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需要。
1-1-2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财政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 国家形态的更迭,财政也在不断的发生变 化,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 形态,都有与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国家形 态相适应的财政。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 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四.继承和发展 国际税收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本课程以财政学基本理论为核心,重点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几方面的基本理论。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家族的收支没有严格划分; (2)国家财政以直接剥削奴隶劳动的收入为主; (3)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实物 的形式。
1-1-3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收入
支出
财政分配
十二 财政平衡
考查


学时分配 2 2 4 4 2 2 2 4 2 2 2 2 2 32
课程简介
五、考试安排
本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作业占20
%,考勤成绩占10%。
课程简介
六、使用教材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章 导论
本 章 教学内容
结束放映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的特点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它 始终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 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财政正在经历一系列重大 变化和发展,财政体制必须相应地由原来的计划型模式即生产型财政,
转到市场型模式即公共财政上来。如果财政不能成为公共财政,市场经 济体制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应不断健全满足经济 社会发展公共需要的体制机制,发挥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私有制国家财政的特点(见表1-1) 如表1-1所示,财政收支的内容和范围、收支的形式及管理都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奴隶社会,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商品货币经济很不发达,财政收支的形式主 要以实物、力役为主,财政管理很不完善,国王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 支混在一起,界限不清。进入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随 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已经在逐渐发展,封建社会财政的主要 特点表现为,财政收入中税收与地租逐渐分开;财政收支由主要是劳役、 实物,转为日益增多的货币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王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
现出财政分配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因此,财政是政府可以直接用来调控 经济的有力手段和物质力量。 (3)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

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

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经历从简单至复杂并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但何为财政又生于何时?所谓财政是国家为了行使职能的需要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的分配关系。

根据教材所写,财政一词于13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款项等,16世纪传入法国意为公共收入,17世纪演变为国家理财传入欧洲,英译finance。

并于19世纪相继传入日本、中国。

但根据网络数据,我国财政产生于夏代甚至更早。

理由是:国家产生于夏代,《史记》中有“自虞夏贡赋备矣”的记载。

既然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产生的分配关系,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或者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我们就便以此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天子及天朝官员都从事社会活动,他们的开支由社会上其他人提供,这只有在剩余产品产生后才有可能。

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力所生产的数量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数量时,天子及百官才能脱离生产,从事社会管理,否则,缴贡献赋税者就会饿死,统治者也失去了征敛的对象。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

没有剩余产品,任何强权政治都无济于事。

第二,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政治前提。

首先,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者说是经济现象,那么就需要一个可以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在出现后,自身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须分到一块国民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无法以产品换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唯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财政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第三,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

首先,人类社会需求分为私人与公共需求,公共需求由公共产品满足。

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与发展综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尽管形式和侧重点多样,但其基本模式差别不大,就是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来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财政运行体系。

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通常被称为公共财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改革以公共财政为取向,在公共财政框架初步搭建后,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改革与发展过程。

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背景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而正式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财政改革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1982年,关于“大财政,小银行”和“小财政,大银行”的问题曾经进行过激励的争论;1983年,提出财政要不要转型即财政要不要退出再生产领域的问题。

90年代初期,有人提出要调整财政的范围,并逐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对于改革的模式问题却一直争论不休,这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公共财政问题。

关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必要性,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深化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和强调公共财政问题,主要是为了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具体讲,一是为了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二是为了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三是为了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相适应;四是为了与财政运行模式转变相适应。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环境变了,财政运行机制显然要按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模式去构建,即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

第三种观点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建立公共财政,就不仅仅是财政模式的变革问题,而且它反过来直接引起我国政府行为的变革,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性步骤,将大大地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

否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财政基本知识

财政基本知识


关于财政改革
• (3)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 性质,下设类、款、项、目四级科目。 • (4)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 同功能和政策目标,以综合反映政府职能 活动,支出的内容和方向。 • (5)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 性质和具体用途。下设类、款两级科目。
关于财政改革
• 6、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 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 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实质是财政管 理方式的改革。 • 坚持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 使用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 督乡镇财政收支,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
关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政策的分类 • 1、按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可分为扩张性财 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 2、按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可分为宏观财政 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 • 3、按财政政策的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期财政 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 • 4、按财政政策运用的主动性,可以分为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财政政策。
•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 的总和。 • 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财政活动 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
(五)、财政收入
• 2、财政收入的分类 • (1)、税收收入 (按税种设20款):是国家依据其政治 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主 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 性三大特征。 •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失 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其他保险 收入。 • (3)、非税收入。分设7款: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 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 •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通常指国债, 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国债具有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弥补财政赤 字、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6、转移性收入。

财政学

财政学

(三)特点⏹ 1.理论性强;2.政策性强;3.涉及面广。

⏹二、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分配及其所特有的分配规律。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概念(财政一般)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要点:(一)主体----国家;(二)目的-----保证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三)对象----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四)形式----实物、力役和价值形式;(五) 本质----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奴隶。

(2)国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对抗性的剥削关系。

(4)财政特点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

2.封建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私有经济。

(2)国家实质:是封建主阶级统治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4)财政特点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第二章__财政概述12节(1)

第二章__财政概述12节(1)

3、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
为实现其职能,国家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保 证,由于国家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政府的特殊地位完全可以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但有失公平、公正,容易损害微观利益主体的利 益,也不利于整个社会范围内效益的提高,我国 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的教训也充分说明这 一点),因此,凭借公共权力,通过财政参与社 会产品分配就成为国家筹集所需财力的必要手段。 可见,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满足国家实现 其职能对财力的需要。
1、财政的国家主导性(2)
另一方面,财政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体现出 明显的国家(政府)意图,是国家(政府)贯彻 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 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常 常通过财政分配活动体现出来,财政活动及由此 确定的分配关系是国家贯彻其政治、经济、社会 发展政策非常重要、不可替代、切实可行的重要 手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基于财政的不可替代的客 观功能;另一方面基于国家主动选择、是国家主 导性的体现。
1、财政的国家主导性(1)
财政严格来讲就是国家财政,财政分 配的主导是国家,有两重涵义: 一方面,在财政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 中,参与主体多元化,但财政收支方式、 渠道、规模、管理均是由国家确定的,国 家处于主导地位,而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 的另一方(个人或企业)相对处于被动和 从属地位,有按照国家法律、规章、政策 等规定具体执行的义务;
③财政的公共性(2)
当阶级出现,国家产生后,国家就具 有了独家行使政治权力,保护国家安全、 保护公民免受他人暴力侵犯和维护社会稳 定的职能,与此同时,道路、桥梁、大型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公共工程项目是社会 成员出于个人利益所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 的,国家责无旁贷。 由于这些职能、工程是用于满足公共 需要,为满足这些需要提供财力保障的财 政活动就天然具有了公共性,使之与私人 财务区别开来。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财政现象,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人们总在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财政活动。

企业、公民要按国家税法的规定,把收入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向国家财政缴纳。

国家将把从社会得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大型基本建设中的电站,钢铁厂、煤矿、水利设施、公路、铁路、学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各种文化团体等等,也主要靠财政拨付经费,以维持其活动;社会的孤寡老人、受灾地区的居民等,需要财政拨款的救助;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在某种程度上也享受着政府的财政补贴,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这一切,都是人们参与财政活动和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参与大量的财政活动,也不断地在接受一些财政方面的信息。

人们通过电视、广播、书报等各种传媒了解到我国的财政状况,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国家预算的制定,税收改革,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等,人们出于各自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地关心着财政状况,搜集着财政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人们与财政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各种财政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分配活动与原体制下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转变财政的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如何改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或通货紧缩的时期,财政应采取哪些对策,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后,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会产生哪些效应;我国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国债的发行受哪些因素制约,每一年国家发行国债的限度是多少;在我国存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弥补,而其手段对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一般工作者,乃至每一个普通公民都是息息相关的,如企业的经营活动若要顺利进行,必须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了解市场,必须熟知国家的各种税法和各项财政法规与规章等。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导论一、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财政活动是财政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财政也就是理财的政治,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①古典财政学阶段:以《国富论》发表为标志。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大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阿道夫瓦格纳是古典财政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财政学的创建者。

②现代财政学阶段: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重要标志③当代财政学阶段:以约瑟夫《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表为标志。

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一个立场,就是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问题。

两个“度”,指的是集中度和集权度。

三大职能,指的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分别是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分别是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

六点原则。

三、如何学习财政学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②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合理成分③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的实际问题④密切关注财政理论研究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①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也是首要条件。

②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财政类型的演化①自然经济下的家计财政②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财政③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二、财政的基本含义内涵: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公共财政的内涵: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互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

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

②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强制性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

导论⏹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经济运行所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考察,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财政或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财用”、“出入”、“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财”等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财政的思想。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

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 ,三个显著特点:⏹1)是国家财政依靠国王和诸侯以及官吏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通过直接剥削奴隶劳动取得收入为主。

⏹2)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形式。

⏹3)是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不分,财政管理很不完善,财政收支也很不稳定。

2、封建制国家财政,其特点:⏹1)是税收逐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2)是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形式为主逐步向货币形式为主转化。

⏹3)是财政管理日渐完善。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主要是:⏹1)收入少,劳动者负担相对减轻。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护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等公共消费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

⏹3)经常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4)财政管理法制化、计划化。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是:⏹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由“夜警国家”变成“全能的统治者”,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加强,财政收支规模日趋扩大,既表现在财政收支的绝对额的增长和支出范围的扩大,也表现在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扩大。

2.财政学 -概论

2.财政学 -概论

思考:


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外部效应的 行为? 你身边是否哪些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哪些行为具有负外部效应?
(3)不完全信息
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对称 (4)垄断的存在
自然垄断:某一行业在生产上具有规模报酬递增 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无谓竞争而引起的经济资 源的浪费,在某一地区只需要有一家企业进行独家经 营的垄断局面,竞争会造成低效率。
财政与金融
第一章 财政总论
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的概念及本质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职能(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 职能、稳定和发展职能)

第一节 财政学的对象
一、学科地位:
经济科学中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财政学:研究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即研 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
二、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学:研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规律性科学。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2.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874.16亿,民生支出占2/3。 民生支出即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 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
的支出。
‘最基本的民生事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项。
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 资源配臵、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财富。 资源配臵——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 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有效合理利用。 最优资源配臵——通过对资源配臵的活动,达 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两种资源配臵的基本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 市场经济模式(见下一张幻灯片)
(二)财政概念是财政本质和财政现象的统一 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现象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 收支活动。

第二章财政的产生与财政学的发展-课件

第二章财政的产生与财政学的发展-课件
• ① 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财政收入结构的 变化
• ② 财政支出必须根据国民经济结构良性发展的 要求分配资金
• 2009年中国累计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在20%左 右,国际警戒线60%
• 2008年中国财政赤字1100亿元,2009年为 7397亿元,2010年为6495亿元,2011年拟安 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
• (1)“量入为出”与“量出为 入”思想
• (2)轻税思想 • (3)官营专卖思想 • (4)开源节流思想
(1)“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
• 夏商周三代:量入为出,多有结余 • 春秋战国:量出为入,横征暴敛 • 唐代陆贽:“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
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 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 量入为出,虽遇灾难,下无困穷。理化既衰, 则乃反是,量出为入,不恤所无。” • 唐代杨炎:“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 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 3、“国家”财政是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 工具
• 社会财富的绝大多数掌握在国家手中。
• 国家通过财政控制社会总需求,通过增减 财政的基本建设投资量,加快或减缓经济 的发展速度,以财政平衡求得宏观经济总 量的平衡。
• (三)公共财政——市场经济
•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或服务的经济活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 收支模式。(p33)
复式预算
• 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 一种预算形式。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 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

正常预算
• 美国联邦预算

非正常预算

一般会计预算
• 日本中央预算 特别会计预算

第一章 财政概论

第一章  财政概论


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 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五)市场不完全 还有许多物品市场也无法提供或无法充 分提供。此时则存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如在保险方面,很多重要的风险保险及 由政府行为引起的风险的保险(如失业 会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市场不 能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财政配置职能的依据是资源配置上的市 场失灵。

其主要是: ①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 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 品。

②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③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 ④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 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

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 有效地提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 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 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 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 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 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 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当出现外部效应时也要求政府干预,以 实现对经济主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 的内在化。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 在规模经济显著(规模递增和成本递减) 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此即自然 垄断。

英:道尔顿,1922,《财政学》“财政一 词即为货币事物及其管理”

凯恩斯,1929-1933,《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 是关于公共部门经济的科学”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词源与起源在西方,财政一词源于拉丁文Finis,原指结算支付款项,在16世纪,德国文献中采纳“Finanz”,意为对欺诈等行为的裁定与罚款,到18世纪曾狭义地指国家收入。

后来西欧各国使用的英文finance一词,因其原意泛指一切财务,为了加以区别,一样对国家的货币收支惯用publicfinance(公共财务)。

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并借用汉语的“财”、“政”二字,译作财政。

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度支”、“国用”、“岁计”、“国计”。

“度支”、“国用”指国家的费用开支;“岁计”指国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运算;“国计”指国家财政。

“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国官方采纳财政一词之始。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在国家产生往常,原始公社的后期差不多存在着从有限的剩余产品中分出一部分,用来满足公社共同需要的经济现象,但这只是将公社内部集体成员的劳动成果,通过分配用于公社内部的共同需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

国家产生以后,为了坚持它的存在并实现其职能,通过产品分配和再分配使其把握必要数量的社会产品,用于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独立的财政分配,产生了财政。

也确实是说,国家的产生使财政分配从一样的经济分配(社会分配)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经济范畴。

但财政的存在和进展又必须以劳动者能够为国家提供剩余产品为条件,并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进展。

在中国,对财政的起源还有不同的认识,如一些学者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国家产生之后,财政分配活动才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中国自先秦至鸦片战争前的典籍及历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关于治理国家财政的原则和理论,归纳起来要紧有以下几种:量入制出与量出制入思想量入制出的财政思想是在先秦时期提出和形成,并成为其后历代所遵循的理财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1、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财政产生的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人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东西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数量时,天子及百官脱离生产专门从事社会管理才有可能。

没有剩余产品,任何强权政治都无济于事。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过着原始群的生活。

单独的个人无法独自获得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更难以严峻的自然灾害,迫使其以群体的方式与自然斗争。

人们在一个氏族内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平均分配产品。

公共事务由氏族机构管理,在机构中担任组织者的人既是领导者,又是劳动者,服务全体成员。

由于生产力限制,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生产活动,无剩余产品参与分配,所以原始社会下没有独立的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使得商品生产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增多,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政治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由于剩余产品(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满足生存需要外出现剩余)的增多,各个家庭逐渐脱离了氏族而成为独立的家庭单位,私有制产生。

处于优势地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日益脱离生产,利用其职权霸占共有土地。

掠夺公共财产,占有战利品和交换的产品,逐渐成为靠剥夺他人为生的氏族贵族和奴隶主;在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氏族之间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战争,战争中的俘虏因为自身要消耗大量的物品,而不创造任何剩余产品,便会被杀掉。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俘虏被保留下来,为奴隶主们创造剩余产品,这便形成了奴隶。

另外,由于氏族内部的演变、分化,终究有一部分人贫困至极,最后只有卖身为奴,而加入到奴隶的行列。

于是阶级产生,阶级斗争也随之发生。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实现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就需要掌握一种拥有暴力的统治工具,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

于是,昔日处理原始公社内部事务的氏族组织逐步地转变为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区别氏族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而构成这种公共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强制机关。

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持它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需要占有和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

由于国家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的物质需要就只能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把一部分社会产品据为已有。

这样,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就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财政分配。

综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以上我们介绍的财政产生的过程,强调了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财政,历来都是国家财政,这种观点在我国财政学研究领域中,影响最深,学术界通常将其称为“国家分配论”。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社会的财政基本目的是维持统治;国王个人收支与财政收支不分;国家财政以直接剥削奴隶劳动的收人为主。

奴隶制国家直接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这便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财政收支采取实物与劳役形式收入:王室土地收入(即国王强制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劳动创造的财富);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贡物收入包括诸侯与王公大臣的贡赋以及被征服的国家交纳的贡品;掠夺收入是在战争中掠夺其它国家和部族的财物。

)军赋收入(为保证战争和供养军队需要而征集的财物称军赋收入);捐税收入(这主要是对自由民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征收的捐税,如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关市之征等)。

这些收入主要被奴隶制国家用于军事开支、维护政权机构的支出,以及王室的享用、宗教和祭祀等方面的支出)。

支出:王室支出(吃穿住行享乐等生活性支出);祭祀支出(天地山川鬼神);军事支出(战争给养武器运输);俸禄支出;农业、水利等生产性支出。

2、封建社会的财政封建社会中,财政的基本动因依然是维持统治,国家的财政收入由官产收入为主转为税收为主,税收与地租逐渐分开,成为纯粹意义上的税收,财政关系与一般的经济分配关系逐渐分开;财政收支日益转变为货币形式(与实物形式并存):官产收入(即剥夺农奴收入)、诸侯贡赋、捐税田赋、专卖收入(即盐铁烟酒等)和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河流、海域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

封建制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维护其统治的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的享乐支出(建造宫殿、坟墓、游乐、赏赐等)以及封建文化、宗教活动等方面的支出);国王的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出现国债和国家预算。

3、资本主义社会的财政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是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所得税等);二是国家充分运用税收、公债、财政支出等手段干预经济;支出中出现了用于维持经济发展的支出。

收支形式完全采用价值形式。

4、我国的财政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财政特点是政府大包大揽,改革后,特别是98年后理论界主张构建的公共财政的框架。

小资料: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

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

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

“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

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

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

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

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

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三、财政概念随着对财政科学的不断探索,我国学术界经过长期的探讨与争鸣,已经形成了多种财政学派,在关于财政起源的问题、上,与“国家分配论”分歧较大的是“社会共同需要论”,这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一定范围内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性分配活动及其分配关系。

在原始社会中,原始部落范围内这种社会共同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相应地形成了社会集中性的财政分配活动及其分配关系。

这种观点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术界有更多的人逐渐接受了这种理论。

“价值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以价值形式进行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

“国家参与价值的分配,必然在社会的多个方面,首先是在各个阶级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分配关系,而这些分配关系——国家分配,价值所发生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现象的本质。

”“国家资金运动论”:认为财政是国家资金运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不论是国家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周转,都是国家资金的运动……都体现了国家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因此……社会主义财政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剩余产品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是剩余产品的分配。

“与一般分配过程不同,财政分配的对象不是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而是包含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这是财政分配的质的规定性,也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关系的本质特性。

”③在连续不断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c+v都属于补偿过程,它们的分配基本上是由各个生产单位实现的,因而不能设想可以使c、v脱离多个生产单位而由国家集中进行分配。

“共同需要论”:认为财政是社会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分配所发生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或剩余劳动之后,发生了社会共同需要而产生的。

它的实质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发生的分配关系。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特定的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

(①这种分配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以国家为主体,依靠国家权力,基本上采用无偿方式,以满足国家消费需要为目的,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国家“主体”特征。

只有出现了国家之后,才产生了财政的需要和财政范畴。

“国家分配论”的突出观点,一是强调以国家为出发点、为主体;二是强调把社会产品(c+v+m)作为财政分配的付象。

我们给财政的定义则是结合这几种观点:既强调国家在财政分配中的地位,又强调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

总结: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即国家分配。

财政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国家形态的更迭,财政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国家形态相适应的财政。

四、构成要素分析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1)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

有了国家,才有了财政。

(2)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动、支配地位收支安排,国家具有强制力。

(3)国家职能决定了财政分配范围。

2、财政分配的客体--剩余产品价值(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社会总产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国家满足其实现职能的公共需要的基本收入来源。

社会总产品首先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和企业里进行初次分配,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基础,只有企业能够生产和提供社会产品,所以在企业进行初次分配中,首先要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资料的耗费(相当于C的部分)和以工资形式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相当于V的部分),然后剩下的企业纯收入(盈利相当于M的部分),成为财政收入分配的主要对象。

所以(1)C:流动资金,财政一般不参与分配。

折旧资金(固定资金)是否参与财政分配有争议。

(2)V:可以成为财政收入、但量很小。

(个人所得税)(3)M: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主在形式如:流转税、所得税。

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看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尽管在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部分,但不能忽视个人收入V 部分对财政分配的意义,从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来看,财政收入中来自个人收入的部分会不断增长。

3、财政分配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1)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社会公共需要区别于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企业和单位)的个别需要,具有以下特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它是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的。

而满足个人需要的产品,其效用具有分割性。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它的边际成本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