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试卷1

合集下载

物理提高班综合测考试试题

物理提高班综合测考试试题

物理提高班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是50 kg的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N,方向_____;受到的重力是_____ N,方向_____;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_____ N,方向_____.2.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方木块,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这些力分别是_____,火车紧急刹车时,木块将向_____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填“前”或“后”)3.水平射出的炮弹,离开炮筒后,由于_____仍然高速前进;由于受到_____的作用,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4.如图12—36所示,甲物体重6 N,乙物体重10 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 N,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5.如图12—37所示,用一水平力F=30 N将重20 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_.6.筷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杠杆,它的动力是______对_____的作用力,一般来说,筷子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农民肩扛一把锄头,手握锄头把末端,使锄头水平平衡,如图12-38所示,他感到肩膀压力很大,如果使肩膀受压力小一些,应使锄头在肩膀上的位置向_____移动.8.如图12—39所示,某人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硬棒去撬动A端一块重500 N的石块,已知支点O到A 端长20 cm,则此杠杆是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在B端至少要加_____N的力才能撬动石块.9.如图12—40所示,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它是根据_____制成的.若秤盘中放2 kg物体,当案秤平衡时,砝码盘中所放砝码质量_____2 kg,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10.如图12—41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______ N,F2=______ N,F3=______ N.11.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这是为了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1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_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 8.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质量是g,容积是。

初一提高班考试卷语文

初一提高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演讲演义演化B. 求实求是求救C. 摘录摘抄摘花D. 调整调查调节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富有创意。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D. 我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我。

B. 我知道这件事。

C. 这件事他知道。

D. 我知道他知道了这件事。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欣慰。

B.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显得格外漂亮。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我们一看再看。

D. 他连续三天没有回家,家人都很担心。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场演出精彩纷呈,让观众目不暇接。

C. 他的性格很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D.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要再纠结于过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山清水秀(秀:秀丽)B. 喜出望外(望:希望)C. 气喘吁吁(吁:呼吸)D. 惊心动魄(魄:灵魂)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拔擢(zhuó)B. 惊愕(è)C. 潜移默化(mó)D. 气喘吁吁(xū)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穿:穿透)B. 破釜沉舟(沉:沉没)C. 指点江山(指:指向)D. 风雨同舟(舟:船)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B. 他的演讲富有感染力。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很有毅力。

D. 我在公园里散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六年级工程问题一----提高班1---4

六年级工程问题一----提高班1---4

少来分配工资,每人应得工资多少元?
45.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9 小时,乙单独做需要 12 小时。若按照甲、乙、甲、乙、甲……,
2 两人如此交替,轮流工作,每人每次工作 1 小时,完成这工程的 时需共用小时? 3
让数学更有趣,让思维更深刻!
37. 由甲、乙两项工作,李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 9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 12 天;刘凡单独完成 甲工作要 3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 15 天,如果李、刘二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最少需要 多少天?
41. 一项工程先由甲队独做 2 天,剩下的由甲、乙合做,3 天可完成。如果单独完成这项工程, 甲队所需的天数是乙对所需天数的
26. 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 36 天可以完成,乙、丙两人合作 45 天可以完成,甲、丙两人 合作要 60 天可以完成,问甲一人独做需要多少天?
22.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 24 天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做 16 天,然后乙再做 12 天,还剩下 这批零件的
2 没有完成,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加工 3 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5
25.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 20 天完成,乙单独做要 12 天完成,如果这件工作先由甲做若干天 后,再由乙继续做完,那么共用了 14 天。求甲、乙两人各做了多少天?
21. 一件工程甲先做 6 小时,乙接着做 12 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 8 小时,乙接着做 6 小时也可 以完成,如果甲先做 3 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1.
13、甲、乙两队合作一项工程,20 天可以完成。现在甲队做 6 天,乙做 8 天后,完成这项 工程的
11 。两队单独做完全工程各需多少天? 30
18.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 60 天完成,乙队独做 40 天完成,现先由甲队独做 10 天后,乙队也参 加工作。还需几天完成?

初三数学培优(提高班)(1)

初三数学培优(提高班)(1)

初三数学培优: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提高班)一、选择题:( )1.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2) D .(12,2)( )2.函数y=(a -1)x a是反比例函数,则此函数图象位于………………………………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四象限D .第二、三象限( )3.已知正比例函数y=(3k -1)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0B .k>0C .k<13D .k>13( )4.直线y=x -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多少个 A .4 B .5C .7D .8( )5.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D .y 3<y 1<y 2( )6.函数y ax a =-+与(0)ay a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7.下列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①()02<=x xy ②x y 2-= ③12-=x y④ ()04>-=x xy ⑤x y 4-=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C .③④D .④( )8.在直线y=12x+12上,到x 轴或y 轴的距离为1的点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无论m 、n 为何实数,直线y=-3x+1与y=mx+n 的交点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O Axy OCxy O DxyO Bxy( )10.如图,在ABC △中,2AB AC ==,20BAC ∠=.动点P Q ,分别在直线BC上运动,且始终保持100PAQ ∠=.设BP x =,CQ 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二、填空题:11.一次函数y=kx+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_象限.12.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AB 垂直于x 轴, 若S △AOB =4,•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 13.如果点P (2,k )在双曲线xy 6-=上,那么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__。

教育学1-5章提高班测试卷(题目+答案解析)

教育学1-5章提高班测试卷(题目+答案解析)

教育学1—5 章测试卷(提高班)一、单项选择题1.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基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了()。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2.经济、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下列选项中难以反映经济对教育制度制约功能的是()。

A.古代学校教育内容大多是伦理、宗教内容,而非生产知识与技能B.一些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 12 年C.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专门培养工业、农业、商业人才的学院D.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则实施分权制3.我国在十多年前决定高等教育进行扩招,高校大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

这种扩招从根本上来看是由()决定的。

A.社会生产力B.传统文化C.科学技术D.政治经济制度4.史书记载,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周朝D.西周5.“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6.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铄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B.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点是学习C.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由于否认心理反应的能动性从而走向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极端7.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偶然间身体被火苗灼伤,由此获得关于“火”的知识。

这一过程不能称为“教育”最主要的原因是()。

A.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教育具有目的性C.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总是好的D.教育就是学校教育8.许多调查表明:学生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六年级下册提高班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提高班测试卷

六年级提高班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一、汉语拼音。

(1)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与小写字母读音相同的大写字母:t q r n m l h d a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带线字应读什么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

玻璃纤维(qiān xiān)粘稠(nián zhān)蜷缩(quán juàn)系鞋带(jìxì)二、汉字。

(1)辨别下面句子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潮嘲朝)笑,(屹意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堪勘)测线路。

(2)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把正确的写在()里。

必需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淌若钉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

()三、词语。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滥()充数无()无尽()经风霜不计()数刻舟求()斗志()扬南辕北()盛气()人守株待()()千上万用故事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数量、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

农民对土地正如()对机器。

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

轮船对大海正如()对铁路。

(3)解释“简单”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①时间快到了,我们简单吃一点东西就走吧。

()②这道数学题很简单,我一会就做出来了。

()③这件事你要认真去做,不要简单从事。

()(4)从下列词中,选择与句中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填入()里。

听凭随便很偏假使争论比较平定收复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②鲁迅先生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③我现在不同你计较(),等你气消了再说。

④尽管花草会自己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六年级提高班试卷

六年级提高班试卷

六年级提高班试卷一、选择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逶迤虚与委蛇尺牍买椟还珠B.就范一蹴而就掂量掂轻怕重C.渔利坐收渔利旁证旁证博引D.营利营吃卯粮反诘佶屈聱牙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假期(qī)角(jué)逐差(chā)强人意B.血泊(pō)纰(pí)缪相形见绌(chù)C.勾(gōu)当温馨(xīn)蹉(cuō)跎岁月D.轶(yì)事比较(jiǎo)咄(duō)咄怪事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诗的作者是()A.杜甫B.白居易C.李贺D.屈原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B A.辛弃疾B.李煜C.宴殊D.李清照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个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 强者尽管失去太多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6.将下列8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竹直心虚乃吾友④霜叶红于二月花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⑥水淡性泊是我师⑦柳絮池塘淡淡风⑧带水芙蓉点点雨A.⑦⑧/⑤②B.①④/⑥③C.⑤②/⑥③D.⑥③/⑦⑧7.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8.“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的后面连接那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八年级数学提高班试卷(答案)

八年级数学提高班试卷(答案)

八年级数学提高班试卷(反比例函数)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如图1,A 、B 是函数2y x=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 ∥x 轴,AC ∥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 ,则( )A . 2S =B . 4S =C .24S <<D .4S >2、一块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 (A )与电阻R (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 ,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 ) A .不小于4.8ΩB .不大于4.8ΩC .不小于14ΩD .不大于14Ω3、下列函数:①y x =-;②2y x =;③1y x=-;④2y x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4、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如上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B.它们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C.k <D.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解:A、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必须强调在每个象限内,故错误;B 、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必须强调在每个象限内,故错误;C 、都位于二四象限,所以k <0,故正确;D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0,所以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x≠0的全体实数,错误. 故选C .5、有以下判断:①圆面积公式S=πr 2中,面积S 与半径r 成正比例;②运动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③图1R /图2第4题图当电压不变时,电流强度和电阻成反比例;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13πr 2h 中,当体积V 不变时,圆柱的高h 与底面半径r 的平方成反比例,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解:①S 与r 2成正比例,而不是和r ,错误;②只有当路程一定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错误;③电流×电阻=电压为定值,即当电压不变时,电流强度和电阻成反比例,正确;④h 与r 2的乘积为定值,所以当体积V 不变时,圆柱的高h 与底面半径r 的平方成反比例,正确. 故选B .6、在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上有三点(1x ,)1y ,(2x ,)2y ,(3x ,)3y 。

九年级语文提高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提高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提高班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你能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吗?(4分)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________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________浆。

有了水,chán________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

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________郁,湖海的浩荡。

2.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并仿照⑪-⑬的格式,把⑭补充完整(6分)⑪诗有形。

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的轻烟淡月;那“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⑫诗有味。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⑬诗有声。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⑭诗有色。

“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吗?()(2分)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

早晨,,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

傍晚,,转眼间,,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③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⑤太阳落山,霞光消褪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A.②③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④⑤⑥4.你能说出下列的文学名著吗?(2分)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姓名常有爱称、正名之别,变化很多,不一定有什么特殊规律,如歌德的《浮士德》中,女主人公玛甘泪,有时称为甘泪卿,这是爱称,相当于我们讲的小名。

六年级语文提高班试卷10

六年级语文提高班试卷10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按要求填空。

5分我的姑父在外语学院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他家里有许多书报,我喜欢看"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还喜欢看一些有关医学方面的书籍,这样争长了不少见识。

二、阅读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51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词(3分)(1)引弦:(2)保:(3)髀:2.翻译句子。

6分(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此何遽不能为祸乎?()(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有一个成语来自这个故事,是什么?1分()4.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2分(二)《最后一头战象》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zhuǎn zhuàn)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嗄羧用鼻尖勾住,像丢垃圾似(sì shì)地丢出象房,继续焦躁(zào cào)不安地仰头吼(hǒu kǒu)叫。

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嗄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地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嗄羧送行。

许多人泣(lì qì)不成声。

村长在嗄羧脖子上系(jì xì)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初三提高班1

初三提高班1

函数与几何考点聚焦:1. 函数与三角形相结合的综合题2. 函数与四边形相结合的综合题3. 函数与圆相结合的综合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30),,将直线y kx =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B C ,两点. (1)求直线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 的坐标;(3)连结CD ,求OCA ∠与OCD ∠两角和的度数.例2.已知:如图,抛物线)0(22≠+-=a c ax ax y 与y 轴交于点C (0,4),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的坐标为(4,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Q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过点Q 作QE ∥AC ,交BC 于点E ,连接CQ 。

当△CQ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Q 的坐标;(3)若平行于x 轴的动直线l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 ,与直线AC 交于点F ,点D 的坐标为(2,0)。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ODF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已知: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BC=CD=10,sinC=54(1)求梯形ABCD 的面积;(2)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动点,点E 从点B 出发向点C 运动,点F 从点C 出发向点D 运动,若两点均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出发,连接EF ,求△EFC 面积的最大值,并说明此时E 、F 的位置。

例4.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经过点A (0,5)和B (3,2)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现有一半径为1,圆心P 在抛物线上运动的动圆,问当⊙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 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圆心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若⊙Q 的半径为r ,点Q 在抛物线上,当⊙Q 与两坐标轴都相切时,求半径r 的值。

继电保护理论提高班1

继电保护理论提高班1

序网分量的概念?
任何不对称分量均可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也可理 解为因为负序、零序分量的存在才导致系统的不对称。因此, 任何不对称故障均可以分解为三个对称的网络,即正序、负 序和零序网络的叠加。
EA1 EA2 EA0 EB0 EC0 EC1 EB1 EB2 EC2
正序
负序
零序
EA=EA1+EA2+EA0 EB=EB1+EB2+EB0=ə² EA1+əEA2+EA0 EC=EC1+EC2+EC0=ə EA1+ə² EA2+EA0
短路电流计算
EA EB
I1=E/(X1+∆X) E I1= ∆E/(X1+∆X) K(1)与 F(2) K(1.1)与F(1) K(3)与 F(0) •边界条件相同,序网 联接方式相同,只是
短路为横向网口的连 接,断线为纵向网口 的连接。
短路 断线
EA-EB EA E O EB
断线故障的E
EA EA-EB EB
上图为BC相接地短路时的 相网络图 上图为 相接地短路时的A相网络图: Z1Σ=(ZS1+ZMK1)//(ZR1+ZNK1) 相接地短路时的 相网络图:
Z2Σ=(ZS2+ZMK2)//(ZR2+ZNK2) Z0Σ=(ZST0+ZMK0)//(ZRT0+ZNK0)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Z1Σ 与Z2Σ可作近似相等处理. IKA1=EA/(Z1Σ+ Z2Σ// Z0Σ ) IKA2=-[ Z0Σ /(Z2Σ+ Z0Σ)]* IKA1 ( ( ) IKA0=-[ Z2Σ /(Z2Σ+ Z0Σ)]* IKA1(并联电流的分配 并联电流的分配) ( ) 并联电流的分配 UKA1=UKA2=UKA0=EA-IKA1* Z1Σ

提高班试题

提高班试题

提高班试题(压强)1、如图1所示,圆台形玻璃杯,开口直径为10cm,底面直径为6cm,总高度为15cm,内装290g水,水面高度为,现向杯内投入一质量为29g的木块,木块正好浮在水面上,而水面上升了,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 ( )A、 NB、 NC、 ND、×10-3N 图 12、如图2所示,两枝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两试管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管中液面相平,则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图 23、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压力相等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所以A容器底部受的压力大于B容器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图 3 图 44、一个圆台形容器如图4所示,A面朝下放置时,液体对A面压力为F A,压强为p A;把它倒过来正面朝下放置时,液体对B面的压力为F B,压强为p B.则 ( )>F B,p A>p B <F B,p A<p B>F B,p A<p B, <F B,p A>p B5、如图5所示,一个圆台形筒子,下面用一重力忽略不计的薄片贴住,浸入水中后,薄片不会下落.如果筒中注入100g水,恰能使它脱落.则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薄片下落? ( )A.在薄片中央轻放100g砝码B.慢慢注入100g酒精C.慢慢注入100g水银D.上述三种做法都不行图 56、砖的标号表示砖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如标号100的砖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3N/cm2.如果用这种标号的砖来砌墙,墙最多能砌 m高.(已知 =×103kg/m3,砖缝中泥忽略不计)7、如图6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质量最小的是图 6 图 78、如图7所示是公共厕所中的自动冲水装置,水箱中有倒立的U形管ABC,它通过箱底直接与泄水管相连,问当水箱内水位上升到何处时开始放水?水位降到何处时放水停止?9、如图8(甲)所示,一个足够大、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在A 管中注入密度为A ρ的液体,再往B 管中注入密度为B ρ的液体,当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2l 时(l 为B 液体液柱长度),管内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再往A 管中注入液体C ,已知B C ρρ21=,欲使液体平衡时两管的液面恰好相平,应该注入液体C 的液柱长度为多少?图 81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如图9所示,两瓶子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瓶子中所装液体的重量关系为 ( )A .G 水=G 酒B .G 水>G 酒C 、G 水<G 酒D .无法比较11、在一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铁块的表面上,从垂直方向打一个深为5cm 、直径为2cm 的圆洞,将不同的表面放在桌子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和未打洞时相比较 ( )A.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C 、不变D .增大、减小都有可能12、如图10所示的容器的底部有一重为G 的长方体冰块,当冰熔化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1,容器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 2(容器重不计),则 ( )A 、G = F l =F 2B .F 2 = F 1=GC 、F l > F 2=GD .F 2 < F 1=G图 9 图 10。

浙教版六年级数学2021上册第一次月考提高班练习试卷

浙教版六年级数学2021上册第一次月考提高班练习试卷

浙教版六年级数学2021上册第一次月考提高班练习试卷班级:姓名:满分:100+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根据题意填空。

1. 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每天修完它的,5天修完它的(_____);修完这条路的需要要(_____)天。

2. 笑笑3分钟走了a米,按这样的速度,18分钟可以走(_____)米。

3. 填一填。

七折,书包原价110元,现价(_____)元。

八五折,水杯原价(_____)元,现价51元。

(_____)折,台灯原价80元,现价48元。

4. 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20m,乙地海拔高度168m,丙地海拔高度﹣26m,其中最高处为(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地。

5. (____)叫做本金;(____)叫做利息;(____)叫做利率。

6. 打一份稿件,小李单独打5小时完成,小林单独打4小时完成。

两人合打(_____)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一半。

7.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19 的质量配制而成的。

如果加入盐的质量是3克,配制成的盐水质量是(____)克。

8. 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需要6天,甲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_____)天。

二、选择题。

1. 1-8%=()A.2325B.155C.115D.2232. 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6厘米,它最多能够剪下()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A.6B.8C.113. 下图图中,线段()是它的直径。

A.ABB.BCC.OBD.AC4. 在﹣5,﹣2.6,﹣0.1,﹣0.85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A.﹣4B.﹣0.1C.﹣2.6D.﹣0.855. 若A、B两城相距252千米,画在下面比例尺为()的图上,图上距离最长。

A.1:2000B.1:8000000C.1:1000000D.1 50000006. 已知a与b互为倒数,等于()A.14B.1C.4D.ab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人教新课标)六年数学上册 提高班训练卷(1)

(人教新课标)六年数学上册 提高班训练卷(1)

六年数学上册 提高班训练卷(1)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填空。

1.课间操时,同学们组成了一个方队。

小明的位置是(6,6),他的后面和右面没有人。

这个方队一共有( )人。

2.一个学校礼堂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是(25,30),装修后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

装修前一共有( )个座位;装修后一共有( )个座位,比原来增加了( )个。

3.一根钢管锯成2段需 51 分钟,锯成11段需( )分钟。

4.数学谜语(各打一数字)。

①夫人莫人( )。

②人有他大,天没他大( )。

③旭日东升( )。

5.六(2)班的同学人数不超过50人。

在一次跳远测验中, 61 的学生得“优”, 31的学生得“良”, 41 的学生“及格”。

得“优”有( )人, 得“良” 有( )人, “及格” 有( )人。

二、用简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31×181×18×726 3019×31-3019 (90+881)×89134×3313 35×3611 20072006×200641×39+43×27 61×35+65×17 81×5+85×5+81×107×13×(78-1314) 171×94+175×91 71×43+73×61+76×121三、在下面等式的方框里填入不同的自然数,使等式成立。

1.121=□1+□1 2.121=□1+□1+□1四、计算。

1.211⨯+321⨯+431⨯+ (50491)2.211⨯+321⨯+431⨯+…+200019991⨯。

3.311⨯+531⨯+751⨯+ (21191)4.411⨯+741⨯+1071⨯+13101⨯+16131⨯+19161⨯5.61+121+201+301+421+561+721+9016.21+61+121+201+301+421+71。

提高班试卷 -完整获奖版

提高班试卷 -完整获奖版

一、1.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343÷5= 846÷7= ☆627÷3= 42×21= 67×28= 96×87=
2.脱式计算。

630÷5÷6 28×9×5 (912-336)÷8 45÷3×37
二、我会解决问题。

(1题4分,2题10分,3题15分,共29分) 1.(情境题)聪聪9分钟能从家走到
学校吗?
2.下面是三(1)班全体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况,请你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男生中有2人喜欢童话书,喜欢科技书的比喜欢童话书的多9人,喜欢漫画书的有5人。

女生中喜欢童话书的比男生喜欢科技书的多2人,喜欢科技书的有3人,喜欢漫画书的有8人。

童话书 科技书 漫画书 男生
性别
人数/人
书籍
(1)男生喜欢()书的人数最多
女生
女生喜欢()书的人数最多。

(2)喜欢童话书的一共有()人。

(3)这个班一共有()人。

3、
(1)幼儿园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2)如果把全园小朋友平均分成6队,再把每队平均分成
4组进行体操表演。

每组有多少名小朋友?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一个并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六年级数学提高班辅导内容之一(90分钟)一.填空(44分,每题4分)
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8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油桶高1.4米,底面周长2.286米。

倒出0.3米高的油,称出重量为83.7千克,桶内还剩()千克。

3.一个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6厘米。

与它等地等体积的圆锥高是()厘米;与它等高等体积的圆锥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高80厘米,侧面积为1.5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精确到0.01平方米).5.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是S,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6.把一个底面半径是1厘米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长、宽分别为6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铁片,把它围成一个圆桶状,另加一个底,形成圆柱形的杯子,这个杯子的最大容积是()。

8.一个正方体木料削成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占正方体的()()。

9.一只汽船在甲、乙两港之间航行,汽船从甲港到乙港需要3小时,从乙港到甲港需要4小时30分,一空塑料桶从甲港顺水漂流到乙港需()小时。

10.甲、乙比赛长跑,甲步子大,他跑7 步的路程,乙要跑10 步;乙动作快,甲跑4 步的时间,乙能跑 5 步。

就这样,当甲离终点还有52 米时,乙在甲前面 5 米。

当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还差()米。

11.有长、短两枝蜡烛,它们的长度之和是56厘米,在相同时间内,两枝蜡烛燃烧的长度相同。

现在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短蜡烛剩下的的长度恰好是长蜡烛剩下长度的2/3,而这时长蜡烛剩下的长度与点燃前的短蜡烛一样长。

点燃前,长蜡烛长()厘米。

二.计算下列各题(16分,每题4分)
1.3.14×4
3
10
+31.4×72%-0.134×5 2.55
1
17
×
17
18
+145
1
11
×
11
12
3.1.135+2.246+3.357+4.468+5.579+6.681+7.792+8.813+9.924
4.如图,已知长方形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3平方厘米和5平方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 应用题(36+4分,最后一题4分)
1. 左下图中共有12个小图形,每一个不同的小图形表示1~9中的一个数码,每行的三个图形表示一个三位数,四行表示四个三位数:146,521,658和692。

问第二行表示哪个三位数?2.有一堆砖堆放如右图,第一层有3块,第二层有8块,第三层有15块……第99层有多少块?然后把露出的表面涂成红色。

问:被涂成红色的表面积是多少?
3.下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油桶(接头处忽略不计),求这个油桶的容积。

4.有一种饮料瓶的瓶身如右图所示,容积是30dm3。

现在它里面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cm。

问:瓶内现有饮料多少立方分米?
5. 用1分、2分和5分硬币凑成1元钱,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凑法?
6.小明有8张连在一起的电影票(如右上图),他自己要留下四张连在一起的票,其余的送给别人。

他留下的四张票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情况?
7.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容器直立着一个高1米,底面边长为1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这时容器里的水深为0.5米。

现在把铁块轻轻地向上提起24厘米,那么露出水面的铁块上被水浸湿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