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血型鉴定流程精编版

合集下载

疑难血型分析鉴定及处理

疑难血型分析鉴定及处理

白血病 输异型血 移植 输血反应 血型物质↑
正定型,意外抗原反应
1、获得性B抗原(类B) (临床提示感染) 2、多凝集红细胞 3、自身凝集素 (临床提示AIHA)直抗(+) 4、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 5、红细胞未洗涤,血清对 试剂反应 6、输异型血(输血史) 7、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 (混合视野)
0 0
± 1+
Oc 抗H 4+
Pc 4+
A1c ±
H抗原强弱:Oc > 大部分亚型> Ac
• 3、吸收放散试验: 1份Pc(生理盐水三洗后)+1份抗A 4℃吸收30-60min 4℃生理盐水洗6次 热放散后取上层放散液
放散液的检测:
Pc放散液 A细胞 IS 2+
Oc放散液 0
4℃
3+
0
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在Pc上检测出A抗原
• 4、结论
综上所述:可判断为A亚型,但还不能确定亚型的具体分型 • 输血:A型红细胞、血小板
ABO亚型的检测
人源B
抗A1
实例分析(二)
-A
室温 4+
-B
2+
-D
4+
自身c
2+
Ac
2+
Bc
4+
分析:患者的血型可能是A型。 巨球蛋白血症或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异 常球蛋白升高,导致缗钱状凝集 对策:核对患者诊断和用药情况;盐水替代 :A型 输血:A型红细胞、血小板
主 侧 + 自身对照 抗体筛选 +
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筛选对应抗原阴性 的红细胞重做交叉配血。
主 侧 + 自身对照 + 抗体筛选 +

疑难血型鉴别总结

疑难血型鉴别总结

ABO疑难血型鉴定三步法第一步:复查ABO血型,排除人为因素、操作失误。

重新采集血样、核对试剂和器材。

第二步:将需定型病人归纳进五大类33种原因分类表,“对号入座”,逐一排除,剩下几条不能排除者——第三步:针对剩下的几种不能排除的因素,设计针对性实验来验证。

ABO疑难血型鉴定1 红细胞抗原↓7种(1)年龄小于6个月或老年(临床提示)(2)白血病(临床提示)(3)异型血输注(临床提示输血史)(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5)血型物质升高(6)急性大失血(临床病史)(7)ABO亚型2 红细胞抗原额外反应7种(1)自身凝集素(临床提示AIAH)(2)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红c未洗涤)(3)红细胞未洗涤,与血清试剂反应(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5)获得性B抗原(类B)(临床提示感染)(6)B(A)、A(B)表型(7)异型血输注(输血史)无临床提示者,仅三种3 血清抗体↓6种(1)年龄小于6个月或老年(临床提示)(2) 双胞胎嵌合体(家族史)(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提示)(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5)先天性ABO抗体缺失(6)大量输液(输液史)4 血清抗体额外反应8种(1)自身抗体(临床提示AIAH)(2)同种抗体(3)对试剂反应的物质(4)血清蛋白异常(临床常为肝病)(5)输异型血浆(输血史)(6)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7)输含血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输血)(8)ABO亚型无临床提示者,仅四种5 混合凝集5种(1)近期怀孕或输血(病史、输血史)(2)双胞胎嵌合体(家族史)(3)骨髓移植受者(临床提示)(4)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5)白血病(病史)常见几种疑难血型分析:例1:实验中一例A2B亚型的鉴定:临床标本,姓名:张××,标本离心分离血浆,常规操作,制备0.8%、4%红细胞悬液。

对标本进行正反定型,博迅定型试剂卡批号:20081006,反定型试剂批号:20090602,结果如下:正定型反定型抗-A 抗-B 抗-D A1 Bc3+ 3+ 4+ 4+W -分析:标本正定显示为AB型,反定显示为B型,反定该标本血清(血浆)与反定型A1细胞呈现4+W的反应格局(存在混合凝集),正反定型不符。

血型鉴定实验步骤

血型鉴定实验步骤

血型鉴定实验步骤血型鉴定是一项常见的实验,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血液中存在的抗原和抗体,从而做出正确的血型鉴定。

下面将介绍血型鉴定的实验步骤。

实验所需材料:1. 血液样本:可以采用新鲜的全血或血清样本。

2. 血型试剂:包括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Rh(D)血清。

3. 平板化玻片:用于糖胺聚糖凝集试验。

4. 微量移液器和移液管:用于加取试剂和样本。

5. 定量移液器和移液管:用于加取试剂和样本。

实验步骤:1. 用干净的平板化玻片,在玻片上标记样本来源(如A、B、C 等)。

2. 使用微量移液器,分别将要鉴定的血液样本滴在相应的标记区域上。

3. 加入相应的血型试剂。

将抗A血清滴在一个样本的标记区域上,将抗B血清滴在另一个样本的标记区域上。

4. 使用定量移液器,将抗Rh(D)血清分别滴在相应样本的标记区域上。

5. 使用棉签或棉花片,轻轻搅拌每个滴在玻片上的血液样本和试剂,使其充分混合。

6. 观察样本与试剂的反应。

根据出现的凝集情况,可以确定血型类型。

如果发生凝集,表示血液中有相应血型的抗原。

7. 结果的判断:- 若抗A血清与某个样本发生凝集,表明该样本为A型血。

- 若抗B血清与某个样本发生凝集,表明该样本为B型血。

- 若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与某个样本同时发生凝集,表明该样本为AB型血。

- 若抗Rh(D)血清与某个样本发生凝集,表明该样本为Rh(D)阳性(即Rh+)。

- 若抗Rh(D)血清与某个样本未发生凝集,表明该样本为Rh(D)阴性(即Rh-)。

8. 记录实验结果。

根据凝集反应的情况,可以确定血型类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型鉴定实验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保持试剂和样本的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移液器时,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现误差。

实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实验器材进行妥善清洁和消毒处理。

血型鉴定实验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实验,可以为医学诊断和输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红细胞 ABO 疑难血型检测分析与记录流程【最新版】

红细胞 ABO 疑难血型检测分析与记录流程【最新版】

红细胞ABO 疑难血型检测分析与记录流程导语:您的实验室在遇到到ABO正反定型不符时,是如何分析与处理的?有无相关流程与相关检测记录?疑难标本有无外送其他实验室的情况?本篇文献来自中国输血杂志2014年2月第27卷第2期《红细胞ABO疑难血型检测分析与记录流程》Doi: 10.13303 /j.cjbt.issn.1004-549x.2014.02.006,作者临床输血规范流程协作组,协助组专家对中国输血医学的规范化发展做了大量前瞻性工作与研究,通过建立ABO疑难血型检测流程,可以保障输血安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ABO血型鉴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ABO 血型的正确鉴定是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最重要环节,关系着患者的用血安全。

患者在输血前应常规检测红细胞ABO 血型正定型( 红细胞定型) 和反定型( 血清定型) ,只有在正反定型结果匹配一致,才能确定红细胞ABO 血型。

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会受到年龄、疾病、遗传、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建立红细胞ABO 疑难血型检测流程,旨在规范输血前红细胞ABO 血型实验室检测程序,对红细胞ABO 疑难血型进行正确判断,以达到安全输血目的,尤其是对基层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在常规进行红细胞ABO 血型正反定型试验时,凡正反定型试验结果不一致者均进入疑难血型鉴定程序。

所谓正反定型结果一不致,就是在应用常规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ABO 血型的红细胞定型和血清定型,结果不能得到相互印证,包括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凝集和弱凝集结果。

弱凝集标准为凝集强度≤2 + ,评分≤8 分。

(二) 患者信息采集与记录实验前应采集与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既往输血史、妊娠史、临床用药情况和( 或) 父母、子女红细胞ABO 血型等信息。

二、标本采集(一) 血液标本采集凡正反定型试验结果不一致者均应重新采集血标本。

应采集血清标本与EDTA 抗凝血标本2~5 mL,各1 份,做好标识。

输血科ABO疑难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ABO疑难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ABO疑难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ABO疑难血型鉴定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1)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对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相符,常规方法不能确定ABO血型的进一步确认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ABO疑难血型鉴定。

4.原理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相符时,通过采用单克隆抗-A、抗-B、抗-Ai、抗-AB、抗-H试剂与受检者红细胞反应监测ABH抗原,A、B、。

型试剂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与受检者血清(血浆)反应监测血型抗体,红细胞洗后放散试验监测弱A、弱B抗原,凝集抑制试验监测唾液ABH血型物质,血清(血浆)吸收试验排除ABO血型以外的抗体对鉴定的影响,从而获得确定受检者ABO血型的依据,确定ABo血型。

5.检测环境条件室温应控制在18-27βC,湿度应保持30%—70%。

6.步骤与方法6.1收集受检者临床资料当执行《试管法鉴定ABO和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鉴定ABO血型出现正反定型不相符,并已排除试剂及操作因素时,应调查受检者的疾病史、输血史、药物治疗情况、组织或器官移植史、孕产史及以前的血型记录,分析可能影响ABO血型鉴定的临床资料。

6.2根据受检者正反定型的反应结果及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引起正反定型不符的可能原因。

6.2.1当正定型红细胞与抗-A和(或)抗-B物凝集,而反定型未检出预期的凝集反应时,应首先确实是否因红细胞表达弱A和(或)弱B,与抗-A和(或)抗-B不凝集。

经吸收放散等试验确认红细胞不表达A和(或)B抗原后,可考虑是否为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等致血型抗体异常。

当反定型检出了与正定型不相符的凝集时(如反定型与0型试剂红细胞凝集)6.2.2应考虑血清(血浆)中是否存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6.2.3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ABO血型鉴定只做正定型,不做反定型,具体执行《试管法鉴定ABO和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临床输血

疑难血型鉴定及临床输血

医学课件ppt
36
举例
医学课件ppt
37
ABO定型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ABO亚型
正定:抗-A、抗-B、抗-AB、抗-A1、抗-H 反定:A1c、A2c、Bc、Oc、自身对照 吸收放散试验 唾液型物质检测 血型基因检测 有条件者可作家系调查
医学课件ppt
38
ABO定型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应尽可能运用全自动检测系统,以减少结 果解释和抄录错误的风险。
医学课件ppt
4
ABO血型
ABO血型定型的方法 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解决正反定型不符的程序 ABO亚型 ABO血型定型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ABO血型与临床输血
医学课件ppt
5
ABO血型的分型原则
医学课件ppt
6
ABO血型的定型
ABO正定型中各种试剂用途
抗-A、抗-B 抗-AB 确认弱A、B抗原,与弱A、B抗原亲
和力强,会产生较强反应,主要用 于鉴定Ax和Bx。 抗-H 用于检查ABO亚型及孟买及类孟买型。 抗-A1 用于A亚型检测。
医学课件ppt
25
ABO反定型中各种试剂用途
A1、B细胞 O细胞 检查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室温反应性
医学课件ppt
35

ABO亚型
ABO亚型的发现—正反定型不符 成人、未患使抗原、抗体减弱的疾病
正定凝集强度应 4+,反定凝集强度> 2+。 正定凝集强度弱于4+提示可能是亚型。
注意:凝集强度和凝集状态(正常凝集、混合 外观)
反定凝集强度<2+,或仅存在冷反应性不规则抗-A、 抗-B提示可能是亚型。 注意:靠反定预测亚型不如正定可靠 !
ABO亚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一、正反定型不一致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以上);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一)主侧端不相合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1、血型是否正确。

常见ABO疑难血型案例分析

常见ABO疑难血型案例分析
总结: 反定型有问题:
1)抗体减少或缺失:加大待测血清量、延长反应时间 2)额外抗体:
三、反定型处理流程(试管法复查)
• 额外抗体
反定型
Ac、Bc、Oc、自身对照(AC)
非特异性
都有凝集
盐水置换
仅自身对 照无凝集
特异性
AC _
冷同种 抗体
凝集消失 凝集不 消失
三组Ac/Bc
蛋白干扰
AC+
冷自身
抗体
直\间接抗球 蛋白试验
选抗原阴性 Ac/Bc重测血型
不规则抗 体筛查
Oc冷吸附后 重测血型
四、实例(一)
一、简要病历 患者,男,56岁,咳嗽数月加重入急诊科,无既往输血史,无既往血型
史 二、血型检测
四、实例(一)
三、疑难血型检测 1、试管法复查 试剂
室温
抗-A 4+
抗-B 0
抗-D A1细胞 B细胞 O细胞 自身对照
四、实例(二)
三、疑难血型检测 5、重做反定型验证结果
试剂细胞 洗涤三次后
四、实例(二)
四、结论 A型Rh(D)阳性,反定考虑患者对试剂物质有反应造成的干扰。
四、实例(三)
一、简要病历 患者,男,45岁,耳鼻喉科,行咽乳头状瘤切除术,无输血史。
二、血型检测
四、实例(三)
三、疑难血型检测
1、试管法复查 试剂
三、疑难血型检测 2、试管法复查 试剂
室温
抗-A 4+
抗-B 3+
抗-D A1细胞 B细胞 O细胞 自身对照
4+
4+
4+
4+
4+
正定型用温盐水洗涤三次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1、疑难血型鉴定疑难血型就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得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

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与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主要就是对抗体种类与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就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得分析患者血清抗体得特异性。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与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得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得903C>G突变就是患者p表型形成得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与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

在此之后得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疑难血型鉴定思路与流程。

2014年2月与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得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

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得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得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1.疑难血型鉴定疑难血型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

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和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主要是对抗体种类和特性进行研究,尤其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的分析患者血清抗体的特异性。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和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的903C>G突变是患者p表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和《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

在此之后的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疑难血型鉴定思路和流程。

2014年2月和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

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流程。

(最新整理)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

(最新整理)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

2021/7/26
30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9
孕妇,妊娠36w,孕3产1。 因患有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史,准备行剖宫产
术,临床申请备血。 血型AB型。
2021/7/26
31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9
血型复查 抗A 抗B 抗A,B Ac Bc Oc 4+ 4+ 4+ - - 3+
分析:AB型,有意外抗体
2021/7/26
8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2
进一步试验:试管法、吸收放散试验等
免疫球蛋白减少:IgM、IgG均低于正常水平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输血:O型红细胞+血小板
2021/7/26
9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3
患者,男性,78岁。初步诊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免溶贫。 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第一次住院输血 输血前Hb 输血后Hb
Rh-洗涤2u 53g/L 59g/L Rh+悬浮2u 59g/L 74g/L(2天后80g/L) 第二次住院输血
输血前Hb 输血后Hb Rh-洗涤2u 84g/L 89g/L (2天后83g/L)
2021/7/26
14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4
患者,女性,64岁,诊断:巨球蛋白血症。 贫血,输血
重复试验:试管法(洗涤、温度) 抗-A 抗-B 抗-D Ac Bc Oc
4+ 2+mf 4+ - 2+ - 结果:A? AB?cisAB?
2021/7/26
34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分析10
DAT(+) 抗筛(-) 家系调查:不能排除A型和AB型 溶血指标:无明显异常
询问血型及输血史,告知AB型,输AB型红细胞。 持续观察,患者红细胞与抗-B反应持续减弱,最

疑难血型分析鉴定及处理

疑难血型分析鉴定及处理

输血中监测与评估
输血过程监测
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 血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输血效果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目的,对输血效果进行评 估,以确保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规则抗体监测
对于已知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 应加强抗体监测,以避免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明确团队职责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加强团队沟通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团队协作 效率。
培训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
基础知识培训
包括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基础知识,帮助团队成员巩固和 加深对血型分析鉴定的理解。
专业技能培训
针对血型分析鉴定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如血型血清学实验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等。
05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01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
患者情况
02
一名50岁女性患者,因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血型鉴定。
问题描述
03
采用常规血型鉴定方法,发现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符

典型案例介绍
• 解决方案:进一步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等 方法,最终确定患者血型为B型。
输血史、妊娠史等。
在遇到疑难血型时,应采用多 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以提高
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新生 儿等),应采用更为敏感和准
确的方法进行血型鉴定。
在进行疑难血型分析鉴定时, 应注重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协
作,以确保患者安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为先进和准确的血型鉴定方法,如基于基 因测序的血型鉴定技术。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SXYJ-GZ-02241目的正确进行ABO疑难血型的鉴定。

2适用范围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

3职责检测者负责依据此程序进行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操作。

4材料与设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试剂;实验室常规应用的耗材备品准备充分、仪器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5操作方法5.1待检标本的准备及要求检测者在检测前核对申请单、血辫血样及试管血样的条码,无误后将血辫血样条码揭下来粘贴在实验室检测用的试管上,再将血辫内血液留至该试管内离心。

吸出部分红细胞,用0.9%生理盐水充分洗涤三遍,配制成3%红细胞盐水悬液。

5.2登录Caabb系统,查看献血者献血信息、稀有血型栏及备注栏,查看结果记录在申请单备注栏内。

5.3输血研究所对送检血样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综合运用以下各实验操作规程:5.3.1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SXYJ-GZ-0202;5.3.2ABO亚型鉴定操作规程SXYJ-GZ-0203;5.3.3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操作规程SXYJ-GZ-0204;5.3.4吸收试验操作规程SXYJ-GZ-0208;5.3.5放散试验操作规程SXYJ-GZ-0209;5.3.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操作规程SXYJ-GZ-0210;5.3.7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操作规程SXYJ-GZ-0216。

5.4抗体筛选需采用可以检出不规则抗体的鉴定技术。

6结果判定根据凝集强度(方法参见SXYJ-GZ-0202:5.2.1.6)对结果进行判读(溶血或凝集都是阳性结果)。

7报告发放根据检测结果形成报告7.1以送检样本检测结果为报告发放依据,报告发给申请科室;7.2检测者负责检测结果的录入,方法见《参比实验室检测的献血者信息录入操作规程》(SXYJ-GZ-0206),信息添加后在记录单上记录;7.3外地送检血样,以送检样本检测结果为报告发放依据,不联系献血者本人,报告发放至申请科室;7.4献血者ABO疑难血型鉴定初检样本三个工作日发放报告,需要献血者本人复检或家系调查的样本由检测者联系献血者,复检结果在重新采样后五个工作日发放报告;7.5机采血小板供者疑难血型次日发放报告,如检出与Oc凝集时,需与三人份同型红细胞室温反应鉴定;7.6下次献血前复检的样本,由检测者填写《更改(差错)报告单——JL-YW-30》,连同检测报告单同时送至检验科,业务科处理完毕后返回一份复印的更改(差错)报告单;7.7复检结果与初检结果相同时,发放报告单建议献血者不适合献血;7.8不适合再次献血的献血者,由检测者填写《更改(差错)报告单——JL-YW-30》,连同检测报告单同时送至检验科,业务科处理完毕后返回一份复印的更改(差错)报告单;同时,由检测者负责通知献血者本人不适合献血原因,并做好相关咨询解释工作。

血型鉴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型鉴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型鉴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测试,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正确的血型鉴定可以在医疗紧急情况下提供准确的输血和器官移植指导。

本文将介绍血型鉴定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血型鉴定操作流程1.样本采集:首先,需要从被测试者身体的静脉或指尖采集血液样本。

采集血液时需注意卫生和安全。

2.血液分离: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

3.试剂准备:准备好与血型鉴定相关的试剂。

常用试剂包括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Rh(D)血清。

4.贴片试验:取一张标有A、B和Rh(D)符号的血型贴片,将贴片的相应孔洞分别滴入待测血液的血清,静置片刻。

5.观察反应:观察血型贴片上的孔洞发生的凝集反应。

如果血型样本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表示血型为A型;如果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表示血型为B型;如果与抗Rh(D)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表示血型为Rh(D)阳性。

6.结果判读:根据血型贴片上的凝集反应情况,判断被测试者的血型类型。

二、血型鉴定评分标准血型鉴定一般采用的是视觉判断方法,通过观察血型贴片上的反应凝集情况来判读血型。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凝集明显程度:根据贴片上凝集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评估凝集的明显程度。

凝集明显、清晰的得分高,凝集不明显的得分低。

2.凝集均匀性:评估凝集的均匀性,即凝集是否均匀分布在孔洞内。

凝集均匀的得分高,凝集不均匀的得分低。

3.样本处理技巧:评估操作者对样本的处理技巧,如血液采集、分离和滴入的准确性。

技巧熟练且准确的得分高,技巧不熟练或操作不准确的得分低。

评分一般以数字表示,根据不同的评分标准和实验室的要求,可设定不同的分值范围,总分数越高表示操作者的实验操作技能越好。

总结: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测试,对于保障患者的输血和器官移植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评分标准能够保证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型鉴定与疑难血型

血型鉴定与疑难血型
应强度<2+。 ③ 正定型为0型,反定型非0型或Ac、Bc凝集强度差别>2+以上。
1、实验技术及管理因素 2、生理性因素 3、疾病的影响 4、临床治疗的影响 5、ABO亚型
采样不规范(静脉输液处采样、非抗凝管)、标本接收不规范(溶血 、乳糜、变质标本)等。
技术错误、判读错误(溶血、弱凝集、混合外观)、记 录错误等。
自身的红细胞
巯基试剂:DTT、2-Me
实验原理:巯基试剂可以裂解IgM 抗体单体间的二硫键,用以消除冷 自身抗体造成的红细胞的自发凝集, 为血型检测提供不凝集的红细胞。
实验步骤:用盐水洗涤红细胞3遍 并配成50%的悬液,加入等 量的 0.01M的DTT,37℃孵育30分钟, 将细胞洗涤3 遍后配成2-4%的悬 液备用。
如甘露醇、右旋糖苷、羟乙基淀粉等会干扰反定型。
ABO亚型是指红细胞上A、B抗原数量的减少和抗原表位的异常。 亚型必须具有遗传基础,有明确的血清学特点。 *因年龄、疾病等不可遗传的因素造成的血型改变不是亚型。 *虽然有基因改变,但不影响血 清学特点的ABO血型不是亚型。
ABO亚型的发现—正反定型不符 #非新生儿、未患有使抗原、抗体减弱疾病的患者正定凝集强度应 4+,反定凝集强度应≥ 2+。 #正定凝集强度弱于4+提示可能是亚型。 注意:凝集强度应按标准判断 #反定凝集强度<2+,或存在冷反应性意外抗-A、抗-B提示可能是亚型。 注意:靠反定预测亚型不如正定可靠 !
增加自身和O细胞后
试剂 凝集强度
结果
抗-A 4+
抗-B 3+
自身 3+
A1细胞 3+
B细胞 4+
What? 更加扑朔迷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