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之表达特色
03专题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专题三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技巧考点阐释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面的第二个要求为“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相应地,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面的第三个要求则表述为“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试卷中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通常在考查了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就考查了文体特征。
知识梳理一、文学类文本(一)小说小说是在语言文学序列中和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
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其基本特征也是围绕三要素而言:(1)人物刻画丰富、细致。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却不同于真实人物,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人物”。
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作者就是想刻画这样典型的人物去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2)情节构造完整、复杂。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3)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种。
其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例如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有不小的作用。
2.小说的表现手法分析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文本阅读,找出作者表达主题的方法,体悟小说艺术特征。
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体现在不同的层面:(1)从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看,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鲁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鲁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1.简洁直接:鲁迅的语言简练,直接表达思想,不喜欢冗长的修
辞和华丽的辞藻。
2.锐利批判:鲁迅的语言充满了批判精神,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
丑恶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评。
3.原汁原味:鲁迅的语言风格独特,充满了地道的中国味道,融
入了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4.独特的幽默感:鲁迅的作品中常常穿插着一些幽默的插科打诨,
通过幽默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讽刺。
5.反叛精神:鲁迅的语言中透露出强烈的反叛精神,他对传统观
念和权威进行了挑战,呼吁人们独立思考和解放思想。
6.感人肺腑:鲁迅的语言往往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引起共鸣,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出对人性的悲悯和对社会的关切。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系列之-表达特色类
三、表达方式
2、抒 情
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尤其是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感染读者, 引起共鸣,坦率真挚,朴质诚恳。
间接抒情:借助景或物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给读者 留下想象的空间。
3、议论 能起到强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4、夹叙夹议 “记叙”是 “议论”的基础, “议论”是 “记叙”的深化、升华, 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写法上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有助于作者自由 自在的表情达意。
2、要特别注意提问用语。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 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 了答题的方向。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要各个角度去考虑。 如只问“修辞手法”,只能答“修辞手法”。
运用提示
3、切记使用专业术语。一定要熟记各种表达技巧及 其表达效果的术语名称,呈现答案时最好用术语,这样 能更多的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再者,熟练地使用术语 能给人专业、严谨的感觉,自然可以赢得高分。例如: 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 抒情”等。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1.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
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记叙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2、叙述方式顺叙: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阅读文学类文本是许多学生和爱好者所喜爱的事情,阅读深入,感悟无穷。
而在阅读文学类文本的时候,有一种题目经常出现,那就是语言表达特色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如何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目。
一、语言表达特色的定义语言表达特色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问题。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也就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理解意思,而且还需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
例如,在阅读小说《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诗词,如“草/木/花/果/鸟/兽/鱼/虫”等等等等。
这些词汇的描述通过了曹雪芹的笔触,让读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凄美与哀怨。
这就是语言表达特色的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二、语言表达特色题的解答步骤1、读懂文本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以及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这个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特色。
2、理清表述方式然而,就算我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我们也不一定就能够摸清语言表达特色。
在这里,我们应该从以下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
(1)使用的辞藻和造诣(如古文使用的文坛雅致字眼、现代文使用的俚俗俏皮措语等等)(2)句子的结构(是短简的口语化句子,还是略带文矫的宏亮语句)(3)描写手法(如各种形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等)3、研究文本题眼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主要体现在文本的题目之中,所以在研究文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着文本的题目,分析一下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题目来分析文本也是解决语言表达特色的一个好的入手点。
4、重读文本由于文学类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非常多样,所以在研究时,我们也应该多读文本,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和理解是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的重要环节。
只有理解深入文本中的语言特点,我们才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三、总结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是非常重要的。
[全]文学类文本阅读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其他方面偶有涉及。
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1.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两处写〃听〃:一为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这两处细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2.说说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1)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3.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1)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2)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
2014高考二轮复习:表达特色题解题思路
(三)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主要从象征、衬托、 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 结合、动静相衬、联想想象、渲染 烘托、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对比、 讽刺、等角度考虑。
《故乡》12、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 析它的表达特色。
•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 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 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 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 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 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 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 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 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 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四)语言特色:
(1)用词的角度: 叠词:①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 ②强调作用 书面语:典雅,有文学韵味 俗语歇后语:通俗形象,质朴生动。 拟声词:生动形象 (2)造句的角度: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 语言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引用诗文:增强文学韵味。 (3)风格的角度:从平实、生动、简洁明快、 含蓄深沉、幽默诙谐等方面考虑。
关于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 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 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 、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 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 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 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 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 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 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 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例7: (09年南通二模)《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⑤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 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 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 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 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 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 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 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 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 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 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 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 17.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 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文本艺术特征
文本艺术特征文本艺术特征文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
而这些不同形式的文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下面将从语言、结构和风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本的艺术特征。
一、语言语言是文本艺术的基础,它包括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
在文本中,语言的运用可以达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的目的。
1. 词汇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单位,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使用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会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人物和环境;而在科技论文中,则会使用更加专业化和准确性强的词汇。
此外,作者也会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词汇表达力度。
比如,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名字就隐喻着她美丽高贵却无情冷漠这一性格特点。
2. 句法句法是语言表达的结构,它包括句子长度、语序、语气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句法也有所不同。
在小说中,作者通常会运用较为复杂的句式来表达情感和描绘环境。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了大量的长句和并列句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复杂的家族关系。
而在新闻报道中,则需要使用简洁明了、语义清晰的句子来传递信息。
例如,“今天下午,一名男子在地铁站内持刀行凶,已被警方控制。
”3. 修辞修辞是指通过一些特殊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力度和美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生动活泼地被描绘成一个有着人性化特点的猴子;而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则被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
二、结构文本结构是指文本整体组织方式以及分章节、段落等层次结构。
不同类型的文本,其结构也有所不同。
1. 故事结构故事结构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通常分为起始、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通过情节的推进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被困荒岛后开始了一段孤独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逃离荒岛。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
• 2.人物描写技巧 • 人物描写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白描以及间接描写等,详细内容参见“学案四”。 • 3.环境描写技巧 • 环境描写技巧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详细内容 参见“学案三”
• 4.叙事方式技巧 • (1)叙述人称 •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 实生动之感。 • ②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 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2)叙述角度 • 如从表达效果切入,则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表达者的“表 达视角”考虑,分析其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 这样写能对读者的阅读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 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 事情,全都忘记了。 •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 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 “他们呢?” •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 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 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 的事情吗?…… •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 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 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 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文学类文本常考文体特征知识点
文学类文本常考文体特征知识点01 散文化小说特征1.故事情节淡化情节舒缓、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缺少戏剧性冲突;选取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片段特写的形式呈现。
2.虚化人物散文化小说中少有对人物性格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缺少丰富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征。
而且一般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特定的环境情韵)散文化小说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
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4、突出情调主旨较含蓄,多是通过“气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02 摇摆式、对话式、突转式小说结构及作用摇摆式(一波三折式):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对话式: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
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使结构简洁明快。
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
“突转”式(欧·亨利式):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照应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03 抑扬、伏笔、铺垫作用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悬念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节,深化内容。
铺垫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
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04 小说开头方式及作用悬念式开头开头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在情节发展中回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整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类及答题思路整理·散文阅读【基本原则】在落笔回答之前,一定要审请题意,明确题目指向于考查哪个层面的内容和能力,然后再根据具体问法明确考查的题型,最后才是根据已有知识框架按照相应模式或思路组织答案。
一、理解层面㈠筛选、概括类1.(04年《草堂·诗魂》)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4分)答案: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2.(04年《草堂·诗魂》)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4分)答案: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②杜甫的苦寒人生;③中国历史上人才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或作“中国历史上士人用世志愿与命运悲剧”。
3.(05年《波兹曼的诅咒》)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40个字)(6分)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4.(07年《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
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基本答题思路〗⑴确定寻找答案的相关语段(或范围)→⑵根据所写的内容或角度大致划分层次→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
㈡理解、分析类1.(05年《波兹曼的诅咒》)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旅途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2.(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6分)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
•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 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 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 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如“逮奉圣朝,沐浴清
化”,其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更有对 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何其委婉,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不同的体裁也有着不同的风格: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 快、典雅等风格;
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 峻等风格。
小说的语言是散句形式,其语言可以口语化,个性 化
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品味文章的语言是鉴赏基础。无论是体会文章深 刻的思想感情,或者是赏析其艺术表现手法,都与语 言密切相关。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 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 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 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 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
•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 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 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 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 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 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 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 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 “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 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 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 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 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 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表达特色、技巧
3、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比、 互文、反复、顶针、双关、通感等;
4、结构安排: 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伏笔、铺垫 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先情后景、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北四市一模
打猴儿
⑥抽猴儿的鞭子也是就地取材。鞭杆是用 红柳枝做的,颜色暗红,木质坚韧而圆润, 很有手感,抓在手里就有攻击的欲望,如 同手里有一副弓箭,一支枪,不瞄准个什 么,不击落个什么,由不得人。鞭梢是用 麻坯搓的,搓成三棱棒,抽在猴儿身上, 能听见碎裂声,可以让人获得热血沸腾的 快感。一只猴儿从刻成到交付使用,到老 迈转而不灵,身上到处都是森森鞭痕。一 鞭一痕,直到身体失去平衡,被主人随便 遗弃在哪个荒凉的角落。碰到会过日子的 主人,还会将它扔进火塘,发挥余热。
薄暮,西湖平湖秋月,我独自坐着。三月的夜
风贴着湖面滑来,带着水气柔柔地拂面而过。 原本是多云天气,又是初三,不指望月出东山。 光景一截截黯淡着,满天浮云像是渐渐被水化 开了,又不断一滴滴点入浓墨,在湖面上渗洇 开来。近处的山仿佛随着浅浅的涟漪移向远处, 而远山则从山尖开始逐渐淡去,直至完全隐入 虚空。画舫游船俱已不可辨认。湖面似乎越来 越宽广,越来越混沌。
13.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 要说明。(4分) 13.(4分) ①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吸 引读者(或答成“开头总领全文”亦 可);后文予以叙述,介绍美事。 ②主体按照双线推进:一条线为时间线— —“凌晨时分”,“东边的天空这时已 亮起来”,“阳光现在有了色彩”, “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 霞”;一条线为情感线——“令人生 厌”,“全身立刻震颤一下”,“身上 暖暖的”,“坚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特色”、“说明” 各1分。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五种方法
括,或具体 ;或简洁 , 或丰腴 ;或精 练, 或详尽 ;或平易朴 实,或幽默风 趣。认真分析文章所用 到的各种说明 方法 , 各种说明方法在文章 中的科学 运用 ,正是说明文语言特色 的正确体
现。
同作家有不 同语言风格特点,有 的豪 书面语 体 ~般 都使 用长 句 、复 放 ,有的婉约 。鉴赏文章的语 言就是 句 、 结构严谨的完全句。布局层次分 对文 章 的这些 特点 结合 文本做 出分 明、逻辑关系严谨。因此语言的明确 析 。下面 我从 找好分析 的角度人手 , 性 、简要性 、规格性是这种语体 的基 介绍一下这类题 目的做法。 本要求 。口语语体是适应 “ 面谈 ”的 从词语 角度分析 交际需要而形成的 , 所 以也 叫谈话语 第一看词语是 不是有丰 富含义 , 体。口语语体的主要特点是 :平易 自 第二看词语的特点 。如果词语 有深刻 然 ,不事雕 琢 ,有跳 跃性 ,生 动活 含义 , 像 比喻义 ,双关义等可以使语 泼,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言具有含蓄蕴藉 的特点 。如果大量使 四. 从文体特点角度分析 用双声词 、 叠韵词 、拟声词等 ,可以 选好文本后先要确定是实用类文 使语言具有朗朗上 口的特点 ,富有音 本还是文学类文本 ,然后分类 了解各 乐美 。如果大量使用 了动词 、形容词 种类 型文本 的具体小类。为 了便 于掌 握 ,我们 可以 广义地 分 为记叙 类文 可 以使语言形象生动 ,如果使用了较 多描写 色彩的词 ,可 以使语言形象 , 本 、说明类文本 、议论类 文本 。 富于变化。 1 . 记叙类文本的语 言特色 二. 从修辞格的角度分析 “ 生动形象 ,富有表 现力”是记 看要求分析的句子 、语段甚至文 叙 文的总特色。从记叙文 的语言构成 章是否使用了修 辞格 。比喻的作用主 有 : 叙述性语言 ,对话性语 言,抒情
文本表现特色鉴赏
排比 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 ,增强语势,强调内容。例如,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品味其 中,韵味无穷。”
促进文学鉴赏素养
审美意识
01
通过对文本表现特色的鉴赏,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对文学作品
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
文化素养
02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表现特色进行比较和分析,增强
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
人文精神
03
通过理解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培养人文关怀和人文
素养,提升个人品格和修养。
05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文本表现特色的鉴赏,深入挖 掘文本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提高 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意义
通过对文本表现特色的鉴赏,促进对 文学艺术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同时为 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和借鉴。
02
文本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 比较,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 达意思。例如,“他的笑容像阳 光一样温暖。”
04
文本表现特色的应用
提高写作水平
1 2 3
语言运用
通过分析文本表现特色,学习不同语言的运用技 巧,如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等,从而提高个人写 作水平。
结构安排
理解文本的结构安排,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有助于在写作中更好地组织文章,使其更具逻辑 性和条理性。
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习如何更好 地在写作中传达情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共鸣 力。
含蓄
高考小说阅读之鉴赏语言特色
高考小说阅读之鉴赏语言特色作者:李霞来源:《高中生学习》2023年第12期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主题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去实现的。
因此,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的鉴赏,要深入挖掘其艺术魅力。
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人物语言,如文中人物的独白、对话等。
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叙述人语言,如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鉴赏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有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的描写技巧,有遣词造句的技巧,还有修辞方面的技巧等。
在复习备考时,学生要多关注课本中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通过落实单元学习任务把相关知识点转化到写作实践中去,从而在赏析之余体会语言运用之奇妙。
把脉考情近年来,高考信息类文本逐渐开始考查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相关内容,2023年尤为明显。
比如,今年高考“甲卷”“乙卷”和“新课标Ⅱ卷”专设客观题,考查考生对原文论证方法的分析,选项内容涉及文章谋篇布局的整体思路和论证的具体方法。
此外,命题开始关注信息类文本的语言特色。
高考新课标Ⅱ卷就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一文设置简答题,请学生分析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其学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
这些带有赏析语言色彩的命题拓宽了信息类文本的考查范围,对我们复习关于文学类文本“鉴赏语言特色”的相关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2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选取《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巴金)、《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给儿子》(陈村)和《社戏(节选)》(沈从文)等作为材料考查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文风朴实、语言各具特色,为审美鉴赏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说,高考对小说语言鉴赏的考查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 小说类文本阅读 分点突破4 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07
分点突破四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导图指引考向分析考向(一) 分析小说的表达技巧小说的表达技巧很多,考查形式也非常灵活;但落实到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上,一般都要紧紧扣住小说三要素来拟题。
小说的表达技巧包含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叙事特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里只讲述前三个“分点突破”未涉及内容。
1.情节安排技巧情节安排方面的技巧既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叙述顺序,也包括铺垫、伏笔、照应等结构安排技巧,详细内容参见“分点突破一”。
2.环境描写技巧环境描写技巧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详细内容参见“分点突破二”。
3.人物描写技巧人物描写技巧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以及侧面描写等,详细内容参见“分点突破三”。
4.叙述特征技巧分析叙述特征包括分析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顺序等。
(1)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
但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2)叙述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作出解释和评价。
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会让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文学类文本之表达特色1
文学类文本之表达特色阅读点拨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
(略)2.描写。
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那么,考查描写的什么呢?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
描写方法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
3.议论。
(略)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
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
(二)常见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三)修辞手法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
因为技巧、特色均依附于语言,鉴赏时特别要与揣摩、品析语言相结合。
平时应储备考纲规定的七种修辞方法方面的知识。
(1)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2)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3)排比:增加文章气势。
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4)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5)夸张: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
(6)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7)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四)语言角度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会在题干中有提示。
四、技法总结1.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了答题的方向。
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只是要求分析“表现手法”时,答题思路应先“狭”后“广”,即先从狭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考虑,后再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之表达特色一、提问方式: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变式提问: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其作赏析。
二、真题体验1.(2010 江苏)本文划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5分)(1)关键词:描写(数序,感官)峡谷(立足点)特色(具体分析)(2)解析:对描写性语句、段落的语言表现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使用了什么修辞、从哪些视角观察,按什么顺序描写、从哪些感官的角度描写、具体使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对比、衬托、虚实、动静等)本段文字站在“绝壁”顶上,先远眺后俯瞰,由远及近的描写,视角多变;使用了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等多种感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3)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身临其境。
2.(2009·江苏)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1)关键词:非描写,哪些,特色(2)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从大处着眼,显然是托物言志,古今对比。
还可以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角度考虑。
答题时不要只说概念术语,要结合内容分析说明,即说对比要说明谁与谁对比,说托物言志要说托何物言何志。
(3)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2007·江苏)“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1)关键词:收麦情景,特色(2)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
这句话是关于关中麦收的描写,写了收割机的颜色、声音,还写了麦秸香,从不同感官写起。
“突突突地吼个不停”则运用拟人手法,写收割机不停地工作。
(3)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4.(2006·江苏)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1)关键词:各有,更喜欢,修辞(2)解析:第一问能断定为一动一静。
第二问首先要判断用了哪些修辞,其次要分析修辞的作用。
而作用分析要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回答。
(3)答案第①自然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
第②自然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示例:喜欢第①自然段。
第①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在雨中的状态。
喜欢第②自然段。
第②自然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5.(2010·上海)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1)关键词:表现手法,角度(2)解析:此题考察的是鉴赏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先扬后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
此题考察的属于“鉴赏与评价”的能力。
(3)答案: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6.(2010·天津)概括说明文章第2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1)关键词:生命,修辞(2)解析:本文考察归纳文学类文本内容要点、判断形象描写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和B.把握文学形象的特点是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方面。
此题要求从文学形象的具象中抽象出特点来,既考察文学鉴赏的基本能力,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分析描写植物的修辞手法,从作者将所写的植物赋予人的特征的角度即可判断。
(3)答案:生命短暂声明顽强拟人7.(2010·山东)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1)关键词:修辞,表达效果(2)解析:重点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要求写出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答案肯定在划线的句子中,但要学会提炼。
这些句子口语方言浓郁,自然形象。
(3)答案:第1句,拟人。
赋予阳光、水等人的委屈情态,生动鲜明的表现了人们对新能源认识的局限。
第2句,反问。
增强语气,再次强调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
第3句,排比,增强气势,突出新能源发展受限制的现实原因。
8.(2010·湖北)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6分)(1)关键词:切入的角度,语言的运用(2)解析:本题设置的欣赏点有两方面:描写景物的切入点,描写景物运用的语言特征。
思考的范围在第四、五两段中的景物描写方面。
整句与散句的交互使用,诗句的引用等都是语言上的明显特点。
(3)答案:①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
②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文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三、真题探究1、《考试说明》:对表达特色(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技巧等)鉴赏的考查,是浙江卷的必考点。
《考试说明》一直不变的要求是: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
在鉴赏评价中还要求“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
纵观几年的命题,呈现出以下特点:(1).命题角度,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
(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2、整合与点拨:对于这个高考必考点的复习,要做好“一、二、三、五”项工作:“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指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的技巧→具体解释→简述好处(作用)。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
3、阅读点拨: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
(略)2.描写。
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那么,考查描写的什么呢?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
描写方法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
3.议论。
(略)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
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
(二)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
(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三)修辞手法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
因为技巧、特色均依附于语言,鉴赏时特别要与揣摩、品析语言相结合。
平时应储备考纲规定的七种修辞方法方面的知识。
(1)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2)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3)排比:增加文章气势。
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4)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5)夸张: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
(6)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7)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四)语言角度鉴赏语言角度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辞格的选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上述几个角度在具体题目切入时,一般先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考虑,其次是表达方式。
而从“结构技巧”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会在题干中有提示。
四、技法总结1.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了答题的方向。
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只是要求分析“表现手法”时,答题思路应先“狭”后“广”,即先从狭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考虑,后再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考虑。
如问“修辞手法”,绝不可同“表达特色”等术语混用,只能答“修辞手法”。
2.多角度切入和分析。
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不止一种角度,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尽的,在没有字数的限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的更全面详尽些。
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题目时,一定要设置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广度和深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解答的点可以多一些,以增加保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