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化

2024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贸易竞争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展望,探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分化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增长方面的分化发达国家:在2024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
这些国家拥有成熟的产业结构、先进的科技实力和高效的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
同时,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巨大,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
然而,发达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来应对。
发展中国家: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面临更多挑战。
尽管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投资环境变化等因素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同时采取积极的开放政策,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方面的分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它们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丰富的市场需求,这些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同时,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具备更多的研发资金和人才资源,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在2024年,发达国家将继续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正逐步迎头赶上。
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
它们通过加大投入、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养等途径,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积极与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三、贸易竞争方面的分化发达国家:贸易竞争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人文地理核心知识点全面

人文地理核心知识点一、人口增长模式二、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
1.“两个变化”(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四个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图:特别提醒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五、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不同点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体现意义生存发展(生活)人口数量大小相同点制约因素相同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特征相同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
形势与政策_人口问题

形势与政策_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类未来的重要议题。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口挑战。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增长的速度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给资源、环境和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在我国,人口问题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过去,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也带来了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生育率下降是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少生优生。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应减少等。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这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对社会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是人口问题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
一方面,随着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应逐渐减少,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人口的流动和分布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面对这些人口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在生育政策方面,要根据人口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独家文档原创文章,请勿搬运感谢支持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知识能力1.下列大洲中,平均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南美洲C.非洲D.欧洲2.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叙述正确的是( )A.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B.合作地位并不平等C.发展中国家获取大量利润D.发达国家以出售矿石、木材等原材料为主3.(2018 江苏盐城阜宁期末)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C.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D.中国是发达国家读不同类型国家人均 GDP 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关系图,回答下题。
4.图中信息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是( )A.发达国家人均G DP 低B.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 高C.发展中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低D.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低2014 年11 月18 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货运铁路线“义新欧”正式开通,列车从“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出发,21 天后于北京时间18 点到达西班牙马德里。
2015 年2 月22 日,满载“年货”的回程班列又抵达义乌。
读图回答 5—6 题。
5.“义新欧”开通后,义乌的小商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原因是( )A.商品质量更加优良B.物流综合成本降低C.欧洲消费市场扩大D.商品生产成本减少6.回程班列给义乌人带来的“年货”最可能是( )A.奶制品、咖啡B.箱包、家居饰品C.红酒、橄榄油D.柠檬汁、电脑桌2013 年10 月20 日,来自缅甸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在中国广西贵港市被点燃,这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
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的起点在皎漂港。
据此图回答下题。
7.中国和缅甸经济上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北合作D.南南对话8.根据统计资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中国家所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约为。
世界的人口分布与发展

世界的人口分布与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人口的分布与发展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状况。
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世界的人口分布与发展的一些重要特点和趋势。
一、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世界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分布: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中亚洲人口最为集中,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而南极洲的人口几乎为空白。
此外,一些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如沙漠、高山和极地等地,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2. 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城市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市贫困和农村人口外流问题。
此外,一些欠发达国家的人口仍然以农村人口为主。
3.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而内陆地区则人口较为稀少。
二、人口分布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变迁,世界的人口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趋势:1. 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全球范围内,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这种趋势带来了城市化的挑战和机遇。
2.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对较慢甚至趋于负增长。
这种趋势导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应对。
3.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虽然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规模仍然庞大,需要解决就业、教育和医疗等问题。
4. 城市化率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便利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选择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相对稳定。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主体;且由图可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 长快。第(3)题,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 大,加之生育观念等原因产生了人口的高出生率。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疾病、灾害、战争等导致人口寿命较短,死亡率较高。非洲人口增长 率最高,说明人口增长快;但人口基数较小,因此每年净增人口数小 于亚洲。 【答案】 (1)D (2)C (3)D
D.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就业压力
逐步增大
【解析】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解决:第(1)题,老龄化的含义是
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较高,青少年所占比重低。这说明由于人口整体
老年人口多,所以人口死亡率较高;少年儿童比例低,说明人口出生 率低。进而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出现负值。第(2)题,未来几
1.2010年7月11日为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 将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重点围绕2010年人口普查,数 据分析,强调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每一份报告都包含数据这一重
要因素。结合下图,分析回答(1)~(3)题。
(1)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 B.北美洲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揭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案分享

揭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案分享教案分享:揭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待这个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分析各种国家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全球体验和拓展国际视野,促进他们的国际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2.产生差距的原因;3.差距带来的影响;4.如何看待差距。
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1)你家的房子、银行卡、汽车、电脑等物品和你最好的朋友家差距大吗?2)中国和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吗?3)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2.讲解2.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发达国家:指经济、科技、文化较发达的国家,寿命普遍较长,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居住条件普遍较好,妇女位置受尊重等国家。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人均GNP低,人口普遍贫困,城乡差距大,教育、医疗和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潜力和实力有待提高等国家。
2.2 产生差距的原因产生差距的原因:1)历史原因:早期的殖民统治和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抽取和经济依附。
2)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发达国家通常采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发展中国家多采用计划经济模式。
3)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因素也往往导致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4)人口问题:人口多的国家通常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在经济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资源分配将会更加困难,这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较之于发达国家差异的原因之一。
2.3 差距带来的影响差距带来的影响:1)经济上的影响: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经济上的差异。
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压力较大,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GDP和人均收入都十分微薄。
专题十:人口

专题十:人口·考点回顾:一.人口增长模式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地区分布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高高低缓慢热带原始森林土著居民加速增长阶段(传统型)高下降上升迅速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增长减缓阶段(传统型)下降低下降减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低低低缓慢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注: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区别:①、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约在 2.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2.0%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人口问题原因分析影响(社会问题)措施典型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加大对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发展减缓;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人口增长模式图因 素 淡 水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口迁移,如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土 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社 会经 济 因 素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经济布局调整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交通通信 其发展缩小了地区间距离,为人口大规模迁移创造了条件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三.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群体。
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较好,技术水平先进,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相对较弱,人口较多,社会福利较差,技术水平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
本文将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首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先进的科技工业。
他们在高附加值的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创造高利润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人们普遍享受到良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拥有较高的福利。
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中国家通常以农业和初级工业为主导,技术含量较低,仍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
受制于资源和技术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在竞争全球高附加值产业上面临较大的压力。
其次,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较好。
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也较为完善,人们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相对较差。
由于资源和财政的限制,发展中国家难以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多人们缺乏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
教育和医疗服务也普遍存在问题,很多人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照顾。
此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也较为先进。
发达国家普遍在科技研发和创新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们通常具备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资源和投入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在科技领域面临较大的挑战,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这导致他们在竞争全球高附加值产业上面临困难。
然而,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努力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他们通过开放、加大科技创新和投资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通过长期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最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人口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人口年均增长率、性别结构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2005、2010年国际数据)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如下分析:在人口方面,2000、2005、2010年这几年中,以上各国人口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人口总量趋于稳定。
这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
在人口年增长率方面,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持续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②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④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⑤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
其中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
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
目前,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提早征收养老保障年金;适当增加引进外国劳工(因为日本是非移民国家,这一点非常谨慎)。
再说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在如何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各党派政见不同,仍在不断胶著。
其主要人口问题是非法移民持续增多,占国内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但人口年增长率仍逐渐降低。
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增长,在澳洲的新增人口中有高达6成是移民,当中五分之一来自英国。
更有联邦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中,有一半是海外移民,移民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婴儿的出生率。
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均是在于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
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巴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逐渐下降,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巴西。
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人口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人口年均增长率、性别结构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2005、2010年国际数据)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如下分析:在人口方面,2000、2005、2010年这几年中,以上各国人口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人口总量趋于稳定。
这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
在人口年增长率方面,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持续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②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④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⑤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
其中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
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
目前,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提早征收养老保障年金;适当增加引进外国劳工(因为日本是非移民国家,这一点非常谨慎)。
再说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在如何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各党派政见不同,仍在不断胶著。
其主要人口问题是非法移民持续增多,占国内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但人口年增长率仍逐渐降低。
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增长,在澳洲的新增人口中有高达6成是移民,当中五分之一来自英国。
更有联邦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中,有一半是海外移民,移民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婴儿的出生率。
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均是在于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
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巴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逐渐下降,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巴西。
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相对较弱,社会制度相对不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
这些国家往往面临着人口过多、财富分配不均、医疗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GDP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人口素质偏低、社会福利支持不足等。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是指经济相对较强,社会制度相对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较高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先进的工业发展水平、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成熟的社会福利体系等。
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GDP较高、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发展水平先进、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等。
然而,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在不断变化。
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经济、发展科技和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等措施,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发展水平。
一些发达国家也可能会面临经济下滑、社会问题加剧等挑战,导致其发展水平有所下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如贫困、落后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发达国家往往在经济、技术、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也是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因此,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之一为了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国际援助、债务减免、技术转让、贸易便利化等。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加强自身的努力,通过开放、加强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总而言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
然而,这种区分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发展,可以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知识梳理+考点探究+专项突破+真题重组集训)

• 点拨 • 原始低增长阶段和低速增长阶段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都较低,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高出生 率、高死亡率,后者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 提示 • 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出生率 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属于现 代型。
•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高 • 1.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出生率⑱ 快 、自然 增长⑲ ,以及 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 问题。 人口老龄化 • 2.发达国家:面临人口增长缓慢和 ⑳ 。 • 提醒 •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 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 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 年型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人 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是生
型和老年型。(见下表) 人口金 年轻型(增长型、 成年型(静止型、 老年型(缩减型、 字塔图 稳定型) 收缩型) • 扩张型) 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 的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 少年儿童人口比 主要 各年龄组人口的 重大,老年人口 重小,老年人口 特点 比重大致均衡 比重小 比重大
金字塔 形状 人口增 迅速增长 长趋势 缓慢增长 呈负增长, 人口缩减
•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 1.人类社会初期:增长十分缓慢。 • 2.产业革命后:增长速度加快。 “人口爆炸” • 3.二战后:人口迅速增长,进入① 生产力 时代。 • 4.人口增长根本原因:② 的发 展
• 警示 •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一个地 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 的。一个地区由于人口迁移或流动导致的人 口数量的变化,称之为机械增长。
• 2.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如农业社 会是传统型。 •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一般地,发达国家 属于现代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 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 自然增 •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 出生率 死亡率 长率 低判断: 高(> 低(< 原始 高(> 2.5%) 1.5%) 1.0%) 型 低(< 高(> 传统 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发展经济必须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自已的优势,提高国际 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联合国会徽
联合国旗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自成立以来,在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安全理事会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 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
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 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 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三、从政治体制来看,各国社会制度也有不同
中国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为代表:资本主义国家 “地区”: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如 大西洋中的百慕大地区是英国的属地。
四、从经济状况来看,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虽然同住地球村,但 人们的生活却判别很大。 有些国家经济发达,有 些国家经济落后。
非洲难民 美 国 街 头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居 全 住 世 在 界 人 口 多 超 个 过 国 家 亿 和 , 地 分 区 别
70
220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一、从陆地面积来看,国家中有大有小
世界陆地面积前5位和后5位的国家(单位:平方千米) 国家 面积 国家 面积 俄罗斯 17098000 圣马力诺 61 加拿大 9970000 图瓦卢 26 中国 9600000 瑙鲁 21 美国 9370000 摩纳哥 1.95 巴西 8540000 梵蒂冈 0.44
2024年全球人口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全球生育率下降趋势明显 生育观念多元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观念逐渐普及 女性地位提高,生育自主权得到尊重 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生育压力减轻
人口增长导致资源需求增加,如食物、水、能源等 人口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人口增长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如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人口增长导致气候变化,如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80亿
人口结构变化: 发展中国家人 口增长迅速, 发达国家人口
增长缓慢
老龄化问题: 全球老龄化趋 势明显,老年 人口比例逐年
上升
老龄化影响: 社会养老压力 增大,劳动力 市场紧张,经
济增长放缓
全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提高全球 人口素质
预计到2024年,全球人口将增 长至约78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比 例增加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 口比例增加
全球老龄化程度: 预计到2024年,全 球65岁以上人口将 占总人口的13%
老龄化趋势:发达 国家老龄化程度高 于发展中国家,但 发展中国家老龄化 速度更快
生育观念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选择不生育
生育政策调整:各国政府可能会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社会支持体系:政府和社会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福利,以帮助家庭承担生育和抚 养孩子的责任
汇水 平改善、生育率下 降等
应对措施:加强社 会保障体系、鼓励 生育、发展养老产 业等
地理问题专题

地理问题专题一、农业问题:(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如:温室大棚、人造梯田、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技术等)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
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③政策 ④劳动力 ⑤科技 ⑥工业基础(1)几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旱地直播技术)。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冲积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粮食需求量大,人们喜食大米;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商品率低;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较低。
②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 距离海港近;③交通条件改善;④冷藏技术的进步。
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
我国牧区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及加工体系的发展。
③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③ 耕地面积广大;④ 土壤肥沃;⑤ 水源充足。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教案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并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3.掌握发达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和差异。
2.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面临全球性挑战方面的不同。
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是指按照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指标较低、且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政治制度尚不完善的国家,也叫“低收入国家”。
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是指具备高度工业化或者服务业发展高度,技术、科学、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也叫“高收入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1.经济水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相对落后,拥有较少的自然资源和薄弱的产业结构,很难在全球市场中有竞争力。
不过,也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正在快速增长,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大,有着广泛的高科技产业和发达的服务业,且这些行业已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人口结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并且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由于人口多、土地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发达国家人口结构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且国家人口数量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已经趋于稳定,以此保障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3.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和技术上的积累相对较低,原因有很多,例如科研经费、人才流失等。
发达国家拥有着繁荣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同时还有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和优秀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4.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资源消耗、环境破坏、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等。
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拥有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环保产业。
三、全球性挑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发达国家岁以上为“老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界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将65岁及以上的人口视为老年人口,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可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视为老年人口。
老龄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口的增长态势明显。
老年人口的增加,既代表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因此,对老年人口进行科学的界定和适当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面临着社会福利的差异、医疗保健的不平等和老年病的增加等问题。
因此,为适应其需求,政府应该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老龄化政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有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健条件,因此可以将老年人口的界定标准设定得较高,一般为65岁及以上。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对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政府应该制定全面的老龄化政策,包括改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社会福利和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化需求。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老龄化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制定老龄化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口的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保障和支持。
此外,也需要着眼于社会整体的老年人口结构变化,积极推动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和社会融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总之,老年人口的界定标准是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应制定相应的老龄化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社会福利和促进积极参与等方面的支持,以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世界范围内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素质的国际比较

作者: 徐秀玲
作者机构: 甘肃省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兰州学刊
页码: 71-78页
主题词: 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文盲率;老年人口比重;经济活动人口;婴儿死亡率;生理条件;思想道德水平
摘要: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由自然地理环境,人的生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由于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上存在着差别。
这个差别是世界各国的人口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而形成的。
尽管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始日益重视人口素质问题。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素质的差别将不会在短期内消除。
因此,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各国之间人口素质的差别,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今后一个时期内急需解决的人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人口年均增长率、性别结构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2005、2010年国际数据)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如下分析:
在人口方面,2000、2005、2010年这几年中,以上各国人口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人口总量趋于稳定。
这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
在人口年增长率方面,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持续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
②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
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
④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⑤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
其中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
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
目前,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提早征收养老保障年金;适当增加引进外国劳工(因为日本是非移民国家,这一点非常谨慎)。
再说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在如何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各党派政见不同,仍在不断胶著。
其主要人口问题是非法移民持续增多,占国内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但人口年增长率仍逐渐降低。
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增长,在澳洲的新增人口中有高达6成是移民,当中五分之一来自英国。
更有联邦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中,有一半是海外移民,移民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婴儿的出生率。
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均是在于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
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巴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逐渐下降,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巴西。
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①从人口转变速度以及政府干预的角度: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非常迅速,生育率在短期内快速、大幅度的下降。
国家干预色彩明显,并且起了主导的作用,具有政策性;
②从人口转变平衡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之间等都有很大的体现;
③从人口转变与经济适应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超前性;
④从人口转变稳定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由于国家政策色彩浓厚,不是在经济发展与人们意愿的自发状况下进行的,是在外在力量的压力下进行的,所以
具有不稳定性。
如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胎化”政策带来的子女负担与养老问题、社保问题、独生子女素质发展的失衡问题等,都亟待解决。
而且一旦社会动荡,由于政府力量主导的“一胎化”政策会很难维持,这种低生育率政策会引发挑战。
中国也同样面临“少子高龄化”的问题,所不同的是,我们是“未富先老”,所以处理的难度,要远高于日本。
另外巴西人口增长率逐渐放缓,已日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
这种趋势表明,该国新生儿的数目呈“良性减少”,这必将使巴西的家庭结构变小。
2010年,巴西平均每个家庭有2.2个孩子。
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南非,则是这几个国家当中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但人口增长速度较先前已经明显放缓。
南非是世界上土地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和由HIV导致的死亡率上升。
其年龄抚养比高于除了日本外的其他四个国家,但有下降趋势,说明其人口结构在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