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监测方案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c7ad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0.png)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在点位周围设置一定的监测范围。
2. 监测频次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确定监测的频次和时间。
例如,城市道路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天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6:00;而居民区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周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7:00。
3. 测量方法:根据监测点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声级计法、声功率级法和声压级法等。
其中,声级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声音的强度来反映噪声水平。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分
析方法,如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标准差法等。
总之,噪声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的目的、点位和频次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声环境监测的内容
![声环境监测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196c1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9.png)
声环境监测的内容声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声源的监测,可以了解声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声环境监测的内容。
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是指对城市内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
通过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可以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水平,评价城市声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 交通噪声监测交通噪声监测是指对城市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
通过对交通噪声的监测,可以了解城市交通工具的噪声水平,评价交通噪声对城市声环境的影响,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3. 功能区噪声监测功能区噪声监测是指对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
不同功能区对环境噪声的要求不同,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可以了解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水平,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4. 建设项目环评噪声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噪声监测是指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的噪声监测。
通过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是指对工业企业厂界处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
通过对工业企业厂界处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可以了解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水平,为工业企业噪声排放的监管和管理提供依据。
6. 社会生活噪声监测社会生活噪声监测是指对社会生活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
通过对社会生活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社会生活场所的噪声水平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改善社会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7.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区域建立了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和区域内的环境噪声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e41a547da38376baf1faea8.png)
⒉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
⑴将整个城市建成区按网格法划分成多个 等大的正方形网格,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 100 个。 ⑵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 个监测点位。 ⑶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 m。
⒊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的 监测内容、点位设置、监测频次、测量时 间、评价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监测与 评价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 环境常规监测。乡村地区声环境监测可参 照执行。
二﹑定 义
⒈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 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 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功能区监测)。
⒋ 区域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⑴计算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
⑵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按表1 进行评价。
四﹑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
⒈ 道路交通监测的目的
①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 ②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 关系及变化规律; ③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 化趋势。
⒉道路交通监测的点位设置
⑴选点原则:
①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②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③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巨大、特大 城市≥100 个;大城市≥80 个;中等城市≥50 个;小城市≥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 多条相近的道路。
⑵ 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
距离大于50 m,路段不足100 m 的选路段中点, 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 cm 处,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6.0 m。测点 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传声器指向被测 声源。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7392c3f0912a2161479295b.png)
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关系 及变化规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4.2 道路交通监测的点位设置
选点原则: (1)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2)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考虑交通类型、交通流量、机动车行驶速度、路面 结构、道路宽度、敏感建筑物分布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3)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特大城市≥100 个;大城市≥80 个;中等城 市≥50 个;小城市≥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的道路。 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距离大于 50m,路段不足 100m 的选路段 中点,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cm 处,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 1.2— 6.0m。测点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 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见附表 2 规定的内容。 4.3 道路交通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昼间监测每年 1 次,监测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测量,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正 常工作时段。
4
夜间监测每五年 1 次,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夜间时段。
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时间应固定,监测应避开节 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每个测点测量 20min等效声级Leq,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 差(SD),分类(轻型汽车、重型汽车)记录车流量(辆/20min)。 4.4 道路交通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昼间监测每年 1 次,监测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测量,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正 常工作时段。
夜间监测每五年 1 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夜间时段。
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c066ebe1e650e52ea99b9.png)
xxx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单位联系电话:一、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 监测点位本次监测拟在厂界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厂界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
(2)监测项目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周期和频次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执行,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1次。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氨气(小时值)、硫化氢(小时值)、TSP(日均值),共3项。
(2)监测点位:1#上风向、2#下风向各设1 个点,共2 个点位。
(3)监测频率:根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连续检测7天。
氨气、硫化氢监测小时值,TSP浓度监测日均值。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磷、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粪大肠菌群共11项。
(2)监测点位:1#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上游约500m 的断面)、2#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下游约1000m的断面),各设一个点,共2个点。
(3)监测频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每天采样一次采混合样,连续监测三天。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铁、锰、镉、砷、汞、六价铬、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磷、总硬度、钠离子、钾离子,共24项。
(2)监测点位:1#厂区井水,2#西北侧出露泉点(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下游方向),3#东南侧闲置厂区井水(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上游方向)。
(3)评价标准及方法:根据执行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环境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36995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d.png)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声环境质量的掌控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在我国,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开展声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实现声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和控制,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技术规定。
1. 监测对象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2.城市社区环境噪声3.城市工业生产环境噪声4.城市建筑施工环境噪声2. 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设备是实现自动声环境质量监测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信号放大、滤波、采样和数字化,然后将数字化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
自动监测设备应包含以下要素:1.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必须对获取的声信号进行强化,并去除噪声,得到准确且可靠的声音信号。
2.安装位置:自动监测设备应在声环境质量监测点附近进行固定安装,以便更好地监控环境噪声变化,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设备被损坏。
3.数据采集+传输能力:数据采集必须准确而及时,并能够通过有效方式快速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4.可视化控制面板:可视化控制面板应包括了解该站点当前状况的必要信息,如图像、数据和历史趋势,以帮助用户监测和维护设备。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自动监测设备收集到的声环境数据需要进行快速、可靠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时进行的一个预处理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数据校准、质量控制和误差校正。
2.历史趋势分析:历史趋势分析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声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预测是利用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模型来完成的。
3.声环境质量指标评估:声环境质量指标评估包括对环境噪声水平、频谱分布、时间特征以及噪声污染指数等进行分析评估,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
此外,也可将评估结果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4. 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自动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重要产物之一。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038c5dd88d0d233d46ad9.png)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噪声检测方案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邓湘湘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监测目的评价整个校园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也掌握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二、资料收集(一)调查内容1.校园内噪声的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商业街娱乐噪声,食堂噪声。
2.区内敏感目标、功能区划情况:主要有校门口、商业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一般受校区内噪声环境影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北门附近的居民区。
(二)校园概况1.地理位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长沙市的雨花区(大概位置位于经度113.023334纬度28.128655)。
2.地形、地貌:雨花区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气象、气候: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为5457℃,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
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6.75亿元。
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
三、调查方法1。
测量方法——实测2.采用标准、标准的名称、国标号。
如下:我院属于一类区3.测量仪器:以校准的精度两型以上积分式平均声级计4.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测量方法及要求: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无风天气,风速小于5m/s。
声级计的位置,距离人体50cm,离地高度1.2m。
在路上测,监测点位置距离前后路口50m,距离马路20cm;在餐厅和居民楼,教学楼,点位距门窗1m、5.采样点布设北门口 南门口●第三教学楼❍食堂⏹居民楼附近第一个监测点餐厅第二个监测点居民楼第三个监测点南门第四监测点三教第五个监测点北门6.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Lep四、数据测量与记录采样时间段为9:30-10:30,11:30-12:30,15:30-16:30,19:30-20:30,22:00-23:00分别测一次,用分贝计直接读取数据。
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d8a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png)
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嘈杂的交通声、工业设备的噪音、商业活动的喧嚣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建设良好的声环境功能区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声环境功能区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环境声学特征和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以达到保护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目的。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
三、声环境功能区实施原则。
1. 合理布局,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种声环境功能区,使得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声环境互不干扰。
2. 合理保护,对于居住区、学习区等人口密集区域,要加强声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3. 合理利用,在声环境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声源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合理利用各种声环境资源,提高城市的声环境品质。
四、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措施。
1. 建立噪音监测网络,在城市各个声环境功能区建立噪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各种声源的噪音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污染问题。
2. 合理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声环境功能区的位置和范围,避免噪音源与敏感区域的冲突,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加强管理执法,加强对声环境功能区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对于违反噪音排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处罚,形成良好的声环境管理氛围。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居民的噪音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声环境。
五、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效果评估。
建设声环境功能区后,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音污染情况,对声环境功能区内的噪音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比较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
2. 居民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声环境功能区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61bb29a0116c175e0e485a.png)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国家、 行业及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结合监测目的来确定监测项目。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2.4.2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监测范围、点位布设和监测频次 充分考虑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
第二章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章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2 基本声学参量 • 2.3 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术语和参量 • 2.4 声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1.1 声音和噪声的基本概念
• 环境噪声: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 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 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 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的现象。
2.1 噪声和噪声污染
• 2.1.2 噪声污染的特点
• 时间分布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噪声污染的强度和范围
等是会变化的,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污 染也立即停止。例如,交通噪声的强度随着不 同时间内车辆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交通干线 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 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内河 航道。应根据铁路、交通、城市等规划确定 。
2.3 声环境监测常用术语和参量
• 边界 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
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 )的场所或建筑物边界。各种产生噪声的固定设 备、设施的边界为其实际占地的边界。
声环境监测方案
![声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f5b416cc7931b765ce1596.png)
声环境现状调查
1.监测点位
在拟建区域内共布置3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布见图1。
2.监测依据
2.1标准
本次声环境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基准,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
2.1声功能区分类
①厂区内部执行3类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65dB,夜间55dB。
②国道Gxxx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70dB,夜间55dB。
3.监测方法
1.测量位置
①尽可能离任何反射物(除地面)至少3.5m外测量,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2m 以上。
②必要时有可能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可检测的地域范围。
2.测量时段
①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
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②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
③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4.监测因子
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L d或夜间等效声级L n。
5.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2天,分2个时间段:白天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图1 监测点位的布设
荒山
加工
厂 加工厂 国道。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88ce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6.png)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1.引言城市声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实现城市声环境的自动监测和准确评估,制定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的内容。
2.总体要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的总体要求包括:保证监测点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提高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保障监测结果的可信度;提高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能力。
3.监测点的布设原则3.1监测点的数量: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和面积大小,合理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充分性。
3.2监测点的选取: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监测点,确保监测点能够全面反映该区域的声环境水平。
监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交通情况、工业区域、住宅区、公共设施等因素。
3.3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功能区内,避免高密度或低密度的布局,确保监测点能够全面反映声环境情况。
4.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4.1监测设备选择: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特点和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多参数同步监测。
4.2监测设备的安装: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与监测点的选取相适应。
监测设备应尽量避免与周围环境产生干扰,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设备应固定在稳固的地面或建筑物上,防止受到不必要的振动或其他外界干扰。
5.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5.1监测方法:根据城市声环境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频谱分析、噪声等级评价、声音源定位等。
5.2监测技术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数字化监测设备和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声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
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功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声环境。
6.监测结果的处理与评估6.1监测数据的处理:监测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和记录,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50bce60975f46527d3e1d5.png)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B.1 评价目的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
B.2 定点监测法B.2.1 监测要求选择能反射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
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扬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定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h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 ep、L d、L n和最大声级L max。
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项目,如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等。
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B.2.2 监测结果评价各监测点位测量结果独立评价,以昼间等效声级L d和夜间等效声级L n作为评价各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的基本依据。
一个功能区设有多个测点的,应按点次分别统计昼间、夜间的达标率。
B.2.3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全国重点环保城市依据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宜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的连续自动监测。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自动监测子站和中心及通信系统组成,其中自动监测子站由全天候户外传声器、智能噪声自动监测仪器、数据传输设备等构成。
B.3 普查监测方法B.3.1 0~3类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B.3.1.1 监测要求将要普查监测的某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格,网格要完全覆盖住被普查的区域,且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
测点应设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测点条件为一般户外条件。
监测分别在昼间工作时间和夜间22:00-24:00(时间不足可顺延)进行。
在前述测量的时间内。
每次每个测点裁量10min的等效声级L ep,同时记录噪声主要来源。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26501551810a6f42486c2.png)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噪声检测方案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邓湘湘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监测目的评价整个校园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也掌握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二、资料收集(-)调查内容1•校园内噪声的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商业街娱乐噪声,食堂噪声。
2•区内敏感目标、功能区划情况:主要有校门口、商业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一般受校区内噪声环境影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北门附近的居民区。
(-)校园概况2•地理位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长沙市的雨花区(大概位置位于经度113.023334 纬度28.128655)。
2•地形、地貌:雨花区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 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气象、气候: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20°,年积温为5457C。
,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
春温变化大,裒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4•社会经济:2012年雨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7.67亿元(含长烟)。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増加值436.75亿元。
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
三、调查方法lo测量方法——实测2.采用标准、标准的名称、国标号。
如下: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dB(A))我院属于一类区3测量仪器:以校准的精度两型以上积分式平均声级计4.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测量方法及要求: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无风天气,风速小于5m/s o声级计的位置,距离人体50cm,离地高度1.2m o在路上测,监测点位置距离前后路口50m,距离马路20cm;在餐厅和居民楼,教学楼,点位距门窗2m、5.采样点布设①北门口②南门口③第三教学楼④食堂⑤居民楼附近报告厅=西西西坏保让申(8氏行第一个监测点餐厅第二个监测点居民楼第三个监测点南门第四监测点三教第五个监测点北门6 •评价呈等效连续A声级Lep四.数据测量与记录采样时间段为9:30-10 : 30,11:30-12:30,15:30-16:30,19:30-20:30,22:00-23:00 分别测一次,用分贝计直接读取数据。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3)(1)
![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3)(1)](https://img.taocdn.com/s3/m/e9ae82dc6bec0975f565e233.png)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噪声检测方案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邓湘湘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监测目的评价整个校园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也掌握声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二、资料收集(一)调查内容1.校园内噪声的种类主要有车辆行驶噪声,商业街娱乐噪声,食堂噪声。
2.区内敏感目标、功能区划情况:主要有校门口、商业街、食堂等。
3.区内环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及分布:一般受校区内噪声环境影响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北门附近的居民区。
(二)校园概况1.地理位置: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长沙市的雨花区(大概位置位于经度113.023334纬度28.128655)。
2.地形、地貌:雨花区傍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气象、气候: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为5457℃,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
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6.75亿元。
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
三、调查方法1。
测量方法——实测2.采用标准、标准的名称、国标号。
如下:我院属于一类区3.测量仪器:以校准的精度两型以上积分式平均声级计4.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测量方法及要求: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无风天气,风速小于5m/s。
声级计的位置,距离人体50cm,离地高度1.2m。
在路上测,监测点位置距离前后路口50m,距离马路20cm;在餐厅和居民楼,教学楼,点位距门窗1m、5.采样点布设北门口 南门口●第三教学楼❍食堂⏹居民楼附近第一个监测点餐厅第二个监测点居民楼第三个监测点南门第四监测点三教第五个监测点北门6.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Lep四、数据测量与记录采样时间段为9:30-10:30,11:30-12:30,15:30-16:30,19:30-20:30,22:00-23:00分别测一次,用分贝计直接读取数据。
三、声环境监测方案-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三、声环境监测方案-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https://img.taocdn.com/s3/m/bd1c082b866fb84ae45c8da3.png)
附件2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公司布尔台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现状和污染源监测方案一、大气环境监测方案(一)污染源基本情况经现场调查,布尔台煤矿有组织排放源分别为工业场地、风井场地两处。
工业场地:4台20t/h+1台10t/h共五台锅炉,均配有麻石水膜除尘器。
风井场地:3台4t/h热风炉。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采样点设置根据风向及污染源分布情况,结合布尔台矿井以往环评和验收报告中设置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置,本次在工业场地上下风向、风井场地上下风向共布设4个环境空气采样点,采样点位置见附图1。
2、监测项目监测因子包括TSP、PM10、SO2、NO2。
3、监测时间及频率2017年采暖期监测一期,连续监测7天;SO2、NO2、PM10 24h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TSP 24h平均浓度:每日应有24h采样时间;SO2、NO2 1h平均浓度:每天取样四次,每次取样一小时,每次开始时间为7:00、11:00、15:00、19:00。
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采样时间;同时记录监测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
4、监测分析方法样品采集、保存方法按国家有关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其中样品采样时间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规定执行,分析方法按GB3095-2012规定执行。
(三)大气污染源监测1、锅炉烟气监测①监测布点工业场地锅炉房:4台20t/h锅炉中1台以及1台10t/h锅炉;风井场地锅炉房:3台4t/h热风炉中1台。
分别进行监测,采样点布置在锅炉脱硫除尘器进、出口,监测时锅炉除尘装置工作正常,锅炉的运行负荷大于75%。
②监测项目除尘设施进、出口烟尘、SO2、NO X的排放浓度、排放量、标准烟气流量和氧含量,林格曼黑度;同时记录锅炉房烟囱高度、上口直径以及锅炉运行负荷等的运行情况。
③监测频次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同步开展锅炉烟气监测。
2017年采暖期监测一期,连续采样监测2天,每天取样3次。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2a9b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3.png)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建筑物声学环境是指建筑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学因素和声学质量。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声学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方法和评估的步骤。
一、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方法1.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是指来自建筑物周围的交通、工业、商业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水平,需要进行环境噪声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噪声数据、分析噪声频谱和对噪声进行统计学处理。
2. 室内噪声监测室内噪声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如办公设备、空调系统等发出的噪声。
室内噪声监测可以通过设置噪声检测仪器来实现,以获取室内各个位置的噪声水平。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 声测量技术监测声测量技术是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声测量仪器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进行测量,可以得到声级、频谱和声音的时间特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质量。
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在进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与建筑物有关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使用功能、周围环境噪声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 制定评估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的目标和内容。
评估方案应包括评估的范围、评估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3. 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根据评估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工作。
实地调查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测量工作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噪声、震动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得出建筑物声学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
评估结果可用于判断建筑物的声学环境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5.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建筑物的声学环境。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采取隔音措施、调整设备配置等。
噪音检测专项方案
![噪音检测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c058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c.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噪音检测专项方案。
二、检测目标1. 评估我市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等,掌握噪声污染现状。
2. 分析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3. 指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三、检测内容1. 交通噪声: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产生的噪声。
2. 工业噪声:各类工业企业、工厂、生产线等产生的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工地、拆除工地等产生的噪声。
4. 生活噪声:居民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产生的噪声。
四、检测方法1. 采取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2. 现场检测:由专业检测人员对噪声源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测量。
3. 仪器监测:使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对噪声进行自动监测。
五、检测步骤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选取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作为检测重点。
2. 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检测方法等。
3.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计划进行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噪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
5. 结果反馈:将检测结果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反馈。
六、检测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 检测仪器应具备国家计量认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4. 检测结果应客观、公正、真实。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专项方案的实施,有望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我市噪声污染治理水平,改善声环境质量。
2. 降低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 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八、组织实施1. 成立噪音检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方案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8042b9ec3d5bbfc0a74ce.png)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方案一、任务来源与监测目的1、任务来源2、监测目的(1)工业企业厂界处排放噪声是否达到所在地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所规定的类别标准,包括昼间标准和夜间标准。
(2)工业企业周边环境受该项目排放噪声影响,是否符合该地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类别标准。
包括昼间标准和夜间标准。
二、监测对象(概况简介)三、监测依据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四、监测方案1、监测情况调查(1)调查工业企业平面布置;(2)主要设备的调查统计:主要设备开机数量及运行情况、布局及分布情况、噪声排放特征、噪声治理设施运行情况;(3)主要设备及生产车间运行工况的调查监测:确认主要声源、分布等,调查室内声源、露天声源及工作运行时段。
2、周围环境调查(1)工业企业所处区域功能区划调查;(2)厂界调查;(3)环境敏感点调查。
3、监测点位布设(1)厂界点位布设;(2)环境敏感点布设;4、监测频次5、监测实施(1)气象条件(2)测量仪器(3)仪器校准与标定(4)传声器位置(加防风罩)(5)仪器设定(6)测量时间(7)背景测量6、数据记录与处理7、分析与结论8、监测质量保证(1)实施现场监测期间,保证该装置生产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况,实际运行负荷至少达到设计负荷的80%以上。
(2)监测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3)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使用监测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采样前,采样人员应对采样器具进行校正。
9、编制监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环境现状调查
1.监测点位
在拟建区域内共布置3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布见图1。
2.监测依据
2.1标准
本次声环境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基准,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
2.1声功能区分类
①厂区内部执行3类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65dB,夜间55dB。
②国道Gxxx执行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其中,昼间70dB,夜间55dB。
3.监测方法
1.测量位置
①尽可能离任何反射物(除地面)至少3.5m外测量,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2m 以上。
②必要时有可能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可检测的地域范围。
2.测量时段
①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
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②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
③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4.监测因子
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L d或夜间等效声级L n。
5.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2天,分2个时间段:白天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图1 监测点位的布设
荒山
加工
厂 加工厂 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