事》的教学设计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的教学设计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的教学设计江村即事《江村即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读通古诗,读准生字,如“曙”、“栖”。

2、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知道古诗描写的大致内容,能了解古诗所反映的情感类别。

4、初步了解古诗中的景物,对反映情感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古诗描写的大致内容,能了解古诗的情感类别。

2、初步了解古诗中的景物,对反映情感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导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人们喜欢用诗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都记录着人们生活、情感的各个方面。

2、出示,连连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边塞征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思乡念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画绘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吟山咏水3、小结:这些都是诗的情感类别。

板书:诗的情感类别边塞征战思乡念友描画绘鸟吟山咏水……4、出示课题说明:诗的情感类别,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

在导入部分,教师可选用一些较为浅显、易记的诗句,为学生建立一些初步的感知。

用连连看游戏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产生学习兴趣。

二、研读古诗、体验情感基调(一)学习《十五夜望月》:1、出示古诗,及自学要求:⑴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致内容。

⑵以四人小组讨论,想想古诗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交流反馈:⑴指名读古诗,齐读,注意读准“栖”⑵释诗:本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由于家人离散,仰望明月,以为感月宫的凄凉,而引起了思乡的愁绪。

⑶体验情感:思乡念友⑷师小结:诗歌的情感,是和诗本身所反映的内容,紧密联合在一起的。

它和诗人当时的心情、境遇、所处的环境等有很密切的关系。

3、再读古诗,抓住重点字词分析^p 诗中的情感⑴特定事物:月:中秋之月,往往最易引起人的思乡愁绪。

《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
课题
《江村即事》
课时数
1课时
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
难点
学习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诗的知识。
环节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策略
批注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所以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钓罢归来”,是特定情境,本身就流溢着闲适的趣味,“江村月落”,是环境背景,由此又营造出幽寂的氛围。在此闲适幽寂的情境中,“正堪眠”是理所当然的了,但“不系船”却似乎有违常理。不过,在诗人笔下,在这首诗中,恰恰正是这似乎有违常理的“不系船”成为艺术构思的独特之处,并以此贯穿全诗。既然“不系船”,则“正堪眠”当然就睡在船中了,以下即由此展开推想。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动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纵然”荡开一笔,“只在”将笔收回,由此将推想的情景逼真地体现出来,即使因为“不系船”,使船被夜风吹走,那也没关系,最多只会飘到那芦花掩映的浅水之间。通过如此推想,则不但使闲适的心情更为轻松,而且间接地描绘出江村幽静曲折的水景。正因这样的幽静的水景,才造成诗人如此闲适的心境。所以,诗的表面虽属抒情,但深层却实为写景,情景互为因果,互相交融,蕴蓄着浓浓的诗味。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不过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教案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教案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7/12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 全从这三字生出;次句点明“钓罢归来” 地点、时间及人物行动、心情。
晚上钓完鱼回来不用栓船,江村 上月亮已落了下去,恰好是睡觉时 候。
8/12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只在”两个关键词前后呼应,一收 一放,把钓者悠闲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景色表 现淋漓尽致。同时,这两个词把意思更推进了一层: 且不说夜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揽住小船也 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恬静自然环境,然而垂 钓者悠闲自得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生活情趣和 江村宁静优美景色跃然纸上。
11/12
12/12
4/12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晚上钓完鱼回来不用栓船,江村 上月亮已落了下去,恰好是睡觉时 候。
5/12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即使一夜风吹去,没有拴 住船最多吹在长满芦花浅水边,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6/12
这首诗写了江村眼前之事, 但诗人并不铺写江村景色, 而是经过江上钓鱼者一个细 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应江 村生活一个侧面,写出真切 而又恬美意境。
9/12
这两句诗意思是: 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渔翁随
即让渔船在水上漂泊。此时,已深夜, 月亮也落下去了,人也疲惫了。即使 一夜风吹去,没有拴住船最多吹在长 满芦花浅水边,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10/12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应普通,经 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么一件小事,刻画 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 村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 诗在申明不系船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 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等关联词,以 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波折深 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语言真率自 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幽美意 境十分友好。

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江村即事教案

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江村即事教案

古诗诵读
教学要求:
1 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试着对照插图读读古诗。

2 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

3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学习《江村即事》
1、解题。

即事:眼前的事情。

题意是写江村眼前的事情。

2、读熟古诗。

3、对照插图,理解诗意:
钓鱼归来,连船也懒得系了,
夜已深了,正是睡觉的时候。

即使晚上起风,吹走了小船,
最多吹到长满芦花的浅水边。

4、简析:诗人没有刻意描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就写出了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优美宁静的景色。

5、齐读,背诵。

三、学习《十五夜望月》
1、解题。

十五夜:指中秋之夜。

它还有个诗名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读熟古诗。

3、对照插图,理解诗意:
中秋之月照在庭院里,地上亮白,树上的乌鸦都入睡了。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今天晚上月光明亮,多少人正在望着它,
不知道这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4、简析:这首诗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动人。

5、齐读,背诵。

三作业:背诵、抄写、默写这两首诗。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诵读:江村即事》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古诗诵读:江村即事》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江村即事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唐)司空曙
江村即事
• (唐)司空曙
• 司空曙:广平人(今河北鸡泽)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胡震亨曰: “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 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 解题:以江边小村发生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理一理
• 时间: 月落(深夜)
• 地点: 江村
• 人物: 渔翁 • 动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系船 正堪眠 • 心情:
钓罢归来不系船, 乡村月落正堪眠。
“钓罢归来”特定情境,流溢着闲适趣味 “江村月落”环境背景,营造出幽寂氛围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人心情:轻松闲适
江村景色:幽静曲折的水景
课外拓展: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初读要求:
• 1,字音读准确。 • 2,节奏读清楚。 • 3,声音要洪亮,
理解诗意常用方法:
• 1.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然后连词成句。 • 2.联系时代背景。 • 3.观察插图,展开想象。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魏晋)陶渊明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唐)孟浩然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宋)翁卷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王维

《江村即事》教案1.doc

《江村即事》教案1.doc

课题名称:江村即事教材内容分析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通过江上的钓苗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自学初步理解诗意,但体会诗句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有难度。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意境重点学习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难点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复备一、激情导入乡村风光绮丽多姿,乡村生活乐趣无穷。

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安逸,亦有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插皿”的繁忙场面。

那这首诗又会让我们体会到怎样的乡村生活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來学习唐代诗人司空曙写的《江村即事》(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己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冋指导)即事:以当前的食物为题材所作的诗。

堪:可以。

能够纵然:即使2、读《江村即事》有什么感觉?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诗,提出疑问。

四、展示交流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

“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

“江村月落正堪眠”,笫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

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己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

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钓罢归来”,是特定情境,本身就流溢着闲适的趣味,“江村月落”,是环境背景,由此又营造出幽寂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即事》教学设计
汉阳弘桥小学兰莉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诗的内容,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理念】
1.理解诗意是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

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积累了理解诗意的多种办法。

通过师生交流,回顾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2“不系船”是诗眼。

抓“不系船”作切入点,是触摸诗人眷恋的内心的有效途径。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是本课的教学要求。

诗句表面叙事,景色的描写在不经意间体现,写法非常巧妙,因此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江村夜景的美好,在交流中体会诗人所表露的对山水的眷恋之情。

4“知人论诗,以诗带诗”是教学古诗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补充诗人的资料,引导学生与诗人心灵的对话,感悟一份眷恋之情。

补充描写江边美景的诗句以及描写眷恋山水的诗句,既起到积累田园生活的诗词的目的,又能进一步感悟诗人对山村生活的留恋之情,深化了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 释题。

“即事”是什么意思?
“江村即事”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简介诗人
4这首诗的作者是(边说边板书)唐代诗人司空曙,对于司空曙你有哪些了解?5出示简介,指名读。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6师:我们都知道,司空曙喜欢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的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7指名读。

8全班读。

9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平时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10师:请大家运用以上方法来自学古诗,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11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二行诗。

1出示一二行诗,指名读。

2“钓罢归来不系船”你怎么理解?(板书:不系船)
3诗人为什么不系船?在这两行诗中能找到答案吗?
4“正堪眠”就是?(板书:正堪眠)
5从哪儿看出这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6谁能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7 师:是啊,月亮都落下去了,夜深人静,正是睡觉的好时候,谁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8指名读。

齐读。

9师:读到这儿,老师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诗人为什么钓鱼钓到月亮都落了才回家呢?他仅仅是在钓鱼吗?
10江村的景美,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请在书上勾画下来。

你能根据这几个景物描述一下江村的美景吗?
11江村在诗人的眼里又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视线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

12师:是呀,江村的夜景太迷人了,令诗人陶醉,让诗人几乎忘记了回家,直到月亮都落下去了,四周变得迷迷蒙蒙看不清了,才想起该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师领读:钓罢归来——,江村月落——。

男生读。

女生读。

13江边的景色是很丰富的,描写江边美景的作品也有很多,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师:同样是写渔翁垂钓,纪晓岚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
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也是写江边美景,白居易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同样写月落夜景,查慎行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也是写江边芦花,雍裕之曾这样写道,学生齐读: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假如,你是诗人,看到如此美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两句诗。

14 有一位诗人也因陶醉于这山水之间,钓鱼钓到下雨了也不愿离去,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有一位诗人也因享受这山水之间的美景,钓鱼钓到下雪了也不愿离去,生齐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仅是诗人,连牧童也喜欢这大自然,喜欢这轻松、自在的生活,忘情于大自然之中,齐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5 是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这山水之间,在于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再读。

学习第三四行诗
1不系船诗人能安然入睡吗?为什么?
2出示第三四行诗。

指名读
3“纵然“,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4这两行诗你怎么理解?
5原来如此,就算夜里起风,小船只会漂到芦花丛旁的浅水边。

齐读这两行诗。

6谁能帮我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出示:纵然下雨,也只()。

纵然(),也只()。

引读:纵然——,只在——。

7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的心情吗?
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8让我们带着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读。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1一轮明月慢慢落下,宁静的江面上一直没有系缆绳的小船停靠在岸边,随波荡漾,芦花在浅水边轻轻摇曳,美丽的江村如此恬静,于是诗人司空曙提笔写下了这首《江村即事》生小声齐读。

2假如有一天,你来到江村旅游,一定会想到一个人——,看到停靠在岸边的小船,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指名读。

3来,让我们一起来。

站在江村,江水水波荡漾,四周一片寂静,你在心头情不自禁吟诵——,齐读。

4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谁来试试?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实际是写“不系船“这件事,眼前却出现江村美丽的景色,这和以往的诗不同,手法非常巧妙,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寓景于事。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正堪眠
不系船
纵然只在
【教学反思】
1设计精巧,从“不系船”入手,落脚到景美人陶醉,从而体会到诗人轻松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

感悟诗情的教学厚实,层次清晰,方法恰当。

2朗读层次指导得很清晰,细致有效。

诗句朗读时创设的情境丰富且能与诗句关键词联系密切。

3教师语言经过仔细推敲,对激发情感,创设情境,维护情绪,推起情感高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4重视学习方法的运用,重视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中追溯学习方法并相机提炼。

5注重了整体回顾。

此环节中,指导学生勾画诗中景,再通过想象画面。

方法简单,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用填空方式感悟三四行诗句的情感时,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在诗情上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