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等级划分

合集下载

苜蓿栽培技术及品种选择方法

苜蓿栽培技术及品种选择方法

苜蓿栽培技术及品种选择方法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营养价值高,可青饲、青贮、放牧、调制干草和加工粉碎喂养, 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苜蓿是改良退化草地, 建立人工草场及发展农区和城郊育肥畜牧业的重要牧草之一。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苜蓿栽培技术及品种选择方法。

品种的选择
苜蓿品种间生物特性、品质、产量差异显著。

一般选择苜蓿品种,首先考虑其抗寒性,抗寒性按休眠性分1~9级。

休眠级为1~2级的极耐寒,西北、东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可种植。

休眠级为3~4级的稍耐寒,西北、东北部分地区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可种植。

休眠级为5~6级耐寒性较差,可在华北部分地区种植。

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抗寒型、耐旱型、耐盐碱型、抗病虫害型,一般优良品种能提高产量20%~30%。

我国有许多优良的品种,例如东北的地方品种抗旱性强,新疆和内蒙古的地方品种耐旱性强,沿海地区的地方品种耐盐碱,国外的引进品种也较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有许多丰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种子处理
在播前将精选的苜蓿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3~5天,可促进苜蓿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

由于苜蓿种子比较尖硬,播前可用碾米机碾轧20~30圈,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石英砂砾、碎石等用搅拌器搅拌、震荡或在
1。

苜蓿的秋眠级

苜蓿的秋眠级

苜蓿的秋眠级
苜蓿的秋眠级是不同苜蓿品种生长期的长短和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

实际上苜蓿的秋眠级是有关生长习性和生理功能的遗传特性,这种遗传变异主要源于世界不同苜蓿变异中心的不同基因源。

苜蓿的秋眠性与产量及其越冬性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秋季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起源地不同的苜蓿形态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只能在苜蓿秋季某一特定时间收割后的再生过程中才能观察到,而在春季和初夏收割后却观察不到。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品种鉴定的一个必测指标,人们依据短日照条件下的休眠反应,将南方类型品种称为非秋眠的或非休眠的,而北方类型品种就称为秋眠性的或休眠的。

苜蓿品种可划分为九个休眠级别,九级分类系统为:极休眠(l)、休眠(2)、一般休眠(3)、半休眠(4、5、6)、一般不休眠(7)、不休眠(8)、极不休眠(9)。

休眠级为1的品种休眠性最强,表示其抗寒能力也最强。

相应的,秋眠级9的品种,无休眠性,冬季生长活跃,抗寒能力也是差。

苜蓿的秋眠级和其生产能力间存在对应的关系,秋眠级越低的品种,因其春季返青晚,收割后的再生速度也慢,产量水平要明显低于秋眠级高的品种。

因此,一定要根据苜蓿生产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秋眠级苜蓿品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在我国不同地区选择苜蓿品种的规律大致如下,内蒙古高原区、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以秋眠级l-3级的品种为主,黄淮海地区和黄土高原温暖半干旱区及东北地区南部和新疆南部,以秋眠级4-5级的品种为主;江淮地区应以秋眠级6-7级的品种为宜;长江以南以秋眠级7以上的品种为宜。

种苜蓿有的人第一步就错了!选好苜蓿品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种苜蓿有的人第一步就错了!选好苜蓿品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种苜蓿有的人第一步就错了!选好苜蓿品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选择适合适合苜蓿品种目前,世界上苜蓿品种很多,如我国的新疆大叶苜蓿,陇东苜蓿,敖汉苜蓿等,还有许多国外品种如: WL323、 CW400、WL232HQ等。

所以根据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有所不同,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抗旱、抗寒、丰产的品种可以获得优质高产的苜蓿。

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苜蓿品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苜蓿(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休眠级品种休眠级指的是不同苜蓿品种生长期的长短和越冬抗寒性的重要指标,我国将苜蓿品种分为9个休眠级:1级为极休眠级,2级为休眠级,3级为一般休眠级;4、5、6级为半休眠级; 7级为一般不休眠级,8级为不休眠级;9级为极不休眠级。

级数越小表示抗寒能力越强,级数越大表示抗寒能力越弱。

中国气候分布图我国休眠级品种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北北部、内蒙古及新疆北部等地区适宜种植以休眠级1~3级为主的品种;东北南部、新疆南部、黄淮海地区和黄土高原温暖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休眠级4~5级为主的品种;长江流域适宜种植休眠级6~7级的品种;长江以南适宜种植休眠级为7级以上的品种。

(2)选择抗盐碱性品种盐碱土地应选择具有抗盐碱性的苜蓿品种。

盐碱地(3)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选择产量高、品质好,茎秆较细、叶量丰富、叶色较深、抗倒伏的品种。

(4)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的同时,还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性。

抗病虫性良好的品种,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苜蓿产品出售的竞争力和饲用价值。

目前常用的国产苜蓿品种截至2016年年底,已有80个品种由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其中育成品种36个。

这些品种在我国苜蓿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耐寒品种:耐寒品种有龙牧801、龙牧803、龙牧806、草原1号、草原2号、草原3号、图牧1号、图牧2号、甘农1号、甘农2号、新牧1号、新牧2号、新牧3号、阿勒泰杂花苜蓿、北疆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河西苜蓿、蔚县苜蓿、敖汉苜蓿和肇东苜蓿,以及秋眠级1~3的国外品种,如驯鹿、巨人、阿尔冈金、苜蓿王和金皇后等。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美国进口苜蓿介绍与苜蓿评定标准进入中国的美国苜蓿主要是一级苜蓿和特级苜蓿,粗蛋白含量分别在19%和22%以上,NDF≤40%,ADF≤30%,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在150%和160%以上,产奶净能在1.45~1. 65MCAL/KgDM,完全满足高产奶牛TMR饲料中蛋白质(16%~17%)、NDF(33%~40%)和产奶净能(1.60MCAL/KgDM)的要求,可以通过直接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以提高精粗比和粗饲料的采食量,明显地提高了奶牛的反刍及瘤胃环境、产奶量、体况、繁殖能力和奶牛使用寿命,延长了奶牛产奶高峰期,减少了奶牛疾病和兽药投入,使中国奶业真正意义地享受到了优质粗饲料给集约化奶牛养殖带来的效益,这也是中国苜蓿产业没有做到的。

美国苜蓿数量多、质量好,品质稳定,运输方便,贮存时间长,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各大牧场得到一致好评。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草的成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

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

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

第一茬含苞期收割的苜蓿品质最好,随着苜蓿的生长叶的比例下降,茎也变得的粗而硬。

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

由于收割技术与设备的差异含叶率指的是叶和茎的比例,苜蓿干草在收割、晒干、加工过程中会有叶子掉落的损失。

叶子在苜蓿干草质量上绝对重要,因为苜蓿干草的总可消化营养份(TDN)的60%,粗蛋白的70%,维生素的90%存在叶子中。

一般苜蓿干草含叶率为60-70%,差的会只有10 - 15%。

一捆含叶率高的苜蓿干草可见的是明显叶子多,叶子都附着在梗上,而梗是柔软的。

相反地,含叶率低的草捆可明显看到草梗多。

最想看到苜蓿干草的颜色是像田里未成熟苜蓿的翠绿色。

这样的颜色表示晒干、加工得宜,没被雨淋过,没霉变,没发热(储存过程中);带有一股草香味,适口性好,胡萝卜素含量高,饲料价值高。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苜蓿评定与进口苜蓿介绍

美国进口苜蓿介绍与苜蓿评定标准进入中国的美国苜蓿主要是一级苜蓿和特级苜蓿,粗蛋白含量分别在19%和22%以上,NDF≤40%,ADF≤30%,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在150%和160%以上,产奶净能在1.45~1. 65MCAL/KgDM,完全满足高产奶牛TMR饲料中蛋白质(16%~17%)、NDF(33%~40%)和产奶净能(1.60MCAL/KgDM)的要求,可以通过直接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以提高精粗比和粗饲料的采食量,明显地提高了奶牛的反刍及瘤胃环境、产奶量、体况、繁殖能力和奶牛使用寿命,延长了奶牛产奶高峰期,减少了奶牛疾病和兽药投入,使中国奶业真正意义地享受到了优质粗饲料给集约化奶牛养殖带来的效益,这也是中国苜蓿产业没有做到的。

美国苜蓿数量多、质量好,品质稳定,运输方便,贮存时间长,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各大牧场得到一致好评。

影响苜蓿干草品质和动物饲养表现的因素,包括:(1)收割时,草的成熟度;(2)含叶率;(3)颜色;(4)异物;(5)风味。

苜蓿草的收割应在含苞期,也就是在茎的顶端有花苞,但没有紫色花瓣。

含苞期的苜蓿草通常是多叶的,而茎是细而柔软的。

第一茬含苞期收割的苜蓿品质最好,随着苜蓿的生长叶的比例下降,茎也变得的粗而硬。

低温和多云气候减缓成熟期,但却有助于品质的提高。

由于收割技术与设备的差异含叶率指的是叶和茎的比例,苜蓿干草在收割、晒干、加工过程中会有叶子掉落的损失。

叶子在苜蓿干草质量上绝对重要,因为苜蓿干草的总可消化营养份(TDN)的60%,粗蛋白的70%,维生素的90%存在叶子中。

一般苜蓿干草含叶率为60-70%,差的会只有10 - 15%。

一捆含叶率高的苜蓿干草可见的是明显叶子多,叶子都附着在梗上,而梗是柔软的。

相反地,含叶率低的草捆可明显看到草梗多。

最想看到苜蓿干草的颜色是像田里未成熟苜蓿的翠绿色。

这样的颜色表示晒干、加工得宜,没被雨淋过,没霉变,没发热(储存过程中);带有一股草香味,适口性好,胡萝卜素含量高,饲料价值高。

T_CAAA 001-2018 苜蓿 干草质量分级

T_CAAA 001-2018 苜蓿 干草质量分级

ICS 65.120B 25团体标准T/CAAA 001—2018苜蓿干草质量分级Alfalfa Hay Quality Grade2018-04-16发布 2018-04-16实施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T/CAAA 001-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畜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强、艾琳、张海南。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CAAA 001-2018苜蓿干草质量分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苜蓿干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以及质量分级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和进口苜蓿干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GB/T 6438 饲料粗灰分测定方法GB/T 208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NY/T 1459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NY/T 2129 饲草产品抽样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苜蓿干草alfalfa hay以苜蓿草为原料,经刈割干燥和打捆后形成的捆形产品。

3.2 杂类草 weeds干草中包含的除苜蓿以外的其它植物。

4 技术要求4.1感官要求苜蓿干草要求表面绿色或浅绿色,因日晒、雨淋或贮藏等原因导致干草表面发黄或失绿的,其内部应为绿色或浅绿色。

无异味或有干草芳香味。

无霉变。

茎叶保存比较完整。

4.2 理化指标苜蓿干草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苜蓿干草质量分级5 检测方法5.1 抽样按NY/T 2129的规定执行。

5.2 粗蛋白含量按GB/T6432的规定执行。

5.3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按GB/T20806的规定执行。

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产品形态

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产品形态

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和主要产品形态
一、苜蓿草饲料的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389中规定,我国饲用苜蓿草粉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以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

我国苜蓿草粉质量标准(%)
注:各项质量指标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三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二级饲料用苜蓿草粉为中等质量标准。

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美国是世界上苜蓿产品主要出口国,美国(AAFCO)苜蓿草粉质量标准如下:
美国苜蓿草粉的规格(%)
美国豆科、禾本科和豆科、禾本科混合干草质量标准(%)
注:CP粗蛋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DDM 可消化干物质88.9-0.779ADF;DM1干物质采食量=120÷NDF;RFV 相对饲喂价值=DDM×DM1÷11.29。

100RFV 标准干草含41%ADF和53%的NDF
二、草产品主要形态
为了提高饲养效益,改善适口性,节约饲料,便于运输等,国际上越来越多地采用饲料固形化的现代饲草料加工技术这一生产工艺,将苜蓿加工成粉状、块状和颗粒状等饲料,其中的颗粒饲料应用最多。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发的草产品有草粉、草颗粒、草块、草饼、草捆、叶块、叶粒和浓缩叶蛋白等。

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饲料与添加剂635紫花苜蓿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是畜禽喜食的上等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但全世界紫花苜蓿有600多个品种,不少种植者对紫花苜蓿品种缺乏了解,以至引种了不适合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全军覆没。

引进紫花苜蓿品种主要应考虑温度、降雨量和土壤三方面因素。

紫花苜蓿抗寒性即越冬能力的主要指标用休眠级数来表示,级数越小,抗寒性越强,级数越大,抗寒性越低。

北方要根椐紫花苜蓿的休眠级选择种植区域。

东北北部、内蒙古等地,适宜选择休眠级在1~3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东北南部适宜选择休眠级在4~5级的紫花苜蓿品种。

通过多年试验观察和生产实践,有以下十大品种适于北方选种。

1.亮苜5号是产于加拿大的一个对苜蓿主要病害具有高抗性的品种。

茎秆很细,叶深绿,76%以上为5~7个叶片。

根冠广深,花紫色,种子肾形,千粒重1.4克。

抗寒能力优异,休眠级数3~4级,在有雪覆盖的条件下,能耐受-50℃低温。

抗旱能力优异,能在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的地区良好生长。

再生性能良好,刈割后生长快,每年可刈割2~5次。

抗病性优秀,对褐斑病、黄萎病、细菌性枯萎病、疫霉、根腐病等有很强的抗性。

抗虫性优秀,对豆长管蚜和苜蓿蚜虫具有良好的抗性。

产草量高,全年可产鲜草6000~8000公斤亩,干草5~公斤亩。

营养价值高,草质柔嫩,叶量丰富,叶茎东港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孙海岩丹东市畜牧兽医局胡成波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王洗清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比超过50%,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4%以上。

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2.C W 300是从美国引进的高产优质品种,休眠级数为3级。

叶量丰富,茎秆细软,品质优良,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1.3%~25.7%,消化率达72%以上。

分蘖能力强,再生性好,持久性强,能持续高产3~5年。

全年可刈割3~4茬,干草产量1500~2000公斤/亩。

具极强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若有积雪覆盖,在-40℃低温下可安全越冬。

宁夏南部山区紫花苜蓿新品种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宁夏南部山区紫花苜蓿新品种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1):20-23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项目(NXYLXK2017A01)。

作者简介:李奇铮(1982—),男,宁夏中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苜蓿新品种选育与栽培,E-mail:75960852@。

*通信作者:于钊,研究员,研究方向:草学。

收稿日期:2022-02-07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与分布的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之一,其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1]。

紫花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其根系发达,可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高产,优质,分布广,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

我国北方是苜蓿的主要栽培地区,然而,日益加剧的干旱严重威胁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构成[3]。

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苜蓿品种单一,以当地苜蓿品种为主,经长期自繁自种,退化严重,产草量低,品质差,严重制约宁夏南部山区苜蓿产业化发展与生态恢复[4]。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苜蓿生产中主栽品种缺乏的问题,课题组开展国内、外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的引进评价与筛选研究,筛选出适应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抗旱苜蓿品种,以期为宁夏南部山区乃至宁夏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宁夏南部山区紫花苜蓿新品种抗旱性评价与筛选李奇铮,于钊*,顾亚荣,何莉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为筛选出适应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苜蓿品种,选取21份国内外优质紫花苜蓿,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开展抗旱试验。

利用苜蓿综合耐旱评级标准,从苜蓿存活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分指数3个方面评价参试苜蓿品种的抗旱性。

结果表明,甘农6号、陇东苜蓿、敖汉苜蓿为强抗旱型品种,甘农4号、甘农8号、公农1号、勇士为较强抗旱型品种。

苜蓿种子在干旱复水后的存活率与幼苗第4天、第5天、第16天时的发芽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可初步表明苜蓿种子发芽所用时间越少,其后期的抗旱性表现越差;发芽所用时间越长,其后期抗旱性表现越好。

苜蓿草品种介绍

苜蓿草品种介绍

苜蓿草品种介绍苜蓿草品种介绍2012-8-28 来源:⽹络1、公农1号苜蓿品种特征特性半直⽴型,叶量⼤。

再⽣性较好,耐寒,⽣育期92天~110天,病⾍害少⽽轻,适应性⼴,产草量⾼。

每公顷产⼲草12000千克~15000千克,种⼦450千克。

适应地区东北和华北各省、区适宜种植。

2、沧州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植株斜⽣型,主根明显,侧根发达,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花冠浅紫⾊,荚果螺旋形,种⼦肾形,千粒重1.71克~2.01克。

在当地⽣育期107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在⾃然条件下收两茬草⼀茬种⼦,每公顷产⼲草15500千克~16850千克,种⼦225千克~285千克。

该品种适应性⼴,寿命长,耐热,较耐盐碱。

适应地区适宜在河北东南部、⼭东、河南、⼭西部分地区栽培。

3、公农2号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株型为半直⽴,分枝多。

根系发达,主根⽐公农1号苜蓿粗,侧根少。

耐寒性强,病⾍害少,⽣育期100天左右。

每公顷产⼲草45000千克~67500千克。

适应地区和公农1号⼤致相同。

4、⽢农3号紫花苜蓿品种特征特性株型紧凑直⽴,茎枝多,⾼度整齐,叶⽚中等⼤⼩,叶⾊浓绿,花紫⾊,荚果螺旋状,种⼦肾形。

千粒重2.2克。

春季返青早,初期⽣长快,在灌溉条件下产草量⾼。

每公顷产⼲草12000千克~15000千克,为灌区丰产品种。

适应地区适应于西北内陆灌溉农业区和黄⼟⾼原区。

5、淮阴苜蓿品种特征特性茎直⽴,少数斜⽣,叶⽚较晋南苜蓿、关中苜蓿⼤,叶⾯积2.74公分,花深紫⾊,为极早熟品种,适应南⽅湿热环境条件,较关中苜蓿耐热、耐湿、耐酸。

在长江中下游夏季有⾼温伏旱的丘陵平原、较酸瘠的红黄壤、沿海含盐分较⾼的⼟地上,淮阴苜蓿⽐关中苜蓿、晋南苜蓿⽣长好。

表现为⽣长发育快,再⽣性好,⼲物质产量⾼,越夏率⾼。

为当前我国能良好适应长江流域环境条件的优良苜蓿地⽅品种。

每公顷鲜草产量45000千克~65000千克,种⼦300千克~450千克。

适应地区黄淮海平原及其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向南⽅其他省份推⼴的前景。

苜蓿草等级划分

苜蓿草等级划分

美国农业部(USDA)将苜蓿干草划分为四个等级:特级(Supreme),一级(Premium),二级(Good),三级(Fair/Utility)。

分级一方面是基于实验室检测数据,另一方面是基于买卖双方对苜蓿干草的主观评价,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杂草和发霉。

这只是指南,而非质量标准,买卖双方规定或者重新定义质量可以根据更多其他因素,如动物类型和个人偏好。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牧草质量概念的变化。

等级ADF NDF RFV TDN TDN(90%DM)CP特级﹤27﹤34﹥185﹥62﹥55.9﹥22一级27-2934-36170-18560.5-6254.5-55.920-22二级29-3236-40150-17058-6052.5-54.518-20三级32-3540-44130-15056-5850.5-52.516-18四级﹥35﹥44﹤100﹤56﹤50.5﹤16 RFV=[88.9-(.779×�F)] ×[(120/%NDF)/1.29]TDN=(82.38-[0.7515×ADF])TDN(90%DM)=TDN×0.9几个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是市场认可的,这些检测数据是有代表性的集合,能够用于预测动物日粮比例。

在美国,标准的干草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指标:ADF(acid detergent fiber):酸性洗涤纤维NDF(neutral detergent fiber):中性洗涤纤维NDFd(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可消化的中性洗涤纤维CP(crude protein):粗蛋白DM(dry matter):干物质TDN(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可消化的总养分RFV(relative feed value):相对饲喂价值DMI(dry matter intake):干物质采食量RFQ(relative forage quality):相对牧草质量可消化总养分(TDN)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是根据酸性或中性洗涤纤维计算,在市场中应用普遍。

苜蓿草的分类

苜蓿草的分类

苜蓿草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苜蓿草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

苜蓿草在农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作饲料和绿肥植物。

苜蓿草种类繁多,按照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针对苜蓿草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形态特征分类1. 三叶草苜蓿:叶片长椭圆形,有三片小叶组成,与四叶草苜蓿相比,三叶草苜蓿的小叶形状更加突出,叶片颜色为深绿色。

2. 四叶草苜蓿:叶片为长方形,呈四片小叶组成,叶片颜色为浅绿色。

四叶草苜蓿与三叶草苜蓿相比,生长速度更快,草丛更加茂盛。

3. 红花苜蓿:花朵为红色或紫色,是一种观赏性较强的苜蓿草。

叶片呈椭圆形,颜色为深绿色。

4. 白花苜蓿:花朵为白色,与红花苜蓿相比,白花苜蓿的花朵颜色更加清新淡雅。

叶片呈披针形,颜色为深绿色。

二、按照生长习性分类1. 北方苜蓿:适应寒冷气候,耐寒性较强,生长期短,草丛矮小紧密。

2. 南方苜蓿:适应温暖气候,生长期长,草丛繁茂,耐旱性较强。

3. 广义苜蓿:适应多种气候条件,生长期适中,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三、按照用途分类1. 饲料苜蓿:生长期快,产量高,富含蛋白质,是优质的饲料植物。

适合用于牧草地的种植。

2. 绿肥苜蓿:能够富集土壤氮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是优质的绿肥植物。

适合在农田轮作中种植。

3. 观赏苜蓿:花色艳丽,叶片翠绿,观赏性较强,适合用于庭院绿化。

苜蓿草种类繁多,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用途和原产地等方面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的苜蓿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有着独特的生长特点和用途,种植者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种植区域的苜蓿草品种,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苜蓿草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苜蓿草的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苜蓿草,又称紫花苜蓿、三叶草,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苜蓿草具有独特的根瘤共生特性,能够固定大量氮气,对土壤改良具有显著的作用。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研究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研究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研究林丽秀【摘要】紫花苜蓿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秋眠特性,同时耐高温能力较差.本文旨在对紫花苜蓿的秋眠性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做分析研究,为我国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选择了具有不同秋眠级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测定其在高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经分析发现,紫花苜蓿的秋眠级与耐热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紫花苜蓿;秋眠级;耐热性【作者】林丽秀【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系,湖南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51.71 引言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半干旱气候,对高温气候比较敏感,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

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之一。

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含有未知促生长因子UGF的特点,被誉为“牧草之王”[1]。

紫花苜蓿的秋眠性是紫花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指秋季在较高纬度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紫花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按照株高理论,将紫花苜蓿的秋眠性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1~3级为秋眠型,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非秋眠型。

研究发现,低秋眠级的品种抗寒性好,秋眠级越低,抗寒能力越强,冬季休眠时间越长[2]。

紫花苜蓿的耐热性较差,高温多雨地区很难种植成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苜蓿南方引种的主要限制因素。

随着紫花苜蓿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选择适宜南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苜蓿的秋眠性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研究也是近年来南方引种试验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对紫花苜蓿秋眠性与耐热性的关系做研究分析,并为紫花苜蓿在南方地区引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苜蓿简介

苜蓿简介

第二年及以后的紫花苜蓿,除了分枝 期第一次防病用药外,在每次刈割后第 10天,用80%A式多菌灵1000倍+20% 井冈蜡芽孢菌1000倍喷雾(打药机每罐 1000公斤加药A式多菌灵1000克、井冈 蜡芽孢菌1000ml,喷30亩地)。以达到 既防治各种真菌病害,又提高苜蓿产量 与品质。

紫花苜蓿适应在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种植,
不适应强酸、强碱性土壤,最适土壤pH值 为7~8,土壤含可溶性盐在0.3%以下就能 生长。 在海拔2700米以下,无霜期100天以上,全 年≥10℃积温1700℃以上,年平均气温4℃ 以上的地区都是紫花苜蓿宜植区。 紫花苜蓿属于强光作用植物,刚开展的叶 片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大量每小时每平方米 为70毫克;叶片的淀粉含量昼夜变幅大, 干重从上午的8%增加至日落时的20%,其 后含量急剧下降。
6、苜蓿能防止出血∶一切出血症候, 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 宫出血、肛门出血,由苜蓿来作为预防 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 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苜蓿的病虫害防治
在紫花苜蓿分枝期亩用80%A式 多菌灵1000倍(打药机每罐1000 公斤加药1000克喷30亩地),均 匀喷雾,有效防治各种真菌病害 如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的发生。
4.播种期。根据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 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春播苜 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 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 秋播。在我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 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5.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 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2.5厘 米。

苜蓿采购(入库)质量标准

苜蓿采购(入库)质量标准

苜蓿采购(入库)质量标准文章来源:haosiliao。

net作者:更新时间:2013—06-281 目的:本标准从牧场经营的实际出发,结合饲养经验和苜蓿草的生产特点制定。

为采购渠道的寻找和苜蓿草进货质量的检验判定提供依据。

2 说明:其中的内容可以作为合同的附属内容.采购部在采购时可以高于企业标准的要求,但不得低于企业标准。

3 苜蓿草分级标准注:名词解释A、霉变率:该批次苜蓿草中发霉变质草所占比例(指所有草发生霉变的概率)。

B、不可食杂草率:该批次苜蓿草中奶牛不愿吃的草的含量及对奶牛可能造成伤害和致死的草类。

C、水分:指在风干基础上苜蓿草中所含的水分,不包括饲草表面所带水分。

D、异物发现率(塑料铁丝等):指对牛存在安全隐患的非草类异物。

4 检验4.1 感官检验:同一天同一个供应商到场所有苜蓿草为一个批次进行检测,由化验室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对该批次苜蓿草进行感官检验.4.1.1 苜蓿草颜色、霉变率、不可食杂草率、苜蓿草占比概率检测方法:4。

1.1。

1 采用重量检测法:以最小包装为单位按照0.2%的比例随机取样,小于等于1000捆的按两捆抽取.将所抽样品整体称重后,全部打开观察,从中挑出苜蓿草、霉变草、不可食杂草,然后将苜蓿草再按四种颜色(绿色、黄绿色、枯黄色、褐色)分开,分别称重。

4.1。

1。

2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公司需要无霉变的绿色的苜蓿草和可食用的其他草.4.1.1。

3 计算公式:苜蓿草颜色占比=某种颜色苜蓿草W/全部颜色苜蓿草W霉变草率=所有霉变草W/全部草W不可食杂草=不可食杂草W/全部草W苜蓿草率=苜蓿草W/全部草W4。

1。

2 其他指标:对于“水分”拒收指标项可以一并观察,如果出现苜蓿草浇水、浇雨或受潮以及内部夹雪、受潮的情况则按拒收处理。

4.1。

3 异物发现率异物发现率=抽查发现异物的苜蓿草捆数量/抽查苜蓿草总捆数×100%4.1。

4 检验结束后填写感官检验报告单,质检员和库管需签字确认。

美国农业部关于苜蓿草质量的分级指南

美国农业部关于苜蓿草质量的分级指南
优质级:早熟,早盛开,较好的细茎及额外的叶茂。象征着高营养含量。此类干草色泽泛绿无损伤。
good:Early to average maturity, early to mid-bloom, leafy, fine to medium stemmed, free of damage other than slight discolo ration.
宠物一旦吃习惯这种牧草,再要更换其他品种的牧草个别小动物可能会产生拒食其他牧草的情况,所以尽量要搭配其他牧草喂食。开封后注意把袋口扎紧,避免存放在高温、强光及潮湿地方。
重要说明:但是因为苜蓿草会因时间、气候、刈制时期不同而质量养分存在少许差异,懂的人都知道的。不同批次存在颜色、状态、养分等的微小差异,这个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跟您保证,我们的草一定是业内最优质的草!最棒的美国大餐!
中性洗涤纤维(%)
总可消化养分(%)
相对饲料值
最高级
>22
<27
<34
>62
>185
优质级
20-22
27-29
34-36
60.5-62
170-185
良好级
18-20
29-32
36-40
58-60
150-170
尚可级
16-18
32-35
40-44
56-58
130-150
经济级
<16
>35
>44
<56
<130
尚可级:晚熟,中期到晚期盛开,中等以下的叶茂,较为粗糙的茎。此类干草会有小量的损失。
utility:Hay in very late maturity, mature seed pods, coarse stemmed. Includes hay with excessive damage and heavy weed content or mold. Defects will be identified in market reports when using this category.

苜蓿草

苜蓿草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
lium pere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
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建植混播草地,保证牧草四季供给。
种草只能作为补充,养羊主要还是得靠农作物秸秆。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种了可以拿来喂种公羊,其他的羊喂不起。黑麦草搭配墨西哥玉米草可以做到土地全年利用,非常不错。
苜蓿草:
苜蓿草又名幸运草、四叶草,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在十万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机会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的幸运象征。后有一些歌曲和小说也取名为幸运草或者四叶草。
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禾本科(Poaceae)黑麦草属植物,约10种,包括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饲草和草场禾草及一些有毒杂草。黑麦草高约0.3~1公尺(1~3呎),叶坚韧、深绿色。小穗长在「之」字形花轴上。多年生黑麦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麦草萌芽早,为牧场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毒麦常为有毒真菌侵染,其种子还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对於草场动物十分危险。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1677年英国首先栽种。株高70~10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茎秆丛生,质地较软。叶在芽中呈折叠状,叶鞘光滑,叶耳细小,叶舌短而不明显。穗状花序,小穗含小花6~11朵,无外颖。无芒,内稃与外稃等长。种子千粒重1.5~2.0克(图1)。多花黑麦草在13世纪前栽培于意大利北部,故又称意大利黑麦草。植株较粗壮,叶较阔而长,在芽中成卷曲状,叶耳大而明显,小穗含小花较多,有芒。[

苜蓿的营养成分分级标准

苜蓿的营养成分分级标准

苜蓿的营养成分分级标准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常见的豆科植物,也是广泛种植的饲料植物之一。

其营养成分丰富,可以提供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下面将对苜蓿的营养成分分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碳水化合物类苜蓿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含量较高。

根据苜蓿的生长期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会有所变化。

苜蓿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可溶性糖类。

1.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消化作用。

苜蓿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提供对人体肠道健康有益的纤维素。

2.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种天然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苜蓿中的木质素含量较高,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3.可溶性糖类:苜蓿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

这些可溶性糖类可以提供能量,并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

二、蛋白质类苜蓿是一种高蛋白质的植物,其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植物更高。

苜蓿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苜蓿中的蛋白质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2.优质蛋白质:苜蓿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其生物学价值较高,可以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三、维生素类苜蓿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等。

1.维生素A:苜蓿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以通过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转化为维生素A,有益于眼睛和皮肤健康。

2.维生素C:苜蓿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3.维生素K:苜蓿中富含维生素K,能促进血液凝固、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

四、矿物质类苜蓿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包括钙、铁、锌、铜、镁等。

1.钙:苜蓿中的钙含量较高,可以帮助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2.铁:苜蓿中的铁含量适中,有助于合成红血球,维持血液正常运输氧气的能力。

3.锌:苜蓿中的锌含量较高,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促进伤口愈合。

优质牧草:非洲狗尾草、圆叶决明、黄花苜蓿、白山叶

优质牧草:非洲狗尾草、圆叶决明、黄花苜蓿、白山叶

优质牧草:非洲狗尾草、圆叶决明、黄花苜蓿、白山叶优质牧草:非洲狗尾草、圆叶决明、黄花苜蓿、白山叶非洲狗尾草(setaria anceps Stapf.)原产于热带非洲,从南非向北,东至肯尼亚,西至塞内加尔都有分布。

澳大利亚从肯尼亚引入,现有三个栽培品种,即卡松古鲁(Dazungula)狗尾草,纳罗克(Narok)狗尾草和南迪(Nandi)狗尾草。

我国从澳大利亚引入,在闽北生长良好。

(一)植物学特征非洲狗尾草系禾本科狗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丛生,多分蘖,须根发达,茎直立。

株高150厘米左右,有14-15个节。

茎叶光滑,基部略呈扁圆型。

叶长20-40厘米,宽0.8-1.5厘米。

圆锥花序紧密,呈园柱状,穗长10-25厘米,小穗长3.5厘米。

种子小,千粒重0.53-0.75克。

(二)生物学特性非洲狗尾草喜温暖,耐高温干旱。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夏季高温季节仍能保持青绿。

冬季-5--8℃根部可以越冬。

对土壤适应性强,耐酸性强,在pH值4.5的红壤中可以正常生长。

也可经受短时间洪水淹没或浸泡,耐火烧和重牧。

耐旱性比宽叶雀稗略差,以肥沃湿润土壤生长最好。

与大翼豆、柱花草、紫花苜蓿等混播效果良好,可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

(三)栽培技术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2℃-15℃时即可播种。

播前先用克无踪除去杂草,精细整地,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磷肥15公斤做基肥。

条播或撒播。

条播行距30-35厘米,深度1-2厘米,每亩播种量0.5公斤。

播后盖种、压种。

苗期注意中耕除草。

每次刈割后适当追施氮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以促进其再生。

播后70-80天可形成草层;在60-70天就可第一次收割,割后分蘖加快,每株可达60-70个。

也可采用分株栽培。

分株栽培选用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连根挖起,分株种植,行株距40×40厘米,植深8-10厘米,栽后浇定根水。

植后10天即返青生长。

也可与大翼豆、柱花草、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混播,建成优质人工放牧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农业部(USDA)将苜蓿干草划分为四个等级:特级(Supreme),一级(Premium),二级(Good),三级(Fair/Utility)。

分级一方面是基于实验室检测数据,另一方面是基于买卖双方对苜蓿干草的主观评价,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杂草和发霉。

这只是指南,而非质量标准,买卖双方规定或者重新定义质量可以根据更多其他因素,如动物类型和个人偏好。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牧草质量概念的变化。

等级ADF NDF RFV TDN TDN(90%DM)CP
特级﹤27﹤34﹥185﹥62﹥55.9﹥22
一级27-2934-36170-18560.5-6254.5-55.920-22
二级29-3236-40150-17058-6052.5-54.518-20
三级32-3540-44130-15056-5850.5-52.516-18
四级﹥35﹥44﹤100﹤56﹤50.5﹤16 RFV=[88.9-(.779×�F)] ×[(120/%NDF)/1.29]
TDN=(82.38-[0.7515×ADF])
TDN(90%DM)=TDN×0.9
几个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是市场认可的,这些检测数据是有代表性的集合,能够用于预测动物日粮比例。

在美国,标准的干草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指标:
ADF(acid detergent fiber):酸性洗涤纤维
NDF(neutral detergent fiber):中性洗涤纤维
NDFd(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可消化的中性洗涤纤维
CP(crude protein):粗蛋白
DM(dry matter):干物质
TDN(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可消化的总养分
RFV(relative feed value):相对饲喂价值
DMI(dry matter intake):干物质采食量
RFQ(relative forage quality):相对牧草质量
可消化总养分(TDN)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是根据酸性或中性洗
涤纤维计算,在市场中应用普遍。

可消化总养分(TDN)通常在加州使用,与酸性洗涤纤维相关。

相对饲喂价值(RFV)与酸性和中性纤维都有函数关系,其他指标,如ME(metabolizeble energy代谢能),NE1(net energy of lactation哺乳净能量),RFQ,同样可以计算。

苜蓿干草质量的物理描述:
特级:非常早熟性,初花期,茎柔软,优质,叶量丰富。

数据因子表明了非常高的养分含量,干草颜色非常好,无损伤。

一级:早熟性,叶量大,茎优质,数据因子表明养分含量高。

干草绿色,无损伤。

二级:比较早熟,有叶,茎优质到中等,无损伤,污点很少。

三级:晚熟,叶量中等到少,茎较粗糙。

干草有轻度损伤
四级:干草非常晚熟,茎粗糙。

这个级别干草由于过度损伤已经大打折扣,有杂草和霉变。

如果饲喂这个级别的干草,污物部分应在市场报告中得到体现。

尽管在苜蓿市场上用于标识质量的两种方法,表明上会出现差别,对于衡量纤维含量他们通常是十分相似的。

纤维基础的市场评价体系的存在,使得苜蓿干草通用等级相似,ADF和NDF在纯苜蓿干草中有很高的相关性。

在加州市场,ADF改变一个单位,干草平均价格变化7美元。

苜蓿干草市场中,粗蛋白这个指标很少被应用。

近些年,乳品营养学家利用:终结方程式:预测苜蓿干草质量,这个方程式包括:NDF,NDFd,CP,和几个其他测定指标。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放弃了ADF-NDF方程式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