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PPT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7d1d6a49649b6649d747b7.png)
四、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20
(一)对于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项目
全国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9.6万个项目,在7-9月期间,经过各省 份逐一反馈确认、提出举证意见、提供举证材料、部整治中心与各省份逐省对接,确认 项目处理意见,在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组织领导下,部整治中心、信息中心、规划院密切 协同配合下,目前进展情况如下:
15.净增水田面积:指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水田面积,减去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 有水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加水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位为公顷,保留小 数点后4位)
16.补充耕地利用状况:指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拍摄的反映验收后补充耕地利 用现状照片及视频,需实时定位拍摄并上传至备案系统。注意:照片视频要具有一定数 量,需从不同方位角拍摄以充分反映补充耕地地块的全貌情况。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2020年10月 • 西安
目录/Contents
01
系统总体情况
02
备案指标及技术要求
03
备案指标预检及技术规则
04
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05
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案例
1 系统总体情况
一、系统总体情况
4
(一)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2.项目主管部门:指项目计划、实施、验收的责任主体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行 政主管部门,可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文件或有关部门批复文件中明确的法人单位(承担单位)所属部 门填写;对于农民、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展的项目,按照项目竣工验收的责任部门填报。
3.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指土地整治项目已报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新增耕地 按规定拟用于占补平衡的,有关信息可通过填写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 系统中自动提取,无需重复填报。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省、市、县_区_用户手册(新)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省、市、县_区_用户手册(新)](https://img.taocdn.com/s3/m/014f651a6bd97f192279e94d.png)
省、市、县(区)各级都拥有此类用户。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进行占补挂钩。
2.3、 指标调整人员
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对补充耕地指标进行调整。
2.4、 易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补授权人员
省、市级拥有此类用户。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进行易地占补授权操作。
第 3 页 共 44 页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用户手册
2.1、 省、市、县(区)地方管理员 ------------------------------------------------------------------- 3 2.2、 占补挂钩人员 ---------------------------------------------------------------------------------------- 3 2.3、 指标调整人员 ---------------------------------------------------------------------------------------- 3 2.4、 易地占补授权人员 ---------------------------------------------------------------------------------- 3 3、 运行环境 --------------------------------------------------------------------------------------------------- 4 3.1、 环境支持 ---------------------------------------------------------------------------------------------- 4 3.2、 浏览器设置 ------------------------------------------------------------------------------------------- 4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2b8d0d9a58da0116c17499f.png)
户权限所产生的
用户管理是用于地方管理员管理自身创建的
所有用户。
地方管理员登录后进入【系统管理】->【组
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 新增用户-> 点击【新增角色】按钮后弹出可供选择的角 色权限-> 赋予相应的权限。
操作界面如下:
增加用 户
设置用户 权限
与预警功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 范和创新管理,实现电子化、精细化和常态 化监管,达到占补平衡监管日常化、实时化 与可视化。
本级建设用地项目挂钩使用补充耕地指标;
系统提供不同级别指标库的调整功能、解调整功能和查询功
能。
指标库明细功能
建立县、市、省级耕地指标库,通过系统可以掌握各
级指标库及指标使用情况;
主要指标包括补充耕地指标剩余情况、可用于占补的
指标情况、挂钩指标情况、核销指标情况以及指标异 地、指标分级调整情况
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易地指标管理(易地指标授权、易地指标解授权 、授
权明细)、分级指标管理(分级指标调整、分级指标撤除调整、调 整明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公告
管理功能:权限管理(仅限于省级管理员)
各级用户权限
市级用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解挂箱、已办箱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
系统默认指标所属地拥有补充耕地指标; 系统提供授权功能,由上级操作,补充耕地指标可在不同区
域内调整;
系统提供了解授权和查询明细等具体功能。
指标分级调整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74303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9.png)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摘要耕地占补平衡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监测和调控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需建立一个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本文介绍了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包括系统概述、技术架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测指标等内容,旨在提高耕地占补平衡监管效率和精度。
系统概述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管理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对耕地占补平衡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和管控。
技术架构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监测分析层和应用服务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获取实时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分析层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情况的监测与分析,应用服务层为用户提供监管服务和数据展示功能。
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和管理服务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获取农业区域的遥感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监测分析模块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管理服务模块提供管理者和农民相关的监督和服务。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遥感卫星数据和实地农业生产数据的获取。
数据处理方面,系统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为后续监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监测指标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粮食产量等。
系统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耕地占补不平衡的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可以有效监测和调控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和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058e0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d.png)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作者:谭荣郧文聚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10期【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占补” 以补定占【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經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占”,不仅包括建设占用耕地,也包括农用地内部调整占用耕地,还包括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补”即补充新耕地的内涵也要做相应完善调整。
耕地占补平衡意味着耕地数量不因城镇化、工业化等建设占用而减少。
同时,耕地占补平衡的内涵也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完善。
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首次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至今,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就一直是我国保护耕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政策,在确保耕地总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现阶段经济发展、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国土绿化等仍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加上耕地后备资源愈发稀缺,实践中满足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压力的增加不仅威胁到粮食安全,还有可能会影响我国整体的或局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只有进一步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扩大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的范畴,才能真正稳住耕地总量、优化耕地布局以及压实地方保护责任等,进而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作为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和方法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
虽然从发展历程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关注数量平衡到同时关注质量平衡,再到进一步重视生态平衡,但一直以来该项制度主要是围绕建设占用耕地而制定补偿目标和举措。
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的指引下,耕地保护需要跳出单一资源的保护理念和管理模式,将其置于各类自然资源共同构成的自然系统和国土空间中去保护和管理。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理解及认识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理解及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7c07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1.png)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理解及认识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具体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下面是对概述部分的一种可能的内容编写:1.1 概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是指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用地工程建设中,为补偿被占用的农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合理规划和开发一定面积的新耕地的项目。
在我国,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应运而生。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耕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耕地保护方式,对于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出发,对其实施和管理进行详细探讨,旨在加深我们对这一重要农业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通过对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实施和管理的相关内容。
在结论部分,将对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进行总结与展望,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小节,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1.1 概述本小节主要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概念和背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小节主要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本小节阐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指出阐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目标和对项目的认识。
2. 正文部分2.1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本小节详细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解释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的发展起源、管理发展演变等。
2.2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本小节主要阐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的规划、评估、审批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a02ffe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b.png)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19.12.30•【文号】自然资办函〔2019〕2367号•【施行日期】2019.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23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为严格耕地保护监督,确保占补平衡真实可信,部改进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准确掌握改进要求,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具备新增耕地报备入库、指标使用、后续监管等多种功能。
备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增耕地项目立项、验收等信息,新增耕地规模、类型、质量和地块坐标,以及新增耕地实施前后图片影像等。
新增耕地项目备案后形成的新增耕地数量、水田面积和粮食产能(根据备案的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等别自动计算)3类指标,将分别纳入项目所在县级补充耕地储备库。
建设用地申报涉及占用耕地时,应用新版系统分类分别从储备库中核销指标落实占补平衡,核销确认信息随同用地一并报批。
新增耕地备案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
二、加大审核把关力度,确保新增耕地真实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各类新增耕地报备,报备前要依据相关资料严格核定新增耕地,实地核查新增耕地利用现状,并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拍摄照片视频资料,确保新增耕地真实可信并可核实。
地(市)级、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县级报备的新增耕地逐级审核确认,并组织实地抽查,发现不真不实、报备不规范的,不得审核通过;部组织对省级审核确认、报备入库的新增耕地逐一复核,建立日常监管机制,发现问题或存在疑问的,从库中退回省级自然资源部门核实整改。
新版系统设置了新增耕地报备提前预检功能。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68bd2f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c.png)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各项工程的开展,一些耕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保证粮食产能的重要方法。
但是实践工作中也存在耕地占补平衡的整体性不足、实际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为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作出的应急性的补救式战略安排,因此,耕地占补平衡应当遵循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加强用地置换的必要性评估,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方案。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存在问题;制度优化;措施引言在城镇化及生态建设过程中,时常会涉及对耕地的占用,遵循占补平衡的原则,项目建设需要根据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实行相应的耕地占用补偿。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于1997年正式出台,随即推动了“耕地保护”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独立成章,这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工具,也是落实“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方略。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工业化建设无序占用耕地,保障了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倒逼了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布局优化,从而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
所以,有效反馈占补平衡制度实施成效、系统优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耕地农田占补平衡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农田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直接关系粮食产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涉及对耕地的占用,例如城镇住宅项目、水利项目等,都有可能途径耕地,因而必须综合考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指出,国土空间规划要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
2019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和布局,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保证粮食产能。
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研究(精)
![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研究(精)](https://img.taocdn.com/s3/m/cfe6e3f67f1922791788e828.png)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收稿日期 :2006-11-21; 改回日期 :2007-04-02作者简介 :郑华玉 (1980- , 女 , 博士研究生 , 从事资源经济与资源政策、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 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 , 而导致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 , 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 , 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 , 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
以广东省粤北山地丘陵区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 , 针对两区的实际情况 , 分别在两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内建立了耕地利用等指数与单位标准粮之间的函数模型 , 并以此为测算依据 , 换算了相同或不同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的耕地占补平衡比例系数关系。
关键词 :耕地 ; 占补平衡 ; 利用等指数 ; 单位标准粮 ; 测算 ; 广东省中图分类号 :F301.21(265文献标识码 :A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 , 耕地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 , 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问题是耕地占补平衡提出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简单的数量上占补平衡的问题 , 实质上是通过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和制止耕地退化来恢复和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1]。
为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 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 ,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 2005年 7月 6日 ,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发 [2005]128号文件中做出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的规定。
随着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 鉴于耕地占补工作中存在着补充耕地与被占用耕地缺乏针对性比较、补充耕地的数量难以准确确定、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 建立可持续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内在联系 , 建立两者之间的换算方法体系是目前土地研究中的热点内容。
当前 , 提出科学合理的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和测算方法是解决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 , 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领域之一。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eb1e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png)
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占补平衡,鼓励各地加大土地整 治力度,提高补充耕地的质量,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
系统功能
土地调查与监测
对耕地数量、质量、分布等情 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为耕地占
补平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土地整治与开发
对补充耕地进行整治和开发, 提高其质量等级和生产能力, 满足占补平衡的要求。
THANKS
谢谢
05
CHAPTER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效果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01
02
03
04
农业产值增加
通过耕地占补平衡系统,新增 耕地能够提高农业产值,增加
农民收入。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该系统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 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
土地浪费。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的实施可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地区
案例三:某乡镇实施情况
乡镇概述
某乡镇位于山区,土地资源相对贫瘠,但生态保护意识较 强。
实施背景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该乡镇积极推行耕 地占补平衡政策。
实施过程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如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
实施结果
通过耕地占补平衡系统的实施,该乡镇不仅恢复了部分耕 地,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概念简介
01 02
定义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补多少 ”的原则,由占用者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以实现建设占用耕地 与补充耕地的数量平衡。
意义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于保护 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3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培训讲解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培训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704e6833d4b14e842468b7.png)
其他部门 高标准农 田项目
农村土地 整治监测 监管系统 土地整
治项目
增减挂钩 结余指标 等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备案 指标使用: 指标调剂: 指标库 部级监管:
数据查验
外业核查
维护期 核查
挂钩核销 退回解挂 承诺使用
填报
指标划转 指标调整
国家统筹 审核
监测预警 明细对账 承诺情况
下放
部级核实 指标出库 • 锁定 • 退回
2.4.5、指标库剩余情况
指标剩余情况 包括指标库可用剩 余情况以及指标库 实际剩余情况。
2.5、指标备案及入库
三类指标库对应于系统中的指标。
补充耕地数量(公顷)、新增水田规模(公顷)和新增粮食产能(公斤)三类指标 库涉及到系统中的备案指标,主要包括:
2.4.4、指标明细
指标库为动态变化过程,按照账单的方式,系统里列出了行政区的指标流水明细。包括指 标入库和指标出库两种明细。
指标入库主要包括新备案补充耕地项目指标、其他行政区调入的指标、已经挂钩指标解挂钩、部级 解锁指标、承诺指标等。
指标出库包括指建设项目挂钩使用指标、 调出其他行政区指标、冻结指标、核减指标、承诺使用 指标、部级锁定指标等。
2020/11/10
采取指标核销方式,落实耕 地占补平衡
• 改进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 耕地项目逐一挂钩的做法, 按照补改结合的原则,实 行耕地数量、粮食产能和 水田面积3类指标核销制落 实占补平衡。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省域内
指标调剂,推进国家统筹
• 耕地占补平衡坚持以县域 平衡为主,因省域内经济 发展水平和耕地后备资源 分布不均衡,确实难以在 本县域内补充耕地的,以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跨县 域调剂补充耕地指标。
耕地易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均衡发展浅析
![耕地易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均衡发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c82b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8.png)
一、耕地易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一)"耕地动态平衡"的压力较大1.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将逐渐加大。
随着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扩大。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将进一步发展,这些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既不阻碍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生态环境和不可抗力等因素将使耕地不断减少。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近年来,一些省份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力度明显加大,退耕数量逐年增多;同时每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也造成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
预计到2020年,由于上述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将达666.7×104hm 2以上。
3.补充耕地的能力日趋弱化,尤其被建设占用的高质量耕地补充十分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边缘的优质土地被大量占用。
而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现已不足666.67×104hm 2,即使我们把这些后备资源全部开垦,人均也还不到0.007hm 2。
而这些有限的后备资源大都在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这给补充耕地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二)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阻力较大1.征地制度与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在城市边缘或城镇附近,不同的土地用途之间经济价值存在巨大反差,强烈刺激改变农地或耕地用途的行为发生;另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农用地实行用途管制,对耕地实行特别保护,因此农民集体即使面对转变农地用途就可增加收益的机会,也不能违法改变土地用途。
事实上,这是农民在实行耕地保护政策中所做出的牺牲,却得不到任何补偿。
然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民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合理补偿的条件下,就会通过与政府的博弈来获取这种利益,从而导致耕地减少。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中的不平衡问题与对策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中的不平衡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44b0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f.png)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中的不平衡问题与对策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减少,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需求居高不下,实现占补平衡的难度日益加大,而实践中出现的占多补少、占整补零、占优补劣等问题也暴露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一些弊端。
鉴于此,本文运用政策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剖析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多种“不平衡”问题,探讨导致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1、数量方面不平衡补充耕地不实,账面“平衡”弄虚作假一些地方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过程中,虽然在信息库里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实现了“平衡”,但是存在补充耕地实地现状为非耕地、实际补充耕地面积少于验收入库面积、补充耕地验收后“非农化”等补充耕地不实的问题,账面上的数量“平衡”实际为弄虚作假。
2019年,自然资源督察系统随机抽取了7214个2017年以来的补充耕地项目开展实地核查,涉及补充耕地面积为245.1万亩,发现虚假补充耕地共计8.3万亩,占比3.4%。
而同年开展的耕地保护督察,发现全国28个省的部分占补平衡项目存在补充耕地数量不实问题,涉及耕地16.98万亩。
补充耕地弄虚作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补充耕地地块未整理成耕地,却按新增耕地验收入库。
在自然资源部通报的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中,这是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
如湖南省某市某镇4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2020年5月经市自然资源局验收通过,新增耕地(水田)797.95亩,2021年8月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核通过并纳入省级耕地储备库。
但是,核查发现该项目有2个地块在项目实施前后均为坑塘水面、水工建筑,实际上未进行开发整理却按耕地验收,虚增耕地57.16亩。
二是将耕地地块违规变更为其他地类属性,后续纳入补充耕地项目。
如2021年6月,吉林省某县2020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县政府整体验收通过,新增耕地21798 .44亩。
2021年9月,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论证通过。
但核查发现,该项目有46个图斑共计1222.89亩新增耕地在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为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08290dd36a32d72758175.png)
通过、退回项目; 省级可修改后审核
通过。
21
审核通过后可制作占补挂钩确认单 省级审核通过后可
直接打印 从已办箱选择项目
查看耕地占卜平衡 挂钩信息确认单
22
占补挂钩后发现问题怎么办?
占 未核销 补 挂 钩 发 现 问 题 已核销
提请省厅进行 解挂或者改挂 报国务院批准的用地发生核减时, 由部相关人员以及系统自动通 知省厅进行解挂或改挂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培训讲解
2010年12月
1
内容
一、系统概述
2
系统概述
部对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提出了加强监管和服务的要求,耕地 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占补平 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建设用地报备系统和土地整治监管系统连 接的桥梁和纽带.
原来占补平衡管理仅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报备系统中的 一个模块,本次单独开发形成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各级用户权限
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各级用户应用系统完成的 功能有区别
省级用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待审箱、解挂箱、已办箱、占卜 挂钩解挂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指标使
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易地指标管理(易地指标授权、易地指标解授权 、授
指标使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用户信息修改、公告 管理功能:权限管理(仅限于县级管理员)
11
系统功能及操
12
1、如何进入具体操作系统
一、系统登录地址: 培训地址: 用户名由各级管理员分配,管理员的登录名为区划代
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517e2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f.png)
一、问题描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大量耕地被征用,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老龄化问题,大量耕地闲置或者低效利用。
这些问题导致耕地资源面临严重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二、存在问题1. 耕地被大规模征用。
在城市扩张和工业园区建设的需求下,大片耕地被征用,直接减少了耕地面积,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2. 耕地闲置现象严重。
与此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大片耕地闲置,或者仅仅种植杂草,从而导致了耕地的低效利用。
3. 土地承载力下降。
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开发、过度耕作等原因,土地承载能力下降,使得原有的耕地难以再次利用。
4. 土地准确占补难以实现。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划难度大,土地的准确占补难以实现,导致耕地占补平衡一直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三、解决建议1. 完善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
政府应当完善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加大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力度,确保耕地被合理补偿,并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更新等方面,保护耕地资源。
2. 强化耕地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
加强对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非法征用耕地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实施耕地红线制度,确保耕地资源不被非法征用。
3.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规划整理和利用,确保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
4. 实行耕地占补置换。
对于被征用的耕地,应当实行相应的占补置换政策,即在城市建设需要用地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已经被开发过的土地,确保耕地被有效补充。
5.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机械化和集约化转变,使得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从而减少对耕地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的相关内容,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耕地问题将迎刃而解,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用地指标:解析占补平衡及补充耕地
![用地指标:解析占补平衡及补充耕地](https://img.taocdn.com/s3/m/213374925022aaea998f0fd4.png)
用地指标:解析占补平衡及补充耕地用地指标系列:解析占补平衡及补充耕地在4月22日《用地指标系列:解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文中说到,从宏观层面来讲,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不代表建设用地比例的“净”增加,是因为在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实施严格的占补平衡制度,即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必须要补充相应面积与质量的耕地。
下面我们主要来解析占补平衡以及作为其实施方式的补充耕地制度。
占补平衡制度《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这就是说占用耕地用于非农建设的,占用多少就必须开垦多少同面积和同质量的耕地。
这就是通常说的“占多少,补多少”的占补平衡制度。
在占补平衡具体操作中,我国在县(市、区)层面建立了指标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分别使用和指标核销。
县(市、区)在申报建设占用耕地时,按照占补平衡的要求,应从本县、市储备库的补充耕地指标中进行核销。
那么,补充耕地从哪里来呢?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补充耕地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方式来获得,亦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增耕地节余部分)等作为补充耕地的途径。
补充耕地完成占补平衡是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必要条件。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应在项目所在地范围内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补充耕地的能力与未来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挂钩。
补充耕地指标的流转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后备资源充分,有的地方十分紧缺。
这就造成有些地区因新增建设用地而缺少补充耕地的来源,而有些地区却有可能产生补充耕地节余指标的可能。
为调剂这种供需关系,国家支持“占补平衡或补充耕地指标”在地方层面进行有偿流转。
根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的规定,我国补充耕地任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
占补平衡系统职责
![占补平衡系统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c41d52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9.png)
占补平衡系统职责
一、土地利用监管
1.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监测和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监督土地开发、征收、转让、出租、抵押等行为,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土地管理秩序。
二、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1.制定和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平衡。
2.管理和监督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3.对补充耕地进行质量评估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1.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并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
2.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和实施工作。
3.对项目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和评估。
四、土地复垦项目管理
1.负责土地复垦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实施工作。
2.制定复垦计划和方案,组织开展复垦工作。
3.对复垦项目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
五、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
1.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信息。
2.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
六、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
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明确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2.负责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包括新建、扩建、改造等项目的规划设计。
3.对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土地保障中的重要意义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土地保障中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b04c66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1.png)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地保障中的重要意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地保障中的重要意义□张如春【内容摘要】⼟地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保持⼟地供应市场的动态平衡,确保⼟地红线,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必须坚持⼟地复垦整理和中低产⽥改造并重,重点抓好国家、省、市级重点⼯程的占补平衡,构建并完善共同责任与多⽅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保护耕地和粮⾷安全的长远⽬标。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地市场;有序发展;⼟地整理;重点⼯作;激励机制【作者单位】张如春,潍坊市国⼟资源局⼟地整理中⼼⼀、保持⼟地的数量和质量促进经济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即建设占⽤耕地与⼟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之间的平衡,设⽴之初并没有对平衡的内涵界限、时空尺度、评判标准等进⾏严格限定,对“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笼统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占优补劣”现象仍很突出。
⽬前,耕地占补平衡正处于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平衡的过渡阶段。
随着农⽤地分等定级成果的推⼴应⽤,在数量平衡的基础上加⼊质量平衡因素,可以满⾜增减耕地在质量上的平衡要求。
但在局部地区,对数量平衡的⽚⾯追求,仍造成通过围湖造⽥、毁林造⽥、侵占河床等⽅式增加耕地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流失、⼟壤沙化、洪涝灾害等频繁发⽣,酿成更⼤的⽣态悲剧。
有数据表明,截⾄2009年,全国⽔⼟流失⾯积达356万平⽅公⾥,占国⼟⾯积的37%,年平均⼟壤侵蚀量⾼达45亿吨,损失耕地约100万亩。
另外,我国现有坡耕地有3.6亿亩,占耕地总⾯积的20%;坡耕地全部是⽔⼟流失的⼟地,⾯积占全国⽔⼟流失总⾯积的6.7%,产⽣的⼟壤流失量却占到全国的28.3%,西南、西北等地区坡耕地⼟壤流失量占当地⼟壤流失总量的50%以上。
因此,⽣态内涵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必须予以重视,并在⼟地⽣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在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前应开展⽣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论证新增耕地可能对环境产⽣的影响,考虑将建设占⽤耕地耕作层⼟壤⽤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地⼟壤改良的可⾏性,制订⽣态保护⽅案和应对措施,避免或减轻由此造成的⽔⼟流失等⽣态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占补挂钩
省级用户
占补挂钩审核
占补挂钩审查
部级用户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数据库
系统管理员定义系统权限
1、省、市、县(区)各级系统管理员可定义
和修改本级用户及用户权限
可定义的权限
占卜挂钩权限(省、市、县)
指标调整权限(省、市) 异地指标授权权限(省、市) 公告发布(省、市、县)
二、具体填报人员用户是由管理人员分配用
户权限所产生的
用户管理是用于地方管理员管理自身创建的
所有用户。
地方管理员登录后进入【系统管理】->【组
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 新增用户-> 点击【新增角色】按钮后弹出可供选择的角 色权限-> 赋予相应的权限。
操作界面如下:
增加用 户
设置用户 权限
占补挂钩后生成确认信息,作为建设项目申报和报备的必要
依据
系统总体六大功能
占补挂钩、核销及管理
查询统计 指标库管理 监测预警 系统管理 其他功能
系统框架
占补挂钩 县级用户
占补挂钩 查 询 统 计 指 标 库 管 理 监 测 预 警 系 统 管 理 其 他 功 能
市级用户
可以选择时间段进行指标库明细的查看
上级部门可查看下级部门的指标明细情况
国土资源部可以查看全国的指标明细情况
6、监测预警
为方便部、省及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占补平衡
日常管理的需要,系统提供部分监测预警功 能
占补平衡挂钩情况监测
对占补平衡挂钩工作是否按时操作的监测与提醒功能; 报备超期监测、核销超期监测。
在各级建设用地项目申报时,填报一书四方案有关内容,在本
系统进行建设项目与已报部备案确认的补充耕地项目挂钩,落 实耕地占补平衡;
挂钩后生成确认信息和确认单,确认信息和确认单代表了建设
用项目和补充耕地项目,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一一对应的逻辑 关系;
确认信息和确认单作为建设项目审批中对占补平衡审查的必备
可由占到补、补到占,可输入条件生成台账
补充耕地占用情况汇总表
补充耕地占用情况汇总表用来统计某一行政区及其下属所有
行政区的补充耕地面积使用情况,包括统计剩余指标、指标 挂钩项目、指标核销项目、分级调整面积、易地授权面积等 信息。
5、指标库管理
易地指标授权
考虑到地方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区域特点,系统提 供跨区域补充耕地指标调整功能。根据易地指标买卖 交易情况,由上级部门进行易地指标的授权及调整。
整理项目预警目的
对于少数存在的边占边补项目,系统提供对补充耕地项目是
否按期完工的监测提醒功能; 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中锁定的指标项目, 系统提供对锁定指标的监测预警功能; 具体项目指标使用情况预警;
行政区内项目指标使用情况预警。
占补平衡挂钩情况预警
核销超期
【核销时间】-【批准时间
与预警功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 范和创新管理,实现电子化、精细化和常态 化监管,达到占补平衡监管日常化、实时化 与可视化。
一个模块,本次单独开发形成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和原有系统模块相比,原来预挂、正式挂钩修改为占补挂钩
和核销
增加完善了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城市实施方
案备案以及部建设用地审批政务系统接口,指标核销由各个 相关的系统自动完成
省级建设用地 备案系统
占 补 挂 钩 指 标 核 销
实施方案备案 系统
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 备案系统或城市用地实 施方案系统已备案
已核销
部审批系统已批复
正式发文到部,由部 进行修改或退回到省
3、占卜挂钩、核销及管理
省、市、县占补挂钩
占卜挂钩人员
提交审核 不通过退回
占补挂钩 审核
通过后发现问题
省级审核人员
通过
解挂、修改
省级解挂人员
指标核销
省、市、县级用户可进行建设项目用地占补挂钩;
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以及二者之间关联信 息;
由各级系统将本级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按照标
准格式导出,再导入到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 统中进行录入;
3、与部监管平台接口
通过建设项目用地、补充耕地以及占补挂钩
关系,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具备将上述信息 落在全国土地利用一张图上的基本功能;
通过部综合监管平台的动态监测、综合分析
用户名由各级管理员分配,管理员的登录名为区划代
码(当前管理员登录密码默认为1,管理员创建的用 户密码默认为1)
系统登录前设置:设置该网址为IE可信任站点、设置
IE控件设置、安装系统支持软件
系统登录时,会设置登录次数限制,如果登录错误超
过次数,系统会当天自动锁定用户,限制用户登录
2、如何产生填报人员用户名
指标使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易地指标管理(易地指标授权、易地指标解授
权 、授权明细)、分级指标管理(分级指标调整、分级指标 撤除调整、调整明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公告
管理功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解挂箱、已办箱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培训讲解
周晓艳
2010年12月
内
容
一、系统概述
系统概述
部对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提出了加强监管和服务的要求,耕地
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占补平 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建设用地报备系统和土地整治监管系统连 接的桥梁和纽带.
原来占补平衡管理仅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报备系统中的
政府建设用地备案系统报备;省级通过城市用地实施 方案系统进行用地备案;部通过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 审批用地;
补充耕地指标来源: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
备系统中,已经报部备案的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 地项目;
通过省级建设用地备案系统、城市用地实施方案备案
系统进行建设用地项目报备时,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 进行用地审批时 ,与耕地指标动态监管系统互动, 自动核销用地对应指标。
】>10天,预警灯为黄色
【核销时间】-【批准时间
】>180天,,预警灯为红 色
报备超期
【挂钩时间】-【批准时间
】> 10天,预警灯为黄色
【挂钩时间】-【批准时间
】> 120天,预警灯为红色
补充耕地项目预警
已锁定补充耕地项目
对农村土地整治系统中部审查时锁定的问题项目进行预警
补充耕地项目使用面积预警
本级建设用地项目挂钩使用补充耕地指标;
系统提供不同级别指标库的调整功能、解调整功能和查询功
能。
指标库明细功能
建立县、市、省级耕地指标库,通过系统可以掌握各
级指标库及指标使用情况;
主要指标包括补充耕地指标剩余情况、可用于占补的
指标情况、挂钩指标情况、核销指标情况以及指标异 地、指标分级调整情况
指标使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用户信息修改、公告 管理功能:权限管理(仅限于县级管理员)
系统功能及操
1、如何进入具体操作系统
一、系统登录地址:
培训地址:
/bcgd_test/Portal/TDZL_zb ph/Login/Login.aspx
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易地指标管理(易地指标授权、易地指标解授权 、授
权明细)、分级指标管理(分级指标调整、分级指标撤除调整、调 整明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公告
管理功能:权限管理(仅限于省级管理员)
各级用户权限
市级用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解挂箱、已办箱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
通过、退回项目; 省级可修改后审核 通过。
审核通过后可制作占补挂钩确认单
省级审核通过后可
直接打印
从已办箱选择项目
查看耕地占卜平衡 挂钩信息确认单
占补挂钩后发现问题怎么办?
提请省厅进行 解挂或者改挂
占 补 挂 钩 发 现 问 题
未核销
报国务院批准的用地发生核减时, 由部相关人员以及系统自动通 知省厅进行解挂或改挂
省级审核人员(省)
解挂人员(省)
各级用户权限
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各级用户应用系统完成的
功能有区别
省级用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待审箱、解挂箱、已办箱、占卜
挂钩解挂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指标使
登陆操作人员界面
注销管理员登陆的界面,用刚注册的用户名
登陆,登陆界面如下:
首页面
最 左 边 为 功 能 类 型 中 间 为 系 统 功 能
登陆后默认为个人信 息页面,主要包括: 1、个人申报的情况 2、行政区内指标挂钩、 指标核销的情况 3、指标使用情况统计 表
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挂钩
登陆界面中,主要都在日常办公中办理
依据
省级用户可对挂钩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占补挂钩解挂,解
挂后报备单位需重新挂钩,重新生成确认信息和确认单(提交后在已办 箱打印确认单信息);
4、查询统计
占补平衡台帐
占补平衡台帐报表是将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的详细
信息以表的形式展示在用户面前,包含了项目的所有信息, 但不包括边占边补和被锁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