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1 绪论 2 第一章 宋初文学 3课时17页PPT文档
• 林逋诗主要特点:抒写隐逸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 北宋初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 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曾编纂《册府元龟》, 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特点:内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脱离社会生活。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1、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人。晚年贬
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2、散文创作:继承韩愈,强调文风平易,提出“明
心”、“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诗歌创作:简淡古雅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称为“南北朝”。
杨亿(974—1020) 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 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 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 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
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北宋----南宋----南宋亡
(960) (1127) (1279)
319年
绪论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定位:高峰与转折
(一)高峰。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 2,宋诗。 3,宋文。 (二)转折。 (1)宋以后的雅文学虽然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 北宋初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 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曾编纂《册府元龟》, 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特点:内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脱离社会生活。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1、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人。晚年贬
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2、散文创作:继承韩愈,强调文风平易,提出“明
心”、“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诗歌创作:简淡古雅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称为“南北朝”。
杨亿(974—1020) 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 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 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 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
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北宋----南宋----南宋亡
(960) (1127) (1279)
319年
绪论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定位:高峰与转折
(一)高峰。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 2,宋诗。 3,宋文。 (二)转折。 (1)宋以后的雅文学虽然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五、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古文: 1、对唐代古文继承发展:文体多样化; 2、古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 3、古文风格变化; 强烈的政治色彩; 平易自然的文风; 浓厚的文学色彩。 ; 4、古文的普及。
(二)宋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北宋的强敌之一:金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
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 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并于1125年灭辽,两 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 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1234 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五代十国: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 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 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 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 政权。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宋代文学史》课件
3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通过 描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奇 幻世界。
宋代小说特点及影响
宋代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生动。
宋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同 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02
宋代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03
宋代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后世 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 誉。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他的作品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 追求。
宋诗特点
宋诗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 远。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豪放派等流派, 各具特色。
宋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陆游
《示儿》、《游山西村》等。
苏轼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散文概述
01
宋代散文是宋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唐诗 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宋代文人画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既 善绘画又通文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 文学意蕴。同时,宋代绘画也常常以 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如《清明上河 图》等名画即取材于文学作品。
VS
宋代绘画与文学相互融合,丰富了各 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通过文学的 描述和启发,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和 意境,而文学则借助绘画的形象和色 彩,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这种融合使得宋代文学和绘画 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有高度的现实精神;
•
在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由此直接导
致了“宋调”的形成:多深沉悲慨之气,
多议论之风,文风多朴实平易。
二、宋代的思想状况及文学影响
思想状况:
1、新儒学即宋学的兴起和繁荣,其 中尤以理学最为发达。
2、佛、道思想的盛行
儒、释、道在宋代都很流行,且较 之前代更呈现合流的趋势。“三教一 理”、“三教本一”的思潮在文人中 广为流行,并构成其思想基础。
沉浮中司空见惯之事。)
• 文学影响:
• 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 响也很大。
• (1)佛、道思想对文学的渗透,加深了作品 的思想深度,
• (2)使宋代文学作品普遍充满理趣,给人更 多哲理启迪。
• “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 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之
间,寻找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们
• 三是文化交流的明显增加。
•
文化的发达、文人素养的提高,势必使文人
的接触更密切。从横向上说,文人在政治上的党
派成见虽深,但私交都很亲密,在文学领域里都
能采取相互宽容的态度。从纵向上说,文人之间
前后传承的关系也很密切。
• 邓广铭:
•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谈谈有关宋 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唐宋文学PPT课件
.
23
明代文学呈现特点:
1、元明之际,社会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 拜英雄”的思潮,作品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之感;涌现 了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忧患 意识)。代表作家:宋濂、刘基
2、思想方面,由于统治者官方提倡,理学思想继续成 为社会统治思想。“文道合一”的观念,表现了封建 纲常思想。
文学创作的作用:为社会服务,达成一定的现
实公用和社会效果;文道合一,揭露时弊,反
应社会矛盾,政治色彩浓。
1、政论文:(直陈己见,短小精悍“瘦硬通神”)《兴贤》、《知人》、 《周秦本末论》、《答司马谏议书》(驳论)
2、山水游记:(记述与议论相结合)、散文:因事见理,夹叙夹议。《游 褒禅山记》、《伤仲永》(散文)
2、身处中唐时代中兴时期,作为中 小地主阶级代表,他深切同情人民疾 苦,关心人民生活。
3、局限:浓厚封建正统观念等
.
9
政治主张对整个中晚唐的影响: 1、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与
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2、这是有目的、有理论的主
张,得到众多作家响应,广泛参与 文学革新。
.
10
柳宗元散文: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1、抒情文和传记文(讽喻性极强寓言故事):《捕蛇者 说》和《种树郭橐驼传》 2、杂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以“问答体”抒发自 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对浑浊世事的强烈不满。《愚 溪诗序》 3、山水游记:作者悲剧人生与审美情趣的结晶。《始得 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石潭记》 4、论辩文:辩《晏子春秋》:找寻《晏子春秋》成书的 原因,用论据证明“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 5、短文:《敌戒》:阐明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 6、寓言文《罴说》
96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人大多对荣辱利禄不再耿耿于怀,而是 善于排解人生的苦难,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使 宋代文学呈现一种旷达的风格,给人以理性上 的启发。
9
四、宋代文学概说
▪ (一)宋词:被誉为“一代之文学” 1.宋词繁荣的情况:
13
▪ 清人王士祯的《花草蒙拾》进一步将“体” 发展为“派”: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 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 称首。
▪ 主张分三派的有清人顾咸三: 宋名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
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 各极其妙。而姜白石、张叔夏辈,以冲谗 秀洁,得词之中正。 (高佑钦《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16
▪ 另一位开创性的词人是苏轼,他突破了 “词为艳科” 的传统偏见,打破了诗词的 界限,城市乡村、怀古伤今等传统题材均 可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他 打破了“词媚”的传统,在当时流行的婉 约词之外,创立了豪放词,词风清逸刚健, 感情真挚深沉。他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 最高成就。北宋后期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有 较高的成就,秦观善于用纤细优美的语言 委婉抒发愁情,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周邦彦刻苦钻研词的音律和艺术技巧,成 为格律词派的开创者。
宋人大多对荣辱利禄不再耿耿于怀,而是 善于排解人生的苦难,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使 宋代文学呈现一种旷达的风格,给人以理性上 的启发。
9
四、宋代文学概说
▪ (一)宋词:被誉为“一代之文学” 1.宋词繁荣的情况:
13
▪ 清人王士祯的《花草蒙拾》进一步将“体” 发展为“派”: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 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 称首。
▪ 主张分三派的有清人顾咸三: 宋名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
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 各极其妙。而姜白石、张叔夏辈,以冲谗 秀洁,得词之中正。 (高佑钦《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16
▪ 另一位开创性的词人是苏轼,他突破了 “词为艳科” 的传统偏见,打破了诗词的 界限,城市乡村、怀古伤今等传统题材均 可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他 打破了“词媚”的传统,在当时流行的婉 约词之外,创立了豪放词,词风清逸刚健, 感情真挚深沉。他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 最高成就。北宋后期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有 较高的成就,秦观善于用纤细优美的语言 委婉抒发愁情,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周邦彦刻苦钻研词的音律和艺术技巧,成 为格律词派的开创者。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PPT
激烈的党争 为文学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政治诗文多形
象性不足,显露而不含蓄
二、经济
商业、手工业、农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俗文学发展
三、文化学术的繁荣
1.儒学发展 理学 内转 文人老练深沉、正经规矩;文学深沉、平稳、 内敛,重理智 2.儒释道的融合 宋人的别号 仕、隐调合;审美情趣变化
3.文化教育 教育:政府兴学、私家讲学 文化传播:印刷术;书籍流通 学术水平、学术修养提高;议论
记有独特性
3.通俗文学 宋话本:市民文学色彩、白话文学特点
民间戏曲
4.词 (1)繁荣气象 (2)繁荣原因
(3)发展
北宋前期:一是继承“花间”、南唐遗风,反 映达官贵人生活情趣为主要内容,形式小令为 主,风格典雅、清丽、含蓄,代表人物晏殊、
欧阳修、张先。
二是远承敦煌民间词风,反映市民阶层生 活情趣为主体,多慢词长调,风格通俗、平易、
绪论
2020/2/10
一、政治
“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产生的缘由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 《宋史·赵普传》,《宋史纪事本末》卷二
具体方法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逐强 蕃于穷漠,凯旋而归,献捷太庙,其荣不可
及也。”
结果 1.难以抵御外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32) 2.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价值取
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3.与长短句有关
(三)体制特点 1.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
2.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 3.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无定。 4.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
5.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
(四)分类 1.从音乐节拍的不同来区分,有令、引、近、
慢。 2.从字数不同来区分,有小令、中调、长调。
宋代文学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Page ▪ 17
(二)“质实”的创作倾向
“质实” 的创作倾向以吴文英为代表,包括尹焕、翁元龙、黄孝迈、楼采、李彭 老等人。吴文英的词主要有四个特点: 1﹒意象密集而神情潜渊。
如《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序云:“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灵岩山即古石鼓山 ,在吴县西山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叶(音谢)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 横如卧箭。词人三十余岁,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庾幕即仓幕。 ▪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音 此,清明),为北宋之秾挚。”“南宋之清 ”指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北宋之秾 挚”指周邦彦丽密的词风,吴文英想借用邦彦的丽密救姜词末流的生硬尖巧。此词 如果说写景奇幻体现出作者词笔之“腾天”,那么,言情幽隐则显示出作者词笔的 “潜渊”。这类词如《风入松》。《祝英台近》。 2﹒不用虚字调度。 ▪ 梦窗词喜欢“不用虚字调度”,全用实词铺叙,所以张炎《词源》批评其词“质实 ”。
张炎《词源》卷下:“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 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又“ 不惟清空,又且骚雅”。
“清空”和“质实”南宋偏安时代文人阶层崇高清雅高韵 的审美风尚在词坛上的反映。姜夔、吴文英分别是清空和质实 两种创作倾向的代表。
(一)“清空”的创作倾向
▪ 《暗香》、《疏影》最能体现姜夔“清空、骚雅”的特点。 ▪ 《暗香》着重写梅花树“清雅与冷春”气质。 ▪ 《疏影》着重写梅花的“清静与幽独”气质。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Page ▪ 8
二、柳永词的新变
1﹒慢词的奠基者。 《乐章集》212首词,有103首为慢词。P541。小令,58字以内;中调,
(二)“质实”的创作倾向
“质实” 的创作倾向以吴文英为代表,包括尹焕、翁元龙、黄孝迈、楼采、李彭 老等人。吴文英的词主要有四个特点: 1﹒意象密集而神情潜渊。
如《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序云:“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灵岩山即古石鼓山 ,在吴县西山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叶(音谢)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 横如卧箭。词人三十余岁,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庾幕即仓幕。 ▪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音 此,清明),为北宋之秾挚。”“南宋之清 ”指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北宋之秾 挚”指周邦彦丽密的词风,吴文英想借用邦彦的丽密救姜词末流的生硬尖巧。此词 如果说写景奇幻体现出作者词笔之“腾天”,那么,言情幽隐则显示出作者词笔的 “潜渊”。这类词如《风入松》。《祝英台近》。 2﹒不用虚字调度。 ▪ 梦窗词喜欢“不用虚字调度”,全用实词铺叙,所以张炎《词源》批评其词“质实 ”。
张炎《词源》卷下:“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 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又“ 不惟清空,又且骚雅”。
“清空”和“质实”南宋偏安时代文人阶层崇高清雅高韵 的审美风尚在词坛上的反映。姜夔、吴文英分别是清空和质实 两种创作倾向的代表。
(一)“清空”的创作倾向
▪ 《暗香》、《疏影》最能体现姜夔“清空、骚雅”的特点。 ▪ 《暗香》着重写梅花树“清雅与冷春”气质。 ▪ 《疏影》着重写梅花的“清静与幽独”气质。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Page ▪ 8
二、柳永词的新变
1﹒慢词的奠基者。 《乐章集》212首词,有103首为慢词。P541。小令,58字以内;中调,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ppt
15
一、宋初“白体”诗和王禹偁
1、白体诗从五代一直延续到宋初。代表者为 李昉、徐铉等台阁诗人。唱和赠答,诗风流 易,缺乏盛大的气象。
16
2、王禹偁
❖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 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为人正 直,在商州、黄州等地做过官。
❖ 他虽是“白体”诗人,但他不 学白之浅俗流易的作风,而学 白之反映现实、关心民瘼的精 神。如《对雪》 、 《感流 亡》。
19
襁负且乞丐, 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 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 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 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 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 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 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 放逐固宜然。 ……
20
❖ 在某些方面,王禹偁甚至已经超越了白居易 而向杜甫学习。他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学杜主要是从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入手。 如《村行》(《作品选》第2页):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3
2、“九僧”和寇准
❖ “九僧”学贾岛最逼真。其中又以惠崇为代 表。
如:《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24
❖ 寇准身居相位,抗辽功勋卓著。他诗宗 晚唐,与惠崇有来往。但“骨韵特高, 终非凡艳可比。”
28
3、评价
❖ 西昆体有形式雕琢、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的 弱点,但宏博富丽,能符合宋朝建立本朝文 风的需要。它影响了欧阳修等后进诗人,是 宋诗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29
❖本课背诵篇目: 《山园小梅》
一、宋初“白体”诗和王禹偁
1、白体诗从五代一直延续到宋初。代表者为 李昉、徐铉等台阁诗人。唱和赠答,诗风流 易,缺乏盛大的气象。
16
2、王禹偁
❖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 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为人正 直,在商州、黄州等地做过官。
❖ 他虽是“白体”诗人,但他不 学白之浅俗流易的作风,而学 白之反映现实、关心民瘼的精 神。如《对雪》 、 《感流 亡》。
19
襁负且乞丐, 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 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 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 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 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 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 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 放逐固宜然。 ……
20
❖ 在某些方面,王禹偁甚至已经超越了白居易 而向杜甫学习。他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学杜主要是从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入手。 如《村行》(《作品选》第2页):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3
2、“九僧”和寇准
❖ “九僧”学贾岛最逼真。其中又以惠崇为代 表。
如:《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24
❖ 寇准身居相位,抗辽功勋卓著。他诗宗 晚唐,与惠崇有来往。但“骨韵特高, 终非凡艳可比。”
28
3、评价
❖ 西昆体有形式雕琢、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的 弱点,但宏博富丽,能符合宋朝建立本朝文 风的需要。它影响了欧阳修等后进诗人,是 宋诗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29
❖本课背诵篇目: 《山园小梅》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宋代文学 (共25张PPT)
从艺术表达上:豪放词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的切入主题, 具有深邃的思想,高深的情趣,引人深思的哲理和“端 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艺术风格。 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并不像豪放词那样直抒胸 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婉约词适宜合于音乐,演 唱男女情爱的内容,婉转柔美,轻歌曼舞,这样才能更好的 把它的艺术美展示出来,具有含蓄蕴藉的表现方法和 “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自然”的艺术效果。
黄庭坚
自号“山谷道人” “江西诗派”首领 主张“无一字无来处” 与苏轼合成“苏黄” 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 门四学士” 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 四家”
南宋其他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叶绍翁 《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 代表作品李清照《声声慢》,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
苏轼,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 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悼亡妻》(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
北宋其他词人
范仲淹
主持过“庆历新政” 散文《岳阳楼记》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词《渔家傲》
晏殊:诗属“西昆体”,名词有《浣溪沙》《蝶
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三境界之一)
晏几道:名词《鹧鸪天》,与晏殊合成“二晏”
唐宋八大家
黄庭坚
自号“山谷道人” “江西诗派”首领 主张“无一字无来处” 与苏轼合成“苏黄” 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 门四学士” 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 四家”
南宋其他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叶绍翁 《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 代表作品李清照《声声慢》,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
苏轼,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 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悼亡妻》(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
北宋其他词人
范仲淹
主持过“庆历新政” 散文《岳阳楼记》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词《渔家傲》
晏殊:诗属“西昆体”,名词有《浣溪沙》《蝶
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三境界之一)
晏几道:名词《鹧鸪天》,与晏殊合成“二晏”
唐宋八大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宋词精品PPT课件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 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 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 罗巾。
描写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因年长色衰而遭弃绝的悲剧,以叙 事为主,直陈其事,在《珠玉词》中别具一格。
晏殊词风:
• 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 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 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 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宋词
一、北宋前期词
• 这个时期主要是继承晚唐五代词风, “词主艳科,香而软媚”,为宋代词 的过度时期。晏殊、
• 宋初社会安定,都市繁华,为达官贵 人享乐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
• 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看,来自民间 的合乐词,适宜于表达缠绵感情。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 、清浅的语言,含蓄而又深沉地表现 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 的痛苦,饶有韵味。
浪淘沙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 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 “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李庆孙《富贵曲》
•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 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 气象。”
2、欧阳修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 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 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 成为进士。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 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 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描写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因年长色衰而遭弃绝的悲剧,以叙 事为主,直陈其事,在《珠玉词》中别具一格。
晏殊词风:
• 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 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 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 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宋词
一、北宋前期词
• 这个时期主要是继承晚唐五代词风, “词主艳科,香而软媚”,为宋代词 的过度时期。晏殊、
• 宋初社会安定,都市繁华,为达官贵 人享乐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
• 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看,来自民间 的合乐词,适宜于表达缠绵感情。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 、清浅的语言,含蓄而又深沉地表现 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 的痛苦,饶有韵味。
浪淘沙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 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 “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李庆孙《富贵曲》
•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 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 气象。”
2、欧阳修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 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 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 成为进士。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 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 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唐宋文学PPT课件
及作家:
柳宗元、吕温、刘禹锡、李汉、皇甫湜、 白居易、令狐楚、杜牧、李商隐、皮日 休、陆龟蒙、程晏、罗隐
.
6
一、唐古文运动:
1、大致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国事衰微,藩 镇割据(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 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宦官弄权、吏 治日坏、民贫政乱。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 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 运动,是在“复古”口号下的一场文学革命, 内容是复兴儒学,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 文”。韩愈等人举起“复古”旗帜,目的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
3、赠别之作:《同学一首别子固》
4、读后感:书《刺客传》后、读《孟尝君传》
5、祭文、墓志铭:《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逢原墓志铭》
17
苏轼(成就最高)
1、政论文(策论: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 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刑赏忠厚之至论》
2、散文(行文雄辩而有气势)《留侯论》、《日喻 说》、《喜雨亭记》、《方山子传》、《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乌台诗案后) 《雪浪斋铭》
.
14
欧阳修(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1、议论文(直接关系到政治斗争): 《朋党论》、《纵囚论》、《伶官传序》 2、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 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为安 慰、勉励的话):《送徐无党南归序》 3、辞赋:《秋声赋》,文章增强了抒 情意味。 4、散文:(平易近人的文风),《醉翁 亭记》、《非非堂记》、《戕竹记》
.
7
1、“古文”: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这一时期 文章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 束,有利于反应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2、“骈文”: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 律、典故的文体(盛行于南北朝),它们大多 形式僵化、内容空虚,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柳宗元、吕温、刘禹锡、李汉、皇甫湜、 白居易、令狐楚、杜牧、李商隐、皮日 休、陆龟蒙、程晏、罗隐
.
6
一、唐古文运动:
1、大致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国事衰微,藩 镇割据(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 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宦官弄权、吏 治日坏、民贫政乱。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 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 运动,是在“复古”口号下的一场文学革命, 内容是复兴儒学,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 文”。韩愈等人举起“复古”旗帜,目的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
3、赠别之作:《同学一首别子固》
4、读后感:书《刺客传》后、读《孟尝君传》
5、祭文、墓志铭:《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逢原墓志铭》
17
苏轼(成就最高)
1、政论文(策论: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 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刑赏忠厚之至论》
2、散文(行文雄辩而有气势)《留侯论》、《日喻 说》、《喜雨亭记》、《方山子传》、《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乌台诗案后) 《雪浪斋铭》
.
14
欧阳修(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1、议论文(直接关系到政治斗争): 《朋党论》、《纵囚论》、《伶官传序》 2、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 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为安 慰、勉励的话):《送徐无党南归序》 3、辞赋:《秋声赋》,文章增强了抒 情意味。 4、散文:(平易近人的文风),《醉翁 亭记》、《非非堂记》、《戕竹记》
.
7
1、“古文”: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这一时期 文章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 束,有利于反应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2、“骈文”: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 律、典故的文体(盛行于南北朝),它们大多 形式僵化、内容空虚,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 ppt课件
• 词牌826种,灵活性 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诗庄 词媚 曲俗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词艺开拓 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律派)
词境开拓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 川。《宋史》有传。著作已佚,词集名 《珠玉词》。《珠玉词》大多是在富贵优 游的生活中产生的,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 爱恋和离愁别恨。其词主要继承五代词风, 尤其是冯延巳,闲雅有情思。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 修
承袭“花间”余 绪
柳永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 宋词繁荣之原因 •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 苏轼对词体的全面改革 •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 •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晏殊为宰相,年辈较高,政治地位显 赫,欧阳修等著名词人出其门下,被后人狭的窄来,说基,本晏没殊有词超绝出史大唐部以分来是文小人令词,的题范材围比。较
• 第一, 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透 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 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北宋词的发展— •1、婉题约材派上词以的男—女特中情点国事:史古、伤代春文怨学别为主;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词艺开拓 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律派)
词境开拓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 川。《宋史》有传。著作已佚,词集名 《珠玉词》。《珠玉词》大多是在富贵优 游的生活中产生的,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 爱恋和离愁别恨。其词主要继承五代词风, 尤其是冯延巳,闲雅有情思。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 修
承袭“花间”余 绪
柳永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 宋词繁荣之原因 •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 苏轼对词体的全面改革 •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 •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晏殊为宰相,年辈较高,政治地位显 赫,欧阳修等著名词人出其门下,被后人狭的窄来,说基,本晏没殊有词超绝出史大唐部以分来是文小人令词,的题范材围比。较
• 第一, 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透 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 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 史
北宋词的发展— •1、婉题约材派上词以的男—女特中情点国事:史古、伤代春文怨学别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发达 城市与商业繁荣 崇尚奢靡 • 思想:理学 三教合一 追求个性自由 以俗为雅 • 文学成就辉煌
宋代社会概况及其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一、宋代的政治状况及文学影响
• 宋代政治的几大特点: • 其一、中央高度集权,国家机器非常庞大,造
成了始终无法克服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 • 其二,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
• 宋代的这些思想状况必然对宋人的思想修养、
精神风貌产生深远的影响 。
• 一是在宋学建立过程中,宋人的思想更为活 跃,见解更为深刻。
• 二是在禅宗的流行过程中出现了士大夫禅学 化、禅学士大夫化的合流倾向。
• 三是随着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复归和禅宗任 运随缘思想的流行,宋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 更为超脱、达观、冷静,(对世态炎凉、人生荣 辱都看得很透、很淡,特别是在官场失意时多能 以乐观、爽朗、安适的心境对待之,视之为宦海
朝代。
• 其三,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 其四,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
• 宋代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文 人士大夫的政治态度,使之具有更强烈的 参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文人和政 治的关系更为密切,文人、官僚、政治家 三位一体的现象较历代更为突出。
• 文学影响:
•
在内容上,它直接导致宋代文学具
有高度的现实精神;
•
在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由此直接导
致了“宋调”的形成:多深沉悲慨之气,
多议论之风,文风多朴实平易。
二、宋代的思想状况及文学影响
思想状况:
1、新儒学即宋学的兴起和繁荣,其 中尤以理学最为发达。
2、佛、道思想的盛行
儒、释、道在宋代都很流行,且较 之前代更呈现合流的趋势。“三教一 理”、“三教本一”的思潮在文人中 广为流行,并构成其思想基础。
沉浮中司空见惯之事。)
• 文学影响:
• 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 响也很大。
• (1)佛、道思想对文学的渗透,加深了作品 的思想深度,
• (2)使宋代文学作品普遍充满理趣,给人更 多哲理启迪。
• “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 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之
间,寻找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们
经济的发展首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宋代官学、私学都很发达,几乎县县都 有官学。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科技的发 展;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提
高和普及又直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宋代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一是学术的全面繁荣。
•
除理学等哲学外,史学、文艺学、考据学也
都很发达。
• 二是艺术的全面繁荣。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1127年,定都汴梁(今河 南开封) 南宋:1127—1279年,定都临安(今浙 江杭州)
历史背景
• 960—1127—1279 赵匡胤 赵构
• 崇文抑武
加强君权,稳定政治;知识分子参政,文官政府 军事落后; 忧患意识 爱国意识
• 三是文化交流的明显增加。
•
文化的发达、文人素养的提高,势必使文人
的接触更密切。从横向上说,文人在政治上的党
派成见虽深,但私交都很亲密,在文学领域里都
能采取相互宽容的态度。从纵向上说,文人之间
前后传承的关系也很密切。
• 邓广铭:
•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谈谈有关宋 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作品的厚度,使其意蕴更加深厚丰满。而
且宋代文人深厚的艺术功力还提高了他们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品位。
宋代文学成就 宋词+宋诗+散文+话本
整体样态: 诗歌稍逊唐代,散文、话本超越前代; 宋词发达,具有含蓄、内敛的美学特征
宋代文人风貌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文人地位提高 文人特征: 1.参政意识和改革精神普遍增强。 2.文人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养普遍提高。 白鹿洞、岳麓、石鼓、应天府书院 3.文人思想和精神矛盾加剧。 政治矛盾、民族矛盾
词的基本知识
• “词别是一家” 柔媚香艳;“词为艳科”;“诗庄词媚”; “诗之境大,词之境狭” • 雅俗两面: 一面为儒为臣、高头讲章,写儒雅纯正的诗;
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历史和
人生的思考,就其敏锐、深刻和思维格局
而言,唐人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正如一位
睿智的哲学老人与雄姿勃发的少年英俊相
比较时那样。”
•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
三、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及对文 学的影响
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崇儒尊道的 政策,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尤 其是城市经济高度繁荣,直接促进了文 化的繁荣。
宋代文学的特色、规律和成就 1.诗、词、散文、话本、戏剧皆有 散文:最用心、最富思想(理学兴起,散文衰落) 诗歌:最使气、最注豪情(平淡流畅、执拗瘦硬) 词:最无奈、最隐痛 2.宋代文学的主体特色:恢弘的议论和充实的才学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辛弃疾)
宋诗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世俗化); 2.风格上追求平淡; 3.情感温和内敛; 4.长于思理。
• 陈寅恪: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 考证>序》)
• 文学影响:
•
学术空气的家的知识结构向更高元、多元方面
发展,形成文学家与学问家兼于一身。所
以宋人的作品常给人一种知识性、学术性、
文人气很强的感觉。其佳者,能增加文学
唐诗
• 情感: 热烈外扬 • 风格: 色泽丰美 • 擅长: 情 韵
宋诗
内敛温和 平淡瘦劲 思理
3.宋代词人和宋词的成就 风格:婉约、豪放 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周邦 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 苏轼——辛弃疾 “一代之文学” 4.宋诗的优势和弱点 内容:广泛、深刻 特色:理趣/激情——苏轼/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