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典利率理论
第三章利率理论-精品文档

1.3 利率的种类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主要应用于短期借贷 浮动利率主要用于长期融资
利率上浮 利率下浮
1.3 利率的种类
法定利率(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法定利率是由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制定的
1. 2.
对金融机构的再融资利率 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
市场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1.3 利率的作用
微观上
促进资金使用效率
影响家庭和个人投资决策
宏观上
促进资本积累—储蓄转化投资 调节信用规模—贷款利率,再融资利率
抑制通货膨胀—货币角度
调节经济结构 平衡国际收支—资本,经常项目
1.3 利率的度量
利息的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单利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产 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单利法计算公式如下: I = P ·r ·n S = P + I = P ·( 1 + r ·n )
现值和终值
系列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现金流的情 况,如分期等额付款、还款,发放养老金、支付工程款 等。经济学上将这种定额定期的支付称为“年金”。
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的计算:
设年金额为A,利率为r,期数为n 则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
2 n 1 S = A + A ( 1 + r ) + A ( 1 + r ) + + A ( 1 +利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 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复利计算公式为:
n S=P*(1+r)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比原 子弹更大”----爱因斯坦
古典利率理论2篇

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模型,用来解释利率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本文将对古典利率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篇:古典利率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主要关注利率的供求关系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调节而形成的,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在古典利率理论中,供给方主要由储户和银行组成。
储户将部分资金存入银行,而银行则通过向借款者提供贷款来获取利息收入。
需求方则由借款者组成,他们会通过贷款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
根据供求关系,当需求方的贷款需求增加时,利率会上升;反之,当需求方的贷款需求减少时,利率会下降。
古典利率理论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利率水平,而名义利率则是未经调整的利率水平。
根据古典利率理论,实际利率是由储户的风险厌恶程度、借款者的借贷需求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因素决定的。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实际利率会下降,反之亦然。
古典利率理论的实际应用有限,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政府的干预。
在现代经济中,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利率,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利率的形成和调节更为复杂,包括各种金融工具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都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尽管如此,古典利率理论依然对理解利率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一种经济学分析框架,帮助人们理解利率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古典利率理论为后续的金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篇: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供求驱动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利率的形成和调节。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来决定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利率的调整。
在古典利率理论中,供给方主要由储户和银行组成。
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而银行则通过向借款者提供贷款来获取利息收入。
需求方则由借款者组成,他们通过贷款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支付利息。
古典利率,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比较

古典理论、凯恩斯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的比较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经济学家围绕利息来源、性质等关于利息本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丰富的利率理论。
利率决定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学派时期、凯恩斯学派时期和可贷资金理论时期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现就此三大利率理论的特点和区别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
古典利率理论古典理论仅从实物因素考察利率的决定。
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利率由借贷资本供求所决定的实物利率理论已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利率为资本供求所决定,资本的供求又表现为储蓄和投资,基于支配和影响资本供给和需求因素的考虑,古典学派提出,利率应由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所决定,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从而建立了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
古典学派认为,利息是“等待”“延期消费”的补偿,利率越高,意味着补偿越大,人们越愿意延迟其消费,即增加储蓄。
因此他们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而对于投资,投资量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预期的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当投资回报率大于利率时投资才是可行的,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利率灵活变动,使得经济不会出现长期供求失衡,最终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马歇尔将利率、储蓄和投资三者结合起来,通过均衡的分析方法,得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均衡点的结论。
因此古典利率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单就实物因素而言,利率由投资和储蓄的均衡价格所决定。
凯恩斯理论利率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与投资等实物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但忽视了货币因素的影响。
凯恩斯基于对实际收入水平的考虑,他认为储蓄和投资并不能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牺牲流动性的报酬,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的供给完全由一国货币当局决定,货币的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
因而他认为,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是决定利率的两大因素。
而货币需求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概述•古典利率理论是最早的利率理论,始于18世纪。
•认为利率是资本的报酬。
•利率由资本供给和资本需求在均衡条件下决定。
其中:资本供给,主要来自于家庭储蓄资本需求,主要来自企业部门投资储蓄来源•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储蓄来源——家庭储蓄•当期储蓄=当期收入—当期消费•家庭需要作出储蓄的时间与数量的决定:当前和长期收入规模、储蓄目标、储蓄倾向•利率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替代效应:利率改变人们的消费偏好,牺牲当前消费换取当前储蓄•利率是对人们等待的支付储蓄来源——企业储蓄•企业以留存收益的形式储蓄。
•主要决定于:企业利润水平、公司利润分配政策。
•是企业内源融资的主要来源。
•利率会影响企业融资政策,因而会影响留存收益。
储蓄来源——政府储蓄•源于政府预算盈余。
•政府不是主动储蓄者。
•决定于国民收入分配规模、预算支出规模与进度。
•利率会影响政府债务成本,并进而影响盈余或赤字。
•总体上说,储蓄与利率正相关。
投资需求•企业是主要的投资主体。
总投资包括更新投资和净投资。
•更新投资主要受折旧政策影响。
(折旧资本)•净投资取决于:未来销售预期、技术变革、产业前景、融资成本等。
(新增资本)•净投资对资本的增加需求受利率影响。
企业家根据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与资本成本的比较决定净投资规模投资需求——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是使投资项目总成本等于未来预期净现金流(NCF)的现值之和相等的折现率。
•项目成本=资本成本与投资决策A15%B12% C10% D8%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与资本成本r = 10%C10%8%E7%5-9古典利率理论中的利率决定古典利率理论的贡献•古典利率理论揭示了推动利率变化的长期因素。
如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的储蓄倾向、受技术和产业变化影响的投资等。
古典利率理论的局限性•古典利率理论忽视了储蓄和投资之外影响利率的因素。
比如金融部门的货币创造与消灭。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决定储蓄供给的主要因素。
古典利率理论:投资学习教材PPT课件

3.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它已经是货币市场的 主要交易品种之一。 美国和日本都曾在不同阶段选取了可转让 大额存单,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突破口。 1973年,美联储准许所有大额CD不受“Q条 例”(美国在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之后开始 实施的对利率的管制条例,上世纪80年代才 得以逐步取消)的利率上限限制;日本在货币 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交易品种不丰富的情况下, 也是允许CD利率不受临时利率调整法限制, 使其迅速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为利 率市场化找到了最佳途径。 。
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长期的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指期限 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和股票等交易的市场。
四、按照交易后是否立即成交来划分
现货市场:指当天成交,当天或三天之
内进行交割的金融市场; 期货市场:指款项或证券的交割在约定 后的某一时间来进行的金融市场。
五、按融资方式来划分 直接融资市场:没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直 接融资的市场; 间接融资市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融 资的市场。 六、按照金融交易所涉及的地区范围来划分 地方性的金融市场; 全国性的金融市场; 区域性的金融市场; 国际性的金融市场。
票据市场
1. 票据交易的市场称票据市场。
2. 交易品种有二: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 3. 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称“真实票据”;无 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称“融通票据” 。 融通票据又可称为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它是在 当事人双方没有发生真实商业交易的情况下直接达 成协定后产生的,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另一 方则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发票人要在票据到期前 把款项交给付款人,以备付款人清偿之用 我国现行立法强调票据应有真实交易背景;发 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票据主要是融通票据。
利率理论

利率理论三种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是最早关注无风险利率决定的理论之一,它与18世纪和19世纪由数位英国经济学家提出,并由爱润·费雪(Irving Fisher)于20世纪初发展。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由两方面力量决定:①储蓄供给,主要来自家庭;②投资资本需求,主要来自商业部门。
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替代效应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报酬减少,就会导致储蓄减少;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
古典利率理论的投资需求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降低,投资的成本降低,投资增加;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减少投资。
古典古典利率理论的均衡利率凯恩斯利率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展了短期利率理论,即流动性偏好理论。
他认为利率是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对货币的总需求货币货币需求曲线有负斜率。
因为利率上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上升,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就增加。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均衡利率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
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利率论认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当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有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1)总投资;(2)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若以 表示借贷资金的总需求,以I 表示总投资,以△H 表示窖藏现金的增量,则 投资与利率里反方向变化,窖藏需求取决于窖藏成本。
人们因窖藏现金而丧失的利息收入构成窖藏成本.利息越高,窖藏需求就越少。
因此,借贷资金总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利率由借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又和总需求曲线 的均衡点决定。
()()()()()S i M i DH i I i H i +∆+=+∆()()()s S i M i D H i L =+∆+()()D I i H i L =+∆IS-LM模型对于上述借贷资金论,有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
利率的决定理论

利率的决定理论
第二章
第一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 第二节 可贷资金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利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古典利率理论
它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 济学家所认为的,利率为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 理论。主要理论基础是: 一、庞巴维克的时差偏好与迂回生产理论 二、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 三、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 四、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
一、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构成
利率是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影响借贷资金供求水平
的因素就是利率变动的原因。 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自储蓄,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 造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和窖藏货币两部分。 上述变量中,除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自行决定(属“外生变量”)外,其 他因素都要受利率的影响。如储蓄和商业银行的信用 创造都与利率同方向变动;而投资与窖藏则与利率成 反方向变动。因此,借贷资金的供给与利率成正函数 关系,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则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两 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
四、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
费雪:现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货币金融理论家。 基本观点:
(1)利息产生于现在物品与将来物品交换的贴水,它 是由主观因素(即社会公众对现在物品的时间偏好)和客 观因素(即可能的投资机会)。 (2)在选择投资机会时,企业家首先要考虑利率, 其次要考虑利润率。 (3)在货币与证券市场上,公众的时间偏好决定着 资本的供给,而企业家对投资机会的选择则决定着资 本的需求。利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时间偏好和企业家 对投资机会选择的一致。
i0
O I,S
三、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
维克塞尔:现代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创始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精讲:利率决定理论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精讲:利率决定理论三、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也称真实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主要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研究利率的决定。
古典学派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投资和储蓄都是利率的函数。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1)储蓄(S):利息是对推迟当前消费的一种补偿,因此储蓄(S)为利率(i)的递增函数。
(2)投资(I):利率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投资(I)为利率(i)的递减函数。
古典利率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因此,该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决定(影响)因素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外生变量。
货币需求(L)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其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记为L1(y),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记为L2(i)。
货币总需求L=L1(y)+ L2(i)。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原因:利率较低→债券价格较高→卖出债券获利(预期未来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持有货币,即货币需求增加;利率较高→债券价格较低→买入债券(预期未来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持有货币减少,即货币需求减少。
2、均衡的利率水平的决定均衡利率取决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交点。
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国民经济达到均衡,利率也是均衡的利率水平。
因此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纯货币分析”的框架。
(三)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古典利率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种综合。
1、观点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2、供求的决定(影响)因素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金额:DL=I+△MD 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SL=S+△Ms式中,DL为借贷资金的需求,SL为借贷资金的供给,△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应的改变量。
利率的形成与决定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图示如下:
资料:基准利率和贷款定价
违约及期限风险
价格领导模型: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加成部分(风险) 基准利率(无风险) =价格领导型银行对优质客户发放短期贷款的资金成 本+贷款经营管理成本+银行的预期利润
●货币政策和利率 例如:扩张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货币供﹥求 → 短期r↓ → I↑→ Y↑→ 货币需求↑→长期 r↑ ↘通货膨胀预期 → 长期 r↑
r= i - p ●通货膨胀预期和利率 ﹡预期通货膨胀 → 预期物价↑,纸币贬值 → 借方到期支付的本利和实际价值 ↓→ 借 贷资金需求↑
﹡预期通货膨胀 → 预期物价↑,纸币贬值 →储蓄↓ → 借贷资金供给↓ 预期通货膨胀,利率上升。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过程如图所示:
I’ I r2 r0 r1 I’ S O S’ I S S’
当S﹥I时,利率下降,当S﹤I时,利率上升 当S=I时,利率达到均衡水平 I不变,S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 S不变,I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上升
自动调节经济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P127
﹡利率由货币供求共同决定,货币需求量 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货币是一种特
投资者对于某一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强烈的 偏好,而通常情况下,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 的需求较少,因此其价格较低,利率较高。解释 了( 3 ):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却 无法解释(1)(2)。
﹡偏好利率结构理论(流动性贴水/溢价理论) (上述两种理论的结合) 长期债券的利率应等于两项之和: ( 1 )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债券利率的平 均值 (2)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
可贷资金理论的利率决定过程如图所示:
S
S M S
利率理论

利率理论三种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是最早关注无风险利率决定的理论之一,它与18世纪和19世纪由数位英国经济学家提出,并由爱润·费雪(Irving Fisher)于20世纪初发展。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由两方面力量决定:①储蓄供给,主要来自家庭;②投资资本需求,主要来自商业部门。
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替代效应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报酬减少,就会导致储蓄减少;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刺激人们增加储蓄。
古典利率理论的投资需求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降低,投资的成本降低,投资增加;相反,利率提高,则会减少投资。
古典古典利率理论的均衡利率凯恩斯利率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展了短期利率理论,即流动性偏好理论。
他认为利率是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对货币的总需求货币货币需求曲线有负斜率。
因为利率上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上升,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就增加。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均衡利率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
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利率论认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当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有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1)总投资;(2)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若以表示借贷资金的总需求,以I表示总投资,以△H表示窖藏现金的增量,则投资与利率里反方向变化,窖藏需求取决于窖藏成本。
人们因窖藏现金而丧失的利息收入构成窖藏成本.利息越高,窖藏需求就越少。
因此,借贷资金总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利率由借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又和总需求曲线的均衡点决定。
IS-LM模型对于上述借贷资金论,有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
借贷资金供求均衡时所决定的利率是不稳定的。
因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不可能同时达到均衡.I与S,△Ms与△Md 的差额恰好相等只是暂时和偶然的情况;上述借贷理论没有考虑收入水平,而收入对于决定利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影响。
金融学(006)第6章利率理论

(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 利率
市场利率与官定、公定利率是依据利率是否按 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自由变动的标准来划分的。 市场利率是指在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的供 求关系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大 多为中央银行确定的,由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的 利率。 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 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都程度不同地反映了非市 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二、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
(一)利率的表示方法
习惯上按照利息额计算的时间把利率划分为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是以年为单 位计算的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 日利率,是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 年利率:用﹪表示; 月利率:用‰表示; 日利率:用 0 000 表示。 三者之间的换算方法为:年利率/12=月利率, 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在民间计算利率时,也常用“厘”、“分” 表示。应加以区别。
流动性陷阱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可贷资金的需求除 了企业投资所需资金I之外,还有人们的手 持现金(窑藏现金)∆ MD;可贷资金的供 给除了储蓄S之外,还有手持现金(窑藏现 金)的启用和银行信用创造的增量货币 ∆MS。
如果以FS表示可贷资金的总供给,则 FS=S+∆MS;以FD表示对可贷资金的总需 求,则FD=I+∆MD。如图所示,如单纯考 虑I与S两因素,利率处在一特定水平;如 单纯考虑∆ MD和∆MS 两因素,则利率又 处在另一特定水平。而可贷资金的利率水 平是由可贷资金的总供给FS与总需求FD 决定的,即FS和FD相交的均衡点决定了 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状态下的市场利率。
i I Y i C AD Y
有关利率的各个理论总结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
认为:0<利率<平均利润率但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出现三种例外:(1)利率>平均利润率(2)利率=0(3)利率<02、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论所有的理论都强调资金供求状况和竞争对利率的影响。
主要有三种理论:(1)古典利率理论代表人物:庞巴维克、费雪、马歇尔等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主要观点: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率水平。
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储蓄取决于“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即定的条件下,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与利率的比较。
只有当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大于利率时,才能导致净投资。
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见图3-1)。
当S>I时,促使利率下降;反之,当S<I时,利率水平便上升。
当储蓄者所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所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此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储蓄=投资,即S(r)=I(r)。
特点:第一,古典利率理论是非货币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决定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储蓄与投资都是实物性的,因此利率为实物利率,或称自然利率。
第二,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
储蓄与投资的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而与收入无关。
利率的变动仅仅影响储蓄与投资,并促使二者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他变量。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主要观点:凯恩斯认为利率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利率与实质因素、节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不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而是由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变动是货币的供给和货币的需求变动的结果。
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变量,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
(3)新古典学派的借贷资金理论代表人物:20世纪30年代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13
LM曲线的推导
r rA
L2
LB LA
rB
B
0 YB
L’B
M= L1 + L2
2021/4/9
L’A L1
A
YA
Y
14
(续)只有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其交E 上的收入和利率才是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 平,因为这时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是均衡的。 任何偏离该E点的情况都会导致经济的自发调 节,从理论上讲,将产生向E点逼近的压力, 促使利率和收入在相互决定的过程中达到均衡。
2、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均衡利率,但这时并 不一定能保证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利率无法保持稳定,理论仍不完善。
2021/4/9
9
r ΔMd1 ΔMd0
ΔMs
I
S1 Fd
Fs
`
S0
E
0
2021/4/9
M
10
四、IS-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 论
倡导者:希克斯,汉森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决定的。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却是一个非常缓慢 的过程。换句话说,平均利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3、由于利率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 果,因而使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偶然性。
2021/4/9
18
六、影响利率波动的其他因素
经济因素: 1、经济运行周期 2、通货膨胀率及预期通货膨胀率 3、借贷风险 4、国际利率水平 政策因素:
2021/4/9
3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倡导者:凯恩斯
基本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 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主要内容: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央行决定,无利 率弹性;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 流动性偏好(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是收 入的正比例函数,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是利率的反比例函数。)。利率取决于货币供 给量与流动性偏好的均衡水平。
货币银行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利率理论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对利率的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利率由资本供求关系决定的思想已广为接受。
但究资本的供求和需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还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
19世纪八九十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人对决定资本供给、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资本供给来源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源于投资,从而建立了利率由储蓄、投资共同决定的理论。
因为该理论严格秉承古典学派重视实物因素的传统,从而被称为“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取决于边际储蓄曲线与边际投资曲线的均衡点。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投资流量随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即利率提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
投资额利率成反相关关系。
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储蓄流量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即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大;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
储蓄额与利率成正相关关系。
古典的利率理论可以用图2-5来表示。
●Ⅱ曲线是投资曲线,Ⅱ曲线向下倾斜,表示投资与利率负相关。
●SS是储蓄曲线,SS曲线向上倾斜,表示储蓄与利率正相关。
●Ⅱ曲线与SS曲线的相交点A点对应的利率r0表示均衡利率。
图2-5 古典利率理论●若边际投资倾向不变,边际储蓄倾向提高,SS曲线向右平移,与Ⅱ曲线形成新的均衡利率,r1,r1<r0,说明在投资不变的前提下,储蓄提高导致利率下降。
(A与B比较)●若边际储蓄倾向不变,边际投资倾向提高,Ⅱ曲线向右平移,与SS曲线形成新的均衡利率r2,r2>r0,说明在储蓄不变的前提下,投资的增加导致利率上升。
(A与C比较)2、流动偏好利率理论流动偏好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状况,而货币的供给量取决于货币当局;货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现金的流动偏好。
人们可以用其收入购买债券,从而获得利息;人们也可以持有货币,从而满足其交易的需求、谨慎的去迎合投机的需求。
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1 什么是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是研究利率形势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利率对投资、储蓄、货币供求等的总体影响。
它发展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古典利率理论由经济学家约翰·米勒洛斯·纳什(JohnMillsRomes)提出。
2 纳什的古典利率理论1937年,纳什在《财政学》一书中概括了古典利率理论的精华,他提出:“总体上,当金融体系使利率低于它所表现的正常水平时,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低利率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而投资者也可以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到比利率低的产品中去,此时,实际利率将低于金融体系的正常水平,对实体经济,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然而,他也提出,当利率长期低于实际水平时,会让投资者贪婪而出现投机行为,因此,实际利率应该比市场正常水平稍微高一点。
3 古典利率理论的影响古典利率理论对经济学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以用两个方面再次分述:(1)宏观经济学。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投资者选择储蓄或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可以揭示市场的价格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只能在市场上发挥一种调节作用,而不是作为绝对假设存在。
(2)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设计。
古典理论的发现对我们了解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用于解释金融活动中必要成本的形成,而且能够全面识别全球金融体系中低利率理论,从而为政府金融政策制定提供合理的指导依据。
总之,古典利率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市场对经济决策的偏好,它让我们对利率这一重要因素有了更好的判断和了解,从而为政府金融政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指导思想,通过它可以实现整体投资的协调,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利率决定论

马歇尔的利率理论
1.人物介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英语:Alfred Marsh all,1842年7月26日-1924年7月13日),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伦敦郊
区的一个工人家庭,虽然家境一般,父母却努力让他受到 很好的教育。青年的马歇尔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哲学 和政治经济学,尽管他对哲学饶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定 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 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毕业后, 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教 9年,然后到了牛津大学,1885 年 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05年退休。
庞巴维克的利率理论
2.3.举例论证 (1)较穷困的人更加偏 爱现在的物品。例如,收 成不好或因火灾遭受 损失 的农民,由于疾病或家中 有人死亡的工 人,以及正 在为饥饿所苦的劳动者, 他们为了 避免目前所遭受 的灾难和痛苦,迫切需要现在 能使用的物品,结果对现在 物品的评价会大于 未来物品。这些人常甘愿接受高利贷足 以证明 这一点。
威克塞尔的利率理论
1.人物介绍 威克塞尔( 1851 — 1926 ),瑞典经济学家,瑞典学派 的主要创造人。主要著作有《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 《财政理论考察,兼论瑞典中的税收制度》(1896),《利 息与价格》 (1898) ,《国家经济学讲义》 (2 卷 1901 — 1906);《经济理论文集》(1958)等。
费雪的利率理论
2.理论介绍 费雪进一步说明,投资者按照不同的投资机会,进行收入 流量最大、时间形态最好的投资安排,以使其投资的收益 最高。资本的需求和投资的继续将进行到利润率与利率相 等为止。资本的供给则为公众的时间偏好决定。资本供给 与资本需求的相等,决定社会的利率水平。这就是说,利 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时间偏好和企业家对投资机会选择的 一致。费雪最先开展对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 S0 + ai
S
0
S 0¢
S
当收入变动时,线性函数的截距项S 当收入变动时,线性函数的截距项S0应随收入 的变动而变动。 的变动而变动。
一、前 提 假 设
在边际利润率不变时, 在边际利润率不变时,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 即
-
I = f (i )
为分析简单,假设为线性函数, 为分析简单,假设为线性函数,即:
S ,I
三、古典利率理论特点
讨论的是一种实物利率, 讨论的是一种实物利率,即由实物资本的供求所决 定的利率。 定的利率。尽管有些经济学家已看到货币因素对实物经 济的影响,但还是没有脱离实物利率的概念, 济的影响,但还是没有脱离实物利率的概念,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就是魏克塞尔有关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的论述 强调利率在经济中的自动调节作用。 强调利率在经济中的自动调节作用。根据这一理论 ,储蓄与投资相等是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如果储蓄与 储蓄与投资相等是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 投资不等,那么利率就会出现变动, 投资不等,那么利率就会出现变动,一直到储蓄等于投 资时利率才处于稳定状态。 资时利率才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才能 处于平衡状态中。 处于平衡状态中。
第三节 古典利率理论
一、 前提假设 二、推导过程 三、古典利率理论的特点
一、前 提 假 设
在收入(产量)不变时,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在收入(产量)不变时,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即: +
S = f (i )
为分析简单,假设为线性函数, 为分析简单,假设为线性函数,即:
S = S0 + ai
储蓄函数
I = I 0 - bi
投 资 函 数
i
I = I 0 - bi
I
0
I 0¢
I
当资本边际润率变动时, 当资本边际润率变动时,线性函数的截距项 应相应地变动。 I0应相应地变动。
二、 均 衡 利 率
S = S0 + ai I = I 0 - bi
令: 得 i
S =
I
二、 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衡 利 率
i
S
i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