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与封闭针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操作要点

穴位注射操作要点

穴位注射操作要点
穴位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
疗中。

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请遵循以下操作要点:
1.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
穴位。

可以参考相关的中医经典和治疗指南,确保选择正确的穴位。

2. 消毒准备:在进行穴位注射前,务必进行充分的消毒准备。

使用消毒剂对注射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并保持无菌状态,以避免交
叉感染的风险。

3. 注射技术:在注射前,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药物。

按照正
确的注射技术将药物注射进穴位中,注意遵循标准的穴位深度和角度,以确保药物的准确投放。

4. 观察反应: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注意观察是否出
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

在必要时,及时采
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5. 安全注意事项:在穴位注射过程中,确保操作安全。

遵循标准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做到细心、耐心、专注。

同时,注意穴位注射后的护理工作,保持穴位干燥,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后果。

请在使用穴位注射治疗时,务必遵循以上操作要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情况或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请谨慎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4)抗过敏类:如异丙嗪(非那 根)、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5)兴奋平滑肌类:如加兰他敏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
(6)激素类:地塞米松、氢化可的 松、醋酸强地松龙(泼尼松龙)、苯丙 酸诺龙、黄体酮、丙酸睾丸素、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注射液等。
(7)其他类:利血平、胰岛素、 (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等。
三、作用及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疗法属于针灸疗法的一个 分支,大凡针灸疗法的适应症穴位注射 疗法均可应用。由于穴位注射疗法除了 具有针灸疗法的作用以外,还有大量中、 西药物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参与其中, 加之在一定时间内,药液滞留于穴内, 使针刺感应得以更强的发挥和延续。
药物在作用于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同时, 还在局部以弥散、渗透等方式进入血液和淋巴 组织等细胞外液,又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将药物 带入到更深的组织中。药物分解后,可影响机 体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直接进入细胞内促 进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强化了针刺效能 以及药液对机体的作用。所以,穴位注射疗法 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其临床适应范围比单纯针 灸疗法更为广泛,疗效也更好。
(7)其他类:天麻注射液、地龙注 射液(平肝潜阳、镇肝熄风)、芍药甘 草注射液(养血柔肝)、生脉、参麦注 射液或参附注射液(养心复脉、回阳固 脱)。
2.非特异性药物:针灸临床常用 非特异性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多种生理溶液、组织液:如生 理盐水、注射用水、5~10%低药量较肌肉注
射少,也相应降低了用药的毒副作用。 例如哌替啶常规肌肉注射量一般为25~ 50mg,有的病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 恶心等副反应。而穴位注射一般用量仅 为10mg,疗效不减而副反应却很少或很 小。
由于穴位注射疗法所用的药物大多具有祛 风除湿、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抗 菌消炎、益气养血、营养神经、调节神经机能 的作用,故多用于各种痹证、骨关节病、软组 织损伤、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等)、神经麻痹(如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 等)、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癔病 等),也可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 胃痛(胃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肠 炎、痢疾、贫血、遗尿、泌尿系结石等诸多内 脏和功能性疾病。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养生·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之五: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养生之道】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把针刺与药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适应症】
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不适均可运用此法治疗。

【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和变态反应,副作用大的药物慎用,凡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每穴注入药量一般为1~2ml,头面等表浅处为0.3-0.5ml,四肢及肌肉丰厚处可达5~20ml;
3.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内;
4.进针后如患者有触电感,必须退针改换角度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5.使用穴位注射后注射局部会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6.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7.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8.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

穴位注射法疗法

穴位注射法疗法
穴位注射法 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和 操作方法。
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 意事项。
一、定义
【定义】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
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达到 1+1大于1的功效。
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6.熟悉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
八、操作方法
一、取药: 1.术者戴好口罩、肥皂水洗手,再以清水冲洗;亦可直接消毒啫喱干洗手。 2.核对患者名字、年龄、药物、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及过敏史。 3.从包装取出注射器时,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节到一个水平面旋紧。 4.碘棉签消毒注射药物瓶颈,砂轮锯瓶颈后在消毒,后折断瓶颈。 5.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药剂瓶的液面下面、左手食指、中指夹住瓶颈下缘,
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 进针角度。 持针方式: 1.执笔式:如手持钢笔姿势,用 拇指和食指在注射器前夹持,以 中指在后顶托扶、适用于各种注 射器的操作:
八、操作方法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2.三指握式:以拇指在内、食指 中指在外的方法握持注射器。主 要适用于进针及进针后的提插操作。
3.掌握式:用拇指、中指、无名指 握住注射器,将食指前伸抵按针头, 小鱼际抵住活塞。主要适用于斜刺 及平刺,如背腧穴的进针可采用掌握式。
八、操作方法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4.五指握持式:以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掌握注射器, 适用于短小或粗径注射器的操作:
进针方式:
1.单手持针:以执笔式或五指握持式握 持注射器,针尖距离穴位0.5cm,瞬间 发力刺入,是较常用的进针方式。 常用于:如肾腧、大肠腧、阳陵泉、 足三里的进针等等。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养生·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之五: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养生之道】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把针刺与药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适应症】
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不适均可运用此法治疗。

【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和变态反应,副作用大的药物慎用,凡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每穴注入药量一般为1~2ml,头面等表浅处为0.3-0.5ml,四肢及肌肉丰厚处可达5~20ml;
3.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内;
4.进针后如患者有触电感,必须退针改换角度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5.使用穴位注射后注射局部会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6.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7.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8.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

痛风的微创治疗:穴位注射、激光治疗、电针等

痛风的微创治疗:穴位注射、激光治疗、电针等

痛风的微创治疗:穴位注射、激光治疗、电针等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以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炎为特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生物制剂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近年来,微创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并在痛风治疗中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痛风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激光治疗、电针等。

一、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特定的穴位处,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太冲、阴陵泉等。

通过穴位注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痛风患者的关节,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与口服药物相比,穴位注射的优势在于其药效更直接、作用更迅速。

此外,穴位注射还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造成的不良反应。

二、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利用激光光束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激光可以通过穿透皮肤作用于患者的关节,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消除炎症的效果。

激光治疗的优势在于其非侵入性和无痛苦的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此外,激光治疗还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三、电针电针是利用电流刺激患者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电针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曲池等穴位,促进气血畅通,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电针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刺激力度可调控性强,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此外,电针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痛风的复发。

综上所述,痛风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激光治疗、电针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并且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特点。

然而,微创治疗并非对所有痛风患者都适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微创治疗在痛风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仍然是痛风治疗的主要手段,微创治疗只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



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制


经络的作用: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 御病邪,反应病候。 穴位的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双向调整作 用,药物对穴位的持久作用。 药物的效能作用较其它作用给药具有用药量小,药物可经经 络直达病所,药物吸收快,作用佳的优势。现代动物实验研 究表明,穴位治疗尤其是部分穴位注射用药几乎与静脉途径 给药见效速度、效果一致,是一种极好的给药途径。

临床中穴位注射所用的药物非常广泛,有中药注射液,西药 注射液,比较特殊的有自家血注射,蜂毒注射等;注射时有 用单纯一种药液,也有两种以上药液混合或交替使用者;用 药剂量也有较大差异,最少者每穴0.1ml,多者可达每穴 4ml。穴位注射的作用点是腧穴,所注药物通过腧穴,经络 系统发挥作用,因此在选择用药上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 原则。
穴位注射疗法操作方法


在操作中不可刻意强调施用手法,以免造成局部组织附近神 经,血管,肌腱等的损伤。严格消毒,针下要避开大的神经、 血管,针头刺入穴内后,应回抽无血后方可将药液均匀、缓 慢注入穴内。 注药时不可过快、过猛。如为自血注射,则应做到动作迅速、 准确,以免血液在针管内凝固。如为蜂毒等易致过敏反应的 药物,则应先进行皮试,无过敏反应者方可进行穴注。
穴位注射疗法的特点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药药理为基础,经穴位给药,发挥经络腧 穴及药物的药效作用,更有利于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治疗的操作较单纯针刺较为复杂,除与针刺相同者外,还必 须熟练掌握穴位局部解剖、药物的适应症、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知 识。 适应病症广泛,凡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神经针灸各科疾病均可用本 法治疗,疗效较佳。穴位给药用药量小,可取的与大剂量肌肉注射或 口服给药相同或更好的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 由于用药量较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为降低,因而安全性较强。 药物作用与穴位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较长,使药 疗时效及穴位刺激时间延长。 穴位注射后,人体可随意活动而不受限制,较针刺的留针节省了治疗 时间。 补内服药物之不足,特别对体质虚弱、老人及儿童不能服药者更为适 宜。

穴位注射在临床中的应用技巧

穴位注射在临床中的应用技巧

穴位注射在临床中的应用技巧穴位注射又称水针,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药药理为基础,经穴位给药,并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有着特殊的疗效。

穴位注射在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的同时,又为药物注射提供了有效的经络途径,并且穴位给药用量小,疗效佳,安全性强,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长,药疗时效长,是临床治疗中的主要给药方式,也是中医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穴位注射的经验,本着促进护理业务的目的,现介绍几项应注意的技巧,仅供参考。

标签:穴位注射;技巧,注意事项1.操作方法1.1针具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较细长的5号针头。

1.2穴位选择选穴原则大致同针刺法,其法自身特点有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并宜选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1.3注射剂量在选择药物上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并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用药。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可注射0.1毫升,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部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

注射时有单纯用一种药液的,也有运用两种药液混合使用的。

根据个体差异,最少者每次用药量为0.1毫升,最多者可以高达4毫升。

1.4操作首先使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及避开大的神经、血管的前提下,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皮下,刺入后将针缓慢推进至穴位,在确定回抽无血后,将药液均匀地注入。

快速推液可用于急性、体强的患者;缓慢推液则用于慢性病、体弱、不宜用较强刺激者;中等刺激及速度推液用于一般疾病。

皮肤科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皮肤科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皮肤科穴位注射注意事项皮肤科穴位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和改善。

然而,在进行皮肤科穴位注射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皮肤科穴位注射的选择,需要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疗效,因此在选择穴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目标来决定。

同时,还要考虑到穴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次,注射器材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皮肤科穴位注射一般使用的是细针注射器或者微型针头,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注射。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材,以保证注射的安全和有效。

再次,需要注意卫生消毒。

在进行皮肤科穴位注射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

首先,要对注射的部位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其次,要对使用的注射器具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方法,保证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此外,注射的深度和角度也需要注意。

皮肤科穴位注射一般是浅表注射,一般注射的深度不超过皮下层。

注射的角度要根据具体的穴位和病情来确定,以确保药物能够准确地注射到目标部位。

另外,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

皮肤科穴位注射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和浓度过高,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最后,对注射后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保持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皮肤科穴位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进行注射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包括穴位的选择、注射器材的选择、卫生消毒、注射的深度和角度、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注射后的处理等。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注意,才能确保皮肤科穴位注射的安全和有效。

穴位注射(PPT)

穴位注射(PPT)

穴位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我将从穴位注射的原理、常用药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1. 穴位注射的原理穴位注射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殊点位,是气血汇聚的地方,具有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穴位点位,激发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使机体恢复正常。

而药物注入穴位后,可以通过穴位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常用药物穴位注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中药等。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激素主要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维生素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3. 操作方法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包括选穴、消毒、进针、注入药物等步骤。

选穴是选择合适的穴位,一般根据疾病的部位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消毒是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穴位周围的皮肤。

进针是刺入穴位内,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进针法。

注入药物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推注法。

4. 注意事项穴位注射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注射深度和角度、注射速度、针刺时间等方面的操作。

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计算,不宜过大或过小。

注射深度和角度需要根据穴位的结构和层次进行选择,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进针法。

注射速度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控制,不宜过快或过慢。

针刺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选择,一般采用短针刺法,不宜过长或过短。

5.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穴位注射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酸胀、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

局部疼痛和酸胀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

皮下硬结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缓解。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穴位注射联合封包治疗手部湿疹疗效观察与护理

穴位注射联合封包治疗手部湿疹疗效观察与护理

t ng o pwa infcn l h re P< O O o oh . n lso n ce rae ya u on ne t n a d wrpt e a yi i ru ssg i a tys o tr( o i . 1f rb t ) Co cu in Ha de zmatetdb c p itijci n a h r p s o
梁冬梅 周 新红。 刘利 兴。 林 惠敏 秦春 燕 鲁 东平 , , ,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穴 位 注射 联 合 封 包 治 疗手 部 湿疹 的 效 果 。方 法 将 9 6例 手 部 湿疹 患者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 组 4 每 8例 。观 察 组给 予 穴位 注射 , 2周 1次 , 每 同时 每 晚 用 封 包 治 疗 1次 , 2周 为 1个 疗程 ; 照 组 只 用 封 包 治 疗 , 晓 1次 。 结 果 治 疗 4周后 , 对 每
t n swi a d e z ma we e r n o y d v d d i t WO g o p ,wih 4 a i n si a h g o p i t t h n c e r a d ml i ie n o t r u s e h t 8 p t t n e c r u .Th b e v to r u r r a e e o s r a i n g o p we et e —
Xih n L u iig, i i n, nC u y n L Do g ig ( p rmet fNooo a n et nC nrl B o nC r— n og, i xn L nHumi Qi h n a , " n pn ∥ De at n scmil f c o o t , a h o L o I i o a

正确认识封闭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

正确认识封闭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

正确认识封闭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病人来诊时主动要求“打封闭”的事情。

但对于封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却知之甚少;也有病人在医生为其做穴位注射时误以为是“打封闭”。

在此,西由卫生院颈肩腰腿痛专科王俊豪告诉你封闭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的区别:封闭疗法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激素与止痛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射到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其常用药物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类固醇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龙、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维生素类药物等。

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可麻醉止痛,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类固醇药物(激素)具有促进无菌性炎症吸收、软化瘢痕等作用。

因此封闭疗法有给药直接,疗效迅速的优点,适应于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膜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等。

封闭注射应在正规医疗单位进行。

封闭前必须严格消毒,注射后观察15分钟,防止过敏反应和其它反应。

封闭后3天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污染。

一旦选用封疗法还应坚持治疗,完成治疗疗程,以免中途停止,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在日常疼痛门诊经常会遇到患有各种疼痛的病人,只要提到打针就马上说打封闭针吧,不敢打。

问他什么是封闭针?为什么不能打?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为什么病人不接受呢?病人怕激素的副作用。

其实由于封闭治疗用药量较小,不会对人体带来什么影响。

激素与其它所有药物一样,存在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抗感染能力下降,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糖尿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但这些都是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后才出现的现象,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闭治疗,不会引起这些反应。

因此,为安全起见,患有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精神病的病人,应慎用封闭注射;患有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及骨髓炎、骨肿瘤者禁用。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它是根据所患疾病,选用相应的腧穴和药物,将药物注入腧穴内,通过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打封闭针的原理是什么

打封闭针的原理是什么

打封闭针的原理是什么打封闭针,又称为封闭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使用封闭针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那么,打封闭针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封闭针的制作原料。

封闭针主要由药物和金属制成,药物是封闭针的主要成分,它们被制成微粒状,然后和金属材料混合制成封闭针。

其次,封闭针的原理是通过在人体穴位上刺激,使药物微粒渗入皮下组织,从而发挥疗效。

封闭针在刺激穴位时,药物微粒会逐渐释放,进入穴位周围的组织,通过经络系统传导,达到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此外,封闭针的原理还包括局部刺激和全身调节。

局部刺激是指封闭针在特定穴位上刺激后,通过局部的药物渗透和作用,达到治疗该部位疾病的目的。

全身调节则是指封闭针刺激穴位后,药物微粒通过经络系统传导,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整体调理的作用。

总的来说,打封闭针的原理是通过封闭针刺激特定穴位,使药物微粒渗入皮下组织,通过经络系统传导,达到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打封闭针需要严格遵循医师的指导和建议,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药物,控制刺激力度和时间,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打封闭针治疗时也需要密切配合医师的指导,注意日常护理和饮食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打封闭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封闭针刺激特定穴位,使药物微粒渗入皮下组织,通过经络系统传导,达到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应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
选穴
使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元胡注射液
期门、肝俞、膈俞、华佗
夹脊、厥阴俞
普鲁卡因
维生素B1、B12
环跳、委中、秩边、昆仑、当归注射液、夏天无注射
承山、阳陵泉、悬钟

复方丹参注射液、醋酸氢
化泼尼松
环跳、秩边、阿是穴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维生素B1、B12、 当归注射液
骨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疾病 颈椎病
定义
即水针疗法 利用针刺作用和药物作用相结合来治疗疾病的方 法,可根据所患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 理性能,选择相应的腧穴和药物 ,发挥其综合效应,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特点
操作简便 实施安全 节约药物 效果明显 关键:采用各种针具,对人体经络腧穴进行良性刺激,
激发脏腑机能,从而达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
射器和针头。 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
5ml、10ml、20ml。 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
及封闭用长针头。
常用药物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 威灵仙、徐长卿、雷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 种中草药注射液。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 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 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 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 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 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疾病
选穴

封闭疗法与穴位注射不能混淆

封闭疗法与穴位注射不能混淆

封闭疗法与穴位注射不能混淆
柴克义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0(0)S1
【摘要】什么是封闭疗法,在病灶附近的有关神经处,注入一定量的麻药,阻断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以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使该部位的疼痛缓解或消失,称这一疗法为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的起源。

病人在手术或某些诊断中为减少疼痛,术前做麻醉。

麻醉分药物和非药物两种,药麻分全身、局部、复合三种。

局麻又分浸润性和阻滞性。

【总页数】2页(P228-229)
【关键词】封闭疗法;穴位注射;疼痛缓解;神经传导;中枢神经;穴注;浸润性;麻醉;阻滞性;非药物
【作者】柴克义
【作者单位】兰州地震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穴位注射及局部封闭疗法在瘙痒性皮肤病中的机理探讨及运用 [J], 刘文静;宋署仪
2.不能混淆同源字和通假字的界限--从两篇文章对两种文字现象的混淆谈起 [J],
于智荣;徐广洲
3.档案管理中不能混淆3个层级的“分类” [J], 吴志虹
4.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不能混淆目的与手段 [J], 薛洪言
5.两个法律概念不能混淆 [J], 崔厚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注射与打针的区别是什么?好技术拿走学习吧,也做个高手!

穴位注射与打针的区别是什么?好技术拿走学习吧,也做个高手!

穴位注射与打针的区别是什么?好技术拿走学习吧,也做个高手!穴位注射技术是将小剂量中西药物注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操作技术。

本技术通过药物在穴位的吸收过程中产生对穴位的刺激,利用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及药物1.常用器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穴位选用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

2.常用药物根据临床需要通常使用以下几类药物:(1)中草药注射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

(2)维生素注射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多数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二)基本操作方法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1.操作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注射角度与深度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深度。

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

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

穴位封闭疗法简介

穴位封闭疗法简介

穴位封闭疗法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封闭的方法•5穴位封闭疗法的适应症•6参考资料•附:o1古籍中的穴位封闭疗法1拼音xué wèi fēng bì liáo fǎ2英文参考pointblocking therap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概述穴位封闭疗法指用注射药物,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1]。

穴位封闭疗法是采用麻醉剂或镇静止痛剂注入人体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属于穴位注射疗法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所用的主要药物是0.25~1%普鲁卡因注射液。

参见水针疗法:水针疗法又称针注疗法、穴位注射疗法[2]。

局部注射*** 物者,则称穴位封闭疗法[2]。

是指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

它兼备针刺和注射药物的作用[2]。

临床操作时,在选取的穴位上,按肌肉注射的要求,当进针得气后,即可缓慢推入药液[2]。

一般说来,凡适合于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大多可据情选取[2]。

常用的有葡萄糖、各种维生素、普鲁卡因,当归、红花注射液及部分抗生素等药物[2]。

通常用量均小于该药物的常规剂量,头面和耳部穴位需更为减少[2]。

施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必要时,需做药物过敏试验,还应避免将药液注入关节腔内或刺伤内脏[2]。

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常用于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高血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神经衰弱等[2]。

4封闭的方法封闭的具体方法很多,如骨膜周围封闭、腱鞘内封闭、肾囊封闭等。

骨膜周围封闭是将普鲁卡因溶液注射至骨膜周围的肌膜腔内,其中在腿部施行的称“股封”。

腱鞘内封闭是将药液注射入鞘管内进行治疗。

肾囊封闭简称“肾封”,也称“腰封”,是将普鲁卡因溶液注射至肾周围的脂肪囊中。

5穴位封闭疗法的适应症穴位封闭主要是借药物作用缓解疼痛,加强穴位功能。

现主要用来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的急性疼痛、神经痛,以及哮喘、慢性气管炎、高血压,肠胃病等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与封闭针
穴位注射(水针)
一、概念: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将针刺刺激和药物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

适应范围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

二、作用:
(1)止痛作用
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进入中枢后,激发神经元的活动,释放神经介质,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均有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有关。

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膏肓等穴。

(3)调整作用
对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如消化系统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

三、常用穴位的选择
结合经络、穴位按诊、经穴、痛点、阴性反应点(条索、结节)
如足三里、曲池可治疗痤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肺俞、血海可治疗鼻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四、常用药物与剂量
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

中药:当归、丹参、红花、板蓝根、灯盏花、柴胡、川芎。

西药:25%硫酸镁、B1、B12、普鲁卡因、阿托品、安络血、麻黄素。

注射剂量:耳部0.1ml;头面部:0.3~0.5ml;四肢: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

五、操作与疗程
a.选择适当体位,方便操作
b.选择适宜的注射针头,抽取药液
c.常规消毒
d.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回抽无回血,便可注入药液。

疗程:2~4穴/次;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疗程,穴位可交替使用。

六、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注射后局部酸胀感,一般不超过1天。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

4.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及药物有效期。

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应做皮试,如普鲁卡因。

5.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注射。

7.年老体弱患者选穴宜少,减少药量。

封闭针
一、概念: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或同类药物)注射于痛点、椎管、肌腱、神经干等部位,以达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的治疗方式。

二、作用机制
强的松龙:改善神经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

普鲁卡因:局麻药,可用于缓解疼痛。

三、激素的副作用
强的松龙类药物,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

此外,可导致向心性肥胖,体型改变,皮肤多毛,女性患者长出胡须,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四、不宜人群及使用时间
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精神病;每次间隔时间7-10天,不超过3-4次。

金针与水针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两者都是以传统经络理论为基础进行的。

金针:机械刺激。

水针:机械刺激与药物刺激相结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