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这样 的条 件还不能代表真正 的健康 ,完整 的健康 应当包括身体 、心 恐怕每个老师都会说学生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莱系, 但在实际
理 和社会 适应 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当今社会心理 疾病 日益增加 。作 上 ,并不是全部 老师都能够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 的。经 常听到一些 为一个 当下 ,又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 ,不去关 注学 生卫生与心理 老教师 给年轻 教师传授经验 : “ 对学生不能太客气 ,一开 头就得 把
康之 间存在着 十分 密切的关联 ,在许多情况下 ,教师 的心理健 康水 于观念上 的偏差导致对学 习成 绩不同的学生态度有很大差别 ,有 时
平会直接决定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从 以下几个方 面谈谈 我的看 可以差到一个天上一个地 下 : 好 学生一般都是班里 的干部 ,差学 生
法。
事例 :
造成 了许多不应有 的消极 影响 ,在 占学生总数百分之 十左右 的学 习
困难学生 中 , 有 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不 良是 同教师 消极的态度有关 的。显然 ,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 因主要来 自 教师错误的观念 。
索朗是一个小学三年级 的男 孩,性 格内向 ,胆子较小 。在班里 担任数 学课 代表 ,一 向做事认真负责 的他 ,学 习成绩也很好 。一天 下午 ,他把 班上的作业收起后 ,高高兴兴地把一 大摞作业放到了数
是心理健康 。”可见心理健康对 于每个 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 的。特 收到极大的刺激 ,表示死也不去上学 了。这些 触 目惊心响。
教 育部 1 9 9 9年第 l 3 号 文件 中提到 : “ 搞好师资 队伍 的建设 , 展的重要条件 。” 这 既是理性思考 的结果 ,也是对 以往经验 的总结 。 当前教育实践 中的大量事例说明 ,教师 的心理健康与学 生的心理健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讨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相反,如果教师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下,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展现出更好的情绪和态度,给学生以积极的榜样。

当教师自身心态乐观、积极时,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业成绩。

另外,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难题,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和辅导,帮助教师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此外,教师个人也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和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各方应共同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在教师群体中,一部分教师的心理出现失衡或偏差,这样的教师虽然是少数,但如果不注意自我调整或进行疏导,在学生的成长中会造成一些“师源性”的伤害。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常常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有的老师,或是由于工作上的挫折,或是由于领导的不重视,或是由于同事关系紧张,或是由于个人生活上的问题,导致情绪消沉、心情烦躁。

当出现这种消极情绪时,教师不是理智地控制,合理地化解,而是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学生身上,学生成了教师的出气筒。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90%的学生恐惧症是由于教师的非正常教学行为引起的。

教师过于情绪化的表现,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伤害,有时会影响他们长期甚至一生的发展。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那些情绪经常失控的教师有着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

比如,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

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如同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二、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校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反应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

小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中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的态度和反应,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并能够产生内疚和羞愧的情绪体验。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正向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正向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正向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引导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水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学业以及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教师心理健康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其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展现出热情和投入,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研究表明,当教师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面对学生时,学生不仅会感受到安全感,还会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这样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相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可能会表现出易怒、沮丧或焦虑等情绪,这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也可能使学生感到不安,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降低学习成效。

教师的心理健康还与学生的情绪发展关系密切。

教师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提供支持性和积极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更加感到快乐和满足。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自我认知。

此外,教师的情绪会以“情绪传染”的方式影响到学生。

研究表明,情绪是高度可传染的,教师在课堂中的情绪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状态。

例如,当教师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时,学生往往会受到感染,表现得更加活跃和投入;而当教师陷入焦虑或消极情绪时,学生也更可能表现出不安和退缩。

支持性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依赖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支持时,他们会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在遇到困难时也更愿意寻求帮助。

这样的互动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从而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等一些方面。

我们要正确看待教师对学生心理影响。

关键字:教师学生心理健康一个学生处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成长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能说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要去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或差的原因笼统的归于教师。

当然,一个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会带给学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则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也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自身的性格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因素就不一一在此陈述,下面主要说说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一些方面。

1、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课堂是传授知识给孩子们的地方,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主导者引导着整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会让孩子们看在眼里,如果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则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充分吸收到课堂知识,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感情,很容易让学生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学生也对学习抱有高度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去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品质会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吸取知识相互帮助。

同时,教师越了解学生们的心态便越能探索出适合于他们的授课方式,长此以往必将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是班级晴雨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班级的风貌。

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在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时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与学生沟通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是表现在多方面的,除了学习也包括人际交往等其他生活方面,作为教师能引导和改善的也只能是一部分,教师能教育到学生的只是一部分,而影响一个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是我们教师力所不能及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有待这个社会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mmm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存旭京<学教育2。

19〇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 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 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 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重视教师心 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分析教师心 理健康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 对于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 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 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 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 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 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 环节,创设课堂气氛。

教师的这种 对教学投人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 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 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

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 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 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 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 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 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 想的学习效果。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这些表现最终会通过教 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 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 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 系的形成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 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 杂性。

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 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 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 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 重,愿意沟通。

心理健康的教师在 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 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 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 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

这样的师 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 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 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 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他们的心理状况良好,能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学业表现,心 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正 面影响
榜样效应
教师的积极心态和健康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榜样效 应,鼓励他们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质量提升
结论和建议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相 关培训和资源,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 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演示将探讨小学教师心 理健康的重要性、正负面影响以及提升教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
1 情绪传递
教师负面情绪的传递会对 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影响 他们的情绪状态和学习兴 趣。
2 教育模式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可能采 用严厉、歧视性或不公正 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冲突处理
缺乏心理健康的教师可能 对学生的冲突处理不当, 导致学生的压力和不适感 增加。
提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能够提升 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关怀与支持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帮 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积极课堂氛围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 学生参与,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负 面影响
1
自我反思
教师应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寻找改进的空间。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仅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更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带给学生正能量,并且更有能力抵抗外部压力和挑战,使得教学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教师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学生,当教师内心充满正能量时,学生们也会受到感染,更愿意投入到学习当中。

相反,若教师的心理状态不佳,情绪低落或焦虑不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心理健康还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学生行为问题,保持冷静和理性,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行为方向。

而心理状态不佳的教师则可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过于偏激或缺乏耐心,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可能加剧学生的不良行为。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与学生的情绪管理息息相关,一个稳定、愉快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具创造性地设计有趣、生动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同时,他们也更有能力在识别学生学习问题和困难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相反,如果教师心理状态不佳,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和学业质量受到影响。

最后,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整个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机构,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而教师是学校的灵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

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

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则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正常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客观环境。

这样便利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使个体行为与环境变化相协调,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并尽快化解矛盾,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各种问题,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每天都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设计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若教师心理失调,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良的刺激。

(二)利于协调师生关系在师生的共同交往相处中,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尊重,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创新的学习气氛。

这样,可使学生快乐自信、勤奋、活泼。

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可为学生做出好榜样教师的精神振奋还是沮丧;兴趣广泛还是狭窄;性格暴躁还是稳定、和蔼;意志坚强还是懦弱;果断还是犹豫;生活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都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孔子的教师之道曾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水平,保持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健康心理的培养途径(一)形成正当,合理的需求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人处事,对待自己,从多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中的积极意义,产生健康的情绪。

(三)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四)积极锻炼身体心理、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积极奋斗等积极的情绪和行为。

(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的抑制它。

否则一有适当的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师生之间不了解,缺乏情感基础,既无爱,也无恨,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彼此很少接触,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或师生之间彼此还产生了消极的认识,从而导致不满、敌对情绪的滋长和行为上的对抗,这二者都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有的教师不热爱工作和学生,或由于工作压力大,对学生态度粗暴,讽刺挖苦打骂学生,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案例分析: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无兴趣,临近中考,一位教师在上课期间,看到此情景,非常生气,马上发火,和学生发生冲突,并扔了学生的书,甚至还打了该生。

这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体现,如此一来,使学生产生反抗和敌对情绪,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

相比,另一位教师的做法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用身体语言提醒他,如摸摸学生的头等,以微笑面对他,并和学生进行课后心理沟通,还进一步了解造成他上课不认真的原因。

原来该生最近上课老是走神,是因为家中出了事,父母被人追债离家在外,使他心理感到十分担心、恐慌,以至影响了他的学习。

这位教师细心地去引导他,并积极地帮助他度过生活难关,还联系他的其他长辈来监督他。

因此,该生在思想上学习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老师也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位教师的做法呵护了一个受伤的心。

这不仅是该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也是他以自己的健康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

许多教育案例表明,教师良好的性格,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真诚”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要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以自身健康的人格、气质、素养等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代。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乐至县石佛职业中学肖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态,因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谈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健康、幸福和未来的守护者,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太阳给地球的爱、春雨给庄稼的爱、自然予人类的爱,既温暖又慷慨,既充裕又静谧,既深厚又绵长;教师是无私和高尚的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段话既道出了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培养的作用和自身的价值,也说明了教师本人心理健康意义特别重大: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快乐、成功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使命的必然。

那么,当今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怎样呢?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目前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学校之间、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学校教育期望又过高,这些都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而且教师不仅面临来自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压力,还面临学历职称、论文课题、竞聘上岗、评等评级等各种压力。

此外,还有家庭关系、经济原因及自身的身体健康等等。

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师的压力源。

目前,有一些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调查,由于所用测量工具的不同和评价方式的差异等原因,因而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不一。

但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包括我们在教师工作第一线接触到的案例,我们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教师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压力,一些人正承受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困扰,比如焦虑、忧郁、烦躁、易激惹、压力过大、人际矛盾等问题,一些人还可能发展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往往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

然而,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在影响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很容易转移到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身上。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江浦实验小学周连枝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肯定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

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

教师的职业同其他社会职业不同。

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当然也需要心理健康,否则无法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但与教师相比,这些职业的工作者如果存在心理不健康,其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局部的、个人的,而一个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它的影响则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

总之,由于教师不仅是社会活动者,而且是青少年的表率,他们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或超健康的。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的心态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影响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一个具有豁达、开朗、自信心等优秀品质的教师会给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支持,从而形成师生间良好和谐的心理关系。

如果教师自私、狭隘、暴躁、挖苦或讽刺学生等不良的态度自理学习、生活问题,则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

近年来,因教师教育行为不当而使学生受到身体和心理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情节严重的受到了媒体的曝光。

这对学生造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伤害,而且心灵上的创伤,是危害更为严重,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反思。

2.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的性格常常是形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如1998年3月,某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因不堪忍受班主虐待而自杀;一名学生因忘记带作业受到教师挖苦讽刺而精神分裂;等等。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引言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引导者、辅导者等多重职责。

在这样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校的教育氛围。

本文将详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质量的影响1. 情绪传递:教师的教学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可能会在无意中将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

2. 教学方法与策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能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榜样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2. 情感支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能够提供这种情感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面对挑战。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校教育氛围的影响1. 团队协作: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愿意参与团队合作,共同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努力。

这样的团队协作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2. 应对挑战:面对教育改革、课程调整等挑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能够保持冷静,积极应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稳定的支持。

建议与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2.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学校应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3. 关注教师福祉: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的福祉,合理安排工作量,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4. 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团队合作,共同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努力。

结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教师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价值超越了教师的知识本身;教师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会对学生产生的深刻、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及家庭幸福; 一、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力1.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状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力量,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性格等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使他们能主动地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教学规律,而且能通过各种途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心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明显提高;相反,如果教师表现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或暴躁易怒等不良的心态,就会使课堂心理气氛紧张,使学生感到压抑,思维活动受束缚;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向教师学习,甚至把教师作为祟拜偶像藏在自己心灵的深处;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心理健康不仅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摹仿的榜样,教师心态良好,意志坚强,有进取心、同情心、创造力,人际关系协调,人格完善,能迅速调节不良情绪,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以自身健全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人格不完善、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常常是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冷漠粗暴,很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困扰,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和形成一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教师的指导;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大脑兴奋与抑制不平衡,生活经验少,自控力差,又缺乏分辨力,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和青春期情绪困惑等问题;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1、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由于教育成果体现的延时性和无形性, 教师难以判断成就目标的达成与否,难以预测自己何时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这种成就动机的延迟性满足,使得教师的育人角色的责任范围无限扩大,从而与教师成就感的满足形成一对矛盾;2、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角色冲突的性质是导致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教师的角色期待具有较强的理想色彩,人们眼中的好教师、优秀教师、合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脱离现实的,与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的概念形成反差;因此,教师作为基本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的统一体的人的需要必然与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冲突,形成压力;3、教师角色的易混性;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标准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及其理想模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致使教师的角色扮演无所适从,无法获得关于自己的明确的角色期望,如教育理论要求发展每一个学生,而教育现实要求升学率;其次,诸多教师角色中,有许多角色是相矛盾的,即两个角色或两个以上的角色同时提出两种相反的或难以协调的角色行为要求,如朋友角色与权威课堂管理者角色;4、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多重角色除易产生角色混乱外,还会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转换能力提出高要求;这就使得教师角色要求过多,角色负荷过重,超出了教师能力所限,且在角色中,社会要求扮演的角色与教师自身价值系统所认同的角色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即产生了角色内冲突;由此造成的教师认知失调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社会公众所认同的教师形象对教师本身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的价值体系中也在追求着这种形象,但理想化教师角色的难以实现性与教师人性决定的实现程度构成了冲突;蜡烛、灵魂工程师、三、心理健康对于教师来说的重要意义1、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教书育人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其他社会活动者,如工人、干部等等,他们当然同样需要心理健康,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法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一个工人的心理不健康,会损坏机器,出废品,浪费国家财富;而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进而影响社会,其危害是不可估计的;谁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心理是健康的,因为“心病亦传染”,与心理健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使人们的心理也健康;学生每天和教师在一起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2、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就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付客观环境,使教师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关系协调,使个体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平衡,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工作;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此其学习、工作的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3、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任何一个人所显示生理的或心理的现象都影响着其心理和身体的两个方面;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心理健康可以提高教师的机体免疫水平,增加抗病防病的能力;教师要通过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促进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心理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了疾病,也会较快地治愈;有的癌症患者正是因为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积极治疗,从而战胜疾病的,有的甚至出现了奇迹;所谓“三分药,七分养”讲的就是要重视心理的调节;由于教师职业的不同特征,因此,教师心理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亚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身心两部分的健康状态,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新时代培养身心健全的新时代的接班人;四、教师如何维护心理的健康1、维护身心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敏捷的反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基础,由于身体长期衰弱,久病不愈而引起心理失调,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在教师的工作生活中是常见的;有的因身体衰弱,经常失眠,情绪烦躁,对学生发脾气等等,由此看来,要想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塑造健康的体魄,可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营养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三是要适当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2、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3、做情绪的主人,善于控制负性情绪;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积极主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负向情绪,尽量不把负向情绪和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那么如何控制负向情绪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第一,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或联想其不良的后果、危害;第二,要制怒,从情绪本身上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如,情绪激动时不要言行过度,不要草率处理学生问题,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4、合理宣泄,寻找家庭支持;压抑是不益的;老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可以从身、心着手;身的方面,可以做一些剧烈的体力劳动,如跑步、打球等,或纵情高歌、逛逛街,卖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陶冶;心的方面,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向朋友、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集邮、书法、写作、棋类等,都不失为好办法;同时,打造自己的和谐家庭,以和谐之家来养和谐之心,家庭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的放松和温馨,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会减轻我们的压力,在工作中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在家庭中得到弥补、温暖失落;。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然而,在肩负着如此重要使命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却常常被忽视。

事实上,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师自身的生活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创造力地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如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愤怒等负面情绪中,就可能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耐心、对学生冷漠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教师相处,教师的言行举止、情绪状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温暖、关爱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自尊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

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可能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过度批评、指责甚至体罚,这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创伤,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也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教学工作本身就面临着诸多压力,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管理困难、家长期望过高等等。

如果教师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就会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教师不仅无法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

那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同时还要面对各种考试和评估,这使得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张金键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普通关注是与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

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也就越加突显。

作为社会对人类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的一种结果,心理健康对在校生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普遍的意义,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校生是在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生和成长的。

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受益者,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受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

在目前,我国在校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之高、范围之广,这是必然的现象。

因此,从家长到学校、社会都相当重视,有关的研究也相当热烈。

本文主要就教师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谈几点看法,以尝试揭示其中的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表面看属于个体行为,但对心理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本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

如遗传因素、分娩异常、发育迟缓,各种疾病等。

内源性因素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对学生的作用比较直接、明显。

而外源性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于内源性因素,具有间接、隐蔽、难以控制的特点。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

对在校生来说,社会因素由于学生用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间同家庭、学校相比毕竟相当有限,其影响还不是决定性的。

家庭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其影响力要大。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由于血缘的关系,学生从其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长辈那些接受的影响直接而细微,容易形成定式,不易改变。

学校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舞台。

学校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及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行为培养、个性发展、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中,由于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培养指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成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教师的素质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又称之为教源性心理问题。

对学生心理问题,过去我们一向过多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源性因素不被重视。

不少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也往往侧重于学生本身的原因。

学生有问题到教师身上找原因,这种观点难以被人接受。

但实际情况却证明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教师给学生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注定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榜样和心理保健医生。

教师队伍的素质,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和意志品质等都对学生起着强烈的感染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心理品质进行过滤,剔除不合胃口的,吸收与自己情趣相近的,使自己逐步向自己喜欢的教师靠近,形成与教师相类似的心理品质,这个道理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有些学生连老师的笔迹都可以学得维妙维肖。

心理学上曾对教师的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但教师人格特征却能影响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个性。

如: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共享喜爱和感情,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长于激励、生动活泼、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课堂上更能控制学生活动,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善于培养更多的探究性的人才。

公正、民主、合作的教师则易于培养具有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对人诚实、坦率的学生。

善于学习,对本学科性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师,受其影响学生在学业上较认真、专注,容易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风专制的教师,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焦虑、冷淡的性格,而且带有比较强的攻击性。

教师在的时候学生毕恭毕敬,一旦教师离开则可能秩序大乱,不能自制。

对学生放任的教师,所带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缺少对事业的责任感。

其他如教师兴趣广泛,学生中也多有业余活动爱好者;教师情绪稳定、态度安详,学生也多心平气和,活动有序;教师偏袒、不公平,则学生多任性、猜疑、自负或自卑。

可见,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在学校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

学生的害怕、说谎、违抗等心理失调的原因之一,是与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有关。

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

二、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试验者从几个班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有学习好的,有学习差的,大部分是平平常常的。

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学生有特殊的潜能,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一年之后,试验者发现这些学生真的个个成了优等生。

不管原先的基础是好是差,每个学生都比他们原有的水平有了显著进步。

试验者将试验的真相及试验的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们也相当吃惊。

事实上,教师的知识水平并没有大的变化,仅仅是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已。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

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

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可能高,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

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积极地学,积极地思考。

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影响。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

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要么“阳奉阴违”。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是否产生对立的师生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五、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

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

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

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

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六、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七、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教师,易导致孤僻、压抑、焦虑等心理疾患,这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形成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

人际关系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相外时,信任、欣赏、以诚相待,关爱有加。

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了榜样的力量。

学生的学习同样包含学习做人的道理,但他们的社会经历有限,难以提供足以学习的榜样。

进入了学校后,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将成为学生学习做人的模板,这是教师职业所以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戴高乐将军有一句名言,他说:“我们还可以去月球,那并不是远不可及的事,不过我们所该探寻最远的距离,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心灵是最博大的,教师的心灵尤其如此。

1. 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是教师在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

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管理者应该始终把管“人”放在第一位,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趣和爱好,明了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和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努力保持教师的心理平衡,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2. 建立积极的校园人际关系“文人相轻”,这是一种容易形成效率衰减的人际关系。

它使教师间的信息流难以沟通,教师心理上有隔阂,互相防范,影响团队效益的发挥,也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

管理者应努力避免这种现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间的了解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相轻”为“相亲”。

3. 采取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有效的心理训练,既能帮助教师消除心理问题,又能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主要方法有团队训练和个体训练,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专门训练和非专门训练三种类型。

团队训练指请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训练;个体训练是教师个人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有形训练主要指借助直观的工具或手段进行训练;无形训练要求通过教师间的各种活动和交流达到疏通、融合各种关系的目的;专门训练是有针对性对部分教师集中训练;非专门训练则利用课余、工余时间进行。

学校管理者应该对全校教师的心理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制订计划,采取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心理训练。

并且主要地运用个体训练、无形训练和非专门训练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4. 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学校管理者评价教师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却是不变的真理,那就是你永远都需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你的下属,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胸襟。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但教师是普通的。

每一个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己的工作被人认可,自身的价值得到肯定的心理。

如果我们“求大同,存小异”,充分肯定教师哪怕极细小的一点成绩,都会使之成为教师更为努力工作的内驱力。

5. 知人善任,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以及与本身素质不相符合的工作容易使人的心理产生异常,如失望、暴躁、焦虑、烦闷等。

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避免教师超负荷的劳动。

戴高乐将军有一句名言,他说:“我们还可以去月球,那并不是远不可及的事,不过我们所该探寻最远的距离,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