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过电压复习重点内容》
电力系统过电压知识点复习
内部过电压:由于断路器操作、故障过着其他原因,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引起系统内部电磁能量的转化或传递引起的电压升高。
空载线路的分闸过电压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电弧接地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甩负荷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线性谐振、铁磁谐振、参数谐振))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切断空载线路、空载线路合闸、切断空载变压器、电弧接地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倍数K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分闸初期,断路器端口处电弧重燃,引起电磁振荡,出现过电压措施: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带并联电阻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正常运行的计划性合闸、线路故障切除后的自动重合闸)合闸过电压中,以三相重合闸的情况最严重,其过电压幅值可达3Em影响因素:合闸时电源相位;线路损耗(电阻及电导中的损耗,电晕损耗);线路残余电压的极性及大小;母线上接有其他线路;线路长度和电源容量措施:采用带有并联合闸电阻的断路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采用;同相位合闸;利用避雷器保护(线路首段和末端安装)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轻载变压器电动机)原因:流过电感的电流在到达自然零值之前被断路器强制切断,从而迫使储存在电感中的电磁能量转化为电场能量导致电压升高。
(截留现象)影响因素:与截断电流I0有关;变压器参数对过电压倍数的影响;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限制措施:安装避雷器电弧接地过电压(通常发生在中性点对地绝缘系统)影响因素:电弧过程的随机过程;导线相间电容的影响;电网损耗电阻;对地绝缘的泄漏电导;限制措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工频电压升高:空载长线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发电机突然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工频电压升高可达1.1倍额定电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规定为系统最高电压的1.1倍,称为110%避雷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电压接近额定电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规定为系统最高电压的1.0倍,称为100%避雷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电压不大于0.8倍额定电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规定为系统最高电压的0.8倍,称为80%避雷器;对330kV及以上系统,线路距离长,计及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时,吸纳路末端工频电压升高可能超过系统最高电压的80%,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电站型避雷器(80%避雷器)和线路型避雷器(90%避雷器)两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下复习
电子教案第十章远距离输电内容要点、重点及难点要求:熟悉长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长线基本方程及其稳态解、空载线路的电压分布及并联电抗器的作用等;了解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直流输电的接线方式及换流站的作用等;了解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用的几种补偿装置。
重点:空长线的电容效应及并联电抗器的补偿作用。
难点: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分布越来越不均匀,往往需要将电能送到好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负荷中心,这需要实现远距离的大功率传输。
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远距离输电必须采用超高压或特高压输电技术,才能提高输送容量,减小线损及电压降。
在远距离输电中,除了高压交流输电外,还有高压直流输电方式。
我们将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节交流远距离输电这里所说的远距离一般指300km以上。
由于50Hz工频交流电的1/4波长为1500km,与远距离输电线路长度的数量级接近或相当,所以在对远距离输电线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其电气参数的分布特性,否则计算误差将不能接受。
一、无损长线方程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在《电路》中已经学过。
如图所示:设线路单位长度电阻、电感、电容、电导分别为、、、。
在离线路2端距离处取一微元段,则微元段的等效电路如图10.1(b)所示。
由于一般的交流远距离输电线路满足<<ω,因此线路可以当作无损长线来讨论。
<<ω,电压方程:电流方程:忽略高阶项,整理后可得:(10-11)这是一个标准的二阶偏微分方程(也称为波动方程)。
当已知:末端电压和电流时,可以得出线路任一点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为(10-12)式中:分析:,(1),从方程两端的变量来看,具有电阻的性质,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下的电阻,称为波阻抗,表征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关系。
(2)应是角度,就应是表征单位长度角度变化的参数,称为相位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线路上任意一点的电压电流与末端的电压电流有关,与距末端的距离有关。
电力系统过电压考试复习汇编
当电力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由电气设备构成的集中参数电路中产生电磁暂态过程,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或产生过电流。
当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突然发生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这一变化并不能立即在系统其它各点出现,而要以电磁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从电压或电流突变点向系统其它部位传播。
电磁波在分布参数电路中传播产生的暂态过程,简称波过程。
一般架空单导线线路的波阻抗Z〜500 Q,分裂导线波阻抗Z〜300 Q冲击电晕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冲击电晕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冲击电晕对波形的影响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
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a I倍。
a 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
(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 a 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
过电压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
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梯度也比较低。
变压器绕组内部保护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使初始电位分布尽可能地接近稳态电位分布。
这可有效地降低作用在绕组纵绝缘上的电位梯度,并削弱振荡,减小振荡过电压的幅值。
(1)补偿对地电容C0dx 的影响;(静电环)(2)增大纵向电容K0/dx (纠结式绕组)绕组匝间绝缘所承受的冲击电压为Uab= alab/v侵入波的陡度愈大,每匝线圈的长度愈长,或波速愈小,则作用在匝间的电压也愈大。
第15章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线路参数匹配(电容效应) 工频稳态过电压:主要是指空载长线路上电压升 高;此外,在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发生 单相接地时,其他两个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升高 也属于稳态过电压。
空载长线路加装并联电抗器的作用:可限制 电压升高。 工频暂态过电压:对于超高压大容量线路,如果 从满负荷状态下突然甩掉全部负荷,则会引起暂 态工频过电压。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绝缘在运行中除了受 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外,还会受到各种比工 作电压高得多的过电压的作用。所谓过电压 就是指电系统中出现的对绝缘有危险的电压 升高和电位升高。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500kV、336km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倍数 K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00 36° 1.24
900 54° 1.70
1200 72° 3.24
1500 90°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电感和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发电机、消弧 线圈、电抗器、线路导线电感等 电容元件:线路导线对地和相间电容、补偿用的 并联和串联电容器组、高压设备的杂散电容。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一、线性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 线路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或励磁特性接近 线性的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其铁 芯中有气隙)和系统中的电容元件所组成。在 正弦电源作用下,系统自振频率与电源频率相 等或接近时,可能产生线性谐振。
并联电抗器的接入可同时降低线路首端及末端的工频 电压升高
补偿度(QL/QC)表示并联电抗器的容量,一般在60%左 右
电力系统过电压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1.地面落雷密度:一个雷电日每 km2 的地面上落雷的次数(次/雷电日·km 2 )。
落雷密度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2.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如何配合?为什么?答案: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
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3. 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案: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无间隙、无续流、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以降低、通流容量大、ZnO 避雷器特别适用干直流保护和 SF6 电器保护等优点。
适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经济性能好。
4.跨步电压: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取跨距为 0.8m)工作接地中,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电位差包括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人所站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5.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幅值与最大运行相电压幅值之比。
6.【简答题】什么叫做操作过电压?答案: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当开关操作,或事故状态引起系统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各储能元件的能量重新分配并发生振荡,在设备上将会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渡过程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电力系统由于操作从一种稳定工作状态通过震荡转变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所产生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7.简述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种类。
答案:①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②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③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④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一种是计划性的合闸操作,另一种是自动重合闸操作⑤电力系统解列过电压8.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9.电弧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将会引起健全相得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考试复试内部资料1
本文由iProgramer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气工程基础第1章概论2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二次能源. 电能的优点电力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均用电量是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3世界人均消费电能(2000年)452006年10月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拥有的装机容量为0.25W,人均用电为1064kW.h. 人均用电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6~1/12,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6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基础行业.★ 2003年8月14日北美大停电7★ 2003年8月28日英国停电8★我国发生的重大停电事故湖北1972年7月27日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武汉, 黄石,黄冈地区全部停电,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华中1982年8月7日电网稳定破坏事故,造成湖北地区大面积停电,武钢,冶钢等重要用户严重受损,部分设备损坏,10小时后恢复正常.9★ 2004全国电荒武汉遇7年来最严重电荒, 110被拉闸,红绿灯停电. 湖北电荒闹得凶,一季度拉闸7199次. 上半年24个省市拉闸限电,严峻形势将会贯穿全年. 浙江义乌4万多工业企业停电10天.电力增长率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 = 1.3 ~ 1.5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0二,电力系统概述1. 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1882年9月第一个完整的直流电力系统由Thomas Edison在纽约建成并投入,电压110V,输送距离 1.5km. 1889年9月第一个单相交流输电系统在美国俄勒冈州投入运行,电压4000V,输送距离21km. 1893年第一个三相交流输电系统在美国南加州投入运行,电压2300V,输送距离12km.11水库23kV 23kV500kV 220kV 10kV锅炉反应堆热力网电力网电力系统110kV10kV220/380V 商业用户12工业用户动力系统电力网: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间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网络.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132.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及确定原则P 2 ρl 2 ΔP = 3I Rl = 2 U cos 2 S★确定原则输送功率输送距离同系统中电压等级不宜过多或过少,级差不宜过大.14架空输电线路的额定电压与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的关系153. 电力网和变电所的分类超高压电力网★电力网区域电力网地方电力网超高压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30~750kV,输电距离在300~1000km. 区域电力网: 电压等级在110~220kV ,输电距离在50~300km .16地方电力网:电压等级在35~110kV,输电距离在50km以内. 枢纽变电所★变电所中间变电所终端变电所枢纽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中枢地位,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并具有多条联络线路.17中间变电站:将发电厂或枢纽变电站与负荷中心联系,一般汇集2~3个电源,起系统交换功率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的作用. 终端变电站:处于电力网的末端,直接向本地负荷供电,而不再向其他地区输送电能.18水库23kV 23kV500kV 220kV 10kV锅炉枢纽变电站反应堆热力网超高压电网中间变电站110kV区域电力网地方电力网终端变电站10kV220/380V 商业用户工业用户三,发电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新能源 (风能,潮汐, 地热,太阳能…) 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新能源电厂201. 火力发电厂化学能燃烧原动机机械能发电机热能电能原动机:凝汽式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我国大部分火电厂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21输电线路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凝汽器变压器22232425火电厂外景26锅炉外观全景27汽轮机及发电机外观28主变压器侧面29主变压器正面30输电线路31厂用变压器32晾水塔33送风机及静电除尘装置342. 水力发电厂水轮机机械能发电机势能★水电厂的类型堤坝式引水式抽水蓄能电站35电能堤坝式水电厂:利用修筑拦河堤坝来抬高上游水位,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厂. ★堤坝式水电厂的分类坝后式河床式36上游大坝变压器发电机下游坝后式水力发电厂示意图37溢流坝厂房进水口河床式水力发电厂示意图38引水渠压力水管堰厂房引水式水力发电厂39水坝抽水蓄能电站 ( 发电)蓄水池40抽水蓄能电站 ( 蓄能)413.核电厂利用核能发电的工厂. ★分类轻水堆沸水堆压水堆重水堆石墨冷气堆42反应堆混凝土防护壳汽轮机发电机控制棒凝结器主循环泵凝结水泵沸水堆型核电厂示意图43加压器控制棒混凝土防护壳蒸汽发生器反应堆主循环泵压水堆型核电厂示意图444.其他能源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45风力发电示意图46海上风力发电站48火山汽轮机发电机地热发电示意图蒸汽包冷却塔地下水循环水泵4950潮汐发电:利用海水涨潮,落潮中的动能和势能来发电.51太阳能发电示意图52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1.额定电压的定义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我国公布的额定电压注意:其中3kV及以上的高电压均指三相交流系统的线电压.53542.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55(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国家规定,用户处的电压偏移一般不得超过±5 %.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56(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57★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5810.5kV220kV500kV 110kV功率流动方向★一次绕组接受电能,相当于用电设备. ★二次绕组输出电能,相当于发电机.10kV59五,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1. 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一类用户:煤矿,大型医院;大型冶炼厂,军事基地;国家重要机关,城市公用照明等. 二类用户:大型影剧院及商场三类用户:小城镇,小加工厂,农村用电等.602. 保证电能质量频率电能质量指标电压波形★正弦波的畸变率是指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值占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61★我国规定的额定频率值为50Hz,大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2Hz , 中小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5Hz. ★ 35kV及以上的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5%;10kV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7%. ★ 10kV以上波形畸变率不大于4%;380V/220V线路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623.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稳定问题是影响大型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4. 保证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设计合理,维护及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5.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规划设计合理,提高系统调度和管理水平.63六,我国电力现状和发展前景1.历史及现状2.中国电力工业展望3.电力前沿技术641.历史及现状★ 1949年,全国装机容量累计只有1850MW,年发电量为4.3×109kWh,分别列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发展经过的2个阶段: 1950~1978 年期间东北,京津唐,华东,华中电网形成了220kV主干网架; 建成中国第1条330kV刘天关线路,将陕,甘, 青电网互联,初步形成了西北电网;65至197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kW, 年发电量达到2566亿kWh. 1978 年后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川渝和南方联营等7个跨省区电网以及5个独立的省级电网; 除西北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330kV外,其他跨省电网和山东电网均以500kV为主网架; 到2000年3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kW,年发电量达到11039亿kWh,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跃居世界第2位.66★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方针优先开发水电,积极发展火电,稳步发展核电, 因地制宜地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搞好水电的 "西电东送"和火电的"北电南送"建设.672.中国电力工业展望★ 2020年装机容量增长到900GW. ★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32%提高到40%. ★加强电源建设▲继续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加速核电国产化▲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力度68★开发清洁发电能源,发电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69★加强电网建设,实现全国联网,逐步发展跨国电网. ★加快城网,农网改造. ★引入电力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 ▲三峡输变电工程加上华东,华中,重庆和四川的 500kV骨干网架,将形成稳固的三峡电网.▲金沙江下游的巨型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及其外送输变电工程建成后,与三峡电网相联,将形成以三峡电站为中心沿长江展开的我国中部电网.703.电力前沿技术★分布式电源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工程用的燃料电池71★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 定质电力技术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同步开断技术全可控的电力系统72★电磁兼容技术电磁环境评价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电磁抗扰性评价抗干扰措施电能质量系统73七,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名值各元件参数计算标么值等值电路74发电厂接线电力系统结构变电所接线高压电器低压电器电力网接线75潮流计算频率调整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压调整经济运行76对称短路计算不对称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断线计算静态稳定稳定问题暂态稳定77操作过电压电力系统过电压雷击过电压78保护量测二次系统通讯发电厂,变电所的自动控制监控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791。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解读
? 如果自动重合闸,那么过电压情况更加严重,原因在于这时 线路上有一定残余电荷和初始电压,重合闸时振荡将更加剧 烈。
? 如果采用的是单相自动重合闸,只切除故障相,而健全相不 与电源电压相脱离,那么当故障相重合闸时,因该相导线上 不存在残余电荷和初始电压,就不会出上述高幅值重合闸过 电压。
参数谐振的特点 ?谐振所需的能量由改变参数的原动机所供给,不需 要单独的电源电压 ?实际电网中存在着一定的损耗电阻,所以每次参数 变化所引入的能量应当足够大,以便不仅可以补偿电 阻中的能量损耗,并使回路中的储能愈积愈多,保证 谐振的发展 ?若谐振发生后,回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幅值,理论 上能趋于无穷大。
消除参数谐振的措施 ?采用快速自动调节励磁装置,一般能消除同步自励 磁; ?增大回路中的阻尼电阻,可防止自励磁; ?若条件许可,空载线路的充电合闸,应在大容量的 系统侧进行,不在孤立电机侧进行。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第三节 不同初始条件下通断LC回路与操作过电压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 并联电抗器的接入可同时降低线路首端及末端的工频 电压升高
? 补偿度(QL/QC)表示并联电抗器的容量,一般在60%左 右
? 确定合理的方案,涉及无功平衡、自激过电压、非全 相状态下的谐振等方面的问题
空载时线路末端电压升高与线路长度的关系
l / km
?l
K12
200 12° 1.02
400 24° 1.09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第一节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定义和分类
《电气工程基础》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电力系统过电压复习重点
.电磁暂态分析的理论基础1、电源合闸至单频振荡电路,在电容元件上产生的最大过电压幅值为,Ucm=稳态值+振荡幅值=稳态值+(稳态值—初始值)=2*稳态值—初始值2、导致波在传播过程产生损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1)导线电阻引起损耗;2)导线对地电导引起的损耗;3)大地电阻的损耗;4)导线发生电晕引起的损耗。
3、冲击电晕对波过程的影响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对波形的影响: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4.一般连续式变压器绕组的αl值为5~10。
变压器绕组的末端不论接地与否,其初始电压分布均相同,按指数规律分布。
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
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αl倍。
α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
(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5.变压器绕组中的电磁振荡过程在10μs以内尚未发展起来,在这段时间内变压器绕组的特性主要由其纵向电容和对地电容组成的电容链决定,对首端来说相当于一个等效集中电容Cr,称为变压器的入口电容。
6.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α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
过电压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
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梯度也比较低。
截波作用下绕组内的最大电位梯度将比全波作用时大,会在变压器绕组中产生很大的电位梯度,从而危及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电力变压器不仅需要进行全波冲击耐压试验,还要通过截波耐压试验。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知识点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知识点一、概述电气工程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组成的供电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承担着为各种电气设备提供稳定、可靠供电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的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二、发电系统1. 发电机: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发电站:发电机的集中布置形成的发电场所,常见的发电站类型和布置方式。
3. 电厂:大规模发电站的统称,包括火力发电厂、核电厂、水电站等。
三、输电系统1. 输电线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电地点的重要通道。
常见的输电线路类型和结构。
2. 输电塔: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输电塔和其作用。
3. 输电方式:常见的输电方式有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比较两种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变电系统1. 变电站: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转变为适合分配和使用的电能的场所。
变电站的类型和功能。
2. 变压器:变电站中核心的设备,将高压电能转变为低压电能。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 开关设备:变电站中用于控制电能流向和保护系统的关键设备。
常见的开关设备类型和作用。
五、配电系统1. 配电网:将变电站提供的低压电能分配到用户终端的系统。
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2. 配电盘:配电系统中用于控制、分配和保护电能的重要设备。
介绍不同类型的配电盘和其功能。
3. 电能质量:配电系统中考虑的重要指标,涉及电压稳定性、谐波等问题。
六、电力系统规划1. 电网规划:根据用电需求和供电能力,合理规划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造。
电网规划的方法和重点考虑的因素。
2. 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介绍电力市场的原理和现行的市场模式。
七、电力系统安全1. 火灾安全:电力系统中火灾防护的重要问题,介绍火灾原因和防护措施。
2. 电气安全:电力系统的安全操作和触电防护要点。
介绍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安全设备。
电力系统过电压
切除电容性负载的过电压
产生原因:电容性负载系指流过电容器、电缆 或空载长线路等的电流。在断路器开断电容性 设备的过程中,若断口上的恢复电压上升速度 超过其介质强度的上升速度,即会造成断路器 开断时的电弧重燃。此时若断口两端电压极性 相反,加之电源继续供给能量,使振荡充分发 展,从而引发产生过电压
铁磁谐振过电压 :一般只发生在空载或 轻载的条件下
参数谐振过电压: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 变化的电感元件和系统电容元件(如空载 线路)组成回路
铁磁谐振过电压
断路器的均口电容与母线PT形成的谐振 回路
母线空载时,母线对地电容与母线PT形 成的谐振回路
线路断线,线路末端接有空载或轻载的 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
投切合支路跌落式熔断器 产生的过电压
产生原因:电网运行人员在进行支路停 送电操作中,若带负荷切合跌落式熔断 器,由于负荷电流大容易产生电弧重燃, 并使线路对地电容发生变化,系统运行 的稳定性遭受破坏,从而激发起电磁振 荡而产生过电压。
限制措施:采用自动调谐原理的接地补 偿装置
负荷突变形成的过电压
3.2. 操作过电压
投切小电感性负载产生的过电压 开断电容性负载产生的过电压 合闸空载长线路产生的过电压 投切合支路跌落式熔断器产生的过电压 负荷突变形成的过电压
投切小电感性负载 产生的过电压
产生的原因:小电感性负载系指空载变压器、 电动机等。断路器灭弧能力一般按照切断大电 流设计的,其灭弧能力强。而在切断小电感性 负载时,可能在电流过零前强制熄弧而造成截 流。此时,设备的电感和电容中储存的能量相 互转换而形成振荡。由于对地杂散电容较小, 当全部能量转换为电场能时,就会产生幅值很 高的过电压。
影响过电压的因数:断路器的性能、中性点接 地方式
电力系统过电压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1 .地面落雷密度:一个雷电口每km2的地面上落雷的次数(次/雷电日∙km2),落雷密度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2 .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如何配合?为什么?答案: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
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3 .ZnO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案:ZnO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无间隙、无续流、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以降低、通流容量大、ZnO避雷器特别适用干直流保护和SF6电器保护等优点。
适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经济性能好。
4 .跨步电压: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取跨距为0.8I n)工作接地中,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电位差包括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人所站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5 .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幅值与最大运行相电压幅值之比。
6 .【简答题】什么叫做操作过电压?答案: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当开关操作,或事故状态引起系统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各储能元件的能量重新分配并发生振荡,在设备上将会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渡过程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电力系统由于操作从一种稳定工作状态通过震荡转变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所产生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7 .简述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种类。
答案:①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②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③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④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一种是计划性的合闸操作,另一种是自动重合闸操作⑤电力系统解列过电压8 .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IO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9 .电弧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将会引起健全相得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武大电气2019年高电压绝缘复习
武⼤电⽓2019年⾼电压绝缘复习2019年⾼电压绝缘复习⼀.题型1填空(30空30分)2简答(7题70分)⼆.题库第⼆章:⽓体击穿理论分析和⽓体间隙绝缘1.⽓体放电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辉光放电:电弧放电:⽕花放电:电晕放电:刷状放电:注意:电晕放电、刷状放电时⽓隙未击穿,⽽辉光放电、⽕花放电、电弧放电均指击穿后的放电现象,且随条件不同,这些放电现象可相互转换。
2.质点产⽣四种形式:(1)⽓体分⼦本⾝发⽣电离①光电离:光辐射引起的⽓体分⼦的电离过程。
外光源(紫外线照射)/激励态原⼦回到基态/正负离⼦的复合。
②碰撞电离:由于质点碰撞所引起的电离过程。
(主要是电⼦碰撞电离)。
是⽓体中产⽣带电粒⼦的最重要的⽅式。
分级电离时能量⼩于上式。
分析⽓体放电发展过程时,往往只考虑电⼦所引起的碰撞电离。
③热电离:因⽓体热状态引起的电离过程。
热电离实质上是热状态下碰撞电离和光电离的综合。
(2)⽓体中的固体或液体⾦属发⽣表⾯电离④表⾯电离:⾦属表⾯电离⽐⽓体空间电离更易发⽣。
阴极表⾯电离在⽓体放电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
电极表⾯电离按外加能量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①正离⼦撞击阴极表⾯②光电⼦发射(光电效应)③热电⼦发射④强场发射(冷发射)3.质点消失三种形式:①电场作⽤定向移动消失于电极形成电流。
②扩散:在热运动的过程中,粒⼦从浓度较⼤的区域运动到浓度较⼩的区域,从⽽使每种粒⼦的浓度分布均匀化的物理过程。
特点:⽓压越低,温度越⾼,扩散进⾏的越快。
电⼦的热运动速度⼤、⾃由⾏程长度⼤,其扩散速度也要⽐离⼦快得多。
③带电粒⼦的复合,⽓体中带异号电荷的粒⼦相遇⽽发⽣电荷的传递与中和,还原为分⼦的过程。
带电粒⼦的复合过程中会发⽣光辐射,这种光辐射在⼀定条件下⼜成为导致电离的因素参与复合的粒⼦的相对速度越⼤,复合概率越⼩。
通常放电过程中离⼦间的复合更为重要带电粒⼦浓度越⼤,复合速度越⼤,强烈的电离区也是强烈的复合区。
4.汤逊放电:特点:电⼦的碰撞电离(α过程)和正离⼦(γ过程)撞击阴极造成的表⾯电离起主要作⽤。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 常见类型:
❖ 空载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电压高; ❖ 不对称短路时正常相上的工频电压升高 ❖ 甩负荷引起发电机加速而产生的电压升高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三、空载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过电压 1、线路较短时 (1)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从相量图看出: 由于空载线路的电容效应,空载线路末端电压
双电源的线路中,合闸时电源容量大的一侧先 合闸,从电源容量小的一侧先分闸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四、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的工 频电压升高约为线电压的1.1倍,因此,在选择避雷器 时,灭弧电压取110%的线电压,称为110%避雷器
❖ 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过补偿时,单相接地 时健全相上电压接近线电压,因此在选择避雷器灭弧 电压时,取100%的线电压,称为100%避雷器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K 20U E 2cosc(o s )cosc ( osl )
当 xL0 0,0
K21U E2 co1scos1l
即空载线路末端电压恒比首端电压高,且线路越长,末 端电压越高,这种现象称为长输电线路的电容效应,又 称为费兰梯效应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5)工频电压及其影响因素 a.与电源容量有关,电源容量越小工频电 压升高越严重 b.通过补偿电容电流,可削弱电容效应以 降低工频过电压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2.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1).线性谐振 (2).铁磁谐振 (3).参数谐振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二、铁磁谐振的基本原理
1、铁磁谐振
产生谐振条件:
L 1 C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
2、物理过程 (1)串联铁磁谐振回路的伏安特性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1.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用电设备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由这些产生,变换,传送,分配,消耗电能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统一的整体就是电力系统。
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又加上动力设备,统称为动力系统。
2.电力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外的部分动力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和发电厂动力部分总和。
3.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区别:电力网指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外的部分,动力系统指电力系统和发电厂动力部分的总和。
所以,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力系统又是动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4.电力网络——电力系统——动力系统5.电厂的类型: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其他能源发电(太阳能,风力,潮汐发电)核心任务:把不同种类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
6.火电厂可以分为凝汽式火电厂和热电厂二大类,凝汽工火电厂是单一生产电能的火电厂;而热电厂即能产生电能,又向热用户提供电能。
7.为什么采用高压远距离输电:因为电流在导线中流过,将造成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电压降落与导线中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为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在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可以减小电流,不仅可以降低电压降落和电能损耗,还可以选择较细的导线,以节约电网的建设投资。
8.电能的传输方式:交流传输和直流传输。
9.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除了升高或降低电压之外,还能起到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相连。
10.变压器分类:1)按相数分类:单相式、三相式2)按每相绕组数分类: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3)按线圈的耦合方式分类:普通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11.电能的传输是在输电线路上进行的,输电线路按结构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元件组成:①导线和避雷线导线作用是传输电能,避雷线的作用是将电流引入大地,保护电力线路免受雷击②杆塔作用是用来支持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导线和导线之间,导线与杆塔之间,导线和避雷器之间以及导线与大地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武大电气学院电路考研考点全部解析
电路教材要点分析说明:本要点分析只供参考,进行基础复习时尽量做到更全面,本人复习电路时候为零基础,也没考纲等,就是依据李裕能老师教材从头至尾一字不落的看过一遍,然后就把本书课后习题做完,之后开始进行真题分析,总结出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必考,而哪些知识点又是从没考过。
建议大家自己复习时候也拿出真题做个总结,本人提供的一套资料里面包括一张我复习时候做的真题内容统计。
然后最标准的复习考纲应该是往年的出题老师内部辅导课笔记,每年考试内容变化不会特别大。
至于最终考试内容,只能等到考前才能大致了解,请与本人保持联系。
《电路》李裕能夏长征主编书籍目录: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章是电路基础,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3功率和能量1.4电阻元件1.5电容元件1.6电感元件1.7独立电源1.8受控源1.9基尔霍夫定律2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这章也是基础,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平衡电桥各种形式及变化应熟练掌握灵活应用2.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2.2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2.3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并联2.4实际电源、受控源的等效变换2.5无源一端口的等效电阻和输入电阻3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图论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树枝,连枝,基本回路等等概念。
这章是和电路的矩阵形式关系紧密。
真题里面出现过根据矩阵画电路图。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都是重点。
3.1网络图论的概念3.2支路电流法3.3网孔电流法与回路电流法3.4节点电压法4电路定理//对偶原理是帮助理解记忆公式,其他定理都是重点,要熟练掌握,做题目时候要能够迅速选择最佳方法解答。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学习时候注意参考《电路第五版学习指导和习题分析》罗先觉主编,书中P99页所讲解的直接求出有源一端口外特性的方法。
要熟练掌握替代定理的应用,本人提供的那套资料里面出题老师辅导笔记提到了一个题目,就是替代支路后用叠加。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基础知识讲解
示,连接点为A。现将线路z1合闸于直流电源U 0 ,合闸后沿
线路 z1有一与电源电压相同的前行波电压 u1q自电源向结点A
传播,到达结点A遇到波阻抗z 2的线路,根据前节所述,在
结点A前后都必须保持单位长度导线的电场能与磁场能相等
的规律,由于线路z1与z 2的单位长度电感与对地电容都不相
同,因此当u1q 到达A点时要发生电压、电流的变化。也就是
z2 z1 ) z1 z2
。
在线路z2 中的折射电压 u2q 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如图7
-3-19(b)所示,当时,t=0;u2q 0 当t→∞时 u2q au1q
,这说明无限长直角波通过电感后改变为一指数波头的行波
,串联电感起了降低来波上升速率的作用。 从式(7-3-2)中可得出折射波u2q 的陡度为
z1
z2
u1q
(a)
(b)
图7 - 3 -1 行波通过串联电感
(a)线路示意及等值电路;(b)折射波与反射波
图7-3-1为一无限长直角波 u1q 投射到具有串联电感L的线 路上的情况,L前后两线路的波阻抗分别为z1 及z2 ,当z 2中的
反行波尚未到达两线连接点时,其等值电路如图7-3-1(a)
所示,由此可得
z1 z2 z1 z2
i1q
2 z1 z1 z2
ai
称为电流折射系数;
z2 z1 z1 z2
u
z1 z2 z1 z2
i
称为电压反射系数, 称为电流反射系数。
折射系数的值永远是正的,这说明折射电压波总是和入射 电压波同极性的。
二、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波过程
(一)线路末端开路: 线路末端开路相当于Z2=∞的情况。 此时α=2, 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过电压复习重点内容
1. 过电压:由于雷电、电磁能量的转换会使系统电压产生瞬间升高,其值可能大大超过电
气设备的最高工频运行电压 2. 按其不同能量来源分类:
3.行波的折射与反射
212211221Z Z Z Z Z Z Z αβαβ⎫=
⎪
+⎪-⎪=⎬+⎪⎪
=+⎪⎭
4.串联电感
折射电压波 u2f 的陡度:
/2f 1f
2d 2e d t T u u Z t L
-= t = 0 时陡度有最大值:
21f 2
max
d 2d t f u u Z t
L
==
并联电容:在Z2线路中折射电压的最大陡度:
2f1f
max1 d2 d
t
u u t Z C
=
=
5.
入口电容:
T0000
000
1d1
()
d
x
x
Q u
C K K U
U U x U
K
α
α
=
=
====
===
6.绕组初始电压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电容链中对地电容的分流作用。
改善绕组初始电位分布,使之接近稳态电位分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补偿对地电容的影响,并联补偿;二是增大纵向电容,采用纠结式绕组或内屏蔽式绕组。
7.冲击电压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播包括静电感应,电磁感应
8.雷电放电过程:先导放电阶段,主放电阶段,余辉放电阶段
雷暴日Td 是指该地区平均一年内有雷电放电的平均天数,单位d/a 。
雷暴小时Th 雷暴小时是指平均一年内的有雷电的小时数,单位h/a。
雷电流陡度是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
雷电流陡度
2.6
a I
=
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
(1)雷击输电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冲击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kA为单位。
(2)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是指标准雷暴日数为40时,每年每100km长的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单位为次/100km·年。
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
(1)雷击杆塔塔顶或附近避雷线时的过电压(2)雷绕击导线时的过电压(3)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时的过电压
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I1为
50%
1
(1)()(1)
2.6 2.6
g
a t c
i
t c
U
I
h
h L h
k R k k
h h
ββ
=
-+-+-
当忽略避雷线与横担高度的差别,即ht≈ha、且hg≈hc时,
50%
1
(1)()
2.6 2.6
t c
i
U
I
L h
k R
β
=
⎡⎤-++
⎢⎥
⎣⎦
9.为了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的配电构架或设备之间的空气间隙Sa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必须要求Sa大于一定距离,取空气的平均耐压强度为500kV/m;为了防止避雷针接地装置和被保护设备接地装置之间在土壤中的间隙Se被击穿,必须要求Se大于一定距离,取土壤的平均耐电强度为300kV/m,Sa和Se应满足下式要求: Sa≥0.2Ri+0.1h
Se≥0.3Ri
在一般情况下,间隙距离Sa不得小于5m;Se不得小于3m。
10. 构架避雷针注意事项:
(1)严禁将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及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其构架上;
(2)如在避雷针的构架上设置照明灯,灯的电源线必需用铅护套电缆或将导线装在金属管内,并将引下的电缆或金属管直接埋入地中,其长度在10m以上,这样才允许与屋内低压配电装置相连,以免雷击构架上的避雷针时,威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3)发电厂厂房一般不装设避雷针,以免发生感应或反击,使继电保护误动作或造成绝缘损坏;
(4)110kV 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可以将输电线路的避雷线引到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 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35~60kV 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低,为防止反击事故,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 的地区,才允许将避雷线引到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如土壤电阻率大于500Ω·m 时,避雷线则应在终端杆上终止,最后一档线路的保护可采用独立避雷针,也可在终端杆上加装避雷针。
11.线性谐振条件 1/L C ωω=
当ω与0ω比较接近时,在电容元件上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
12.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有全补偿,过补偿,欠补偿。
我国电力行业规程规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其脱谐度不超过10%,同时还要求中性点位移电压一般不超过相电压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