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重庆白宫馆渣宰洞心得体会
2011-05-16
本网讯(通讯员张银)为弘扬民族精神,让全院干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加深对革命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爱国主义热情,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各项工作之中,我院党组精心组织和安排一次红色旅游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踏着先人的革命足迹,切身体会那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感受红土地上英雄们的壮丽诗篇,让我的心灵得到又一次的洗礼。
当我们来到著名的山城重庆时,到处一片烟雨迷雾,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重庆歌乐山,当车子就快到时心情也随着天气沉重起来。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当年国民党军统关押革命志士的白公馆。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沙坪坝郊区的别墅,20世纪30年代,他为了养小妾而修建。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其买下。1939年军统将其改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称军统重庆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政府认为级别较高的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内犯人被迁移至渣滓洞。白公馆改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供美方人员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公馆才又恢复为看守所。并且军统将西南的军统集中营,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渣滓洞看守所合并,成立了白公馆看守所,后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有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人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关押“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余人。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对关押在此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近30人殉难,仅20人脱险。
接着我们一行又来到了渣宰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领导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领导看到、想到、听到、做到”。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通过此次革命教育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继承革命先列的遗志,发扬优秀传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爱岗敬业,办好每一件案件,力求各项工作都做到最好。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有感
八月中旬,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到四川省成都市参加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会议结束时,因成都飞往合肥的航班不是每天都有,为了早日返回,我们取道重庆。在重庆,友人安排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白公馆、渣滓洞。
白公馆、渣滓洞,是极端白色恐怖的代名词,读中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看过小说《红岩》,也看过赵丹、于兰主演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对许云峰、江姐、华子良、小萝卜头等人的事迹耳熟能详。但此次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我的心灵还是受到深深的震憾。
震撼之一,是这批牺牲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革命志士是那样的年轻!
白公馆、渣滓洞位于重庆歌乐山下,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白公馆原是四川一个姓白的军阀的郊外别墅。1938年秋,军统局把白公馆买下,经戴笠实地查看后决定将它改为“军统局特别看守所”,内设地牛、刑讯洞、牢房。渣滓洞,原本是一个资本家开办的小煤窑,因开采出的媒矸石多,煤炭少,被称为渣滓洞。1944年,军统局侵占煤窑,兴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解放战争期间,前后有近三百名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这里,绝大多数牺牲在重庆临近解放的大屠杀中。
在渣滓洞大门外的平房里,我们看了一百多位烈士的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比较著名的有江竹筠烈士、许晓轩烈士、蔡梦慰烈士、陈然烈士等。照片上的烈士们一个气宇轩昂,都很年轻,三十岁以上的很少,大都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十九岁。看到这里,我和同行的两位领导同志都十分痛惜。烈士们太年轻了,牺牲在一个人一生中风华正茂的时侯。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经受住了种种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为党、为人民、为革命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年轻的生命!
震憾之二,是这批革命志士是那样的才华横溢。我们看了一部分烈士的手迹,单是那一笔好字,就令我们赞叹不已。拜读过“铁窗诗社”部分成员的诗作,这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的才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更是深深地折服了我们。古承铄烈士的《宣哲》中有这么几句:我宣誓/爱那些穷苦的/流浪的、无家可归的/衣单被薄的人民/恨那些贪馋的/骄横的、压榨人民的/杀戮真理的强盗。诗浅近易懂、平白如话,风格和老诗人田间的诗作差不多,但吟的是真性情,洗尽铅华,绝无半点矫揉造作,充满了人民性、战斗性,我看了以后印象至深。何敬平烈士的《把
牢底坐穿》,早已广为人知,其中两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至今读来,仍虎虎有生气。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风雨如晦、鸡呜不已的沉沉黑夜,烈士那雕塑般的坚毅和刚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完全、彻底的利他主义精神,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昂扬斗志和宗教般的牺牲情怀,令人久久难忘。蓝蒂裕烈士的《示儿》,读来则格外温婉有致: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于/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这首诗,不知何故,小说《红岩》中并未提及,长期湮没无闻,大概是因为多少有一点布尔乔亚的感伤情调吧。实际上,这首很有人情味的诗很能反映革命者风光霁月的情怀和献身崇高理想的从容不迫,一点也不会影响革命者的形象,只会使人觉得革命者是那样的可敬可爱。这批才华横溢的革命者若能活下来,该会为新中国做出多大的贡献呵!
参观完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我的一个突出的体会是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人活一口气,从价值的意义上说,人活一种理想、一种信仰!正如老诗人臧克家所写的诗句那样: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仍然活着。其中的哲理,值得细细玩味。正因为这批革命志士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真理,信奉马列主义,他们的生命才升华到如此绚丽的境界。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质量。他们的人生是短暂的,但他们精神是永恒的!
这些年来,我们对理想、信念讲得少了,很多人身上出现了信仰迷失、道德滑坡的问题,党内出现了一批腐化堕落分子,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在惩治党内腐败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重建精神家园,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振兴中华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作为一名法官,除了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外,还要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秉公执法的职业道德观念,多一些公心,少一些私欲,不断砥砺自己的节操,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样,在面对革命先烈的时侯,才不至于问心有愧!
参观重庆烈士墓心得
三月二十五日,市局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重庆烈士墓开展了“缅怀烈士,永葆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通过参观学习,同志们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