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数字和运算,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形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进行探讨和分享。
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情境创设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技巧1. 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比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围墙施工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围墙的周长和面积;在学习时间和日历时,可以设计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
这种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创设角色扮演情境通过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设计一个找寻宝藏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扮演宝藏猎人,通过识别不同形状的地图,寻找宝藏的情节来学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现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情境创设,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数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数学问题解决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来呈现实际问题;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示不同的图形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境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并主动思考的具体事件、场景、故事等。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创设和利用有效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情境1. 现实情境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现实情境,引用或设计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运用价值,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比如:在一次职业规划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的购物中切入,引导学生计算打折的价格,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考,考虑如何使用同样的预算以购买最多的物品。
2. 仿真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环境营造具有可操作性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与模拟仿真环境,比较直观、具体、易于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推进情节,完成任务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园,让学生通过布置园景、计算园内物品的大小、数量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
3. 游戏情境游戏情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有效情境,通过创设各种游戏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数学竞赛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小学生和小学老师,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关于数学知识的挑战,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1. 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利用有效情境就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教师应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参与感有效情境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参与感的方法,只有当学生参与进去,才能让学习更有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集体讨论,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数学学习。
利用有效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尝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各种情境下的数学应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题的创造性思维。
4.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更加难的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中的情景创设
小学数学中的情景创设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情景创设来学习数学知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的情景创设,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 菜市场购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模拟菜市场购物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加减法和货币计算。
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商贩的角色,用真实的货币进行购物,让学生体会到购物时的实际情境。
老师可以给学生几种水果的价格和数量,让他们自己计算出总价,并用手中的零钱进行支付,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实际生活技能。
2. 家庭日常生活通过模拟家庭日常生活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时间、长度、重量等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家庭日常生活的问题,比如爸爸下班回家的时间、妈妈做饭需要的时间、家里的家具长度和宽度等,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测量。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时间、长度和重量等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棋类游戏棋类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情景创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棋盘、跳棋等概念。
通过玩棋类游戏,学生可以练习数学四则运算、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战略意识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4. 化整为零通过化整为零的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老师可以用各种实际的情景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比如将一块巧克力分成几份、将一杯水平均分给几个人喝等。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 线上实验通过线上实验的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图形、立体图形和几何知识。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数学教学软件或网站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比如使用图形编辑工具绘制各种图形、拼图游戏、立体图形展示等。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一:生活实景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可以借助银行存取款的情景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老师可以模拟开设一个银行,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柜台职员,通过存入和取出款项,来实际体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这种情景设置,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情境二:实物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也是优化教学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准备一些实物代表分数的形状,让学生通过移动、相加、相减等操作来理解分数的运算。
学生可以使用一些色彩鲜艳的磁性图形,通过组合和分拆来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运算过程,提高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境三:游戏竞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竞赛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可以设计一个乘法口诀竞赛,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每组学生轮流回答口诀题目,答对者获得相应的积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在游戏中不断回顾乘法口诀,并且通过竞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四:实践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践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几何图形的属性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校园或周边环境中寻找各种几何图形。
学生可以观察、测量、比较这些图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并进行总结归纳。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情境五: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分类时,可以使用幻灯片或视频来展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且可以通过交互式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12种情境创设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12种情境创设方法》12种情境创设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巧。
以下是我对这12种情境创设方法的详细介绍。
1.故事情境创设方法: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图形情境创设方法:以有趣的图形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与图形相关的数学规律和概念。
3.探究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发现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博弈情境创设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博弈活动,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探索问题、思考策略、提高思维能力。
5.视觉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视觉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动力。
6.模型情境创设方法:以适当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以及猜想,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7.推理情境创设方法:通过让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8.玩游戏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制定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吸引学生参与,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
10.实践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合作情境创设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12.问题情境创设方法:通过提出具体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使用这12种情境创设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这些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12种情境创设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一、前言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1. 情境创设一:情感情境创设情感情境创设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激励下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讲解科学的发现历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情境创设二: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组织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实际测量与计算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情境创设三:合作情境创设合作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小组合作、角色分配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互相交流,并帮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5. 情境创设五:启发情境创设启发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安排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规律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安排真实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6. 情境创设六:技术情境创设技术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教师们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并探讨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情境,让学生面对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进而达到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
1.集体竞赛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比如,计算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解决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等。
学生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解决问题,并尽量获得更多的积分。
这种竞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激情。
2.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元素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猜数游戏、数独、数学拼图等。
学生们在游戏中不断地思考和尝试,通过不断试错和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3.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主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学习知识。
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观察、进行数据分析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形状的蛋,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蛋的体积、重量等。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渐理解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故事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取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则关于比例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创设情境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创设情境方法数学常常是让学生们最头疼的学科。
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老师费劲口舌,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
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数学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孩子掌握。
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2、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
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一:游乐园里的数学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一个游乐园情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以三年级的加减法为例,假设老师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老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小型的游乐园景区模型,包括过山车、旋转木马等设施,并附上各设施的门票价格,如过山车门票50元,旋转木马门票25元。
接着,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模拟购票的场景,通过大屏幕或投影仪展示游乐园景区模型和相关门票价格的图片。
老师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小明要乘坐过山车,购买门票需要花费50元,小明手里只有30元,请问他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用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老师可以分组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票的场景。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购票员、一个游客和几个观众,购票员负责收钱,游客负责购买门票,观众负责观察和记录整个购票过程。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根据门票价格进行加法计算,解决购票金额问题。
接下来,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比如“找零游戏”。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相应数量的“零钱”,让他们模拟购票的过程,并计算出需要找零的金额。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加减法运算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实地参观游乐园,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游乐园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选择游玩的设施,并记录每个设施的门票价格。
学生们可以使用之前学过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并填写记录表格。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时,结合他们的⽣活实际,利⽤他们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或⼀些与他们⾃⼰和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创设情境,以引起学⽣主动作出反应,点燃学⽣⼼中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边,⽽且学数学有⽤的、必要的,从⽽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根据不同学段学⽣的特点,根据学⽣的⽣活经验,根据学⽣的知识基础,在⼩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以下⼏种策略: ⼀、激“趣”——创设趣味情境 研究表明:兴趣是⼀种带有情感⾊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种重要动机,是学⽣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提出数学问题,⾃主探索是探索式教学的⼀个重要措施。
1.利⽤童话寓⾔故事创设情境。
低中段⼉童感兴趣的情境⼀般有讲故事,特别是与⼩动物有关的,或者是动画⼈物改编的故事,这种故事⼀般都具有童话或寓⾔⾊彩,满⾜了⼉童喜欢幻想的天性,若能产⽣“虚构的真实”,⼜结合了教学⽬标,就会把⼉童“骗”进思维的陷阱。
2.利⽤活泼有趣的游戏创设情境。
⼉童好动好奇喜欢做游戏,有些游戏他们是天天何等,反复做,乐此不疲。
把游戏引⼊课堂⽐课外的参与更有吸引⼒。
3.利⽤形象直观的模拟创设情境。
模拟⽣活创设教学情,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活,使学⽣⾝临其境,如见其⼈,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设“疑”——创设“愤悱”情境1.开门见⼭式:在创设情境时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以数学问题和激励语⾔使学⽣从⼼底⾥掀起波澜,达到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标。
如,在“除数是⼩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时,新课伊始就出⽰“2.4÷0.12”直奔主题,在教师“你能尝试⾃⼰解决吗?”“⽼师相信⼤家⼀定能⾏!”“⽼师期待着同学们惊⼈的发现!”寥寥数语中,激发学⽣对⾃我、对同伴产⽣挑战的勇⽓和欲望。
2.联系⽣活式:研究表明,与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熟悉的⽣活背景越接近,学⽣⾃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场景或真实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具体案例。
1. 足球比赛计分情境:引导学生以足球比赛的形式进行数学计分。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足球队,用小球代表比分,比如红队得一分,就往红队一边放一个小球。
目的:通过足球比赛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学计分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超市购物情境:搭建一个小超市场景,准备一些小型商品,学生可以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结账。
目的:通过超市购物的情境,学生可以理解货币的概念,学习计算购物总价、找零和计算利润等实际应用问题。
3. 学校野餐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学校野餐,每个学生要准备一份食物。
老师提供一些原材料,学生需要计算出自己准备的食物所需的材料数量。
目的:通过学校野餐的情境,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计算食材量,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搭积木情境:让学生利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或形状,然后要求他们计算出所用积木的数量和总面积。
目的:通过搭积木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几何形状和计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5. 世界地图情境:在教室中张贴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查找相关信息并制作海报展示。
目的:通过制作海报的情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面积、语言等信息,学习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
6. 旅行预算情境: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假设要去一个城市旅行,他们需要计算出旅行所需的费用,并制定旅行预算。
目的:通过旅行预算的情境,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计算旅行费用、预算和时间等问题,培养他们的经济观念和计划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真实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更加深入和实际,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
一、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即将数学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教学《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小明想在某个空地上画一个正方形的草坪,但他不知道正方形的一边长是多少,于是他测得这个空地的长度和宽度,让学生通过计算草坪的面积来帮助小明确定正方形的一边长。
这样的情境化问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所在,鼓励他们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增强问题解决的动力和信心。
在教学《小数的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小明在超市买了一些水果,他买了0.5公斤苹果、0.3公斤梨子,然后花费了7元,让学生通过计算每种水果的单价来帮助小明核算。
这样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引发学生对小数计算的兴趣。
三、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挑战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挑战性,即问题要具有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特点,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钻研,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比较与排序》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小明和小华分别有一些果糖,小明说他的果糖多,小华说她的果糖多,他们该怎么比较谁的果糖多呢?这样的情境既能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思考,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求胜心理,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答案。
基于核心素养环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基于核心素养环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其中核心素养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并通过有意义的数学情境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具体描述基于核心素养环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2.情境创设内容- 我们在教学的情境中,设计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数学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 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思考、讨论并解决问题。
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们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3.情境创设过程-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这个数学探究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并指导学生分组。
- 接着,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组织团队,共同思考解决方法。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 学生在团队中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团队协作,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学生们可以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学习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数学问题。
4.情境创设评价-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寻找问题、讨论问题和展示解决方法的整个过程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介绍几个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有效问题。
在教学“面积”的时候,可以引入小朋友家中的房屋面积问题;在教学“容积”的时候,可以引入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容器问题等。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联系到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化情境的创设游戏化情境是创设有效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通过将数学知识和游戏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加减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情境反转的创设情境反转是一种较为高级和复杂的创设有效问题的策略。
通过改变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反转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除法来解决乘法问题等。
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情景模拟的创设情景模拟是一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通过创设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数学问题,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时间”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模拟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来学习时间的概念和计算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松江区九亭小学李萍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
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的进行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并获益匪浅。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方面作一些陈述,以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将数学抽象的内容依附于现实的背景之中。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境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位教师心动,想把这样的情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为什么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或其他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出来。
于是采用的策略往往是“拿来主义”,然后围绕着课件中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情境创设怎么能为教学服务呢?情境创设没有明确的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二)情境创设重点不突出。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课堂上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老土”。
于是每一堂课都以生活情境导入,把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到了九霄云外,课堂上处处有情境,时时有情境,学习气氛热热闹闹,教学却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确定位置”、“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分类"时,我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将卫生用品放在讲台边,黑板擦、粉笔随处放,接着我再邀请学生来帮忙整理,恢复教室原本的整洁.通过简单的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以及分类的要求,之后实施分组教学,给每一组一定数量的文具和学具,让学生们动手分,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分完学生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分类的知识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整理书包,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回家后整理衣柜等。
情境的创设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二、问题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我总是精心设置悬念、冲突、矛盾,里面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感兴趣,但是学生现在还不知如何去解决它,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习了今天的新课,你们就明白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及创设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情境”一词大约出现了150次,远远超过了2011版、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60次左右)。
新课标中的“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真实情境、具体情境、现实情境、生活与社会情境、实际问题情境、复杂情境”等。
尽管“情境”有不同的说法和表现形式,但其内涵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属于一种真实情境。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实情境”,为何新课标强调要创设真实情境,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又怎样创设真实情境?一、真实情境的内涵与教学价值(一)真实情境的内涵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
[1]这里的“真实情境”未必是现实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科学现象及探究为背景的科学情境,或是贴近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和认知水平的数学情境,这些情境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情感思维等方面。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中“真”的世界可以是与文本相关的户外真实世界,也可以是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
杨向东老师指出,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真实情境是任务载体。
他认为,所谓真实情境,其本质是心理意义上的,是指那些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
由此可见,“真实情境”是针对学生心理而言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其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其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及创设策略*孙丽燕*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开放课堂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L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真实情境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其生活和知识经验、能使其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环境”。
真实情境能为学生高度的智力参与和深度的思考创造条件。
数学教学应创设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境,可依据学生心理需求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参与;可基于学生认识水平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理解;也可指向自主建构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联结。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
一、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创设1.购物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模拟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的角色,通过买卖商品的过程来学习货币概念、购物计算、找零等数学知识。
2.实地考察利用校园中的建筑、周围的商店等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测量、计算等方式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数学知识,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家庭日常让学生回忆家庭日常中的一些实际情景,比如理发、购物、做饭等,通过这些情景让学生学习加减乘除、时间、金钱等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游戏化教学1.数学游戏通过设计各种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接力赛、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数学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数学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扮演数学小能手、数学侦探等角色,在游戏中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1.数学模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模拟实验,比如模拟投影仪、互联网等,给学生讲解和展示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2.多媒体互动课件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互动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情景故事讲解1.数学故事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学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来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角色情景讲解设计一些带有情节的数学讲解,比如小明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小芳在什么地方用到了数学等,通过情景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生活实际情境创设1. 超市购物情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超市进行数学学习。
在超市里,可以设计购物清单,要求学生到超市中通过购买食品、日用品等物品,来计算购买的费用、找零的钱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实际操作,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公交车换乘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次公交车的换乘情境,要求学生查看公交车时刻表,计算不同公交车之间的换乘时间,了解不同线路的距离和时间,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和距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时间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家庭日常生活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设计一些数学情境。
让学生计算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计算每月的花销等。
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二、游戏情境创设1. 数学游戏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竞赛、数学抢答等。
这样的游戏情境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够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反应能力。
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拼图来提供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拼图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通过数学拼图,学生可以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1. 测量实验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量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来掌握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对测量单位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大小比较、数量比较等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
作用。
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
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
空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
的“磁场效应”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
”,“需要一个邮递员。
”
“需要一个信封。
”。
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
”“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
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
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
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
大玻璃吗?当然不要。
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
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
5、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
但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
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二、两点思考。
1 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
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2 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1)要有真实性。
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
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
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如前例教学“元角分”,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发展性”
(4)要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