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固溶体

合集下载

4.2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4.2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414置换式固溶体中的扩散互扩散与柯肯达尔效应如果将一块钢和一块纯铁焊接在一起由于两种材料的碳含量不相同碳原子将从钢中向纯铁中不断扩散碳是溶解在铁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这种迁移不会引起原来钢或纯铁基体中晶格数量和位置的变化这属于一种间隙扩散类型
4.2 扩散的微观理论
4.2.1 随机行走与扩散
因为 所以
(H U V P)
代入D=d2P
可得:
令 则
扩散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式中Do称为扩散常数,只与扩散机制和材料有关; ΔU是间隙扩散时溶质原子跳跃所需额外的热力学 内能,该迁移能等于间隙原子的扩散激活能Q。
空位扩散机制
扩散机制:在置换固溶体中,由于晶格中存在空位,空位周围 的原子(包括溶剂和溶质原子)由热运动可能进入空位,即原子 利用空位最后达到迁移,当存在化学位梯度时,溶质原子就会 发生定向的扩散迁移,这是置换原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扩散进行有两个要求条件,一是有空位存在,二是空位周围的 原子从原来的平衡位置进入空位也要一定的激活能。
晶体缺陷对扩散起着快速通道的作用称为短 路扩散。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扩散同时进行, 并且在温度较低时,所起的作用更大。
4.3 扩散机制
1、交换机制
直接交换机制:相邻的两个原子互换 了位置。
然而由于这种正常位置上的原子对调 位置需要克服的能垒很高,引起附近 点阵原子的强烈畸变,因而无论在理 论上或是实验上,它都是失败的。
后来把这种扩散偶中由于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对接面移动 的现象称为柯肯达尔效应。
发生柯肯达尔效应原因:溶质和溶剂原子扩散速率不同。
标记漂移产生的示意图
达肯方程
标志物
在柯肯达尔效应中,假定标记面的 移动速度计为vm,相对观察者,原 子的扩散可进行如下的分析。

第四章课后作业

第四章课后作业

第四章课后作业练习一一、判断题(T 或F )1、溶质再分配既受溶质扩散性质的制约,也受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诸种因素的影响。

2、溶质再分配只影响凝固过程溶质宏观及微观分布及最终成分偏析现象,而不影响凝固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也不影响热裂、气孔等凝固缺陷的形成。

3、图4-1所示成分为C 0的合金熔体,实际凝固结束时,其组织中只有单相固溶体。

4、虽然实际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成分不可能完全遵从平衡相图来分配,凝固理论认为,固-液界面处成分C ∗与C 的比值在任一瞬时仍符合相应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 S ∗L 0(处于局部平衡状态)。

这被称为“界面平衡假设”。

图4-1成分为C 0合金的凝固5、“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后零件断面的成分均匀地为C S =C 0。

所以“平衡凝固”开始时晶体析出的成分即为C 0。

6、对于“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前沿不存在溶质富集层,即界面处及其前方的液相成分处处相同。

7、在“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C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均始终在不断升高。

S L 8、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 “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C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始终不断升高。

S L 9、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液相容积很大的“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界面处及其前方液相成分均符合0)'(=∂∂t x C L ,且溶质富集层以外的成分均为C L =C 0。

二、解答题1、图4-2所示,为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

(1) 分别指出图(a )及图(b)各属于哪种溶质再分配情况。

(2) 简述图(b)中C s C S =∗、C 的物理内涵及原因。

L L C =∗(a)(b) 图4-2 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2、图4-3为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凝固条件下溶质再分配。

第四章 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参考答案

第四章   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参考答案

第四章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一、本章主要内容:相图基本原理:相,相平衡,相律,相图的表示与测定方法,杠杆定律;二元匀晶相图:相图分析,固溶体平衡凝固过程及组织,固溶体的非平衡凝固与微观偏析固溶体的正常凝固过程与宏观偏析:成分过冷,溶质原子再分配,成分过冷的形成及对组织的影响,区域熔炼;二元共晶相图:相图分析,共晶系合金的平衡凝固和组织,共晶组织及形成机理:粗糙—粗糙界面,粗糙—光滑界面,光滑—光滑界面;共晶系非平衡凝固与组织:伪共晶,离异共晶,非平衡共晶;二元包晶相图:相图分析,包晶合金的平衡凝固与组织,包晶反应的应用铸锭:铸锭的三层典型组织,铸锭组织控制,铸锭中的偏析其它二元相图:形成化合物的二元相图,有三相平衡恒温转变的其它二元相图:共析,偏晶,熔晶,包析,合晶,有序、无序转变,磁性转变,同素异晶转变二元相图总结及分析方法二元相图实例:Fe-Fe3C亚稳平衡相图,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相图热力学基础:自由能—成分曲线,异相平衡条件,公切线法则,由成分—自由能曲线绘制二元相图二、1.填空1 相律表达式为___f=C-P+2 ___。

2. 固溶体合金凝固时,除了需要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外,还要有___成分_______起伏。

3. 按液固界面微观结构,界面可分为____光滑界面_____和_______粗糙界面___。

4. 液态金属凝固时,粗糙界面晶体的长大机制是______垂直长大机制_____,光滑界面晶体的长大机制是____二维平面长大____和_____依靠晶体缺陷长大___。

5 在一般铸造条件下固溶体合金容易产生__枝晶____偏析,用____均匀化退火___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

6 液态金属凝固时,若温度梯度dT/dX>0(正温度梯度下),其固、液界面呈___平直状___状,dT/dX<0时(负温度梯度下),则固、液界面为______树枝___状。

7. 靠近共晶点的亚共晶或过共晶合金,快冷时可能得到全部共晶组织,这称为____伪共晶__。

固溶体的分类

固溶体的分类

则化学式为:Ca2yZr1-yO2 x、y为待定参数,可根据实际掺入量确定。
3、 举例
以添加了0.15molCaO的ZrO2固溶体为例。 (1)置换式固溶体:化学式 CaxZr1-xO2-x 即Ca0.15Zr0.85O1.85。ZrO2属立方晶系,萤石结 构,Z=4,晶胞中有Ca2+、Zr4+、O2-三种质点。
2、活 化 晶 格
形成固溶体后,晶格结构有一定畸变, 处于高能量的活化状态,有利于进行化学 反应。如,Al2O3熔点高(2050℃),不利 于烧结,若加入TiO2,可使烧结温度下降 到1600℃,这是因为Al2O3与TiO2形成固溶 体,Ti4+置换Al3+后, 带正电,为平 衡电价,产生了正离子空位,加快扩散, 有利于烧结进行。
第二节
置换型固溶体
(一)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影响因素
1、离子尺寸因素 2、离子的电价因素 3、晶体的结构因素 4、电负性因素

第三节 间隙型固溶体
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条件
间隙式固溶体的固溶度仍然取决于离子尺寸、离 子价、电负性,结构等因素。
1、 杂质质点大小
即添加的原子愈小,易形成固溶体,反之亦然。
第四章
第一节



固溶体的分类
按杂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位置分类
固溶体的分类1
置换型固溶体:杂质原子 进入晶体中正常格点位置 所生成的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杂质原 子进入溶剂晶格中的间隙 位置所生成的固溶体。
第一节
固溶体的分类
按杂质原子在晶体中的溶解度分类
固溶体的分类2
无限型固溶体:溶质和溶 剂两种晶体可以按任意比 例无限制地相互固溶。 有限型固溶体:溶质只 能以一定的溶解限量溶 入到溶剂中 。

材料化学第四章溶液与固溶体讲诉

材料化学第四章溶液与固溶体讲诉

uBL
uBg
uB (T ) RT ln
pB p
uB (T ) RT ln
pB* xB p
uB (T ) RT ln
pB* pB
RT ln
xB
• pB
—— 蒸气相中组分B的分压
• uB (T )
—— 理想气体标准态的化学势
• 当温度、总压一定时,令

u
B
(T
,
p)
uB
(T
)
RT
ln
下,亨利定律可以适用于每一种气体溶质(近似认为与其他气体的分压 无关)。
3)亨利定律只适用于溶质在气相和溶液中分子状态相同的情况。如果 溶质分子在溶液中与溶剂分子形成了化合物,或发生电离,那么亨利 定律即不适用,如HCl溶解在水中,电离H+、Cl-,不适用亨利定律。
4)对大多数气体溶于水时,溶解度随T升高而降低,溶液就越稀,更 适用亨利定律。
溶剂的性质
2.对稀溶液:
pB
kx xB
kx
nB nA nB
kx
nB nA
kx
nB mA
MA
pB kmbB pB kccB
其中,
bB
nB mA
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C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bB单位mol/kg;
cB单位mol/L;
km、kc、kx为亨利定律常数; 对于确定的溶液, kx≠ km ≠ kc
第一节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稀溶液中的经验定律)
一、拉乌尔定律
1.定义:1887年,法国化学家Raoult从实验中归纳出一个经验定律:
在定温下,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蒸气压 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用公式表示为:

相变热力学基础第4章

相变热力学基础第4章
由两相混合物构成的实际二元材料非常多: 典型的混合物金属二元材料 近共析成分高碳钢:铁素体α和渗碳体Fe3C两相混合物组成 近共晶成分的高碳铸铁 高深冲性能的双相低碳结构钢 40黄铜和双相钛合金 二相混合物非金属材料: Si3N4-Al2O3陶瓷 Al2O3-SiO2系莫来石陶瓷材料
各种键的数目nAA, nBB、nAB, 可由各种键的键分数得到。
XAA、XBB、XAB:A-A、B-B、A-B键的键分数
A-A键数目nAA=XAAzNa/2 B-B键数目nBB=XBBzNa/2 A-B键数目nAB=XABzNa/2
*
4.2 正规溶体近似
混合前:
*
由NA个A原子和NB个B原子构成1mol的溶体,XA、XB:A、B的原子摩尔分数 正规溶体近似
XAB=XAXB , XBA=XBXA ,XAA= XA2, XBB= XB2
正规溶体近似
4.2 正规溶体近似
混合后溶体的内能US:
混合前(含有相同原子数目的纯组元) U0:
正规溶体近似
4.2 正规溶体近似
常压下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即 相互作用能IAB(Interaction energy ): 正规溶体近似
Quasi-chemical model (准化学模型) :
内能只考虑结合能
内能的变化是最近邻原子的结合键能的变化引起的 ΔUmix =Us(溶体) – U0(混合前含有相同原子数目的纯组元)
如果只考虑最近邻原子间的结合能,内能就是最近邻原子键的键能总和:
从原子角度来考察溶液的形成
*
二元溶体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原子键: 1.A—A键,每个键的能量为uAA 2.B—B键,每个键的能员为uBB 3.A—B键,每个键的能量为uAB

材料化学-固溶体

材料化学-固溶体
27
4.4 异价取代固溶体
等价取代,可以保持电荷平衡; 异价取代,需要形成缺陷以保持电荷平衡: 1. 空位或填隙子 —— 离子补偿; 2. 电子或空穴 —— 电子补偿。
28
离子补偿机制
阳离子空位: 基质结构中的阳离子被高价阳离子取代时,可以通过形成
阳离子空位来达到电荷平衡。 实例:CaCl2 掺杂 NaCl:Na1-2xCaxVxCl
向于生成有限固溶体。
16
无限固溶体实例:Pb(Zr,Ti)O3
压电材料 BaTiO3((A2+B4+)O3 型钙钛矿结构化合物): Ba —— Pb,Sr,Ca等等取代; Ti —— Zr,Sn等等取代; —— 复合化合物(A1,A2,…Ak)(B1,B2,…Bl)O3(钙钛矿结
构):
17
决定固溶体的形成能力。
41
4.6 固溶体的性质
杂质 进入
晶格 常数
机械 性能
密度
光学 性能
电性能
42
卫格定律(Vegare’s Law)与雷特格定律(Retger’s Law):固溶体中,晶胞的尺寸随组成连续变化,对于立 方结构的晶体,晶格常数与组成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ss )n (a1)n c1 (a2 )n c2
35
2. 阴离子吸附形成的阳离子空位:
例如,氧化物加热时吸收氧,氧分子离解,氧原子从低 氧化态过渡金属得到电子形成 O2- 离子,
实例:
NiO O2 Ni123x Ni23xVNi,xO
绝缘体
半导体
36
阴离子填隙: 混合价阳离子伴随填隙阴离子而形成。
实例:高温超导体 YBa2Cu3O 体系。 1. 当 = 6,Cu:+1,+2 的混合价; 2. 当 = 6.5,Cu:+2 价; 3. 当 = 7,Cu:+2,+3 的混合价。

第4章 材料的凝固和铁碳相图

第4章 材料的凝固和铁碳相图

1、工业纯铁的结晶 过程
合 金 液 体 在 1-2 点 间
转 变 为 , 3-4 点 间 → , 5-6 点 间 → 。 到7点,从中析出
Fe3C。 室温平衡组织为
F+Fe3CIII
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
室温平衡组织: F+ Fe3CIII
(1)工业纯铁[ w(C)≤0.0218%] (2)钢 [0.0218%< w(C)≤2.11%]
亚共析钢 0.0218%<w(C)<0.77% 共析钢 w(C) = 0.77% 过共析钢 0.77%<w(C)≤2.11% (3)白口铸铁 [2.11%<w(C)<6.69%] 亚共晶白口铸铁 2.11%< w(C)<4.3% 共晶白口铸铁 w(C) = 4.3% 过共晶白口铸铁 4.3%< w(C)<6.69%
与共晶反应不同的 是,共析反应的母 相是固相,而不是 液相。
另外,由于固态转 变原子扩散困难, 因而共析组织比共 晶组织细。
珠光体
常见三相等温水平线上的反应
反应名称 图形特征 共晶反应 包晶反应 共析反应
反应式
说明
L⇄ +
恒温下由一个液相同时结 晶出两个成分结构不同的 新固相。
L+ ⇄
●GS线 A中开始析出F临界温度线, 称A3线。 ●ES线 碳在A中的固溶线,叫Acm线。从A中析出 Fe●3PCQ,线叫二是次碳渗在碳F中体固(F溶e3线CII。)。是亦F是中A开中始开析始出析出
FFee33CCIIII的I的临临界界温温度度线线。。 Fe3CIII数量极少, 往往予以忽略。
2、相区
Pb-Sn合金相图
⑴ 相图分析
① 相:相图中有L、、三种相, 是溶质Sn在 Pb中的固溶体, 是溶质Pb在Sn中的固溶体。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第一章:金属得力学性能一、填空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和;使用性能主要有、、,工艺性能主要有、、。

2、常用的力学性能判据有:、、、和。

3、强度是指金属和的能力,塑性变形是指金属、发生不能,也称为永久变形。

4、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和;其符号分别为、和表示。

5、塑性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的能力;一般δ或ψ值越大,。

6、硬度的试验方法较多,生产中常用的是、和。

7、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为mm,材料为球形压头,在N压力下,保持s,测得硬度值为。

8、写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符号:屈服点、抗拉强度、洛氏硬度C标尺、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及疲劳强度。

二、判断1、弹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2、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3、材料的屈服点值越小,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4、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其压痕直径越小,材料的硬度越低。

()5、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钢好,故常用来铸造形状复杂的工件。

()三、选择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

A、屈服点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2、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

A、塑性B、硬度C、强度四、名词解释1、内力与应力:2、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3、屈服点与规定屈服点:4、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五、问答题P10 1、6、10第二章: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一、填空:1、内部的原子按一定几何形状做有规则的重复排列;内部的原子无规律的堆积在一起。

晶体具有和的特征。

2、常见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

α—Fe属于晶格,γ—Fe 晶格,Zn 晶格。

3、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各种缺陷处及其附近晶格均处于,直接影响到金属的力学性能,使金属的、有所提高。

4、合金是指或、(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的新物质。

5、按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不同合金在固态下的相结构分为和两类。

第四章 固体溶液活度理论

第四章 固体溶液活度理论

第四章固体溶液活度理论(Powell, 1987; 江培谟,1989;Mukhopadhyay et al., 1993;Powell andHolland, 1993; Spear, 1995;Will, 1998)最紧邻规则、长程有序与短程有序、固溶体的理想活度、活度系数、正规溶液、Margules参数、零次近似模型、简单混合物模型、似化学模型、亚正规溶液、活度系数表达式、交互固溶体、Darken二阶表达式4.1 概述固体溶液是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固溶体模型也多种多样。

从固溶体发生混合的晶格结点来说,既有元素在结点内的混合,也有元素在结点之间的混合;从固溶体中组分的混合性质来说,既有理想混合,也有非理想混合;从固溶体组分的活度模型来说,既有理想活度模型,也有非理想活度模型;从溶液模型来说,既有正规溶液模型,也有亚正规溶液模型;此外,还有描述包括相变情况的活度模型。

可以说,固溶体活度理论既简单,也复杂,并且是个尚未得到完满解决的问题。

固体溶液(例如矿物)的成分是对它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

由其成分,可得到矿物的某些热力学性质。

但是,要使成分与矿物的热力学性质联系起来,还必须选取适当的模型。

例如,化学势与成分的关系,理想溶液模型的化学势-矿物成分关系,就与非理想溶液的矿物化学势-成分关系就不同。

因此,只有使用合适的模型,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4.1.1 最紧邻规则为处理液态溶液,物理化学家创立了似晶格模型的溶液理论。

这个模型是把液体看作分子都排列在一定的格子里,就象晶体那样。

但是,液体毕竟不是晶体。

因此,此模型就叫做“似晶格模型”。

正因为此模型象晶体那样处理液体,所以目前被广泛用来研究固体溶液。

这个模型不考虑溶液中的库仑力,故只适用于非极性分子的混合物,不适用于高度极性分子的混合物。

在处理过程中,只考虑一个分子与它最紧邻的Z(配位数)个分子(离子)的相互作用。

我们知道,矿物固溶体中离子的相互替代会造成固溶体能量的变化,所以选取合适的固溶体模型描述这种能量变化是必要的。

第四章固溶体

第四章固溶体

第四章固溶体本章重点:至今,我们认为缺陷如果和具有化学计量比的晶体联系在一起,那么它们就是本征缺陷,如果和掺杂物或杂质联系在一起,就是非本征缺陷。

对于后一种情况,掺杂物或者占据间隙位置,或者在基质晶格中取代原子或离子的位置。

随着掺杂物浓度的增加,大于~0.1到1%,这种材料常被认为是固溶体而不是掺杂材料,在结晶态材料中固溶体是十分常见的。

材料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铁磁性,往往能通过形成固溶体的途径通过改变组成而变化,这在设计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时会有极大用处。

固溶体基本上是一种允许有可变组成的结晶相。

对于掺杂晶体来说,简单的固溶体有两种类型:取代固溶体(substitution solid solution)和填隙固溶体(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在取代固溶体中,导入的原子或离子直接代替母体结构中带相同电荷的原子或离子;在填隙固溶体中,导入的物种占据晶体结构中空位而无任何离子或原子被取代。

从这两种类型出发,可以通过取代和填隙两种形式并存或在主体结构中导入不同电荷的离子等方式,导出许许多多更为复杂的固溶体机理。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特殊的化合物不会显示出一个较宽范围的组分,非整比化合物(non-stoichiometric compound)的表达式并不是简单原子整数比,它们通常表现一定范围的组成。

非整比化合物能够通过在体系中引入杂质来制备,在工业上有着潜在的应用,它们的电学、光学、磁性和机械性能够通过改变原子组分的比例来改变,在电子学和其它工业领域被广泛开发和研究。

§ 4.1概述4.1.1固溶体的定义液体分为纯净液体和含有溶质的液体,固体也分为纯晶体和含有杂质的固体。

我们把含有杂质原子的晶体称为固体液体,即固溶体。

可以将原来的晶体(基质晶体)看作溶剂,掺杂物看作溶质。

例如:原来纯晶体为AC和BC,生成固溶体以后,化学式为(A x B y)C。

如MgO和CaO生成固溶体,可写为(Mg1-x Ca x)O。

第4章 结构缺陷及固溶体

第4章 结构缺陷及固溶体

′ 子空位成对产生,晶体体积增大。 NaCl ⇔VNa +VCl 空位成对产生,晶体体积增大。

B 杂质缺陷 概念——杂质原子进入晶体而产生的缺陷。 杂质原子进入晶体而产生的缺陷。 概念 杂质原子进入晶体而产生的缺陷 种类——间隙杂质 种类 间隙杂质 置换杂质 特点——杂质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只决定 杂质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 特点 杂质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 于溶解度。杂质原子(离子)其量 于溶解度。杂质原子(离子)其量— 般小于0.1%。 般小于 %。 存在的原因——本身存在 存在的原因 本身存在 有目的加入(改善晶体的性能 有目的加入 改善晶体的性能) 改善晶体的性能
“×”表示有效零电荷。 表示有效零电荷。 表示有效零电荷
+ - 离子晶体为例 用MX离子晶体为例( M2+ ;X2- ): 离子晶体为例(
z A b
用一个主要符号表明缺陷的种类 用一个下标表示缺陷位置 用一个上标表示缺陷的有效 有效电荷 用一个上标表示缺陷的有效电荷
空位V: ①空位 : VM 表示:M原子占有的位置,在M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表示 原子占有的位置, 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原子占有的位置 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VX 表示 原子占有的位置,在X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表示:X原子占有的位置, 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原子占有的位置 原子移走后出现的空位
V + h =V Cl

• Cl
填隙原子:用下标“ 表示 ②填隙原子:用下标“i”表示 Mi 表示 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Mi ”表示 2+离子进入间隙位置。 表示M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表示M 离子进入间隙位置。 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表示X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Xi 表示 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Xi ‥表示 2-离子进入间隙位置。 表示X 离子进入间隙位置。 原子进入间隙位置 错放位置(错位原子): ③错放位置(错位原子): MX 表示 原子占据了应是X原子正常所处的平衡位置。 表示M原子占据了应是 原子正常所处的平衡位置 原子占据了应是 原子正常所处的平衡位置。 XM 类似。 类似。 溶质原子(杂质原子): ④溶质原子(杂质原子): LM 表示 溶质占据了 的位置。如:KNa 表示L溶质占据了 的位置。 溶质占据了M的位置 SX 表示 溶质占据了X位置。 表示S溶质占据了 位置 溶质占据了 位置。 自由电子及电子空穴: ⑤自由电子及电子空穴: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4.2 双亚点阵模型
4.2.4 摩尔自由能
4.2.4.1 二元间隙固溶体
摩尔分数刚好与空隙亚点阵中两种结点的分数相同。这时间隙固溶体的摩尔
Gibbs自由能为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4.2 双亚点阵模型
4.2.4 摩尔自由能
4.2.4.2 三元线性化合物
组元是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由于有了化合比的约束条件,三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在
4.1.1 固溶体的成分与有序度
如果定义每个亚点阵中的成分 , ,其原子分数应当是:
因此,也应该有下面的关系: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4.1 Bragg-Williams近似
4.1.2 混合熵与内能
两种原子形成固溶体后,其混合熵决定于微观组态数w。固溶体整体的微观组态数 又决定于α 和ß 两个亚点阵微观组态数wa和wb。由前几章关于混合熵的计算可知:
4.1 Bragg-Williams近似
4.1.4 合作现象
如图4.4(a)所示,铁素体中的实体原子构成了一个亚点阵,可称为实体亚点阵(Entity sublattice),或称为结点点阵(Site lattice)图中用大球表示。
第4章 两个重要的溶体模型
4.2 双亚点阵模型
4.2.1 成分描述
4.1 Bragg-Williams近似
4.1.1 固溶体的成分与有序度
当考察一个摩尔的固溶体时,原子总数为N,此时 应为Avogadro常数。A和B两种原子数各为 Na 和Nb ;a与b两种亚点阵上的原子总数分别为Na和Nb 。显然应该有:
第4章 两个重要溶体模型
4.1 Bragg-Williams近似
这里退化成二元系。其通式是 ,摩尔Gibbs自由能的表达式为

05-固溶体

05-固溶体
相互取代的离子尺寸越接近,就越容易形成固溶体; 原子半径 相差越大,溶解度越小。
若以r1和r2分别代表半径大和半径小的溶剂(主晶相)或溶质(杂质) 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则:
r1 -r2 r1
<15% >30%
形成连续固溶体 不能形成固溶体
15%~30% 形成有限固溶体
<15%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5、透明陶瓷及人造宝石
(1)PLZT透明陶瓷 PLZT( 基本配方 Pb1-xLax(Zr0.65Ti0.35)1-x/4O3) 中 La+ 取代 A 位的 Pb2+ 使晶格中产生离子空位,有利于气孔扩散而消除气孔。而PZT(基本 配方Pb(ZrxTi1-x)O3,x=0.1~0.3)中是等价取代不产生离子空位,气孔 靠热缺陷扩散,扩散系数小,不利于气孔消除,因此在同样有液相 存在的条件下PZT不透明而PLZT能透明。 (2)Al2O3透明陶瓷 在纯Al2O3中添加0.3%~0.5%的MgO形成固溶体,在氢气氛下, 1750 ℃左右烧成得到Al2O3透明陶瓷。 (3)人造宝石 纯的单晶Al2O3是无色透明的称为白宝石,利用Cr2O3能与Al2O3 生成无限固溶体的特性,可获得红宝石和淡宝石;在Al2O3中少量的 Ti4+取代Al3+,使Al2O3呈现蓝色,成为蓝钛宝石。
第五章
固溶体 (SS: Solid Solution)
5-1 固溶体的分类
5-2 置换型固溶体 5-3 间隙型固溶体 5-4 固溶体的性质 5-5 固溶体的研究方法
固溶体 (SS: Solid Solution)
定义:含有外来杂质原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
例:MgO晶体中含有FeO杂质 → Mg1-xFexO

第四章 材料的成形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参考答案

第四章  材料的成形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参考答案

第四章材料的成形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答:1、凝固: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2、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3、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4、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5、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的处理方法。

6、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7、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

8、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

9、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10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1、相图:用来表示合金系中各个合金的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称为相图。

12、枝晶偏析:实际生产中,合金冷却速度快,原子扩散不充分,使得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合金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含低熔点组元较多,这种在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13、比重偏析:比重偏析是由组成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别所引起的。

如果先共晶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别较大,则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凝固时,先共晶相便会在液体中上浮或下沉,从而导致结晶后铸件上下部分的化学成分不一致的现象。

二、填空题1、实际结晶温度比理论结晶温度略低一些的现象称为金属结晶的过冷现象,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结晶过程是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过程,这是结晶的基本规律。

3、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越快,则过冷度越大,结晶后的晶粒越细,其强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

4、典型的金属铸锭组织由三层组成,即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粗等轴晶区。

5、在金属铸锭中,除组织不均匀外,还经常存在缩孔、气孔、疏松等各种铸造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向凝固问题。合金K0 <1, 凝固自左向右进行。
(1)平衡凝固溶质分布 冷却时固相的溶质分布
这种情况下,冷速极其缓慢, 固体、液体中溶质原子充
分扩散。凝固结束时,各部分成分都为Co,无偏析产生,如图
中的Co水平线。
(2)实际凝固(正常凝固)溶质分布 溶质分布及表达式见图。 ①液体中溶质完全混合--偏析严重,左端纯化; ②液体中溶质完全不混合—比较符合实际凝固; ③液体中溶质部分混合。
f=c-p+1(←f=c-p+2,温度、压力) 自由度数是指在木改变系统平衡相的数目的条件厂,可独立改变
的,不影响(影响/决定体系状态)合金状态的因素(如温度、压 力、平衡相成分)的数目。
自由度数的最小值为零,f =0时发生恒温转变,例如纯金属结 晶、二元合金的三相平衡转变、三元合金的四相平衡转变等。
1
4( 3
h2 hk k 2 a2
)(
l c
)2
六方系
对复杂点阵(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要考虑晶面层数的增加。 体心立方(001)面之间还有一同类的晶面(002),因此间距减半。
1.2.4 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
通过投影图可将立体图表现于平面上。晶体投影方法很多, 包括球面投影和极射赤面投影。
不平衡凝固的冷速越快,平均成分线的偏离越大。合金内部成分
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晶粒内部成分不均匀称为“晶内偏析”, 树
枝晶内的偏析称为“枝晶偏析”。生产中用扩散退火(均匀化退 火)
4.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溶质量分布 合金凝固时的溶质重新分布,导致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并对 晶体的生长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匀晶合金冷却时,固相浓度CS与液相浓度CL的比值K0= CS/CL, 称为平衡分配系数,如图示。 讨论图4.7水平放置的圆 棒容器中,合金液体的定

第4章:固溶体

第4章:固溶体

晶格常数;c1、c2:组元1和2的原子或摩尔浓度。
Vegard’s law暗示:固溶体的晶胞参数完全由相关原 子或离子的尺寸决定。
卫格定律并非是一个真正的定律,而是理想置换 固溶体的一个通则 (not really a law rather a generalization that applied to solid solution formed by random substit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ons)。实际 固溶体对卫格定律的线性关系总有一定的(或正、或 负)偏离。
BeO-CaO
BaO-BeO
Be2+ Ca2+ Ba2+ Be2+
2.7 10.0 13.6 2.7
7.3
10.9
73.0
80.0
一个中间化合物
三个中间化合物
复合等价置换:
钠长石NaAlSi3O8与钙长石CaAl2Si2O8形成连续固溶体 斜长石Ca1-xNaxAl2-xSi2+xO8。
复合置换条件:Na++Si4+=Ca2++Al3+ (电中性原则)
但如果将一定量的 CaO 、 Y2O3 等固溶到 ZrO2 中,则 可将高温的四方、立方相稳定下来,使 ZrO2 在温度 变化时不再发生相变。
CaO–ZrO2系统相图富锆部分 *Duwez P, Odell F, Brown Jr. F H. J. Amer. Ceram. Soc., 1952, 35 (5): 109
(置换)固溶反应方程式(缺陷反应):
CaO Ca V O CaF2 YF3 YCa 2FF F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固溶体(Solid Solution)掺杂通常不改变(被掺杂)材料的结构类型。

因此掺杂即“固溶”(固溶体——原子水平均匀分散的固态溶液。

掺杂有间隙掺杂(间隙固溶体)和取代掺杂(代位固溶体),有原子掺杂(原子固溶体)和离子掺杂(离子固溶体)。

本章重点讨论形成固溶体的条件及规律。

“固溶体”科学,尚处于“经验总结”的发展阶段。

因此,对于相关“结论”/“总结”,不能绝对化。

杂质原子导入引起晶格畸变,一定区域内的原子拉或压应力,系统能量增加。

当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主体结构不再稳定,这就是固溶极限。

“15%规律”的不严格性:掺杂导致晶格畸变和能量升高,从而限制了极限掺杂量。

晶格畸变和能量升高,不但与尺寸差(ΔR)有关,同时与掺杂原子或离子的性质有关(例如可变形性),以及主结构的键合力(材料的理论弹性模量E)有关。

材料的E 越大,掺杂原子的尺寸限制就越严格,这时ΔR可能降低到8~10%。

相反,若主体结构较为开放,E较小,ΔR可能增大到21%。

一般而言:ΔR<15%:形成连续固溶体(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15%~30%:形成有限固溶体;ΔR>30%,固溶度很低或不能形成固溶体。

b) 电负性因素:掺杂原子和主结构原子的Pauling 电负性差别越大,元素周期表中距离越远,元素间易形成化合物(ΔE > 0.4),而不易形成固溶体。

另一较普遍的规律:当掺杂原子在体系中可以多种状态存在是,它的固溶度将发生改变。

物种越稳定,固溶度越小。

例如,Fe-C固溶体中,碳可有两种形态——FeC3或石墨,石墨远比FeC3稳定,因此,FeC3在Fe中的固溶度远大于C。

二元合金体系:掺杂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与主体金属 原子的价电子数差别越大,固溶度越低。

例如:Zn (二价)、Ga(三价)、Ge(四价)、As(五价)在 一价金属(Cu、Ag、Au)中的固溶度分别为38.5 at%、 19.5 at%、11.8 at%、7 at%。

高价金属原子掺入低价金属(电子密度增加), 其固溶度比低价掺入高价(降低电子密度)的高,即: “降低电子密度对结构不稳定性的影响更大”。

例如:Cu-Zn 合金(黄铜),Cu在Zn中的最大固溶度为2.5 at %,而Zn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为38.5 at% 又如:Cu-Sn合金(青铜),Sn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为9.1 at %,但Cu几乎不能溶入Sn。

应指出,电子密度的计算,对于非变价金属比较容易,但对 于变价金属,电子密度往往很难准确计算。

*d) 晶体结构杂质原子的晶体结构和主晶体的结构对称性相 同,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原子晶体的结构主要受原子的电负性以及外层电 子结构影响。

杂质和主晶体的结构相同,意味着两者 的原子性质接近,“相似相溶”。

A、B组元形成连续原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1. 原子半径差ΔR<15% 2. 结构相同 3. 原子价相同 4. Pauling电负性差<0.4。

第二节: 有序原子置换固溶体:严格意义的原子置换固溶体,杂质原子随机分布。

但如果杂质原子与主体原子有较大的电负性差别,则 A倾向于在B的周围, B倾向于在A的周围,或由于原 子尺寸的因素,导致A、B各按一定的方式分布,这就 形成所谓的有序固溶体,其结构非纯A、也非纯B,有 序固溶体也叫超点阵或超结构。

大多数有序固溶体具有可逆性,高温下无序,降低 温度又转变为有序固溶体,即发生有序无序转变。

几种常见的金属有序固溶体及结构: a) 体心立方AB型(CsCl型):以FeAl为代表,其他如 AgZn、AgCd、CuZn、CuBe、AuCd等。

A (Fe)AB无序固溶体AB型有序固溶体 B (Al)b) 体心立方A3B型:以Fe3Al为代表,其它还有如Cu3Al、Fe3Si等。

结构中,A(Fe)占据8个小立方体顶角和4个不相邻的 立方体体心位置,B(Al)占据其余4个不相邻立方体体 心位置。

Cu2MnAl也有类似结构, Mn占据占据4个不相邻的立 方体体心位置。

c)面心立方A B型:以CuAu合金为代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Cu Au沿[001]方向,Cu原子层和 Au 原子层交替排列, 由于Au的原子尺寸大于Cu,结构由立方转变为四方(z 轴拉长)。

d) 面心立方A3B型:以Cu3Au为代表,另外还有Co3Al、Ni3Al、Ni3Fe、Ni3Si、Ni3Mn等。

Cu AuAu 在正六面体的八个顶角,Cu 占据所有面心位置。

另外还有密堆六方A3B型 ,如Mg3Cd。

第三节:间隙原子固溶体当杂质原子和主结构原子的半径相对差很大时(ΔR ≥41%),杂质原子进入主结构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 固溶。

例如H、N、 C、 B等小原子(原子半径依次为: 0.46、0.70、0.77、0.97A),很容易与金属形成间隙固 溶体。

在间隙固溶体形成过 程中,伴随有部分共价 键形成,材料的强度提 高(但范性和韧性有所 降低)。

a ) Fe-C 间隙固溶体:纯Fe 有三种异构体:α(bcc),γ(fcc),δ(bcc))(1538C 1398912C 770C mp RT ⎯→⎯⎯→⎯⎯⎯⎯→⎯⎯⎯⎯→⎯δγαα非铁磁性铁磁性•α-Fe :最大C 固溶度,0.02 wt%,α-铁素体•γ-Fe :最大C 固溶度,2.06 wt%,奥氏体•δ-Fe :最大C 固溶度,0.1 wt%,δ-铁素体b) M-H间隙原子固溶体——金属储氢材料还原气氛下,氢以原子氢(H)与金属形式间隙氢固溶体。

适当条件下,间隙氢原子又可以从结构中析出而释放出氢。

这就是储氢材料。

下面是几种储氢材料:¾著名的Pd储氢材料:Pd:fcc/ Fm3m, a= 3.89) →PdH x,0 ≤x ≤0.7)/V(Pd) = 2800最大储氢能力:V(H2但Pd 资源稀缺,价格昂贵。

目前研究的储氢材料,主要有钛系合金、锆系合金、铁系合金及稀土合金。

¾LaNi5储氢合金:LaNi5:简单六方结构(P6/mmm)吸氢后:LaNi5H6(六方,P31m)最大储氢量:88 kg (H2)/ m3(LaNi5)(* 液态氢70.6 kg/m3)¾FeTi储氢合金:FeTi:简单立方(Pm3m,a=2.975 )储氢后:FeTiH1.95(底心正交,Cmmm)最大储氢量:101.2 kg (H2)/ m3(LaNi5)¾储氢材料不但可用于储氢,或制备高纯氢(6G),同时还可以利用它吸氢放热和析氢吸热的特性,作为储能材料。

c) 间隙相:间隙固溶体——间隙原子随机分布,表现为主结构的原有对称性。

但当间隙原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各组元将按特定的方式分布,形成具有简单整数比化合X、M2X、MX或MX2等。

物特征的间隙相,如:M4间隙相的结构虽然仍具有金属的三种典型结构的特征,但多数是与其组元结构类型不同的新相。

间隙相举例:结构为体心立方(bcc)的Zr、Ti、……等金属,间隙填入N、H等原子生成MX型间隙相ZrN,ScN,TiN,VN,CrN,ZrC,TiC,VC,ZrH,TiH等,X型间隙相Fe2N,结构为NaCl型(fcc)。

生成M2Cr2N,Mn2N,V2N,Mo2C,Ta2C,W2C,V2C、Nb2C、Zr2H、Ta2H、Ti2H等,对称性为密堆六方结构。

间隙相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但很脆,是合金钢中的重要强化相。

d) 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是间隙原子与主结构原子半径的差在30%> Δr ≥41%范围,间隙原子与主结构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新的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例如Fe与C生C(Fe3C),M7C3、成的间隙化合物,常见的有M3M23C6和M6C几种,一个单胞中通常有几十或数百各原子。

间隙化合物也是结构材料的一种重要强化相。

间隙固溶体——结束语:形成间隙原子固溶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原子尺寸差,ΔR ≥41%,或直径比小于0.59。

由于杂质间隙原子和主结构原子的尺寸差别较大,因此,可以与主结构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杂质原子,不可能与主结构原子形成连续固溶体。

另一方面,由于形成间隙固溶体时,会引起较大的主结构晶格畸变和能量升高,因此,间隙杂质原子的固溶度一般小于间隙位的10%。

第四节:离子置换固溶体¾简单离子(等价)置换固溶体¾异价离子置换固溶体¾间隙离子固溶体(特定结构和/或小尺寸杂质离子)影响离子置换固溶体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离子尺寸、离子电价、晶体结构以及场强。

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经验总结,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模型。

a) 离子尺寸因素原子置换固溶体的15%规律,同样近似适用于等价离子置换固溶体。

但正如West指出的,对于无机非金属固溶体,由于离子尺寸的难以准确确定,允许的离子尺寸差别的极限值可比15%稍大一些。

一般而言1、ΔR <15%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ΔR=15-20%,高温条件下可能形成连续固溶体,但常温下为有限固溶体;且尺寸较大的离子较易被小离子取代,而反过来较困难。

3、ΔR >30%,不能形成固溶体。

二元连续固溶体:¾MgO与FeO、CoO或NiO形成连续固溶体。

MgO、FeO、CoO、NiO都是NaCl型结构:MgO(a=4.2A),FeO(a=4.3A)CoO(a=4.26A), NiO (a=4.17A)离子半径:Mg2+: 0.86A,Fe2+: 0.91A(HS) Co2+: 0.88A(HS),Ni2+: 0.83A离子半径相对差:Mg 与Fe、Co和Ni 分别为:5.8%,2.3%,3.5%¾Al2O3-Cr2O3形成连续固溶体:Al2O3 和Cr2O3均为刚玉型结构。

Al2O3(Hexagonal, R3-c, a=4.76 A, c=13 A)Cr2O3(Hexagonal, R3-c, a=4.96 A, c=13.5 A)离子半径:Al3+: 0.67A, Cr3+: 0.75A, 离子半径相对差:10.6%¾PbTiO3与PbZrO3形成连续固溶体:PbTiO3和PbZrO3都具有钙钛矿型结构。

离子半径:Zr4+: 0.72A,Ti4+: 0.61A (O2-: 1.26A)离子半径相对差:15.3%(>15%)离子半径相对差大于15%,依然形成连续固溶体与两者的钙钛矿型结构有关(t=0.8~1.1)。

NaCl-KCl体系:NaCl和KCl的结构均为NaCl型(Pauling) 离子半径:Na+:0.95 Ǻ,K+:1.33 ǺΔR1=(1.33-0.95)/1.33=28.5%ΔR2=(1.33-0.95)/0.95=40%初判:两者不能连续互溶,且相互固溶度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