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执业护士护理管理指导:循证护理——护理新模式

执业护士护理管理指导:循证护理——护理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1]正在展开,它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本⽂从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发展状况、护理实践步骤、发展和循证护理带来的影响等⽅⾯做⼀介绍,旨在帮助护理⼈员认识循证护理,以加快循证护理的开展,从⽽为病⼈提供优质的护理,最终实现以循证的观念进⾏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标。

1、EBN的概念及其发展状况 循证护理的产⽣源于循证医学[2],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3].Mulhall等[3,4]将循证护理定义为:循证护理是护理⼈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与临床经验、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

根据循证医学将其进⼀步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当前所获得的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案". 1998年加拿⼤与英国共同创刊了杂志《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ternet出现介绍EBN的站和Online杂志(如:),提供EBN研究新进展,并共同讨论。

各种循证实践、循证研究、循证指导已在各⼤学、护理中⼼、⼤医院开展,数护⼠长、研究者、教育者和质控部门都信奉EBN.我国⾹港中⽂⼤学也于1999年开始出版了⼀些循证护理的有关资料,以传播循证护理思想、扩⼤证据影响。

我国内地的华西医科⼤学附属第⼀医院设有亚洲和我国的循证医学中⼼,并于1999年和2000年对全院护⼠进⾏了循证思想的普及培训,使全院护⼠对循证医学和护理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医院护理⼈员还完成了国内中⽂护理期刊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研究的⼿检⼯作,汇总了⼤量的研究证据。

探索临床护理管理新模式

探索临床护理管理新模式

探索临床护理管理新模式(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自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认为这是“抓服务、树新风”的重要契机。

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动员临床科室积极申报,最终确定心血管一科、心血管二科、普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五个科室为首批“示范病房”。

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进行积极探索,经过半年的践行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现谈个人体会如下:一转变服务理念,制定服务标准医院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护士对患者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再由主动服务上升至感动服务。

如责任护士主动进病房,做到病区无铃声,解决病人输液期间喝水、上厕所等各种不便。

神经外科护士每天定时为脑出血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及时评估肌张力,鼓励失语症患者学说话。

为保证服务质量,护理部制定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检查标准》,上墙公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内容。

二合理配置人力,实行弹性排班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示范病房的护士数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护理部建立应急人力资源库,今年我院招聘大专毕业护士30余名,充实临床一线队伍,使床护比由原来的1:0.4增加到1:0.5。

在排班方面,各科根据专科的特点、人员梯队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修订了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如在病人数量突增、工作量大时,调配一名辅助护士上跳班,即早8:00—12:00、晚18:00—22:00,主要负责病人的晨晚间护理,确保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三能级划分管理,量化绩效分配依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岗位职责、患者病情及护理难度对护士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次使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年资高的护理人员起到督导、把关的作用,调动年轻护士积极性,整体提高护理团队的素质。

“3S2E”护理管理模式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3S2E”护理管理模式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年12月第10卷第12期December.2023,Vol.10,No.12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947 作者简介:张遷(1985 10—),女,本科,主管护师,肿瘤医院ICU护理“3S2E”护理管理模式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张 遷 陈丽娟(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摘要 目的:探究“3S2E”护理管理模式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3S2E”护理管理模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记录2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含住院时间、通气时间等,同时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含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及每分通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3S2E”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中能明显改善呼吸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少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ICU重症肺炎;“3S2E”护理管理模式;睡眠质量;呼吸功能;焦虑;抑郁TheImpactofthe“3S2E”NursingManagementModelonRespiratoryFunction,NegativeEmotions,andSleepQualityinICUPatientswithSeverePneumoniaZHANGShen,CHENLijuan(ClinicalSchoolofOnc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jianProvincialCancerHospital,Fuzhou3500014,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the“3S2E”nursingmanagementmodelonrespiratoryfunction,negativeemo tions,andsleepqualityinICUpatientswithseverepneumonia Methods:Atotalof104ICUpatientswithseverepneumoniaad mittedtotheSchoolofOncologyClinicalMedicine,FujianMedicalUniversityfromJanuary2020toFebruary2022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 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nobservationgroup(n=52)andacontrolgroup(n=52)usingarandomnumbertablemethod 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3S2E”nurs ingmanagementmode 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comparethedifferencesinsleepqualitybetweentwogroupsofpatients TheSelf 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SDS)wereusedtocomparetheim provementofanxietyanddepressionsymptomsinthetwogroupsofpatients Clinicalindicators,includinglengthofhospitalstayandventilationtime,wererecorded,Simultaneouslyrecor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wogroupsofpatients,includingre spiratoryfailure,atelectasis,emphysema,andheartfailure Results:Afterintervention,therespiratoryrate,oxygenationindex,andventilationvolumeperminut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 TheSASscore,SDSscore,andPSQI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 Thehospitalstayandventi lationtim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s<0 05) 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the“3S2E”nursingmanagementmodelinICUpa tientswithseverepneumoniacansignificantlyimproverespiratoryfunction,alleviatenegativeemotions,improvesleepquality,reduceventilationandhospitalizationtime,and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 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Keywords ICUseverepneumonia;3S2Enursingmanagementmodel;Sleepquality;Respiratoryfunction;Anxiety;Depressed中图分类号:R563 1;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2.060 重症肺炎属患者机体内肺部的肺泡、肺间质和终末气道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发肺部感染的ICU急危重症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呼吸衰竭、休克、器官功能性异常等[1]。

延续护理管理制度

延续护理管理制度

延续护理管理制度
延续护理管理制度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以及康复期患者等群体,通过医护人员的连续性、协同性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家庭之间能够获得连续、完整、协调、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延续护理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1.连续性: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环节之间能够得到连续的护理服务。

2.协同性:多学科团队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3.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信息化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传
递,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5.家庭为中心:强调家庭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护
理过程。

6.质量监控与改进: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和
效率。

实施延续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降低医疗成本,对于促进患者康复、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护理探索新型护理模式

创新护理探索新型护理模式

创新护理探索新型护理模式创新护理:探索新型护理模式护理是医疗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料和关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满足患者需求方面逐渐显现出局限性。

因此,创新护理模式的探索成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型护理模式的实践和应用,以期为护理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一、患者中心护理:关注个体需求患者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将患者放在服务的中心是任何一种护理模式的重要前提。

患者中心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强调根据患者个体的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这种模式要求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健康状态、意愿和期望,确保护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患者中心护理模式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效果和反馈。

它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患者护理关系,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实现护理效果的最大化。

二、团队护理:协同合作,提高效率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护士主要独立完成工作,而新型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团队成为了更为重要的概念。

团队护理模式强调护士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通过实现分工和任务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团队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

在实践中,护理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完成更具针对性和需求性的护理任务。

同时,团队护理模式还可以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挑战,实现协同互助的工作环境。

三、智能化护理:科技助力,提升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护理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

智能化护理通过引入先进的健康监测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护理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这种模式可以提供全天候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减少人为的差错因素。

智能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护理质量和效果。

基层综合医院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尝试

基层综合医院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尝试
维普资讯
中吲实用护理杂志 20 年 3 1日 2 卷第 3 上旬版 07 月 第 3 期
A C iJ r u , a hI 07v l3No 3 h Pa N r M r t 0 , 02 n e s c s2


— —

6 ・ 7

护 理 管 理 ・
的拓宽和相关 法律 法规要求 , 及时补充 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
为保证护理人员的知晓率 ,院里护理 质量管理 委员会及夜查 岗的护士长定期下去抽查 考核 ,使一些关键性制度 、核心制 度 , 到人人熟悉 , 人掌握 , 护理 服务有 章可循 、 达 人 使 有据 可 依, 促进 了护理质量 的提高 。 2 制订护理工作标 准。 . 制订护理工作标准 , 实施 护理 工作 的规范管理 。为了使全院各个护理单 元都能实施规 范的统一
理人员的培训 , 全院护理人员都能 以文 明的语言 、 使 规范的行
人员的第一次接诊到整个住院过程直至出院后 的康复指导都
为举止服务于患者 。同时 , 我们将贴近患者 的床前交接班 、 晨 晚间处置时间 以及处置室管理 、 品管理都逐项进行 了规范 。 药 2年来 , 累计 下发 了近 3 护理工作 管理标 准 , O项 并在实 际应
“ 文明 、 规范 、 温馨 、 ” 亲情 服务 , 是我院近年来 开展 的护理 服务 新举措 ,通过关注服务过程的每个细节来实施全 过程感动 服
务策略 。 护理部 与党务部 门共 同对试点科室进行培训 , 从护理
管理 , 首先从 护理人员 的语 言行 为 、 止规范抓起 , 举 制订 了《 护 理人员上 岗前着装及礼仪服务的有关 规定》 并组织 了全院护 ,
给护理人员以安慰和关心。 另一方面在激励因素方面 , 我们深 化了管理 , 推 了骨干外 出进修 、 院内竞 赛评选标兵 、 能手 、 全 院性专题讲座交流 、 评选紫 情服务和星级护士等活动 , 以丰 富 多彩的形式 ,激发了广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用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伴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建立各级各类护士职责,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同时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办法。

结果:通过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充分地发挥各级各类护士的能力,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护士价值,随着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注入,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结合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有效地调动了自我管理的热情,管理的效能明显提高。

结论: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和生活服务效果优劣程度的体现,通过完善护理管理,护士自身价值充分体现,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扩大了医院护理知名度,为医院的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签:分层管理;精细化管理;刚柔并济;护理管理随着护理服务不断深化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模式在改变,人们对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护理工作经历着由功能制、责任制向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护理内容不断丰富,这就促使护士必须提高护理管理,加强护理质量,以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求。

护理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1-2]。

本科自2010年3月以来,加强护理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现报道如下。

1 工作方法1.1 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在护士长领导下,制定各级各类护士职责、任职条件,制定科室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计划、考核标准。

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高级责任护士,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考核标准对中级责任护士进行选拔,形成阶梯式护理管理,层级分工。

1.2 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护理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护理方法和手段将护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精细化、数据化,从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3]。

本科室根据PDCA管理循环模式,并结合本科实际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反馈、整改、评价进行管理,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4]。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时间:2021-04-04 09:50 点击:5249次2021年9月,我科第二批进入了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病房进展了护理管理模式创新,试行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入探讨各项优质护理细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模式的开展,除了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还加强了医护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我们科室在这次优质护理效劳工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首先是交班制度的改变,现在我科实行的是“医护一体化〞交班,即胸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参与科室的晨交班。

护士首先通过管理查房将护士交班形式和内容进展标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每一个医疗组和护理组都能通过交班明确自己的重点病人。

每日夜班护士交班后,再由值班医生及住院总医师进展补充,这一双层面的交班,使医生与护士交班时间整合,到达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使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效劳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科新增一个惯例,即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将进展“医护一体化〞的专科知识讲座及死亡案例讨论。

届时医护人员都会晨间七点到达病房,进展专科的知识讲座,讲座后还有各位医疗组长整理出的死亡病例资料供大家分析讨论。

而胸外科很多当日休息的护士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专科知识面,还加深了解了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配合,从以往案例中总结经历,使胸外科不管在医疗还是在护理方面都能更加进步更加优秀。

最后,自今年开年以来,我科全面启动了“医护一体化〞伤口换药模式。

针对外科手术伤口及各类压疮,我们以各护理小组为单位,以“湿性愈合理念〞为指导,每日对出院患者伤口换药工作,周一、周四对术后伤口换药,随时对特殊伤口经行换药,而对待一些疑难伤口案例那么由医生护士共同商讨并合作完成。

2021年换药达2000多人次,换药治疗费用达近10万元。

也为科室伤口护士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定”管理为核心的护士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三定”管理为核心的护士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根 据 我 国护 理 人 力 资 源 状 况 提 出的 新 的 管 理 思 路 。实 施 护 士 能 级 管 理 模 式 , 以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护 理 人 员 的 积极 性 和创 造 性 , 可
卫生部《 三级 综 合 医 院 评 审 标 准 》 置 手 术 室 、 应 室 、 生 儿 配 供 新
(o ee t 、 练 护 士 ( r f i t 和 护 理 专 家 ( x e t 。此 后 c mp tn ) 熟 p oi e ) cn e pr) 各 国 多 以该 模 式 为 基 础 , 临 床 护 理 人 员 进 行 系 统 性 专 业 化 培 对 养 、 能 分 级 和 按 级 分 工 , 成 了 能 级 管 理 体 系 。 目前 , 美 国 定 形 欧
考 核 检 查 。护 士 长 、 室 质 控 人 员 借 助 护 士 长 总 值 班 的 机会 , 科 定
期 专 门 检 查 晨 间静 脉 血 采 集 、 理 、 存 这 项 工 作 , 范 血 液 标 处 贮 规 本 的 采 集 程 序 , 采 集 标 本 到 发 出 报告 , 一 个 步 骤 准 确 无 误 , 从 每 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 在的共性 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 结 经验 , 存 总 减 少 缺 陷 , 证 检 验 质 量 , 临 床提 供 可靠 的诊 断依 据 。 保 为
按 照 规 范 要 求 配 置 优 质 护 理 病 区 的护 理 人 员 。使 医 院在 目前 开 放 床 位 与 执 业 批 士 总 数 比例 1: . 0 6的基 础上 , 现 护 理 人 员 更 实 优 化 配置 及 使 用 。二 是 在 护 士 管 理 上 , 调 大 科 负 责 制 , 分 发 强 充 挥科 护 士 长 的作 用 。科 护 士 长 不 仅 对 片 区 内 护 理 人 员 的使 用 、 培养和管理负责 , 同时 可 以根 据 各 专 科 ( 区 ) 理 工作 量 、 作 病 护 工 强 度 、 理 难 度 、 理 风 险 安 排 本 片 区 的 护 理 人 员 。三 是 明确 护 护 护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25T15:36:01.90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3期作者:凌洁[导读] 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凌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的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的103例手术患者开展研究,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A组(53例)、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为B组(53例),通过比较心理弹性水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应激反应等变化,全面评价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结果干预后,B组 CD-RISC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手术准备时间、术后送回病房时间较A组减短,P<0.05;B组肾上腺素浓度、皮质醇浓度、心率较A组低,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3.77%vs16.98%,P <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96.23%vs81.13%,P<0.05。

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减短手术准备时间、术后送回病房时间,以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护理满意。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患者;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应激反应;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前言作为各级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的重要场所之一。

随着当前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对对手术室缺乏认知、手术室环境陌生、低体温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高、机体应激反应强烈等影响,使其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体温是最常见的围手术期问题,调查显示其发生率高达50%~90%,与麻醉、术中液体输入、肢体暴露面积、手术室环境等原因有关,如若不及时进行防护,则会引起机体代谢异常,加重组织缺血缺氧严重程度,甚至造成术后寒战、切口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降低手术效果,危及生命安全。

李娜等[1]人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比较分析常规手术护理与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的效果差异(术后低体温、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发现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患者术后的低体温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为4.55%,而护理满意度为95.45%,提示重视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中保暖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低体温等发生风险,促进护理满意、产妇术后康复。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它强调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来改进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创新护理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采用先进的护理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病历、远程监控等,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建立完善的护理团队:组建专业的护理团队,加强护士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4. 加强培训与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5. 优化护理流程:简化繁琐的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6. 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监督和改进。

7. 关注患者体验: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导小组进行 检查 ,提出整改措施 ,进行 整改 ,进行效果评价 ,
如效果 不满意 ,继续循环管理 ,直至零缺 陷 ,并完善各个环
2 . 3 将 刚柔并济 有效 运用 于护理 管理 ,由护理 质量管 理小
1 . 1 建 立分 层管 理制度 ,在护 士长 领导下 ,制定 各级 各类 节 的质控 ,保证 护理安全 ,提高患者满意度 。 护士 职责 、任 职条件 ,制定 科室 护理人员 的分层 培训计划 、 考核标准 。由年 资高、经验丰富 的主管护师 担任 高级责任护
《 中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o 卷 第1 1 期( 总 第2 5 7 : t  ̄ j ) 2 0 1 3 年4 月 护 理 园地 H u l i y u a n d
新型管理模式 在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
王 淑 红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伴 随着 护理模 式的转 变 ,优 质护理服 务 的开展 ,如何对 护理人 员进行 管理 ,以提高护 理质量 ,为患 者提供更 好
行选拔 ,形成 阶梯式护理管理 ,层级分 工。 1 . 2 进 行精 细化 管理 ,精 细化 护理 管理就 是通 过各种 护理
组分别 对基 础护理质量 、病房管理质量 、消毒隔离感染 、急
技术考 核、 健康教育九项护 理内容进 行护理质量月重点检查 ,
士 ,本着公平公 正的原则 ,根据考核标准对 中级责任护士进 救药 品、 器械 质量 、 危重 患者护理质量、 护理文书质量 、 理论 、 对其 护理质量进行督查 ,发现 问题计 人当月绩效奖 金 [ 8 ] 。每 月 召开护理安全隐患会议 ,避免不 良事件的发生 ,对提 出问 题并 予以采纳者 ,计人 当月绩效奖金 [ 9 ] 。能够 帮助他人发现 问题 ,避免差错事故 的发生 ,对 当事 人予 以奖励 。充分体现 刚柔并 济 、恩威并施 ,可 以充分调 动护士工作 的热情 ,也能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 5 】 郭燕 红 . 适 应形 势锐 意进 取促 进护 理工作 可持 续 发展 [ J ]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2 0 1 0 , 1 0 ( 5 ) : 3 0 5 — 3 0 7 .
[ 6 】 吴旭 友 , 高 慧 平, 郭建 琳 . 开 展 优质 护理 过 程 中提 高 临床 护 理 人
比 ,全 程优 质护 理最 突 出的特 点是 把人 文理念 最大 限度地 融 人进 护

临床护理 ・ 5 5 9
[ 2 ] 张卫 萍 . 实施 护理 操作 告知在 内科 优质 护理 中的体会 [ J ] . 基层 医
学 论坛 , 2 叭3 , 1 7 ( 9 ) : 1 1 5 7 — 1 1 5 8 .
意 义与 落实 方案 的思考 [ J ] . 中国护理 管理, 2 0 1 0 , 1 0 ( 4 ) : 1 2 1 .
的需求 出发 ,急 患者所急 ,想患者所想 ,顺应 了护理 工作的发展 ,值 得 临床应 用… ] 。 参考 文 献 f 1 ] 郭燕 红 . 适应 形势 锐意 进取 促 使护 理工 作可 持续 发展 [ J ] . 护理 管
员职业 幸福 感 的探 讨 [ J ] . 临床 医药 实践, 2 0 1 2 , 2 1 ( 4 ) : 3 0 5 — 3 0 7 .
育 知识掌握9 0 . 4 8 %高于实施 前的8 9 . 2 9 %、6 4 . 2 9 %;住 院时 间 ( 1 4 . 3 2
±2 . 9 8 )d 、护理 纠纷 0 . 0 0 %低于 实施前 的 ( . 1 7 . 3 8 ±3 . 4 5 )d 、5 . 9 5 %
2 0 1 2 , 1 6 ( 3 6 ) : 4 8 9 3 — 4 8 9 4 .

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

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

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是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医护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中医理论有机地融合进了护理管理活动中,通过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实现护理目标、等达到了提高患者康复率和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

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五个方面:1. 人:该管理模式将人作为中心,将患者视为病情的主角及护理工作的关键人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

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疾病认知的不同,及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恰当的护理方案和服务计划,并引导患者参与自身的治疗与康复。

2. 病:该管理模式以病为本,通过对病情的深入评估,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中医经典配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痛和症状。

3. 环境:该管理模式将环境因素视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房间通风、采光、噪音与温度等因素,通过准确评估和合理调整,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此外,还可通过对患者身心状态的综合评估和管理,以达到心理和情绪上的和谐、安宁。

4. 技术:该管理模式提倡护理工作者运用传统中医优秀技术,如针灸、刮痧、拔火罐等对患者进行治疗。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现代医疗技术在护理中的作用,如使用仪器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使用药剂治疗疾病等方法,提高护理效果。

5. 管理:管理是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人员管理、治疗管理、资源管理等内容。

护理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医院的治疗质量、卫生条件和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五位一体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具有多重优点,如:1.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中西医合理用药的优势,对病情的治疗效果更佳。

2. 强调人性化关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

3. 加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4. 充分考虑治疗环境、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因素,使治疗效果更全面、更有效。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1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

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

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

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

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

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

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

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蜂巢式护理管理模式

蜂巢式护理管理模式

蜂巢式护理管理模式“蜂巢式护理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透析留观病房,设置集中式单间隔离,精准防控这些不同分类的封控患者,即可保证疫情防控的安全有效性,又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尤其是对一些老年及急诊血透患者。

同时也体现了“平战结合”的理念,可快速整合、高效利用医疗资源,考虑作为疫情下大型综合医院血透患者的新型管理模式。

2021年的12月18日下午3时,交大二院肾病科透析室接到长期血透患者李某的电话。

在电话中,他焦急的说“医生,我的小区有阳性患者,我的一码通变成红色了,我明天还能去透析吗?”。

透析室赵护士长和杨医生对望了一眼,胸有成竹地回答“没问题!”。

李某对这个回答有点惊讶,因为12月17日晚交大二院进入流调管控状态,暂停门、急诊,患者“不出不进”。

正值西安市新冠疫情爆发,有许多个像李某这样的透析患者因小区管控,一码通变为红码、黄码,需要单间隔离病房行床旁透析治疗。

对赵护士长如此确定的回答,他感到疑惑。

赵护士长和杨医生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后,交大二院肾病科就向院医务科刘主任申请预留透析患者留观病房10间。

非疫情时期,这些病房可做一般病房使用,当疫情需要时,可立即当作隔离病房启用。

在医务科和医院协调下,2020年底拨给肾病科东一楼10间透析留观病房。

放下李某的电话后,赵护士长立即汇报给科室,肾病科以最快的速度启用这10间透析患者留观病房。

18日晚9时,李某经市疾控中心点对点转运至交大二院,严格按照防控流程行核酸检查和消杀后,持阴性结果于19日凌晨1时顺利地开始透析治疗,凌晨6时完成透析后,疾控中心再次点对点运送李某回家、继续居家隔离。

李某患有尿毒症是不幸的,因配型不成功,需要每周透析三次。

如不能按时透析,会出现水肿、心衰、血钾升高、甚至猝死。

但同时,李某也是幸运的,有交大二院医务人员的未雨绸缪,能够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

2021年12月17日至今,肾病科透析留观病房已接诊了此类封控患者10例。

“互联网+护理服务”视角下新型护理模式的框架构建与风险管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视角下新型护理模式的框架构建与风险管理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4月下 175“互联网+护理服务”视角下新型护理模式的框架构建与风险管理曾贤宁甘肃省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00摘 要 “互联网+”模式在各个领域与行业的渗透给医疗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新的护理模式开始力图打破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寻求新的发展与变化。

本文基于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相关制度、信息平台、风险评估机制、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架构与管理,从护理人员、患者、平台运行等方面入手,阐释“互联网+护理服务”视角下新型护理模式的框架构建与风险管理,希望能给予护理行业的新模式、新发展一点儿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型护理模式;框架构建;风险管理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New Nursing Mode From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Perspective Zeng Xian-ningGansu Baiyi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aiyin 730900, Gan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penetration of “Internet+” mode in various fields and industrie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edical industry, and in this context, the new nursing mode has begun to strive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and seek new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ion mode, relevant systems, information platform,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assessment system,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new nurs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through the aspects of nursing staff, patients and platform operation, hoping to provide an enlightenment to the new mode and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industry.Keywords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new nursing mod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引言互联网技术与日俱增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并以其灵活性、适配性渗透进各个行业和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互联网+”的新型经济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

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

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

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

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

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

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

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
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基层护理的范畴主要包括:完善生活护理服务,提高就医环境,良好的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治疗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的增加,使得社区医院的社会地位和职责也越来越重要。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员的卫生健康需要为主要导向,建立综合、经济和可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其主要是面向群众除了是病人外,还包括健康人。

其中,重点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等。

综上所述,新型护理模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医院的使用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1、帮助护士缓解心理压力
护士所从事的工作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缓解护士们的心理压力。

如召开节日聚会、召开谈心会、生日送小贺卡或小礼品,让护士有一种归属感;也可以组织她们喜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闲暇时邀请她们到户外去看看花草,登登山,放松一下身心,避免护士超负荷运转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引发护患纠纷。

2、护士长应树立服务意识,很好地和护士沟通
护士长应树立服务者的思想,力争当好护士们的后勤部长,为护士们工作、生活、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华提供机会。

关爱护士姐妹,关注下属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状况,为其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尊重她们,让她们感觉到科室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主人翁意识,使她们以饱满的热情、愉悦的心情,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3、做护士利益的代言人
护士长首先要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尽量满足下属护士的群体利益,做护士的知心人。

代表护士与其他科室或其他业务人员协商业务工作,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士争取权益。

4、用赏识与评价激发护士们的工作热情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被人重用。

在工作中用多种手段激励护士,能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捕捉每一位护士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及时表彰奖励做出成绩和贡献的护士,使她们得到心理认同,得到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调动护士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护士长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用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身边的先进人物、本科室的先进事例教育激励护士,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护士们的整体思想素质。

要想真正的提高科室的整体质量,必须对护士进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有效的利益激励。

必须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给护士发放奖金,体现优质服务、多劳多得。

可以对护士进行表扬、赞赏等精神上的激励,也可以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护士上进心,对充分调动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护士长应非常了解自己下属护士的优缺点,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只要人人主动参与科室管理,培养起护士们的责任感,让她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得科室护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5、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

作为护士长,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防护。

对每个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预防针刺伤等职业伤害发生。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受到接触过感染源的物品的损伤;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等,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这些都能有效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给护士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6、强调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
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能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注意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注重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作为护士长,要增强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才能很好地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稳定护理队伍,全面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