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 C )A.三国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C.十六国时期 D.东汉时期2. 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C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3.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C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4.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C ) A.氐族和羌族 B.鲜卑族和匈奴族C.匈奴族和羯族 D.羌族和鲜卑族5.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6.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 A )A.前秦B.后秦C.西秦D.成汉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8.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迁入的地方没有到达( D )A.山西B.陕西C.辽宁D.江南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D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1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1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
内则其方,外则其圆……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这篇《钱神论》所讽刺的“唯钱是图”景象发生于下列哪一政权统治时期?( D )A. 魏国B. 西汉C. 东汉D. 西晋2.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被称为“五胡”的是( A )A.匈奴、鲜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鲜卑、羯、氐C.匈奴、蒙古、羯、氐、羌D.匈奴、女真、羯、氐、羌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旨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B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4.下列有关“八王之乱”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西晋分封制的实行埋下了祸端B.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C.主要是在长安一带展开D.造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5.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6.西晋政权骤起骤灭,其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根本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阶级矛盾的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斗争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7.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C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8.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D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生活的生动写照( B )A.汉族B.北方游牧民族C.女真族D.西南少数民族10.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20千米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25千米。
历史部编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01
一、选择题1.下面是学校历史社团为研究某一主题整理的知识卡片。
据此判断,最符合该社团研究主题的是()1.经济习俗:魏晋以来,内迁各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向北方民族学习高靴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方面: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舞蹈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A .北魏孝文帝改革B .北方各民族的大内迁C .江南地区的开发D .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2.魏晋时期“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材料反映了西晋()A .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B .民族内迁,缺少文化认同C .汉族南迁,人口大量减少D .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3.根据下表的课文子目,判断该课的课文标题应该是()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C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 .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4.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A .西晋B .北魏C .宋D .成汉5.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借助地理学科知识绘制的方位示意图,这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民族交融B.“八王之乱”的爆发C.江南地区的开发D.游牧民族的内迁6.以下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
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图一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图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A.游牧业比农业发展得更快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D.中外经济交流加快7.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A.石崇王恺斗富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8.下列选项的表述,与年代尺中朝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开发江东B.②短暂统一C.③八王之乱D.④休养生息9.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
历史部编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03
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民族内迁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A.秦汉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B.三国时期民族交融逐步加强C.魏晋时期北方各族大举南下D.隋唐时期各族归附中央政权2.有研究显示,每次寒冷气候来临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跃期。
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北方民族相继南下;唐后期到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寒冷期;而明清时期正处于全球范围的小冰河时期。
由此可见()A.中国北方适合游牧民族定居B.气温变化决定人口迁移C.气候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D.古代农耕经济相对稳定3.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
材料说明了()A.各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孝文帝的改革成效显著C.民族间出现融合趋势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墓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画面内容非常丰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
如图两幅砖画反映出()A.牛耕技术开始出现B.阶级关系变动剧烈C.北方民族完全汉化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5.知识结构图有利于形成时空观念。
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知识结构图,①代表着其中的一个朝代,下列四个历史现象中,出现在此朝代的一项是()A.朝代后期政风黑暗,贪赃枉法,出现八王之乱B.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往南方迁移C.朝代初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D.都城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6.下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这些民族政权都城选址的共同因素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民族都城选址成汉巴賨族成都(蜀国旧都)前赵匈奴族长安(西汉旧都)后赵羯族邱城(曹魏旧都)后秦羌族长安(西汉旧都)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地理因素D.交通因素7.下列两幅地图的变迁反映了当时()A.民族交融的深化B.经济重心的转移C.政权并立的延续D.华夏正统的沦丧8.十六国时期,前赵建立者匈奴人刘渊,自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夏后氏:前秦建立者氐族人苻氏,自称其先祖为华夏族古老部落有扈氏。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维度一、夯实基础1.(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司马炎建立西晋C.前秦统一黄河流域D.匈奴人灭掉西晋2.(2022·山东青岛·期末)西晋时期,有一场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最严重的中央皇室内乱,更让中国从那之后的时代进入了五胡十六国。
这场动乱是()A.八王之乱B.七国之乱C.牧野之战D.国人暴动3.(2022·山东临沂·二模)历史图表独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时间事件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263年曹魏灭蜀汉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A.国家分裂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更加深入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专制集权不断加强4.(2022·河北廊坊·七年级期末)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
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
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送给王恺,王恺自叹不如。
据此判断,西晋王朝统治阶层的特征是()A.横行暴政B.穷兵黩武C.骄奢淫逸D.德才兼备5.(2022·全国·七年级)解释是历史的生命血液,没有解释就没有历史。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时期的墓砖壁西“犁耕图”,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展现了该地区当时农业生产的场景B.体现了当时游牧民族生活情况C.是我国开始出现牛耕的历史证明D.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6.(2022·四川广安·二模)中国古代史上经历了三次大一统局面,下列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中,未开辟这一局面的是()A.B.C. D.7.(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将煮熟的鹿肉切块,蘸着调料浓汁吃,原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羌族的吃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基础练习)1.西晋时,都城洛阳的汉族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家具。
这说明()A.汉族官僚生活简朴B.“夷夏有别”观念淡化C.西北各族工艺先进D.都城洛阳商业繁荣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总人数多达千万。
这主要体现了当时民族交融的()A.措施多样B.方式灵活C.领域广泛D.规模庞大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一文中写道:在西晋之前,汉族人一般每人分一个食案,跪着分别用餐。
随着胡人内迁,胡人的习俗直接影响着汉族人的饮食习惯,汉人也开始坐胡坐,睡胡床,吃胡食,影响直至今日。
这一内容可以用来直接研究()A.政权并立B.江南开发C.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南移4.西晋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朝代。
“扼腕叹息”的原因是西晋()A.结束了三国间的战争B.统一中国的时间短暂C.导致北方人口大迁移D.分封制未能得到继承5.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这充分说明()A.大地主、大贵族和农民的矛盾尖锐B.皇帝昏庸无能C.民族矛盾尖锐D.统治阶层奢侈享乐6.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八王之乱D.阪泉之战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A.西晋B.西汉C.秦朝D.清朝8.下列哪项不是西晋的主要特点()A.是权臣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B.是短期统一的朝代C.制定了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D.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9.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A.东汉末年军阀混战B.三国互相交战C.西晋八王之乱D.西晋少数民族内迁10.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总称为“十六国”A.成汉B.南凉C.南燕D.后秦1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旨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12.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时间是()A.266年B.280年C.316年D.317年13.假如你要调查“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开始向中原内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南北朝B.东晋C.西晋D.东汉14.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基础达标】1.右图西晋“晋归义氐王”金印,是晋朝颁发给当时氏族首领的官印,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
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政权的权臣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2.标志着西晋结束分裂,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灭蜀 B.西晋建立 C.西晋灭吴 D.曹丕建魏3.在讲三国结束的历史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并按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擦掉,其顺序应该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4.每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总离不开“励精图治、与民休息”这些关键词,但是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
右图的“晋墓壁画”可以印证西晋王朝灭亡的哪一原因()A.皇族为争权夺利,内战不休,引发“八王之乱”B.被统治者揭竿而起,反抗暴政C.统治集团内部生活奢侈腐化D.皇帝暴病而亡5.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C.西晋统一全国 D.刘渊起兵6.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④被少数民族起义推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 D.②③7.福建晋江的地名,就是因晋代南下福建的汉人沿江而居,怀念故土而得名的,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三国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8.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揭、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揭、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9.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一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A.成汉B.西秦C.北燕D.后赵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南方人口增多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 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 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 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3.“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A. 手工业发展情况B. 商业发展情况C.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D. 农业发展情况4.从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造成这次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B. 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C.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比较稳定D.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5.《九州志》记载:“(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福建)者八族。
”这反映了当时()A. 政治清明,生活稳定B.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C. 江南开发,重心南移D. 锐意改革,民族交融6.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 匈奴、鲜卑、羯、氐、羌C.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7.学习历史线索和脉络很重要,下图的空白圆圈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名称( )A. 东汉B. 东周C. 西晋D. 前秦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9.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上表可知()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爷爷在给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
小虎认为不对,最终使国家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是指()A.司马迁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2.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4.“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内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南方人口增多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 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 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 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3.“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A. 手工业发展情况B. 商业发展情况C.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D. 农业发展情况4.从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造成这次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B. 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C.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比较稳定D.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5.《九州志》记载:“(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福建)者八族。
”这反映了当时()A. 政治清明,生活稳定B.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C. 江南开发,重心南移D. 锐意改革,民族交融6.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 匈奴、鲜卑、羯、氐、羌C.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7.学习历史线索和脉络很重要,下图的空白圆圈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名称( )A. 东汉B. 东周C. 西晋D. 前秦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9.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上表可知()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 C )A.三国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C.十六国时期 D.东汉时期2. 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C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3.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C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4.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C ) A.氐族和羌族 B.鲜卑族和匈奴族C.匈奴族和羯族 D.羌族和鲜卑族5.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6.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 A )A.前秦B.后秦C.西秦D.成汉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8.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迁入的地方没有到达( D )A.山西B.陕西C.辽宁D.江南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D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1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1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题基础训练1.他26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列朝代都城在洛阳的是( )A.西周B.西汉C.蜀汉D.西晋3.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七国之乱”D.五族内迁能力提升训练1.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似秦朝般短命而亡。
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B.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D.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统治2.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建国者是曹操B.甲对江南开发有贡献C.甲、丙皆亡于司马炎D.三者灭亡的顺序是甲→乙→丙3.2016年5月12日《山西日报》报道: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外公布,确认了一块西晋纪功碑。
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了一个有利的形势是指( )A.西晋灭亡B.东晋建立C.人口南迁D.少数民族内迁模拟训练1.(2018江苏东台第三联盟第三次月考)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鲜卑B.匈奴C.羌D.蒙古2.(2017吉林德惠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氐族C.鲜卑族D.羌族中考链接训练(2015江西中考)(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图1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1)导致图1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拓展训练1.阅读赵来福家的故事,回答问题。
东晋时期有个赵来福,他出生于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含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中,都城设在洛阳的是()①东汉②西汉③西晋④曹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西晋最终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263年B.266年C.316年D.280年3.如果你想通过网络了解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政权,应该在网上搜索()。
A.秦朝B.西汉C.西晋D.东汉4.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5.西晋统治腐朽,对内迁的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
下列选项中,未能体现这一政策的是()。
A.收取重税B.征兵派役C.礼敬尊重D.掠卖奴婢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指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7.西晋政权骤起骤灭,其兴亡耐人寻味。
下列对西晋骤灭的根本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阶级矛盾的尖锐B.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斗争C.民族矛盾的激化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8.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宗室诸王先后起兵争夺皇权,史称()。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五胡乱华D.南朝叛乱9.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不休B.统治者大力倡导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经济发达10.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B.羌族C.鲜卑族D.氐族二、非选择题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结束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晋灭蜀B.西晋建立C.西晋灭吴D.八王之乱2.公元266年,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的人物是(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3.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恢复分封制D.三家归晋4.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A.东汉末年B.西晋末年C.春秋战国时期D.三国时期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6..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一政权总称为“十六国”()A.成汉B.西秦C.北燕D.后赵7.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前秦在苻坚在位时逐渐强盛,兵强马壮,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建立前秦的民族是()A.匈奴B.鲜卑C.羯D.氐8.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导致西晋“骤灭”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集团奢侈腐化B.“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C.少数民族的反抗D.“十六国”的建立9.在讲三国分裂局面结束的历史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并按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擦掉,其顺序应该是()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10.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这充分说明了西晋(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1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朝代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2.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交融加强B.北方政权力量弱小C.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D.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13.西晋的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西晋暴政的具体表现有()①统治者强迫少数民族内迁②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③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完成下列知识导图2.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同步训练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 爷爷给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
”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是指( C )A.司马迁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2.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分封诸王,并规定:“诸王以郡为国。
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邑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
”这一规定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A )A. “八王之乱”B. 西晋灭亡C. 十六国的建立D. 西晋的统一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4.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5.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D )A.司马氏篡魏B.定都洛阳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6.爷爷给马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
”马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这“另一个人”是指( C )A.司马迁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7.西晋时,一位商人想到都城做生意,他应该去( A )A.洛阳B.长安C.建业D.成都8.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B )A.世人崇尚文学B.世人金钱至上C.政府鼓励消费D.朝廷打击商业9.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10.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一文中写道:在西晋之前,汉族人一般每人分一个食案,跪着分别用餐。随着胡人内迁,胡人的习俗直接影响着汉族人的饮食习惯,汉人也开始坐胡坐,睡胡床,吃胡食,影响直至今日。这一内容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政权并立B.江南开发C.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南移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B
6.D
7.C
8.C
9.D
10.C
11.A
12.C
13.A
14.D
15.D
16.B
17.(1)①魏;②西晋。
(2)减免田租、减轻徭役、算赋;文景之治。
(3)长安;张骞;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8.(1)防御匈奴(或“阻止匈奴南下”)。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使用大量人力去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至少写一个)
(3)材料三图中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西汉设置的什么官职?
(4)据材料四,说明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A.商业贸易繁荣B.区域经济开发C.民族交融加强D.统一国家巩固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在大一统国家的分裂中也蕴含着重新统一的“契机”。下列属于“契机”的是
A.民族交融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权更迭频繁D.南方人民北迁
12.下列图片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它反映的是()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指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衷D.司马睿2.西晋在我国历史上昙花一现,其统一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A.西晋灭蜀B.西晋灭吴C.西晋代魏D.少数民族的内迁3.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宗室大内乱,众多宗室诸王被杀。
这一混战主要在下列哪一地区进行?()A.长安B.洛阳(2)图B是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出现在哪一时期?结合分布图,写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内迁后,西晋统治者对其实行了怎样的统治?造成了怎样的后果?(3)西晋政权最终被内迁少数民族灭亡,从西晋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教师详解详析1.B【解析】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2.B【解析】蜀在西晋建立前已经被魏灭亡了,西晋代魏是在266年,西晋灭吴是在280年,所以结束三国割据局面、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晋灭吴。
3.B【解析】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4.C【解析】本题涉及历史学习中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从时间“317—420年”可得出北方处在十六国时期。
5.A【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晋相关内容的识记和掌握,同时考查综合归纳和比较能力。
①②③的表述正确,④的表述错误。
八王之乱使西晋从此衰落,并没有灭亡。
因此正确答案为A。
6.B7.(1)晋武帝实行的分封制;晋武帝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晋惠帝。
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引发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东汉、魏、晋时期。
2022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解析版)
2022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解析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晋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ABD没有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曾经实现了短期的统一。
2.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③淝水之战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发生在西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符合题意;选项③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符合题意,因为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因此只有选项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3.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西晋末年D.东晋初年【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4.西晋的都城在A.洛阳B.长安C.东京D.建康【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5.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前秦时期D.南朝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碣、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 C )A.三国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C.十六国时期 D.东汉时期2. 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C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3.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C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D.东晋的灭亡4.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C ) A.氐族和羌族 B.鲜卑族和匈奴族C.匈奴族和羯族 D.羌族和鲜卑族5.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6.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 A )A.前秦B.后秦C.西秦D.成汉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8.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迁入的地方没有到达( D )A.山西B.陕西C.辽宁D.江南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D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1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1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C ) A.羌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13.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D )A.后赵 B.西秦 C.北燕 D.成汉二、非选择题1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以上序号所代表的西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2)当时的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3)内迁各族中哪个少数民族在4世纪后期建立的什么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答:(1)鲜卑族匈奴族羌族氐族羯族(2)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氐族;前秦。
1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1)秦始皇。
目的:抵御匈奴。
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氐、羌。
(任写两个即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特色,民族政权的并列与晋王室南迁。
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
首先介绍了西晋的统一,但是蕴含着新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日益腐朽,奢侈堕落风气盛行,隐藏着分裂的矛盾。
其次引出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最后突出表现为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
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学情分析:学生们本课内容比较陌生,毕竟西晋的历史如昙花一现,而且其中夹杂着阶级、民族矛盾有着诸多矛盾,所以说,学生们对本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老师进行巧妙灵活的教学设计,去引导学生们在历史的线索中,剖析事件背后的因果律。
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西晋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顺利了历史的潮流,符合人民的希望,从而肯定西晋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势所趋。
2、西晋统治者骄奢淫逸,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激化了原有的阶级、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民族内迁与西晋的灭亡。
从反面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八王之乱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教学过程:新课预习:1、三国后期,司马懿夺取魏国军政大权,266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以洛阳为首都。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西晋建国伊始,贵族腐化,奢靡成风,而晋武帝分封诸侯王,造成了地方势力增强。
晋惠帝昏庸无能,诸侯王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激战,史称八王之乱。
3民族不断起兵,建立各个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说一说漫画中的故事?乐不思蜀石崇王凯斗富何不食肉糜狗尾续貂刘禅亡国后,在洛阳不思故国,自谓乐不思蜀;西晋贵族石崇、王凯攀比斗富,挑动不良的社会风气;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不知民间疾苦,当百姓受灾,他只能以何不食肉糜对答。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伦大肆授予官职,由于封官太滥,百姓以狗尾续貂讽刺之。
师:听完这些故事,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生:腐朽、堕落、不堪,没有进取之心,充满了腐败的味道。
师:常言道,魏晋风度,既指两晋时期,人们追求个性,放荡形骸的洒脱,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当时赤裸裸的个性的私欲,人性的本恶、社会风气的堕落。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就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出使历史图片,展示三国后期的政治斗争,让学生们看图说历史司马懿装病 司马昭之心 司马炎称帝 魏灭蜀之战 西晋灭吴之战 师:三国后期,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把持曹魏政权;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执曹魏之牛耳。
最终司马炎废掉了曹魏君主,篡位称帝,建立西晋。
司马氏崛起的过程中,灭掉了蜀汉,东吴,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司马崛起的过程中,充满着政治谋略与刀光剑影,如何评价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呢?生: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而且在三国末年,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超越了南方,所以蜀汉和东吴统一于北方是历史的必然。
西晋统一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是指的肯定的历史事件。
西晋的统治师:阅读材料一、二、三,剖析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带了的社会影响。
生:人们追逐钱财,将钱财视作生生父母,社会上歪风邪气盛行,弥漫着腐朽的氛围。
贵族之间穷奢极欲,陷于纸醉金迷之中,更是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为西晋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晋的隐患:分封诸侯王晋武帝称帝后,错误的认为曹魏的灭亡是因为禁锢宗室,以至于权力落入世家大族之手,司马氏才有机会夺取曹魏政权,因此大封同姓诸侯王。
师:阅读材料,分析分封制的弊端?生:分封制给予地方诸侯王政治、经济、军事诸多特权,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反过来自然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所以说分封制相对于郡县制是倒退。
师:西汉的七国之乱就是最好的列子,如果西晋的皇帝也能够像汉武帝一样,拥有雄才大略,通过推恩令等政策,逐渐的剪除诸侯王的权力,政治又会回归正轨,如果皇帝昏庸,政局必然走向反面。
西晋政治朝着哪一方向发展呢?晋武帝驾崩后,司马衷继位为晋惠帝,司马衷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
逐渐成为傀儡皇帝,被后宫、权臣、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上。
在位期间,外戚杨骏、皇后贾南凤、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相继发动政争,将国家引入战火之中。
生:政治策略的失败,导致了八王之乱,使得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国家也因此走向衰败。
师:八王之乱是由上层贵族政权夺利而引起的内乱,诸侯王相继兴兵内讧,完全破坏了原有的政治秩序,也使得国家陷入动荡之中,而少数民族问题也随之激化,又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
西晋的隐患:少数民族问题从汉末三国时期开始,由于北方气候、战乱、民族等矛盾,大批的少数民族内迁至长城以南,四夷列传》材料八材料九师:阅读材料七,观看材料八九的图片,分析民族问题是如何困扰西晋王朝的。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汉末三国以来,由于塞北气候变化,部落之间的战争不断以及中原王朝的羁縻政策,少数民族不断向南迁徙,逐渐进驻西北诸地,关陇、河东地区呈现出戎狄居半的状况。
生:随着西晋王朝的战乱不止,八王之乱期间,诸侯王纷纷招募少数民族当兵从军,既壮大了少数民族的势力,又计划了原有的民族矛盾。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首领更是窥伺西晋虚实,萌发了他们裂土称王的野心。
师:少数民族纷纷起兵反叛,匈奴更是贡献了洛阳、长安,俘虏了晋怀帝、晋愍帝,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西晋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少数民族建立起那些政权呢?生:五胡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十六国政权。
课堂小结三国末年,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司马炎建立西晋,完成统一。
西晋王朝在诸侯王问题和民族问题的失策,造成了宗室争夺最高权力的八王之乱,而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少数民族起兵建立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随堂练习( C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 B )2、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2019-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练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什么特点( )A.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B.北方战乱频繁,国家统一C.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D.北方稳定,人口南迁2.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