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际会议口译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场合采用了同声传译。口译职业化逐渐成形:既有大学专业教育,又有专门的行业组织和执业规范,围绕口译的研究也随之而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同声传译的心理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性研究,包括对译员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的研究,语言间词汇联想能力等方面。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语言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即源语和目标语的时间差。随着口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逐渐扩展到译员认知,意义单位,质量控制和译者角色等方面。

80年代到21世纪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译学思想和流派

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科学派The”sc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操控学派Manipulation school功能学派Functional School释意学派the interpretive theory或the interpretative approach)又称“达意理论”(the theory of sense)解构学派多元系统派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

Cultural turn文化转向translation turn翻译转向Edwin Gentzler根茨勒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五大流派1)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北美翻译培训派

2)The”science ”of the translation翻译科学派3)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早期翻译研究派4)Polysystem translation多元系统派5)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6)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北美翻译培训派

一、美国翻译培训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1策德内斯(Jonans Zdanys):创立培训班的前提

2 I.A.Richards:new 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英国著名学者、“新批评”理论的创始人I.A.理查兹理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

3 Ezra Pound艾兹拉·庞德(美)诗人兼评论家。"意象主义"imagism一词由他首先使用,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Theory of luminous details庞德:细节翻译理论

4 Frederic will: the paradox of translation威尔(美):翻译的矛盾

5 Lawrence Venuti: rethinking translation韦努狄(美)

二、The”science ”of the translation翻译科学派

1 Noam Chomsky: ”Underlying ”structures乔姆斯基(美):语言的“内在”结构

2 Eugene Nida:Applying generative grammar to translation奈达(美):翻译中的生成语法、

3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in Germany威尔斯(德):翻译的科学、

4functionalist theories in German language countries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

三、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早期翻译研究派

1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Russian formalism and translation

2JińLevý and the Czech and Slovak connections列维(捷克斯洛伐克).米科(捷克)和波波维奇(捷克)

3霍姆斯James Holmes(美藉荷兰)

4勒弗维尔(美)Andre Lefevere、Raymond van den Broeck布罗克与巴斯内特(英)

四、polysystem theory多元体系派

1Jurij Tynjanov:on literary evolution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

2Itamar Even-Zohar: exploring intrasystemic literary relations 佐哈尔(以色列):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

3Gideon Toury: 1)toward a target-text theory of translation2)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图里(以色列):目标系统

五、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