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简单集合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能够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集合图的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体验集合的简洁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的集合思想。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新奇、有趣的问题有较高的探究兴趣。
他们对集合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集合的理解,并能够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集合,理解集合的意义,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集合,理解集合的意义,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理解集合的含义,体验集合的简洁性和形象性。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本节课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法,使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集合的含义和基本概念;通过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2. 学法:本节课将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通过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集合。
2. 探究新知:通过直观演示、讲解、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集合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课件)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
人。
(1)填写右边的图。
参观熊猫馆的
参观大象馆的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 37 )人。
7?人 1?8人 1?2人
都参观的
课堂练习
三年级同学喜欢的电视统计如下:
节目 人数
动画片 35
科幻片 25
既喜欢动画片、又喜欢科幻画的同学 有20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知识讲解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
参加踢键比赛的学生
知识讲解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A
B
课堂练习
“学习之星”获奖名单 “劳动之星”获奖名单 李小红 王青 陈力 赵阳 吕明 刘海 王青 张芳 申明 杨柳 刘海 周丽 马红艳 张可欣 田宇 陈静蕾 马红艳 田宇 魏东东 罗晓梅 申明 刘多 罗晓梅 赵东
课堂练习
学习之星
劳动之星
李小红 陈力 赵阳 杨柳 刘 海 周丽 马红 艳田宇 魏东东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
参加踢键比赛的学生
两项都表参示加什的么学?生
知识讲解
跳绳的学生
即参加跳绳 又参加踢毽
参加踢毽 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晓东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9+8-3=14(人)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集合中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共同特征,引出集合的概念。
2. 向学生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二、探究(10分钟)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即一个元素只能属于一个集合。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 引导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如将一组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物品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某个集合。
2. 让学生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统计班级学生的性别、年龄等。
四、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让学生尝试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如“所有人都是学生,所以所有学生都是人”。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了集合的概念和性质,学会了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概念和性质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集合的确定性和互异性,以及如何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五篇材料][修改版]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一、说教材《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知识,涉及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
)本节课教材例1在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复现象”的方法,了解直观图(集合圈)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复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
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且在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用到了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学生不一定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
三、说目标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通过预学提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达到感悟知识的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目标定位如下:1、通过预学观察图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集合的意义,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
2、使学生通过理解用直观图(维恩图)表示“重复现象”的方法,学会借助直观图(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14页例3)
例题3
喜洋洋、懒羊羊、美羊 羊带领的3支队伍来参 加足球比赛了!
比赛规则:要赢得比赛就要打败所有的对手
问题:那现在喜羊羊队想获得冠军,要 比几场呢? 答案:两场
那如果每两队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答案:三场
②①
③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分组如下
巴西
土耳其
中国
哥斯达黎加
每两个队踢一场, 一共要提多少场?
第六种:5角+1元=1元5角
1
3 2
说明:只要抢到椅子即可
1号
2号
3号
1
2
3
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
大灰狼
1号
小红帽
2号
猎人
3号
1号
2号 2号 3号 3号
3号
1号 3号 1号 2号
2号
3号 1号 2号 1号
第一种:5分+1角=1角5分 第二种:5分+5角=5角5分 第三种:5分+1元=1元5分
第四种:1角+5角=6角 第五种:1角+1元=1元1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集合的概念表示具体事物。
了解空集、全集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的相关知识点。
2.集合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全面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集合概念的图片和案例。
2.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3.课堂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集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此图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谈谈集合的理解。
2. 概念学习1.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如何用集合表示具体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对容器、颜色等的集合的概念。
3. 练习1.设计一些集合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2.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
4. 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他们学到了什么,对集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生活中更多的集合概念,写下来。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更能自主去思考、总结。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学生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还有欠缺的地方,因此下节课需要补充集合概念的相关案例,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数学广角—集合》属于《数学课程标准》的综合与实践这一知识模块,课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本课,我觉得自己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刻,维恩图各部分表示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在课中我也反复带领学生去说,最后学生也能自己知道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2.巧用呼啦圈的活动用两个圈里感知集合时,活动的孩子配合不是很积极,可能原因是在大型优质课评比中同学们紧张,老师没适时调控,我本人也紧张了。
3.在经历维恩图产生的过程中,用呼啦圈圈感知韦恩图的产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就是比较直观学生知道把同类的放在一个集合里,属于两个共同区域的放在中间;缺点就是目的性太强,扼杀了学生其他的表示方法。
4.整个磨课过程感觉困难的是本人对学生课堂评价的缺失,细及思考,深感恐慌,今天的后果都是这些年来的不学习造成的,只是为教学而教学。
作为教师终身发展必备条件----学习。
5.通过这次的讲课活动,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课堂语言的贫乏匮缺,课堂教育机智的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自己平时随便造成的。
本次参加比赛,整个过程都是在教研组长精心指导下进行,磨课团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一次次试讲,反复调整教案,调整后就试课,试过再改,让我不断提升。
真是感激无以言表。
只是本人表现不如意,让大家不免失望,辜负了领导和团队的辛勤付出,真抱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1 数学广角——集合课件(共25张PPT)
数学广角——集合
只参加A 项的人
两项都参 加的人
只参加B 项的人
列式计算时:要注意重叠部分。
08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时相应练习题。
09
板书设计
02
情境导入
通知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定 于下周五进行趣味运动会,在三年级 各班抽取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 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大队部 2024.11
第一章
学习任务一 集合
03
任务一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牛顿实验班 思维训练营
许畅
张丽 马天放 张俊一 韩刚
侯冬 王晓雷
刘宇航
姜敏 马明博 赵达 钱亚新 郝英 张菁 李思阳
你要继续把图示 补充完整哟!
小牛顿实验班和思维训练营都参加的
06
课堂练习
能力提升
(1)既参加小牛顿实验班又参加思维训练营的有( 3)人。 (2)参加小牛顿实验班和思维训练营的一共有多少人?
答:小明和小方一共猜对了16个灯谜。
(2)小明和小冬一共猜对了多少个灯谜?
16+12-4=24(个) 答:小明和小冬一共猜对了24个灯谜。
3.三(5)班读书活动中,带故事书的有30人,带科普书的有26人,
两种书都带了的有8人。 (1)填写右边的图。 (2)带这两种书的一共有( 4)8 人。
带故事书的 带科普书的
小 组 合 作 要求
1、先独立思考:怎样才能直观的表示出既参加跳绳又 参加踢毽的同学,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式重新整理名单,直观的表示 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同学,并将整理好的名单记 录在练习本上。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数学广角 集合》课件
数学广角——集合 用 代替学生。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数学广角——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参加跳绳的学生有9人。
数学广角——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参加踢毽的学生有8人。
数学广角——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 踢毽比赛的学生有3人。
数学广角——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2.用集合图表示一些问题更清楚更简便。
做一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
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
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78+77=155(人)
先求带面包和带水 果的一共有多少人。
155-48=107(人)
答: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107人。
做一做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比赛,其中参加数学比赛 的有15人,参加作文比赛的有11人。既参加数学 比赛又参加作文比赛的有几人?
做一做
21cnjyX
4.两条同样长的木条钉在一起,每根木条长30厘米, 中间钉在一起的部分长5厘米,这两根木条钉在一 起后,从头到尾一共多长?
30+30-5=55(厘米) 答:从头到尾一共55厘米。
21cnjyX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01 1.集合问题关键要找出重复的部分,再根 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先把两个计数部分 相加再减去重复部分,就是事物的总数。
15+11=26(人) 26-20=6(人)
先求参加数学比赛 的和作文比赛的一 共有多少人。
答:既参加数学比赛又参加 作文比赛的有6人。
做一做 3.三一班学生的饮食习惯调查情形以下:爱好吃肉 的有12人,爱好吃蔬菜的有17人,既爱好吃肉又 爱好吃蔬菜的有5人,两种都不爱好的有6人。三 一班共有多少人?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字编码之身份证》ppt课件
数不但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 还可以用来编码。
杂志编辑室经常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这些信件是怎样 传递的呢?
你写过信吗?知道本地的邮政编码吗?你想知道这些 数字是怎么编排的吗?
448268
贴邮
票处
月同日生的人编写的顺序,第17位表示性别,一般男单女双。 第18位为校验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
拓展知识外延: 1、 根据这个身份证号码你能知道这个人的哪些信息。
14 24 27 1999 08 30 214 7
2、小马虎在课前搜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
妈四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分别是谁
的,你能帮帮他吗?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第一、二位表示省
142427197906123947 140105198607210345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
第三、四位表示市
142427197906123947 142430198005043954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 山西省晋中市祁(qí)县
重庆市部分城市邮政编码
400000 永川区 402160 400000 合川区 401520 400000 江津区 402260 400800 大足县 402360 401120 綦江县 401420 400000 荣昌县 402460 400700 铜梁县 402560
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 编码的例子?
(2)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和同学们 交流一下。
4 0 2 1 60
重庆市 永川邮区 永川区邮局
投递局
英井路邮电支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课件(共28张PPT)
答:会唱歌或会跳舞的一共有15个人。
练习二十三
3.在圈中填上合适的数。
(1)两个圈里都有的数 有多少个?请你用画图的 方式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跳绳
陈 东 王爱华 马 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杨明 李芳 刘红
于丽 朱晓东 卢强
周晓 陶伟
两项都参加
方法一:9+8–3=14(人)
方法二:6+5+3=14(人)
练习1
你从图上能很快地看出哪些信息?
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得优?
语文成绩优的
数学成绩优的
丁勇 王东
陈华 李明 刘欢 赵小丽 卢红 王伟
周强
两科成绩优的
80+150-30=200 答(:厘柄米长)最长可达200厘米。
4.(难点题)三(1)班有20名同学 参加比赛,其中参加数学比赛的有17 人,参加作文比赛的有11人,没有两 种都不参加的。
(1)既参加数学比赛又参加作文比赛的有几人?
17+11-20=8(人) 答:既参加数学比赛又参加作文比赛的有8人。
杨明 李芳 刘红
于丽 朱小东 卢强
周晓 陶伟
两项都参加
韦恩(1834—1923)
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 1881年发明了韦恩图,又叫文氏 图。
韦恩图(文氏图)
是用封闭的曲线直观地表示 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在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中,由于其直观,往 往具有特殊的功效。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 一共有多少人?
(2)只参加数学比赛的有几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篇1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
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运用集合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父与子2.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父亲黄伟光。
李煜,他的父亲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父亲王立成,王立成的父亲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师追问:为什么减1?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
(课件出示)书法比赛小丁李方小明小伟东东绘画比赛小明东东丹丹张华王军刘红老师:你从这张表格中学到了什么信息?(2)老师:有多少学生参加比赛?老师:怎么会错呢?仔细看看。
谁能告诉我?(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3页至第104页2. 教学内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一种无序且元素互异的组合。
2. 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
3. 让学生学会计算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无序性和元素互异的特点。
2.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让学生掌握这两种表示方法。
3. 讲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计算方法,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种运算。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集合的概念和交集、并集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对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
他们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和公式。
他们喜欢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解决来学习,喜欢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可能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这种抽象的概念。
他们可能对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计算方法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这种数学运算。
他们可能对如何将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感到挑战,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如何将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共19张PPT)
已升级到最新版本 当前版本号:10.1.0.7106
5 + 4 - 1 = 8
总人数=跳舞人数+唱歌人数—即跳舞又唱歌人数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总人数=跳舞人数+唱歌人数—即跳舞又唱歌人数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跳舞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唱歌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探索新知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课件PPT
探索新知
卢强
陈东
马超
刘红
王爱华
李芳
赵军
丁旭
徐强
于丽
刘红
杨明
朱小东
周晓
李芳
陶伟
杨明
跳舞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唱歌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跳舞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唱歌
赵璇
即跳舞又唱歌
只跳舞
只唱歌
即跳舞又唱歌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跳舞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唱歌
赵璇
即跳舞又唱歌
总人数=只跳舞+只唱歌+即跳舞又唱歌的人数
判断: 1.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 2.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14(人)
课件PPT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学以致用
先把下面一样的水果圈起来,在算一算一共进了( )中水果。
8
学以致用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实录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授课课题】《数学广角—集合》【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中易于理解的简单实例,初步掌握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根据策略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了解集合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会利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咱们班谁的脑筋会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呢?预设1:学生猜出来了师:你可真聪明,谁听懂他的意思了?师:哦!原来他们中有一个人被数了几次?这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
预设2:学生猜不出来师:看来这个脑筋急转弯有点难,给你们点小提示。
(出示图片)二.探究新知1.发现信息师: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看,我们班准备要参加体育比赛,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编号,仔细观察,从表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师:快来数一数,参加跳绳比赛的有几人?(5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几人?(7人)师:现在问题来了,参加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几人呢?生1:12人生2:10人师:为什么一个同样的问题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生:因为有2个人是重复参加的。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现在请大家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发现的信息,请同学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2.自主探究师:请同学上来讲一讲,你是怎么做的。
预设1:把编号都列出来,把相同的都圈出来。
预设2:先写出跳绳比赛参加的同学,再写出参加踢毽比赛的同学,如果重复就不再写了。
师:同学们真厉害,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了结果,其实啊,还有另一个好玩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配合,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好不好?师:老师这里有2个呼啦圈,一个表示跳绳的同学,一个表示踢毽的同学,现在现请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到前面来。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9 数学广角——集合》
1人
一共有多少人?
1人 1人 1人
1+1+1+1+1+1+1 = 7 (= 7 (人) 4人
4人
在四(2)班的部分同学中又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这 样的数据:
参加乒乓球队的有6人,参加足球队的有4 人,王东、李强既参加乒乓球队又参加足球队。
参加乒乓球队的有6人,参加足球队的有4 人,既参加乒乓球队又参加足球队的有( ) 人。
画集合圈:
(1)只参加乒乓球队的有多少人? (2)参加乒乓球队和足球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蔬菜
水果
7 At4 m 9 K 2 F 5
数字
字母
集合圈是用来表示某一类事物
组成的整体。集合圈也叫韦恩图,是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约 翰·韦恩发明的,用它来研究我们生 活中的相关问题非常方便。
小数
整数
老师在四(1)班选取部分同学调查了他们参加哪种体育 活动队,得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用字母代表同学姓名)
姓名
小A 小B 小C 小D 小E 小F 小G 小H 小I 小J
参加的体育活动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乒乓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姓名
小A 小B 小C 小D 小E 小F 小G 小H 小I 小J
参加的体育活动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乒乓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乒乓球队 足球队
参加乒乓球队的有7人,参加足球队的有8人, 参加乒乓球队的和参加足球队的一共有11人,既 参加乒乓球队又参加足球队的有多少人?
乒乓球队7人 足球队8人
?
7+8-11 = 4(人)
在五年级中对部分同学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集合练习题
一、填空
1.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排小朋友一共有()人。
算式: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
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
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
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三年级喜欢篮球的有26人,喜欢足球的有38人。
既喜欢篮球有喜欢足球的有17人
(1)三年级一共有()人。
(2)两种球类都喜欢的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