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难点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2012 第1期总第25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T o tal N o.251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难点研究X
陈玉宏1,岑海堂1,穆宏秀2
(1.内蒙古工业大学;2.内蒙古电力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从垃圾行业特点、现状出发,分析垃圾行业表面现象、垃圾处理深层原因和垃圾产业面临困境,指出:垃圾处理难点在分类,重点在社区,核心在管理。认为,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全民参与垃圾处理,努力为垃圾分类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垃圾分类效果,是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关键。
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垃圾管理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1—0024—02
生活垃圾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我国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有限、垃圾成分复杂、环保意识淡薄、公共管理薄弱,使得我国的垃圾处理处置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行业之一。2011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十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垃圾处理远远超越了一般环保问题,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垃圾处理,难在哪里?笔者拟从垃圾行业特点、现状出发,分析垃圾行业表面现象,探讨垃圾处理深层原因,针对垃圾产业所面临困境,揭示垃圾处理难点所在,为具体实施垃圾处理和发展壮大垃圾产业提供参考。
1 表面现象
1.1 数量不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总量急剧增长。截至2010年,全国654个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1.57亿t,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567座,处理能力为35.6万t/ d,实际集中处理量约为1.12亿t/d,集中处理率约为71.3%。我国每年仍有近5000万t生活垃圾没有处理,致使个别地方垃圾污染触目惊心,居民怨气冲天,政府力不从心,处理有名无实。目前,我国的垃圾产量还在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
1.2 组分特别复杂
我国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从低有机物垃圾阶段逐步向高有机物垃圾阶段和高热值垃圾阶段发展。按分拣后的物品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回收利用垃圾(金属、纸类、橡塑、玻璃等)、燃烧垃圾(木材、树叶、纺织物等)、堆肥垃圾(厨余等易腐物)、填埋垃圾(砖瓦陶瓷、渣土等)和特殊处理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具体到某一大类,仍有许多品种,其分选、处理、利用都有所不同。垃圾种类繁多且相互耦合,收运处置过程还会产生物理粘结、缠绕,机械破碎、堵塞,生化反应等,使得垃圾处理特别困难。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应用日益广泛,其处理更趋复杂。
1.3 危害有目共睹
2010年,我国生活垃圾年处理量超过1.5亿t,历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总量已超过60亿t,占用耕地面积5亿km2,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80亿元,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00多座处于城市生活垃圾包围之中。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32.46万t,氨氮3.22万t,总磷456.85t,石油类409.32t。“一埋了之”已成为中国一些地区垃圾围城的病根。填埋后,垃圾渗滤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臭气污染大气,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堆肥占地面积较大且臭气较重,产品可能污染土壤,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将随食物链进入人体。焚烧法若管理不当,则会产生二口恶英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1.4 冲突时有发生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垃圾正在包围城市,我们产生垃圾的能力远远强于我们处理垃圾的能力。邻避现象(not in m y backyard,简称NIM BY,又译不要在我家后院)是指有些设施可为广大地区居民带来利益,却由设施附近居民承受污染,导致不断抗争的现象。随着垃圾处理场建设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邻避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冲突事件不断增多。再加上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还相对滞后,因此,在这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甚至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在过去几年里,重庆长生桥、广东番禺、北京六里屯、上海江桥、南京天井洼等地相继发生反对建设卫生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的事件。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围绕垃圾厂选址、
X收稿日期:2011-11-2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1501。
作者简介:陈玉宏(1972—),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管理研究。
陈玉宏,等・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难点研究
2012年第1期
焚烧技术、污染程度等产生的纷争和冲突,极可能扩大化、普遍化。2 深层原因
2.1 认识有待深化
垃圾产生的过程见图1
。
图1 垃圾产生流程示意
分散在千家万户中的废弃物,由居民投放到社区设置的垃圾桶,形成了混合垃圾。这一阶段特点是垃圾混合度、稳定性较低,资源化、无害化程度较高;之后经过拾荒者翻拣,由环卫人员集运到中转站,再经过压缩、转运到垃圾处理厂,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混合垃圾。这时垃圾属性渐趋明显,突出表现在垃圾数量多、成分杂、危害大、处理难。
由此看出,垃圾形成过程体现了由废弃资源到混合垃圾,由高品质到低品位,由分散到集中,由不稳定到稳定,由易回收到难利用的渐变过程。垃圾积累积聚效应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垃圾总量、危害程度不断增加,源头分类成为减少垃圾数量、降低分选难度、控制污染排放、提高处理效果的关键。因此,垃圾处理,难点在分类,重点在社区,核心在管理。垃圾分类必须坚持向前、向前、再向前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垃圾源头减量,破解垃圾处理难题。
2.2 理念存在偏差
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垃圾处理日趋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防治工作,但在治理理念上存在偏差,不仅与日趋严峻的垃圾处理难题不相适应,且直接影响到垃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¹重末端处置,轻源头减量;º重技术装备,轻公共管理;»重眼前矛盾,轻长远规划;¼重政府主导,轻全民参与。2.3 管理明显滞后
2.3.1 在宣传教育上与垃圾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尽管国家、住建部、省市地区都相应出台了有关政策、办法、条例、意见等,但在宣传力度、落实效果、监管措施等方面明显滞后,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尤其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全民自觉源头减少垃圾等方面严重缺失。
2.3.2 在部门协调上与垃圾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受到行政管理条块的限制,垃圾处理单位从属于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行政主管部门,多个不同的管理主体,造成相互之间因利益的分配和管理界限的制约而难以协调,导致垃圾收集、储分、运输、处理及回收各个环节重叠与脱节并存,计划与市场交错,规则与无序冲突。导致人力和物力不能有效调配和利用,直接导致成本较高、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出现“卫生死角”和“城郊结合部垃圾问题”等顽症。在政策制定上与垃圾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缺乏严谨、科
学、长远的城市整体规划,频繁、反复拆建,建筑寿命缩短,大大增加了固态废弃物在城市垃圾中的比例,无疑增大了填埋量;房地产开发对于垃圾处理设施布局规划欠缺,更没有从垃圾源头减量方面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回收产业严重失衡,专业回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间接影响到垃圾源头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市场运行机制,包括投资机制、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垃圾产业科学规划、整体协调、严格监管等政策措施急待完善。2.4 技术很不规范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垃圾填埋受经济因素限制,渗滤液处理总体应用状况并不理想,缺乏规范的运行管理和有效的监督;焚烧法受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混合生活垃圾热值较低影响,需要添加燃料辅助燃烧,焚烧工艺设备很不成熟,导致增加运行成本,尤其是二口恶英排放很难控制;堆肥产品的肥效较低,堆肥产品的成本较高,导致大批的堆肥厂经济难以维持而停止运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是将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技术的优点有机结合、综合为一体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垃圾得到合理处理和利用,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处理效率高,同时,又避免了单一处理的缺点。但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急待完善,工艺设备国产化、成套化水平急待提高。此外,与垃圾成分、季节相适应的垃圾场运行规范尚未形成,间接造成垃圾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3 面临困境
3.1 环境压力凸显
城市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垃圾露天堆放仍超过30%,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垃圾中含有的有害成分通过缓慢的过程逐渐转移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例如重金属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这种危害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被发现。而在已处理的70%城市垃圾中,受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限制,其环境危害同样不容乐观。如填埋场中渗滤液的危害、堆肥工程中腐殖质含量低、重金属积聚以及垃圾焚烧后废气的次生污染等,使得垃圾处理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增加,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3.2 资源约束加剧
填埋法既是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也是垃圾最终处置的唯一选择。填埋法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填埋场地受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较多,地址选择很困难。尤其在大中城市,土地资源对垃圾填埋的约束日益加剧,垃圾安全处置问题非常突出,政府回旋余地变小。3.3 社会影响突出
垃圾处理,从政府角度是行政职责所在,从专家和研究者角度是技术和科学问题,从垃圾处理企业角度是利润问题,从民众角度则事关个人权益。当这种种利害纠集到一起,便远远超越了(下转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