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标准模板.doc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模板0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4-7题,19分,不能够低于13分)[约20分钟]文言翻译(7题,10分,力争6分以上)[6分钟]①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参看《高考一轮》虚词总结)。

②句式和活用:明确类型和用法,参看句式、活用学案。

③翻译: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

【友情提醒】1.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2.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3.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

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

4.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一一“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卡模板

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卡模板

(二)诗歌鉴赏(11分)8﹒(5分)9﹒(6分)(三)名句默写(6分)①②③选做题(25分)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组,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 四)11/12﹒(25分)(1)(5分)()()(2)(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题卡班级:姓名:班级序号:座位号:答题不过此线(3)(6分)(4)(8分)五 语言文字应用(20分)16﹒17﹒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贴条形码区(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框外)错误填涂 座位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第Ⅰ卷答题区域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答题区域用黑色碳素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第Ⅰ卷答题区域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净,第Ⅱ答题区域修改禁用涂改胶条。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填涂说明:缺考考试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缺考标记第Ⅰ卷选择题1 [A] [B] [C] [D] 4 [A] [B] [C] [D] 13 [A] [B] [C] [D]2 [A] [B] [C] [D] 5 [A] [B] [C] [D] 14 [A] [B] [C] [D]3 [A] [B] [C] [D] 6 [A] [B] [C] [D] 15 [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7文言文翻译(10分)(1)﹒(5分)(2)﹒(5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中语文高考各类题型满分答题模板(共13类)

高中语文高考各类题型满分答题模板(共13类)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满分答题模板第一部分诗歌答题模式(重在读懂答准)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文)答题模式(重在分点答题)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物+心)+联系上下文(心物同构)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形象或性格)+侧面烘托(或印证)+内容更加丰富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第三部分小说独特答题模式(重在人物手法)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第四部分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重在发幽探微)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补充或印证)第五部分积累——现代文(务必耳熟能详)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6分钟)分钟,阅读4分钟,做题一、现代文小阅读(10 1、读懂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认真通读文章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科学答题2等,还”结果”“具体表现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不能表明”“‘XX'的说明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有否定词“”的筛选和排除。

”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XXXXXX'分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要区分。

析和推测(推断)”: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一个点。

: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分析和推测(推断))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3 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4(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A ……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B21/ 1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模板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高考语文试卷完整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完整答题模板

一、选择题部分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意。

2. 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

3. 逐个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4.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模板示例:(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毛骨悚然欣喜若狂B. 炽热毛骨悚然欣喜若狂C. 惊悚毛骨悚然欣喜若狂D. 惊悚毛骨悚然欣喜若狂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C.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下午的运动会推迟举行。

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部分1.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旨。

2. 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 针对题目,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题模板示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的部分重要成果:1.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7000米深海,实现了我国深海探测的重大突破。

2.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深海钻探设备,实现了我国深海钻探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3.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了深海生物的生存状态和演化规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上述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哪些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 文章中提到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具有哪些特点?3. 文章对我国深海探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何展望?答案:1.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包括深海探测、深海钻探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简略版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简略版

一、选择题1. 阅读题(1)文言文阅读- 词语解释:理解并解释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

- 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注意通顺和准确。

- 篇章内容: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现代文阅读- 文章主旨: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行为动机。

- 段落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结构。

2. 诗歌鉴赏-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意境。

- 诗歌情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 诗歌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名著阅读- 人物关系:梳理人物关系,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 主题思想: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 文学价值: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非选择题1. 古诗文默写- 熟记古诗文,按要求默写。

2. 古诗文鉴赏- 分析诗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 结合背景,阐述诗歌的主题思想。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 阐述文章的艺术特色。

4. 名著阅读- 分析人物关系,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 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 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5. 作文- 仔细审题,明确作文要求。

- 确定立意,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抒情等。

- 重视文章结构,确保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三、注意事项1.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意。

2.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完成所有题目。

3. 注意书写规范,避免因书写错误而失分。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考试。

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模板

一、现代文阅读【解答步骤】1. 粗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3. 逐题解答,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4. 回读原文,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答题模板】1. 题目要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答案要点如下: - 文章主要讲述了……- 作者通过……- 文章旨在表达……2.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结构,答案要点如下:- 文章分为……部分,分别是……- 每部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3.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手法,答案要点如下:- 文章运用了……手法,如……- 这种手法的作用是……4.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观点,答案要点如下:-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观点,如……-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作者的观点具有……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解答步骤】1. 粗读诗文,了解诗文大意,把握诗文结构。

2.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3. 逐题解答,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4. 回读诗文,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答题模板】1. 题目要求翻译诗文,答案要点如下:- 翻译为现代汉语:……2. 题目要求分析诗文内容,答案要点如下: - 诗文主要描写了……- 诗文中运用了……手法,如……- 这种手法的作用是……3. 题目要求赏析诗文意境,答案要点如下: - 诗文意境优美,如……- 诗文的意境具有……特点。

4. 题目要求分析作者情感,答案要点如下: - 作者在诗文中表达了……情感,如…… - 这种情感的产生原因是……- 作者的情感具有……意义。

三、作文【解答步骤】1. 仔细审题,明确作文要求。

2. 确定立意,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3. 构思文章结构,注意段落划分。

4. 撰写文章,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答题模板】1. 立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立意:-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代主题。

- 结合自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 借鉴经典名句,传承文化底蕴。

2. 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高中试题答卷模板语文

高中试题答卷模板语文

高中试题答卷模板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文本内容理解- 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 仔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 关键词句理解- 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注意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观点态度分析- 分析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观点和态度,注意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 信息提取- 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如数据、事实和观点。

2. 逻辑关系分析- 分析文本中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对比、递进等。

3. 综合理解- 将提取的信息和逻辑关系综合起来,理解文本的整体内容和作者意图。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词汇理解- 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 分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理解其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

3. 文化背景了解- 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古诗词阅读1. 意象分析- 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艺术效果。

2. 情感体验- 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其在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3. 诗歌鉴赏- 从诗歌的形式、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评价其艺术价值。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词语运用1. 词语辨析- 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等,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2. 词语搭配- 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注意词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

(二)句子表达1. 病句修改- 识别病句,理解其错误类型,并进行修改。

2. 句式变换- 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如被动句、倒装句等。

四、写作(一)记叙文写作1. 情节构思- 设计合理的情节,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人物塑造-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和行为的描写。

(二)议论文写作1. 论点明确- 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注意论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论据充分- 提供充分的论据,注意论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

语文试卷高考答题模板

语文试卷高考答题模板

一、选择题1. 阅读题: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第三步:结合题干,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2. 完形填空题:阅读文章,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最佳答案。

(1)第一步: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大意。

(2)第二步:结合上下文语境,逐个分析选项。

(3)第三步:排除明显错误选项,确定最佳答案。

3. 词语题:分析词语含义、用法、搭配等,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分析词语结构,判断词性。

(2)第二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3)第三步:分析词语用法,选择正确答案。

4. 语法题:分析句子结构,判断语法错误,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分析句子成分。

(2)第二步:判断句子结构。

(3)第三步:分析语法错误,选择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1. 阅读理解题:阅读文章,分析作者观点,概括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第三步:结合题干,逐段分析,概括文章内容。

(4)第四步:根据问题,逐项回答。

2. 古诗文鉴赏题:阅读古诗文,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分析诗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第三步:结合题干,回答问题。

3. 语言表达题:根据题干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1)第一步:分析题干,明确要求。

(2)第二步: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3)第三步:检查表达是否准确、通顺。

4. 简答题:根据题干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分析问题,归纳要点。

(3)第三步:根据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5. 作文题: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1)第一步: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第二步:确定立意,选择材料。

(3)第三步: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4)第四步: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高考试卷的答题模板语文

高考试卷的答题模板语文

一、选择题1.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 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或不合逻辑的选项。

3. 对比剩余选项,根据题意和语境选择最佳答案。

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B.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是他还是一直纠结。

D. 我在图书馆里找了一整天,终于找到了那本心仪已久的书。

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1. 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2.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3. 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

4. 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分析选项,选择最佳答案。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春雨贵如油,这是农民朋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②春雨贵,是因为它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农业生产正处于拔节、分蘖、抽穗、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大。

④春雨来得及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产量。

⑤同时,春雨还有利于调节气候,减轻旱情,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春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农民朋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B. 春雨贵如油,是因为它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C. 春雨来得及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与提高产量无关。

D. 春雨有利于调节气候,减轻旱情,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春雨贵如油。

答案:B三、古诗文阅读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 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句意境。

3. 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选项,选择最佳答案。

例题: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 诗句中的“春眠不觉晓”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陶醉。

C. 诗句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模板

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理解(选做)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选自某部著名文学作品)【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阐述文章的艺术特色。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文章】(选自某部著名文学作品)【题目】(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B. 文章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其勇敢、坚定的品质。

C. 文章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

D. 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与周围人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下列词语的含义。

A. 困境B. 坚持信念(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二、古诗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文言文】(选自某部著名文言文作品)【题目】(1)下列关于文言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文言文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B. 文言文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其勇敢、坚定的品质。

C. 文言文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

D. 文言文通过对比主人公与周围人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2)请翻译下列句子。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诗歌】(选自某部著名诗歌作品)【题目】(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B. 诗歌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其勇敢、坚定的品质。

C. 诗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

D. 诗歌通过对比主人公与周围人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2)请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分析下列诗句的意境。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

一、选择题1.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3)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4)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2.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选出最佳答案。

3.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

(3)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关键信息。

(4)翻译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

4. 名著阅读题答题步骤:(1)回顾名著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3)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4)选择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1. 语言文字运用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词。

(3)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4)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仿写或补写。

2. 古诗文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5)按要求进行解答。

3.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文章,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2)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3)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4)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4. 作文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构思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主题。

(3)结合自身经历或知识储备,选取合适素材。

(4)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确保逻辑清晰。

(5)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展示文章风采。

三、注意事项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 针对题目要求,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

3. 逐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4. 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5. 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及答案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欢欣鼓舞(xīn)碧波荡漾(dàng)情不自禁(jīn)B. 息息相关(xī)恍若隔世(huǎng)水滴石穿(chān)C. 源远流长(yuán)雕梁画栋(diāo)息息相通(xì)D. 奔流不息(bēn)沉鱼落雁(yàn)风驰电掣(chè)答案:C解析:A项中“欢欣鼓舞”应为“xīn”,B项中“息息相关”应为“xī”,D项中“奔流不息”应为“bēn”。

只有C项的字形、字音、词义均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B. 为了实现我国的绿色发展目标,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旨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刻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答案:D解析:A项中“这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句式杂糅,应改为“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B项中“旨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缺少主语,应改为“旨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

C项中“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语序不当,应改为“是一本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好书”。

只有D项没有语病。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节选自《背影》)①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起路来,四方步,摇摇摆摆,又像是踱着方步。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蹩着一双毛毛的圆口布鞋。

他说话时,声音低沉,有时略微带些浙江的乡音。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说的漂亮才中听,却未知道他说话不大漂亮,是因他的肺病。

②有一天,我看见他带了一顶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戴着黑布小帽,蹩着一双圆口布鞋,踱着方步,跟踉跄跄的走去。

高考语文各题型必会答题模板精编

高考语文各题型必会答题模板精编

高考语文各题型必会答题模板精编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题思维模式,口诀:
“一快品、二圈定、三对比”
论述文本阅读做题时先看文章最后右下角的标题(题目往
往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文章写的大致是什么方向的内容,
然后开始读文章。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
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
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査的信
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

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
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千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审题注意题干中对象、原因、现象、影响等关键词语记住八大设误陷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因果混乱、无中生有。

在将选项与原文比对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选项中的句子
有2种类型,第一种和原文中的句子相差很小,只有个别地方的改动甚至完全一样,第二种和原文中的句子相差很大,在原
文中完全找不到原话。


面对第一种句子时,我们不能大意,要一个字一个字比对,
也就是抠字眼,很可能这个句子猛一看和原文一样,仔细一看,
因为一个字的改动意思全变了。

面对第二种句子时,虽然在原文找不到原话,我们也不能认为它不对,这时候就不能单纯抠字眼了,要找到原文对应的区间,认真去阅读理解,看看选项的句子和原文说的是不是同
一个意思。

往往这样的选项也不一定错,只是将原文的内容换了一种说法。

总而言之,论述类文本要在大体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才能知道哪些选项该扣字眼,哪些是理解性判断的。

不能不读文章就扣字眼。

同时这3道选择题做題一定要仔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选错,而只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总能选出正确答案。

二、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类文章中的前2道选择题做法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方法一样。

高考语文试卷给分模板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给分模板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评分标准:1. 阅读理解(20分)- 能正确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观点态度(5分) - 能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概括文章内容(5分) - 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对文章进行评价(5分)- 错误或不恰当的理解扣1-2分2. 完形填空(10分)- 能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语或短语(5分)- 能根据上下文补全句子(5分)- 每处错误扣1分,至多扣5分答案:1. (1)B (2)D (3)C2. (1)A (2)B (3)C (4)D (5)A二、古诗文阅读(40分)评分标准:1. 默写(10分)- 正确书写10个句子,每个句子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扣1分2. 翻译(15分)- 翻译准确,表达流畅,每句1分,共5句- 翻译有误或表达不流畅扣1-2分3. 阅读理解(15分)- 能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形象、情感和手法(5分)- 能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对诗歌进行评价(5分)- 错误或不恰当的理解扣1-2分答案:1. (1)B (2)C (3)A2.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三、作文(60分)评分标准:1. 内容(30分)- 中心明确,立意深刻(10分)- 思路清晰,论述充分(10分)- 观点鲜明,论证有力(10分)2. 结构(15分)-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5分)- 转折自然,过渡平滑(5分)- 逻辑严密,条理清晰(5分)3. 语言(15分)-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5分)- 修辞丰富,生动形象(5分)-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5分)答案:题目:谈谈你对“岁月静好,时光如梦”的理解。

开头:岁月如歌,时光如梦。

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美好的时光,那些时光如同梦境一般,让人陶醉其中。

中间:岁月静好,是因为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简略版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模板简略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雅致(yǎ zhì)烟熏火燎(yān xūn huǒ liǎo)炽热(chì rè)B. 奋笔疾书(fèn bǐ jí shū)碰巧(pèng qiǎo)惊愕(jīng è)C.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惊悚(jīng sǒng)D.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诗作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B.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C. 在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仍低于发达国家。

D.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3.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如银河倾注,如瀑布飞流直下。

B. 那海浪如同一群嬉戏的孩童,在沙滩上跳跃着。

C. 那棵老槐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

D. 那朵白云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在蓝天中翱翔。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认识。

二、古诗文阅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暂且(zàn qiě)B.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满园春色(mǎn yuán chūn sè)烟花易冷(yān huā yì lěng)C. 漫江碧透(màn jiāng bì tòu)水天相接(shuǐ tiān xiāng jiē)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D.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路漫漫其修远兮(lù màn màn qí xiū yuǎn)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诗人以“登鹳雀楼”为题,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6 分)分, 4 分,做一、代文小(10 1 、懂文章1-2 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真通文章文章的(或点)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什么,段落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答2等,”果”“具体表 1)真勾画干关,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句和“原因”“(不能表明”“‘XX'的明不”。

如果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句的,如“关于有否定“ ”的和排除。

”等,首先需要从四个中做“答非所的原因‘XXXXXX' 分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2)干上表示性的要区分。

析和推(推断)”:最的目,需要的就是照理解,往往一个就照文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一个点。

:的目,往往一个就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点,除了照理解,要概括分析。

”:主要考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分析和推(推断))根据勾画的关,将逐一在文中定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3 目会出一个在文中有多个的信息源区域。

)勾画找到的文字,尤其注意文中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 4(圈点相异,然后仔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上号和番号)5)注意如下和法:(表示范、程度的: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一 A ⋯⋯定、重、非常、可能、似乎⋯⋯ B 表示、空的:已、将要、正在、完成、束、成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C 表示指代的:之、其、、那、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没有、无、无非、拒、妨碍、防止、肯定表示各种关系的:因果关系、折关系、条件关系、假关系、并列关系、 E 关系。

)型:( 6 答非所(不需要回到原文) A B 上。

AB 冠李戴,表述的内容到 C 无中生有(缺乏根据),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D 概念,和冠李戴似,但里更多指向果。

E 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 混淆(空穿越或将然已然),将要生的成已生。

或然必然,可能生成必定生。

G 因果乱,没有因果关系的成因果关系。

H 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原文信息反,正确的,的。

I 指代有,文中某的代的指代表述。

J 、做的两个意 3 1 )整体整体把握的意。

拒不文章直接做。

( 2)段和完整句的意。

(分) 13 分,做 12 二、文言文( 25 分,,然后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 6 (关于内容的) 1、文章后,看第人物关系与相关事件。

的关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将各在文中勾画出来。

再文章,思考些 2、依次目(包括翻)点涉及的人与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弄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按照如下序做: 3 ,即关于文章内容理解的。

方法同小。

1)先做第 6(。

做必将回原文中,在境中思考。

理解也,断 54 、(2)接着做第句也,都要句做内容和法的分析。

其中断句,要注意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感断句法,根据句意思的理解,用感断句。

A B 虚志法,盖、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

”后断句;答式的句,在答之停。

式判断句,“者⋯⋯C 句式断句法,“⋯⋯者也” 表示地点的状,若在句首,状后可以停。

D 法断句法,除去上述四种情况,一般需要停的部分,是一个法意上的句子,我 E 找到个句子的主干成分主和,由于主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充出来再找到相的,如果不能找到,个部分就不能停。

)最后做翻。

其基本方法如下:( 3 将句子回原文,找到恰切的境,理解个句子大致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A 勾画出个句子中的名(含代与名性短)和(含性短),尤其是特 B 殊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些不需要翻)。

理清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

C 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中的固定构和短。

整序,在此基上充省略的成分, D 在卷上将每个逐一翻,起来一,,于解的尽量想相关成,不要” “文言意再,勾画出疑惑。

注意要有易用的代意思。

个法也适用于理解。

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境推正确的含。

E 疑惑,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分)三、古( 12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懂歌 1 的法歌,并快速判明歌”“ 、意象、注、情思、即人( 1)用关注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歌的特点行解。

——)关注歌的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上的抒情手法、言上的修辞手法 2(和构上的构手法) 2、全、第几、概括、分析、析、析,范——( 1)勾画干(要求的————情感、意境、形象、手法等等),明确要求。

上片等等,象)根据要求和象,弄清楚型,按照型的基本模式与步答案素材。

2(、科学答 3 )按照型与相步答。

( 1 )一般,目什么先答什么,先什么先答什么。

(2 )注意使用,每一点均先点后。

( 3 4)分点作答,分条述。

合并相同点。

( 5)言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句。

(随关注歌中的即人。

特提醒:答中随保持歌意的重与运用,、歌相关知体系。

4 1 )歌(、借景抒情 A 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意象构成画面。

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序、描写手法【直接与接】、修辞手法),景表出的情感。

、托物言志 B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物,一个或者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

抓物内在由外在特点、境特点共同作用生),注重物的描写(描——的特点(外在与内在直接与接尤其是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写的角度、描写手法品。

C、写人抒情人,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抓人的即境、即身份地位(如主直接如人是客人、送者是离者)和人物关系,注重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作、心理、等等,接如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

2)手法( A 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歌的形象)分直接和接描写写物:作、情、 b 直接描写: a 写人:言、作、心理、表情、肖像、描写等。

写景:声色形、墨重彩、描摹、听合、 c 声色形、描摹、勾勒等。

共有:渲染、比、大笔勾勒、工笔描等等。

d 静合、虚合、想、想象。

以静、以声——接描写:烘托(主要是写人写物)、托(反面反,反寂、以明暗等等)、象征、以虚写、以写虚⋯⋯写景需要注意描写的角度与序。

角度:空角度、五(听嗅味触)角度。

序:空序、序。

抒情手法(关涉歌的主) B 分直接抒情与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借古今等。

其中借景抒情可以分:触景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当。

”歌尾句子写景的,称“以景情曲笔。

如,本来想表达自己思念方,却不写自己,反而想象从方着笔”——“另外有方正在思念自己。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C 修辞【手法】(关涉歌的言)音修辞:押韵、平仄、奏。

修辞:字的妙用。

字型。

句式修辞:整散句、短句(歌中不考句式)修辞手法:比、比(人、物)、借代、夸、、反⋯⋯ (描到写景修辞手法、” 包括描写手法、抒情手法。

特提醒:在目中到“表手法写的)手法,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构手法(关涉歌的构)D。

“起承合” 律:四分各的作用。

起:照,引出吟咏象,引起下的描述。

承:承”弄清楚“起承合,或入抒情言志,或入的”“ 接首,引出的象行描写。

:由上的描写内容的描述,或角度象行描述。

合:呼开收束全,卒章志。

(曲)(上下两片)。

下片开(偶有上片尾)句:片,作用同律” “起上片开句:起句,作用同律的”。

”。

下片尾句:句。

作用同律的“合的“ 特提醒:在面写景中描写手法(或者表手法)判断不准确的候,可以从景的构成要素出思考。

——摹形、形条A——形状、形色\\\B色——色彩、色————明暗、色——(明暗)比与反 C 光静合(反)听—— D 声音声寂、静——嗅——芬芳、气息——气味 E 听合、听嗅合。

上述可能合,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虚合(以写虚、以===== 想象想(如梦境)——写虚 F (眼前)——写 \\\\\\ 虚写))基本型( 3 关于如何表象特点。

(析描写手法相同) A 修辞手法,例明。

描写手法(含描写角度) +a b 些手法如何生形象地表出象的何特点。

c 表达的情思。

B 某字运用巧妙,合句分析其妙(字型) a 首先解字在句中的意思,有修辞手法或者活用一并明。

——画面、物的形象)。

b 将意思入句描述句的内容(如景字在表情达意上甚至构上的作用。

c 析某一句。

C 写景、写物、写人是的。

二是一的言——两个前提与意:一是首的下面以描写景物例:描写、描写合抒情是抒情⋯⋯性——描写的角度【甚至包括序】(空角度与五即听嗅味触的角指出描写的法—— a 度)、描写手法(直接与接)、描写的言(和修辞手法),并例明。

b运用些手法如何表或者突出什么画面的什么特点。

借助个画面,表达人何种情思或者心境。

c 歌表达了人哪些情感(或者歌情感很复),合句分析。

D a 有哪几种情感。

即种情 (分点逐一些情感,注意每一种情感成一小点,都是先点后 b ) 感在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表达出来的。

人物形象(人形象或者抒情主人公形象) E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先抓人的即境、即身份地位(如主人是客人、送者是离者)和人物关系,a 来确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答,就答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人物的特点(内在的,近似于小与中人物内在特点的分方法)。

即种特点在 (b 分点逐一些特点,每一种特点成一小点,都是先点后。

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或者哪个表达出来的 ) 借助个形象,表达了什么的情感。

C 独异故的思念,外在————特提醒:情感的一情两面(以思例):内在的孤寂。

3 分)四、默写(、考定,要能逐一关,后期注意做。

1 、注意,干上的提示往往涉及句中与内容。

2 、字迹清楚、一笔一画交代清楚。

3、写工整、通假字、同异形词的写法。

4、注意异体字题)注意事项与原则:、12 选做题:第三、四题(或者第 11.12 )、切记填涂所选题目番号(小题番号—— 11 或者 1)主观题题型典型、难度较小的。

最好先 2、选题原则:(1)自己擅长的文本类别,(2 浏览主观题,比较其难易,再做选择。

25 分钟)六、传记作品阅读((一)把握特点,读懂文本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学价值。

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