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考试重点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森林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2、造林是在造林地上新建或育苗森林的生产活动。
3、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是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人工林是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4、人工林的种类:(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
(5)特种用途林。
5、防护林可细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用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6、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的林木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等。
8、影响我国森林现实生产力偏低的原因:(1)气候;(2)土壤;(3)不适地适树;(4)人工林年龄偏低;(5)培育管理措施。
9、某林场计划明年造油茶林60公顷,采用正三角形配置,株与株之间相距3米,需培育多少合格苗?
解:正三角形植苗株数 = 造林地面积 株距2
= 60×10000
3×3
=77000株
10、营造混交林有何意义(优势)
(1)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单位面积产量高,不同林学特征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1.155
×1.155
(2)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地力:经营针叶树纯林,造成林地土壤肥力显著下降,土壤结构变差,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性下降,养分含量减少,而且经营代数越多,状况越差。
(3)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当前生态效益已成为森林的主要功能,而混交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二氧化碳储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效益更为显著。
(4)抗各种灾害能力强: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系统食物链较长,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动物栖息和寄生性菌类繁殖,有众多的物种相互制约,因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发生。
(5)提高造林成效:由于混交林树种之间的相互辅佐和防护作用,一些营造纯林生长差的树种通过混交能获得成功。
11、造林地种类有哪四类?简述每一类的特点。
(1)荒山荒地: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森林植被在多年前遭破坏,已被荒山植被更替,土壤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的造林地称荒山荒地。根据植被的不同荒山荒地又可划分为草坡、灌丛地、竹从地和荒地。
(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
①农耕地:农耕地是营造农田防护林及林农间作地的造林地。农耕地一般平坦、裸露、土厚、条件较好。但农耕地耕作层下往往存在较为坚实的犁底层,对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易使林木形成浅根系,容易发病及风倒。造林时最好采用深耕及大穴深耕。
②四旁地:四旁是指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
③撂荒地:指停止农业用地一定时期的土地。一般植被稀少,草根盘结度不大,有水土流失现象。撂荒多年的造林地,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与荒山荒地相接近,但造林的条件较好。
(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①采伐迹地:指采伐森林(指皆伐)后的林地。新采伐迹地光照充足,土壤中腐殖质较厚,疏松湿润,原有林下植被衰退,而且喜光杂草尚未侵入,此时人工更新条件好,应当争取时间及时清理林地。
火烧迹地:它是森林被火烧后的林地。与采伐迹地相比,火烧迹地上往往有较多的站杆、倒木需要进行清理。
(4)已局部更新的迹地、低价值幼林地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这类造林地共同的特点是造林地上已长有树木,但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或树已衰老,需要补充或更替造林。
12、造林地的立地因子
(1)气候、光照、温度、降水、风等;
(2)地形、海拔、坡向(阳坡→西坡、南坡、西南坡;阴坡→北坡、西北坡、东坡、东南坡、东北坡)、坡形、坡位、坡度、小地形等;
(3)土壤(土壤剖面调查、深> 1m):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酸碱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各层次的石砾含量,土壤含盐量、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成土母岩和母质的种类等。
(4)生物:植物群落名称、结构、盖度及其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分布状况、病虫、兽害的状况、有益动物及微生物的存在状况等。
(5)水纹:地下水位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其盐分组成,有无季节性积水及持续期、地表水侧方侵蚀状况、被水淹没的可能性,持续期和季节。(6)人为活动:土地利用的历史及现状,各项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13、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一般是地形和土壤,以植被作为参考。
14、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容易表达和掌握、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广泛。
15、造林地种类:(1)荒山荒地;(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4)以局部更新的迹地、低价值幼林地、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
16、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适地适树是造林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17、适地适树的途径:(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3)改地适树。
三者的关系: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是基础,改树适地、改地适树是补充,只有在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的基础上,辅以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8、人工林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类。林分密度和种植点配置决定林分水平结构,树种组成和年龄决定林分垂直结构。
19、纯林: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80%(不含80)以上的森林称为纯林。
20、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80)以下的森林称为混交林。
21、混交林的特点
混交林的优势:(1)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2)更好的维持和提高地力;(3)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4)抗各种灾害能力强;(5)提高造林成效。
混交林的局限性:(1)造林技术复杂;(2)要求立地条件较好。
2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1)树种特性;(2)经营目的;(3)立地条件;(4)造林技术;(5)经济因素。
立地条件好造林稀,立地条件差造林密。
23、混交类型:乔木混交、主伴混交、乔灌混交、综合性混交。(p40—p43)
24、混交方法: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植生组混交。
25、造林地清理的方式:全面清理(割除、火烧以及化学方法);块状清理(割除和化学方法);带状清理(割除和化学方法)。
26、造林地清理方法:割除清理法、火烧清理法、堆积清理法、化学药剂清理法。
27、按造林时间确定整地季节:
(1)随整随造:用于土壤肥沃的熟土地;风蚀严重的沙地;土壤湿润的采伐迹地。
(2)提前整地:合理安排劳力,一般提前一到两个季节或3个月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