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cctv4:《华人世界高益槐的解谜人生》(视频 文字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视台CCTV4:《华人世界—高益槐的解谜人生》(视
频文字版)
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随着现代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预防、保健和治病相结合已成为人们全新的健康诉求与模式。
无限的艰辛,无限的市场,无限的商机,无限的前景。
华人世界—高益槐的解谜人生国家:中央电视台CCTV4
时间:2007年11月8-9日经过中央电视台近3个月的采访、编辑,行程跨越中国、新西兰两国重要区域和国际著名科研院所、知名学府,国际著名科学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安发国际集团领军人物高益槐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华人世界》专访——《高益槐的解谜人生》(上、下集)在2007年11月8-9
日荣耀播出。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是全世界华人展示风采的最权威的窗口,也是最高荣誉的窗口。
央视的此次专访,更全面、更深入地探求了高益槐教授的科研之路,探求了高教授的曲折经历、拼搏奋进的非凡人生,并对高教授对中医药品国际化的杰出贡献作出了高度赞扬。
高益槐的解谜人生(上)
高益槐的解谜人生(上)主持人:长久以来,西方医学对中医药采取了一种排斥的态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虽然中药有很多让西医叹为观止的疗效,但是中草药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在起治疗作用?这种物质又有着怎样的化学结构?中医一直无法按照西方的医学理论做出解释。
这也正是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的重要障碍。
而这种局面很有可能会被一个人的研究打破,这个人就是今天华人故事的主人公,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生物活性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高益槐。
主持人:1992年,高益槐选择了隶属英联邦的新西兰皇家
科学院,继续进行他的研究。
当时他脑子中所想的问题可能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什么香菇可以解毒?茯苓可以养胃?又为什么灵芝可以像传说中的那样让人起死回生?外祖父留
下的,关于中药的这些谜团,促使他走上了遥远的解谜之路。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研究很有可能打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门。
下一期的华人世界我们将继续为您播出高益槐的解谜人生下集,欢迎您的收看。
高益槐的解谜人生(下)主持人:欢迎您继续收看华人世界,上一期的华人故事我们为您讲述了现任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的故事。
九十年代初因为打破了很多专家认为无法人工栽培“皇后菇”的断言,高益槐成了名噪一时的真菌专家,然而那时高益槐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那么为什么香菇可以解毒?灵芝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带着外祖父留给他的关于中医药的种种谜团,高益槐踏上了前往新西兰的解谜之路。
主持人:获得爱因斯坦发明金奖不仅是因为高益槐发现并提取出了β结构的
活性多糖,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一套完整理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量效、构效、组效的三效理论,而这一理论将按照西方医学的思维解释中医药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在治病?这种物
质又有着怎样的分子结构?由此对于西方世界无比神秘的
中医药将就此揭开面纱。
好,以上就是这期的华人世界的节目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安发国际诞生之前,高益槐教授就因为在真菌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活性多糖的精提国际专利技术受到了媒体的赞美。
安发国际诞生后,高益槐教授以及他所率领的企业更是受到了媒体的热情关注,因为它代表着生命科学最前沿的生物科技技术。
它的多项国际发明的专利,“三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无毒、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高科技、高浓缩、高效能”的健康产品,满足了人类对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健康需求,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融汇、互补和并肩共进搭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一场令世界瞩目的传统医药现代化革命。
视频连接:吴孟超院士当选2016十大“最美医生”,及对安发国际的高度评价!
裴钢院士:神奇干细胞——像修车一样“修人”,以及与安发国际的战略合作首都国医名师--高益民教授,对甘诺宝力系列产品的高度肯定老梁:中国已进入全民服“毒”自杀时代?无知和愚昧是最大的伤害!成为安发经销商的重要性只需1分钟你绝不会后悔
安发值得您信赖的健康伙伴
安发值得您掌声不断的国际健康事业
我们做安发,但我们有原则:1.不推销——信任你就买。
我每天发圈,只是想告诉朋友们,我一直在做事!2.不夸大——产品有多好,你用自然能体会到。
3.不强卖——友谊可贵,且行且珍惜,用心经营,对得起良心就好?!4.永远记得:不吹牛逼,信誉第一!只卖正品,拒绝假货!5.我们有团队有系统,加盟我们,给你一个精彩的未来!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附录:高益槐教授出版过哪些书籍?在专注科研的同时,高教授还
勤于笔耕,著有《香菇代料露天栽培》、《竹荪人工栽培及其医学价值》、《神奇的菌蕈王国》、《神农仙草-现代科学论灵芝》、《世纪奇草话灵芝》1-4部、《生物科技之明日之星》、《高益槐教授学术论文集》(中、英、韩、三种文字出版)、《中西
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等十余部约60万字的专著,并在《生
命科学》、《国际营养学》、《肿瘤学》、《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药用真菌杂志》、《美国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解谜人生文字版
1998年3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高益槐来到他在新西兰
皇家科学院的实验室,突然间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实验器皿底部居然出现了沉积物,而这正是他期盼多年的一个景象。
这种淡黄色的沉积物很有可能就是国际上很多著名科学家,正在绞尽脑汁寻找的β结构的生物活性多糖。
高益槐:提取过程当中,一部分中间是粘的,而且粘的当中是麦糖一样的,一沉淀下来这里面怎么有这个东西,而且量非常少,而且一百公斤里面当时还提不到0.5公斤,沉淀下来这一部分,然后这一部分发现,然后做化学检测,刚刚好它的结构跟我们发现的这种,理论上的螺旋状的结构一致的,这就是现在我为什么很成功的来提取这个东西,而这个提取过程,经过分子筛,一筛下来就是纯净的β结构的活性多糖。
福建古田的食用菌批发市场是当地最大的蘑菇批发市场。
每次从新西兰回到国内,高益槐都会来这里看一看。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70年代,他研究的野生菇类的人工种植技术在古田已经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了。
1986年,回乡务农十几年,潜心研究蘑菇栽培的高益槐,遇到了一个让自己很感兴趣的课题,那就是为什么专家都认为价格昂贵的竹荪是不可能人工栽培的。
高益槐:对竹荪的人工栽培,科学界在当时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包括我的老师都说,高益槐你不要试,因为整个生活史还不清楚,整个生活史,怎样从孢子变成菌丝体,然后怎么从菌丝体介入以后,怎么能够产生菇类,菇类以后怎么产生菇,这个过程还不清楚。
野生的竹荪究竟是
怎么生长出来的?这种可以卖到天价的菇类真的没有办法
人工栽培吗?野生竹荪的,那种谜一样的生长过程,让高益槐感到异常的神秘。
高益槐:从1986年开始,一直试到1989年,这三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在山里面也不行,在地里面也不行,用椰子,用木屑也不行,所以这种情况下配方的研究,环境条件的研究,生物长的物理环境的研究,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种的要求,因为山上是野生种,野生种不适应于人工这种栽培。
1949年,高益槐出生在福建古田的一个中医世家。
他的外祖父在当地更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高益槐:我的姥爷和外祖父是五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世传的老中医,他对我的影响特别深,我的一切关于中草药方面的,天然药物方面的,这方面的一些影响全在于他,因为从小都在他的身边。
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人,跪谢外祖父的场面,成了高益槐小时候最清晰的记忆。
那个时候,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外祖父闲下来,为他讲解中草药的药理知识。
而他对蘑菇的兴趣,最早也是源于外祖父的一次神秘的治疗。
高益槐:有一次,小孩子,我在南方的时候,没有鞋子穿,就乱跑,一个铁钉,把我的脚底刺穿了,这么深,这个时候全家是非常紧张,取,但是我又作为一个宝贝,在我姥爷是最大的外孙,宝贝。
他就说没问题,就用香菇和小孩子的尿,香菇拿一块,加小孩子的尿浸泡以后涂上去,三天就好了。
这个事情觉得非常的神奇。
88岁,老人过世的
时候,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赶来为老人送葬。
在高益槐看来,外祖父是一个再神奇不过的老人了。
香菇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直到很多年以后,高益槐才解开了外祖父留给他的这个谜。
高益槐:现在我才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唯一的那么多真菌当中,菇类当中,就是香菇能够自己菌丝体自溶,可以自己溶解自己的菌丝体,不但是对外的微生物进行医治消炎作用,而且自身里面的菌丝体都可以自溶,跟抗炎的作用是一致的。
1990年9月18日,福建经济报头版刊登了稀有野生用菌——竹荪栽培成功的消息,报道说:高益槐培植的第一批竹荪,每平方米平均产值130元,扣除成本后是112元。
在1990年,这样的经济效益在食用菌界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高益槐:当时我们在地上种了大概有一亩多的试验地,整个当时基本上都长不出来,偶尔在地的旁边有一个树,这棵树就是在地的旁边,这个特殊环境突然间有两朵菇开伞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这种环境必须在阴凉遮荫的环境下进行。
第二个情况,当时有下雨,就是前几天很干,后来突然间下了一场雨,就是说温差的刺激,就让我意识到让菇的长出来,必须要有温差刺激,这个时候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有一朵菇长出来,一定会有很多菇长出来。
前后用了六年时间,高益槐终于打破了被称为“皇后菇”的竹荪无法人工栽培的断言。
一时间国内外的食用菌专家纷纷赶来向他讨教。
而当地农民则把高益槐戏称是技传四方的“财神爷”。
但在高
益槐看来,他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外祖父留下的谜还有很多没有解开。
高益槐:当时的这种研究,栽培上的研究毕竟有处方的,栽培学上的研究。
为什么到国外去研究,我知道在国内我这种学术水平,操作方法是不高的,一定要借助西方的生物科学研究水段,借助外面的仪器,借助外面的资金,借助外面的思维,西方科学家的思维去研究新的领域。
1998年3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高益槐来到他在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实验室,突然间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实验器皿底部居然出现了沉积物,而这正是他期盼多年的一个景象。
这种淡黄色的沉积物很有可能就是国际上很多著名科学家,正在绞尽脑汁寻找的β结构的生物活性多糖。
高益槐:提取过程当中,一部分中间是粘的,而且粘的当中是麦糖一样的,一沉淀下来这里面怎么有这个东西,而且量非常少,而且一百公斤里面当时还提不到0.5公斤,沉淀下来这一部分,然后这一部分发现,然后做化学检测,刚刚好它的结构跟我们发现的这种,理论上的螺旋状的结构一致的,这就是现在我为什么很成功的来提取这个东西,而这个提取过程,经过分子筛,一筛下来就是纯净的β结构的活性多糖。
福建古田的食用菌批发市场是当地最大的蘑菇批发市场。
每次从新西兰回到国内,高益槐都会来这里看一看。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70年代,他研究的野生菇类的人工种植技术在古田已经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了。
1986年,回乡务农十几年,潜心研
究蘑菇栽培的高益槐,遇到了一个让自己很感兴趣的课题,那就是为什么专家都认为价格昂贵的竹荪是不可能人工栽
培的。
高益槐:对竹荪的人工栽培,科学界在当时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包括我的老师都说,高益槐你不要试,因为整个生活史还不清楚,整个生活史,怎样从孢子变成菌丝体,然后怎么从菌丝体介入以后,怎么能够产生菇类,菇类以后怎么产生菇,这个过程还不清楚。
野生的竹荪究竟是怎么生长出来的?这种可以卖到天价的菇类真的没有办法人工栽
培吗?野生竹荪的,那种谜一样的生长过程,让高益槐感到异常的神秘。
高益槐:从1986年开始,一直试到1989年,这三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在山里面也不行,在地里面也不行,用椰子,用木屑也不行,所以这种情况下配方的研究,环境条件的研究,生物长的物理环境的研究,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种的要求,因为山上是野生种,野生种不适应于人工这种栽培。
1949年,高益槐出生在福建古田的一个中医世家。
他的外祖父在当地更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高益槐:我的姥爷和外祖父是五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世传的老中医,他对我的影响特别深,我的一切关于中草药方面的,天然药物方面的,这方面的一些影响全在于他,因为从小都在他的身边。
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人,跪谢外祖父的场面,成了高益槐小时候最清晰的记忆。
那个时候,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外祖父闲下来,为他讲解中草药的药理知
识。
而他对蘑菇的兴趣,最早也是源于外祖父的一次神秘的治疗。
高益槐:有一次,小孩子,我在南方的时候,没有鞋子穿,就乱跑,一个铁钉,把我的脚底刺穿了,这么深,这个时候全家是非常紧张,取,但是我又作为一个宝贝,在我姥爷是最大的外孙,宝贝。
他就说没问题,就用香菇和小孩子的尿,香菇拿一块,加小孩子的尿浸泡以后涂上去,三天就好了。
这个事情觉得非常的神奇。
88岁,老人过世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赶来为老人送葬。
在高益槐看来,外祖父是一个再神奇不过的老人了。
香菇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直到很多年以后,高益槐才解开了外祖父留给他的这个谜。
高益槐:现在我才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唯一的那么多真菌当中,菇类当中,就是香菇能够自己菌丝体自溶,可以自己溶解自己的菌丝体,不但是对外的微生物进行医治消炎作用,而且自身里面的菌丝体都可以自溶,跟抗炎的作用是一致的。
1990年9月18日,福建经济报头版刊登了稀有野生用菌——竹荪栽培成功的消息,报道说:高益槐培植的第一批竹荪,每平方米平均产值130元,扣除成本后是112元。
在1990年,这样的经济效益在食用菌界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高益槐:当时我们在地上种了大概有一亩多的试验地,整个当时基本上都长不出来,偶尔在地的旁边有一个树,这棵树就是在地的旁边,这个特殊环境突然间有两朵菇开伞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这种环境必须在阴凉遮荫的环境下进
行。
第二个情况,当时有下雨,就是前几天很干,后来突然间下了一场雨,就是说温差的刺激,就让我意识到让菇的长出来,必须要有温差刺激,这个时候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有一朵菇长出来,一定会有很多菇长出来。
前后用了六年时间,高益槐终于打破了被称为“皇后菇”的竹荪无法人工栽培的断言。
一时间国内外的食用菌专家纷纷赶来向他讨教。
而当地农民则把高益槐戏称是技传四方的“财神爷”。
但在高益槐看来,他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外祖父留下的谜还有很多没有解开。
高益槐:当时的这种研究,栽培上的研究毕竟有处方的,栽培学上的研究。
为什么到国外去研究,我知道在国内我这种学术水平,操作方法是不高的,一定要借助西方的生物科学研究水段,借助外面的仪器,借助外面的资金,借助外面的思维,西方科学家的思维去研究新的领域。
1992年10月的一天,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同事发现他们中间多了一位黄面孔的同事,而这个人将负责整个新西兰的食用和药用真菌的开发,这甚至引起了新西兰媒体的关注。
高益槐:我一进新西兰,媒体上就有报道,为了发展新西兰的真菌事业、蘑菇事业,请了一个中国的专家。
尽管在国际食用菌界,高益槐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但是要想在隶属英联邦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立足,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在大洋彼岸,这个温度、湿度与中国福建截然不同的环境下,高益槐选择的是从菇类当中人工种植难度最高的竹荪开始。
高益槐:经过两年左右的研究,竹荪做出来了,而且竹荪做出来的当时的镜头非常的壮观。
长了两个月,这个菌蛋,而且在开伞的时候,就是在一两个小时,而且裙子放下来了,这种长菇的状况非常壮观。
当时电视台拍了这镜头,在电视上面也展示给新西兰的观众。
在新西兰的普通电视观众看来,高益槐的研究就像变魔术,一朵朵漂亮的蘑菇就这样悄悄地长了出来。
一时间新西兰的各大媒体争相对高益槐和他的蘑菇进行了报道,有的文章甚至直接称高益槐为“蘑菇先生”。
高益槐:所以说当时很多人就叫我“蘑菇先生”,蘑菇先生是
一种尊称,当然也有一些叫我“蘑菇教授”。
在新西兰一般情
况下,对于中国人的这种研究,它不会随意地冠上一个领域的名称放在一个人的头上。
而且那天的报道是非常大版面的,非常在的版面,而且是放在第一个头版头条上,这个很少。
在历史上,在新西兰报纸上面,从来没有说用第一版面报道,用中国人去报道。
蘑菇的生长就像变戏法一样,让高益槐一夜之间建立了自己的声望。
然而对于他来说,那还仅仅是个开始,可以吃,有益人体健康,而且拥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真菌类究竟是什么时样的成份在起着关键的作用呢?高益槐:因为菇里面的成份很复杂,我们重点进行了菇的多糖研究。
现在国际上营养学上面,有三大领域:一个是基因领域,一个是蛋白质领域,一人是多糖领域。
那当时多糖领域,整个领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在菇里面有很多真菌多糖,真菌多
糖,怎样的分子量,怎样的结构能够起这样的作用,当时的报道非常少。
当时的高益槐可能并不知道,国际上对于真菌多糖研究的报道虽然很少,但大家却公认:真菌多糖的研究将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突破口。
事实上很多国家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那时高益槐考虑的问题恰恰是香菇为什么可以解毒?灵芝为什么可以让人起死回生?高益槐:因为以前很多生物多糖报道,都是线状的,淀粉,就是多糖是线状的,最多到后来变成片状的。
这段时间的痛苦的过程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多糖吃进去以后,在动物里做实验就没了,而有些多糖能够通过动物的肠壁、胃壁进入治病的位置,这是很纳闷的事情。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起作用?而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高益槐的脑中,这种像是大海捞针一样的研究在偶然的一天突然有了转机。
高益槐:经过差不多两年多的思维,发现任何一个药物成份和人体的结合必须是亲和的。
亲和,要亲和就必须和人体的结构要相似。
突然间想起人的基因,DNA的结构是螺旋状的,所以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
所以那天到晚上三点多,整个结构都在我脑子里翻来覆去,各种结构都给我排除,而且这个时候头脑处于非常混乱的时期,那个时候吃不下,睡不香。
一种以氢键链接、由三个螺旋体交叉形成的一个漂亮的三维螺旋结构最终被高益槐发现了。
那时的他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
高
益槐:那接下来怎么把β结构取出来,把它提取出来,这里面要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技术挑战。
你研究再好,你没有应用,你这个东西拿不出来,都是空的。
对于很多同行来说,把这种传说中的β结构的多糖物质提取出来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此时高益槐的研究就像千军万马到了独木桥边,非过不可。
高益槐:我们发现提取非常困难,因为这个条件稍微不适合,就会把里面的基团,一个小小的基团,一丢掉或者一扭曲,整个活性就没了。
我一直打一个比方,人怀孕,十月怀胎,如果正常的分娩,他的头、手、脚都是很正常的,很完整。
如果你把他乱抓出来,手断了,脚断了,就不成为一个正常人。
一旦失去任何一个分子、原子,高益槐的研究就将前功尽弃。
与通常采取的高温提取方法不同,这一次,高益槐选择了低温方式尝试。
然而令新西兰的同事们,甚至连高益槐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是,这样的大胆尝试真的见到了成果。
高益槐:就是沉淀下来的这一部分,然后这一部分发现,然后做化学检测,刚刚好它的结构跟我们发现的这种,理论上的这种螺旋状的结构是一致的。
1998年8月,高益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承认,他一举获得爱因斯坦发明金奖。
高益槐:当时一回到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这个消息。
当时真的是很激动,当时一上去领的时候,就不知道眼泪从什么地方掉下来了。
回来以后,科学院开庆功会议,很隆重,很热闹。
觉得我自
己,中国人,在国外能做一点这样的事情,觉得非常的激动。
2007年高益槐争取到一个机会,他将第一次在中国亲自招收愽士生,这件事在他看来几乎是这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了,我从来没有在中国招过(愽士生),但是我认为这一次是个机会,因为我有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就是怎么样能为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培养一批中药现代化的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